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讨摘要: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的政策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大多股利支付水平较低,特别是现金股利的支付率有时甚至低于同期国债利率。
本文从我国股利政策的现状出发,分析企业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股利政策;股利分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金融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股利政策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股东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活动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
但在我国,企业的股利政策普遍不规范、不稳定而且倾向于少发股利,这样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应当重视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1.上市公司普遍推行少股利政策投资者投资于风险较高的股票本就应该获得丰厚的收益,但事实上公司普遍不愿意履行分配股利的责任。
根据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仅有51.97%的上市公司发放了现金股利,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大多不愿意发放现金股利,有些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也只是以“微利”草草打发投资者。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助长了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使投资者更关注股票利得而不是股票红利。
2.股利政策依附于公司的筹资行为股利政策作为资本市场的信号之一,本就应该向资本市场公允的反应公司价值、公司盈利情况等信息。
但由于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配股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三年平均不低于10%,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发放股利降低自己的未分配利润从而提高自身的净资产收益率。
这使得公司的股利政策成为了配股的手段,不能公允的反应公司的业绩。
3.股利政策多倾向于股票股利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股本扩张现象。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但在我国由于公司希望更多的从投资者手中获得资本往往以股票形式发放股利。
这样不仅会稀释股东权益、破坏股票增长的稳定性而且会带来资本效用递减规律。
这样做既不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也大大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内容摘要]股权结构是指在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 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1]。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股东的存在会对股利政策产生极大的影响,股利分配有可能成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一个途径。
因此,近年来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我国,股权分置现象是区别于西方资本市场股权结构的一大特色。
股权分置问题导致中国股市多年低迷,从现有文献来看,普遍认为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存在相关性,笔者对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 不仅有利于厘清该问题的理论脉络和研究动态,也有助于为进一步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提供观点集成和逻辑思路。
[关键词] 股权结构;股利政策;股权分置 [ABSTRACT]Ownership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their mutual relations in the total capital stock of a joint stock company.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icienc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ownership structure determines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people fi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large shareholder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dividend policy, and the dividend distribution may become a way for the large shareholders to encroach on the interest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shareholder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ividend policy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of scholars. In China, split share structure is a major feature different from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in western capital market.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ividend policy are related.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dividend policy are reviewed and reviewed, which helps to clarify thetheoretical context and research trends of the problem. [Key words] ownership structure; dividend policy;split share structure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问题一直为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所忽视,存在着股利发放不连续,发放比例相对较低等问题。
广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摘要】从股权结构角度研究股利政策是近年来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2004年广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广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反映民族地区上市公司状况。
并对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利政策股利是企业对股东投资的回报,同时也是企业的现金支出。
股利分配不仅关系到股东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
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追加投资,从而使公司获得稳定和长期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长期以来,股利政策一直受到西方国家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问题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之一。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之一,也被认为是当代理财学上的一个难解之谜。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资产变现能力、筹资能力等等。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股权分置问题十分突出,约2/3的股份尚未流通,仅有1/3的股份流通。
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广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更为单一、集中性强、流动性差。
特殊的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上市公司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分配政策的多变性和不连贯性。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从股权结构角度比较分析广西不同股权结构公司的股利政策,通过研究广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利政策的关系,提出规范广西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的一些措施。
一、样本选取与选用模型1.样本选取本文以2004年12月31日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广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04年12月31日的截面数据进行经验分析。
这样本文选取的样本公司数共22家,其中沪市10家、深市12家。
与其他相关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只选取广西地区的上市公司,因为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广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状况及特点。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046-02摘要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就发放得越多,即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
大股东控股的存在是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的首要原因。
关键词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对策一、股利政策与股权结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或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通常用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表示。
股利支付率的高低会影响公司留存收益和内部筹资数额。
它不仅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同时,合理而稳定的股利政策既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又能激发投资者对公司进行持续投资的热情。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
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权结构既是形成股票市场的基本前提,又是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在此意义上,公司股利政策既受到股权结构的制约,又对股权结构产生影响。
考察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不可避免要涉及到股权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
与国外大多数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复杂、集中性强、流动性差。
股权结构按照股权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按照流动性,可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
特殊的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利政策,即股票股利多、转增股本多、不分配多、现金股利少的“三多一少”股利分配特点。
这一股利分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气氛。
二、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实现的股利政策的分析,不难发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就发放得越多,即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
大股东控股的存在是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成正相关关系的首要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集中度非常高,大股东控制现象明显,而且广泛的存在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中。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郭颖
来源:《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10期
摘要:股权机制是我国上市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股权结构之间的差异
性导致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模式是股权结构的基础,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激励。
优化股权制度,使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可以促进完善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制衡董事会和管理层,同时又监督他们执行职权,这一点在上市公司中特别明显。
关键词:公司治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意义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公司治理机制如激励机制、监督管理决策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所以,择优选择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经营成果。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又决定着公司的经营绩效。
故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更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对公司的发展、治理效果的改善以及公司绩效等有着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完善的原因
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的公共性质问题,以及现代新型企业本身存在的代理问题,具体可分为八个问题:一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合理导致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二是在政府行使职能时,行使职能的方式和过程不规范;三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在股东诉讼派机制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投资者无法自我实施司法救济;四是当前我国公司运作机制存在两种大揽独权的模式,即内部人主导控制和关键人控制模式,控制、监督和執行没有分离,而是模糊职权,职责范围定义不明显,以这两种模式制定公司决策和决定公司运作;五是基于市场机制的外部治理发育不良;六是信息披露的质量难以保证,注重信息披露形式,忽略了信息所披露的实质,只停留在表面而不深究根本,信息透明度极低;七是缺乏成熟的问责制和社会文化,由于对社会文化和系统制度资源的支持,公司的董事和管理人员受托责任机制不完善,其问责机制也不到位,存在道德风险;八是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新闻媒体常常模糊焦点,作为外部监督的一个公众力量,对公司企业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度剖析和监督。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展对策的思考
不断改善累计投票机制
近年来,为了促进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培育了大量优质的机构投资者,让其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得以提升,但这些人的持股比重还是很低。
持股比例的偏低使得他们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不足,因此提高机构投资者的股权所占比重刻不容缓。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地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平均投资配额,鼓励具有绝对优势的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
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应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方式,最终形成橄榄形的股权结构,如此就能增加股权制衡力量,避免“权股制衡失效”现象。
一方面通过投票机制留住人才,将公司全体人员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将人力资源与企业的运营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改善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另一方面也在企业困难的时期解决了融资问题,分享了企业的风险,维系了整个组织的活力,支撑着企业一步步的发展,最终必然能促进公司治理体系更加井然有序。
不断变更独立董事制度
在我国,随着我国文化、法律、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发展,拥有最终控制权的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下降成为大势所趋。
大股东应该要主动迎合这股潮流,主动进行调整以应对困难。
当前大多公司主要是减持股份,减持股份时可考虑绝对减持、相对减持、限制减持三种策略。
但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减持国有股的方法应该与公司的股权具体现状结合起来,做到“一公司一做法”。
在具体的减持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的原则,制定适合本公司特点的普通股转为优先股的实施细则,规范行政执法过程,保护股东利益要建立盾度集中股权结构,使股权制度维持在一个适度集中的程度。
优化股权结构并健全市场价格机制
首先,要消除股票集中权与流通权相互分离的的情况,使得所有股票在交易所内自由流通,在公司治理健全中逐步为外部管理市场提供条件并实现在公间内部股东间的同股同权,以此制约股权多的大股东。
其次,综合分析上市公同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的基本构成情况,应当重新定义股东主体,尽量避免“一股独大”的局面,发展更多的投资者,使股权均匀分置,由多个大股东来共同制衡和约束大股东权力,要不断优化公司内部的股权结构,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治理机制。
对公司内部人员的控制关健是在健全的公司规章制度下,结合工作外国环境,不断规范公司内部监督,使公司内部监督真正发挥实效,起到监管约束的作用,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利和职责。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让股权过度集中或者过于分散,要保持股权的适当集中,建立和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要健全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将司法制度适时合理地引入公司治理中,加强关于经济违法的相关处罚处罚并严格执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最后,要不断创新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研究出一套完整、合适、适用又不缺乏创新和严谨的模式,从而保障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运作,带领上市公司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崔丽君.基于公同治理效率的我国国有公司间股权结构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2.
[2]江波.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因素一以阿里巴巴公司为例[J].商情,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