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赛专题练习-有机
- 格式:doc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15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选-----有机部分答案1988-五、A.C5H10O4B.C4H8O4C.C4H6O41991-八、(10分)1.(2分)2.(2分)3.+HCOOH或CO2(2分)1993-5.A:B:C:1993-7.1994-10. 2 ; 2 ; 2 ; 2 ;1994-11.CH≡CH−−→−+2Hg CH3CHO−−→−+2Mn CH3COOH(A)CH≡CH−−→−PdH/2CH2=CH2−−−→−+HOH、2CH3CH2OH(B)CH3COOH+CH3CH2OH−→−+H CH3COOC2H5(C)CH2=CH2−−→−HCl CH3CH2Cl(D)−−−−→−、无水乙醚Mg CH3CH2NgCl(E)2CH3CH2NgCl+CH3COOC2H5−−−→−无水乙醚−−−→−+HOH、23-甲基-3-戊醇1994-12.A:;B:;C:CH3CH2I;D:CH3CH2OH;E:CH2=CH2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选-----有机部分答案200006蛋白质(或多肽);CH2O;甲醛;制作(动物)标本(或保存尸体);食物中残余甲醛可与人体蛋白质发生同右图所示的反应而受害(5分,每空1分)2000091.如右图所示。
答八硝基环辛四烯者也按正确论。
2.C8(NO2)8=8CO2+4N23.①八硝基立方烷分解得到的两种气体都是最稳定的化合物;②立方烷的碳架键角只有90o,大大小于109°28’(或答:是张力很大的环),因而八硝基立方烷是一种高能化合物, 分解时将释放大量能量;③八硝基立方烷分解产物完全是气体,体积膨胀将引起激烈爆炸。
说明:以上是参考答案,只要能答出类似以上要点者均可得满分200010【答案】1.2.PHA高分子键的共轭较差,加热容易发生键的旋转,是柔性骨架,所以PHA具有热塑性,而PBO高分子键的共轭程度高,加热不容易发生键的旋转,所以PBO是热固性的。
(2分)注:只要能对高分子骨架的键的性质能作正确的描述,均可得分,上述表述只是参考答案。
第37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解析在本期的文章中,我将为你提供第37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的详细解析。
这些试题将涉及化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旨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1. 试题一第一道试题涉及有机化学领域,要求考生解析一种特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分析该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考生需要运用化学知识,如有机物的结构与命名、官能团的识别和化学反应等,来解决问题。
这道题目涉及的内容较为基础,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需要一定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2. 试题二第二道试题涉及无机化学领域,要求考生解析一种特定无机物的制备和反应性质。
这道题目将考察考生对无机物的结构、化学反应机理、反应条件等方面的理解。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反应路径,并对反应产物的性质进行推测和说明。
这道题目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试题三第三道试题涉及分析化学领域,要求考生通过实验数据和记录,对一个特定的化学实验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道题目将考察考生对实验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以及化学反应机理和实验条件的掌握程度。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化学知识进行推断和解释。
这道题目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实验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对第37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试题涵盖了化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考生具有全面的化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思辨和发散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化学竞赛试题既考察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察了其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实验的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324Univ. Chem. 2023, 38 (10), 324–329收稿:2022-12-18;录用:2023-03-17;网络发表:2023-03-27*通讯作者,Email:*****************基金资助:2022年度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022ZDJS106);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2050205-157);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竞赛园地• doi:10.3866/PKU.DXHX202212039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第8题解析李俊1,*,杨明岸2,李熙龙3,陈晓丽4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学系,广州510303 2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广州 510006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231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摘要:对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有机化学模块的第8题展开了详细的解析,题目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涵盖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与有机物的性质。
对该题涉及的理论知识、科学背景或解题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点评与拓展,促进读者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
关键词:化学奥林匹克;有机化学;空间效应;电子效应;Thorpe-Ingold 效应中图分类号:G64;G633;O621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Analysis of Problem 8 of the 35th Chinese Chemistry Olympiad Competition (Preliminary)Jun Li 1,*, Mingan Yang 2, Xilong Li 3, Xiaoli Chen 4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510303, China.2 College of Chemistr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3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528231,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4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question 8 of organic chemistry part in the 35th Chinese Chemistry Olympiad Competition (Preliminary) in detail. The question involved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properties of organic substanc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scientific backgrounds, or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in depth. This will promot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reinforce the chemical concept of structure determining properties.Key Words: Chemistry Olympiad; Organic chemistry; Steric effect; Electronic effect; Thorpe-Ingold effect1984年以来,由中国化学会组织的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Chinese Chemistry Olympiad ,CChO)已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是一项成熟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1]。
例1:(2007年全国初赛)根据文献报道,醛基可和双氧水发生如下反应:为了合成一类新药,选择了下列合成路线:(1)请写出A的化学式,画出B、C、D和缩醛G的结构式。
(1)由E生成F和由F生成G的反应分别属于哪类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1)请画出化合物G的所有光活异构体。
例3:(2008年全国初赛)化合物A、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它们的元素分析数据为:碳92.3%,氢7.7%。
1mol 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179.2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A是芳香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B 是具有两个支链的链状化合物,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偶极矩等于零;C是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1)写出A、B和C的分子式。
(1)画出A、B和C的结构简式。
例4:(2008年全国初赛)化合物A、B、C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量为136,分子中只含碳、氢、氧,其中氧的含量为23.5%。
实验表明:化合物A、B、C和D均是一取代芳香化合物,其中A、C和D的芳环侧链上只含一个官能团。
4个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进行如下反应:(1)写出A、B、C和D的分子式。
(2)画出A、B、C和D的结构简式。
(3)A和D分别与NaOH溶液发生了哪类反应?(4)写出H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例5:(2009年全国初赛)1964年,合成大师Woodward提出了利用化合物A(C10H10)作为前体合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B(C10H6)。
化合物A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数目比为6:3:1;化合物B分子中所有氢的化学环境相同,B在质谱仪中的自由区场中寿命约为1微秒,在常温下不能分离得到。
三十年后化学家们终于由A合成了第一个碗形芳香二价阴离子C,[C10H6]2-。
化合物C中六个氢的化学环境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
化合物A转化为C的过程如下所示:(1)A的结构简式:(2)B的结构简式:(3)C的结构简式:(4)B是否具有芳香性?为什么?例6:(2009年全国初赛)请根据以下转换填空:(1)(1)的反应条件(1)的反应类别(2)的反应类别(2)分子A中有个一级碳原子,有个二级碳原子,有个三级碳原子,有个四级碳原子,至少有个氢原子共平面。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选-----有机部分试题1988-五、(10分)具有族光性的化合物A(C5H10O4)和乙酸酐反应生成二乙酸酯,但不与费林试剂(是检验脂肪醛和还原糖试剂)反应。
1摩尔A与稀酸加热得1摩尔甲醇和另一化合物B(C4H8O4)。
B与乙酸酐反应得三乙酸酯。
B经HNO3氧化可得无旋光性的二元酸C。
写出A、B、C的结构式和有关反应式。
1991-八、(10分)从柑橘中可提炼得萜二烯-1,8 ,请推测它和下列试剂反应时的产物:1.过量HBr;2.过量Br2和CCl4;3.浓KMnO4溶液,加热。
1993-第5题(6分)分子式为C7H10的开经烃A,可发生下列反应:(1)A经催化加氢可生成3一乙基戊烷。
(2)A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可产生白色沉淀。
(3)A在Pd/BaSO4催化作用下吸收1摩尔氢生成化合物B,B可以生成橡胶状的物质C。
请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1993-第7题(6分)试填写下列反应流程的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1994-第10题(5分)2 +Cl 21994-第11题(10分) 已知RX +Mg −−−→−无水乙醚RMgX2RMgX +R ’COOR ’’−−−→−无水乙醚−−−→−+H O H 、2请用乙炔为基本原料合成3-甲基-3-戊醇。
所用到的有机原料均由乙炔合成,无机原料自选。
1994-第12题(9分) 已知+浓HI+RI 有一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C 10H 8O 2(A ),(A )溶于NaOH 溶液,不溶于Na 2CO 3溶液,与浓HI 作用后得(B )C 8H 8O 2和(C );(C )与NaOH -H 2O 反应得(D ),同时用AgNO 3检测有黄色沉淀;(C )与NaOH -C 2H 5OH 作用得(E ),将(E )蒸汽导入溴水中,溴水立即退色;(B )与FeCl 3作用显兰紫色,在单溴化的条件下只得一种一溴取代物。
试写出化合物合物A 、B 、C 、D 、E 的结构简式。
第 36 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解析本次试题分为三道大题,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不同知识点。
以下是试题的详细解析。
第一大题:有机化学1.某碳氢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4,加入过量的Br2水溶液,反应生成B。
B通过二次氯化反应得到C,C的分子式为C6H10。
根据反应的情况可以推断出A为什么?解析:通过题目中给出的反应条件我们可以得知,化合物A在加入过量的Br2水溶液后会发生溴代反应,生成化合物B。
而化合物B又可以进一步发生二次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C。
由于C的分子式为C6H10,说明该化合物通过二次氯化反应丢失了4个氢原子。
根据化合物A分子式C6H14,我们可以推测化合物A是己烷(正己烷)。
2.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6O。
该化合物与Ag2O反应生成沉淀。
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可发生酮醛异构。
请分析该化合物可能存在的异构体和它们的结构式。
解析: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6O,可以推测可能存在两种异构体,分别是醛和酮。
醛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H3CHO,酮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H3COCH3。
这两种结构式都符合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因此是该化合物存在的潜在异构体。
3.对于一个分子式为C7H8O的有机物X,它的13C-NMR谱图中有两个峰,一个在δ = 20 ppm处,另一个在δ = 160 ppm处。
推测该有机物X可能的结构式是什么?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13C-NMR谱图,该有机物X共有两个峰,分别在δ = 20 ppm处和δ = 160 ppm处。
δ = 20 ppm处的峰表示分子中存在一个较大的电负性基团,而δ = 160 ppm处的峰表示分子中存在芳香基团。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测有机物X可能的结构式是苯甲醛(C6H5CHO)。
4.天然产物中存在一种脂肪酸,分子式为C17H33COOH。
如果将该脂肪酸与正辛醇酯化制备出酯,则它与HCl反应会产生醇、氯化正辛烷和水。
请写出酸酯化反应和酯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1. 有机化学,可能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反应机理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要求命名该化合物,或者给定一个反应的机理步骤,要求推导出反应的产物。
2. 离子反应,可能涉及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离子反应的平衡和计算。
例如,给定一组反应方程式,要求确定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或者计算反应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
3. 化学平衡,可能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和理解。
例如,给定一个化学平衡反应的方程式和初始浓度,要求计算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或者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分析改变某个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4. 化学计算,可能涉及化学计算的各种问题。
例如,计算反应的摩尔比、摩尔质量,或者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焓变、熵变、自由能变化等。
5. 实验技巧,可能涉及化学实验的技巧和操作。
例如,给定一组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要求分析实验结果,或者根据实验数据推
测实验条件和结果。
6. 化学原理,可能涉及化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例如,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溶液的性质和浓度计算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题型和相关知识点,实际的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可能还包括其他方面的问题。
在准备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时,建议广泛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掌握实验技巧,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2015-2019年全国初赛真题2019第8题8-1.现有如下待完成的反应:8-1-1.判断该反应物手性中心的构型。
8-1-2.画出此单溴化反应所有产物的结构简式。
8-2.变色眼镜片在阳光下显深色,从而保护人的眼睛;当人进入室内后,镜片逐步转变为无色透明,有利于在弱光下观察周边事物。
目前流行的一种变色眼镜的变色原理如下:判断上述变色过程中反应条件c1和c2,简述理由。
8-3.维生素C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在动物肝脏中以葡萄糖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合成;工业生产的方式也是以葡萄糖经以下过程合成的:8-3-1.写出反应a和b的具体条件(可以不写溶剂)。
8-3-2.画出L-山梨糖和化合物C的Fischer投影式。
8-4.以下给出四个取代反应,右侧是其中某一反应的反应势能图:(1)CH3CH2Br+NaOCH3→(2)(CH3)3CBr+HOCH3→(3)(CH3)2CHI+KBr→(4)(CH3)3CCl+(C6H5)3P→8-4-1.指出哪个反应与此反应势能图相符。
8-4-2.画出过渡态E和F的结构式。
解:2019第9题某简单芳香三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生物化学以及分析化学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
它常以水合物的形式稳定存在,室温下此水合物在浓硫酸中与苯反应高产率地生成化合物G。
G的核磁共振氢谱为:δ 7.27–7.34(10H),7.91(2H),8.10(2H)ppm。
9-1.画出G的结构简式。
9-2.研究发现,当使用超酸三氟甲磺酸代替浓硫酸后,反应的产物如下图左所示。
研究还表明,化合物G在三氟甲磺酸作用下也可以转化为该化合物。
画出化合物G转化为此产物过程中所形成的中间体。
提示:同一物种只须画出其中一个主要共振式。
9-3.参照以上实验结果,如果希望制备以下内酯,画出所用原料H的结构简式(说明:LA为Lewis 酸)9-4.室温下五元环状化合物克酮酸(croconic acid,C5H2O5)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先与等量的苯反应形成中间体I(C11H6O4);I继续在苯中反应生成J(C23H16O3)。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题选-----有机部分试题1988-五、(10分)具有族光性的化合物A(C5H10O4)和乙酸酐反应生成二乙酸酯,但不与费林试剂(是检验脂肪醛和还原糖试剂)反应。
1摩尔A与稀酸加热得1摩尔甲醇和另一化合物B(C4H8O4)。
B与乙酸酐反应得三乙酸酯。
B经HNO3氧化可得无旋光性的二元酸C。
写出A、B、C的结构式和有关反应式。
1991-八、(10分)从柑橘中可提炼得萜二烯-1,8 ,请推测它和下列试剂反应时的产物:1.过量HBr;2.过量Br2和CCl4;3.浓KMnO4溶液,加热。
1993-第5题(6分)分子式为C7H10的开经烃A,可发生下列反应:(1)A经催化加氢可生成3一乙基戊烷。
(2)A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可产生白色沉淀。
(3)A在Pd/BaSO4催化作用下吸收1摩尔氢生成化合物B,B可以生成橡胶状的物质C。
请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1993-第7题(6分)试填写下列反应流程的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1994-第10题(5分)2 +Cl 21994-第11题(10分) 已知RX +Mg −−−→−无水乙醚RMgX2RMgX +R ’COOR ’’−−−→−无水乙醚−−−→−+H O H 、2请用乙炔为基本原料合成3-甲基-3-戊醇。
所用到的有机原料均由乙炔合成,无机原料自选。
1994-第12题(9分)已知+浓HI+RI 有一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C 10H 8O 2(A ),(A )溶于NaOH 溶液,不溶于Na 2CO 3溶液,与浓HI 作用后得(B )C 8H 8O 2和(C );(C )与NaOH -H 2O 反应得(D ),同时用AgNO 3检测有黄色沉淀;(C )与NaOH -C 2H 5OH 作用得(E ),将(E )蒸汽导入溴水中,溴水立即退色;(B )与FeCl 3作用显兰紫色,在单溴化的条件下只得一种一溴取代物。
试写出化合物合物A 、B 、C 、D 、E 的结构简式。
200006.某中学同学在一本英文杂志上发现2张描述结构变化的简图如下(图中“—~—”是长链的省略符号):N HCH 2CN H C3+2未读原文,他已经理解:左图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一大类有机物质 (填中文名称)的模型化的结构简图,右图是由于左图物质与 (化学式),即 (中文名称)发生反应后的模型化的结构简图。
由左至右的变化的主要科学应用场合是:______________ ;但近年来我国一些不法奸商却利用这种变化来坑害消费者,消费者将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09. 最近,我国一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了一种新型炸药,它跟三硝基甘油一样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就发生激烈爆炸,据信是迄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
该炸药的化学式为C 8N 8O 16,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是毫无区别的。
1.画出它的结构式。
(4分)2.写出它的爆炸反应方程式。
(2分)3.该物质为何是迄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
(3分)200010.据统计,40%的飞机失事时机舱内壁和座椅的塑料会着火冒烟,导致舱内人员窒息致死。
为此,寻找装修机舱的阻燃聚合物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最近,有人合成了一种叫PHA 的聚酰胺类高分子,即主链内有“酰胺键”(—CO —NH —)。
温度达180~200℃时,PHA 就会释放水变成PBO (结构式如右图所示),后者着火点高达600℃,使舱内人员逃离机舱的时间比通常增大10倍。
该发明创造的巧妙之处还在于,PHA 是热塑性的(加热后可任意成型),而PBO 却十分坚硬,是热固性的(加热不能改变形状)。
1.写出PHA 的结构式。
(3分)2.根据高分子结构来解释,为什么PHA 有热塑性而PBO 却是热固性的。
(2分)200011.已经探明,我国南海跟世界上许多海域一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甲烷资源。
其总量超过已知蕴藏在我国陆地下的天然气总量的一半。
据报导,这些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是高压下形成的固体,是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
1.试设想,若把它从海底取出,拿到地面上,它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它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还是原子晶体?你作出判断的根据是什么?(2分)2.已知每1立方米这种晶体能释放出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试估算晶体中水与甲烷O NN On的分子比(不足的数据由自己假设,只要假设得合理均按正确论)。
(6分)200013某烃A,分子式为C7H10,经催化氢化生成化合物B(C7H14)。
A在HgSO4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醇,但不能生成烯醇式结构(该结构可进一步转化为酮)。
A与KMnO4HOOCCH2CH2CCH2COOH 剧烈反应生成化合物C,结构式如右图所示。
试画出A的可能结构的简式。
(9分)200103最近报道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化合物X,元素分析得出其分子式为C5H4,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中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没有区别,而碳的化学环境却有2种,而且,分子中既有C-C单键,又有C=C双键。
温度升高将迅速分解。
X的结构式是:200104去年报道,在-55℃令XeF4(A)和C6F5BF2(B)化合,得一离子化合物(C),测得Xe的质量分数为31%,阴离子为四氟硼酸根离子,阳离子结构中有B的苯环。
C是首例有机氙(IV)化合物,-20℃以下稳定。
C为强氟化剂和强氧化剂,如与碘反应得到五氟化碘,放出氙,同时得到B。
4-1 写出C的化学式,正负离子应分开写。
答:4-2 根据什么结构特征把C归为有机氙比合物?答:4-3 写出C的合成反应方程式。
答:4-4 写出C和碘的反应。
答:4-5 画出五氟化碘分子的立体结构:200108新药麦米诺的合成路线如下:8-1 确定B、C、D的结构式(填入方框)。
8-2 给出B和C的系统命名:B为;C为:。
8-3 CH3SH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最可能是(填气或液或固),作出以上判断的理由是:200109 1997年BHC公司因改进常用药布洛芬的合成路线获得美国绿色化学挑战奖:旧合成路线:新合成路线:9-1 写出A、B、C、D的结构式(填入方框内)。
9-2 布洛芬的系统命名为:。
200110最近有人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 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
回答如下问题:10-1 以上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却可以跟中学化学课本中的一个化学反应相比拟,后者是:。
10-2 上述阴离子[CB11H6Cl6]-的结构可以跟图10-1的硼二十面体相比拟,也是一个闭合的纳米笼,而且,[CB11H6Cl6]-离子有如下结构特征:它有一根轴穿过笼心,依据这根轴旋转360°/5的度数,不能察觉是否旋转过。
请在图10-1右边的图上添加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和短线(表示化学键)画出上述阴离子。
图10-1200206化合物A, 俗称“吊白块”,年产量上万吨,主要用于染色工艺,具还原性和漂白性, 对热不稳定,有毒。
近年报道,我国一些不法商人违章地将A添加到米、面、腐竹、食糖等食品中增白,导致多起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如某地曾发生五所学校400余名学生食用含A 食品一次性中毒事件。
已知:●固体A·2H2O的摩尔质量为154 g/mol;●A的晶体结构及其水溶液的电导证实A是钠盐,每摩尔A含1摩尔钠离子。
●A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20o C饱和溶液A的质量分数达45%。
●A的制备方法之一是在NaOH溶液中令甲醛与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反应(摩尔比1:1),反应产物为A和亚硫酸钠。
●A在化学上属于亚磺酸的衍生物,亚磺酸的通式为RSO2H,R为有机基团。
6-1。
画出A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
6-2。
写出上述制备A的“分子方程式”。
6-3。
给出A的化学名称。
200207据报道,我国酱油出口因“氯丙醇”含量超标而受阻。
7-1。
据报道,酱油中的“氯丙醇”的来源可能是酱油原料中的杂质脂肪水解产物甘油的羟基被氯取代的衍生物;另一来源可能是用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水配制酱油,由于交换树脂采用1,2-环氧-3-氯丙烷(ECH)作交联剂,残留的ECH水解会产生“氯丙醇”;此外,ECH还可能来自包装食品的强化高分子材料。
试写出由甘油得到的“氯丙醇”的结构简式和ECH水解的反应方程式,反应涉及的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7-2。
在同一个碳上同时有2个羟基或者一个羟基和一个氯原子的“氯丙醇”是不稳定的,在通常条件下会发生消除反应,请给出2个反应方程式作为例子。
200208化合物A和B的元素分析数据均为C 85.71%, H 14.29% 。
质譜数据表明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84。
室温下A和B均能使溴水褪色, 但均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与HCl反应得2,3-二甲基-2-氯丁烷,A 催化加氢得2,3-二甲基丁烷;B与HCl反应得2-甲基-3-氯戊烷,B催化加氢得2,3-二甲基丁烷。
8-1。
写出A和B得结构简式。
8-2。
写出所有与A、B具有相同碳环骨架的同分异构体,并写出其中一种异构体与HCl反应的产物。
200213离子液体是常温下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已知品种几十种,是一类“绿色溶剂”。
据2002年4月的一篇报道,最近有人进行了用离子液体溶解木浆纤维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向溶解了纤维素的离子液体添加约1.0%(质量)的水,纤维素会从离子液体中析出而再生;再生纤维素跟原料纤维素的聚合度相近;纤维素分子是葡萄糖(C6H12O6)的缩合高分子,可粗略地表示如下图,它们以平行成束的高级结构形成纤维;葡萄糖缩合不改变葡萄糖环的结构;纤维素溶于离子溶液又从离子液体中析出,基本结构不变。
n = 400~1000表中[C4mim]是1-(正)丁基-3-甲基咪唑正一价离子的代号,“咪唑”的结构如右上图所示。
回答如下问题:13-1。
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以[C4mim]+ 为代号的离子的结构式。
13-2。
符号[C6mim]+和[C8mim]+里的C6和C8代表什么?13-3。
根据上表所示在相同条件下纤维素溶于离子液体的差异可见,纤维素溶于离子液体的主要原因是纤维素分子与离子液体中的之间形成了键;纤维素在[C4mim]Cl、[C4mim]Br、[C4mim][BF4]中的溶解性下降可用来解释,而纤维素在[C4mim]Cl、[C6mim]Cl和[C8mim]Cl中溶解度下降是由于的摩尔分数。
13-4。
在离子液体中加入水会使纤维素在离子液体里的溶解度下降,可解释为:13-5。
假设在[C4mim]Cl里溶解了25%的聚合度n = 500的纤维素,试估算,向该体系添加1%(质量)的水,占整个体系的摩尔分数多少?假设添水后纤维素全部析出,析出的纤维素的摩尔分数多大?200301二战期间日本是在战场上唯一大量使用毒气弹的国家,战争结束日军撤退时,在我国秘密地遗弃了大量未使用过的毒气弹,芥子气是其中一种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