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39.66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1.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古典园林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萌芽阶段,转折阶段,兴盛阶段,成熟阶段。
园林兴起之初主要是为皇宫贵族提供狩猎等场所,具有一定的原生態特征,仅仅属于功能性园林。
园林的转折阶段即中国历史上分崩动乱的年代,园林艺术脱离了打猎的原始作用,而转移到以游赏为主。
隋唐时期国力更加昌盛,形成了像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等风格的园林。
此时的诗人、画家也逐渐参与到造园活动中,形成了鲜明的文人园林风格。
成熟阶段则从北宋到清初,这一时期的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其在保持庞大规模的同时,也吸收了私家园林的造园风格。
园林建筑已经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
2. 现代园林早在1969 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 哈格(Ian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
现代的园林设计中,在保护生态与环境思想的引导下,更注重采取一些工程技术措施来保护生态成分。
中国的现代园林不仅延续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优秀风格,还融入了西方的造园艺术,将大自然与现代科学、艺术等有效结合,形成了当今园林风格多样的新格局。
2.1西方造园思想的影响西方造园思想的哲学体系主要是来自古希腊发展而来的“维理”学说。
它基本的思想是把造园艺术建立在数理关系上,在造园过程中上否定大自然,追求纯粹的几何结构关系。
这种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欧洲园林主体设计思想,并对现代造园设计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现代园林造园手法受“维理”思想的影响,现代园林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功能性,更注重对建筑、雕塑、植物和人工喷泉等因素的引用。
在景观性格上,相对于古典园林的内向性格,现代园林更体现出以建筑为中心的外向性格。
但其在空间设计上,脱离了人与景之间的交流关系,仿佛是在观赏一幅画品艺术,失去了一些景观带给人们的感官趣味。
3.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风格比较园林建筑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因此在园林设计上会融入设计者的思想理念,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思想和功能方面强调的都各不相同。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差异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注重园林景观的建设,在传统的园林景观中,设计中包涵的元素较少,但随着先进思想和理念的融入,现代园林设计越来越迎合人们的思想,也能够满足人们对园林功能的休闲和观赏方面的需求。
在现代园林发展过程中,许多设计思想都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虽然都讲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区别。
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特点,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现代;园林;差异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在设计方式、设计理念、目的效果、使用技术、自然地理等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由于存在这些方面的不同,导致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以下对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两者存在的联系以及具体的差异性。
一、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概述(一)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所要表达的目的比较明确,设计主要是为了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强调利用自然景观来表达精神境界。
在传统的园林景观中,蕴涵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体现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和智慧,是长期以来塑造的艺术珍品,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精神的现实写照,传统园林艺术能够表达创作者的本质意图,也能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传统园林中的优秀元素是现代园林设计中值得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传统园林不仅能够为古人提供服务,也能为现代人创造良好而舒适的环境,从而减缓现代人的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的压力。
(二)现代园林设计是利用现有的土地,来安排景物和空间,以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功能需求并创造出一种安全、舒适、高效环境的一种艺术。
现代园林设计的出现是人类和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统园林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必然结果。
现代园林的设计不同于传统园林中模仿自然的设计方式,是要在原有的自然环境和后期建造的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最终使设计出的园林景观真正具有自然的功能和属性。
现代园林的特点范文现代园林是指建于近现代时期的园林,与古代园林相比,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
1.景观与功能结合:现代园林注重景观与实用功能的结合,不仅仅是供人游览赏景,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现代园林常常设置游乐设施、运动场所、休憩区域等,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体验和服务。
2.艺术与自然的结合:现代园林不仅追求自然美景的呈现,还注重艺术元素的引入,使园林更具观赏性和装饰性。
现代园林常常运用雕塑、喷泉、亭台楼阁等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美学效果。
3.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现代园林注重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布局、科学种植和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园林对自然的破坏。
现代园林常常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法,如雨水回收、低碳建筑、多样生态系统等,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4.功能多样、体验感强:现代园林提供丰富的功能设施和活动,如休闲步道、游乐场、户外影院等,让游客可以在园林中不仅仅欣赏美景,还可以参与各类互动活动,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体验感。
5.空间层次分明:现代园林注重空间的层次分明,通过不同的布局和景观元素的组合,使园林空间更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
现代园林常常设置主轴线、次轴线和支轴线,通过不同的景点和景观元素串联起来,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层次的转换。
6.多样化的植物配置:现代园林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园林植物,而是更加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现代园林常常引入各种植物的种类和变种,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组合,打造出更具有变化和美感的园林景观。
7.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现代园林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融入了现代化的创新元素。
现代园林常常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通过景点命名、园林造型、文化展示等形式,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
总的来说,现代园林的特点是景观与功能相结合、艺术与自然融合、生态环保、功能多样、空间层次分明、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现代园林与古代园林最大的区别空间布局的变化空间布局的变化是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建筑上的一大重要变化。
在人民传统的建筑思维上,没有把空间重合在一幢楼上的想法,或是当时还没有能力让一系列的空间都覆盖到一幢建筑之中。
传统园林建筑上的空间设计比较的简单,园林建筑都比较矮,布局上就把不同用途的空间分开,所以,每个单体的建筑都有自己的名字,像亭子、楼、堂、廊轩等。
现在的建筑早已不再这样的区分了,当然也是由于现在人口的增加、布局的减少。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土地使用面积的减少,还有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现在的园林建筑中非常的注重对空间的有效利用。
现在的公园已经不是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游玩赏景的地方了,它已经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供普通民众休息、娱乐的场所了。
所以,公园数量的增加,也就说明,公园的总体面积是不断的增加的。
这就需要在建筑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为民众提供休息、娱乐的宽敞场所;不浪费土地,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
材料上的变化传统的园林建筑一般都是采用木头来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
因为用木材建造梁柱式的结构,会形成比较有弹性的框架,这样构造的优点是抗震性非常的强。
但缺点就是木材时间久了,被风吹雨淋很容易失去安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在材料上的创新,已经很少使用木头,或已经不用木头来作为材料了。
现代的园林建筑中经常用的是混凝土、玻璃、塑料、面砖等新型材料,在安全性能方面得到了增强,这是从我国园林建筑变化上来讲的。
从世界看,同样,现代的建筑风格比以前的建筑风格更加的简单、明了,更加的注重对空间的合理利用。
形式上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中受传统文化谦虚、隐忍等思想的影响,注重的是建筑的“婉约”性,建筑设计风格上非常隐蔽,一眼望去不会把整个庭院看全。
也因为传统园林很多都是仅作为游戏、小憩或单纯赏美的,建筑上比较细腻,一般都是木架结构。
传统的建筑,屋顶以及立面形式比较多,并且内涵丰富,圆形、扇形、月形、半圆形、十二角形、六角形等,变化形式多样。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差异与联系作者:卢思来源:《吉林农业·C版》2010年第07期摘要: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时代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景观理念。
文章首先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继而探讨了两者间本质的差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园林艺术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71-11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诠释1.1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是表达人与自然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物质手段和精神创作。
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1.2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在我国又称为风景园林)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的差异比较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粗陋而发展到精巧,由不成熟而趋向于成熟。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可分为四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
其中主要的是前两类,他们是造园活动的主流,是园林艺术的精华荟萃;他们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属观赏型,服务对象都是以宫廷或贵族等为代表的极少数人。
中国传统园林在设计上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手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力一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木,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
在元素选择方面,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通常是以亭台楼榭为主要构成元素创造出围合的私秘空间,运用仿造自然的方法(构架山水、模拟仙境、移天缩地)创造出景观精品服务于上层社会的人们。
现代园林对江南古典园林的对比与借鉴通过对拙政园、留园、个园、寄畅园等江南私家园林及皇家园林玄武湖与渤公岛、金鸡湖等现代园林的比较学习,总结了江南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异同及现代园林对古典园林的取舍。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有很多异同点:哲学思想上,古典园林追求道家思想,强调施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现代园林应用维理思想,强调理性对于实践的认识作用。
布局形式古典园林是内向性自然布局,建筑服从环境。
主要表现在于建筑物的周边环境的布置,中心往往形成院落或者开阔的水面,空间上给人一种趋向中心收缩的心理暗示,如网师园中建筑与水面的关系。
现代园林是外向型几何布局,建筑、草坪、水体、花坛等的布局方式都很注重整体性。
造园手法中国的古典园林通过营造空间上的收放对比,景点设计上的露与藏、借与框、实与虚的分布,使人的视觉与整个景观的控制和约联系起来;现代园林多运用建筑、植物、雕塑及人工喷泉等作为造园要素,表达手法更多采用比较直白而且理性的手法。
意境的表达古典园林是对现实环境的提炼和写意,寄情于景。
现代园林追求形似与写实,运用数理逻辑关系,做到不含个人观点的还原现实客体骨架原貌的目的。
造园要素的不同:1假山置石纵观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帝王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几乎无园不石、无石不奇。
置石追求境界的“有真有假,作假成真”,石景设计手法上更为写意,更注重意境的表达。
现代园林的假山有置石和筑石之分,置石主要是以山石散置与坡地、河岸、道路等,既有造景作用,又有固土护坡的功能;而筑山都以自然为依据,可览可游,体现自然,给人高而广的感觉,其中,植物是筑山的基本元素,结合迂回曲折的道路,抬高的阶梯,使自然与人工完美的结合,犹如置身山林之感。
2水景形式:江南古典园林理水方式以精巧取胜。
常是利用小岛、石矶、小桥、驳岸的处理,结合山石创造各式各样的水态与水景,力求通过一池一勺的意境来表达江洋湖泊的想法。
而且主要是以静态水体与建筑、山石、花草树木互为映借,因此形成水面多是静水景观。
我国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的异同1中国古典园林特点1.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
乡土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
1.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是园林的物质生活基础。
由于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城市与园林都十分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适宜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1.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不拘泥于庭园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
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这与古典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是殊途同归的。
1.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
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西方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古典园林中同样得到完美运用。
1.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
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将全园划分景区、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楼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也带向一元化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充满了参照的时代,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形成既有本土自然文化特征,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园林文化,是摆在每一个园林师面前的挑战。
1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
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细节精巧。
传统园林常是由局部来构成完整的整体。
局部求精,并能够集零为整,表现得更为精致。
1.2布局流畅。
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
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圆明园),狭小者不显拥促(残粒园),狭长者不显冗长(南京煦园),扁阔者不显短浅(北海静心斋)。
1.3空间划分含蓄。
中国传统园林常把性质各异的空间逐步展开,自由灵活的进行空间的分隔。
用空间对比、渗透的手法使景致显出层次。
1.4追求意境美。
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心理节奏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一种清新自然的宁静,追求一种把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美的境意。
2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区别然而,由于自然文化受历史的局限性,古人对自然文化的理解拘泥于形式,更多停留在自然山水的艺术再现上,缺乏对山水成因及生态功能的认识,而忽视了自然景观的功能。
人们力求赋予景物以象征意义、历史典故或象形联想,这与现代人对自然文化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代园林的文化属性,更多地体现在水系、土壤、生物等自然元素,以及各种造园材料本身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上。
尽管中国传统园林对自然的认识显得表面化和程式化,但是传统园林朴实的自然观点和朴素的自然气氛,仍然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极大的启示。
朴实无华的自然元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以建筑空间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并以自然景观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以自然山石、水体、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空间,结合清风明月、树影扶摇、山涧林泉、烟雨迷蒙的自然景观,构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气氛。
时代的碰撞———比较现代中式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星,它以它巧妙的构园思路、高超的造园技巧、优美的园林意境和丰富的造园元素征服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游客,许多人看到这些园林都流连忘返。
在这个基础上,随着中国一代代造园人的努力,又形成了新的现代中式园林的风格。
本次实习,我们参观了苏州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和狮子林,又游览了上海的现代园林——延中绿地。
它们是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中式园林的杰出代表,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现代中式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在联系和改变。
首先,我们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1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1.1.借景、抑景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是:虽然每个园里面都有不少的建筑,但由于这些建筑巧妙地融合进了周围的环境,整个园林从建筑到花草树木、路径、山水浑为一体,却凸现出一种和谐美,而绝无孤立之感。
特别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漏窗,巧用了“漏窗借景”,使游客处处见景,时时见景,“一窗一景”,回味无穷。
另一个造园手法就是:身处园中的任何位置都不可能做到一目了然。
一条路以为已经走到尽头,但是前面转个弯一看,却豁然开朗,另有一番景色。
1.2.布局苏州古典园林通过运用灵活多变的园林空间处理,形成了私家园林特有的经典布局。
其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这是崇尚老庄哲学“自然”思想的体现。
苏州古典园林在设计构筑中因地制宜,反复巧妙采用上述提到的借景、对景和抑景等种种手法来规划空间,以使园林产生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体现出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点的空间意识和空间美感。
这些特点在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等中都有大量典型实证。
1.3.造山、理水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园林无水则不活,走进园林,只有当人们看到水,才能体会到园林艺术之美。
有水,园林才更有生机;有水,园林才更显意境。
水在园林中的寄托着古圣先贤们的思想,也启发和陶冶着后来者的心智。
中国园林几乎无园不山,无山不水。
我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区别与联系作者:薛婧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9期薛婧(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2)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古典园林特点的形成,是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制约和影响的结果。
同时,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我国古典园林不同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比较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将传统造景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方法借鉴,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区别联系许多现代景观中设计理念倾向自然,主张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这与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如何在新时空背景下,从我国的传统园林中寻找灵感和启迪,对指导现代景观设计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同时,古典园林追求自然,尊重自然特性与景观设计感受和体验,场地的历史、自然与生活和谐关系的宗旨相符合。
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不仅融入了大量的建筑元素,同时,也延续着古典园林的一些经典造园手法和景观元素,正是这些手法和元素的不断更新和重新被理解,使得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不至于像国外景观设计那样过于抽象简约和具备强烈的现代感。
具有我国园林传统元素特征和特殊造园手法痕迹的中国现代景观设计更具品尝特性。
1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的区别1.1 时代精神的演变园林建造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不同时代所建造的园林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师法自然”是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师铭记在心里的一句话,我国古代园林在建筑时,更加强调山水与人之间相得益彰、和谐自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园林建筑逐渐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从封闭式园林变为开放式公园,现代西式园林逐渐代替古典园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园林景观。
第章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V1
正文内容:
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
统园林是指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有深厚影响的园林,而现代园林则
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崛起的园林。
它们在设计理念、风格、构造方式等
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设计理念
1.传统园林:它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恭俭布施、天人合一、
处处留情”,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现代园林:现代园林强调“环保、绿色、可持续”,追求自然、生态、健康、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风格
1.传统园林:传统园林一般采用自然、朴素、典雅、含蓄的风格。
有
别于欧式的宏伟壮丽,它更加注重景观造型的细致和情感渲染。
2.现代园林:现代园林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它能够吸收来自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风格特色,以及现代科技成果,形成新的设计语言。
三、构造方式
1.传统园林:传统园林的构造方式多采用手工施工,借助园石、园木、园池、园桥等元素的组合,塑造富有意境的景象。
其紧凑、丰满的构
造方式使园林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生命力。
2.现代园林:现代园林的构造方式则更加注重机械化与自动化。
例如使用机器雕刻园石,使用自动灌溉系统,以及使用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
总结:
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在设计理念、风格和构造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传统园林强调人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而现代园林则强调生态、环保、可持续,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需求的同时,更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与现代造园的区别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著名的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
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
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
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
苏州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其造园手法也将为大多是园林争相模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是千古以来古典园林最典型的特征。
因此我们在古典园林里可以看到园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有通过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
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
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
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
同时这也是它最为突出的特征即不拘泥于狭小的庭院范围,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家们,紧紧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曲回流水、花卉草树等景象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同时也隐喻性地显示四维中的时间效果。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园林营造理念,充满了东方式的哲思和智慧。
在中国造园艺术家的心目中“,大”和“小”是相对的,有限和无限也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有限展示无限的目的。
通过借景扩大空间的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紧密地或象征性地联系、呼应起来,营造出与自然景观形成整体性连接的园林景观。
珠海绿动园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知名服务商
官方:
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区别
现代景观设计的涵盖面很大,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材料运用的影响下,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景观设计成了一个综合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
传统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
其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属于观赏性,局部上园林的功能性是单一的。
最突出的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
在设计手段上
现代景观设计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高于审美,注重形式与风格;
传统园林设计是在一定的建筑范畴之内,也就是在围墙之内进行设计。
在价值与审美上
现代景观讲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简洁和实用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这样的设计契合了人们热烈、奔放、直率的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健康宜居的环境。
传统园林设计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作为指导,从"天"的角度来说,要"师法自然,融入自然,顺应自然",从"人"的角度来说,园林设计必须以"景有尽而意无穷"为诉求。
在专业哲学理论上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反映的是物质取向,如高尔夫社区,不受地域的限制。
设计处理的是城市功能尺度关系,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一个围墙里用美学的观点来造园了。
设计过程运用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生态规划等理论;
传统的景观园林的功能关系处理与尺度比较单一化,它所处理的只不过是人的居处和后院的关系。
“参与性生态”景观设计
绿动园林认为不管是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追求“活力”与“生态”间更高品质的景观平衡关系,创造“参与性生态”景观。
景观设计是提升的一种途径;是传递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表达方式,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多元化的场验,延展化的幸福满溢推敲裁剪,对自然的尊重模数化切割组合材质,彰显材料本身的性格表现;景观设计是技术之上的艺术,是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理解基于场地的地形地貌,对自然元素的提炼、抽象和解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