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EE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56.56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8年第7期J I S UANJ I Y U X I A NDA I HUA总第155期文章编号:100622475(2008)0720046204收稿日期:2008205215作者简介:陈艳(19792),女,湖北石首人,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基于JAVAEE 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陈 艳(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EE 的工作流引擎设计方案。
详细介绍了工作流数据存储以及流程运转各个环节的实现原理。
关键词:工作流;引擎;JAVAEE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D esi gn of W orkflow Eng i n e Ba sed on JAVAEECHE N Yan(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 nfor mati on Technol ogy,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 resents the design scheme of workfl ow engine based on JAVAEE and the realizati on p rinci p le of workfl ow data st orage and fl ow running on every link .Key words:workfl ow;engine;JAVAEE0 引 言近些年来,有很多成熟的软件来满足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如办公自动化软件(OA )。
认真地剖析办公自动化软件得以成功的原因,除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普及外,根本原因就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核心系统的设计理念。
工作流系统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是实现业务数据在由网络连接起来的企业计算机系统中运行。
基于JAVA的集成型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蔡明彦;邱桂明
【期刊名称】《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19)003
【摘要】针对中小型项目的工作流应用,设计了一个基于JAVA的集成型工作流引擎,该工作流引擎由工作流元模型、工作流执行引擎以及客户端接口三部分组成.文中给出了工作流引擎各部分设计,并做了详细的说明.在该设计的基础上,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工作流引擎软件,并应用在多个项目中,证实其具有高效性和可扩展性.使用该引擎可以容易地整合业务逻辑和业务流程,降低项目的开发成本.
【总页数】6页(P58-63)
【作者】蔡明彦;邱桂明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广州,510640;汕头大学物理系,汕头,51506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2
【相关文献】
1.JAVA工作流引擎的开发和设计 [J], 梁后健;李孝天;胡贺军
2.基于JAVAEE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J], 陈艳
3.基于JAVAEE的工作流引擎设计的探究 [J], 田杰
4.轻量级Java客户端分布式服务的模块化工作流引擎方法 [J], 车鹏飞;马宗保
5.基于WFMC规范的工作流引擎——Java对象模型转换为DB数据模型接口的解决方案 [J], 张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Java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业务处理方面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由此推动了企业对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需求。
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自动化、系统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增强组织管理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Java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Java技术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灵活、可扩展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满足企业对于业务流程管理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Java中的工作流处理技术和相关的软件平台,了解各种常见工作流引擎的特点和优缺点。
2. 设计并实现基于Java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流程定义、流程实例控制、流程监控等主要功能。
3. 实现对工作流程的全面控制,包括对任务的分配、审核、修改等操作。
4. 采用较为先进的框架和技术,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实现高效率、易维护、易扩展等特点。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研究内容:1. 工作流技术的介绍:介绍工作流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2. 工作流引擎的选型:介绍常见的工作流引擎,比较其特点和优劣,并选择合适的工作流引擎。
3. 系统需求分析:对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用性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4.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基于Java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包括业务流程的定义、流程实例的控制、流程监控等核心功能。
5. 详细设计及实现:根据系统架构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各模块,根据需求编写代码并进行系统实现。
6. 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通过各种测试方法验证系统的正确性、鲁棒性和可用性。
7. 总结和展望: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进行总结,评价系统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Java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满足企业对于业务流程管理的需求。
2. 掌握Java中的工作流处理技术和相关的软件平台,了解各种常见工作流引擎的特点和优缺点。
《基于工作流核心引擎调度服务模型的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作流技术已经成为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工作流核心引擎作为工作流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调度服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一种基于工作流核心引擎的调度服务模型,以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稳定和可靠运行。
二、背景及意义当前,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业务流程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工作流技术通过将业务流程进行抽象化、模型化和自动化,实现了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而工作流核心引擎作为工作流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调度服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相关工作工作流核心引擎调度服务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工作流模型的构建、调度算法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然而,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模型复杂度高、调度算法不够智能、服务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工作流核心引擎的调度服务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
四、模型设计本研究设计的基于工作流核心引擎的调度服务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工作流模型构建: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抽象化、模型化,构建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工作流模型。
2. 调度算法设计:采用智能调度算法,根据工作流模型的运行状态和资源情况,动态调整任务的调度策略,以实现任务的高效、稳定和可靠运行。
3. 服务质量提升:通过引入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对任务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4. 引擎实现:采用分布式架构,将工作流核心引擎部署在多个节点上,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
同时,通过引入缓存机制和消息队列等技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五、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本研究所设计的基于工作流核心引擎的调度服务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进行了实验分析。
基于J2EE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实现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工作流引擎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管理企业内部的流程,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精度,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J2EE平台作为当前企业信息化的主流开发平台,拥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群体。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设计、实现并应用一款基于J2EE平台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确定需求:分析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确定引擎实现的功能需求,明确开发目标。
2. 设计引擎架构:设计引擎的基本架构和核心流程控制逻辑,包括流程定义、任务分配、节点执行、流程监控等功能。
3. 实现引擎核心功能:利用JAVA语言及相关技术实现引擎核心功能,包括流程定义存储、任务分配、节点执行、流程监控等。
4. 设计开放接口:设计开放API接口,方便与其他开发者或系统集成。
5. 验证应用场景:在企业内部具体场景中验证引擎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目标在于设计、实现并应用一款基于J2EE平台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可以将其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操作流程,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时效性和竞争力。
同时还可通过开放接口,来增强引擎的扩展能力和服务能力。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先进行需求解析,然后进行设计方案讨论,利用JAVA语言和相关技术实现核心功能,最后在企业内部验证应用。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重视实际企业应用的需求,加强交流和沟通,确保设计和实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五、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详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论文结构第二章:需求概述2.1 工作流引擎定义和基本架构2.2 引擎应用场景分析2.3 引擎需求分析与确定第三章:引擎设计3.1 引擎架构设计3.2 引擎核心流程控制逻辑设计3.3 接口设计和实现第四章:引擎实现4.1 引擎功能模块的实现4.2 数据库设计和实现4.3 现有工作流引擎的改造和应用第五章:应用和测试5.1 应用场景介绍5.2 测试和验证5.3 性能测试和应用效果评估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 研究总结6.2 经验收获和不足6.3 发展方向和展望六、参考文献。
X 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java的工作流引擎设计题目类别毕业设计学院(系)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开题报告日期基于java的工作流引擎设计一、题目来源生产/社会实际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1)作为企业应用系统集成(EAI)的平台。
(2)协助涉及多人相关任务工作流软件的开发。
(3)将工作流引擎嵌入到其他应用中。
现代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企业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管理的指导思想从分工转向了协作,逐渐重视对它们的业务流程的支持。
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业务流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工作流成功地将流程逻辑从应用逻辑中分离,最大限度地集成了企业的各种资源,成为帮助企业有效地建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企业的核心支持技术。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Interface1,process defi-nition interchange andprocess model[EB/OL]. [M];WFMC-TC-1016-P,; 1999-10年.[2] 《工作流管理联盟工作流标准》文档编号WFMC—TC 1025 2002.WFMC[3] 《WFMC——工作流参考模型》文档编号WFMC—TC 1003 2002.WFMC[4] 常飞编著《工作流引擎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 内蒙古大学2006.[5] 张海藩编著,《软件工程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6] 李刚编著《轻量级J2EE企业应用实战——Struts+Spring+Hibernate整合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java技术大系)[7] 李刚编著《基于J2EE的Ajax宝典》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8] 陈天河编著《Struts, Hibernate ,Spring集成开发宝典》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9] 杨少波编著《J2EE项目实训:Hibernate框架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 刘中兵编著《开发者突击:Java Web主流框架整合开发(J2EE+Struts+Hibernate+Spring)》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11] 洪维恩何嘉编著《Java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12] 王嘉编著《Ajax经典案例开发大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3] 贾殷P.西迪基S.王雷潘英编著《J2EE专业项目实例开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4] 陈松编著《J2EE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从入门到精通:基于Struts和Hibernate技术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 林晓飞倪春胜张军编著《Red Hat Enterprise Linux4.0系统配置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6] (美)Mark G..Sobell 著杨明军王凤芹译《Linux命令、编辑器与Shell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目前,工作流商用应用软件产品比较成熟和丰富。
基于J2EE技术的工作流引擎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逐渐复杂化。
为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工作流引擎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工作流引擎通过自动化流程执行、任务分配、通知提醒等功能,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内部流程的效率。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工作流引擎大多基于J2EE技术实现。
然而,由于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存在差异,现有的工作流引擎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基于J2EE技术的可定制化工作流引擎,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J2EE技术的工作流引擎的原理和架构研究。
2.通过对现有工作流引擎的调研,总结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3.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J2EE技术的可定制化工作流引擎。
该工作流引擎应具备以下特点:(1)可通过配置实现自定义流程。
(2)支持多人协同编辑和预览。
(3)具有灵活的任务分配和通知机制。
(4)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支持不同层级的权限控制。
4.测试和优化工作流引擎,验证其在不同企业场景下的可用性和性能。
三、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1.基于J2EE技术的工作流引擎的原理和架构分析报告。
2.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和实现报告,包括流程配置界面、任务管理界面、通知界面等。
3.工作流引擎的测试报告,包括性能测试和用户使用测试。
4.工作流引擎的可定制化方法和应用案例总结报告。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系统设计和实现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探索,总结工作流引擎的原理和架构。
其次,通过与现有工作流引擎的比较和分析,找到改进的空间和切入点。
接着,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一个可定制化的工作流引擎。
最后,通过测试和用户的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引擎。
五、拟定进度计划本课题计划在以下阶段内完成:1.期限为两周,进行文献调研和现有工作流引擎的比较分析,撰写研究方案。
2.期限为四周,进行基于J2EE技术的工作流引擎设计,并根据需求分析,开发出基本的功能模块。
基于J2EE的动态工作流引擎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4-29T05:45:21.38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4期作者:李星利[导读] 在一个企业或部门的日常活动中,往往都是需要协同工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研究表明这种协同工作占公司大部分的生产经营活动,如生产流程,各类申请表单,订单出货,公务签审等,因此可以看出工作流技术为企业更好的提高办事效率,提高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杭州安恒信息摘要:工作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应用,但是随着公司的业务处理流程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工作流的动态问题成为目前工作流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工作流和分布式计算技术J2EE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基于J2EE的动态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方案及其关键部分的实现技术。
关键词:工作流引擎;动态工作流;J2EE1.引言在一个企业或部门的日常活动中,往往都是需要协同工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研究表明这种协同工作占公司大部分的生产经营活动,如生产流程,各类申请表单,订单出货,公务签审等,因此可以看出工作流技术为企业更好的提高办事效率,提高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目前的工作流的运行模式比较适合流程的执行逻辑事先可以确定的情况,而在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执行逻辑无法事先确定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流程过程,这种集中式的定义方式和执行过程就成为一种低效的过程。
这种静态模型定义的方式,使得工作流系统不能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流逻辑的更改,不能适应企业经营过程的变化,不能响应市场敏捷性的要求,因此实现工作流引擎的动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J2EE的动态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2.工作流参考模型(1)工作流执行服务由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组成,为工作流实例提供运行时期的执行环境的软件服务器。
(2)过程定义工具用图形化的方式定义工作流、构造工作流模型,通过接口1与引擎通信。
收稿日期:2008-10-10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JJ3120);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GK3085);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8C102)作者简介:傅 明(1961)),男,湖南汨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J2EE WEB 分布式应用及数据挖掘(E-mail :brucel eey@si )张 玮(1981-),男,湖南长沙人,高级程序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J2EE,工作流。
文章编号:1003-6199(2008)04-0111-04基于J 2EE 开源工作流引擎JBPM 的设计实现傅 明,张 玮(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76)摘 要:结合工作流和J2EE 方面的实践经验,建立基于J2EE 架构的开放源代码的工作流管理系统JBPM 及其工作流模型,并分析JBP M 工作流引擎的流程运转过程。
结合实际案例对JBPM 工作流引擎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使用JBPM 工作流引擎进行工作流程的实现,提出Web 应用程序和JBPM 的整合方案,并且进行实际的流程测试取得正确的运行结果。
关键词:J2EE;JBPM ;工作流引擎中图分类号:T P319 文献标识码:AOpen source J 2EE -based Workflow EngineJBP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FU M ing,ZHANG Wei(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Changsha U niv 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 gy,Changsha 410076,China)Abstract:In the co mbinat ion of wor kflow and J2EE aspects of practical exper ience based on J2EE framew ork of the open-source workflow manag ement system and its JBPM w orkflow model and analysis of the JBPM process w orkflo w engine running,a combination of actual cases of work JBPM Engine application had an in-depth resear ch.And use t he JBPM workflow eng ine for t he realization of the w orkflow.Put forw ard the Web applicat ions and JBP M integration progr am.A nd Had a real test of the pro -cess to obtain the correct r esults.Key words:J2EE;JBPM ;workflow engine1 引 言工作流[4]技术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的一种技术,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
java 工作流功能设计思路
在 Java 中设计工作流功能时,可以考虑以下设计思路:
1. 流程定义:使用可视化工具或配置文件来定义工作流的流程。
定义包括任务、节点、转移条件、执行顺序等。
2. 任务建模:将工作流中的每个步骤抽象为任务。
任务可以包括人工任务、自动任务或系统任务。
3. 状态管理:跟踪每个任务的状态,如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等。
可以使用状态机或状态图来表示任务状态的转换。
4. 流程引擎:负责执行和管理工作流的核心组件。
它解析流程定义,根据任务状态推进流程,并处理任务之间的转移。
5. 任务分配:根据任务的类型和规则,将任务分配给合适的人员或系统。
可以使用角色、用户或部门来分配任务。
6. 事件驱动:工作流可以通过事件来触发任务的执行。
事件可以是定时器、外部系统的通知或用户操作。
7. 数据传递:在任务之间传递和处理数据。
可以使用参数、变量或消息来传递数据。
8. 异常处理:设计工作流的异常处理机制,包括任务失败、超时、错误恢复等。
9. 监控和审计:提供工作流的监控和审计功能,跟踪任务执行情况、历史记录和审计日志。
10. 扩展和定制:考虑工作流的扩展性和定制性,支持自定义任务、插件机制或扩展点。
11. 集成和接口:设计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接口,如邮件系统、文档管理系统等。
12. 性能和可伸缩性:考虑工作流在大规模和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以上是一些设计工作流功能的基本思路。
具体的实现方式会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架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java 流程引擎Java流程引擎。
Java流程引擎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执行业务流程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简化复杂的业务流程,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Java流程引擎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和常见应用场景。
1. 基本概念。
Java流程引擎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一种流程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设计、执行和监控业务流程。
它通常包括流程定义、流程实例、任务管理、流程执行等核心功能,可以与企业应用系统集成,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2. 使用方法。
使用Java流程引擎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定义流程,首先,开发人员需要使用流程设计器工具设计业务流程,包括流程图、流程节点、流程变量等信息。
2.2 部署流程,将设计好的流程定义文件部署到流程引擎中,通常是通过配置文件或API接口实现。
2.3 执行流程,当业务触发流程时,流程引擎会根据流程定义文件自动执行流程,包括流程实例的创建、任务的分配和执行等过程。
2.4 监控流程,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流程引擎提供的监控工具实时查看流程执行情况,包括流程实例状态、任务执行情况等信息。
3. 常见应用场景。
Java流程引擎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应用系统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作流管理,企业内部的审批流程、报销流程、请假流程等可以通过流程引擎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执行。
3.2 订单流程管理,电商系统、供应链系统等需要对订单进行处理和跟踪的业务场景,可以通过流程引擎实现订单流程的自动化管理。
3.3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投诉处理、客户服务流程等可以通过流程引擎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执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效率。
3.4 资源调度管理,人力资源调度、设备维护流程等需要对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的业务场景,可以通过流程引擎实现自动化管理和优化。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Java流程引擎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和常见应用场景。
作为一种强大的流程管理工具,Java流程引擎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工作流核心引擎调度服务模型的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工作流技术已经成为企业业务管理和运营的核心。
工作流核心引擎作为工作流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调度服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直接影响到企业业务流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一种基于工作流核心引擎的调度服务模型,以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相关工作流技术概述工作流技术是一种用于描述业务流程、工作分配、任务执行以及任务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模型。
它通过将企业中的各种业务活动抽象为一系列的任务,并通过流程引擎进行任务的调度和执行,从而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三、工作流核心引擎调度服务模型的设计1. 模型架构设计本文提出的工作流核心引擎调度服务模型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用户层、服务层、引擎层和资源层。
用户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服务层负责提供各种服务接口,引擎层负责任务的调度和执行,资源层负责提供所需的资源。
2. 任务调度策略设计任务调度策略是工作流核心引擎调度服务模型的核心部分。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优先级和资源利用率的动态调度策略。
该策略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资源利用率,动态地分配任务给可用的处理器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服务接口设计为了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交互,本文设计的模型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接口。
这些接口包括任务提交接口、任务查询接口、日志接口等。
通过这些接口,其他系统可以与工作流核心引擎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和管理。
四、模型实现与优化1. 实现技术选型在实现本文设计的模型时,我们采用了Java语言和Spring框架。
Java语言具有跨平台、高效率、安全可靠等优点,而Spring 框架则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和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业务需求。
2. 优化策略为了提高模型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采取了以下优化策略:(1)引入缓存机制,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2)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将任务分配到多个处理器进行处理,提高系统处理能力;(3)定期对系统进行性能监控和调优,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年第7期JIS UAN JI YU X IAN DA I H UA总第155期文章编号:1006-2475(2008)07-0046-04收稿日期:2008-05-15作者简介:陈艳(1979-),女,湖北石首人,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基于J AVAEE 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陈 艳(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J AVAEE 的工作流引擎设计方案。
详细介绍了工作流数据存储以及流程运转各个环节的实现原理。
关键词:工作流;引擎;J AVA EE中图分类号:T P311 文献标识码:ADesign ofW orkflow Engine Based on JAVAEEC HEN Yan(Co llege o f E lectr i ca l Eng i neer i ng and Infor m a tion T echnology ,T hree G orges U n i versity ,Y ichang 443002,Ch i na)Ab stract :T 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sche m e o fw ork flow eng ine based on J AVA EE and the rea li zati on pri nc i p l e o f w orkflo w da ta st o rage and flo w runni ng on eve ry li nk .K ey w ords :workfl ow ;eng i ne ;J AVA EE0 引 言近些年来,有很多成熟的软件来满足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如办公自动化软件(OA )。
认真地剖析办公自动化软件得以成功的原因,除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普及外,根本原因就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核心系统的设计理念。
工作流系统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是实现业务数据在由网络连接起来的企业计算机系统中运行。
它使得原本单独的计算机个体真正地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能够自动化运行的网络系统。
工作流软件系统的核心实现是一个被称之为/工作流引擎0的程序。
通常这个程序被作为一个服务程序安装在服务器上,通过接受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来进行处理,再把经过处理的信息反馈回客户端。
工作流引擎按照事先定义好的流程规则,自动地判断数据状态,然后将其自动转发给需要的人。
工作流系统除了应用于办公软件外,现在已经取得更广泛的应用,如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领域。
这些领域的数据处理自身没有流程的概念,但是如果考虑的范围更大一些就可以发现,这些数据实际上还是处于一种有序的业务流程运转之中。
比如说在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工序来完成,有明显的分级传递过程。
笔者基于J AVAEE 设计了一套工作流引擎程序,按照目前投入使用来看,能较好地解决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
1 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由三类构件组成,这三类构件分别是:(1)软件构件:完成工作流管理系统不同组成部分功能的实现;(2)系统控制数据: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使用的数据;(3)应用与应用数据:对于工作流管理系统来说,他们不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属于外部系统和数据,他们被工作流系统调用来完成整个和部分工作量管理的功能。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008年第7期陈艳:基于J AVAEE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47图1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图2工作流引擎的数据存储原理数据的存储主要借助于/XML+数据库0的方式完成。
系统中定义的流程以及流程运转实例数据以X M L的方式进行封装,存储于数据库中,系统调用时从数据库中读出来,将XML进行解析呈现到页面。
之所以采用XM L+数据库相结合而没有直接用XML 文件存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读取性能方面,文件输入输出的速度比读取数据库要慢。
X M L代码框架如下:<NODE_ROOT fl ow I D="1211870"fl owN ame="公文流转-发文流程"><nodeT ask end N ode="fa lse"head N ode="true"taskID ="9522282"taskN a m e="发文流程-起草文件">,</node T ask>...<nodeT ask></node T ask></NODE_ROOT>X M L代码以<NODE_ROOT>为根结点。
fl o w I D 属性表示流程定义I D,fl o wNa m e属性表示流程的名称。
<node Task>是工作流的环节结点。
每个工作流由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结点构成。
endNode属性表示这个环节是否是工作流终点。
headNode属性表示这个环节是否是工作流的起点。
task N a m e属性表示这个环节的名称。
3工作流引擎的设计3.1工作流引擎类模型设计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实际上是引擎类模型的设计。
类模型反映各类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图2所示。
图2工作流引擎模型UM L图eng i n e类是引擎的核心类,引擎的主要功能函数都集中在此类中,oa Rule类是规则引擎类,用来定义流程定义当中的各类规则,fl o wCache类的作用是将流程存在缓存中,便于随时快速的读取,以此来提高引擎的性能,flo wBox类用于存取各种状态的流程,如待办流程、已办流程等。
fl o wT i m eContro l类是引擎时间控制器。
3.2运行时数据描述工作流运行时,工作流根据工作流的定义会产生一系列的进程。
但是工作流引擎从理论上来讲,引擎是无状态的系统,引擎又需要与大量的用户数据打交道,并且还需要识别不同的用户和流程。
因此,需要实现一个存储系统来为工作流引擎的实时系统服务。
其实,工作流引擎所需要的实时数据的模型与工作流定义是相似的。
工作流定义首先声明了一个工作流,然后再细分这个流程,划分成很多个业务环节。
工作流的定义就是定义业务逻辑怎样一个接一个的运行。
用图3表示这个数据模型。
图3流程运行时数据模型而运行时工作流引擎也是在定义数据的指挥下,将业务进程接力发送的。
工作流在接收到用户启动流程的请求后,会为用户所启动的这个流程建立一48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年第7期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记载了谁在什么时候启动了什么流程的进程。
工作流在把进程转发到用户名下的时候,会为他当前所办理的环节业务建立环节进程,这个进程同时指向工作流定义的总进程和环节业务的定义。
环节进程的内容包含了谁在执行哪个环节定义的任务。
另外,环节进程的内部还使用XML对一些扩展信息进行了封装,它们用来专门记载这个环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回滚到哪里环节,还记载这个环节进程使用了哪些数据,并记录它在电子表单实体表中的位置。
3.3初始化引擎调用初始化引擎函数init E ng i n e(),传入人员I D 和需要启动的工作流定义就可以完成初始化操作。
这个函数的操作过程的步骤如下:(1)检查工作流是否已经被初始化,如果初始化了则不能重复初始化。
(2)检查工作流定义的缓存是否建立。
(3)通过flo wBox计算出能够启动这个工作流定义的人员列表,所谓启动人员列表就是这个流程的首结点的操作人范围。
如果这个人不在这个范围中,则表示该人不能启动这个流程。
(4)从缓存中把流程定义读取出来,作为副本存储在工作流引擎中。
那么此时如果全部成功的完成了,则表示工作流引擎已经为启动这个流程作好准备了。
3.4启动流程初始化引擎完成后,就可以执行启动流程的操作了。
启动流程使用函数start F lo w()来完成。
函数启动工作流的一个实例进程,并在数据库中留下记录信息。
其工作过程如下:(1)检查引擎是否启动,且检查引擎是否是为了启动流程而进行了初始化。
因为启动流程所需要的初始化信息和后面的载入进程的初始化信息是不一样的。
为了识别,引擎使用一个变量进行标识。
(2)初始化一个流程运行实例信息。
(3)初始化一个环节进程实例信息。
(4)执行数据库操作。
(5)转换工作流引擎到载入进程的初始化状态,准备其他的操作。
3.5电子表单数据引擎用户数据库在项目部署完成以后才产生电子表单,面对用户数据的读写,根本无法采用传统的方式来完成。
这个类仅提供两个公共函数:appendData()函数用来追加数据,get D ata()函数用来读取数据。
3.6办理业务办理业务就是执行eng i n e类的deal T ask函数。
该函数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用户数据提交到服务器并产生存储。
初始化工作流引擎后,该函数就能够知道往正确的地方存储数据。
通过前面介绍的工作流引擎的运行模型可以知道,每个流程的环节进程都是独立的拥有一个记录来记载信息的,而且通过数据引擎的特性可以知道,每个数据集完成操作以后,都会把记录存储的位置信息返回给用户。
两者需要被关联起来,否则工作流的进程就没有办法和用户办理业务的数据相联系。
环节进程信息使用XML格式来记录,数据关联通过<ETABLE>标签,其中定义的<ROW>标签来记载电子表单数据集引擎完成操作后产生的位置I D。
3.7路由导航路由与导航的工作就是基于当前的工作流环节的定义,找出下一个环节是哪个。
eng i n e类的nav-i gate Nex t()函数用来完成这个任务。
程序先找到当前环节的定义,并分析环节的路由部分定义。
读出下一步的环节列表。
然后再试图读取鉴别模型的路径集。
在路由定义中,设置self C yc l e属性,这个属性表明这个环节是可以自循环的。
程序如果发现了这个属性为true,就在自动导航结果中加入当前环节。
在发现鉴别模型的情况下,程序会调用规则引擎,并将鉴别模型引入,然后将结果计算出来,这个结果就是下一步的路径,然后从路径中取得下一步的环节列表。
在上面的步骤完成以后,只能得到了下一步可以使用的环节列表,而在实际引用中,还必须知道下一步是哪些人相关,以便用户可以选择。
在知道环节列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m ake People L ist()函数来计算人员范围。
3.8发送发送环节的操作由eng i n e类的post()函数来完成。
这个函数的参数是一个H ashtable。
参数H ash-table可以有多个结点,每个结点对应的是当前工作流定义中的一个环节,同时每个结点下又包含若干个人员I D,这些I D就是被用户选择来发送的目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