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55
昆虫学讲义《农业昆虫学》第一章绪论要求:农业昆虫学的内容与任务(重点)一农业昆虫学的内容农业昆虫学是研究农田中昆虫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保证农产品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优质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门科学。
(1)广义(Broader Sense)以农田生态系统来研究(昆虫、植物、环境条件及相互间关系)。
(2)狭义(Narrower Sense)以昆虫、寄主植物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
二农业昆虫学的意义争夺自然资源减少经济损失三农业昆虫学的任务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害虫种群,防止虫灾的发生或使害虫为害程度在经济阈限(ET)以下;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求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农业昆虫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人工捕杀、机械捕杀、利用天然矿物(砷、汞)、植物(烟草、除虫菊),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
五学习的目的1 学会有关名词术语,能够看懂昆虫学方面的书、杂志、资料。
2 能够识别农田中常见害虫。
3 明确各种作物上害虫中和防治的原理及措施。
思考题叙述“农业昆虫学”的意义、任务和研究内容。
为什么说“农业昆虫学”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学科?建国以来我国在“农业昆虫学”研究和害虫防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国的植物保护方针是什么?第二章昆虫的特征及其与近缘动物的区别一什么是昆虫?昆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①体躯明显分为三部分(Head、Thorax、Abdomen ),具3对胸足(3 pairs of legs),成虫期一般有2对或1对翅。
②绝大多数陆生,少数水生,用气管呼吸。
③变态发育(Metamorphosis)。
一般要经过3~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
二节肢动物门的特征(features):①体躯被有外骨骼(External skeleton)②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body segment) ③附肢对称着生(paired appendages)④附肢有分节(Jointed appendages)三昆虫主要近缘纲的特点①蛛形纲(Arachnida):a、头胸部、腹部b、4对足c、书肺呼吸②甲壳纲(Crustacea):a、头胸部、腹部b、5对足c、鳃呼吸③多足纲(Myriapoda): a、头部、胴部 b、1--2对足/节 c、第1对足特化为毒爪四昆虫的多样性:昆虫纲的种类有100万种以上,占全世界已知动物种类(150万种)的2/3,是动物界中最大一个类群。
农业昆虫学1第一章害虫种群动态与虫害形成机制在自然状态下,害虫(insect pests)为害作物后,其受害程度取决于害虫种群(pest population)数量、作物的抗虫性(pest-resistance of crop 或crop resistance to pest)和避害性(tolerance),而害虫种群数量变动又取决于害虫本身的生物学潜能,在一定条件下综合影响的结果。
这里指的生物学潜能主要有种群潜能、性比、生殖力和繁殖速率等。
本章就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经济学原则、害虫形成的条件、害虫类别及其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节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农业害虫的防治,实质上就是对害虫实行综合技术管理的问题。
即就是在认识和掌握害虫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按人们的愿望采取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综合措施,把害虫的数量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以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的高产、优质和人畜健康为目的,实现最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一、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一) 生态系统害虫防治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被认为仅是研究各类防治方法的问题,或认为仅是一种防治技术。
对于害虫的发生发展也多从害虫本身来研究害虫,从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甚至是追求采取单一的防治方法来解决全部虫害问题。
自1869年德国学者Haeckel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以后,以及生态学以下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昆虫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这样对农业昆虫学中的害虫防治问题赋予了生态学的理论依据,而逐渐合人们认识到害虫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农业生态学理论是害虫防治的基础。
生态系统(ecsystem)或自然生态系统(naural ecsystem)是指在一定的生境范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相互联系的总体。
这个总体是无机和有机或者说由非生物和生物两大基本成分所组成。
具体来说,它包含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四个组成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互之间的联系是极为复杂的,但它们的基本联系是营养联系。
农业昆虫学整理第一章绪论普通昆虫学:研究昆虫的基本特性和基础知识的学科,有五个主要分支包括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理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的基本特征1. 节肢动物的特征昆虫隶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躯分节、体节生有成对附肢、体被外骨骼、开放式血液循环2. 昆虫纲的特征体躯分3个体段、胸部生有3对足、成虫生有2对翅、头部生有1对触角、变态明显【蛛形纲】无触角,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有4 对行动足。
包括蜘蛛、蜱、螨和蝎子等。
【唇足纲】体躯分为头部和眮部(胸部+腹部)两个体段,头部具1 对触角,眮部每体节具 1 对足,其中第 1 对足特化成毒爪。
包括蜈蚣、蚰蜒等。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生物的变异性,主要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层次。
昆虫繁盛的表现特点:种类最多、数量最大昆虫繁盛的表现特点:分布最广、历史久远昆虫繁盛的原因:有翅善飞、相对体小、繁殖力强、适应力强、变态发育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使生物资源持续利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昆虫的种类、数量、生物量在生物区系中举足轻重,对于物种数占生物多样性近一半的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尤为重要。
常见农业害虫约1万种,林木害虫约400种。
害虫:农林害虫、卫生害虫益虫:传粉昆虫、药用昆虫、天敌昆虫、食用昆虫、腐生昆虫、文化昆虫分节依据。
胚胎期出现过1对附肢、1对体腔囊和1对神经节。
体躯一般由18~20个体节组成;体节间以节间膜相连。
体节的构造:多圆筒形,一般分4个体面:背面、腹面、两个侧面。
体壁骨化为外骨骼,形成背板、腹板和侧板。
骨板被膜或沟、缝分割成若干小骨片。
体壁内陷形成内骨骼;体表生有刺、毛、瘤等。
分节方式初生分节:相邻体节以节间褶为界,两褶之间为一个体节。
分节方式与胚胎期一致,形成的体节称初生节。
后生分节:节间褶骨化,向里形成内脊,褶前形成节间膜。
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考纲要求】1.了解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2.掌握昆虫的不同口器类型的为害特点。
【知识精讲】一、昆虫的头部昆虫成虫的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各段由若干体节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1.结构:由头顶、后头、额、颊(两侧)、唇基等六个体节愈合而成。
2.头式:(1)下口式 (2)前口式 (3)后口式3.附器(1)触角: 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组成,鞭节又由许多亚节组成。
触角是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的功能,用来寻找食物和配偶。
常见的类型有刚毛状、线状或丝状、念珠状、锯齿状、鳃叶状、具芒状等。
(2)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
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是咀嚼式与刺吸式两类口器。
①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部分组成。
能给作物受害部位造成破损,如造成植物叶片上的透明斑、缺刻、孔洞等,为害很大。
一般用胃毒剂防治效果较好。
②刺吸式口器:上唇很短,呈三角形小片,下唇长而粗,延长成喙,喙的前面有一个槽,里面藏着由上颚、下颚特化成的细长口针,四根口针相互嵌接组成食物道和唾液道。
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如卷叶、虫瘿、瘤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一般用内吸性杀虫剂防治效果较好。
还有蝶蛾的虹吸式口器、蝇类的舐吸式口器、蓟马的锉吸式口器等。
4.功能:头部是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
二、昆虫的胸部1.基本结构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节组成。
每个胸节下方各着生一对胸足(前足、中足、后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对翅(前翅、后翅)。
2.胸足: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及前跗节六部分组成。
有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携粉足等类型。
3.翅:一般呈三角形,分为液区、轭区、臀区、臀前区四个区域。
有膜翅、复翅、鞘翅、半鞘翅、鳞翅、毛翅、缨翅等类型。
昆虫一般有两对翅。
有些昆虫只有一对,后翅变为平衡棒,如蝇、蚊;有些昆虫的翅完全退化或消失;有些昆虫的雄虫具翅而雌虫无翅,如蚧类。
第一章昆虫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昆虫一般形态特征,指出昆虫繁殖和发育的特点2.理解昆虫生长发育、数量消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识别与农作物有关的昆虫主要类群第一节昆虫的形态特征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股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在成虫阶段有其共同特征。
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是防治害虫、利用益虫的基础。
一、昆虫的主要特征(一)昆虫的形态特征昆虫身体左右对称,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有些体节具有分节的附肢,相邻体节间由节间膜相连,虫体可以自由活动。
成虫体躯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头部有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通常有1~3个单眼。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有3对胸足,一般有两对翅。
腹部多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具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
中后胸及腹部1~8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是昆虫呼吸器官在体外的开口。
虫体被一层坚硬的体壁所包围,形成“外骨髓”。
由卵变为成虫,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器官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过程。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地球上已定名的昆虫有100万种,遍布人类所能到达的每一个地方。
无论是冰雪覆盖的极地和高山,还是几米深的土壤中、无论是江河、湖泊、海洋,还是干热的沙漠、湿热的雨林,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许多昆虫为害农作物,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如蝗虫、螟虫等,被称为农业害虫。
有的寄生于人、畜体上或传播疾病,影响人、畜健康,如蚊、蝇等,被称为卫生害虫。
有些昆虫可以帮助人们消灭害虫,如瓢虫、寄生蜂等,被称为天敌昆虫。
有些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为人们酿蜜、吐丝、产蜡,创造巨大财富,如蜜蜂、家蚕、白蜡虫等,被称为资源昆虫。
还有些昆虫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被称为食用昆虫。
问题:在为害农作物的节肢动物中,除昆虫纲的昆虫外,还有一些属于蛛形纲的小型或微型动物,被称为螨类。
其体躯分段不明显,无头、胸、腹之分。
口器有咀嚼式和刺吸式之分。
无复眼,无翅,一般有4对足。
一生经过卵,幼螨,若螨,成螨4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