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史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绪论一、什么是音乐1.音乐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通过有组织乐音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来创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艺术。
2.音乐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二、怎样欣赏音乐1、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及创作个性2、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3、乐曲的标题、曲式和体裁三、欣赏音乐时的心理感受1、纯美感享受2、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3、纯音乐欣赏四、意义1.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2.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3.培养人多方面的能力,强化思维五、音乐语言1.旋律:有高低长短不同的音构成的音乐线条,是音乐的灵魂2.节奏:乐音在时间上的组织3.节拍:按照拍号的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有重音的地方叫强拍,非重音单位叫弱拍。
m/n:以n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m拍2/4拍特点:坚定、热烈、活泼的情绪3/4拍特点:有规整性流畅的特点,有圆舞曲和进行曲的特点4.速度:每分钟演奏的拍数,国际惯例以意大利语表示,一般用节拍器校正慢板:56/min,行板:72/min,中板:96/min,快板:132/min5.力度:音乐表演中的强弱程度强:mf,f,ff,fff;弱:mp,p,pp,ppp6.音色:乐器和噪音的音质7.复调:几条旋律线同时音高方向的体系,包括大调式、小调式、自然小调声乐—人声的分类及作品赏析1.声音是文学2.人声的分类:(1)按照音色、音域两方面来划分,可分高、中、低音高音明亮、柔善;中音丰满、结实;低音宽厚、深沉通常划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6类(2)按演唱技巧、风格、音质划分。
如女高音部可划分为花腔、戏剧、抒情。
3.演唱方法:美声、民族、通俗4.发声训练:唇音、舌尖音5.1 音阶:按照音高顺序依次排列的音列按包含的音数分为五声音阶(宫1、商2、角3、徵5、羽6)、六声音阶、七声音阶按音阶各音间的音程关系分为全音音阶和半音音阶。
5.2音程:两音间的音高距离,计算单位称度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和声音程(同时两个音)与旋律音程(连续音程)6.具体划分:6.1【花腔女高音】音域比一般女高,音高音域可宽达二个半八度,音色特点为明亮、轻巧、灵活、纯净,犹如银铃般,性质类似长笛,善于演唱快速的音阶、琶音、各种音程的跳音、颤音,善于模仿鸟鸣声,适合表现热情奔放、欢乐的情感。
七艺考研简介:七艺考研是专业从事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辅导机构,为贴近艺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更基础,教学管理更灵活,“讲”“练”“考”“评”四位一体,为艺术学生制定高效的辅导方案。
课程种类:艺术生集训营,文化课保过班,文化课周末小班面授,专业课暑假小班面授特色课程:艺术生文化课保过班经过5年的实践积累,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艺术生的辅导方案,抓基础,保底分,国家线通过率99.8%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内容有哪些?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有哪些?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题型有哪些?七艺考研精心整理了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希望能给广大考试带来一些帮助,并预祝大家考研取得好成绩。
《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中外音乐史论》是音乐院校大学本科音乐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的总称。
它包括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影视音乐、音乐电视、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
本考试科目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以上课程的基本概念、历史音乐事件、历史音乐人物及其重要代表性作品、音乐风格流派特征、音乐社会现象焦点、音乐的跨界融合现象等,并应用以上基本知识点,体现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史一、远古及夏、商、周三代二、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时期的音乐2.战国时期的音乐三、秦汉时期1.乐府2.鼓吹乐3.相和歌4.百戏5.器乐四、魏、晋、南北朝时期1.民间音乐2.文人音乐3.各民族乐舞的相互传播交流 4.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五、隋、唐、五代时期1.宫廷雅乐2.宫廷燕乐3.梨园与教坊4.民间音乐舞蹈5.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六、宋、元时期1.城市音乐2.歌曲3.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4.器乐七、明、清时期1.戏曲音乐的繁荣2.说唱音乐的繁荣3.器乐4.乐律理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一、传统音乐的发展1.民歌2.说唱音乐3.戏曲音乐4.民族器乐二、学堂乐歌1.沈心工2.李叔同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音乐 1.学校音乐教育2.音乐社团3.工农革命运动中的音乐5.黎锦晖6.赵元任四、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音乐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2.青主3.黄自4.聂耳5.冼星海6.其他革命音乐家五、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音乐 1.沦陷区的中国音乐2.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音乐3.解放区的中国音乐4.重要的音乐家■西方音乐史一、古代音乐1.古希腊的音乐2.古罗马的音乐二、中世纪的音乐1.宗教音乐2.世俗音乐3.复调音乐(旧艺术)4.世俗复调音乐(新艺术)5.奥尔加农6.康都克特7.经文歌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观2.尼德兰乐派3.意大利牧歌5.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 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1.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2.歌剧3.清唱剧4.康塔塔5.奏鸣曲6.组曲7.协奏曲8.蒙特威尔第9.亨德尔10.J.S.巴赫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1.古典主义2.曼亥姆乐派3.柏林乐派4.维也纳古典乐派5.海顿6.莫扎特7.贝多芬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1.浪漫主义2.浪漫主义音乐观3.舒伯特4.门德尔松5.舒曼6.肖邦7.李斯特8.柏辽兹9.罗西尼10.威尔第11.瓦格纳12.勃拉姆斯13.民族乐派14.格林卡15.穆索尔斯基16.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17.柴可夫斯基18.斯美塔那19.德沃夏克20.西贝柳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一、民间歌曲1.号子2.山歌3.小调二、民间舞蹈音乐三、说唱音乐1.鼓词类2.弹词类3.道情类4.牌子曲类5.琴书类四、戏曲音乐1.昆腔系统2.高腔系统3.梆子腔系统4.皮黄腔系统五、民间器乐■影视剧音乐一、影视剧音乐特征二、影视剧音乐的构成1.主题歌2.插曲3.主题音乐4.场景音乐5.背景音乐三、影视剧音乐表现形式1.画内乐与画外乐2.同步、对位与平行3.音乐蒙太奇■音乐电视一、音乐电视的艺术特征1.音画关系2.歌词与画面的转化关系二、音乐电视的艺术风格类型1.叙事风格2.抒情风格3.纪实风格■音乐与社会一、社会音乐生产1.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2.社会音乐生产的结构二、音乐传播1.乐谱传播2.唱片传播3.无线电广播传播4.电视传播5.网络传播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填空题、填空题、简答题、问答题、音乐主题识别、图型识别、综合思考题等。
音乐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部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基本要求:中外音乐史是进行音乐理论各个方向研究的基础,也是音乐学院攻读各个方向研究生统一考试的内容。
凡是经过音乐专业本科学习者,该专业理论知识至少应达到及格以上水平,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者具备较宽的专业视野和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二、考试范围:了解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各位音乐家(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创作思想以及个人艺术风格;各个时期音乐风格的嬗变;重要音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等相关基本知识。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二)内容结构:西方音乐史部分约占试卷全部内容的50%。
(三)考试题型:名词填空;名词解释;专题综述;专题论述。
四、参考书目:1.《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2.《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附CD],冯志平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部分:考试要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的各种音乐活动及音乐形式古希腊的器乐的发展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情况中世纪时期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格里高利圣咏的形式及其发展复调音乐的兴起和早期发展中世纪音乐思想与理论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中世纪的乐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英国音乐的影响勃艮第乐派法-佛兰德乐派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罗马乐派与威尼斯乐派世俗声乐体裁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与器乐发展巴洛克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歌剧的诞生与最初的发展歌剧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发展清唱剧、康塔塔和受难乐器乐发展的特征及乐器器乐的体裁与曲式巴赫与亨德尔巴洛克时期的其他代表人物古典主义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古典时期的器乐发展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喜歌剧的兴起与发展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浪漫主义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德奥浪漫主义作曲家一、韦伯二、舒伯特三、门德尔松四、舒曼五、勃拉姆斯标题音乐和钢琴音乐一、柏辽兹二、李斯特三、肖邦法国歌剧及其他一、大歌剧、抒情歌剧和轻歌剧二、古诺、比才和奥芬巴赫三、圣-桑德国歌剧一、早期浪漫主义歌剧二、瓦格纳及其乐剧意大利歌剧一、罗西尼二、贝里尼三、唐尼采蒂四、威尔第19世纪民族乐派的蓬勃发展一、民族乐派的形成二、民族乐派的音乐特征俄罗斯音乐一、格林卡二、强力集团三、柴科夫斯基四、达尔戈梅斯基及其他的音乐家捷克音乐一、斯美塔那二、德沃夏克匈牙利、波兰和西班牙的音乐一、艾凯尔二、莫纽什科三、阿尔贝尼斯与格拉纳多斯挪威和芬兰的音乐一、格里格二、西贝柳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法国音乐一.法国民族乐派二.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三.拉威尔四.杜卡德奥音乐一.布鲁克纳二.马勒三.理查·施特劳斯四.沃尔夫意大利音乐的新发展一.马斯卡尼与莱翁卡瓦洛二.普契尼三.雷斯庇基俄罗斯音乐一.格拉祖诺夫二.斯克里亚宾三.拉赫玛尼诺夫美国音乐的发展一.福斯特等人的歌曲创作二.麦克道尔、艾夫斯三.美国音乐风格最终形成的有关作曲家。
第六章前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第一节绪论第二节前古典主义的三种风格这个时期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音乐风格。
一罗可可风格这种风格在音乐上常常是指以法国的大库普兰为代表的充满优雅装饰的古钢琴作品,它虽然延续到前古典时期,但已不再那么流行。
二、华丽风格音乐家们用它来指一种比较自由轻快,由短小的动机组成乐句和乐段,并以简单的和声加以伴奏的主调风格,这种风格主要来自意大利,与之相对的是巴罗克晚期复杂而深奥的对位风格。
三、善感风格它来源于德国中产阶级,出现较晚,是华丽风格在德国的对等物。
它除了具有华丽风格的各种特点外,还经常带有淡淡的忧郁,有意识的半音化和突然的音型上的变化。
第三节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一、格鲁克的歌剧改革道路从60年代起,他在维也纳开始了他的歌剧改革,试图让歌剧的音乐再次为戏剧的目的服务。
1762年,他与诗人卡尔扎比吉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改革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茜》,1767年又完成了他的第二部改革歌剧《阿尔切斯特》,在这部歌剧的总谱前言中,格鲁克陈述了他的改革思想。
二、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思想坚决纠正―正歌剧‖中过份偏重―美声‖和炫耀独唱技巧等弊病;努力使一切音乐表现手段的运用密切服从于剧词和剧情发展的需要;力求在音乐创作中体现―质朴‖、―真实‖和―自然‖的启蒙主义美学原则。
三、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措施在他的改革歌剧中,格鲁克使序曲、合唱、舞蹈和乐队的运用都和剧情密切地联系起来;消除了歌唱家炫耀技巧的花腔段落,把声乐的旋律线条从多余的装饰中解放出来;减弱了咏叹调与宣叙调之间的对比,更多地使用了助奏宣叙调;取消了割裂歌词的乐队间奏,避免了不自然的返始咏叹调形式,他还创造了由宣叙调、咏叹调与合唱组成的复合场景,并使序曲和舞蹈都成为戏剧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维也纳古典乐派第一节海顿一、简要生平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 1732~1809)出生于奥匈边境上的一个小城罗劳。
二、创作道路海顿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在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上,所以人们称他为“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中外音乐作品赏析》复习提纲一、元杂剧四大代表人物简介及其代表作品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号已斋(一作一斋)。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详。
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约略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宠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
2023年高中音乐必修二总复习提纲知识
点归纳
本文档为高中音乐必修二总复提纲,旨在帮助学生复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章:西方音乐史
- 古希腊音乐及其特点
- 文艺复兴音乐的发展
-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二章:音乐鉴赏与欣赏
- 音乐基本元素的认识和应用
- 声音的特征和分类
- 音乐形式的分析与欣赏
- 各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音乐理论与技巧
-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节奏的认识和分析
- 音高的认识和分析
- 音乐和声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 音乐技巧的基本运用和练方法
第四章:中外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 中外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 非洲音乐和拉丁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流行音乐的发展及其特点
- 流行音乐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 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第五章:音乐与生活
- 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 音乐的心理效应和对人的影响
- 音乐与情感、文字、形象的关系
- 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技巧
-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结与交叉
以上为2023年高中音乐必修二总复习提纲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有效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祝你们考试顺利!。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迷人的艺术,它在不同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中西方音乐,都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中西方音乐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由古人使用的石鼓、石钻、青铜器等制成的乐器。
古代中国的音乐以宗教礼仪和宫廷音乐为主要形式,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子风范和社会秩序。
2. 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以宗教和战争为主题,乐器主要是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丰富多样,对后来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 中世纪的音乐以教会音乐为主,主要由天主教会掌控。
宗教合唱、清唱和简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声部分明确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人声和器乐为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念。
大型合唱和室内乐团成为主要表演形式。
知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产生于这一时期。
三、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时期1. 巴洛克音乐时期(17至18世纪)以重复、装饰和复杂的音乐结构为特点。
巴赫和亨德尔等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宗教和管弦乐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古典音乐时期(18至19世纪)的音乐以清晰的曲调和简洁的结构为特点。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作曲家活跃于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交响乐和协奏曲。
四、浪漫音乐时期和现代音乐1. 浪漫音乐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音乐以个人情感和表达为重。
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将音乐与诗歌、文学和绘画相结合,创作了许多富有激情和多变的作品。
2. 现代音乐以20世纪中叶至今的音乐为代表,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等迅速发展。
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展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中西方音乐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影响。
1. 东方音乐对西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声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历史复习提纲I. 引言- 介绍音乐历史的重要性和复的目的- 概述音乐历史在五年级下册的内容II. 各个时期的音乐发展1. 古代音乐- 简要介绍古代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解释古代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2. 文艺复兴音乐- 解释文艺复兴音乐的起源和特点- 介绍文艺复兴音乐中的重要音乐家和作品3. 巴洛克音乐- 简要介绍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解释巴洛克音乐在音乐历史上的影响4. 古典音乐- 解释古典音乐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介绍古典音乐中的重要作曲家和作品5. 浪漫主义音乐- 简要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解释浪漫主义音乐对后续音乐风格的影响III. 音乐历史人物1. 贝多芬- 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解释贝多芬对音乐历史的重要影响2. 莫扎特- 简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解释莫扎特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 巴赫- 解释巴赫的音乐风格和作品类型- 介绍巴赫对音乐发展的贡献4. 肖邦- 简要介绍肖邦的生平和作品特点- 解释肖邦音乐的独特性和影响IV. 音乐历史中的重要作品1. 《命运交响曲》- 解释《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 简要介绍《命运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和乐章形式2. 《天鹅湖》- 介绍《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和乐曲主题- 解释《天鹅湖》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简要介绍《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解释《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对音乐表达形式的革新V. 总结- 简要回顾音乐历史的重要内容和人物- 提醒复的重点和研究方法VI. 参考资料提供音乐历史相关资料的书籍、网站等引用信息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发展的各个时期:……第一章、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5世纪)第一节、古希腊音乐一、古希腊的音乐发展状况1、音乐与神的崇拜2、诗歌的繁荣(1) 史诗: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2)抒情诗歌的繁荣较早的抒情诗作者萨福、阿西乌斯、泰潘德。
3、古希腊的戏剧(1) 特点:希腊的“悲剧” 集音乐、诗歌、舞蹈、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音乐(尤其是声乐)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独白或对白都是用歌唱来表达, 歌唱的同时也有器乐简单伴奏;合唱是载歌载舞的;舞蹈动作简单.(2)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匹得斯二、古希腊的乐器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三、古希腊的音乐理论1、音阶和调式理论在当时的古希腊,音阶的构成以四音音列为基础。
四音音列可以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它们分别是多里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是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的名称为其命名的,排列方式自上而下。
2、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认为,音乐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四、总结古希腊音乐的特点:织体:单声部音乐,即使有合唱、伴奏,也是以同音或八度伴和。
旋律和节奏:自由,与诗歌的韵律、节奏一致。
调式:古希腊调式,排列自上而下,以希腊部落民族定名。
记谱法:用希腊字母或类似字母的符号记谱.第二节、古罗马音乐一、古罗马的音乐特点1、基本沿袭希腊音乐,但由于罗马人崇尚武艺,因此铜管乐器相当发达.演出规模极度扩展,最多时达几百件乐器。
图拉真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2、古罗马人的音乐观念和希腊很不相同:在古希腊,人人都参与音乐活动,认为音乐是健全人格、有着高尚修养的表现;古罗马却仅仅把音乐看作一种纯粹的娱乐,失去了希腊艺术的高尚与纯真。
二、基督教音乐兴起基督教于公元1-2世纪在罗马帝国产生、流传。
音乐史复习提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音乐史原始社会、夏、商时期的音乐1、我国音乐历史的开始从何时算起,依据是什么?1986-87年间,考古界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与八音孔骨笛计18支,根据碳14测定,被测的骨笛年代距今有7920年。
这样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的说,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为8000年。
2、原始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远古、夏、商都出现了哪些古歌与古乐舞?主要音乐形式是歌舞和乐舞古歌有:黄帝时作的《弹歌》,反映狩猎生活;《葛天氏之乐》反映农牧生活;《蚱(蚱)祭》古乐舞有: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夏《大夏》;商《大濩》3、远古,夏商的乐器都有哪些类型?请列举出八种乐器的名称?这一时期主要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鼓,磬,钟,铃,骨笛,骨哨,埙,缶,4、我国音阶可以肯定在多少年前已经形成,有何依据?据目前发现的史料,在河南舞阳骨笛之后近5000年的晚商时期,才有可以肯定存在五声,六声音阶,以至半音关系的实证。
依据是:在河南辉县琉璃阁150好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周代1、简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
这时期音乐文化有哪些成就?1)西周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的专业音乐文化,有许多受到严格训练的乐师进行传授,表演等音乐活动。
2)歌唱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
3)器乐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发展4)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调,转调,固定音高,节奏,速度等古代乐理观念5)西周末期形成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6)春秋至战国时期,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相当发展,有很高理论水平。
2、我国有明确的音乐教育制度始于何时?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音乐机构——大司乐,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有明确体系的音乐教育结构。
3、周代有哪几种主要的乐舞?什么是六舞?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
大多是现代流传下载的古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周时代的《大武》。
1 中国古代音乐是指夏商时期至清代中叶的音乐文化。
2 史前资料来源一是考古发现二是古代文献3 音乐的起源 1 异性求爱说(达尔文)2 动物起源说3语言抑扬说(卢梭)4自然模仿说5信号说6巫术起源7音乐起源于恐惧8音乐起源于游戏9为了解除病痛(未病)4 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音乐5 野蛮时代“乐”的含义由乐这一概念表示的,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相结合的原始乐舞。
6 原始音乐与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相传为黄帝时作的《弹歌》7 萧韶: 月舞高潮第九段所谓“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孔子给予了“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
8 商乐:巫乐和淫乐是商代两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9 《乐记》评价:它是我国古代光辉的音乐思想理论著,是前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对音乐所做的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古代美学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批判的继承。
10 乐府的历史意义(论述题)A、乐府创建于秦朝,汉代兴盛起来,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定性)B、李延年是乐府领导人.C、乐府含义:三种:其一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其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以及后人拟作的,类似的民间诗歌或文人诗作,亦称乐府。
其三,大凡入乐或不入乐的曾和音乐有关的各种题材的音乐、文学作品,也有“乐府“之称.D、乐府的功绩与影响:乐府机构的建立,虽然主观上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宫廷享乐需要,但客观上保存了民间音乐的作用,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千百年间中国音乐的发展,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汉代乐府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重视民间音乐的经验,永远值得后世借鉴与学习。
汉代以后,各朝虽仍有乐府机构,却不在大规模的进行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比起汉代乐府所取得的成就,已是大为逊色了。
E 郭茂倩把乐府歌词分为十二类:一二类是效庙歌曲和燕射歌曲:同属雅乐,第三类:鼓吹曲,风格:激烈豪放(源于北方),第四类:横吹曲(西域)有鼓角者为横吹,以萧笳者为鼓吹,第六类:清商曲:以南方音乐为主,七:舞曲歌:宴会行乐,八:秦曲歌:伴琴而歌《胡笳十八拍》,九:杂歌曲:《孔雀东南飞》,十:近代曲则是隋唐时期的杂曲,十一:杂歌谣是历代民间歌谣和短歌歌谣,十二:新乐府诗:唐代诗人写的歌行体乐府诗。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乐谱的组合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以中外音乐史为主题,为读者提供一份复习资料。
一、古代音乐史古代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时期。
在古埃及,音乐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中。
古希腊的音乐则以雅典为中心,雅典音乐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音乐则受到希腊音乐的影响,演奏形式多样,包括合唱、器乐和戏剧音乐等。
二、中世纪音乐史中世纪音乐主要包括教会音乐和世俗音乐两个方面。
教会音乐以宗教为主题,形式严肃庄重,代表作品包括《天使之声》和《圣歌》等。
世俗音乐则更加活泼多样,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成为主要流派。
此时期的音乐以声乐为主,器乐的发展相对较少。
三、文艺复兴音乐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开始追求和声和多声部的表达。
意大利成为音乐的中心,著名作曲家包括蒙特威尔第和帕莱斯特里纳等。
此时期的音乐以合唱为主,多声部的和声成为特点。
同时,器乐音乐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和小提琴等。
四、巴洛克音乐史巴洛克音乐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奥地利和德国为中心。
巴赫和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复杂的和声和华丽的装饰。
巴洛克音乐注重音乐形式的完整性和对比效果,常常运用对位法和赋格等技巧。
五、古典音乐史古典音乐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奥地利和德国为中心。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作曲家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
古典音乐注重音乐结构的清晰和对称,以交响乐和室内乐为主要形式。
此时期的音乐具有明快、优美和精确的特点。
六、浪漫音乐史浪漫音乐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德国为中心,后来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肖邦、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是浪漫音乐的代表人物。
浪漫音乐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音乐形式更加自由多样,如交响诗和独奏曲等。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外音乐史――名词解释(一)1、贾湖骨笛1984年至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墓葬群,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距今九千多年至七千八百年上下。
分为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和三种类型:早期,距今约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上下,出土两支骨笛,一支开有五孔,另一只开有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距今八千六百年上下至八千二百年上下,发掘出十四支骨笛,除两支残缺外,其余均为七孔,能奏出来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年上下至七千八百年上下,出土七支骨笛,除四支残损外,其余的三支,两支为七孔,另一支是八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之外的一些变化音。
早期的两支骨笛就是迄今已辨认出的年代最早,管身最为完备,就是这一时期音乐性能和制作水平最低的管乐器。
中期的m282:20、21两支骨笛,是所见历史上最早的雌雄笛,制作工艺精细,试奏音准很好,音色清润。
2、六乐亦称六代乐舞。
即为完整氏族社会传为黄帝之乐的《云门》、误为帝尧的《咸池》、传为帝舜之乐的《韶》和奴隶社会禹的《夏》、商汤的《c》、周武王的《武》。
周代制订礼乐,六代乐舞用作郊庙祭拜。
以《云门》用作祭天、《小淡》用作祭典地、《大韶》用作祭典洞庭、《大夏》用作祭典山川、《小c》用作乐享先妣、《大武》用作乐享先祖。
3、律吕即十二律中的六律、六吕,律吕也是十二律的又称。
十二律中的单数律位,称作律,又称阳律;十二律中的双数律位,称为吕,又称阴吕。
因双数的六吕坐落于单数的六律之间,故六吕又称并作六间;又因金文(殷、周钟鼎等器物所铸成文字)的“同”字读法与后世的“吕”字读法相同,而存有了六吕和六同两种读法共存的情况。
六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六吕或六同4、八音中国传统乐器分类法。
西周发生的按八种制作乐器的材质福兰县众多乐器的分类方法,称作八音。
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锣、鼗,丝―琴、瑟,木―恰,匏―笙、竽,竹―箫、篪。
中外音乐史复习提纲一、填空1、我国远古时期音乐特点:歌、舞、乐三位一体。
2、古希腊远古时期音乐特点:诗、歌、舞三位一体。
3、我国到晚商时期才肯定存在五声音阶、七声音阶,以致半音关系的实证。
4、六代乐舞分别为:黄帝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大咸》、舜时代的《大()》、、夏代的《大商》、商代的《大濩》以及周初创作的《大武》。
5、雅乐音阶的音名: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6、隋朝的七部乐分别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
7、我国戏曲艺术是在:宋元时期定型的。
8、亨德尔和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国籍为德国,巴赫的生卒(1685-1750),亨德尔的生卒(1685-1759)。
9、我国宋代音乐的主要说唱形式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10、我国音乐文化大约有8000年的科考历史,主要依据是贾、湖、古笛。
11、欧洲音乐史的分段有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12、我国音乐起源的几种学说分别:是精神量的学说、情感说、模仿说。
13、古希腊的两首历史长诗分别是:《伊利亚特》、《奥德赛》。
本时期的音乐特点是:诗、歌、舞。
页脚内容114、我国古代两大对立的音乐分别是雅乐和俗乐。
15、周代的的“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16、贝多芬有乐圣的美称,在第三、五、九三部交响曲中取得巨大的飞跃,贝多芬是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
17、我国南戏的五大传奇是《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琵琶记》、《杀狗记》、《琵琶记》。
18、我国远古时期距今约6000-8000年,当时的音乐特点是歌、舞、乐。
19、欧洲音乐历史由1600-8000年,当时的音乐特点是歌、舞、乐。
20、诗经中的音乐形式分别是风、雅、颂。
21、清乐音节的音名为宫、商、角、清角、徵。
22、贝多芬第三、五、九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交响曲方面日趋承受。
23、三分损益律的十二律是黄种、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宾、林钟、麦则、南吕、无射、应钟。
中外音乐史大一知识点下载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享受美感。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音乐史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外音乐史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下载资源,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中外音乐史概述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发展轨迹。
中外音乐史主要包括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二、中外音乐史知识点1.古代音乐古代音乐是指中国古代音乐和世界各地的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以雅乐、颂乐、箫韶为代表,具有浓厚的礼乐性质。
世界各地的古代音乐则有古埃及音乐、古希腊音乐等,以古埃及的法老乐队和古希腊的古典音乐为代表。
2.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音乐时期,主要包括教会音乐和世俗音乐。
教会音乐以教会圣歌和宗教曲调为主,如格里高利圣咏。
世俗音乐则包括行吟诗、歌谣等形式,具有乐舞的特点。
3.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音乐是指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初的音乐时期,以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为特点。
文艺复兴音乐注重对人声和乐器声音质感的追求,代表作品有巴勒斯塔和莫扎特的音乐作品。
4.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指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初的音乐时期,以复杂的和声和华丽的装饰性特点为主。
巴洛克音乐作品通常具有大量的乐器合奏和各种〔音符的图案。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5.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音乐时期,以对称、平衡和清晰的结构为特点。
古典音乐注重音乐形式和曲式的规范化,代表作品有莫扎特的交响曲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6.浪漫音乐浪漫音乐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音乐时期,以情感表达和个人主义为特点。
浪漫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常常通过音乐描绘故事情节或自然景观。
肖邦和柴可夫斯基是浪漫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第一部分古代史:第二部分近代史: 第三部分近现代史:1 古希腊文明时期 1 巴洛克时期 20世纪音乐2 中世纪时期 2古典主义时期3 文艺复兴时期 3浪漫主义时期第一部分西方音乐史古代史第一章古希腊文明时期约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400年一历史地位:填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西方艺术音乐精神的源头音乐史二音乐文化一、音乐内容1神话传说music=muse谬斯2荷马史诗1伊里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2奥德赛思索人生3 抒情诗lyric;源于民歌;最早是歌唱;用里拉伴奏..写抒情诗的诗人:1最早的特尔潘德2 擅长写战歌的:提尔泰俄斯3 擅长写爱情诗歌的:萨福女4 擅长写合唱的:品达罗斯他被后人推崇为“崇高颂歌的典范”4 古希腊戏剧–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悲剧:tragedy(1)源于酒神节的祭祀(2)由合唱、独唱、对话交替组合;造成音乐的戏剧性(3)用乐器伴奏(4)内容大多是家族之间的复仇与惨杀(5)在公元前5世纪发展到高峰(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①埃斯库罗斯Aischulos②索福克勒斯Sophocles③欧里庇德斯Euripides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二、音乐特征1 单音音乐形式2 音乐与诗、舞相连;三位一体3 声乐占主导地位4 节奏第一;旋律第二5 形成音乐理论体系1字母记谱法2古希腊调式①多利亚调式②弗里几亚调式③利底亚调式④混合利底亚调式6乐器名解:1弹拨:①里拉又叫里尔琴Lyre里拉琴与日神阿波罗崇拜有关②基萨拉Kithara2吹管:①阿夫洛斯管Avlos阿夫洛斯管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有关②西林克斯又叫潘神排箫Syrinx三、形成西方艺术音乐的精神要素科学性超越性矛盾性理性和感性“二元性”科学的创作基础超越的创作主题矛盾的创作特征四、古罗马文明时期约公元前800年-公元476年基督教的诞生公元1世纪答题方法:乐器=时代+类型+特征+原文例:阿夫洛斯管:古希腊吹管乐器;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有关Avlos..第二章中世纪时期约476-1300年一、历史地位:西方文明的开端填空;出现第一批西方艺术音乐作品;音乐史上由单声向多声复调音乐过渡时期..音乐分两类:宗教艺术音乐、世俗民间音乐二、音乐文化:一、格雷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1 形成经过:约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雷高利一世为了规范各地区的音乐礼仪形式而编写的宗教歌曲集;约公元9世纪末;在查里曼大帝的力推广下;得到进一步修订和发展..2 历史意义:1西方艺术音乐的第一批作品2唯一的单音音乐形式3西方近代音乐创作的基础4随着圣咏的推广;形成了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的发展3 基本特征:1单声部2无伴奏3无固定节奏4纯男声演唱5内容选自圣经6拉丁文歌词79世纪后用纽姆谱和四线谱来记8采用教会调式9风格冷静、超脱、肃穆4 用途:1日课经文office或Daily office2 弥撒仪式①特定弥撒prape②常规弥撒Ⅰ慈悲经常规弥撒五部分Ⅱ荣耀经Ⅲ信经Ⅳ圣哉经Ⅴ羔羊经5圣咏的发展横向 1附加段 tropep23在原有雷高利圣咏的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形成圣咏的扩展..2继续咏sequencep23在弥撒礼拜中;继续咏紧接在“哈利路亚”之后;开始是在“哈利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脱离“哈利路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形式;也被称为“哈利路亚附加段”..纵向复调综合宗教剧latin dramap24由戏剧性的附加段演变而来;在附加段中加入一个音乐伴随的短小仪式剧;形成宗教剧..6旋律类型 1音节式一个音对应歌词的一个音2纽姆式两个或多个音对应歌词的一个音3花唱式十几个或更多的音形成一个花唱片段来对应歌词的一个音二、复调音乐的起源1 主要形式:1奥尔加农organump25来源organ管风琴;中世纪的第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在圣咏声部的下方加入平行四、五、八度的新声部;也可做为中世纪所有复调音乐形式的统称;二声部..有①平行奥尔加农②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③花唱式的平行奥尔加农2狄斯康特discantusp28是一种节奏风格;用长扬、短抑格的节奏模式来组织花唱奥尔加农的上方声部;形成音对音的织体形态;乐曲整体显示分句的结构特征..3孔杜克图斯conductusp29中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之一;三声部;运用节奏模式狄斯康特风格;内容世俗化..4克劳苏拉clausulap3013世纪用狄斯康特风格写的圣母院复调圣咏;目的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替换礼拜仪式中的其他段落;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复调体裁;大多是二声部的复调音乐..5经文歌motot p32中世纪最成熟的复调音乐形式;源于克劳苏拉;也被称为“夹馅歌曲”;三声部;底声部为拉丁语的圣咏动机;上方二声部为法语的世俗语调..2 “古艺术”Ars Antiqua:约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以巴黎乐派为中心的复调音乐创作时期..代表作曲家:莱奥南、佩罗坦..创作体裁:孔杜克图斯、克劳苏拉、经文歌3 巴黎乐派又叫“圣母院乐派”:中世纪“古艺术”时期形成的复调乐派..代表作曲家:莱奥南、佩罗坦..创作体裁:孔杜克图斯、克劳苏拉、经文歌人物要答乐派或国籍;还有其具体成就4 哥特式风格原指一种建筑风格;是12世纪教会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最为代表性的建筑是哥特式的教堂;高耸如云;似为了挣脱世俗的引力;升往天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三、音乐理论1 教会调式:12种教会调式;大小调体系的前身2 记谱法:发展线索↓字母法 - 奥多ode↓纽姆谱 - Neumes9世纪↓四线谱 - 圭多Guido↓有量记谱 - 弗朗科Franco13世纪↓五线谱 - 十五世纪3代表人物:1圭多·阿雷左Guido d Arezzo中世纪意大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创立了四线谱和唱名体系.. “圭多之手”视唱教学法2弗朗科Franco中世纪德国作曲家;发明了有量记谱填空四、世俗音乐—骑士音乐中世纪音乐的一缕光芒1 发展时期:11—13世纪2 音乐家称呼:<法国>游吟诗人:南部:特鲁巴杜尔Troubadour北部:特伦威尔Trouvere<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3 演唱的歌曲:<法国>康佐 canso晨歌alda田园歌pastorela<德国>恋歌minnesang<意大利>巴拉塔balata劳达赞歌lauda<西班牙>坎蒂加cantiga4 这些世俗歌曲的一般特征:(1)单音音乐(2)有伴奏(3)用方言演唱(4)有相对固定的节奏(5)风格世俗化历史地位意义:(1)中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形态之一(2)集中体现了西方文明中世俗文化特征(3)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世俗化、个性化种类提供了准备答题方法:作曲家=时代+国籍+乐派+作品+其他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约1300-1600文艺复兴Renaissance:复活、再生①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②摆脱宗教束缚;关注世俗生活1.历史地位:西方文明的第一个发展时期;西方音乐史上的复调音乐全盛时期;形成早期主调因素..2.音乐文化:一、“新艺术”Ars Nova14世纪以法国、意大利为中心的复调音乐创作时期..是复调音乐由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过度;新艺术之“新”是相对于“旧”的被称为“古艺术”的13世纪巴黎圣母院乐派的音乐而言的..注:名词解释“新艺术”时;加上代表作曲家:法维特里、法马肖Machaut、意兰迪尼Landini..代表作曲家:⑴法维特里:他的论文集新艺术成为该时代名称的来源..⑵法马肖Machaut:他创作的圣母弥撒第一次把常规弥撒的五部分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构思..⑶意兰迪尼Landini:14世纪意大利新艺术代表作曲家;他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所使用的终止式在和声史上被称为“兰迪尼终止式”..14世纪法国主要音乐体裁1等节奏经文歌 2常规弥撒套曲 3叙事歌4尚松chanson:在音乐史上是指14-16世纪以法文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14世纪意大利主要音乐体裁1牧歌madrigal2猎歌狩猎歌caccia3叙事歌巴拉塔ballata二、尼德兰乐派:15-16世纪以北欧低地国家为中心形成的乐派;在创作上全面探索复调技术;在以邓斯泰布尔为代表的英国音乐的影响下形成最早的“和声因素”主调因素;是文艺复兴时代最重要的乐派..代表人物:杜费勃艮第乐派;奥克冈、若斯坎、拉索佛兰德乐派名词解释:勃垦第乐派Burgundion school/ 佛兰德乐派Flemich school: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中晚期的尼德兰乐派;在创作上全面探索复调技术;在以邓斯泰布尔为代表的英国音乐的影响下形成最早的“和声因素”主调因素;是文艺复兴时代最重要的乐派..+代表作曲家..尼德兰乐派的贡献:1对复调艺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2擅长创作弥撒和经文歌;并常用世俗曲调作弥撒的定旋律3是和声思维的先行者;形成最早的“主调和声”因素;创作中有了对位和声的萌芽..三、德国音乐:①众赞歌chorale又称“新教圣咏”;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编写的宗教歌曲集..特征: 1、德语、人人皆唱2、运用对位和声化技术3、风格通俗4、是德、奥音乐的起点..马丁·路德创作的我们的主是坚固的城堡被恩格斯称为“16世纪的马赛曲”②新教改革:16世纪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运动;具体措施:1、将拉丁语的圣经翻译成各种民族语言版本2、用方言写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赞美诗3、众赞歌chorale又称“新教圣咏”③名歌手Maistersinger:16世纪德国市民阶层的音乐行会组织名词解释四、意大利音乐:①罗马乐派:16世纪反宗教改革背景中形成的意大利乐派..代表人物帕勒斯特里那;创立了无伴奏合唱形式和风格;被称为“宗教音乐的救主”..※罗马乐派风格:宗教性教堂风格;庄严而沉思;冷静、清新与质朴..也被称为帕勒斯特里那风格※帕勒斯特里那代表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②威尼斯乐派:16世纪以威尼斯圣·马可堂为中心形成的乐派;是器乐创作的开端..代表作曲家:⑴维拉尔特创立了威尼斯乐派;创立了双重合唱和复合唱形式..⑵乔凡尼·加布里埃利创立最早的独立的器乐体体裁;被称为配器法之父..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①声乐14-16世纪1.经文歌2.弥撒曲3.众赞歌4.世俗歌谣曲名解⑴<意>-牧歌madrigae代表人物:马伦齐奥、杰苏·阿多、蒙特威尔弟⑵<法>-尚颂 Chanson代表人物:雅内坎、贡贝尔⑶<德>里德lied代表人物:路德维西、森夫尔⑷<英>康索尔特歌Consort注: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意大利语的世俗歌谣曲..注:尚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法语的世俗歌谣曲..注:里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德语的世俗歌谣曲..注:康索尔特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英语的世俗歌谣曲..②器乐:16世纪出现1.声乐改编曲2.模仿风格曲①里切卡尔ricercar赋格曲的前身②坎佐那canzona古奏鸣曲的前身3.技巧性乐曲:托卡塔toccata意为触键;为键盘器乐炫技而作.注:里切卡尔ricercar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体裁;是模仿风格曲之一;是赋格曲的前身..注:坎佐那canzona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体裁;是模仿风格曲之一;是古奏鸣曲的前身..注:托卡塔toccata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体裁;是技巧性乐曲;是为键盘器乐炫技而作..※代表乐器:⑴弹拨类乐器:琉特琴Lute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之王⑵弦乐器:维沃尔琴⑶键盘乐器:古钢琴、管风琴主调音乐最高形式:交响乐复调音乐最高形式:赋格答题方法:乐派=词源+音乐史含义+时代+人物+风格第二部分西方音乐史近代史第一章巴洛克时期1600歌剧诞生-1750巴赫去世Ⅰ、历史地位:西方文明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积极革命;德国三十年战争是音乐史上的复调向主调音乐过渡时期;形成三大音乐创作成就和风格:歌剧剧院风格、大型声乐套曲教堂风格、器乐曲室内风格Ⅱ、名词解释:①巴洛克乐派:词源;音乐史中的涵义――时代、人物、风格巴洛克Baroque原意为“形状不整齐的珍珠”葡萄牙文最初用于形容是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建筑、美术风格贬义20世纪后用于泛指1600-1750年间的西方艺术;音乐中的涵义是指1600-1750年以J·S巴赫、亨德尔为代表体现宏伟夸张特征的音乐流派..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1、音乐富于戏剧性和动力感;夸张和充满激情..2、和声意义增强;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度..3、器乐逐渐取得了与声乐平等的地位;并得到的空前的发展..②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是巴洛克时代一般为键盘乐器创作的简易和弦记谱法;体现复调向主调音乐的过渡..Ⅲ、音乐文化:一、歌剧的音乐创作1、意大利歌剧体裁:意式正歌剧opera seria:形成与巴洛克时代;一般取材于神话传奇;形式特征包括:①意式序曲快-慢-快②三幕数场结构③意大利文和美声唱法演唱④独唱宣叙调、咏叹调是整个歌剧的核心⑤主体结构包括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乐队⑥代表作曲家: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等..发展线索:⑴诞生:1600年“佛罗伦萨艺术小组”的作曲家佩里创作第一部公认的歌剧优丽迪茜1600年10月6日上演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圣卡西亚诺歌剧院⑵发展:①补充罗马歌剧具有清唱剧和歌剧双重雏形;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歌剧中有豪华的舞台背景..代表:卡瓦里埃利灵魂与肉体的戏剧..兰迪奥菲欧之死..① 17世纪上半叶;威尼斯歌剧乐派的蒙特威尔第创立“激情风格”加强了歌剧的戏剧性表现;强调旋律对情感的表现作用;大胆使用不协和和弦;转调自由;扩大乐队编制;唱中出现了花腔..代表作品:奥菲欧、波佩亚的加冕、阿里安娜..②17世纪下半叶;那不勒斯乐派A·斯卡拉蒂作品格丽塞尔达;返始咏叹调确立意式正歌剧体裁;同时由于欣赏群体为贵族;创作、表演、阉人歌手的庸俗导致歌剧的衰落..③18世纪上半叶;亨德尔在意大利和英国创作意式正歌剧代表巴洛克时代的最高成就..2、其它歌剧:法、英、德法国“抒情悲剧”或“抒情歌剧”Tragedie lyrique巴洛克时期法国歌剧歌剧体裁;以意大利歌剧为创作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形式特征①古典戏剧风格的朗诵调②法式序曲慢快慢③芭蕾场景的穿插..代表人物:吕利、拉莫英国英国歌剧民谣歌剧:代表人物:普塞尔Purcell;英国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品狄东与伊尼德国德国歌剧二、大型声乐套曲:清唱剧、受难曲、弥撒曲、康塔塔清唱剧oratorio、受难曲passion弥撒曲missa、康塔塔cantata定义:巴洛克时期大型声乐套曲结构分独唱、重唱、合唱、乐队合唱占主导地位;无表演;内容上:分宗教和世俗两大类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宗教题材..弥撒曲:源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祭主大典;一般包括五个阶段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代表人物:意卡里希米;清唱剧作曲家..德许茨;受难乐作曲家;德国音乐之父c器乐曲:①赋格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是建立在一对单一主题;贯穿模仿原则上的复调音乐作品;一般分3或4个声部②古组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又称古典组曲;由一系列欧洲民间舞曲组成;一般分为四个段落1阿勒曼德德2库朗特法3萨拉班德西4吉格英③古变奏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分两类1帕萨卡利亚2恰空▲④古奏鸣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分两类:1三重奏名曲Trio sonata;即四件乐器演奏三个声部的形式..2独奏奏鸣曲;结构分三种;单乐章形式;教堂奏鸣曲形式四乐章慢快慢快sonata de chiesa室内奏鸣曲形式多乐章舞曲风格⑤古协奏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分三类;1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独奏乐器组合乐队的竞奏;▲2乐队协奏曲Ripieno concerto乐队之间的竞奏;独奏协奏曲;结构分三个乐章;快慢快d代表人物:意柯雷利;博洛尼亚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塔蒂尼;g小调魔鬼的颤音小提琴奏鸣曲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D·斯卡拉蒂;古钢琴作曲家;奏鸣曲式的奠基人;巴洛克时代晚三杰之一法大库泊兰;古钢琴作曲家“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拉莫古钢琴、音乐理论家;历史上第一本和声学德布克思特胡德管风琴作曲家e代表器乐:古钢琴1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2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现代钢琴的前身作曲家评论的答题要点:1历史地位;时代、国籍、生平、称号2创作领域;代表作品3创作成就;重点领域4风格特征巴赫的音乐创作①巴洛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独特的“死而复生”现象;在当时仅是管风琴师;19世纪上半叶在门德尔松的努力和影响下其音乐创作价值被真正发现;后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音乐思维“复调向主调”音乐过渡;与时代相吻合..②主要创作有声乐方面:a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康塔塔:300余部其中教会康塔塔更有影响力;是巴赫音乐的核心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弥撒曲:b小调弥撒.器乐曲方面:a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古钢琴曲12平均律钢琴曲上下卷钢琴艺术史上的旧约全书;英国组曲、法国组曲c小提琴曲d乐队:六首布兰登堡协奏曲D大调第三乐队组曲其第二乐章被改编为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其它方面:音乐的奉献赋格艺术复调音乐的研究文献③创作成就:马太受难曲是三种因素的结合;圣经+众赞歌+幻想抒情诗内容特点:对德国民族命运人类苦难处境的关注同情..④风格特征:“教堂风格”的体现;突出悲剧性;内在;沉郁;气势宏大..亨德尔的音乐创作①德国巴洛克晚期;是巴洛克时代享有盛誉的“英国民族音乐家”;清唱剧大师②歌剧:40余部代表作赛尔斯选段绿树成荫或广板清唱剧:弥赛亚优大·马加比参孙以色列人在埃及器乐曲: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③创作成就:作品突出英雄性;华丽;热情;气势宏大..歌剧失败的原因:歌剧是亨德尔最喜爱的创作领域;先后在意大利特别在英国创作40余部的歌剧;是最高成就的体现..由于那不勒斯乐派导致歌剧的衰落原因:亨德尔的歌剧以失败而告终;从而转向清唱剧;清唱剧的成功:在形式上创立英文清唱剧样式;突出合唱的主导作用;避免了歌剧创作中的诸多弊端;是其音乐创作才华得以展现;内容上迎合了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英国资产阶级阶层的心理特征;采用旧约圣经中的英雄故事;突出作品的英雄性和历史责任感;使他的清唱剧作品自巴洛克之后100年间最受欢迎的音乐作品;也使亨德尔在西方音乐史上有了重要的地位..古典时期1750-1821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在柏林首演1.历史地位:西方文明史上的启蒙运动时代;在理论上提出代表第三等级利益的自由平等博爱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音乐史上的主调音乐全盛时期;纯器乐时代;形成两大音乐文化成就;歌剧;器乐曲..2.维也纳古典乐派:名词解释古典原义为“罗马的贵族”;后引申为“等级完美、经典”;17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古典主义风格的戏剧运动..音乐史中的涵义是指:1750-1821年间以维也纳为中心;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体现风俗、明快、严谨、均衡风格特征的音乐流派.. 3.音乐文化:a歌剧:①喜歌剧的起源种类:a意式趣歌剧谐b法式喜歌剧c德式歌唱剧德国的喜歌剧体裁d英式民谣剧乞丐歌剧②歌剧的发展线索产生:1733年意佩尔格莱西创作第一部趣歌剧管家女仆原于其创作的意式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幕间剧发展:由于管家女仆在巴黎的上演引发着名的“喜歌剧之战”又叫“丑角之战”名词解释最终以卢梭为代表的维新派获胜其创作的乡村骑士成为法国第一部喜歌剧源于法国民间集市戏③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奥名词解释改革对象: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乐派意式正歌剧的弊端改革宗旨:戏剧第一;音乐第二改革措施:a加强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平衡b在理论上提出序曲暗示剧情;提高乐队和合唱的重要性c削弱阉人歌手的功能代表作品:奥菲欧与优丽迪西阿尔切斯特b器乐曲:体裁:古典奏鸣曲分类乐队形式:交响曲源于意式序曲四乐章重奏形式:室内乐或称弦乐四重奏源于三重奏名曲四乐章协奏曲形式:近代协奏曲三乐章独奏形式:近代独奏曲钢琴奏鸣曲三乐章d乐派和风格:a曼海姆乐派:古典时期奠定交响曲基本结构的德国乐派斯塔果兹捷克b柏林乐派:古典时期奠定近代钢琴奏鸣曲基本结构的德国乐派kpe巴赫a华丽风格或洛可可风格:古典时期古典风格之一;在创作中注重装饰性和精巧优雅的风格特征;代表人物:大·库普兰、拉莫D斯卡拉蒂的键盘器乐b情感风格或多感风格:古典时期古典风格之一;在创作中注重旋律和节奏的复杂变化和细致强烈的风格是德国“狂飙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克林格尔在音乐中的体现.. 4.音乐家评论:海顿:海顿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室内乐之父”“近代管弦乐之父”音乐创作:a交响曲:代表作品包括交响曲104部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12部伦敦交响曲第94“惊愕”交响曲第96“奇迹”交响曲第100“军队”交响曲第101“时钟”交响曲第103“鼓声”交响曲第104“伦敦”交响曲b:室内乐:第17小夜曲弦乐四重奏皇帝小夜曲弦乐四重奏云雀小夜曲弦乐四重奏c:协奏曲和独奏曲d:清唱剧:四季创世纪创作成就:①确立古典奏鸣曲基本写作规范;②确立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③近代乐队的编制:双管编制;将乐队分为大、中、小规模..④规范乐队的编制;确定了乐器组的搭配..⑤确立近代协奏曲的基本结构⑥确立了双程式部的演奏形式;是由乐队代表独奏乐器分别演奏程式部内容;并且在再现部与尾声部之间加入了一个炫技性的乐段⑦确立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结构:两把小提;一把中提;一把大提;其中演奏四个声部的规范形式代替了原来的三重奏名曲..创作风格:乐曲风格体现普通人的快乐、健康的风格..朴素单纯的音乐技术手段表现清新朴质的田园乡村的场景..莫扎特:奥地利人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在器乐方面是海顿和贝多芬之间的桥梁“18世纪的奇迹”“神童”歌剧创作:趣歌剧女人心费加罗婚礼唐·璜歌唱剧后宫诱逃魔笛正歌剧蒂托的仁慈交响曲创作:41部第40戏剧交响曲第41朱庇特交响曲创作风格:古典音乐风格最完美的体现;古典风格包括形式与内容的综合;音乐语言严谨;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创作成就:器乐:a广泛涉列了古典奏鸣套曲b是海顿与贝多芬之间的桥梁;前期作品风格简单、明快;后期作品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与复杂性..。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一、中外音乐史的起源与发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首先,我们来看中外音乐史的起源与发展。
1. 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可以追溯到约4000年前的商代,商代的古人们使用编钟等乐器进行音乐演奏。
在随后的周代和秦汉时期,中国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出现了一些经典乐曲,如《广陵散》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音乐史上出现了一位重要人物——琵琶高手阮籍。
他不仅在琵琶演奏方面颇有造诣,还对音乐进行了理论研究,形成了一部重要著作《琵琶谱》。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音乐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贾思勰和欧阳修。
他们的音乐作品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人认为音乐与宇宙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音乐作为一种哲学来进行研究。
古罗马时期,音乐成为了大型演出的一部分,经典音乐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到了中世纪,教堂音乐成为了西方音乐的核心。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主题为主,具有神圣而庄严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开始逐渐解禁,成为了更多人群喜爱的艺术形式。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奠定了后来古典音乐的基础。
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成为了主流,代表作家有贝多芬、莫扎特等。
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带来了更加热情和丰富的作品,如肖邦、柴可夫斯基等。
二、中外音乐史的交流与影响中外音乐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交流与影响。
1. 中华文明对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古代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中国的一些乐器,如琵琶、古筝等在西方也有所发展和影响。
此外,中国的音乐理论、音阶体系以及音乐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对西方音乐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发。
这种影响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音乐理论和文化思想成为了当时许多艺术家和作曲家的重要参考。
2. 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也日益深入。
中外音乐史复习提纲
一、填空
1、我国远古时期音乐特点:歌、舞、乐三位一体。
2、古希腊远古时期音乐特点:诗、歌、舞三位一体。
3、我国到晚商时期才肯定存在五声音阶、七声音阶,以致半音关系的实证。
4、六代乐舞分别为:黄帝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大咸》、舜时代的《大()》、、夏代的《大商》、商代的《大濩》以及周初创作的《大武》。
5、雅乐音阶的音名: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6、隋朝的七部乐分别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
7、我国戏曲艺术是在:宋元时期定型的。
8、亨德尔和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国籍为德国,巴赫的生卒(1685-1750),亨德尔的生卒(1685-1759)。
9、我国宋代音乐的主要说唱形式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10、我国音乐文化大约有8000年的科考历史,主要依据是贾、湖、古笛。
11、欧洲音乐史的分段有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12、我国音乐起源的几种学说分别:是精神量的学说、情感说、模仿说。
13、古希腊的两首历史长诗分别是:《伊利亚特》、《奥德赛》。
本时期的音乐特点是:诗、歌、舞。
14、我国古代两大对立的音乐分别是雅乐和俗乐。
15、周代的的“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16、贝多芬有乐圣的美称,在第三、五、九三部交响曲中取得巨大的飞跃,贝多芬是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
17、我国南戏的五大传奇是《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琵琶记》、《杀狗记》、《琵琶记》。
18、我国远古时期距今约6000-8000年,当时的音乐特点是歌、舞、乐。
19、欧洲音乐历史由1600-8000年,当时的音乐特点是歌、舞、乐。
20、诗经中的音乐形式分别是风、雅、颂。
21、清乐音节的音名为宫、商、角、清角、徵。
22、贝多芬第三、五、九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交响曲方面日趋承受。
23、三分损益律的十二律是黄种、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宾、林钟、麦则、南吕、无射、应钟。
二、名词解释
1、雅乐: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
有等级分明的礼乐制、乐舞规模的礼乐制度。
2、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
3、宫廷燕乐:统治者应用宴会性场合的各种音乐。
4、杂剧:既是各种技艺的统称,又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形势。
5、宋元时期的社会:是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
6、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
7、书会:是指专为说话人、戏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
8、八音分类法:周代的乐器按照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乐器科类
分音法。
9、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
10、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表演各种民间技艺。
三、问答题
1、商代社会生活和音乐概况:商代由于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手工艺和音乐文化已有很高
的水平,已有专职的乐师及早期的音乐教育,而随着青铜业的发展,又为制造出了铜鼓及钟等乐器提供了可能。
甲骨文记载的乐器很多,音乐观念已经成熟,于是有编钟等的出现,能以较大的声响演奏出简单的曲调。
2、唐十部乐:指由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文康伎、康国伎、疏勒伎高
昌乐形成的十部乐。
3、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是怎样发展的:隋唐建立不久便颁布七部乐的体制:国伎、
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文康伎。
隋炀帝时又增加了康国、疏勒两个乐部,形成了九部乐。
贞观十四年,增加了高昌乐一个乐部,形成了十部乐。
4、格列高利圣咏与奥尔加农的区别:
5、我国周代的音乐特点:1、音乐人才专业化2、音乐器乐多样化3、音乐通俗化4、调式
理论系统化5、音乐教育正规化6、音乐思想学术化
6、简述明清说唱的音乐种类:鼓词、子弟书、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弹词
7、唐代音乐机构及内部体制:1、太常寺:隶属了“大乐署”和“鼓吹署”两个机构。
2、
教坊:成为宫中教习、管理音乐的场所3、梨园:专习法曲、专搞器乐的组织。
8、我国远古时期有哪些古乐歌:《弹歌》、《吕氏春秋古乐篇》、《礼记效特牲》、《易经()
古乐舞:《云门》、《咸池》、《()》、《大夏》、《大()》。
9、答出并解释周代音乐思想的主要观点:荀子对音乐持肯定态度,墨子反对音乐
四、简述题
1、论现代戏曲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发展概况:1、宋代历史渊源
2、杂剧
3、两个支柱、南戏
2、论隋唐音乐兴盛的原因:1、政治稳定2经济发达
3、中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