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上第27课基础知识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订鬼》学习目的:1.熟读课文,读准音,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学习王充无鬼神论的朴素的唯物论的思想。
体会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王充(27-约97),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
字仲任。
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历任郡功曹、泊巾等官,后罢职家居,从事著述。
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目的论,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
认为“天地合气,万物门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即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不存在有意志的创造者。
指出天地、阴阳不生不死,初步接触到世界无限性问题。
认为自然界的“灾异”是“气”变化的结果,与人事无关。
人的生命和精神也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人未死,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死而精气灭”(《论死》),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和灾异、谴告、鬼神等迷信。
著作有《论衡》。
模块一:自主学习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再读课文,说说本文模块二:交流研讨模块三:巩固内化模块四:当堂训练1.给下列字准确注音: 衽( ) 庖( ) 箠( ) 椎(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致之何由..? ②顾玩.所见 ③何以效.之 ④妄.见之也 3.请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①觉.见卧闻 古义: 今义: ②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古义: 今义: 4.请准确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①昼日则鬼见.: ②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5. 选择解释错误的一项( )A 、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 箠,锤子。
杖,棍棒。
B 、若见鬼把椎.锁绳 椎,古代的一种兵器。
绳,绳索,绳子。
C 、夫精念..存想 精念,思念 D 、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为,变成。
6.下列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致之何由?由于疾病..B.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C.畏惧..鬼至 D.自见异物..也 摘 记”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认为。
九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进行相应填涂。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人们必须耐下性子,静静观察,才能发现令人惊叹不已的景象,那是顽强的生命力在春天的爆发,让人忍不住想要温柔轻抚,或奋不顾身地保护。
如果仔细倾听,你还会听到绵延不绝的嫩芽军团发出的微弱的嘶喊声。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从天地间传来了那句神密的命令(A):“就是现在(B)!”于是,早上还含苞待放的嫩芽一下子冒了出来,连翘的枝头闪烁着无数小金星,胀鼓鼓的李子嫩芽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C),各种不知名的肥嫩的幼芽在枝头绽放,青绿色的小嫩叶在树枝顶端搔首弄姿。
别害羞了,脸红的小叶子(D);别沉睡了,冬眠的枝条们,起来吧,伸展吧,出发的命令已经下达!快将未完的进行曲演奏起来吧!在阳光下闪耀吧!我的铜管,痛快地吹吧!定音鼓,大胆地敲吧!我那迷人的小提琴,尽情地拉吧!因为在这座充满褐色和绿色的小花园里,嫩芽军团已经打破静谧,开始它胜利的游行了!(摘自《一个园丁的一年》)1.文段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爆发连翘(qiào)B.嘶喊胀鼓鼓(zhànɡ)C.神密嫩芽(nèn)D.静谧冬眠(miǎn)2文段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奋不顾身;B.绵延不绝;C.含苞待放;D.搔首弄姿.3.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处是A(A处);B.(B处);C.(C处);D.(D处)。
《周公诫子》练习题一、阅读: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解释下列词语。
封:相:畏:博闻强记:2.翻译下列句子。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 周公提出的六种“俭德”。
用六个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句话属于反面论证?5.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1.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辅佐威,威严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2. (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3. 恭俭卑畏愚浅4.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5.(1)作为领导,要尊重人才,善待人才。
(2)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大智若愚。
】二、基础题(10分)1.给下列字注音。
(4分)禄()姬()怠()嚼()2.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守之以愚者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莲,花之君子者也D.执策而临之3.翻译句子。
(4分)①又相天子,吾于天亦不轻矣。
②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三、课文阅读题(20分)阅读整篇课文,回答问题。
1.解释加粗词义。
(4分)俭:畏:贵:哲:2.翻译句子。
(4分)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②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3.文中提到的桀、纣是谁?(3分)4.文章最后一句采用反问句形式有何效果?(4分)5.根据周公诫子的内容,想象其子伯禽到鲁国后会如何做?(5分)【二、1.lùjīdài jiáo点拨:第四个字另有读音“jiào”、“jué”。
27、订鬼教学目标一、领悟作者无神论的思想精神二、掌握重点词语解释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教学步骤一、词语多义1、之犹伯乐之见马: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宋之庖丁学解牛:结构助词,的非人死精神为之也:代词,它,指鬼2、夫夫精念存想: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那3、以何以效之:介词,凭借4、用二者用精至矣:使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介词,把据用精神:因为二、古今释义1、疾困恐死古义:困顿今义:困难2、觉见卧闻古义:睡醒今义:睡觉3、顾玩所见古义:欣赏、玩味今义:玩耍4、由于疾病古义:由,名词,原因。
于,动词,在。
今义:原因、理由三、通假字1、昼日则鬼见“见”通“现”出现2、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案”通“按”按住四、词类活用凡人不病则不畏惧名词作动词生病五、课文翻译,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翻译。
六、课文主要结构内容1、第1自然段内容分析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提出中心论点“鬼”出现原因的阐释得病寝衽,畏惧则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2、第2自然段内容分析伯乐相马无非马类似现象人病则见鬼庖丁解牛不见生牛证明中心论点原因相似(类比论证)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3、第3自然段内容分析②分析病人心理现象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结论)论点: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③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所见“鬼”状态各异4、第4自然段内容分析精念存想①泄于目,目见其形表现形式②泄于耳,耳闻其声畏惧存想,同一实也昼鬼见,暮梦闻③泄于口,口言其事觉闻卧见,俱用精神独卧畏惧,梦据案其身。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期中综合评估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作答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作答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古代文人墨客在赏景时,常有美酒相伴。
“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听乐曲举杯盏,表明自己并未对生活完全丧失信心;“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面对和风,把盏助兴,直接抒发了看到“春和景明”时的喜悦心情。
(2)中华诗册千万卷,分愁思在心间。
许浑《咸阳城东楼》中“_________,_________”有力地表现了愁绪的浓厚与其袭来的突兀;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道尽了主人公对青春年华逝去的忧虑,以及相思的悲苦与无奈;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两用比喻,虽未着“愁”字,但人生道路的艰难,前途未知、壮志未酬的悲愁尽染纸页。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晓皖阅读下面语段后列出了三个易读错或写错的汉字,并围绕主人公设计了一张人物读书卡,其中部分内容未完成,请帮他补全。
【语段】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
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cuò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九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读诗文,悟情怀。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乐观向上的生命姿态;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不随流俗的人生志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传达了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2)文学要有想象和联想。
仰望浩瀚星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银河的壮美;俯察半亩方塘,朱熹在《观书有感》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述了学习的道理。
【答案】①. 沉舟侧畔千帆过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③. 出淤泥而不染④. 濯清涟而不妖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⑦. 天接云涛连晓雾⑧. 星河欲转千帆舞⑨. 问渠那得清如许⑩. 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
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注意易错字:畔、淤、染、濯、涟、落、作、舞、渠、那、源。
2.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甲】昆虫界的反常现象真是无处不在啊,很快我又发现了一对短翅天牛,它体形健美,可与山楂树上的栎黑天牛媲美。
()是属于鞘翅目的昆虫,就会找出鞘翅把身体包住,以保护脆弱的后翅和容易受伤的柔弱的腹部。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短翅天牛却无视这一常规,它肩上长着的两片短小的鞘翅,失去了防护的作用。
短翅天牛到底是因为缺少布料做不起燕尾服,还是因为吝啬才穿起了小马夹呢?()是真正的鞘翅目昆虫,在鞘翅上偷工减料有什么好处呢?它真是吝啬得让人吃惊。
考点27 主观简答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精讲(归纳概括、探寻原因、分析观点探究目的、比较异同)3.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 考点分布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①题型上,主观题。
②与断句、文意理解、翻译等题目在“是什么”层面的考查相比,文言文文本探究简答题侧重从“为什么”等角度进行考查,指向对文本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探究能力。
这类考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以及合理的推断,从而把握人或事物的本质。
【备考策略】1. 归纳整理:整理归纳课内外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和词汇,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2. 专题研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
3. 仿真练习: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考点精讲01 概括归纳方法指导筛选整合信息时,有时需要从某段、某几段乃至全文中筛选相关的信息,进行归纳重组,这时就需要掌握归纳分析的方法。
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同质相合。
所谓同质,是指本质相同,类别一致。
在筛选文中信息时,有时有用的信息分散在文本各处,就要把符合标准的信息挑选出来,再按照不同的方面、轻重、缓急、主次等重新分类,整合起来。
②异质相析。
所谓异质,是指本质不同,类别不一。
在筛选文中信息时,有时有关的与无关的信息混杂在一段甚至一句中,就要把无关的信息剥离出来,摘取有关的信息,再与其他相关信息整合。
具体方法:①摘录法: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
②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关键句,考生要通过阅读文章,把握和提炼大意,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准题干——明确题干重点,找准答题区间。
第二步,定向精读——理解文句含意,筛选关键信息。
第三步,规范作答——分点整合概括,表达简洁准确。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202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带答案)1. 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正确答案)B.整体化C.综合化2.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语文课程主要主题与载体形式。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答案)B.红色文化C.共产主义文化D.资本主义本文化3.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A.诵读和浏览B.精读和略读C.朗(正确答案)D.读和默读4.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总目标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A.科学精神(正确答案)B.创新精神C.攻坚克难精神D.自主精神5.“写作”目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第三学段分别被称为 ( )。
A.“说话”和“写话”B.“写话”和“作文”C.“写话”和“习作”(正确答案)D.“说话”和“习作”6. 5 至6 年级要求学生要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A.5B.30C.50D.100(正确答案)7.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过程中设计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
A.实践过程(正确答案)B.上机操作C.优化方案D.问题解决8. 语文学习应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A.自主与合作B.过程与方法(正确答案)C.合作与探究D.成绩与考分9.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A.工具性B.人文性C.综合性(正确答案)D.情境性1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它的基本特点是( )。
A.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B.综合性与工具性的统一C.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统一D.思想性和综合性的统一11.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第()级为6 年级结束时应到达的基本要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7一一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谪.守(zhé) 伛偻.(lǚ) 投箸.(zhù) 樯.倾楫摧(qiáng)B.忧谗.(chán) 荫翳.(yì) 汀.兰(tīng) 觥.筹交错(gōng)C.毳.衣(cuì) 沆砀.(dàng) 琼.楼(qióng) 拏.一小舟(lá)D.淫.雨(yíng) 绮.户(qǐ) 野蔌.(sù) 泉香酒洌.(n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是....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老水手走去。
D.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山、绿水、蓝天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B.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汶川地震灾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美方威胁要对“中国制造2025”中涉及的很多行业产品征收高额的进口税,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D.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夺得冠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九年级上第27课基础知识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给下列加波浪线的词语注音.12分(每小题2分)
寝衽庖丁持箠椎绳纆妄见之 6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波浪线的词语.18分(每词3分)
1.存想则目虚见:
2.二者用精至矣:
3.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4.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5.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至也:
6.何以效之:
三.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15分(每空3分)
1、《订鬼》选自《》,该部著作是宣传无神论的巨著,开创了我国哲学史上朴素()主义的新阶段。
作者是()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人。
2、《订鬼》的中心论点是(用原文回答):()。
四、翻译下列句子。
40分(每题10分)
1.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2.二者用精至也。
3.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4.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4分(每空2分)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通()
六、问答题。
1、“何以效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1分
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第27课基础知识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二.给下列加波浪线的词语注音.12分(每小题2分)
寝衽庖丁持箠椎绳纆妄见之 6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波浪线的词语.18分(每词3分)
1.存想则目虚见:不实在。
2.二者用精至矣:极点。
3.病痛恐惧,妄见之也:荒诞,无根据。
4.觉见卧闻,俱用精神:因为
5.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至也:想象。
6.何以效之:验证。
三.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15分(每空3分)
1、《订鬼》选自《论衡·订鬼篇》,该部著作是宣传无神
论的巨著,开创了我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的新阶段。
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
2、《订鬼》的中心论点是(用原文回答):(凡天地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四、翻译下列句子。
40分(每题10分)
1.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2.二者用精至也。
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
3.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
4.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样的情况。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4分(每空2分)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案)通(按)
六、问答题。
1、“何以效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1分
答:过渡句,主要引出下文的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