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李白《送杨子》原文、译文与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02 KB
- 文档页数:5
《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1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作者介绍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译文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
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
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注释⑴二龙:指曹操和周瑜。
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
⑵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2原文:渡荆门送别朝代:唐朝作者:李白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注释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今湖北、河南一带。
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下:移下,下来。
⑺海楼: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古诗文阅读】李白《送杨子》阅读答案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酒长夜。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花雨倾壶醑,之南分送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备注】①作者一说道为岑参,“杨叶”一作“杨柳”。
1.李白“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赏析这两联诗句,比较其所运用的手法、所描写的对象、所创造的情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6分)【答案】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后)李诗描绘的对象就是梨花,岑诗描绘的对象就是雪。
(1分后)李诗以梨花似雪、杨叶例如烟,描绘出一幅清爽的春景图,以乐景衬分别时的哀情。
(2分后)岑诗将胡天飞雪描绘Bazas春天的烂漫梨花,整体表现出来边塞奇特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悲观情怀。
(2分后)2.本诗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5分)【答案】抒发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花雨之情,豪放正直的预祝之情。
(2分后)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当众纪念,抒发了豪放正直之情;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要到友人抵达目的地必须就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就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幸福预祝的感情倾注。
(3分后)二⑴从抒发技巧上详细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4分后)⑵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说明。
(4分)参考答案⑴运用比喻、夸张(对偶)、乐景衬哀情等手法,(2分)“梨花”似“雪”,“杨叶”似“烟”,运用了比喻;“千树”“万条”是夸张手法。
描写了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美好的春景,以乐景衬分别时的哀情,也是对朋友前路的美好祝愿。
(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品酒文学作品的抒发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品酒评价)。
【试题解析】根据诗句可以窥见运用了比喻、生硬(对偶)等手法,然后根据手法分析抒发效果,写下了“千树梨花竞相对外开放、柳叶崭新条波浪飞舞幸福的春景”,以乐景衬哀情。
⑵对朋友的依依不舍花雨之情,豪放正直预祝之情。
《送别斗酒渭城边》唐诗原文及注释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作品介绍】《送别》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7卷第4首。
【原文】送别作者: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释】①此诗重见岑参集,题作《送杨子》。
《沧浪诗话·考证》云:“太白诗‘斗酒谓城边,垆头耐醉眠’,乃岑参之诗误入。
”按,《文苑英华》、《唐百家诗选》皆以此诗为岑参作,岑参集明抄本《源于宋本》亦载此诗。
②渭城:秦咸阳故城,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渭城。
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③醉不眠:全诗岑集作“耐醉眠”。
④倾壶醋:岑集作“添壶酒”。
醑,美酒。
分:岑集作“岐”。
⑤看:估量之辞。
颖上:唐县名。
在今安徽颖上县西北。
应:岑集作“家”。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高中语文必修模块收录了《咬文嚼字》这篇随笔,这篇课文总结了咬文嚼字精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并思考了如何在写作文时运用咬文嚼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文解读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①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①《屈原》:著名的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1月。
作品借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揭露和讽刺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
)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
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
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 文章开头叙逑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人物情感,修改台词,以便够味。
郭沫若是当今人人皆知的语言大师,他尚且要反复推敲语言文字,这便有力地说明了炼字的重要性。
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这是炼字①的好例。
(①炼字:指写作时在遣词造句方面下苦功,力求其精的作法。
)[这个句子归结上文,引出炼字二字,逐步过渡到本文议论的中心。
]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
[由这个句子自然引出下文对郭沫若炼字的评论。
]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
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
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岑参《送杨子》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岑参(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唐朝著名诗人。
他共有诗300余首,被誉为“元结后一宗”。
其中,诗《送杨子》描写了送别好友的情景,意蕴深刻,语言简洁精练,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赏析初岁阴阳咸易,百草花名鲜美。
王孙客席故人,来往亦无斥候。
《送杨子》的开头两句“初岁阴阳咸易,百草花名鲜美”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阴阳咸易,指天气变化迅猛,意味着万物更新换代,春季万物复苏,百花争放。
紧接着,描写了杨子和王孙的关系,王孙是杨子的故人,他们来往之间也没有繁琐的礼节。
相就休论年少,清才固应先秀。
试将颜子比陶,杜甫幸无偏私。
第二联“相就休论年少,清才固应先秀”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杨子的赞赏,不考虑年龄,只论才华,杨子清秀且才华横溢,值得敬重。
这里“颜子”指晋代诗人陶渊明,杜甫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诗人以陶渊明和杜甫为楷模来衬托杨子之才。
适与骚人爱好,千言万语再费。
座上客亦纷纷,忆与市井羁旅。
第三联“适与骚人爱好,千言万语再费。
座上客亦纷纷,忆与市井羁旅。
”展现了送行时的情景,在骚人的座上大家纵谈文学和风雅,目送杨子离去,心中有太多的话语,但又说不出口,百感交集。
同时,其他客人也纷纷回忆起与杨子的往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的最后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天各一方,海阔天空,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友情在心中,而非实质的距离。
无论何时何地,朋友都是我们的避风港湾,儿女之情也因此更加真挚。
译文注释•初岁: 指春季•阴阳咸易: 一种出自老子《道德经》的哲学理论,阳为刚,阴为柔,咸易则是指变化无穷。
•王孙: 指王侯之孙,即身份显赫之人。
•客席故人: 本来客和宾应该有一些礼仪方面的讲究,如点茶,点烟等等,但是好友之间的来往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所以这里显示出王孙和杨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
•鲜美: 指新嫩、嫩绿的颜色。
梨花诗句(2篇)梨花诗句 1梨花,是蔷薇科梨属一种观赏植物的花,乔木,高可达6米。
梨花的花语是纯真,__着唯美纯净的爱情,但是也有谐音“离别”的意思。
梨花诗句大全篇一描写梨花的`诗句:“ 一树梨花一溪月”“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王洙《梨花》诗:“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宋人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南北朝的王融《咏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
”温庭筠有诗云:“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
”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张建描写梨花初绽:“嫩苞开破雪搓球”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李白:“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陆游:“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梨花诗句大全篇二李白杂曲歌辞·宫中行乐词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李白送别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邱为左掖梨花》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吴融追咏棠梨花十韵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
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
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
密映弹琴宅,深藏卖酒家。
夜宜红蜡照,春称锦筵遮。
连庙魂栖望,飘江字绕巴。
未饶酥点薄,兼妒雪飞斜。
旧赏三年断,新期万里赊。
长安如种得,谁定牡丹夸。
杂曲歌辞·一片子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
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令狐楚杂曲歌辞·宫中乐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
赵嘏春酿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
斗酒渭城边——李白《送杨子》原文、译文及赏析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1. 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里形容饮酒之多。
2.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3. 垆头:酒坊,酒家。
4. 醑(X):美酒。
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
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
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
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
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本诗一说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
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
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
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
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祝愿。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
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
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颔联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
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李白《阳春歌》原文|译文|简析《阳春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乐府作品。
全诗十句六十二字,主要写帝王宫中的享乐生活,隐含荒废政务的讽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阳春歌》原文唐代:李白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译文及注释译文春天的长安,白日照耀着天空,满城的绿杨,千万条垂枝,结烟袅风。
披香殿前的鲜花刚刚绽红,芳香流动,秀色映入绣户中。
流香映秀绣户中,佳人竞相经过。
赵飞燕皇后轻轻掌中起舞,紫宫夫人高唱绝世歌曲。
恭贺圣君三万六千日一百年,岁岁年年欢乐多!注释⑴“绿杨”句:谓柳条桑枝被轻烟缭绕,在微风中摇曳。
此句在修辞上为互文,意为柳条桑枝二者共同在烟中、风中摇曳。
⑵披香殿:汉宫殿名,在长安。
⑶飞燕皇后:汉成帝宫人,善歌舞,以体轻号为“飞燕”。
先为婕妤,后立为皇后。
平帝即位,废为庶人,自杀。
事见《汉书·外戚传》。
⑷“紫宫”句:紫宫,天帝的居室。
也指帝王宫殿。
《文选·西京赋》:正紫宫于未央。
李善注:未央宫,一名紫微宫。
然未央宫为总称,紫宫其中别名。
“紫宫夫人绝世歌”指汉武帝李夫人。
《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本以倡(乐人)进。
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
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⑸“圣君”二句:意谓皇帝活一百岁,乐一百岁。
简析南朝吴迈远有《阳春歌》,梁沈约有《阳春曲》,此诗为李白拟前人之作。
此诗写帝王宫中的享乐生活,隐含对帝王荒废政务的讽刺。
前六句写景,后六句叙事。
写景为叙事烘托环境。
“飞燕”、“紫宫夫人”非专指。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全诗原文及赏析>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出自唐代李白的《折杨柳》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相关翻译写翻译相关赏析写赏析作者介绍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全诗原文及赏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HH56F>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出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全诗原文及赏析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风止雨霁,云无所处。
”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
”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
广矣普矣,万物祖矣。
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
”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全诗原文及赏析唯!”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
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
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
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
送别斗酒渭城边古诗原文阅读与注释送别斗酒渭城边古诗原文阅读与注释作者:李白朝代:唐代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李白关于送别的诗《送别·斗酒渭城边》「注释」①李白的这首《送别·斗酒渭城边》重见岑参集,题作《送杨子》。
《沧浪诗话·考证》云:“太白诗‘斗酒谓城边,垆头耐醉眠’,乃岑参之诗误入。
”按《文苑英华》、《唐百家诗选》皆以此诗为岑参作,岑参集明抄本《源于宋本》亦载此诗。
②渭城:秦咸阳故城,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渭城。
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③醉不眠:全诗岑集作“耐醉眠”。
④倾壶醋:岑集作“添壶酒”。
醑,美酒。
分:岑集作“岐”。
⑤看:估量之辞。
颖上:唐县名。
在今安徽颖上县西北。
应:岑集作“家”。
「作者疑惑」我这里想说的是,《送别·斗酒渭城边》这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岑参,而不是李白,诗题是《送杨子》,由于李白的诗逸散很多,后人在总结的时候难免谬误,错把其他唐人的诗作混入。
稍微知道点的人都知道用梨花来比喻雪诗岑嘉州的首创,也是他的'诗被人津津乐道的地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也只有他把边塞的雄浑写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是笔者的观点,笔者也是有依据的,前人也都对此诗进行过考据,一致认为这是岑嘉州的作品。
这里我引一下其它人的观点。
南宋的严羽就在其作品《沧浪诗话》中写道:太白诗“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乃岑参之诗误人,太白塞上曲“肇马新夸紫玉鞍”者,乃王昌龄之诗,亦误入。
昌龄本有二篇,前集乃“秦时明月汉时关”也。
今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孙琴安在《五律诗精评》中也写道:余谓盛唐诸家五律中,岑参句法与李自最为相近,如“斗酒城边,垆头醉不眠。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布上柳枝黄,炉头酒正香”等,不唯起句,即通篇亦多酷似太白。
许学夷以为诗有“句不能点”者,终唐之世,唯太白、嘉州最为得之,杜甫、王维则其次也。
描写植物的诗词名句描写植物的诗词名句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植物的诗词名句,一起来看一下吧。
描写樱桃的名句一树樱桃带雨红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宋·赵彦端《豆叶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三句写春光流逝:樱桃渐红,芭蕉转绿,形象地体现季节的推移。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描写杏花的诗句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憔悴去。
零落不堪。
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园》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唐·温庭筠《菩萨蛮》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宋·晏殊《临江仙》杏子梢头香蕾破。
淡红褪白胭脂涴淡红褪白:淡红的花色褪成了浅白色。
涴:为泥所沾污。
宋·苏轼《蝶恋花》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宋·曹组《小重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宋·张良臣《偶题》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宋·刘彤《临江仙》描写梨花的诗句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岸苇:岸边芦苇。
描写白色的花词语 1. 《白牡丹》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2.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3. 《白槿花》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4.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白槿花》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5. 《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迳,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只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1、百合花的叶子十分漂亮,绿油油的,衬托着花朵。
绿叶不可说四季常青,但绿起来却绿着可爱,青翠欲滴,悄悄地流进人们的记忆中让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想起百合花的叶子。
2、我们家有一盆美丽的花,它的名字叫百合花。
它有长长的花杆,花杆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上面开了两朵洁白的百合花,它的样子就像两小喇叭对着天空吹着动听的乐曲。
3、洁白无暇的百合花在春天里竞相开放着,好似正在吹奏雄壮音乐的小喇叭,让人无比亲切。
一朵朵花儿秀丽多姿,花瓣向后轻轻翻卷着,好像展翅腾飞的老鹰,给人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它还能代表人们纯洁的心灵。
百合花代表纯洁庄严事业顺利;白色的百合花代表甜美纯洁;黄色的百合花代表虚伪;山百合代表庄严。
4、百合花已经开得不少了,他们挨挨挤挤得,仿佛说:小帅哥赞美我,赞美我,说我最漂亮。
百合花很漂亮,准确地说是非常漂亮。
5、百合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漏出嫩黄色的小花粉,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马上就要破裂似的,百合花虽然被叶子强暴的压挤着,可是花瓣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击败了叶子。
岑参《送杨子》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岑参《送杨子》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1、作品介绍:《送杨子》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00卷。
2、原文:
送杨子
作者:唐·岑参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3、注释
一作李白诗。
4、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
南阳(今属河南)人。
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
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
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有《岑嘉州集》。
5、繁体对照
岑參
鬥酒渭城邊,壚頭耐醉眠。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
看君潁上去,新月到家圓。
1.下列各项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或是因酒而生情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歌的象征。
B.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
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
C.颔联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D.颈联“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是全诗的点题之句,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是送别友人。
2.李白“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赏析这两联诗句,比较其所运用的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所创造的情境..、所描写的对象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斗酒渭城边”一句,“渭城边”点明地点,“斗酒”形容饮酒之多,表明送别时借酒浇愁的失落心情。
B.“垆头”是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醉不眠”写送别者虽醉而不忘是在送别,不愿睡去,表现了其对被送者的真挚情感。
C.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一幅清新的春景图。
D.颔联对仗工整,其中“梨”谐音“离”,“杨”即柳,谐音“留”,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于表达不舍之情。
4.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渭城”点明了分别之地。
“斗酒”“垆头醉不眠”则写出了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
B.“梨花千树雪”与“千树万树梨花开”都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
C.“杨叶万条烟”写出了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的美好春景,描绘出一幅清新的春景图。
D.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融情于酒,酒既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6.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送杨子》译文及赏析-《送杨子》全文注释《送杨子》是由岑参所创作的,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送杨子》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杨子》唐代:岑参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送杨子》译文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
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
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
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
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送杨子》注释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里形容饮酒之多。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垆头:酒坊,酒家。
《送杨子》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
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
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
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
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祝愿。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
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
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赞美花的古文句子1. 古诗文中关于花的句子,两句以上.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2. 描写花的古诗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寒菊》郑思肖(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王昌龄(唐)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戏题木兰花〉白居易(唐)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咏春笋》杜甫(唐)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杏花》罗隐(唐)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宋)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厅前桂》白居易(唐)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阙题》杜甫(唐)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戏题牡丹》韩愈(唐)3. 古诗文中写“花得”的句子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23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2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26颠狂柳絮随风舞,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46寂寂空庭春欲晓。
李白描写梨花的诗句
嘿,朋友!你知道李白这位大诗人描写梨花的诗句吗?那可真是如
同一幅绝美画卷呀!
就像“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这句,你想想,那嫩黄的柳色,多
像初春的阳光般柔和,而洁白如雪的梨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难
道不像一个梦幻的仙境吗?
再看“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千树梨花绽放,宛如千堆雪,这
景象,难道不比冬日的雪景更加令人陶醉?就好比我们置身于一片银
白的世界,满眼都是纯净和美好。
李白他用这些诗句,把梨花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难道不让你心驰
神往吗?难道你不想穿越时空,去亲眼看看他笔下的那片梨花盛景吗?
我觉得呀,李白对梨花的描写,真是精妙绝伦,让我们对这美丽的
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想象!。
送杨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注释】
1.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里形容饮酒之多。
2.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3.垆头:酒坊,酒家。
4.醑(xǔ):美酒。
【译文】
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
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
惜别间我们饮尽了
壶中的美酒。
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
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词之一。
本诗一说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
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
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
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
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祝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
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
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
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
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祝愿。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
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
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
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颔联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
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芽迎风摇曳。
然而这美好的春景中却蕴藏着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美好的春日风光却无人陪伴自己欣赏。
此外“杨叶”即柳叶,“柳”“留”谐音,古人折柳相送的传统由来已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李白送别诗歌与众不同,往往能够将分别之情写成普遍化的集体感受。
在这首《送别》中,没有提到送别的友人到底是谁,
却把自己的深情厚谊寄托在“梨花”“杨叶”这些意象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颈联“惜别倾壶醑,临分增马鞭”这句是全诗的点题之句,诗文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送别友人。
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诗人“倾壶”一饮,这是男人之间的送别方式,没有温婉的语言,也没有依依惜别的柔情,只是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寄于酒中,一饮而尽。
待到真的要分别之时,“马上赠鞭”,以示纪念。
同样也是男人的赠别,尽管舍不得却故作豪迈。
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友人“颍上去”,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这在李白诗文中同样很常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写目的地之景而浮想联翩,因景生情,因景结情,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吧,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寄托。
无论何时何地的人们在送别之时,都会产生“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的共鸣。
我想,诗人也会担忧友人旅途的劳顿吧!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五千年的积淀,一言概括则为“雅”。
无论是送别,还是思念,古人都将自己的浓情蜜意寄于诗文中。
古典诗
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送别诗在这颗颗明珠上闪烁着一缕缕的光芒。
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的今天,没有“劳劳亭、长亭”这些专门为送别而建造的场所,离别之情已显弥足珍贵,不用鸿雁传书,也没有古人的离愁别恨。
现在的我们也许只有从古诗词中才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了吧!
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感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