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怎么样
- 格式:docx
- 大小:4.80 KB
- 文档页数:3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腺症,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前后临床改善情况,比较消融治疗局限型和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效果。
结果患者在治疗后1、4、8、12月随访疼痛、月经量、以及子宫大小较之术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局限性与弥漫型改善结果治疗前症状评分与治疗后的辐照功率、消融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消融对于子宫腺肌病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的疼痛、月经量、子宫大小等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标签: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子宫内膜侵入到子宫肌壁引起[1]。
子宫腺肌症是发病率较高,患子宫腺肌症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贫血、痛经、月经量增加等,虽然利用手术切除可以有效的治疗子宫腺肌症,但是该方法并不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女性[2]。
超声消融治疗方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方法,现已广泛的运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中。
为了进一步的研究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改善效果,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腺症,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腺症,所有患者经MRI超声检查诊断,确诊患者为子宫腺肌症。
患者年龄在25~49岁,平均年龄为(40.2±5.9)岁,其中有65例患者治疗前月经量过多,71例患者有痛经表现。
1.2方法在镇静镇痛的方式下进行治疗,镇痛的药物选择芬太尼10ug/ml与咪唑安定0.5mg/ml(镇痛药物的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治疗过程中让患者保持着意识,使患者能够对口头指令以及刺激性的操作有所反应。
镇痛药物的使用步骤如下:首次对患者使用芬太尼为1ug/kg,5min后再使用0.03mg/kg的咪唑安定,使用芬太尼40min后,再追加1ug/kg的芬太尼,5min 后追加0.02mg/kg的咪唑安定,第一次追加药物完毕40min后,进行第二次药物追加,芬太尼0.8ug/kg,5min后追加0.02mg/kg的咪唑安定,当第二次药物追加完毕后,每隔45min追加芬太尼0.8ug/kg,当第三次追加咪唑安定后,每隔50min 追加0.015mg/kg咪唑安定。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引言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其最常见的症状为痛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或腹腔镜下挖除子宫肌瘤,但这些方法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风险和创伤。
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已经成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新方法,具有非创伤性、无痛苦和快速康复的优点。
本文旨在探讨HIFU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临床效果。
HIFU技术介绍HIFU技术是利用高强度的超声波来聚焦于小区域内,从而产生极高温度达到烧蚀组织的目的。
其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性很小,因此不会对周围重要组织造成影响和破坏,可以达到无创伤、非侵入性治疗的目的。
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机制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原理是通过聚焦高能量的超声波于子宫肌层的肌肉和肌腺瘤上,使其受热坏死。
HIFU技术具有聚能准确、治疗深度控制、操作简单等优点,治疗时间短,病人无疤痕,不需要恢复期。
HIFU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体内的免疫细胞活性,改善局部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痛经、减轻出血量、瘤体缩小及性生活质量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明显的帮助。
同时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也不需要手术地点麻醉等附加处理,更为安全。
其余的优点是治疗前后不需要住院和术后护理,患者可以在当天出院,继续正常的生活。
HIFU技术在子宫腺肌症治疗领域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开始使用HIFU技术来治疗子宫腺肌症等妇科疾病。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HIFU技术可以在其他妇科疾病上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结论综上所述,HIFU技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非创伤性、无痛苦和快速康复的优点,越来越被医生和患者所重视。
未来,HIFU技术有望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的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月经量增多、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如药物治疗可能存在副作用,手术治疗则有创伤和复发率高的缺点。
因此,寻求一种非创伤、无副作用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需。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结节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HIFU技术被用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HIFU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能量超声波的聚焦作用,在体内的局部区域产生高温高压,造成组织凝固坏死。
HIFU技术的优点在于无创、无痛、无放射线,且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和高安全性。
HIFU技术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可以通过HIFU焦点的调整,达到局部组织的高温凝固坏死,达到消融病灶的目的。
同时,HIFU技术的选择性也能使周围正常组织受到最小的伤害,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中,研究表明,HIFU技术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率高达90%以上。
治疗后,不仅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如月经量减少、痛经减轻、月经准时,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生育率。
总之,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等疾病。
研究表明,HIFU技术的疗效显著,治疗后病人的症状显著改善,并可以提高病人的生育率。
因此,HIFU技术有望成为子宫腺肌症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子宫腺肌症问题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而且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要合理的治疗解决,现在有超声消融或者是射频消融,以及对症的使用一些药物治疗方法,还有手术治疗。
★1、超声消融:即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近 20 年来发展较快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其将超声波聚焦于子宫壁上的增生腺肌组织,在靶区焦点处超声波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靶区组织温度升高发生凝固性坏死,随后机体会将坏死组织吞噬清除,从而使腺肌病病灶体积缩小,改善月经周期,缓解痛经症状。
★2、射频消融:其原理为利用高频交流电磁波通过组织时产生的生物热破坏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因腺肌症无包膜,故该方案与超声消融一样只能达到减灭的目的而不能根治。
★3、对症治疗的药物:因该病所引起的痛经症状可对症采用抗前列腺素药物如芬必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
服用时不要空腹,且不要连续长期服用。
★4、手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对无生育要求,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一般主张全子宫切除,卵巢保留与否根据患者年龄大小决定。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发布时间:2021-06-17T16:21:04.14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作者:任士霞刘玉李同民李真真黄风雷[导读] 对比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任士霞刘玉李同民李真真黄风雷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接诊子宫腺肌病患者共94例,就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设置临床对比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18年2月-2020年12月。
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n=47)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n=47)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差异。
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子宫腺肌病病灶、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
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为广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治疗安全性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类型,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为其主要病理特征,剖宫产、人流操作等均是此疾病临床发病主要诱因,发病后受子宫内膜腺体自然周期的影响,子宫肌层逐渐发生病理性改变,继而诱发相关临床症状。
30岁-50岁经产妇为主要高发人群。
近年来,受性生活、生育观念变化影响,此疾病在年轻未婚育女性中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该类患者多合并子宫肌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加剧了生殖系统健康损伤,应及时接受治疗[1]。
因此,为广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众望之在,故特设本次研究,对比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及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旨在为广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最优治疗方案。
研究详情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选本院接诊子宫腺肌病患者共94例,就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设置临床对比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18年2月-2020年12月。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怎么样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影响了很多女性的生育能力。
超声消融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比传统的治疗方式,超声消融不需要开刀,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以在半年内开始试孕。
超声消融治疗过程无创伤、不出血、不需麻醉,通过移动超声治疗头,改变超声波的聚焦深度,采用:点-线-面-体的组合扫描方式,对整个肌瘤进行适形消融。
这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不会损伤超声波所经过的组织或靶区外正常结构,总费用也低。
超声消融治疗具有剂量均匀分布、适形治疗、不受大小限制、选择性破坏血管、实时判断疗效等优点。
治疗过程中,超声监控装置实时地监控整个治疗过程,有效防止脱靶发生,可以实时判断疗效。
总之,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育能力。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备受关注。
本文就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一、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将导向针输送至病变部位,利用射频能量产生的热量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创伤小等特点,逐渐成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二、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和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米非司酮可以有效地减轻月经紊乱、盆腔疼痛等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三、联合治疗的优势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和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联合应用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病灶体积,缓解症状,而米非司酮可以通过激素调节作用,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
联合治疗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四、临床研究及效果分析近年来,有多篇临床研究对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这些研究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减轻盆腔疼痛等症状,有效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并且减少了手术的需求。
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联合治疗的满意度极高。
而且,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还表明,联合治疗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尤其适用,可以在不影响生育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对于那些有手术禁忌的患者,联合治疗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五、患者的注意事项在接受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前,患者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药物治疗易反复,手术治疗又存在术后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因此传统治疗方法并不能令患者满意。
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的出现,为子宫腺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
在一系列的临床研究中,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初步验证。
一、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简介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是一种利用高能量的超声波对病变组织进行热凝作用的新型治疗技术。
它通过聚焦超声波能量聚焦在肿瘤组织上,升高组织温度至60-100摄氏度,使细胞蛋白变性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消除病变组织的目的。
其操作过程为非侵入性、可视化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
目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优势传统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易反复,手术治疗又存在术后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因此传统治疗方法并不能令患者满意。
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缺口,其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 非侵入性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无需开腹或穿刺手术,无需通过切口进入体内,从而减少了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2. 创伤小、疗效明显: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技术只需经皮操作,无需切除子宫或任何组织,对患者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3. 显著改善症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可使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减小体积,从而减轻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1.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初步验证。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6.02.09分子影像学2016年第39卷第2期子宫腺肌症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好发于30~50岁生育年龄妇女,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及不孕。
目前没有根治性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病灶挖除术、血管介入等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虽取得较大进步,但手术有创伤术后复发率高,对症状严重者一般采取切除子宫的根治治疗手段[1]。
随着医疗器械的飞速发展,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这一治疗技术的产生应用于子宫肿瘤,是消融肿瘤、控制症状、保留子宫的一种无创方法,已取得良好的疗效,近年已逐步应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2-3],本文回顾分析2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症状变化情况,进一步观察评价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5例,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40.4±6.1岁,均已生育。
病灶体积14.4~148.4mm 3,平均50.3±14.7mm 3,其中局限病灶19例,弥散病灶6例。
所有患者经盆腔MRI 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排除可疑非良性病变,其余盆腔脏器未提示有占位病变。
患者的痛经评估采用口述模糊评分系统(VRS )法:0分,无痛经;1分,因痛经而丧失一定的工作效率;2分,因痛经而需要部分时间卧床并丧失工作效率;3分,因痛经需要卧床1d 以上,没有工作能力。
25例患者中痛经评分评定3分为9例、2分位8例、1分为5例、0分为3例,月经增多19例,月经无改变6例,合并贫血5例(表1)。
1.2治疗方法治疗设备为重庆海扶公司生产的JC200型HIFU 治疗系统。
由盆腔MRI 检查后根据患者病灶的部位及大小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超声实时定位进行具体操作,治疗前就相关注意事项和风险充分告知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必要的治疗准备;治疗后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予以处理。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局限型子宫腺肌症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局限型子宫腺肌症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局限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时间为2022~2023年。
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
对照组行药物治疗,观察组行HIFU消融治疗。
比较:(1)临床疗效。
(2)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病灶体积与直径更小(P<0.05)。
(2)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局限型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应用HIFU效果良好,可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局限型子宫腺肌症;强度聚焦超声;安全性前言:子宫腺肌症是临床多见妇科疾病,具有月经增多、痛经等症状[1]。
按照病变部位及发展范围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临床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等方式。
但药物治疗主要以患者症状改善为重心,疾病不能被完全治愈,同时伴有高复发、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损伤大,部分患者有保留子宫及生育需求,极大影响患者情绪;微创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卵巢功能下降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2]。
而HIFU消融治疗的引用,可通过热效应等生物学作用,导致病灶组织凝固性坏死,实现无创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下降。
本文即选择局限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临床更优的局限型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2年至2023年)的局限型子宫腺肌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
数字表法设计两组,符合伦理要求,获得准允。
对照组,均为女性。
年龄均值31.62±5.17 岁,最大43岁,最小24岁。
观察组,均为女性。
年龄均值31.58±5.16 岁,最大 44岁,最小 23岁。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一、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原理及方法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传导到肿瘤组织内,并释放高频电能进行消融的一种治疗方式。
其优势在于对组织的损伤较小,并且可以准确地控制消融范围,从而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而米非司酮是一种口服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卵巢的排卵和子宫内膜的生长,从而减轻和控制子宫肌瘤的生长。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具体方法为:通过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精准地传导到子宫肌瘤的部位,并释放高频电能进行局部消融。
随后,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药物进行内分泌调节,从而达到控制子宫肌瘤生长的目的。
1. 疗效观察指标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子宫肌瘤的缩小情况以及生育能力的恢复情况来评价。
具体包括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减少、疼痛缓解、子宫肌瘤大小缩小以及患者生育能力的恢复情况等指标。
2. 临床疗效评价相关研究表明,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明显感到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减少、疼痛得到缓解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定期复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子宫肌瘤的大小明显缩小,甚至完全消失。
对于那些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部分患者在治疗后成功怀孕并顺利分娩。
这些临床疗效的显著改善为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3. 安全性评价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
由于该治疗方法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患者在术后疼痛和恢复期的症状较轻,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状况,可以发现该治疗方法在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方面的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 优势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子宫肌瘤缩小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
子宫腺肌症热消融(微波、射频)
一、什么情况下子宫腺肌症可以消融治疗?
明确诊断的子宫腺肌症伴有痛经或月经过多,贫血并符合以下条件:
1、痛经或月经过多持续1年以上。
2、经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
二、消融治疗前需要做什么检查和准备吗?
1、要详细报告病史:有无出血史,盆腔手术史,感染史,
服用抗凝药物、心脏起搏器、恶性肿瘤等。
2、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
功能、心电图,子宫内膜增厚患者需诊断性刮宫。
3、有宫内节育器者需要取出,消炎止血,有过1次正常
月经后,避开月经期或排卵期进行治疗。
三、消融治疗后会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1、治疗后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一个月。
2、个别患者治疗后会有吸收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无需特殊处理。
3、少数患者治疗后出现局部疼痛,大部分可耐受,一般在8小时内可自行缓解,无需用药。
4、黏膜下子宫肌瘤消融后患者可出现淡红色阴道排液,多在1-2 周内自行消失。
5、部分子宫肌瘤消融后坏死组织可经阴道排出,量多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若组织堵塞在宫颈口引起剧烈腹痛,请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6、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复查彩超(超声造影),观察肌瘤缩小率。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聲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5例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25例患者治疗总时间为(156±32)min,平均辐照时间(1237±254)s。
腺肌病灶的平均消融率为56.78%,肌瘤病灶平均消融率为75.35%,其中消融显著患者14例(56.00%),部分消融患者8例(32.00%),无明显消融患者3例(12.00%)。
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近期有明显积极性疗效。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常见的疾病。
子宫腺肌症是比较难治的一种复杂性妇科病症,致病过程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妇女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这种疾病会随着女性经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经期不稳定是极为有害的,随经期变化可出现严重痛经等症状。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是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从2014年6月~2016年9月本院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25例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患者,具体的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25例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36.1±3.4)岁。
腺肌病灶合并肌瘤5例,其中有腺肌症甚至形成腺肌瘤6例,单纯肌瘤14例。
患者不仅有月经不调、过少的症状,月经量过多7例,有痛经史23例。
相关患者进行分类:①有痛经或月经过多症状;②术前B超或盆腔扫描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③腺肌病灶肌壁厚度≥24 mm,肌瘤的最大直径26 mm,数目≤6个,肌壁间肌瘤或非带蒂浆膜下肌瘤患者;④术前超声定位通道安全,子宫腺肌病灶及肌瘤病灶清晰可见。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内在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内在型子宫腺肌病采取聚焦超声消融手术(HIFU)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内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20例,均利用HIFU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有关指标。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AS评分(46.04±5.39)分、症状积分(1.44±0.31)分、SDS评分(45.05±5.79)分、子宫体积(150.31±21.33)cm3、血红蛋白水平(117.53±5.42)g/L、病灶体积(15.42±4.31)cm3均低于治疗前(56.96±5.29)分、(3.67±0.31)分、(54.86±5.41)分、(187.42±22.33)cm3、(97.56±4.33)g/L、(33.67±5.31)cm3,(P<0.05)。
结论:内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HIFU治疗后,其病灶体积显著减少,同时有效控制病情,缓解不良情绪。
【关键词】内在型子宫腺肌病;子宫体积;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心理状态;病灶体积在临床中,内在型子宫腺肌病是女性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此病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同时最近几年出现了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且渐趋向于年轻化。
该病以子宫体积明显增加、月经量增加为典型的表现,患者的子宫也会出现异常的血流动力学,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
目前,临床中对于内在型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以子宫切除术和药物治疗为主,尽管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疗效,但是某些患者经过治疗后复发率较高[2]。
若疾病复发则必须采取子宫切除术治疗,对于女性来讲严重损伤其身心健康。
所以,本研究中对该类患者采取HIFU治疗,效果良好,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例内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纳入研究,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2.75±3.58)岁。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发现,该治疗方案在改善症状、减轻疼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并且通过并发症分析发现,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在效果评价中发现,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缩小子宫肌瘤大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机制探讨部分揭示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该疗法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该疗法的长期效果和适应症范围,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选择。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并发症、机制、研究、评价、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子宫出血、腹痛等。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但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的缺点,而药物治疗则容易出现复发和耐药性。
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逐渐受到关注。
射频消融技术可以精准地破坏子宫内腺肌病变灶,减少出血和疼痛症状。
而米非司酮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的增生和出血情况。
两者联合应用具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率。
虽然有关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不明确之处,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性观察和治疗,评价该联合治疗方案对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评估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腺肌症的总有效率;分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探讨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怎么样
导语:子宫腺肌症是现在困扰着很多女性的妇科疾病,很多的女性就是因为这个疾病不能更好的有着下一代。
不过现在有很多的患者听说超声消融这个技术
子宫腺肌症是现在困扰着很多女性的妇科疾病,很多的女性就是因为这个疾病不能更好的有着下一代。
不过现在有很多的患者听说超声消融这个技术可以很好的治疗子宫腺肌症,所以就想了解下关于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怎么样的情况。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超声消融能治疗子宫腺肌症,传统的治疗方式平均需要1—2年的时间回复子宫才可以试孕,超声消融因为是不开刀治疗,创伤极小。
一般半年以后就可以开始试孕。
整个治疗过程无创伤、不出血、不需麻醉,真正实现从体外治疗体内的肿瘤,杀灭肿瘤组织。
治疗过程中通过移动超声治疗头,改变超声波的聚焦深度,采用:点-线-面-体的组合扫描方式,对整个肌瘤进行适形消融。
非侵入性治疗
体外操作,完整破坏体内病灶。
不开刀、无放射性损害;不需手术暴露或穿刺引导;不损伤超声波所经过的组织或靶区外正常结构。
总费用低的治疗
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治疗时不输血;明显减少病人在外科手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病人的痛苦小,治疗后机体恢复快;减少了术后广谱抗菌素的应用。
剂量均匀分布的治疗
体外扫描治疗,使靶区内超声能量分布均匀;解决了微创介入治疗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