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T420主板EC各引脚信号解释
- 格式:pdf
- 大小:117.12 KB
- 文档页数:4
以下为仅为主板各接口的针脚定义,外接出来的设备接口则应与主板对应接口针脚定义相反,如鼠标的主板接口定义为6——数据,4——VCC,3 ——GND,1——时钟,鼠标线的接口定义则与之相反为5——数据,3——VCC,4——GND,2——时钟;其他外接设备与此相同。
首先是ATX 20-Pin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根据下图你可方便判断和分辨。
现在为提高CPU的供电,从P4主板开始,都有个4P接口,单独为CPU供电,在此也已经标出。
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PS/2接口,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PC'99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PS/2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上图的分别为AT键盘(既常说的大口键盘),和PS2键盘(即小口键盘),如今市场上PS2键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AT键盘已经要沦为昨日黄花了。
因为键盘的定义相似,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各针脚定义如下:1、DATA 数据信号2、空3、GND 地端4、+5V5、CLOCK 时钟6 空(仅限PS2键盘)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由Compaq、IBM、Microsoft 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底联合提出的接口标准,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
1996年业界正式通过了USB1.0标准,但由于未获当时主流的Win95支持(直到Win95 OSR2才通过****模块提供对USB1.0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1998年USB1.1标准确立和Win98内核正式提供对USB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才真正开始普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USB2.0标准。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主板电源接口详解(图解)2009年04月04日星期六 04:13 P.M.主板电源接口详解(图解)2009-01-27 04:18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 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
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
楼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 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
主板电源接口图解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4-PIN“D”型电源接口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在主板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1 3.3V 11 3.3V2 3.3V 12 -12V 3地 13地4 5V 14 PS-ON 5地 15地6 5V 16地7地 17地8 PW+OK 18 -5V9 5V-SB 19 5V10 12V 20 5V在电源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 5V 10 12V 19 5V 9 5V-SB 18 -5V 8 PW+OK 17地 7地16地 6 5V15地 5地14 PS-ON 4 5V13地 3地12 -12V 2 3.3V 11 3.3V 1 3.3V 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另附:24 PIN ATX电源电压对照表百度有人说CPU供电4P接口可以和20P接口一起接在24P主板接口上,本人没试过,但根据理论试不可以的,如果你相信的话可以试试,后果是很严重的……ATX电源几组输出电压的用途+3.3V:最早在ATX结构中提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电源都设有这一路输出。
而在AT/PSII电源上没有这一路输出。
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第二代奔腾芯片开始,由于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
笔记本主板各种信号说明笔记本主板各种信号说明(其余的烦请各位达人继续补充,或者有什么错误的请指教)-笔记本主板各种信号说明(其余的烦请各位达人继续补充,或者有什么错误的请指教)- 很多的人在看笔记本图纸时,对里面的各种代号,弄不清楚!其实这些都是英文缩写首先说ALW,它的英文全称是Alway,意思是总是,如+5V ALW,它用在当电源插上后,这个电压就应该都有的,所以我们在插上电源后,只有是ALW,不管是3V ALW,还是5V ALW,只要是ALW,都应该有它相应的电压,它是给开机电路用的,如EC等。
.其次是SUS,它的英文全称是Suspend,意思是延缓,挂起的意思,如+3VSUS(SLP_S5# CTRLD POWER这些将在上电时序中讲解)它的电压产生实在ALW的电压后面,当接收到SUS_on控制电压后就会产生此一系列的电压,此电压不是主要供给电压,只是为下一步的电压产生提供铺垫,但不代表这电压不重要,没有SUS电压,后面的电压就不会产生。
再次是RUN电压,RUN电压没有缩写,它的意思就是跑、运行的意思,这个才是南北桥工作的主要电压,当然南北桥也需要SUS电压。
系统真正运行的话就需要RUN电压正常,如果RUN电压不稳定会造成主板的不稳定PLTRST#总复位信号: PLTRST#是Intel® ICH9整个平台的总复位(如:I/O、BIOS芯片、网卡、北桥等等)。
在加电期间及当S/W信号|通过复位控制寄存器(I/O 寄存器CF9h)初始化一个硬复位序列时ICH9确定PLTRST#的状态。
在PWROK和VRMPWRGD为高电平之后ICH9驱动PLTRST#最少1毫秒是无效的。
当初始化通过复位控制寄存器(I/O 寄存器CF9h)时ICH9驱动PLTRST#至少1毫秒是有效的。
.注释: 只有VccSus3_3正常时PLTRST#这个信号才起作用.THRM# 热报警信号:激活THRM#为低电平信号使外部硬件去产生一个SMI#或者SCI信号STHRMTRIP#热断路信号: 当THRMTRIP#信号为低电平型号时,从处理器发出热断路型号,ICH9马上转换为S5状态。
维修笔记本主板必须要把三极管搞懂,今天带大家学习一下三极管.三极管介绍:1.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器件也是非线性原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目前三极管有NPN与PNP两种,三极管有三种放大状态,放大/截止/饱和.在笔记本电路中三极管一般应用在截止饱和两种状态,主要做电压切换与转换.2.笔记本主板中常见的三极管如下图所示:3.三极管在笔记本电脑上种类繁多,从材质上分硅材料和锗材料三极管,主板上主要用字母:Q/PQ/VT/QT等表示(场效应管与三极管一样)二.三极管电路应用:1.普通NPN型:VB>VE 0.7V ,B-E导通,C-E也导通,普通PNP 型VB<VE 0.7V ,B-E导通,E-C也导通例如下图:当A点为高电平时,B点就是低电平,对应的Q102的基极B也是低电平,这个时候输出D点为高电平,当A点为低电平时,B点为高电平,对应的Q102的基极B也是高电平,这个时候因C点为高电平,所以D点为高电平,只有当A点为低电平,B点为高电平,并且C点为低电平,此刻D点输出才能为低电平.实验1:当A点为H-->B点为L-->C点为H,最终D点为H,如下图所示:实验2:当A点为L-->B点为H-->C点为H,最终D点为H,如下图所示:实验3:当A点为L-->B点为H-->C点为L,最终D点为L,如下图所示:三.三极管好坏判断1.先了解三极管的内部基本结构:2.先找出基极,假设主板上有一颗三极管为NPN型,在不知道引脚排列的情况下,先要找到基极.先将数字万用表拔到二极管档位,先随便接到三极管的2只引脚,分别正反向都量测一次若都为1,剩下的一只脚为基极(B)3.找到基极后先要判断此三极管是NPN是PNP型,先可以将万用表红表笔接到基极,再用黑表笔碰其他2只引脚,如有二极值代表此三极管为NPN型,否则是PNP型,在红表笔不动的情况下,黑表笔分别碰2只引脚都应改有正向二极值,阻值小的为集电极(C),阻值大的为发射极(E)-->在主板上测量三极管时候,因为线路上有并联很多其他元件,所以想精确的测量建议拆下来测量比较准,正常三极管不管是NPN还是PNP正向二极值都在450~750之间,如果发现不在此范围之内,则需要更换或者找全新的同型号的对照测量.。
主板信号线:主板上各种信号说明2疯狂代码 / ĵ:http://assembler/Article25905.html三、AGP接口信号说明1. GPIPE# I/O Pipelined Read(流水线读)n 这个信号由当前的Master来执行,它可以使用在AGP 2.0模式,但不能在AGP 3.0的规范使用。
在AGP3.0的规范中这个信号由DBI_HI(Dynamic Bus Inversion HI)代替。
2. GSBA[7:0] I Sideband Address(边带地址)这组信号提供了一个附加的总线去传输地址和命令从AGPn Master(显示卡)到GMCH(北桥)。
3. GRBF# I Read Buffer Full(读缓存区满)这个信号说明Master是否可以接受先前以低优先权请求的要读取的 n 数据。
当RBF#为Low时,中裁器将停止以低优先权去读取数据到Master。
4. GWBF# I Write Buffer Full(写缓存区满)n 这个信号说明Master是否可以准备接受从核心控制器的快写数据。
当WBF#为Low时,中裁器将停止这个快写数据的交易。
5. ST[2:0] O Status Bus(总线状态)n 这组信号有三BIT,可以组成八组,每组分别表示当前总线的状态。
6. ADSTB0 I/O AD Bus Strobe 0(地址数据总线选通)这个信号可以提供2X的时序为AGP,它负责总线AD[15:0]。
n7. ADSTB0# I/O AD Bus Strobe 0(地址数据总线选通)n 这个信号可以提供4X的时序为AGP,它负责总线AD[15:0]。
8. ADSTB1 I/O AD Bus Strobe 1(地址数据总线选通)这个信号可以提供2X的时序为AGP,它负责总线AD[31:16]。
n9. ADSTB1# I/O AD Bus Strobe 1(地址数据总线选通)n 这个信号可以提供4X的时序为AGP,它负责线总AD[31:16]。
主板的对于电脑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对电脑硬件的基本知识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 如果说CPU是电脑的心脏, 那主板就是电脑的骨架, 是心脏的立足根本. 电脑大部硬件都是通过主板的接口连接在一起, 下面就是电脑的主板部件接口详细图解, 一块主板主要由线路板和它上面的各种元器件组成, 电脑主板部件接口是我们主要要了解的, 通过主板图解能更好的知道各个接口的作用.1. 认识电脑的线路板电脑的主板一般都是PCB印制电路板, 它实际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里面采用铜箔走线。
电脑主板的PCB线路板一般分有四层,其中的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
而一些要求较高的主板的线路板可达到6-8层或更多。
电脑主板是如何做出来的呢? 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PCB“基板”开始。
制作的第一步是光绘出零件间联机的布线,其方法是采用负片转印(Subtractivetransfer)的方式将设计好的PCB线路板的线路底片“印刷”在金属导体上。
再通过一系统的复杂的工艺, 一块主板才能制作出来.不过如果线路板要想在电脑上做主板使用,还需制成不同的板型。
其中AT板型是一种最基本板型,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其标准尺寸为33.2cmX30.48cm,AT主板需与AT 机箱电源等相搭配使用,现已被淘汰。
而ATX板型则像一块横置的大AT板,这样便于ATX 机箱的风扇对CPU进行散热,而且板上的很多外部端口都被集成在主板上,并不像AT板上的许多COM口、打印口都要依靠连线才能输出。
另外ATX还有一种MicroATX小板型,它最多可支持4个扩充槽,减少了尺寸,降低了电耗与成本。
2.主板中的北桥芯片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如Intel的i845GE芯片组由82845GE GMCH北桥芯片和ICH4(FW82801DB)南桥芯片组成;而VIAKT400芯片组则由KT400北桥芯片和VT8235等南桥芯片组成(也有单芯片的产品,如SIS630/730等),其中北桥芯片是主桥,其一般可以和不同的南桥芯片进行搭配使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与性能。
常用电脑针脚定义玛瑞利单点电源26 35接地17点火线圈1 19喷油嘴18曲轴信号11 28故障灯6进气压力32节气门信号30水温信号13进气温度31怠速电机2 20 3 21油泵继电器23碳罐电磁阀225V 14氧信号12 29主继电器4信号地163.2 玛瑞利多点电源29 47接地27 28点火59(1-4) 66(2-3)喷油71 72 78 79曲轴信号53(+) 67(—)怠速电机57 58 64 65 油泵继电器15K 线25故障灯26空调压缩机41空调请求48碳罐电磁阀52水温信号62进气温度信号555V(节气门) 60进气压力信号75节气门信号765V(传感器) 683.3 德尔福I 代电源C5 A6 C16接地B1 D16 C7 D7曲轴信号B14 A16点火信号C14 D14喷油信号C4 C6诊断D11(OBD7) B9(OBD1)故障灯B10碳罐A13油泵A12怠速阀A1 A2 A3 A4空调请求信号A8空调压缩机A15空调风扇A11节气门信号D5进气压力信号A7水温信号B3进气温度B4防盗数据B8————————防盗器8 防盗请求B11————————防盗器6 蒸发箱温度D6 防盗器3,4————电源5V D8 防盗器1——————指示灯防盗器2——————接地德尔福II 代电脑针脚定义电源: 18# 20# 58#接地: 72#转速信号: 33#(正) 41#(负)喷油:70#(1)49#(2)61#(3)60#(4)点火:46# = 57#(1/4) 50# = 62#(2/3)油泵继电器: 9#怠速电机: 15# 14# 13# 7#风扇高速: 8#风扇低速: 1#诊断线: 47#3.5 德尔福III 代电脑针脚定义电源: 1 17 18接地: 5 21曲轴位置传感器: 12(正) 28(负)1/4 缸点火信号: 322/3 缸点火信号: 52喷油控制: 55 56 70 71油泵继电器控制: 47怠速电机: 34 33 54 53风扇高速: 50风扇低速: 675V 传感器电源: 4 20故障灯: 313.6 联合电子M 1.5.4电源18 27 37接地2=14=24传感器接地30K 线55上止点传感器49 (+) 48(—)5V 12喷油嘴17 16 35 34点火线圈1(A,G)20(K,E,L)怠速阀4 26 (21 29)油泵继电器3(A,G)22(K,E,L)水温信号45节气门53进气压力信号7故障灯23主继电器46风扇继电器31氧传感器28MOTOROLA 单插(五菱,福田,夏利)电源1接地8 17曲轴信号5 8(GND)点火信号16(1,4) 23(2,3)喷油信号15(1,4) 24(2,3)怠速电机13(1),14(2),21(3),22(4)油泵20 节气门信号18水温信号19进气压力信号9进气温度信号25V 11诊断6----SCAN8, 7----SCAN15(故障灯)五菱之光(MOTOROLA 双插)针脚定义针脚(A)连接点针脚(B)连接点A01 喷油嘴B01 氧传感器A02 喷油嘴B02A03 B03A04 主继电器B04A05 怠速马达B05A06 怠速马达B06 转速信号负A07 怠速马达B07 转速信号正A08 怠速马达B08A09 喷油嘴B09A10 喷油嘴B10 水温A11 B11 空调温度A12 B12A13 B13 诊断线A14 空调输出B14 诊断线A15 B15 凸轮轴传感器A16 电源B16 地A17 点火线圈B17 节气门A18 点火线圈B18 进气温度A19 地B19 进气压力A20 转速输出B20A21 油泵B21 点火开关A22 水箱风扇B22 5V 参考电压A23 空调输入B23 传感器地A24 故障灯B24 电源三菱富利卡电源B71-25 B64-80接地B71-13 B71-26点火信号B71-10(B71-23)曲轴信号B64-89凸轮轴B64-88油泵B71-8喷油嘴B71-1,14,2,15(#1 #2 #3 #4)故障灯B70-36 诊断B65-56 OBD II—1B65-62 OBD II—7检测信号B64-82DENSO 89561—87702(89560—87709)1 空调切断继电器MGC2 后备电源BAT5 A/C 开关ACSW6 暖风机BLW7 车速传感器SPD 9 冷却风扇继电器RFAN 10 发动机故障灯W 11 ECU 电源+B120 传感器接地E1 21 转速传感器+ N+23 进气压力供电VC 24 进气压力信号PIM 25 水温信号THW 32 喷油嘴#1033 油泵继电器FC2 36 除霜开关DEF37 大灯开关H/L 39 T 端子T40 脱机检查端子SIO 42 监视器端子VF 43 ECU 电源供给+B2 52 传感器接地E2 53 转速传感器— N— 54 节气门信号VTH 56 氧传感器Ox 60 怠速阀VSV162 接地E01 63 点火系统接地E0264 点火信号IG1捷达2V电源62 3接地1 2 120喷油嘴85 86 87 88点火信号112 113油泵继电器80曲轴信号98 (+) 99 (-) 诊断17MOTRONIC M3.8.2(5V)电源1 3接地2点火71,78,(70,77)喷油73,80,58,65曲轴(磁电) 56,63凸轮轴(霍尔) 76 油泵4K 线19碳罐15空气流量计13水温53进气温度54车速信号20空调请求10空调继电器8节气门电机59,66。
主板上各种信号说明一、CPU接口信号说明1. A[31:3]# I/O Address(地址总线)ν这组地址信号定义了CPU的最大内存寻址空间为4GB。
在地址周期的第一个子周期中,这些Pin传输的是交易的地址,在地址周期的第二个子周期中,这些Pin传输的是这个交易的信息类型。
2. A20M# I Adress-20 Mask(地址位20屏蔽)ν此信号由ICH(南桥)输出至CPU的信号。
它是让CPU在Real Mode(真实模式)时仿真8086只有1M Byte(1兆字节)地址空间,当超过1 Mbyte位空间时A20M#为Low,A20被驱动为0而使地址自动折返到第一个1Mbyte地址空间上。
3. ADS# I/O Address Strobe(地址选通)ν当这个信号被宣称时说明在地址信号上的数据是有效的。
在一个新的交易中,所有Bus上的信号都在监控ADS#是否有效,一但ADS#有效,它们将会作一些相应的动作,如:奇偶检查、协义检查、地址译码等操作。
4. ADSTB[1:0]# I/O Address Strobesν这两个信号主要用于锁定A[31:3]#和REQ[4:0]#在它们的上升沿和下降沿。
相应的ADSTB0#负责REQ[4:0]#和A[16:3]#,ADSTB1#负责A[31:17]#。
5. AP[1:0]# I/O Address Parity(地址奇偶校验)ν这两个信号主要用对地址总线的数据进行奇偶校验。
6. BCLK[1:0] I Bus Clock(总线时钟)这两个Clock主要用于供应在Host Bus上进行交易所需的Clock。
ν7. BNR# I/O Block Next Request(下一块请求)ν这个信号主要用于宣称一个总线的延迟通过任一个总线代理,在这个期间,当前总线的拥有者不能做任何一个新的交易。
8. BPRI# I Bus Priority Request(总线优先权请求)ν这个信号主要用于对系统总线使用权的仲裁,它必须被连接到系统总线的适当Pin 。
PS2、USB、DB-9、网卡、串口、并口、VGA针脚定义及接口定义图解2011-03-05 21:02以下为仅为主板各接口的针脚定义,外接出来的设备接口则应与主板对应接口针脚定义相反,如鼠标的主板接口定义为6——数据,4——VCC,3——GND,1——时钟,鼠标线的接口定义则与之相反为5——数据,3——VCC,4——GND,2——时钟;其他外接设备与此相同。
首先是ATX 20-Pin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根据下图你可方便判断和分辨。
现在为提高CPU的供电,从P4主板开始,都有个4P接口,单独为CPU供电,在此也已经标出。
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PS/2接口,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PC'99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PS/2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上图的分别为AT键盘(既常说的大口键盘),和PS2键盘(即小口键盘),如今市场上PS2键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AT键盘已经要沦为昨日黄花了。
因为键盘的定义相似,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各针脚定义如下:1、DATA 数据信号2、空3、GND 地端4、+5V5、CLOCK 时钟6 空(仅限PS2键盘)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由Compaq、IBM、Microsoft 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底联合提出的接口标准,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
1996年业界正式通过了USB1.0标准,但由于未获当时主流的Win95支持(直到Win95 OSR2才通过外挂模块提供对USB1.0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1998年USB1.1标准确立和Win98内核正式提供对USB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才真正开始普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USB2.0标准。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 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USB接口提供5V和200ma电流Imax=500 mApc=500ma,笔记本100ma头)。
主板接口你认识哪些?主板接口知识大全图解主板是电脑主机中比较关键的硬件之一,虽然它不像CPU或者显卡决定了主机的性能,但是主板是承载机箱内所有硬件的平台,它决定了主机的稳定性。
如果搭配了杂牌的主板,那么做工质量、稳定性方面都是无法保障的。
今天装机之家分享关于主板接口知识大全,让您认识主板的每一个接口以及作用。
主板接口图解小编认为如果要想学习组装电脑,那么最好能够了解主板每一个接口的作用,既然是主机中的核心载体,那么肯定要与其它硬件相连接的,只有了解了主板每个接口作用,那么对于装机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这篇关于主板接口知识的文章,首先为大家分享一下主板背部的部分,这些接口和日常使用相关,并且每一个用户都会使用到。
接着再来说说主板内部的接口部分,主板内部的接口功能十分丰富,也是很多新手朋友的难懂之处。
装机之家小编先来说说主板背部接口:有线网络接口有线网络接口目前主流就是RJ45网络接口,八个触点适配T568A或者T568B 型的双绞线,一般使用的网线都是T568B型的直通线,网络接口的上方有两个指示灯是代表是否有信号通过。
对于网络接口来说,并不像USB2.0和3.0有颜色表示,不过有些主板的网络接口支持颜色区分,比如Intel千兆网卡或者killer杀手网卡,分别为蓝色和红色代表。
外置天线接口Wi-Fi外置天线有一些高端豪华的主板或者HTPC使用的主板会配备Wi-Fi模块,并且附送了天线,无需单独购买无线网卡设备即可无线wifi上网(连接无线路由器)。
USB接口USB接口中文名为“通用串行总线”,插到USB上的最为常见的设备是USB键鼠、U盘、移动硬盘等。
而USB接口拥有多种规格,比如USB2.0、3.0、3.1,分别以黑色、蓝色、红色代表。
后续版本相对前代主要表现在传输速度上的提升。
此外,还有一些USB接口还附带一些其他功能,例如上图左边的接口是专门刷写BIOS的,将U盘插入就可以在BIOS中进行刷写,而右边Keybot接口是专门为华硕“键盘精灵”准备的接口。
常用CMOS模拟开关引脚功能和工作原理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模拟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控制电路中的信号开关。
在实际应用中,CMOS模拟开关被广泛用于模拟信号处理、功率电子和高速数字电路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CMOS模拟开关的引脚功能和工作原理。
CMOS模拟开关的引脚功能可以分为控制引脚、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三类。
1.控制引脚:(1)使能引脚(EN):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
当使能引脚为高电平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当使能引脚为低电平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控制引脚(CTRL):用于控制开关的通断。
当控制引脚为高电平时,开关处于通道状态;当控制引脚为低电平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输入引脚:CMOS模拟开关一般有两个输入引脚,分别为输入引脚A和输入引脚B。
这两个引脚用于输入模拟信号,并根据控制引脚的状态决定是否将信号传递到输出引脚。
当控制引脚为高电平时,如果输入引脚A为高电平,输入引脚B为低电平,则输出引脚会输出输入引脚A的信号(A→Y);如果输入引脚A为低电平,输入引脚B为高电平,则输出引脚会输出输入引脚B的信号(B→Y)。
3.输出引脚:输出引脚用于输出控制引脚和输入引脚之间的信号。
当控制引脚为低电平时,输出引脚会将信号屏蔽,无输出;当控制引脚为高电平时,输出引脚会将输入引脚的信号输出。
CMOS模拟开关的工作原理:CMOS模拟开关的工作原理基于互补对称的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特性。
在CMOS模拟开关中,有两个MOSFET管子,一个被称为N通道MOSFET管子,另一个被称为P通道MOSFET管子。
这两个管子由控制引脚和使能引脚控制,以实现通断信号的控制。
当使能引脚为高电平时,开关进入开启状态,N通道MOSFET上的电源电压会使得沟道导通,而P通道MOSFET上的电源电压则使得沟道截流。
这样,输入引脚的信号可以通过N通道MOSFET的通道流到输出引脚,实现信号的传输。
常见的芯片引脚定义CLK_CPU_BCLK[1:0] I 总线时钟H_PWRGOOD I 电源OK信号H_CPURESET# I 重置信号H_VID[6:0] O 电压识别信号H_GTLREF I GTL参考电压CPU_BSEL[2:0] I/O 总线选择信号H_TEST[1:2] I CPU侦测信号H_PROCHOT# I/O CPU过温指示H_THRM# I 热报警信号PM_THRMTRIP O 热报警信号H_IGNNE# I 忽略数值错误信号H_INIT# I 初始化H_INTR I 可屏蔽式中断H_20M# I 地址位元20屏蔽信号H_FERR# O 浮点错误信号H_SMI# I 系统管理中断信号H_STPCLK# I 停止时钟信号DPRSLPVR I 深层睡眠-稳压信号DPRSTP# I 深度停机信号H_CPUSLP# I CPU睡眠信号H_A[31:3]# I/O 地址总线信号H_D[63:0]# I/O 数据总线H_REQ[4:0]# I/O 命令请求H_TRDY# I/O 目标准备H_ADS# I/O 地址选通H_ADSTB[1:0]# I/O 地址选通H_AP[1:0]# I/O 地址奇偶效验H_DBSY# I/O 数据总线忙H_DP[3:0]# I/O 数据奇偶效验MA_A[13:0] O 内存地址M_DQ[63:0] I/O 数据线M_DM[7:0] O 数据屏蔽M_DQS[7:0] I/O 数据选通M_CKE[3:0] O 时钟允许M_CK[4:0]/MA_CK#[4:0] O 时钟输出M_CS[3:0]# O 芯片选择M_BA[1:0] O Bank选择M_RAS# O 行地址M_CAS# O 列地址M_WE# O 写允许NB_CRT_HSYNC O 水平同步信号NB_CRT_VSYNC O 垂直同步信号NB_CRT_RED O 红色模拟信号输出NB_CRT_GREEN O 绿色模拟信号输出NB_CRT_BLUE O 蓝色模拟信号输出NB_CRT_REFSET I 电阻设置TV_DACB/DACC O 电视信号传输DMA 直接访问内存PCI_AD[31:0] I/O 地址数据总线PCI_PAR I/O 同位信号PCI_C/BE[3:0]# I/O 指令或字节致能PCI 总线-外设部件互联总线PCI_REQ# I 请求PCI_GNT# O 保证PCI_RST# O 复位信号PCI_FRAME# I/O 周期框架PCI_IRDY# I/O 主设备准备就绪信号PCI_TRDY# I/O 从设备准备就绪信号PCI_STOP# I/O 停止PCI_DEVSEL# I/O 设备选择信号PCI_IDSEL I 初始化设备选择PCI_LOCK# I/O 锁定PCI_CLK_LAN I 网络时钟TP_RX[2:0] I 接受数据TP_TX[2:0] I 传输数据LAN_RSTSYNC O Lan Chip复位信号EE_SHCLK O EEPROM时钟EE_DIN I EEPROM数据输入EE_DOUT O EEPROM数据输出EE_CS O 片选信号OC# I 过电流保护USBP+(-) I/O USB信号IDE_PDCS1# O 设备芯片选择IDE_PDA[2:0] O 设备地址IDE_PDD[15:0] I/O 设备数据IDE_PDDREQ I 设备请求IDE_PDDACK# O 设备DMA确认IDE_PDIOR# O 磁盘I/O读IDE_PDIOW# O 磁盘I/O写IDE_PDIORDY I I/O通道备妥SATA0TXP(N) O 串行ATA0传送SATA0RXP(N) I 串行ATA0接受SATARBIAS(#) I 串行ATA电阻偏置SATALED# OD SATA读写指示SMB 全系统管理总线SMBDATA I/O 数据线SMBCLK I/O 时钟线LAD[3:0] I/O 地址数据复合线LFRAME# I/O LPC框架LDRQ# I DMA请求ACZ_RST# O 复位信号ACZ_SYNC O 同步信号ACZ_SDATAOUT O 串行数据输出ACZ_SDATAIN[1:0] I 串行数据输入HP_JD_SENSE# I 内外置喇叭切换MIC_JD_SENSE# I 内外置micphon切换PWRBTN# O 电源按钮信号RSMRST# O 恢复常态的复位信号PWROK I 电源正常信号PLTRST# O 总复位信号SLP_S3(S4、S5)# I 休眠控制信号LRST1# I LPC复位信号ROMRD# O 数据已准备ROMCS# O 片选信号EC_POWER_ON I 电源打开信号BATT_TEMP 电池识别ADAPTOR_I 适配器电流设定BAT_V 电池电压识别BAT_I 充/静止充电EC_BRGHT 亮暗度调节CHG_I 充电电流设定FAN_CTRL0 风扇控制CHG_REF 充电参考电压SB_RTCRST RTC复位PM_THROTTING# 过温警报CHG_G_LED 充电指示(绿)PWR_LED 电源指示灯RF_LED 无线网卡指示灯BTL_BEEP 报警音控制BATOFF_I 电池关闭LCD_SW[2:0] LCD开关ADAP_IN 适配器接入CHG_ON 充电打开LCDSW LCD背光开关LID# 休眠针开关AUX_PWRGD AUX电压正常V_RPWRGD CPU电压正常AUX_OFF AUX 电压关闭信号AUX_PWR_ON AUX电压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