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参将丘坦履历考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三国历史人物:浙江籍12位名将三国时期浙江属于扬州,自古江东子弟多英俊,名将辈出。
如朱儁之威声天下,孙坚之威震函洛、孙策之平定江东、朱然之名震敌国,皆不失为当世名将。
1·朱儁朱儁是浙江上虞人,好义轻财。
以上将之略,征交趾、斩梁龙,以功封候,征召入朝为谏议大夫。
黄巾起义,海内扰攘,朱儁与皇甫嵩受命仓猝之时,平定三郡,百战夷黄巾,功成师克,威声满天下,拜右车骑将军,进爵钱塘侯。
历官城门校尉、河南尹、太仆,迁太尉,录尚书事,复行骠骑将军事。
值李傕、郭汜交兵。
留任大司农,崎岖虎口,奉诏赴郭汜大营劝其息兵讲和,为其扣押。
朱儁素性刚烈,即日发病而逝。
2·凌统凌统是浙江余杭人,数从征战,征江夏、斩张硕,数战有功。
合肥之役,溃围解急,救孙权于危难之中,全身创夷。
“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贵义,有国士之风。
”官至偏将军,享年二十九。
英年早终,未尽其才,位列江表十二虎臣。
3·施绩施绩是浙江安吉人,大司马朱然之子,后复本姓。
从潘濬讨五溪蛮,以胆力称。
为官执法不倾,有将领之才。
以功迁平魏将军,屯乐乡,成功抵御魏军三路进攻,坚守江陵。
诸葛恪遇害,施绩拜骠骑将军,假节。
因权臣孙綝秉政,大臣疑贰,密连蜀汉共御魏国。
张布、丁奉诛孙綝,以施绩为上大将军,迁左大司马。
父子先后皆为吴国大司马,以功名终,奕世载美,一时佳话。
4·董袭董袭是浙江余姚人,志节慷慨,武力过人。
平彭虎、黄祖,官至越威校尉,迁偏将军。
督五楼船屯濡须口,夜遇暴风,临危不苟,船覆人亡,以身殉难,位列江东十二虎臣。
5·贺齐贺齐是浙江绍兴人,好军事,克宁内难,绥靖邦域,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威震山越,拜奋武将军。
合肥之役,孙权撤退遇袭,率三千精兵策应,孙权因此脱险。
官至后将军,假节,徐州牧。
大将晋宗叛吴降魏,贺齐率军袭蕲春、摛晋宗,雪吴国之耻。
览其勋绩,不在江东十二虎臣之下,无愧名将之称。
6·孙桓孙桓是浙江杭州富阳人,孙坚族子孙河之子。
气质不相同知乎镇北将军镇北将军:孙韶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
建安九年(204年),孙韶当时十七岁,孙韶的伯父将军孙河在宛陵被叛将杀害,孙韶收集孙河的余众,建置楼橹,以此防备敌人。
不久之后,孙权见到孙韶,很为器重,当即任命他为承烈校尉,统领孙河的兵马,以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两县作为孙韶的食邑,并自行设置官吏,一切照孙河生前的旧例。
后来,孙韶担任广陵太守、偏将军等官职。
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受封吴王,升任孙韶为扬威将军,赐爵建德侯。
黄武元年(222年),曹丕派遣大军进攻吴国。
在这场战役中,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领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领舟军前去拒敌。
当时前线遭逢大风,东吴的舟军漂到了长江北岸,遭到了张辽、王凌等人的攻击。
东吴的船只相继倾覆,士卒纷纷临阵战死、堕水受溺,死者数以千计。
东吴一方只得撤军还守。
黄武四年(225年)十月,孙韶派遣将领高寿等人率领五百士兵,从小路夜袭魏文帝曹丕的大军,曹丕大惊,高寿等人夺得其车盖而回。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将孙韶征调到吴国的北部边境,担任镇北将军,从而来防御魏国。
嘉禾三年(234年)五月,第四次合肥之战爆发。
此战,孙权派遣陆逊、诸葛瑾等带领一万多人马驻军江夏、沔口,派孙韶、张承等带领一万多人马进军广陵、淮阳。
同年六月,魏国征东将军满宠率部在新城抵挡吴军。
同年七月,孙权自己亲率大军进围合肥新城,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出武功,孙权认为魏明帝曹叡不可能远征南方,但是,魏明帝却派兵援助司马懿抵抗诸葛亮的进攻,自己亲率水军东征吴国。
嘉禾三年(234年)七月十九日,吴军围攻新城多日,魏国将领张颖等拒守力战,吴军难以破城。
吴军闻知魏明帝亲率大军督师作战,锐气大减,孙权于是退兵回返,孙韶也停止进军广陵等地。
镇江参将丘坦履历考袁辉镇江城,是明末设于丹东的营兵戍堡。
《明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四年十月己巳(公元1596年11月25日),“改长奠堡备御为游击,移驻镇江城地方,以河南巡抚标下游击季都填补”。
长奠堡,在今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被后金占领,城遂废。
镇江城的位置,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的九连城古城址。
镇江城营兵主官的职务,开始是游击,后来为参将等。
其中,丘坦在镇江城任游击、参将达5年之久。
丘坦,今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
字坦之,号长孺(也有说字长孺的)。
丘坦出身世家。
父丘齐云(公元1541-1589),字汝谦,又名谦之,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进士,曾任潮州知府。
丘坦的出生年代,不见史载。
不过,他比公安派的袁中道(隆庆四年,即公元1570年生)大6岁,因此丘坦是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出生。
丘坦成年以前的资料阙如,据推算他12岁至15岁随父在潮州。
父辞官后,随父回原籍。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前的一段时间,丘坦在老乡梅国桢(大同巡抚)处作幕僚。
当年到北京,参加公安派葡萄社聚会,后在北京准备和参加科举。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丘坦作为随员随同顾天竣出使朝鲜。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丘坦中武举顺天府乡试第一名。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丘坦在北京武举会试落第,袁宏道作《毕少参舟中见武录,知丘长孺被落,诗以悲之》。
那么,丘坦何时成为武进士,还是个谜。
清人廖元度在《楚风补》中说丘坦“用射策夺解,旋中武甲科”。
“射策夺解”,是指万历三十四年的事,但他在第二年的武举会试中落第,就谈不上“旋中武甲科”。
我推测,丘坦很可能在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农历四月的武举会试(三年一科)中成为武进士(武甲科,没有殿试),当年武进士录取名额为100人。
农历五月,顺天府尹汪可受提升大同巡抚,丘坦就在汪可受标下任军职。
有人说丘坦在万历三十四年至万历三十八年之间任海州参军,并出使朝鲜,这不可能的:首先,参军是王府职官,不能设于地方卫所,并且此前早已改称长史。
来不受阻碍,而更重要的则是有一定积累的 财富,才能够从事于交换。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因素,在远古时期这个地区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而为周围其他各地区所不及。
隋唐润州未尝治今丹徒镇胡菊兴《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一期载有《镇1江的兴起与发展》一文,文中述及隋唐润州的 治所,说成自隋至唐开元州治皆在今镇江市 东南丹徒镇,开元二十五年始移治今镇江市。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一.任何唐宋史料都没有提到过润州曾 在唐开元中移治,这是该文的“创见”,文中却 并没有拿出一条半条史料依据来。
二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正义引《括 地志》J 丹徒故城在润州丹徒县东南十八里, 汉丹徒县也仁《括地志》成书于贞观中,可见 贞观时汉丹徒县治已成“故城铁不是当时的 润州首县丹徒县的治所;当时的润州治所丹 徒县在故城西北十八里,正该是今之镇江市, 润州治今镇江市不始于开元。
■- ■三、《隋书•地理志》*江都郡延陵县J 日 置南徐州、南东海郡,……开皇九年州郡并 废,又废丹徒县入焉。
十五年置润州,大业初 州废/按六朝时南徐州南东海郡皆治京口 •I即今镇江市。
隋开皇中的润州和大业州废以 后的延陵县既然就是旧南徐州南东海郡所在P 则隋代始置润州寥治所即在古之京口今之 镇江市,隋唐润州治所始终都在今镇江市,未 尝治今丹徒镇,明甚。
治,.这个丹徒县在隋平陈之初开皇九年郡已 废入治今镇江市的延陵,明见上引《隋志》。
该 文致误之由,可能即在于漏看了「又废丹徒县 入焉睜这句话,遂误以并入为改名,说成“隋改 丹徒县为延陵县J 因而也就误以为隋延陵县 和置于延陵的润州仍然治今丹徒镇。
一误再 误之后,却又明知唐幵元时开伊娄河的润州 刺史齐阱治在今镇江,乃不得已创为绝无依 据的开元二十五年移治说。
五.《通典沢《元和郡县志沢《旧唐书•地理志沢《太平寰宇记》都说隋置润州得名于州 东润浦。
据《元和志》,润浦在丹徒县东二里。
润浦不在丹徒故城(今丹徒镇〉之东而在当时 的丹徒县(今镇江市〉之东,这又是隋始建润- I 州即治今镇江的一个坚强证据。
从「卧薪尝胆」看越国战争动员建设
王东平;吴宏强
【期刊名称】《国防》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 春科时期,江南吴、越两国世代相仇,争战不休.公元前494年,吴越之战,越败吴胜,越王成为吴国的奴隶.
【总页数】1页(P55)
【作者】王东平;吴宏强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伊拉克战争看战争动员的新变化 [J], 黄寿硕
2.从岭南出土文物看南越国后宫制度 [J], 胡田甜;
3.林书豪现象:超越国籍看个人价僧 [J], 景明
4.“英灵彰显”:从新见“仓桥文书”看日本的战争动员 [J], 芮赵凯; 王川
5.“英灵彰显”:从新见“仓桥文书”看日本的战争动员 [J], 芮赵凯; 王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说古代镇江的造船业
陈敦平
【期刊名称】《镇江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镇江扼江河之交。
发达的水运促进造船业的发展。
镇江造船行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
据史籍记载,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八月,“敕宋州刺史王波利等发江南十二州工人造大船数百艘”(1)。
据(元)胡三省注,十二州是:宣(宣城)、润(镇江)、常(常州)、苏(苏州)、湖(湖州)、杭(杭州)、越(绍兴)、台(临海)、婺(金华)、括(丽水即处州)、江(九江)、洪(南昌)。
润州就是承担造船任务的十二个州中的一个。
唐德宗时,李希烈反,镇海军节度使(治所在今镇江市)韩幌“闭关梁,修坞壁,造楼船战舰三千,柁以舟师,由海门(焦山以东江面)大阅”(2)。
【总页数】1页(P54)
【作者】陈敦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4
【相关文献】
1.试说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七"的起源 [J], 张世维
2.试说修辞的求“信”功能——以郭锡良《古代汉语》对文、互文为例 [J], 陈家
林
3.造船业与数控切割——访江苏镇江船厂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周洋先生 [J],
4.试说古代小说的概念与实绩 [J], 段启明
5.镇江市新民洲开发造船业 [J], 星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机大臣地位辨
曾凡亮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中提到军机大臣时说:“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但他们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
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这里讲到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曾凡亮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51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农户主体地位的法政策学辨思
2.气阴两虚证与益气养阴法在中医辨治慢性肾脏病中的重要地位
3.辽宋夏金政权历史地位辨
4.“宋词一代之胜”说与宋词地位之辨
5.“商业性成功”在创造性判断中的地位之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地国君想变虎
邾国船仁
【期刊名称】《四川粮油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正> 山东邹县,孔、孟出生之地。
此外,还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此地原不称邹而叫邾,称邾国。
轩辕黄帝姬姓诸子王封国,第二十七代国君叫普通侯。
世代行仁政、宣教化、守封土、国小地狭,为楚宣王所灭。
【总页数】1页(P57-57)
【作者】邾国船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7
【相关文献】
1.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能增收失地有保障--福清市镜洋镇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调查与思考 [J], 罗锜
2.新时代农民思想变迁逻辑及引导路径的新视野\r——评《当代农民思想变迁与农村和谐有序发展研究》三卷本 [J], 陈华兴
3.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望失地不失“家”——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建立构想 [J], 范德种
4.以诸子思想变革为借鉴,进行现代思想变革 [J], 刘永佶
5.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路虎
揽胜极光(敞篷版)、路虎揽胜星脉、捷豹XE、捷豹XF、捷豹F—PACE和部分国产路虎揽胜极光、路虎发现神行、捷豹XFL系列汽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熙宁四年高丽入贡考
陈少丰
【期刊名称】《沧桑》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熙宁四年,高丽中断与宋的朝贡关系41年后重新遣使入贡,在宋丽关系吏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关于本次朝贡的缘起、时间、地点、人物、官职、过程,中韩电籍的记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
本文通过对两国史籍的考证,力图纠正讹误之处,全面还原本次朝贡的史实。
【总页数】3页(P7-9)
【作者】陈少丰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7
【相关文献】
1.宋与高丽官方交易物品杂考
2.大理国使入宋问题新探*--熙宁九年后大理贡使“不常来”及政和入宋路线变化原因之考察
3.变动社会中的外交模式--从宋廷对高丽使臣接待制度看宋丽关系之流变
4.宋崇宁四年丕师塔记考
5.宋明州高丽宝云义
通大师事迹考——兼论其在佛教史上的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镇江参将丘坦履历考
袁辉
镇江城,是明末设于丹东的营兵戍堡。
《明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四年十月己巳(公元1596年11月25日),“改长奠堡备御为游击,移驻镇江城地方,以河南巡抚标下游击季都填补”。
长奠堡,在今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被后金占领,城遂废。
镇江城的位置,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的九连城古城址。
镇江城营兵主官的职务,开始是游击,后来为参将等。
其中,丘坦在镇江城任游击、参将达5年之久。
丘坦,今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
字坦之,号长孺(也有说字长孺的)。
丘坦出身世家。
父丘齐云(公元1541-1589),字汝谦,又名谦之,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进士,曾任潮州知府。
丘坦的出生年代,不见史载。
不过,他比公安派的袁中道(隆庆四年,即公元1570年生)大6岁,因此丘坦是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出生。
丘坦成年以前的资料阙如,据推算他12岁至15岁随父在潮州。
父辞官后,随父回原籍。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前的一段时间,丘坦在老乡梅国桢(大同巡抚)处作幕僚。
当年到北京,参加公安派葡萄社聚会,后在北京准备和参加科举。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丘坦作为随员随同顾天竣出使朝鲜。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丘坦中武举顺天府乡试第一名。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丘坦在北京武举会试落第,袁宏道作《毕少参舟中见武录,知丘长孺被落,诗以悲之》。
那么,丘坦何时成为武进士,还是个谜。
清人廖元度在《楚风补》中说丘坦“用射策夺解,旋中武甲科”。
“射策夺解”,是指万历三十四年的事,但他在第二年的武举会试中落第,就谈不上“旋中武甲科”。
我推测,丘坦很可能在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农历四月的武举会试(三年一科)中成为武进士(武甲科,没有殿试),当年武进士录取名额为100人。
农历五月,顺天府尹汪可受提升大同巡抚,丘坦就在汪可受标下任军职。
有人说丘坦在万历三十四年至万历三十八年之间任海州参军,并出使朝鲜,这不可能的:首先,参军是王府职官,不能设于地方卫所,并且此前早已改称长史。
民国《麻城县志》倒是说丘坦曾任海州(今海城市)参将,但历史记载是,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农历五月,“丘参将欲递海州卫参将”。
农历六月,“丘坦免递参将”,没有任海州参将的时间;其次,没有史料证明丘坦在这段时间出使朝鲜。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春,49周岁的丘坦奉汪可受之命,来到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修补李贽的墓碑,并留下了《奉汪大中丞命为卓师墓碑书丹有碑》等诗。
农历八月二十日(9月7日),丘坦到丹东任镇江城游击。
镇江游击是什么职务、品级?这些,立于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碑碣子村庙沟的《明代镇守将军都指挥使丘坦题名碑》的落款(“乙卯仲冬镇守将军都指挥使楚麻城丘坦撰并书”),给了我们以答案。
游击的全称是游击将军,与碑文落款中的“镇守将军”相呼应,镇守将军就是镇守镇江城的游击将军,这是职务。
但是,游击将军没有品级,而品级则来自于职衔,这就是碑文落款中的“都指挥使”。
根据史料记载,丘坦职务职衔的合称是“钦差辽东镇江等处地方游击将军都指挥使”。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都指挥使不是卫所的职官吗,怎么属于营兵武官的游击将军
也套用它?
原来,明代的基本军事组织是卫所。
同时,在要害地方还驻有营兵。
拿丹东来说,这两种军制都有:卫,如定辽右卫;营兵,如镇江城等。
卫所武官的职务与品级对应,可以据此享受相应待遇,如都指挥使是正二品,享受正二品待遇;而营兵武官的职务不与品级对应,必须挂卫所武官职衔,才可享受相应待遇。
同样的职官名称,在卫所武官是职务,在营兵武官是职衔。
拿游击将军来说,属都司堂官,有的挂都指挥使衔(正二品),也有的挂都都指挥佥事衔(正三品),如同现在政府的局长,有乡科级的,有县处级的,也有司局级的,凭此获得工资等待遇。
丘坦这个游击将军挂的是都指挥使衔,因而是正二品。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918年)农历闰四月,丘坦在职务上升为参将(职衔没变)。
一个月后的五月丙午(7月10日),朝廷批准丘坦致仕(退休)。
廖元度说丘坦:“凡七疏使解”。
就是说,丘坦上给皇帝上了7次疏,才被批准退休,这实有其事(据丘坦自己讲,到万历四十四年,就已经上了5次疏)。
但综合有关史料后,我们认为丘坦这样做是被参后的无奈之举。
农历六月,54周岁的丘坦被老长官蓟辽总督汪可受聘为参谋官,离开丹东。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丘坦不再担任汪可受的参谋官,而到淮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任军职。
廖元度说丘坦“阃寄归抵淮阳”,就是这个意思。
丘坦在汪可受那里干了一年,廖元度说丘坦担任镇江游击“历事六年”,实际包括在汪可受那里的一年。
“归抵”,也只能发生在此时。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农历八月后),丘坦为已逝的恩师周道一文集撰写“跋”。
丘坦在淮阳任军职后,很可能又出征塞外,并且得胜而归。
袁中道写了《送丘长孺南还》3首,其一记录了这一场景:
文人情性武人装,闹带花衫大羽囊。
鬻宅典田重出塞,臂鹰牵犬复还乡。
身穿通邑千人看,马度秋原百鸟藏。
莫向前途久留滞,吴姬酿酒待君尝。
“鬻宅典田重出塞,臂鹰牵犬复还乡。
”意思是丘坦把老家的房子地都卖了,重新出塞征战,后来又架着鹰牵着狗南还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如果按照前面的叙述,“重出塞”似应指丘坦到我们丹东任镇江游击和参将(他到大同给大同巡抚梅国桢处作幕僚算第一次)。
“复还乡”应该指万历四十六年从丹东到金陵。
此说不大可能成立:首先,从万历二十七年至万历四十一年间,即丘坦离开大同到北京,再回大同到丹东的这段时间,没有回乡的记录,做不到“鬻宅典田”和“重出塞”。
在当时的交通、通信条件下,只有在老家,才可以“鬻宅典田”,然后“重出塞”;其次,泰昌元年丘坦为周道一文集写“跋”,说明他回的是老家麻城而不是金陵,不合袁中道诗;再次,丘坦万历四十六年被参致仕,是灰溜溜地离开丹东。
丘坦到汪可受那里当参谋后,汪却因明军萨尔浒战败而辞职,丘坦也不能风光离开。
这些,都与袁诗中的意境相差太远。
可能的情况是,泰昌元年,丘坦回老家,把房子地都卖了,再作冯妇,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秋凯旋。
丘坦妻子刘氏在《荐夫长孺先生文》:“叹十一年戎马,功名技擅雕龙”。
意思是说丘坦有11年的军旅生涯,如果从丘坦万历三十八年中武进士授武官算起,到天启元年正好11年,与“臂鹰牵犬复还乡”合牙。
而如果从丘坦万历三十四年获武举人算起,就有很多地方对不上茬:一是武举人不授官;二是11年后应是万历四十五年,丘坦在这一年离职-----显然不合实际。
丘坦的这次“出塞”,虽然的地点、对象、过程待考,但结果肯定不错。
不然的话,不能衣锦还乡,有诗中盛况。
丘坦这次出塞胜利后,没有回老家,而“卜居金陵以诗酒自娱”。
大概是丘、袁在北方
碰面时,丘就流露出得一段时间到金陵定居的意向,所以袁就劝慰丘说“莫向前途久留滞,吴姬酿酒待君尝”。
意思是你不要在道上耽搁太长时间,金陵的姑娘正等着给你敬酒呢。
“吴姬”指吴地的美女,金陵古时属于吴地,而丘坦的老家麻城,古时属于楚地。
丘坦在金陵何时辞世,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