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印发《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88.69 KB
- 文档页数:13
C.管理权限D.工作单位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条3.下列什么机关给予公职人员的处分称为政务处分。
(C)A.任免机关B.所在单位C.监察机关D.以上都是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条。
任免机关、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作出的称为政纪处分。
4.某县移民局在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时,第二批名单随机从“十三五”规划的搬迁名单中抽取3642人,与第一批名单重复89户334人,造成严重后果,副局长庞某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监察机关不可能给予庞某哪种处分:(B)A.警告B.严重警告C.降级D.撤职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六条。
严重警告为党纪处分种类。
5.某县环保局副局长房某某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工程中受贿35.8万元;在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期间受贿100万元,对房某某的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C)A.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B.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C.移送司法机关作进一步侦查D.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责任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七条6.公职人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同时会受到下列哪种政务处分。
(B)A.开除B.撤职C.记过D.警告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八条。
7.2018年,街道公务员何某被人举报与他人通奸,县纪委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何某在2008年在外地嫖娼曾被当地公安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当时何某是中共党员,在某私营企业工作。
何某可能会受到什么处分。
(C)A.只受到党纪处分B.只受到政务处分C.党纪政务双重重处分D.党纪重处分、政务轻处分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八条8.局长魏某某因涉嫌私分罚没财产,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
魏某某立案前已经办理好“港澳七日游”审批手续,现在还能否如期出游?(A)A.不能B.能,无须任何机关同意C.须经所在单位同意D.须经立案机关同意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9.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在(A)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应变更手续。
【原创】2020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培训试题及答案2020.10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B)A、2020年5月18日B、2020年7月1日C、2020年9月1日D、2020年6月1日2C)A、六个月;B、十二个月;C、十八个月;D、二十四个月;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审、复核机关应当撤销原政务处分决定,重新作出决定或者责令原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重新作出决定:。
(D)A、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B、对违法行为的情节认定确有错误的C、政务处分不当的D 、违反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4、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将政务处分决定书存入其本人档案。
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是最长不得超过 。
(C )A 、十二个月B 、九个月C 、六个月D 、十个月5、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
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 。
(A )A 、四十八个月B 、五年C 、六年D 、七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ABD )A 、规范政务处分B、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C、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D、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2、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
(ABCD)A、记大过B、警告C、开除D、撤职3、参与公职人员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ABCD)A、是被调查人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B、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C、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D、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调查、处理的其他情形4、决定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制作政务处分决定书。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法律知识问答题目测试卷(含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法律知识问答测试卷单位: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
2.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3.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5.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从轻政务处分。
2.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3.公职人员犯罪,应当予以开除的情形包括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4.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其中,被记大过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
5.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情节较重的,予以记大过或者撤职。
三、判断题(每空4分,共20分)1.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
(错误)2.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可以合并政务处分。
(正确)3.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错误)4.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
(正确)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记大过、降级、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