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17.39 KB
- 文档页数:4
学而思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学而思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的部分内容:一、有理数及其运算1. 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
2. 有理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绝对值相加,符号决定和的大小。
3. 有理数的减法:减法转化为加法,被减数、减数与差的的关系。
4. 有理数的乘法:符号规律,绝对值相乘。
5. 有理数的除法:除法转化为乘法,商的变化规律。
6. 有理数的乘方:乘方的意义,乘方运算规则。
二、几何知识1.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点的坐标,线段的平行、垂直,平面的性质。
2.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三角形的判定。
3. 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线、内角和。
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5.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垂直,正方形的性质。
三、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
2.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与直线。
3.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方程的应用。
4.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5.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几何证明1.三角形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 四边形的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
3.几何证明的方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
五、统计与概率1.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
2.频数与频率: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表,概率的基本概念。
3.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
4.统计的应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概率的应用。
通过学习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学生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八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系统讲义第1讲 认识三角形经典·考题·赏析【例1】若的三边分别为4,x ,9,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当周长为奇数时,x =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而大于两边之差故5<x <13,18<l <26;周长为19时,x =6,周长为21时,x =8,周长为23时,x =10,周长为25时,x =12,【变式题组】01.若△ABC 的三边分别为4,x ,9,且9为最长边,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02.设△ABC 三边为a ,b ,c 的长度均为正整数,且a <b <c ,a +b +c =13,则以a ,b ,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___个.03.用9根同样长的火柴棒在桌面上摆一个三角形(不许折断)并全部用完,能摆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8cm ,周长为58cm ,试求三角形三边的长.【解法指导】对等腰三角形,题目没有交代底边和腰,要给予讨论.当18cm 为腰时,底边为58-18×2=22,则三边为18,18,22. 当18cm 为底边时,腰为58182=20,则三边为20,20,18.此两种情况都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18cm ,18cm ,22cm 或18cm , 20,20cm . 【变式题组】01.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 ,12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24cmB .30cmC .24cm 或30cmD .18cm0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条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0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0两部分,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_. 【例3】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DE 是△ADC 的中线,EF 是△DEC 的中线,FG 是△EFC 的中线,若S △GFC =1cm 2,则S △ABC =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中线将原三角形面积一分为二,由FG 为△EFC 的中线,知S △EFC =2S △GFC =2.又由EF 为△DEC 中线,S △DEC =2S △EFC =4.同理S △ADC =8,S △ABC =16.FDC【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BE 的中点,S △ABC =4,则S △EFC =______________.02.如图,点D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任意一点,DE ⊥AB 于E ,DF ⊥AC 于F ,若一腰上的高为4cm ,则DE +DF =______________.0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AB ) ,点E 在BC 上,且AE =AD ,DF ⊥AE 于F ,则DF 与A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例4】已知,如图,则∠A +∠B +∠C +∠D +∠E =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这是本章的一个基本图形,其基本方法为构造三角形或四边形内角和,结合八字形角的关系即,∠A +∠B =∠C +∠D .故连结BC 有∠A +∠D =∠DBC +∠ACB ,∴∠A +∠B +∠C +∠D +∠E =180°【变式题组】01.如图,则∠A +∠B +∠C +∠D +∠E =______________.02.如图,则∠A +∠B +∠C +∠D +∠E +∠F =______________.03.如图,则∠A +∠B +∠C +∠D +∠E +∠F =______________.(第1题图)(例4题图)CD(第3题图)(第2题图)C(第3题图)(第2题图)B(第1题图)B(例6题图)E D(第1题图)【例5】如图,已知∠A =70°,BO 、CO 分别平分∠ABC 、∠ACB .则∠BOC = 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这是本章另一个基本图形,其结论为∠BOC =12∠A +90°.证法如下: ∠BOC =180°-∠OBC -∠OCB =180°-12∠ABC -12∠ACB =180°-12(180°-∠A )= 90°+12∠A .所以∠BOC =125°.【变式题组】01.如图,∠A =70°,∠B =40°,∠C =20°,则∠BOC =______________.°,点P 、O 分别是∠ABC 、∠ACB 的三等分线的交点,则∠OPC =______________.03.如图,∠O =140°,∠P =100°,BP 、CP 分别平分∠ABO 、∠ACO ,则∠A =______________.【例6】如图,已知∠B =35°,∠C =47°,AD ⊥BC ,AE 平分∠BAC ,则∠EAD =【解法指导】∵∠EAD =90°-∠AED =90°-(∠B +∠BAE )= 90°-∠B -12(180°-∠B -∠C )= 90°-∠B -90°+12∠B + 12∠C =12(∠C -∠B ) ,故∠EAD =6°. 【变式题组】01.(改)如图,已知∠B =39°,∠C =61°,BD ⊥AC ,AE 平分∠BAC ,则∠BFE =__________.(说明:原题题、图不符.由已知得△A =98°, BD ⊥AC ,则点D 在CA 的延长线上.)BC(第1题图)BC(第2题图)C(第3题图)C02.如图,在△ABC 中,∠ACB =40°,AD 平分∠BAC ,∠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P ,点F 是BC 上一动点(F 、D 不重合) ,过点F 作EF ⊥BC 交于点E ,下列结论:①∠P +∠DEF 为定值,②∠P -∠DEF 为定值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例7】如图,在平面内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至△AB ′C ′,使CC ′∥AB ,若∠BAC =70°,则旋转角α=_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利用平移、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这条性质来解题.∵CC ′∥AB ,∴∠C ′CA =∠CAB =70°,又AC =AC ′,∴∠C ′AC =180°-2×70°=40°【变式题组】01如图,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板画∠AOB =45°,并将三角板沿OB 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虚线后绕点M 逆时针方向旋转22°,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 的直角α=______________.02.如图,在平面内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OA ′B ′,若点A ′在AB 上时,则旋转角α=______________.(∠AOB =90°,∠B =30°)03.如图,△ABE 和△ACD 是△ABC 沿着AB 边,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BAC =130°,则∠α=______________.(第1题图)M(第2题图)B(第2题图)(第3题图)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02.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确定03.有4条线段,长度分别是4cm ,8cm ,10cm ,12cm ,选其中三条组成三角形,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0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C .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D .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05.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 06.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07.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cm ,另一边长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 08.三角形三条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三角形的周长不大于18,则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09.如图,在△ABC 中,△A =42°,△B 与△C 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 、E ,则△BD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10.如图,光线l 照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在平面镜△、△之间来回反射,已知△α=55,△γ=75°,△β=______________.11.如图,点D 、E 、F 分别是BC 、AD 、BE 的中点,且S △EFC =1,则S △ABC =______________. 12.如图,已知: △1=△2,△3=△4,△BAC =63°,则△DAC =____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点D 、E 是BC 上的点,且BE =AB ,CD =CA ,△DAE =13△BAC ,求△BAC 的度数(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3题图)D E C(第12题图)第2讲认识多边形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六边形.(1)从顶点A出发画这个多边形的所有对角线,这样的对角线有几条?它们将六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2)画出此六边形的所有对角线,数一数共有几条?【解法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对角线的定义,对于n边形,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n-3)条对角线,它们将这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n边形一共有(3)2n n条对角线,解:(1)从顶点A出发,共可画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它们分别是AC、AD、AE.将六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ABC、△ACD、△ADE、△AEF;(2)六边形共有9条对角线.【变式题组】01.下列图形中,凸多边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02.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k边形对角线条数等于边数,则m=______,n=______,k=________.03.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恰好是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的2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例2】(1)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几边形的内角和是八边形内角和的2倍?【解法指导】(1)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从n边形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作(n -3)条对角线,并且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这(n-2)个三角形内角和恰好是多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0;(2)内角和定理的应用:①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求其内角和;②已知多边形内角和,求其边数.解:(1)八边形的内角和为(8-2)×1800=10800;(2)设n边形的内角和是八边形内角和的2倍,则有(n-2)×1800=10800×2,解得n=14. 故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八边形内角和的2倍.【变式题组】01.已知n边形的内角和为21600,求n边形的边数.02.如果一个正多边的一个内角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方形B.正五边形C.正六边形D.正七边形0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8B.7C.6D.504.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700,则∠AED的度数为()A.1100B.1080C.1050D.100005.当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时,它的内角和与外角和()A.都不变B.内角和增加1800,外角和不变C.内角和增加1800,外角和减少1800D.都增加1800【例3】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每爬行5cm便左转600,则这只蚂蚁需要爬行多少路程才能回到点A?解:蚂蚁爬行的路程构成一个正多边形,其路程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周长,根据已知可得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为6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所以这只蚂蚁需要爬行5×6=30(cm)才能回到点A.【解法指导】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0.(1)多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0,它与边数的多少无关.(2)多边形的外角和的推导方法:由于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1800·n,外角和等于n·1800-(n-2)·1800=3600.(3)多边的外角和为什么等于3600,还可以这样理解: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A出发,沿多边形的各边走过各顶点,再回到点A,然后转向出发点时的方向,在行程中所转的各个角的和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走了一周,所转的各个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0.(4)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0的作用:①已知各相等外角度数求多边形边数;②已知多边形边数,求各相等外角的度数.【变式题组】01.(无锡)八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度.02.(永州)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400,剪去∠A后成四边形,则∠1+∠2=_____03.(资阳)n(n为整数,且n≥3)边形的内角和比(n+1)边形的内角和少____度. 04.(株洲)如图所示,小明在操场上从点A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40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后,又向左转400,……,照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_____米.【例4】已知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0,且两多边形的边数之比为2:5,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解法指导】因为两个多边形的边数之比为2:5,可设两个多边形的边数为2x和5x,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可列出方程.解:设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是2x和5x,则由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可得:(2x-2)·1800+(5x-2)·1800=18000,解得x=2,∴2x=4,5x=10,故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为4和10.【变式题组】01.一个多边形除去一个角后,其余各内角的和为22100,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_02.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其内角和的25,则此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03.每一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它的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23,则这个多边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04.内角和与其外角和相等的多边形是___________【例5】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多边形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面,他购买的瓷砖不可以是()A.正三角形B.长方形C.正八边形D.正六边形【解法指导】根据平面镶嵌的定义可知:在一个顶点处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0,由于正三角形、长方形、正六边形的内角都是3600的约数,因此它们可以用来完成平面镶嵌,而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350,不是3600的约数,所以正八边形不能把平面镶嵌.解:选C.【变式题组】01.用一种如下形状的地砖,不能把地面铺成既无缝隙,又不重叠的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D.正五边形02.小明家装修房屋,用同样的正多边形瓷砖铺地,顶点连着顶点,要铺满地面而不重叠,瓷砖的形状可能有()A.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B.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C.正方形、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03.只用下列正多边形•能作平面镶嵌的是()A.正五边形B.正六边形C.正八边形D.正十边形04.(晋江市)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得到4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7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到10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1个小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A.669B.670C.671D.672【例6】有一个十一边形,它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和边长为1的正方形无重叠、无间隙地拼成,求此十一边形各内角的大小,并画出图形.【解法指导】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0,正方形的每个内角为900,它们无重叠、无间隙可拼成600、900、1200、1500四种角度,根据十一边形内角和即可判断每种角的个数.解:因为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分别为600、900,由此可拼成600、900、1200、1500四种角度,十一边形内角和为(n-2)×1800=(11-2)×1800=16200.因为1200×11<16200<1500×11,所以这个十一边形的内角只有1200和1500两种.设1200的角有m个,1500的角有n个,则有1200m+1500n=16200,即4m+5n=54此方程有唯一正整数解110mn=⎧⎨=⎩,所以这个十一边形内角中有1个角为1200,10个角为1500,此十一边形如图所示.【变式题组】01.如图是某广场地面的一部分,地面的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砖,周围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理石砖镶嵌,从里向外共铺了12层(不包括中央的正六边形地砖),每一层的外边界都围成一个正多边形,若中央正六边形的地砖边长为0.5m,则第12层的外边界所围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02.(黄冈)小明的书房地面为210cm×300cm的长方形,若仅从方便平面镶嵌的角度出发,最适宜选用的地砖规格为()A.30cm×30cm的正方形,B.50cm×50cm的正方形,C.60cm×60cm的正方形,D.120cm×120cm的正方形,03.正m边形、正n边形及正p边形各取一个内角,其和为3600,求111m n p++的值.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在一个顶点处,若正n边形的几个内角的和为______,则此正n边形可铺满地面,没有空隙.02.(宜昌市)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正方形瓷砖铺设正方形地面,观察图形并猜想填空:当黑色瓷砖为20块时,白色瓷砖为______块,当白色瓷砖为n2(n为正整数)块时,黑色瓷砖为______块.03.(嘉峪关)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板砖按图所示的规律拼成如下若干地板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白色的地板砖有______块.04.如图所示的图案是由正六边形密铺而成,黑色正六边形周围的第一层有六个白色正六边形,则第n层有______个白色正六边形.05.如果只用一种正多边形作平面镶嵌,而且在每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周围都有6个正多边形,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3B.4C.5D.606.下列不能镶嵌的正多边组合是()A.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B.正方形与正六边形C.正三角形与正方形D.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07.用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镶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边长相同B.在每一点的交接处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C.边长之间互为整数倍D.在每一点的交接处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0,且边长相等08.(荆门市)用三块正多边形的木板铺地,拼在一起且相交于一点的各边完全吻合,其中两块木板的边数都是8,则第三块木板的边数是()A.4B.5C.6D.809.[自贡(课改)]张珊的父母打算购买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正多边形瓷砖来铺卫生间的地面,张珊特意提醒父母,为了保证铺地面时既没缝隙、又不重叠,所购瓷砖形状不能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10.我们常常见到如图所示那样图案的地板,它们分别是由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材料铺成的,(1)为什么用这样形状的材料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板?(2)你想一想能否用一些全等的任意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镶嵌成地板,请画出图形. 11.某单位的地板由三种各角相等、各边也相等的多边形铺成,假设它们的边数为x、y、z,你能找出x、y、z之间有何种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12.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用它们镶嵌图案,方法如下:白色正六边形分上下两行,上面一行的正六边形个数比下面一行少一个,正六边形之间的空隙用黑色的正三角形嵌满,按第1,2,3个图案[如图(1)、(2)、(3)]规律依次下去,则第n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和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A.n2+n+2,2n+1B.2n+2,2n+1C.4n,n2-n+3D.4n,2n+1B AC D EF第3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 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 A .5对 B .4对 C .3对 D .2对【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 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 BC CB =⎧⎪=⎨⎪=⎩∠∠ ∴△ABC ≌∴△DCB (SAS ) ∴∠A =∠D ⑵在△ABE 和△DCE 中A DAED DEC AB DC =⎧⎪=⎨⎪=⎩∠∠∠∠ ∴△ABE ≌∴△DCE ∴BE =CE 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BE CEEF EF=⎧⎨=⎩ ∴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 【变式题组】 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 FC E DB 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 AB DCAE DF BE CF =⎧⎪=⎨⎪=⎩∴△ABE ≌△DCF (SSS ) ∴∠B =∠C在△ABF 和△DCE 中, AB DC B C BF CE =⎧⎪=⎨⎪=⎩∠∠ ∴△ABF ≌△DCE ∴AF =DE【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A BCD OFEA CEFBD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 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⑴∠AFD =∠DCA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在△ABF 和△DEC 中, AB DE ABF DEC BF EC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AE第1题图A BCDEBCDO第2题图AFECB DB (E )OC F 图③FA B C DE FAB (E )C DDA图②图①E F B A B P D E C 第1题图 A C DG 第2题图【变式题组】 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 =48°,则∠APD 等于( ) A .42° B .48° C .52° D .58° 0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BC ≌△DEFB .∠DEF =90°C . AC =DFD .EC =CF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⑴求证:AB ⊥ED ;⑵若PB =BC ,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 AP =AQ ;⑵AP ⊥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 =AQ ,也就是证△APD 和△AQE ,或△APB 和△QAC 全等,由已知条件BP =AC ,CQ =AB ,应该证△APB ≌△QAC ,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 ⊥AQ ,即证∠PAQ =90°,∠PAD +∠QAC =90°就可以.证明:⑴∵BD 、CE 分别是△ABC 的两边上的高,∴∠BDA =∠CEA =90°, ∴∠1+∠BAD =90°,∠2+∠BAD =90°,∴∠1=∠2. 在△APB 和△QAC 中, 2AB QC BP CA =⎧⎪=⎨⎪=⎩∠1∠ ∴△APB ≌△QAC ,BFACE NMPDDA CBFE21ABCPQE F DA B C DF E∴AP =AQ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 ∵∠CAQ +∠PAD =90°,∴AP ⊥AQ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F 是CD 的中点,求证:AF ⊥CD .02.(湖州市竞赛试题)如图,在一个房间内有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MA 为am ,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75°,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的墙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m + B .2a bm - C .bm 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02.如图,△ACB ≌△A /C /B /,∠ BCB /=30°,则∠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AECBA 75° C45° BNM第2题图第3题图D第3题图第1题图C AO DB P第2题图ACA /B B /a αcca50° b72° 58°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 CB =CD B .∠BAC =∠DAC C . ∠BCA =∠DCAD .∠B =∠D =90°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 、B 、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BE ≌△CBDB . ∠ABE =∠CBDC . ∠ABC =∠EBD =45° D . AC ∥BE06.如图,△ABC 和共顶点A ,AB =AE ,∠1=∠2,∠B =∠E .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小华说:“一定有△ABC ≌△AED .”小明说:“△ABM ≌△AEN .”那么( ) A . 小华、小明都对 B . 小华、小明都不对 C . 小华对、小明不对 D .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 =EC , BC =CD , AB =ED ,如果∠BCA =119°,∠ACD =98°,那么∠EC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08.如图,△ABC ≌△ADE ,BC 延长线交DE 于F ,∠B =25°,∠ACB =105°,∠DAC =10°,则∠DFB 的度数为_______.09.如图,在Rt △ABC 中,△C =90°, DE ⊥AB 于D , BC =BD . AC =3,那么AE +DE =______10.如图,BA ⊥AC , CD ∥AB . BC =DE ,且BC ⊥DE ,若AB =2, CD =6,则AE =_____.E2 1N AB DC 第5题图ABCDEAB CD第4题图第6题图M第10题图AB CDE 第9题图EABC DABC AEBD 第7题图 第8题图第4讲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已知OD 平分∠AOB ,在OA 、OB 边上截取OA =OB ,PM ⊥BD ,PN ⊥AD .求证:PM =PN【解法指导】由于PM ⊥BD ,PN ⊥AD .欲证PM =PN 只需∠3=∠4,证∠3=∠4,只需∠3和∠4所在的△OBD 与△OAD 全等即可.证明:∵OD 平分∠AOB ∴∠1=∠2在△OBD 与△OAD 中,12OB OA OD OD =⎧⎪∠=∠⎨⎪=⎩∴△OBD ≌△OAD∴∠3=∠4 ∵PM ⊥BD ,PN ⊥AD 所以PM =PN 【变式题组】01.如图,CP 、BP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BCM 、∠CBN .求证: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02.如图,BD 平分∠ABC ,AB =BC ,点P 是BD 延长线上的一点,PM ⊥AD ,PN ⊥CD .求证:PM =PN【例2】(天津竞赛题)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点E ,且AE =12(AB +AD ),如果∠D =120°,求∠B 的度数 【解法指导】由已知∠1=∠2,CE ⊥AB ,联想到可作CF ⊥AD 于F ,得CE =CF ,AF =AE ,又由AE =12(AB +AD )得DF =EB ,于是可证△CFD ≌△CEB ,则∠B =∠CDF =60°.或者在AE 上截取AM =AD 从而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过点C 作CF ⊥AD 于点F .∵AC 平分∠BAD ,CE ⊥AB ,点C 上一点,∴CE =CF在Rt △CFA 和Rt △CEA 中,CF CEAC AC=⎧⎨=⎩ ∴Rt △ACF ≌Rt △ACE ∴AF =AE又∵AE =12(AE +BE +AF -DF ),2AE =AE +AF +BE -DF ,∴BE =DF ∵CF ⊥AD ,CE ⊥AB ,∴∠F =∠CEB =90°在△CEB 和△CFD 中,CE CF F CEB DF BE =⎧⎪∠=∠⎨⎪=⎩,∴△CEB ≌△CFD∴∠B =∠CDF 又∵∠ADC =120°,∴∠CDF =60°,即∠B =60°. 【变式题组】01.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AC =5,BC =3.求ACDCBDS S ∆∆ 02.(河北竞赛)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a ,AD =b .且BC =DC ,对角线AC 平分∠BAD ,问a 与b 的大小符合什么条件时,有∠B +∠D =180°,请画图并证明你的结论.【例3】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AC ,BE 平分∠ABC ,CE ⊥BE .求证:CE =12BD 【解法指导】由于BE 平分∠ABC ,因而可以考虑过点D 作BC 的垂线或延长CE 从而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延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1=∠2,BE =BE ,∠BEF =∠BEC∴△BEF ≌△BEC (ASA ) ∴CE =EF ,∴CE =12CF ∵∠1+∠F =∠3+∠F =90°, ∴∠1=∠3在△ABD 和△ACF 中,13AB AC BAD CAF ∠=∠⎧⎪=⎨⎪∠=∠⎩,∴△ABD ≌△ACF∴BD =CF ∴CE =12BD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DBA ,CD 过点E ,求证:AB =AC +BD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02.如图,在△ABC 中,∠B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⑴请你判断FE 和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⑵求证:AE +CD =AC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如图,在Rt △ABC 中,∠C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若CD =n ,AB =m ,则△ABD 的面积是( )A .13mn B .12mn C . mn D .2 mn02.如图,已知AB =AC ,BE =CE ,下面四个结论:①BP =CP ;②AD ⊥BC ;③AE 平分∠BAC ;④∠PBC =∠PCB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个 A . 1 B .2 C .3 D .403.如图,在△ABC 中,P 、Q 分别是BC 、AC 上的点,作PR ⊥AB ,PS ⊥AC ,垂足分别是R 、S .若AQ =PQ ,PR =PS ,下列结论:①AS =AR ;②PQ ∥AR ;③△BRP ≌△CSP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04.如图,△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则下列四个结论中:①AD 上任意一点到B 、C 的距离相等;②AD 上任意一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③AD ⊥BC 且BD =CD ;④∠BDE =∠CDF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05.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AB =30°,∠ACB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 点,则∠AEB 的度数为( ) A .50° B .45° C .40° D .35°06.如图,P 是△ABC 内一点,PD ⊥AB 于D ,PE ⊥BC 于E ,PF ⊥AC 于F ,且PD =PE =PF ,给出下列结论:①AD =AF ;②AB +EC =AC +BE ;③BC +CF =AB +AF ;④点P 是△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第12讲 与相交有关概念及平行线的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了解在平面,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2.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错角、同旁角的定义,并能用图形或几何符号表示它们.3.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一共构成哪几对对顶角?一共构成哪几对邻补角? 【解法指导】⑴对顶角和邻补角是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图角.⑵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⑶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有6对对顶角. 12对邻补角.【变式题组】01.如右图所示,直线AB 、CD 、EF 相交于P 、Q 、R ,则:⑴∠ARC 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⑵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 02.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2对对顶角; 当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6对对顶角; 当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12对对顶角. 问:当有10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 对顶角.【例2】如图所示,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OE 、OF 分别平分∠BOC 、 ∠AOC .⑴求∠EOF 的度数;⑵写出∠BOE 的余角及补角. 【解法指导】解这类求角大小的问题,要根据所涉及的角的定义,以及各角的数量关系,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从而求解;【解】⑴∵OE 、OF 平分∠BOC 、∠AOC ∴∠EOC =21∠BOC ,∠FOC =21∠AOC ∴∠EOF =∠EOC +∠FOC =21∠BOC +21∠AOC =()AOC BOC ∠+∠21又∵∠BOC +∠AOC =180° ∴∠EOF =21×180°=90° ⑵∠BOE 的余角是:∠COF 、∠AOF ;∠BOE 的补角是:∠AOE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且∠EOC =100°,则∠BOD 的度数是( )A .20°B . 40°C .50°D .80°02.()已知∠1=∠2=∠3=62°,则∠4= .【例3】如图,直线l 1、l 2相交于点O ,A 、B 分别是l 1、l 2上的点,试用三角尺完成下列作图: ⑴经过点A 画直线l 2的垂线. ⑵画出表示点B 到直线l 1的垂线段.【解法指导】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 【变式题组】01.P 为直线l 外一点,A 、B 、C 是直线l 上三点,且PA =4cm ,PB =5cm ,PC =6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A BC D E F AB C DEF PQ R A BCE F E A BCD O (第1题图)1 4 32 (第2题图)l 2A .4cmB . 5cmC .不大于4cmD .不小于6cm02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 、N 为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⑴设汽车行驶到路AB 上点P 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AB 上点Q 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 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点P 、Q 的位置. ⑵当汽车从A 出发向B 行驶的过程中,在 的路上距离M 村越来越近..在 的路上距离村庄N 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 【例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CD ,OF ⊥AB ,∠DOF =65°,求∠BOE 和∠AOC 的度数. 【解法指导】图形的定义现可以作为判定图形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该图形具备的性质,由图可得:∠AOF =90°,OF ⊥AB . 【变式题组】 01.如图,若EO ⊥AB 于O ,直线CD 过点O ,∠EOD ︰∠EOB =1︰3,求∠AOC 、∠AOE 的度数. 02.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BOC =3∠AOC ,OC 平分∠AOD . ⑴求∠AOC 的度数;⑵试说明OD 与AB 的位置关系.03.如图,已知AB ⊥BC 于B ,DB ⊥EB 于B ,并且∠CBE ︰∠ABD =1︰2,请作出∠CBE 的对顶角,并求其度数.【例5】如图,指出下列各组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和∠2:∠1和∠3:∠1和∠6:∠2和∠6: ∠2和∠4:∠3和∠5:∠3和∠4:【解法指导】正确辩认同位角、错角、同旁角的思路是:首先弄清所判断的是哪两个角,其次是找到这两个角公共边所在的F B A OC D E C D B A EO CDA BA E DC F E BAD 1 4 2 3 6 5直线即截线,其余两条边所在的直线就是被截的两条直线,最后确定它们的名称.【变式题组】01.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角共有( )A .4对B . 8对C .12对D .16对02.如图,找出图中标出的各角的同位角、错角和同旁角.03.如图,按各组角的位置判断错误的是( )A .∠1和∠2是同旁角B .∠3和∠4是错角C .∠5和∠6是同旁角D .∠5和∠7是同旁角【例6】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⑴∠CBD =∠ADB ; ⑵∠BCD +∠ADC =180°⑶∠ACD =∠BAC 【解法指导】图中有即即有同旁角,有“ ”即有错角.【解法指导】⑴由∠CBD =∠ADB ,可推得AD ∥BC ;根据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⑵由∠BCD +∠ADC =180°,可推得AD ∥BC ;根据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⑶由∠ACD =∠BAC 可推得AB ∥DC ;根据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变式题组】 01.如图,推理填空.⑴∵∠A =∠ (已知)∴AC ∥ED ( ) ⑵∵∠C =∠ (已知) ∴AC ∥ED ( ) ⑶∵∠A =∠ (已知) ∴AB ∥DF ( ) 02.如图,AD 平分∠BAC ,EF 平分∠DEC ,且∠1=∠2,试说明DE 与AB 的位置关系. 解:∵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 ∴∠BAC =2∠1(角平分线定义) 又∵EF 平分∠DEC (已知) ∴ ( ) 又∵∠1=∠2(已知) ∴ ( ) ∴AB ∥DE ( )ABDCHG EF7 1 5 6 8 4 1 2 乙丙 3 23 4 56 1 2 3 4甲 1 A B C 2 34 56 7 A B C DOA B E FA B CD EF1 203.如图,已知AE平分∠CAB,CE平分∠ACD.∠CAE+∠ACE=90°,求证:AB ∥CD.04.如图,已知∠ABC=∠ACB,BE平分∠ABC,CD平分∠ACB,∠EBF=∠EFB,求证:CD∥EF.【例7】如图⑴,平面有六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解法指导】如图⑵,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直线移动后,使它们相交于同一点,此时的图形为图⑵.证明:假设图⑵中的12个角中的每一个角都不小于31°则12×31°=372°>360°这与一周角等于360°矛盾所以这12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变式题组】01.平面有18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11°.02.在同一平面有2010条直线a1,a2,…,a2010,如果a1⊥a2,a2∥a3,a3⊥a4,a4∥a5……那么a1与a2010的位置关系是 .03.已知n(n>2)个点P1,P2,P3…Pn.在同一平面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设S n表示过这几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所作的所有直线的条数,显然:S2=1,S3=3,S4=6,∴S5=10…则Sn=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如图,∠EAC=∠ADB=90°.下列说确的是()A.α的余角只有∠B B.α的邻补角是∠DACC.∠ACF是α的余角D.α与∠ACF互补02.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则∠EMB的同位角为()A.∠AMF B.∠BMF C.∠ENC D.∠END0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B.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C.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A BC DEABCD El1l2l3l4l5l6图⑴l1l2l3l4l5l6图⑵AEB C FDABC DFEMNα第1题图第2题图AB D C第4题图D.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04.如图,∠BAC=90°,AD⊥BC于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①AB⊥AC②AD与AC互相垂直③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④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⑤垂线段BA是点B到AC的距离⑥AD>BDA.0 B.2 C.4 D.605.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PA=4cm,PB=5cm,PC=6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A.4cm B.5cm C.小于4cm D.不大于4cm 0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所示的方法旋转(直角顶点重合),则∠AOB+∠DOC = .07.如图,矩形ABCD沿EF对折,且∠DEF=72°,则∠AEG= . 08.在同一平面,若直线a1∥a2,a2⊥a3,a3∥a4,…则a1a10.(a1与a10不重合)09.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断a∥b的条件的序号是 .10.在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11.如图,已知BE平分∠ABD,DE平分∠CDB,且∠E=∠ABE+∠EDC.试说明AB∥CD?12.如图,已知BE平分∠ABC,CF平分∠BCD,∠1=∠2,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13.如图,推理填空:⑴∵∠A=(已知)∴AC∥ED()⑵∵∠2=(已知)∴AC∥ED()⑶∵∠A+=180°(已知)∴AB∥FD.14.如图,请你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D∥BC.ABCDOAB CDEFGHabc第6题图第7题图第9题图123 4567 81AEBA BE1AB CDEF第14题图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平面图上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 .1,3 B .0,1,3 C .0,2,3 D .0,1,2,3 02.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4条是互相平行的,那么这10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 )部分. A .60 B . 55 C .50 D .45 03.平面上有六个点,每两点都连成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来的6个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有( )个交点. A .35 B . 40 C .45 D .55 04.如图,图上有6个点,作两两连线时,圆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_交点. 05.如图是某施工队一破损的图纸,已知a 、b 是一个角的两边,现在要在图纸上画一条与这个角的平分线平行的直线,请你帮助这个施工队画出这条平行线,并证明你的正确性. 06.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 .3 B .1或3 C .1或2或3 D .不一定是1,2,3 07.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好与另三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08.平面上有10条直线,无任何三条交于一点,要使它们出现31个交点,怎么安排才能办到?09.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2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 、AC ,那么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A .60°B . 75°C .90°D .135°10.在同一平面有9条直线如何安排才能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 ⑴任意两条直线都有交点;⑵总共有29个交点. 第13讲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考点·方法·破译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初步了解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3.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角的计算与证明,确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 BC ∥AD 求∠C 的度数.【解法指导】a b AB C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平行线的性质是推导角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正确识别图形的特征,看清截线,识别角的关系式关键.【解】:∵AB ∥CD BC ∥AD∴∠A +∠B =180° ∠B +∠C =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 ∴∠A =∠C ∵∠A =38° ∴∠C =38°【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D ∥BC ,点E 在BD 的延长线上,若∠ADE =155°,则∠DBC 的度数为( )A .155°B .50°C .45°D .25°02.()如图,直线l 1 ∥ l 2,∠1=55°,∠2=65°,则∠3为( )A . 50°B . 55°C . 60° D.65°03.如图,已知FC ∥AB ∥DE ,∠α:∠D :∠B =2: 3: 4, 试求∠α、∠D 、∠B的度数.【例2】如图,已知AB ∥CD ∥EF ,GC ⊥CF ,∠B =60°,∠EFC =45°,求∠BCG 的度数.【解法指导】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和角平分线相结合,可求各种位置的角的度数,但注意看清角的位置.【解】∵AB ∥CD ∥EF ∴∠B =∠BCD ∠F =∠FCD (两条直线平行,错角相等)又∵∠B =60° ∠EFC =45° ∴∠BCD =60° ∠FCD =45° 又∵GC ⊥CF ∴∠GCF =90°(垂直定理) ∴∠GCD =90°-45°=45° ∴∠BCG =60°-45°=15°【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F ∥BC , 且AF 平分∠EAB ,∠B =48°,则∠C 的的度数=_______________02.如图,已知∠ABC +∠ACB =120°,BO 、CO 分别∠ABC 、∠ACB ,DE 过点O 与BC平行,则∠BOC =___________03.如图,已知AB ∥ MP ∥CD , MN 平分∠AMD ,∠A =40°,∠D =50°,求∠NMP的度数.【例3】如图,已知∠1=∠2,∠C =∠D . 求证:∠A =∠F . 【解法指导】ABC DOE F AEBC (第1题图)(第2题图)E A FG D C B BAMCDN P (第3题图)D A 2 E1 B C B F E A C D 因果转化,综合运用. 逆向思维:要证明∠A =∠F ,即要证明DF ∥AC . 要证明DF ∥AC , 即要证明∠D +∠DBC =180°, 即:∠C +∠DBC =180°;要证明∠C +∠DBC =180°即要证明DB ∥EC . 要证明DB ∥EC 即要 证明∠1=∠3. 证明:∵∠1=∠2,∠2=∠3(对顶角相等)所以∠1=∠3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 +∠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C =∠D ∴∠DBC +∠D =180° ∴DF ∥AC (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AC ∥FG ,∠1=∠2,求证:DE ∥FG 02.如图,已知∠1+∠2=180°,∠3=∠B . 求证:∠AED =∠ACB03.如图,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θ,入射光线AO 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O′B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_. 【例4】如图,已知EG ⊥BC ,AD ⊥BC ,∠1=∠3. 求证:AD 平分∠BAC . 【解法指导】抓住题中给出的条件的目的,仔细分析 条件给我们带来的结论,对于不能直接直接得出结论 的条件,要准确把握住这些条件的意图.(题目中的: ∠1=∠3) 证明:∵EG ⊥BC ,AD ⊥BC ∴∠EGC =∠ADC =90° (垂直定义)∴EG ∥AD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1=∠3 ∴∠3=∠BAD (两条直线平行,错角相等)∴AD 平分∠BAC (角平分线定义) 【变式题组】 01.如图,若AE ⊥BC 于E ,∠1=∠2,求证:DC ⊥BC .02.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 AC ∥ED ,CE 平分∠ACB . 求证:∠EDF =∠BDF. AB ∥CD ,∠B =40°,CN 是∠BCE 的平分线. CM ⊥CN ,求:∠BCM. C DA B E F1 32 GB 3C A 1D 2EF (第1题图) A2 CF 3 E D1 B(第2题图)3 1 A B G DCEα β P B C D A∠P =α+β3 21 γ 4ψ D α βE B C AFH α B CA EBA【例5】已知,如图,AB ∥EF ,求证:∠ABC +∠BCF +∠CFE =360° 【解法指导】从考虑360°这个特殊角入手展开联想,分析类比, 联想周角.构造两个“平角”或构造两组“互补”的角. 过点C 作CD ∥AB 即把已知条件AB ∥EF 联系起来,这是关键.【证明】:过点C 作CD ∥AB ∵CD ∥AB ∴∠1+∠AB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 又∵AB ∥EF ,∴CD ∥E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CFE =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角互补) ∴∠ABC +∠1+∠2+∠CFE =180°+180°=360° 即∠ABC +∠BCF +∠CFE =360°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CD ,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 和∠PAB 、∠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结论: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如图,已知,AB ∥CD ,则∠α、∠β、∠γ、∠ψ之间的关系是 ∠α+∠γ+∠ψ-∠β=180° 【解法指导】基本图形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运用基本图形的规律打开思路. 【解】过点E 作EH ∥AB . 过点F 作FG ∥AB . ∵AB ∥EH ∴∠α=∠1(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又∵FG ∥AB ∴EH ∥FG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3 又∵AB ∥CD ∴FG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ψ+∠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α+∠γ+∠ψ-∠β=∠1+∠3+∠4-ψ-∠1-∠2=∠4+ψ=180° 【变式题组】01.如图, AB ∥EF ,∠C =90°,则∠α、∠β、∠γ的关系是( )A . ∠β=∠α+∠γB .∠β+∠α+∠γ=180°C . ∠α+∠β-∠γ=90°D .∠β+∠γ-∠α=90°02.如图,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E =140°,求∠BFD 的度数.FED 2 1A B CB CAA ′lB ′C ′ 西30°A【例7】如图,平移三角形ABC ,设点A 移动到点A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 【解法指导】抓住平移作图的“四部曲”——定,找,移,连. ⑴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⑵找: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⑶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⑷连: 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对应点. 【解】①连接AA / ②过点B 作AA /的平行线l ③在l 截取BB /=AA /,则点B /就是的B 对应点,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点C 的对应点C /.连接A /B /,B /C /,C /A /就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 【变式题组】 01.如图,把四边形ABCD 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21cm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02.如图,三角形ABC 中,∠C =90°, BC =4,AC =4,现将△ABC 沿CB 方向平移到△A /B /C /的位置,若平移距离为3, 求△ABC 与△A /B /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03.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BC 方向平移BE 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 01.如图,由A 测B 得方向是( )A .南偏东30°B .南偏东60°C .北偏西30°D .北偏西60°02.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垂直.其中的真命题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03.一个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60°,第二次向左拐120°0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 同位角相等 C .错角相等 D .同旁角互补05.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是通过折一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⑴—⑷]B B / AA / C C /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6.在A、B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B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B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A.北偏东52°B.南偏东52°C.西偏北52°D.北偏西38°07.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有()①水平运输带上的砖的运动;②笔直的高诉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忽略车轮的转动);③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④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A.1种B.2种C.3种D.4种08.如图,网格中的房子图案正好处于网格右下角的位置.平移这个图案,使它正好位于左上角的位置(不能出格)09.观察图,哪个图是由图⑴平移而得到的()10.如图,AD∥BC,AB∥CD,AE⊥BC,现将△ABE进行平移. 平移方向为射线AD 的方向. 平移距离为线段BC的长,则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是图中()图的阴影部分.1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⑴对顶角是相等的角;⑵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⑶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⑷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真假.⑴互补的角是邻补角;⑵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⑶直角都相等.DAB CEDB CED AB CED AB CEA B CP.P.P.P.⑴⑵⑶⑷150°120°DBCE湖4321ABEFC D4P231A BEFC D13.如图,在湖边修一条公路.如果第一个拐弯处∠A=120°,第二个拐弯处∠B =150°,第三个拐弯处∠C,这时道路CE恰好和道路AD平行,问∠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14.如图,一条河流两岸是平行的,当小船行驶到河中E点时,与两岸码头B、D 成64°角. 当小船行驶到河中F点时,看B点和D点的视线FB、FD恰好有∠1=∠2,∠3=∠4的关系. 你能说出此时点F与码头B、D所形成的角∠BFD的度数吗?15.如图,AB∥CD,∠1=∠2,试说明∠E和∠F的关系.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等边△ABC各边都被分成五等分,这样在△ABC能与△DEF完成重合的小三角形共有25个,那么在△ABC由△DEF平移得到的三角形共有()个02.如图,一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点A处看到足球从B点沿着BO方向匀速滚来,运动员立即从A处以匀速直线奔跑前去拦截足球.若足球滚动的速度与该运动员奔跑的速度相同,请标出运动员的平移方向及最快能截住足球的位置.(运动员奔跑于足球滚动视为点的平移)03.如图,长方体的长AB=4cm,宽BC=3cm,高AA1=2cm. 将AC平移到A1C1的位置上时,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__,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04.如图是图形的操作过程(五个矩形水平方向的边长均为a,竖直方向的边长为b);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得到封闭图形A1A2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⑴];将折现A1A2 A3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A1A2 A3B3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⑵];⑴在图⑶中,请你类似地画出一条有两个折点的直线,同样的向右平移1个CB1AA1C1D1BD.B.O. AA.720°B.108°或144°C.144°D.720°或144°06.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直线a上顺次有10个点A1、A2、…、A10,直线b 上顺次有10个点B1、B2、…、B9,将a上每一点与b上每一点相连可得线段.若没有三条线段相交于同一点,则这些选段的交点个数是()A.90 B.1620 C.6480 D.200607.如图,已知AB∥CD,∠B=100°,EF平分∠BEC,EG⊥EF. 求∠BEG和∠DEG. 09.如图,已知直线CB∥OA,∠C=∠OAB=100°,E、F在CB上,且满足∠FOB =∠AOB,OE平分∠COF.⑴求∠EOB的度数;⑵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⑶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F E BACO10.平面上有5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都不平行,那么在这5条直线两两相交所成的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超过36°,请说明理由.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把它的对角线AC分成n段,以每一小段为对角线作小正方形,这n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多少?12.如图将面积为a2的小正方形和面积为b2的大正方形放在一起,用添补法如何求出阴影部分面积?第06讲实数考点·方法·破译1.平方根与立方根:若2x=a(a≥0)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为:a的平方根为x=a的平方根为x a的算术平方根.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a的立方根为x2.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数pq(p、q是两个互质的整数,且q≠0)的形式.3非负数: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偶次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偶次方根)都是非负数.即a>0,2na≥0(n为正整数)≥0(a≥0) .经典·考题·赏析【例1】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求m的值.【解法指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m−4与3m−l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2m−4 +3m−l=0,5m=5,m=l.【变式题组】01.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算术平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____.02.已知m m的平方根是____.03____.04.如图,有一个数值转化器,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____.【例2】(全国竞赛)已知非零实数a、b满足24242a b a-+++=,则a+b等于( )A.-1 B. 0 C.1 D.2有意义,∵a、b为非零实数,∴b2>0∴a-3≥0A BC Da ≥3∵24242a b a -++=∴24242a b a -++=,∴20b +=.∴()22030b a b +=⎧⎪⎨-=⎪⎩,∴32a b =⎧⎨=-⎩,故选C .【变式题组】0l3b +=0成立,则a b =____.02()230b -=,则ab的平方根是____. 03.()若x 、y为实数,且20x +=,则2009x y ⎛⎫⎪⎝⎭的值为( )A .1B .-1C .2D .-204.已知x1x π-的值是( )A .11π-B .11π+C .11π- D .无法确定【例3】若a、b都为有理效,且满足1a b -=+a +b 的平方根.【解法指导】任何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还是有理数,但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不一定是无理数.∵1a b -+=+∴1a b -=⎧⎪=1a b -=⎧⎪=,∴1312a b =⎧⎨=⎩,a +b =12 +13=25.∴a+b的平方根为:5==±. 【变式题组】01.(市竞赛题)已知m、n 2)m +(3-n +7=0求m 、n .02.(希望杯试题)设x 、y 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123π+)x +(132π+)y −4−π=0,则x −y =____.【例4】若a 2的整数部分,b −1是9的平方根,且a b b a -=-,求a +b 的值.−2=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估算可得2,则小数部分−2−2−4.∵a =2,b −1=±3 ,∴b =-2或4∵a b b a -=-.∴a <b ,∴a =2, b =4,即a +b =6. 【变式题组】01.若3+5的小数部分是a ,3−5的小数部分是b ,则a +b 的值为____.02.5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5+a )·b =____. 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 0l .下列说确的是( )A .-2是(-2)2的算术平方根B .3是-9的算术平方根C . 16的平方根是±4D .27的立方根是±3 02.设3a =-,b = -2,5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a <c <b C . b <a <c D .c <a <b0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9与81的平方根B .4与 364-C .4与364D .3与904.在实数1.414,2-,0.1•5•,5−16,π,3.1•4•,83125中无理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 5个05.实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b >aB .a b >C . -a <bD .-b >a06.现有四个无理数5,6,7,8,其中在2+1与3+1之间的有( )A . 1个B .2个C . 3个D .4个07.设m 是9的平方根,n =()23.则m ,n 的关系是( )A . m =±nB .m =nC .m =-nD .m n ≠08.()如图,数轴上 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C ,则点C 所表示的数为( )A .-23-B .-13-C .-2 +3D .l +309.点A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5个单位,点B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且点B 在点A 左边,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____. 10.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2,3…,19,20.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要选____个数. 11.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a b+,如3※2=32+=5.那么12.※4=____. 12.(中考题)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 <7 <b ,则a +b =____.13.对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22a b a bab a b⎧⎪⎨⎪⎩≥<,已知3*m=36,则实数m=____.14.设a是大于1的实数.若a,23a+,213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B、C,则三点在数轴上从左自右的顺序是____.15.如图,直径为1的圆与数轴有唯一的公共点P.点P表示的实数为-1.如果该圆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后与数轴的公共点为P′,那么点P′所表示的数是____.16.已知整数x、y满足x+2y=50,求x、y.17.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a+b+1的立方根.18.小颖同学在电脑上做扇形滚动的游戏,如图有一圆心角为60°,半径为1个单位长的扇形放置在数轴上,当扇形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时,当B点恰好落在数轴上时,(1)求此时B点所对的数;(2)求圆心O移动的路程.19.若b=315a-+153a-+3l,且a+11的算术平方根为m,4b+1的立方根为n,求(mn−2)(3mn+4)的平方根与立方根.20.若x、y为实数,且(x−y+1)2与533x y--互为相反数,求22x y+的值.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荆州市八年级数学联赛试题)一个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1与a−3,则a值为( )A. 2 B.-1 C. 1 D. 002.( ) A.0 B. 1C.1 D. 203.代数式−2的最小值为____.04.设a、b为有理数,且a、b满足等式a2+3b+=21−a+b=____.05.若a b-=1,且3a=4b,则在数轴上表示a、b两数对应点的距离为____.06.已知实数a满足2009a a-=,则a− 20092=_______.m满足关系式199y x=--,试确定m的值.08.(全国联赛)若a、b满足5b=7,S=3b,求S的取值围.09.(市初二年级竞赛试题)已知0<a<1,并且123303030a a a⎡⎤⎡⎤⎡⎤+++++⎢⎥⎢⎥⎢⎥⎣⎦⎣⎦⎣⎦2830a⎡⎤+++⎢⎥⎣⎦2930a⎡⎤++⎢⎥⎣⎦18=,求[10a]的值[其中[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10.(竞赛试题)已知实数a、b、x、y满足y21a=-,231x y b-=--,求22x ya b+++的值.第14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考点.方法.破译1.认识有序数对,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2.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3.会根据点的坐标特点,求图形的面积. 经典.考题.赏析【例1】在坐标平面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A (2,1),B (1,2),C (-1,2),D (-2,-1),E (0,3),F (-3,0) 【解法指导】从点的坐标的意义去思考,在描点时要注意点的坐标的有序性. 【变式题组】01.第三象限的点P (x ,y ),满足|x |=5,2x +|y |=1,则点P 得坐标是-_____________.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m.n >0,那么(m , |n |)一定在____________象限.03.指出下列各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A (-3,0),B (-2,-13),C (2,12),D (0,3),E (π-3.14,3.14-π) 【例2】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Q (―a ,b ―1)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法指导】∵P (a ,b )在第四象限,∴a >0,b <0,∴-a <0, b -1<0,故选C .【变式题组】01.若点G (a ,2-a )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 的取值围是( )A .a <0B .a <2C .0<a <2 B .a <0或a >202.如果点P (3x -2,2-x )在第四象限,则x 的取值围是____________. 03.若点P (x ,y )满足xy >0,则点P 在第______________象限.04.已知点P (2a -8,2-a )是第三象限的整点,则该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例3】已知A点与点B(-3,4)关于x轴对称,求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法指导】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横坐标(x)相等,纵坐标(y)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y)相等.【变式题组】01.P(-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2.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3.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4.点A(-3,2m-1)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围是____________.05.如果点M(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 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第______象限.【例4】P(3,-4),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解法指导】P(x,y)到x轴的距离是| y|,到y轴的距离是|x|.则P到轴的距离是|-4|=4【变式题组】01.已知点P(3,5),Q(6,-5),则点P、Q到x轴的距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P到y轴的距离是点Q到y轴的距离的________倍.02.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03.如果点B(m+1,3m-5) 到x轴的距离与它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m的值.04.若点(5-a,a-3)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05.已知两点A(-3,m),B(n,4),AB∥x轴,求m的值,并确定n的取值围.【例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B两点.(1)它们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A、B为相邻两个顶点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3)求正方形的其他两个顶点C、D的坐标.【解法指导】平行x轴的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个点的横坐标的差得绝对值,平行y轴的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个点的纵坐标的差得绝对值.即:A(x1,y1),B(x2,y2),若AB∥x轴,则|AB|=|x1-x2|;若AB∥y,则|AB|=|y1-y2|,则(1)A(2,2),B(2,-1);(2)3;(3)C(5,2),D(5,-1)或C(-1,2),D(-1,-1).【变式题组】01.如图,四边形ACBD是平行四边形,且AD∥x轴,说明,A、D两点的___________坐标相等,请你依据图形写出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已知:A(0,4),B(-3,0),C(3,0)要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请根据A、B、C三点的坐标,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你的答案是唯一的吗?03.已知:A(0,4),B(0,-1),在坐标平面求作一点,使△ABC的面积为5,请写出点C的坐标规律.。
第12讲 与相交有关概念及平行线的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了解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2.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内错角、中旁内角的定义,并能用图形或几何符号表示它们. 3.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一共构成哪几对对顶角?一共构成哪几对邻补角?【解法指导】⑴对顶角和邻补角是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图角.⑵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⑶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有6对对顶角. 12对邻补角. 【变式题组】01.如右图所示,直线AB 、CD 、EF 相交于P 、Q 、R ,则:⑴∠ARC 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⑵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ABCDEFAB CDEFPQR02.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2对对顶角;当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6对对顶角; 当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12对对顶角.问:当有10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 对顶角.【例2】如图所示,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OE 、OF 分别平分∠BOC 、 ∠AOC .⑴求∠EOF 的度数;⑵写出∠BOE 的余角及补角.【解法指导】解这类求角大小的问题,要根据所涉及的角的定义,以及各角的数量关系,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从而求解;【解】⑴∵OE 、OF 平分∠BOC 、∠AOC ∴∠EOC =21∠BOC ,∠FOC =21∠AOC ∴∠EOF =∠EOC +∠FOC =21∠BOC +21∠AOC =()AOC BOC ∠+∠21 又∵∠BOC +∠AOC =180° ∴∠EOF =21×180°=90° ⑵∠BOE 的余角是:∠COF 、∠AOF ;∠BOE 的补角是:∠AOE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且∠EOC =100°,则∠BOD 的度数是( ) A .20° B . 40° C .50°D .80°CEFEA ADO 143 202.(杭州)已知∠1=∠2=∠3=62°,则∠4= .【例3】如图,直线l 1、l 2相交于点O ,A 、B 分别是l 1、l 2上的点,试用三角尺完成下列作图:⑴经过点A 画直线l 2的垂线. ⑵画出表示点B 到直线l 1的垂线段.【解法指导】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 【变式题组】01.P 为直线l 外一点,A 、B 、C 是直线l 上三点,且PA =4cm ,PB =5cm ,PC =6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A .4cm B .5cm C .不大于4cm D .不小于6cm02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 、N 为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⑴设汽车行驶到路AB 上点P 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AB 上点Q 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 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点P 、Q 的位置.ABO2l 1⑵当汽车从A 出发向B 行驶的过程中,在 的路上距离M 村越来越近..在 的路上距离村庄N 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 【例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CD ,OF ⊥AB ,∠DOF =65°,求∠BOE 和∠AOC的度数.【解法指导】图形的定义现可以作为判定图形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该图形具备的性质,由图可得:∠AOF =90°,OF ⊥AB .【变式题组】01.如图,若EO ⊥AB 于O ,直线CD 过点O ,∠EOD ︰∠EOB =1︰3,求∠AOC 、∠AOE 的度数.02.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BOC =3∠AOC ,OC 平分∠AOD .FBAOCDECDBAEO⑴求∠AOC 的度数;⑵试说明OD 与AB 的位置关系.03.如图,已知AB ⊥BC 于B ,DB ⊥EB 于B ,并且∠CBE︰∠ABD =1︰2,请作出∠CBE 的对顶角,并求其度数.【例5】如图,指出下列各组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并说出它们的名称:∠1和∠2:∠1和∠3:B ACDO ABAEDCFEBAD1 42 3 65∠1和∠6:∠2和∠6:∠2和∠4: ∠3和∠5:∠3和∠4:【解法指导】正确辩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思路是:首先弄清所判断的是哪两个角,其次是找到这两个角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即截线,其余两条边所在的直线就是被截的两条直线,最后确定它们的名称.【变式题组】01.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 .4对 B . 8对 C .12对 D .16对02.如图,找出图中标出的各角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AB DCHGEF7 1 5 6 8 4 2 3 3 4 5 61 2303.如图,按各组角的位置判断错误的是( )A .∠1和∠2是同旁内角B .∠3和∠4是内错角C .∠5和∠6是同旁内角D .∠5和∠7是同旁内角【例6】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⑴∠CBD =∠ADB ; ⑵∠BCD +∠ADC =180°⑶∠ACD =∠BAC【解法指导】图中有即即有同旁内角,有“ ”即有内错角.【解法指导】⑴由∠CBD =∠ADB ,可推得AD ∥BC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⑵由∠BCD +∠ADC =180°,可推得AD ∥BC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⑶由∠ACD =∠BAC 可推得AB ∥DC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A BC23 456 7 ABCD O【变式题组】 01.如图,推理填空.⑴∵∠A =∠ (已知)∴AC ∥ED ( ) ⑵∵∠C =∠ (已知)∴AC ∥ED ( ) ⑶∵∠A =∠ (已知)∴AB ∥DF ( )02.如图,AD 平分∠BAC ,EF 平分∠DEC ,且∠1=∠2,试说明DE 与AB 的位置关系. 解:∵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BAC =2∠1(角平分线定义) 又∵EF 平分∠DEC (已知) ∴ ( ) 又∵∠1=∠2(已知)∴ ( ) ∴AB ∥DE ( )ABDEFCA BCD E F1203.如图,已知AE 平分∠CAB ,CE 平分∠ACD .∠CAE +∠ACE =90°,求证:AB ∥CD .04.如图,已知∠ABC =∠ACB ,BE 平分∠ABC ,CD 平分∠ACB ,∠EBF =∠EFB ,求证:CD ∥EF . 【例7】如图⑴,平面内有六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ABCDEA BC DEl 1l 2l 3 l 4l 5l 6图⑴l 1l 2 l 3l 4l 5l 6图⑵【解法指导】如图⑵,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直线移动后,使它们相交于同一点,此时的图形为图⑵.证明:假设图⑵中的12个角中的每一个角都不小于31°则12×31°=372°>360°这与一周角等于360°矛盾所以这12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变式题组】01.平面内有18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11°.02.在同一平面内有2010条直线a1,a2,…,a2010,如果a1⊥a2,a2∥a3,a3⊥a4,a4∥a5……那么a1与a2010的位置关系是 . 03.已知n(n>2)个点P1,P2,P3…Pn.在同一平面内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设S n表示过这几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所作的所有直线的条数,显然:S2=1,S3=3,S4=6,∴S5=10…则Sn=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如图,∠EAC=∠ADB=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α的余角只有∠B B .α的邻补角是∠DACC .∠ACF 是α的余角D .α与∠ACF 互补02.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为( )A .∠AMFB .∠BMFC .∠ENCD .∠END0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B .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C .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 .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04.如图,∠BAC =90°,AD ⊥BC 于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AB ⊥AC ②AD 与AC 互相垂直 ③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④线段AB 的长度是点B 到AC 的距离 ⑤垂线段BA 是点B 到AC 的距离 ⑥AD >BD A .0 B . 2 C .4 D .605.点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点,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且PA =4cm ,PB =5cm ,PC =6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A .4cmB .5cmC .小于4cmD .不大于4cm0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所示的方法旋转(直角顶点重合),则∠AOB +∠DOC = .A E BCF DABC DFEMNα第1题图 第2题图ABDC第4题图07.如图,矩形ABCD 沿EF 对折,且∠DEF =72°,则∠AEG = .08.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 1∥a 2,a 2⊥a 3,a 3∥a4,…则a 1 a 10.(a 1与a 10不重合)09.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断a ∥b的条件的序号是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11.如图,已知BE 平分∠ABD ,DE 平分∠CDB ,且∠E =∠ABE +∠EDC .试说明AB ∥CD ?12.如图,已知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1=∠2,那么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如何?ABCDOABCDEFG H abc第6题图第7题图第9题图1 2 3 4 5 6 7 81ACD EBABC DEF1213.如图,推理填空:⑴∵∠A = (已知) ∴AC ∥ED ( ) ⑵∵∠2= (已知) ∴AC ∥ED ( ) ⑶∵∠A + =180°(已知) ∴AB ∥FD .14.如图,请你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D ∥BC .ABCDEF第14题图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平面图上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A .1,3B .0,1,3C .0,2,3D .0,1,2,3 02.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4条是互相平行的,那么这10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 )部分.A .60B . 55C .50D .4503.平面上有六个点,每两点都连成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来的6个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有( )个交点. A .35 B . 40C .45D .5504.如图,图上有6个点,作两两连线时,圆内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_交点.05.如图是某施工队一张破损的图纸,已知a 、b 是一个角的两边,现在要在图纸上画一条与这个角的平分线平行的直线,请你帮助这个施工队画出这条平行线,并证明你的正确性.06.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的个数是( )A .3B .1或3C .1或2或3D .不一定是1,2,3 07.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好与另三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ab08.平面上有10条直线,无任何三条交于一点,要使它们出现31个交点,怎么安排才能办到?09.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2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 、AC ,那么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A .60°B . 75°C .90°D .135°10.在同一平面内有9条直线如何安排才能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⑴任意两条直线都有交点; ⑵总共有29个交点.第13讲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考点·方法·破译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初步了解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3.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角的计算与证明,确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经典·考题·赏析ABC【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 BC ∥C 【解法指导】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性质是推导角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正确识别图形的特征,看清截线,识别角的关系式关键. 【解】:∵AB ∥CD BC ∥AD∴∠A +∠B =180° ∠B +∠C =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 =∠C ∵∠A =38° ∴∠C =38°【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D ∥BC ,点E 在BD 的延长线上,若∠ADE =155°,则∠DBC 的度数为( )A .155°B .50°C .45°D .25°02.(安徽)如图,直线l 1 ∥ l 2,∠1=55°,∠2=65°,则∠3为( )A . 50°B . 55°C . 60°D .65°03.如图,已知FC ∥AB ∥DE ,∠α:∠D :∠B =2: 3: 4, 试求∠α、∠D 、∠B 的度数.【例2】如图,已知AB ∥CD ∥EF ,GC ⊥CF ,∠B =60°,∠EFC =45°,求∠BCG 的度数. 【解法指导】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和角平分线相结合,可求各种位置的角的度数,但注意看清角的位置.【解】∵AB ∥CD ∥EF ∴∠B =∠BCD ∠F =∠FCD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 =60° ∠EFC =45° ∴∠BCD =60° ∠FCD =45° 又∵GC ⊥CF ∴∠GCF =90°(垂直定理) ∴∠GCD =90°-45°=45° ∴∠BCG =60°-45°=15°【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F ∥BC , 且AF 平分∠EAB ,∠B =48°,则∠C 的的度数=_______________02.如图,已知∠ABC +∠ACB =120°,BO 、CO 分别∠ABC 、∠ACB ,DE 过点O 与BC 平行,则∠BOC =___________ 03.如图,已知AB ∥ MP ∥CD , MN 平分∠AMD ,∠A =40°,∠D =50°,求∠NMP 的度数.ABCDOE FAEBC (第1题图)(第2题图)EAFG DCB BA MCDN P (第3题图)【例3】如图,已知∠1=∠2,∠C =∠D . 求证:∠A =∠F . 【解法指导】 因果转化,综合运用.逆向思维:要证明∠A =∠F ,即要证明DF ∥AC . 要证明DF ∥AC , 即要证明∠D +∠DBC =180°, 即:∠C +∠DBC =180°;要证明∠C +∠DBC =180°即要证明DB ∥EC . 要证明DB ∥EC 即要 证明∠1=∠3.证明:∵∠1=∠2,∠2=∠3(对顶角相等)所以∠1=∠3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 +∠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 =∠D ∴∠DBC +∠D =180° ∴DF ∥A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C ∥FG ,∠1=∠2,求证:DE ∥FGCDABE F1 32G B3 C A1D2 E F (第1题图)02.如图,已知∠1+∠2=180°,∠3=∠B.求证:∠AED=∠ACB 03.如图,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O′B平行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_.【例4】如图,已知EG⊥BC,AD⊥BC,∠1=∠3. 求证:AD平分∠BAC.【解法指导】抓住题中给出的条件的目的,仔细分析条件给我们带来的结论,对于不能直接直接得出结论的条件,要准确把握住这些条件的意图.(题目中的:∠1=∠3)A2CF3ED1B(第2题图)31AB G D CEDA 2E1BCBF EACD证明:∵EG ⊥BC ,AD ⊥BC ∴∠EGC =∠ADC =90° (垂直定义)∴EG ∥AD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1=∠3 ∴∠3=∠BAD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D 平分∠BAC (角平分线定义) 【变式题组】01.如图,若AE ⊥BC 于E ,∠1=∠2,求证:DC ⊥BC .02.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 AC ∥ED ,CE 平分∠ACB . 求证:∠EDF =∠BDF .3.已知如图,AB ∥CD ,∠B =40°,CN 是∠BCE 的平分线. CM ⊥CN ,求:∠BCM 的度数.【例5】已知,如图,AB ∥EF ,求证:∠ABC +∠BCF +∠CFE =360° 【解法指导】从考虑360°这个特殊角入手展开联想,分析类比, 联想周角.构造两个“平角”或构造两组“互补”的角. 过点C 作CD ∥AB 即把已知条件AB ∥EF 联系起来,这是关键.A DMCNEBD21 A B CαβP BA ∠P =α+β3 21γ 4 ψ α βE B AFH【证明】:过点C 作CD ∥AB ∵CD ∥AB ∴∠1+∠ABC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AB ∥EF ,∴CD ∥EF (平行 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CFE =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ABC +∠1+∠2+∠CFE =180°+180°=360° 即∠ABC +∠BCF +∠CFE =360°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CD ,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 和∠PAB 、∠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结论: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如图,已知,AB ∥CD ,则∠α、∠β、∠γ、∠ψ之间的关系是 ∠α+∠γ+∠ψ-∠β=180° 【解法指导】基本图形BAPCAC CDAA PCBD PBPD BD ⑴⑵⑶⑷Fγ Dα β E BC AFD EBC A AA′l B′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运用基本图形的规律打开思路.【解】过点E 作EH ∥AB . 过点F 作FG ∥AB . ∵AB ∥EH ∴∠α=∠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FG ∥AB ∴EH ∥FG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3 又∵AB ∥CD ∴FG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ψ+∠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α+∠γ+∠ψ-∠β=∠1+∠3+∠4-ψ-∠1-∠2=∠4+ψ=180°【变式题组】01.如图, AB ∥EF ,∠C =90°,则∠α、∠β、∠γ的关系是( )A . ∠β=∠α+∠γB .∠β+∠α+∠γ=180°C . ∠α+∠β-∠γ=90°D .∠β+∠γ-∠α=90°02.如图,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E =140°,求∠BFD 的度数.【例7】如图,平移三角形ABC ,设点A 移动到点A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 【解法指导】抓住平移作图的“四部曲”——定,找,移,连.⑴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⑵找:找出图形的关键点.⑶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⑷连: 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对应点.【解】①连接AA/②过点B作AA/的平行线l ③在l截取BB/=AA/,则点B/就是的B对应点,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点C的对应点C/.连接A/B/,B/C/,C/A/就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变式题组】01.如图,把四边形ABCD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21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02.如图,已知三角形ABC中,∠C=90°, BC=4,AC=4,现将△ABC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平移距离为3, 求△ABC与△A/B/C/西B 30° A北东南的重叠部分的面积.03.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BC 方向平移BE 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01.如图,由A 测B 得方向是( )A .南偏东30°B .南偏东60°C .北偏西30°D .北偏西60°02.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垂直.其中的真命题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03.一个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B B /AA /C C /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60°,第二次向左拐120°0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顶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D.同旁内角互补05.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⑴—⑷]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6.在A、B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B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B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A.北偏东52°B.南偏东52°C.西偏北52°D.北偏西38°07.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有()①水平运输带上的砖的运动;②笔直的高诉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忽略车轮的转动);③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④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A.1种B.2种C.3种D.4种08.如图,网格中的房子图案正好处于网格右下角的位置.平移这个图案,使它正好位于左上角的位置(不能出格)09.观察图,哪个图是由图⑴平移而得到的()10.如图,AD∥BC,AB∥CD,AE⊥BC,现将△ABE进行平移. 平移方向为射线AD的方向. 平移距离为线段BC的长,则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是图中()图的阴影部分.1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⑴对顶角是相等的角;⑵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⑶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⑷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真假.⑴互补的角是邻补角;⑵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⑶直角都相等.150°120°DBCE 湖21AB13.如图,在湖边修一条公路.如果第一个拐弯处∠A=120°,第二个拐弯处∠B=150°,第三个拐弯处∠C,这时道路CE恰好和道路AD平行,问∠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14.如图,一条河流两岸是平行的,当小船行驶到河中E点时,与两岸码头B、D成64°角. 当小船行驶到河中F点时,看B点和D点的视线FB、FD恰好有∠1=∠2,∠3=∠4的关系. 你能说出此时点F与码头B、D所形成的角∠BFD的度数吗?4P 231 ABEFCD15.如图,AB ∥CD ,∠1=∠2,试说明∠E 和∠F 的关系.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等边△ABC 各边都被分成五等分,这样在△ABC 内能与△DEF 完成重合的小三角形共有25个,那么在△ABC 内由△DEF 平移得到的三角形共有( )个02.如图,一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点A 处看到足球从B 点沿着BO 方向匀速滚来,运动员立即从A 处以匀速直线奔跑前去拦截足球.若足球滚动的速度与该运动员奔跑的速度相同,请标出运动员的平移方向及最快能截住足球的位置.(运动员奔跑于足球滚动视为点的平移) 03.如图,长方体的长AB =4cm ,宽BC=3cm ,高AA 1=2cm . 将AC 平移到A 1C 1的位置上时,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__,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04.如图是图形的操作过程(五个矩形水平方向的边长均为a ,竖直方向的边长为b );将线段A 1A 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 1B 2,得到封闭图形A 1A 2B 2B 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⑴];将折现A 1A 2 A 3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 1B 2B 3,得到封闭图形A 1A 2 A 3B 3B 2B 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⑵];⑴在图⑶中,请你类似地画出一条有两个折点的直线,同样的向右平移1个单位,从而得到1个封闭图形,并画出阴影.⑵请你分别写出上述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S 1=________, S 2=________, S 3=________.⑶联想与探究:如图⑷,在一矩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在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1个单位),请你猜想空白部分草地面⑶⑷CB 1AA 1C 1D 1BD .B. O. AFEBA CGD05.一位模型赛车手遥控一辆赛车,先前进一半,然后原地逆时针旋转α°(0°<α°<180°),被称为一次操作,若5次后发现赛车回到出发点,则α°角为( ) A .720°B .108°或144°C .144°D .720°或144°06.两条直线a 、b 互相平行,直线a 上顺次有10个点A 1、A 2、…、A 10,直线b 上顺次有10个点B 1、B 2、…、B 9,将a 上每一点与b 上每一点相连可得线段.若没有三条线段相交于同一点,则这些选段的交点个数是( ) A .90B .1620C .6480D .200607.如图,已知AB ∥CD ,∠B =100°,EF 平分∠BEC ,EG ⊥EF . 求∠BEG 和∠DEG .08.如图,AB ∥CD ,∠BAE =30°,∠DCE =60°,EF 、EG 三等分∠AEC . 问:EF 与EG 中有没有与AB 平行的直线?为什么?FEBACGD 100°09.如图,已知直线CB ∥OA ,∠C =∠OAB =100°,E 、F 在CB 上,且满足∠FOB =∠AOB ,OE 平分∠COF .⑴求∠EOB 的度数;⑵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⑶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 =∠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0.平面上有5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都不平行,那么在这5条直线两两相交所成的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超过36°,请说明理由.1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把它的对角线AC 分成n 段,以每一小段为对角线作小正方形,这n 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多少?F EBACO A B12.如图将面积为a 2的小正方形和面积为b 2的大正方形放在一起,用添补法如何求出阴影部分面积?第06讲 实 数考点·方法·破译 1.平方根与立方根:若2x =a (a ≥0)则x 叫做a的平方根,记为:a 的平方根为x =,其中a 的平方根为xa 的算术平方根.若x 3=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记为:a 的立方根为x2.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数pq(p 、q 是两个互质的整数,且q ≠0)的形式. 3非负数: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偶次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偶次方根)都是非负数.即a >0,2na ≥0(n 为正整数)0(a ≥0) .经典·考题·赏析【例1】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求m 的值.【解法指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m −4与3m −l 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2m −4 +3m −l =0,5m =5,m =l .【变式题组】01.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算术平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____. 02.已知m的最大整数,则m 的平方根是____. 03____.04.如图,有一个数值转化器,当输入的x 为64时,输出的y 是____.【例2】(全国竞赛)已知非零实数a 、b 满足24242a b a -+++=,则a +b 等于( )A .-1B . 0C .1D .2有意义,∵a 、b 为非零实数,∴b 2>0∴a -3≥0 a ≥3∵24242a b a -++=∴24242a b a -+++=,∴20b ++=.∴()22030b a b +=⎧⎪⎨-=⎪⎩,∴32a b =⎧⎨=-⎩,故选C .【变式题组】0l 3b +=0成立,则a b =____.02()230b -=,则ab的平方根是____.03.(天津)若x 、y 为实数,且20x +=,则2009x y ⎛⎫⎪⎝⎭的值为( )A .1B .-1C .2D .-204.已知x 1x π-的值是( )A .11π-B .11π+C .11π- D .无法确定【例3】若a 、b 都为有理效,且满足1a b -+=+a +b 的平方根.【解法指导】任何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还是有理数,但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不一定是无理数.∵1a b -=+∴1a b -=⎧⎪=1a b -=⎧⎪=,∴1312a b =⎧⎨=⎩,a +b =12 +13=25.∴a +b的平方根为:5==±. 【变式题组】01.(西安市竞赛题)已知m 、n+2)m +(3-n +7=0求m 、n .02.(希望杯试题)设x 、y 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123π+)x +(132π+)y −4−π=0,则x −y =____.【例4】若a2的整数部分,b −1是9的平方根,且a b b a -=-,求a +b 的值.【解法指导】一个实数由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组成,−2=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估算可得2,则小数部分−2 −2=−4.∵a =2,b −1=±3 ,∴b =-2或4-=-.∴a<b,∴a=2,b=4,即a+b=6.∵a b b a【变式题组】01.若3a,b,则a+b的值为____.02a,小数部分为b a)·b=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是(-2)2的算术平方根B.3是-9的算术平方根C.16的平方根是±4 D.27的立方根是±302.设a=b=-2,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a<c<b C.b<a<c D.c<a<b0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9与81的平方根B.4与C.4D.304.在实数1.414,,0.1•5•,π,3.1•4•( ) A.2个B.3个C.4个D.5个05.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b >aB .a b >C . -a <bD .-b >a06.现有四个无理数5,6,7,8,其中在2+1与3+1之间的有( )A . 1个B .2个C . 3个D .4个 07.设m 是9的平方根,n =()23.则m ,n 的关系是( )A . m =±nB .m =nC .m =-nD .m n ≠08.(烟台)如图,数轴上 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C ,则点C 所表示的数为( )A .-23-B .-13-C .-2 +3D .l +309.点A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5个单位,点B 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且点B 在点A 左边,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____. 10.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2,3…,19,20.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要选____个数.11.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a ba b+-,如3※2=3232+-=5.那么12.※4=____.12.(长沙中考题)已知a、b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7<b,则a+b=____.13.对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22a b a bab a b⎧⎪⎨⎪⎩≥<,已知3*m=36,则实数m=____.14.设a是大于1的实数.若a,23a+,213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B、C,则三点在数轴上从左自右的顺序是____.15.如图,直径为1的圆与数轴有唯一的公共点P.点P表示的实数为-1.如果该圆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后与数轴的公共点为P′,那么点P′所表示的数是____.16.已知整数x、y满足x+2y=50,求x、y.17.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a+b+1的立方根.18.小颖同学在电脑上做扇形滚动的游戏,如图有一圆心角为60°,半径为1个单位长的扇形放置在数轴上,当扇形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时,当B 点恰好落在数轴上时,(1)求此时B 点所对的数;(2)求圆心O 移动的路程.19.若b 315a -153a -+3l ,且a +11的算术平方根为m ,4b +1的立方根为n ,求(mn −2)(3mn +4)的平方根与立方根.20.若x、y为实数,且(x−y+1)2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荆州市八年级数学联赛试题)一个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1与a−3,则a值为( ) A.2 B.-1 C.1 D.002.( )A.0 B.1C.1 D.203−2的最小值为____.04.设a、b为有理数,且a、b满足等式a2+3b+,则a+b=____.-=1,且3a=4b,则在数轴上表示a、b两数对应点的距离为____.05.若a b-=,则a− 20092=_______.06.已知实数a满足2009a am满足关系式=m的值.08.(全国联赛)若a、b满足5b=7,S=3b,求S的取值范围.09.(北京市初二年级竞赛试题)已知0<a<1,并且123303030a a a⎡⎤⎡⎤⎡⎤+++++⎢⎥⎢⎥⎢⎥⎣⎦⎣⎦⎣⎦2830a⎡⎤+++⎢⎥⎣⎦g g g2930a⎡⎤++⎢⎥⎣⎦18=,求[10a]的值[其中[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10.(北京竞赛试题)已知实数a 、b 、x 、y 满足y 21a =-,231x y b -=--,求22x y a b +++的值.第14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考点.方法.破译1.认识有序数对,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2.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3.会根据点的坐标特点,求图形的面积.经典.考题.赏析【例1】在坐标平面内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A(2,1),B(1,2),C(-1,2),D(-2,-1),E(0,3),F(-3,0)【解法指导】从点的坐标的意义去思考,在描点时要注意点的坐标的有序性.【变式题组】01.第三象限的点P(x,y),满足|x|=5,2x+|y|=1,则点P得坐标是_____________.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m.n>0,那么(m, |n|)一定在____________象限. 03.指出下列各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A(-3,0),B(-2,-13),C(2,12),D(0,3),E(π-3.14,3.14-π)【例2】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法指导】∵P(a,b)在第四象限,∴a>0,b<0,∴-a<0, b-1<0,故选C.【变式题组】01.若点G(a,2-a)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 B.a<2 C.0<a<2 B.a<0或a>2 02.如果点P(3x-2,2-x)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03.若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第______________象限.04.已知点P(2a-8,2-a)是第三象限的整点,则该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例3】已知A点与点B(-3,4)关于x轴对称,求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法指导】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横坐标(x)相等,纵坐标(y)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y)相等.【变式题组】01.P(-1,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2.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3.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04.点A(-3,2m-1)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05.如果点M(a+b,ab)在第二象限内,那么点N(a,b) 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第______象限.【例4】P(3,-4),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解法指导】P(x,y)到x轴的距离是| y|,到y轴的距离是|x|.则P到轴的距离是|-4|=4【变式题组】01.已知点P(3,5),Q(6,-5),则点P、Q到x轴的距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P到y轴的距离是点Q到y轴的距离的________倍.02.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03.如果点B(m+1,3m-5) 到x轴的距离与它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m的值.04.若点(5-a,a-3)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精读】1.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2. 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若△ABC和△A′B′C′是全等的三角形,记作“△ABC ≌△A′B′C′其中,“≌”读作“全等于”。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 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4. 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1)根据对应顶点找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以对应顶点为端点的边是对应边。
通常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都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由全等三角形的记法便可写出对应的元素。
(2)根据已知的对应元素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3)通过观察,想象图形的运动变化状况,确定对应关系。
通过对两个全等三角形各种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下列各种运动而形成的。
①翻折如图(1),∆BOC≌∆EOD,∆BOC可以看成是由∆EOD沿直线AO翻折180︒得到的;②旋转如图(2),∆COD≌∆BOA,∆COD可以看成是由∆BOA绕着点O旋转180︒得到的;平移如图(3),∆DEF≌∆ACB,∆DEF可以看成是由∆ACB沿CB方向平行移动而得到的。
5.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1)边角边公理、角边角公理、边边边公理、斜边直角边公理(2)推论:角角边定理6. 注意问题:(1)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2)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AA;b :有两边和其中一角对应相等,即SSA。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两个封闭图形之间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移动图形位置的工具。
在平面几何知识应用中,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或需要移动图形或移动图形元素的位置,常常需要借助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八年级数学培优教材讲义一、经典题型1.如图,矩形ABCD 的边分别与两坐标轴平行,对角线AC 经过坐标原点,点D在反比例函数2510kk y x(0x )的图象上.若点B 的坐标为(4,4),则k 的值为( D ).A .2 B .6C .2或3 D.1或62.如图,∠MON=90°,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边OM ,ON 上,当B 在边ON 上运动时,A 随之在边OM 上运动,矩形ABCD 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 =2,BC =1,运动过程中,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为()A .21B .5C .14555D .523.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4,将△ABC 沿CB 向右平移得到△DEF ,若平移距离为2,则四边形ABED 的面积等于.4.以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中心O 为端点,引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的最小值是.BCDAyxOPCGFBQADE5.如图,Rt △ABC 中,∠C=90°,以斜边AB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 ,且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O ,连接OC ,已知AC=5,OC=6,则另一直角边BC 的长?.6.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7.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8.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9. 如图,将矩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连接AF 、CE ,(1)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2)设AE=a ,ED=b ,DC=c .请写出一个a 、b 、c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10.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F 为边BC 的中点,DF 与对角线AC 交于点M ,过M 作ME ⊥CD 于点E ,∠1=∠2.(1)若CE=1,求BC 的长;(2)求证:AM=DF+ME11.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点P 为正方形AD 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 、点D 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P 处,点C 落在G处,PG 交DC 于H ,折痕为EF ,连接BP 、BH .(1)求证:∠APB =∠BPH ;(2)当点P 在边AD 上移动时,△PDH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ABCD EFG H PABCDEFG H P(备用图)二、动点问题1.如图,△ABC中,点O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 交∠BCA的外角平分线CF于点F,交∠ACB内角平分线CE于E.(1)试说明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C边上存在点O,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猜想△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已知AD=AB=3,BC=4,动点P从B点出发,沿线段BC向点C作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沿线段DA向点A作匀速运动.过Q点垂直于AD的射线交AC于点M,交BC于点N.P、Q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Q点运动到A点,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Q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NC,MC的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CDQ构成平行四边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射线QN恰好将△ABC的面积和周长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探究:t为何值时,△PMC为等腰三角形.3.直线y=- 34x+6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P、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B?A运动.(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S= 485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4.已知,矩形ABCD中,4AB cm,8BC cm,AC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于点E 、F ,垂足为O .(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并求AF 的长;(2)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已知点P 的速度为每秒5cm ,点Q 的速度为每秒4cm ,运动时间为t 秒,当A 、C、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A BCDEF 图1O图2ABCDE FPQ备用图ABCDEF P Q三、探究题型1.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A .54B .110C .19D .1092.如图所示,直线y=x+1与y 轴相交于点A 1,以OA 1为边作正方形OA 1B 1C 1,记作第一个正方形;然后延长C 1B 1与直线y=x+1相交于点A 2,再以C 1A 2为边作正方形C 1A 2B 2C 2,记作第二个正方形;同样延长C 2B 2与直线y=x+1相交于点A 3,再以C 2A 3为边作正方形C 2A 3B 3C 3,记作第三个正方形;…,依此类推,则第5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培优(下册)(A)AF=EF(B)AB=EF(C)AE=AF(D)AF=BE10.如图,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AB∥CD∴∠ABC+∠C=180°(B)∵∠1=∠2 ∴AD∥BC(C)∵AD∥BC∴∠3=∠4(D)∵∠A+∠ADC=180°∴AB∥CD 11.平行四边形两邻边分别为24和16,若两长边间的距离为8,则两短边间的距离为( ).(A)5 (B)6(C)8 (D)12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2.已知:如图,□ABCD中,DE⊥AC于E,BF⊥AC于F.求证:DE=BF.13.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E,∠ADE的平分线交AB于点F,试判断AF与C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14.已知:如图,E、F分别为□ABCD的对边AB、CD的中点.(1)求证:DE=FB;(2)若DE、CB的延长线交于G点,求证:CB=BG.15.已知:如图,□ABCD中,E、F是直线AC 上两点,且AE=CF.求证:(1)BE=DF;(2)BE∥DF.拓展、探究、思考16.已知:□ABCD中,AB=5,AD=2,∠DAB =120°,若以点A为原点,直线AB为x 轴,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试分别求出B、C、D三点的坐标.17.某市要在一块□ABCD的空地上建造一个四边形花园,要求花园所占面积是□ABCD面积的一半,并且四边形花园的四个顶点作为出入口,要求分别在□ABCD的四条边上,请你设计两种方案:方案(1):如图1所示,两个出入口E、F已确定,请在图1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四边形花园,并简要说明画法;图1方案(2):如图2所示,一个出入口M已确定,请在图2上画出符合要求的梯形花园,并简要说明画法.图2测试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学习要求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一条对角线分一个内角为25°和35°,则4个内角分别为______.2.□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交于O,若AC=8,BD=6,则边AB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平行四边形周长是40cm,则每条对角线长不能超过______cm.4.如图,在□ABCD中,AE、AF分别垂直于BC、CD,垂足为E、F,若∠EAF=30°,AB=6,AD=10,则CD=______;AB与CD的距离为______;AD与BC的距离为______;∠D=______.5.□ABCD的周长为60cm,其对角线交于O 点,若△AOB的周长比△BOC的周长多10cm,则AB=______,BC=______.6.在□ABCD中,AC与BD交于O,若OA=3x,AC=4x+12,则OC的长为______.7.在□ABCD中,CA⊥AB,∠BAD=120°,若BC=10cm,则AC=______,AB=______.8.在□ABCD中,AE⊥BC于E,若AB=10cm,BC=15cm,BE=6cm,则□ABCD的面积为______.二、选择题9.有下列说法:①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所有性质;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③平行四边形的任一条对角线可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④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4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平行四边形一边长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A)8cm和16cm (B)10cm和16cm(C)8cm和14cm (D)8cm和12cm11.以不共线的三点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个.(A)1 (B)2 (C)3 (D)无数12.在□ABCD中,点A1、A2、A3、A4和C1、C2、C3、C4分别是AB和CD的五等分点,点B1、B2、和D1、D2分别是BC和DA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A4B2C4D2的面积为1,则□ABCD的面积为( )3(A)2 (B)55(D)15(C)313.根据如图所示的(1),(2),(3)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1) (2)(3)(A)3n(B)3n(n+1) (C)6n(D)6n(n+1)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4.已知:如图,在□ABCD中,从顶点D向AB作垂线,垂足为E,且E是AB的中点,已知□ABCD的周长为8.6cm,△ABD的周长为6cm,求AB、BC的长.15.已知:如图,在□ABCD中,CE⊥AB于E,CF⊥AD于F,∠2=30°,求∠1、∠3的度数.拓展、探究、思考16.已知:如图,O为□ABCD的对角线AC的串点,过点O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M、N,点E、F在直线MN上,且OE=OF.(1)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把它们都写出来;(2)求证:∠MAE=∠NCF.17.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在AC上,AE=2EC,点F在AB上,BF=2AF,若△BEF的面积为2cm2,求□ABCD的面积.测试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学习要求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从边的条件有:①两组对边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对角线的条件有:④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角的条件有:⑤两组对角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注意: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______是平行四边形.(填“一定”或“不一定”)2.四边形ABCD中,若∠A+∠B=180°,∠C+∠D=180°,则这个四边形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且满足a2+b2+c2+d2=2ac+2bd,则这个四边形为______.4.四边形ABCD中,AC、BD为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4,CO=6,当AO=______,DO=______时,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四边形ABCD中,当∠1=∠2,且______∥______时,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二、选择题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两组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一组对边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7.已知:园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如果只给出条件“AB∥CD”,那么还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四种说法:①如果再加上条件“BC=A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如果再加上条件“∠BAD=∠BC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③如果再加上条件“OA=O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④如果再加上条件“∠DBA=∠CAB”,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8.能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大小和形状的条件是( ).(A)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B)已知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角(C)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D)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一对角线和周长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9.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已知AE=CF,M、N是DE和FB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NFM是平行四边形.10.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上的点,已知AE=CF,AF与BE相交于点G,CE与DF相交于点H,求证: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11.如图,在□ABCD中,E、F分别在边BA、DC的延长线上,已知AE=CF,P、Q分别是DE和FB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QFP是平行四边形.12.如图,在□ABCD中,E、F分别在DA、BC的延长线上,已知AE=CF,FA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EC与D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S,求证:四边形RESF是平行四边形.1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AD=BC,点E在BC上,点F在AD上,AF=CE,EF与对角线BD交于点O,求证:O是BD的中点.14.已知:如图,△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A作BE的平行线与线段ED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AE、CF.求证:CF∥AE.拓展、探究、思考15.已知:如图,△ABC,D是AB的中点,E 是AC上一点,EF∥AB,DF∥BE.(1)猜想DF与AE的关系;(2)证明你的猜想.16.用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如图),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其中有几个是平行四边形?请分别画出相应的图形加以说明.测试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学习要求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图,□ABCD中,CE=DF,则四边形ABEF 是____________.1题图2.如图,□ABCD,EF∥AB,GH∥AD,MN ∥AD,图中共有______个平行四边形.2题图3.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10,14,20,以其中两条为对角线,其余一条为边可以画出______个平行四边形.4.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7,15,20,以其中一条为对角线,另两条为邻边,可以画出______个平行四边形.5.已知:如图,四边形AEFD和EBCF都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ABCD是______.5题图二、选择题6.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C)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D)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互补7.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A)AD=BC,AB∥CD(B)∠A=∠B,∠C=∠D(C)AB=BC,AD=DC(D)AB∥CD,CD=AB8.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B∶∠C∶∠D的值为( ).(A)1∶2∶3∶4 (B)1∶4∶2∶3(C)1∶2∶2∶1 (D)1∶2∶1∶29.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B、CD 的中点,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10.□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在坐标原点,且AD平行于x轴,若A点坐标为(-1,2),则C点的坐标为( ).(A)(1,-2) (B)(2,-1) (C)(1,-3) (D)(2,-3)11.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将△AOD平移至△BEC的位置,则图中与OA相等的其他线段有( ).(A)1条(B)2条(C)3条(D)4条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2.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CF.请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需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1)连结______;(2)猜想:______=______;(3)证明:13.如图,在△ABC中,EF为△ABC的中位线,D为BC边上一点(不与B、C重合),AD与EF交于点O,连结EF、DF,要使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需要添加条件______.(只添加一个条件)证明:14.已知:如图,△ABC中,AB=AC=10,D 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分别作DF∥AB交AC于F,DE∥AC交AB于E,求DE+DF的值.15.已知:如图,在等边△ABC 中,D 、F 分别为CB 、BA 上的点,且CD =BF ,以A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 .求证:(1)△ACD ≌△CBF ;(2)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拓展、探究、思考16.若一次函数y =2x -1和反比例函数x k y 2 的图象都经过点(1,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点A 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的图象上,利用图象求点A 的坐标;(3)利用(2)的结果,若点B 的坐标为(2,0),且以点A 、O 、B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17.如图,点A (m ,m +1),B (m +3,m -1)在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上.(1)求m ,k 的值;(2)如果M 为x 轴上一点,N 为y 轴上一点,以点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直线MN 的函数表达式.测试5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要求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长边是短边的2倍,一条对角线与短边垂直,则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锐角顶点作两条高线,如果这两条高线夹角为135°,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各内角的度数为______.3.在□ABCD中,BC=2AB,若E为BC的中点,则∠AED=______.4.在□ABCD中,如果一边长为8cm,一条对角线为6cm,则另一条对角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5.□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且AB =AC=2cm,若∠ABC=60°,则△OAB的周长为______cm.6.如图,在□ABCD中,M是BC的中点,且AM=9,BD=12,AD=10,则□ABCD的面积是______.7.□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BOC=120°AD=7,BD=10,则□ABCD 的面积为______.8.如图,在□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BG⊥AE,垂足为G,AF=5,24BG,则△CEF的周长为______.9.如图,BD为□ABCD的对角线,M、N分别______ 在AD、AB上,且MN∥BD,则S△DMC S△BNC.(填“<”、“=”或“>”)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0.已知:如图,△EFC中,A是EF边上一点,AB∥EC,AD∥FC,若∠EAD=∠FAB.AB=a,AD=b.(1)求证:△EFC是等腰三角形;(2)求EC+FC.11.已知:如图,△ABC中,∠ABC=90°,BD⊥AC于D,AE平分∠BAC,EF∥DC,交BC于F.求证:BE=FC.12.已知:如图,在□ABCD中,E为AD的中点,CE、BA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2CD,求证:∠F=∠BCF.13.如图,已知:在□ABCD中,∠A=60°,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AB=2AD.求证:BF∶BD=3∶3.拓展、探究、思考14.如图1,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M(-2,-1),且P(-1,-2)是双曲线上的一点,Q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PA垂直于x轴,QB垂直于y轴,垂足分别是A、B.图1(1)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当点Q在直线MO上运动时,直线MO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OBQ与△OAP面积相等?如果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当点Q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时,作以OP、OQ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PCQ,求平行四边形OPCQ周长的最小值.图2测试6 三角形的中位线学习要求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_____第三边,并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ABC的周长为64,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A′、B′、C′分别为EF、EG、GF的中点,△A′B′C′的周长为_________.如果△ABC、△EFG、△A′B′C′分别为第1个、第2个、第3个三角形,按照上述方法继续作三角形,那么第n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3.△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DE=4,AD=3,AE=2,则△ABC的周长为______.二、解答题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5.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综合、运用、诊断6.已知:如图,E为□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结AC交BD于O,连结OF.求证:AB=2OF.7.已知:如图,在□ABCD中,E是CD的中点,F是AE的中点,FC与BE交于G.求证:GF=GC.8.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DC、AB边的中点,FE的延长线分别与AD、BC的延长线交于H、G点.求证:∠AHF=∠BGF.拓展、探究、思考9.已知:如图,△ABC中,D是BC边的中点,AE平分∠BAC,BE⊥AE于E点,若AB=5,AC=7,求ED.10.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BD=CE,M、N分别是BE、CD 的中点.过MN的直线交AB于P,交AC 于Q,线段AP、AQ相等吗?为什么?测试7 矩形学习要求理解矩形的概念,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1)矩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性质:矩形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性质,还有:矩形的四个角______;矩形的对角线______;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3)矩形的判定:一个角是直角的______是矩形;对角线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______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OB=60°,AC=10cm,则AB=______cm,BC=______cm.3.在△ABC中,∠C=90°,AC=5,BC=3,则AB边上的中线CD=______.4.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AD =2AB,若沿过点D的折痕DE将A角翻折,使点A落在BC上的A1处,则∠EA1B=______°。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培优讲义专题7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知识梳理】在客观世界中,相等的关系是相对的、局部的,不等的关系是绝对的、普遍的.因此,我们常常需要比较一些量的大小或者对某个量进行估计,列出不等式(组),运用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予以求解.不等式(组)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作差或作商比较数的大小;求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求代数式的最值,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相仿,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和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2.找出能够表示题目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不等关系;3.列出不等式(组);4.解这个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并作答.【例题探究】【例1】小明去商店购买A,B两种玩具,共用了10元钱,A种玩具每件1元,B种玩具每件2元.若每种玩具至少买一件,且A种玩具的数量多于B种玩具的数量,则小明的购买方案有()A.5种B.4种C.3种D.2种【思路点拨】设小明购买A种玩具x件,则购买B种玩具10-x2件,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进行解答即可.【例2】已知关于x,y +y=3,-y=2a+1的解都为正数.(1)求a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组的解x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为底边长,求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思路点拨】(1)先解方程组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x,y的值,再根据x,y都是正数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2)根据组成三角形的条件列出不等式,求得a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整数a的值.【例3】某校开展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派小明到文体超市购买若干个文具袋作为奖品.这种文具袋标价每个10元,请认真阅读结账时老板与小明的对话:(1)结合两人的对话内容,求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多少个.(2)学校决定,再次购买钢笔和签字笔共50支作为补充奖品,两次购买奖品总支出不超过400元,其中钢笔标价每支8元,签字笔标价每支6元.经过沟通,这次老板打八折,那么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多少支.【思路点拨】(1)设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x个,则实际购买了(x+1)个,根据对话内容列出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2)设小明可购买钢笔y支,根据两种物品的购买总费用不超过400元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可得答案.【例4】学校近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经典诵读比赛.某班级因节目需要,需购买A,B两种道具.已知购买1件A道具比购买1件B道具多10元,购买2件A道具和3件B道具共需要45元.(1)购买一件A道具和一件B道具分别需要多少元?(2)根据班级情况,需要这两种道具共60件,且购买两种道具的总费用不超过620元.①道具A最多购买多少件?②若其中A道具购买的件数不少于B道具购买的件数,该班级共有几种方案?试写出所有方案,并求出最少费用为多少元.【思路点拨】(1)设购买一件A道具需要x元,购买一件B道具需要y元,根据“购买1件A道具比购买1件B道具多10元,购买2件A道具和3件B道具共需要45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A道具m件,则购买B道具(60-m)件.①根据两种道具的总费用不超过62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②由A道具购买的件数不少于B道具购买的件数,列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结合①中m的取值范围以及m为整数的条件即可得出各种购买方案,再求出各种购买方案所需费用,比较后即可得出最少费用.【例5】已知甲、乙两种原料中均含有A元素,其含量及每吨原料的购买单价如下表:0.5吨.若某厂要提取A元素20千克,并要求废气排放不超过16吨.问:该厂购买这两种原料的费用最少是多少万元?【思路点拨】由提取A元素20千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由废气排放不超过16吨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出原料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单价建立费用与原料之间的关系式,利用原料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费用的最小值.【例6】某超市看好A,B两种水果的市场价值,决定每天购进A,B两种水果共100千克,经调查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及售价如表所示,设购买A种水果x千克(x为整数).(1)元,则共有几种不同的购买方案?(2)在(1)的条件下,超市在获得的利润取得最大值时,决定售出的A种水果每千克捐出2a元,B种水果每千克捐出a元给当地福利院,若要保证捐款后的利润率不低于20%,求a的最大值.【思路点拨】(1)先用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该超市每天投入的资金和利润,再列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结合x为整数即可得出购买方案的个数;(2)由题意得,当x=60时超市获得的利润最大,根据利润率不低于20%列出不等式即可解答本题.【例7】某钱币收藏爱好者,想把3.50元纸币兑换成1分,2分,5分的硬币.他要求硬币总数为150枚,2分硬币的枚数不少于20枚且是4的倍数,5分的硬币要多于2分的硬币.请你根据此要求,设计所有的兑换方案.【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方案设计题,是涉及方程和不等式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题.题目中包含的相等关系:①所有硬币的总价值是3.50元;②共有硬币150枚.不等关系:①2分硬币的枚数不少于20枚;②5分的硬币要多于2分的硬币.另外,硬币的枚数为整数,2分的硬币的数量是4的倍数.【答案解析】【知识梳理】在客观世界中,相等的关系是相对的、局部的,不等的关系是绝对的、普遍的.因此,我们常常需要比较一些量的大小或者对某个量进行估计,列出不等式(组),运用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予以求解.不等式(组)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作差或作商比较数的大小;求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求代数式的最值,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相仿,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和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2.找出能够表示题目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不等关系;3.列出不等式(组);4.解这个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并作答.【例题探究】【例1】小明去商店购买A,B两种玩具,共用了10元钱,A种玩具每件1元,B种玩具每件2元.若每种玩具至少买一件,且A种玩具的数量多于B种玩具的数量,则小明的购买方案有()A.5种B.4种C.3种D.2种【解题过程】设小明购买A种玩具x件,则购买B种玩具10-x2件.根据题意,1,x,解得313<x≤8.∵x为整数,10-x2也为整数,∴x=4或x=6或x=8,∴有3种购买方案.故选C.【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正确表示出购买B种玩具的数量和正确列出不等式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2】已知关于x ,y +y =3,-y =2a +1的解都为正数.(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组的解x 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 为底边长,求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解题过程】解:(1)+y =3,-y =2a +1,=a +2,=1-a .∵关于x ,y +y =3,-y =2a +1的解都为正数,+2>0,-a >0.解得-2<a <1.(2)∵方程组的解x 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 为底边长,∴x +x >y ,即2(a +2)>1-a .解得a >-1.∵-2<a <1,∴-1<a <1.∵a 为整数,∴a =0.【方法归纳】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先求得方程组的解,再根据解要满足的条件,列出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即可获得问题的解决.【例3】某校开展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派小明到文体超市购买若干个文具袋作为奖品.这种文具袋标价每个10元,请认真阅读结账时老板与小明的对话:(1)结合两人的对话内容,求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多少个.(2)学校决定,再次购买钢笔和签字笔共50支作为补充奖品,两次购买奖品总支出不超过400元,其中钢笔标价每支8元,签字笔标价每支6元.经过沟通,这次老板打八折,那么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多少支.【解题过程】解:(1)设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x 个,则实际购买了(x +1)个.根据题意,得10(x +1)×0.85=10x -17,解得x =17.答:小明原计划购买文具袋17个.(2)设小明可购买钢笔y 支,则购买签字笔(50-y )支.根据题意,得[8y +6(50-y )]×80%+(10×17-17)≤400,解得y ≤4.375.∴最大整数y =4.答:小明最多可购买钢笔4支.【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列出方程和不等式.【例4】学校近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经典诵读比赛.某班级因节目需要,需购买A ,B 两种道具.已知购买1件A 道具比购买1件B 道具多10元,购买2件A 道具和3件B 道具共需要45元.(1)购买一件A 道具和一件B 道具分别需要多少元?(2)根据班级情况,需要这两种道具共60件,且购买两种道具的总费用不超过620元.①道具A 最多购买多少件?②若其中A 道具购买的件数不少于B 道具购买的件数,该班级共有几种方案?试写出所有方案,并求出最少费用为多少元.【解题过程】解:(1)设购买一件A 道具需要x 元,购买一件B 道具需要y 元.根据题意,-y =10,x +3y =45.=15,=5.答:购买一件A 道具需要15元,购买一件B 道具需要5元.(2)设购买A 道具m 件,则购买B 道具(60-m )件.①根据题意,得15m +5(60-m )≤620.解得m ≤32.答:A 道具最多购买32件.②根据题意,得m ≥60-m .解得m ≥30.又∵m ≤32,且m 为整数,∴m =30,31,32.∴该班级共有3种购买方案:方案1:A 道具购买30件,B 道具购买30件,所需费用为15×30+5×30=600(元);方案2:A 道具购买31件,B 道具购买29件,所需费用为15×31+5×29=610(元);方案3:A 道具购买32件,B 道具购买28件,所需费用为15×32+5×28=620(元).∵600<610<620,∴购买最少费用为600元.【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条件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例5】已知甲、乙两种原料中均含有A 元素,其含量及每吨原料的购买单价如下表:0.5吨.若某厂要提取A元素20千克,并要求废气排放不超过16吨.问:该厂购买这两种原料的费用最少是多少万元?【解题过程】解:(1)设购买甲、乙两种原料分别为x吨和y吨,则·x·1000+8%·y·1000=20,·x·1000×1+8%·y·1000×0.5≤16,x+8y=2,x+40y≤16,∴5x=2-8y.∴10(2-8y)+40y≤16.解得y≥0.1.设购买甲、乙两种原料所需要的费用为W万元,则W=2.5x+6y=2.5×2-8y5+6y=1+2y≥1.2.∴当y=0.1,x=0.24时,W最小=1.2.答:该厂购买这两种原料最少需要1.2万元.【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认真审题,找出表示题目全部含义的数量关系是关键.【例6】某超市看好A,B两种水果的市场价值,决定每天购进A,B两种水果共100千克,经调查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及售价如表所示,设购买A种水果x千克(x为整数).(1)元,则共有几种不同的购买方案?(2)在(1)的条件下,超市在获得的利润取得最大值时,决定售出的A种水果每千克捐出2a元,B种水果每千克捐出a元给当地福利院,若要保证捐款后的利润率不低于20%,求a的最大值.【解题过程】(1)由题意,购买A种水果x千克,则购买B种水果(100-x)千克,∴该超市每天投入的资金为10x+14(100-x)=(1400-4x)元,每天的利润为(16-10)x+(18-14)(100-x)=(400+2x)元,由题意,400-4x ≥1160,+2x ≥514,解得57≤x ≤60.∵x 为整数,∴x =57,58,59,60,∴共有4种不同的购买方案.(2)由题意,当x =60时,超市获得的利润最大.则60(16-2a )+(100-60)(18-a )-60×10-(100-60)×14≥[60×10+(100-60)×14]×20%,解得a ≤1.8.∴a 的最大值为1.8.【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7】某钱币收藏爱好者,想把3.50元纸币兑换成1分,2分,5分的硬币.他要求硬币总数为150枚,2分硬币的枚数不少于20枚且是4的倍数,5分的硬币要多于2分的硬币.请你根据此要求,设计所有的兑换方案.【解题过程】方法1:设兑换成1分,2分,5分的硬币分别为x 枚,y 枚,z 枚.依据题意,+y +z =150,①+2y +5z =350,②>y ,③≥20.④由②-①,得y =200-4z .将y =200-4z 分别代入③④,>200-4z ,-4z ≥20.解得40<z ≤45.∵z 为正整数,∴z 只能取41,42,43,44,45.由此得出x ,y 的对应值,共有5种兑换方案:=73=36=41=76=32=42=79=28=43=82=24=44=85,=20,=45.方法2:设兑换成1分,2分,5分的硬币分别为x 枚,y 枚,z 枚.依据题意,+y +z =150,①+2y +5z =350,②>y .③∵y 是4的倍数,∴可设y =4k (k 为自然数).∵y ≥20,∴4k ≥20,即k ≥5.将y=4k代入①②,可解得z=50-k.∵z>y,∴50-k>4k,即k<10.∴5≤k<10.又∵k为自然数,∴k取5,6,7,8,9.由此得出x,y,z的对应值,共有5种兑换方案:=73=36=41=76=32=42=79=28=43=82=24=44=85,=20,=45.【方法归纳】在关系复杂的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审题,找到题目中所有的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并要把握其中的隐含条件.。
初中八年级数学培优竞赛辅导讲义(共213页,按住ctrl键点击目录直接跳转到对应章节)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2)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2)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 (17)第4讲等腰三角形 (25)第5讲等边三角形 (37)第06讲实数 (43)第7讲变量与函数 (50)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64)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 (69)第11讲幂的运算 (81)第12讲整式的乘除 (87)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 (94)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 (101)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 (109)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118)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26)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39)第19讲勾股定理 (146)第20讲平行四边形 (158)第21讲菱形与矩形 (167)第22讲正方形 (175)第23讲梯形 (185)第24讲数据的分析 (194)B AC D EF 第1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 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 A .5对 B .4对 C .3对 D .2对【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 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 BC CB =⎧⎪=⎨⎪=⎩∠∠ ∴△ABC ≌∴△DCB (SAS ) ∴∠A =∠D ⑵在△ABE 和△DCE 中A DAED DEC AB DC =⎧⎪=⎨⎪=⎩∠∠∠∠ ∴△ABE ≌∴△DCE ∴BE =CE 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BE CEEF EF=⎧⎨=⎩ ∴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 【变式题组】 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 F C E DB 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 AB DCAE DF BE CF =⎧⎪=⎨⎪=⎩∴△ABE ≌△DCF (SSS ) ∴∠B =∠C在△ABF 和△DCE 中, AB DC B C BF CE =⎧⎪=⎨⎪=⎩∠∠ ∴△ABF ≌△DCE ∴AF =DE【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A B C D O FE A CEFBD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 \ 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解法指导】⑴∠AFD =∠DCA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在△ABF 和△DEC 中, AB DE ABF DEC BF EC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AFECB DAE第1题图A BCDEBCDO第2题图B (E )OC F 图③DA【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E分别为△ABC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折叠,使点C 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CDE=48°,则∠APD等于()A.42°B.48°C.52°D.58°02.如图,Rt△ABC沿直角边BC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C≌△DEF B.∠DEF=90°C.AC=DF D.EC=CF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⑴求证:AB⊥ED;⑵若PB=BC,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 C和AB边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⑴AP=AQ;⑵AP⊥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AQ,也就是证△APD和△AQE,或△APB和△QAC全等,由已知条件BP=AC,CQ=AB,应该证△APB≌△QAC,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AQ,即证∠PAQ=90°,∠PAD+∠QAC=90°就可以.证明:⑴∵BD、CE分别是△ABC的两边上的高,∴∠BDA=∠CEA=90°,∴∠1+∠BAD=90°,∠2+∠BAD=90°,∴∠1=∠2.在△APB和△QAC中, 2AB QCBP CA=⎧⎪=⎨⎪=⎩∠1∠∴△APB≌△QAC,∴AP=AQE FBACDG第2题图21ABCPQEFD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 ∵∠CAQ +∠PAD =90°,∴AP ⊥AQ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F 是CD 的中点,求证:02.直距离MA 为am ,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75°,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的墙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m + B .2a bm - C .bm 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02.如图,△ACB ≌△A /C /B /,∠ BCB /=30°,则∠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 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AECBA 75° C45° BNM第2题图第3题图D第1题图a αcca50° b72° 58°A .SASB .ASAC .AASD .SSS 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 CB =CD B .∠BAC =∠DAC C . ∠BCA =∠DCAD .∠B =∠D =90°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 、B 、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BE ≌△CBDB . ∠ABE =∠CBDC . ∠ABC =∠EBD =45° D . AC ∥BE06.如图,△ABC 和共顶点A ,AB =AE ,∠1=∠2,∠B =∠E .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小华说:“一定有△ABC ≌△AED .”小明说:“△ABM ≌△AEN .”那么( ) A . 小华、小明都对 B . 小华、小明都不对 C . 小华对、小明不对 D .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 =EC , BC =CD , AB =ED ,如果∠BCA =119°,∠ACD =98°,那么∠EC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 ≌△ADE ,BC 延长线交DE 于F ,∠B =25°,∠ACB =105°,∠DAC =10°,则∠DFB 的度数为_______.09.如图,在Rt △ABC 中,∠C =90°, DE ⊥AB 于D , BC =BD . AC =3,那么AE +DE =______10.如图,BA ⊥AC , CD ∥AB . BC =DE ,且BC ⊥DE ,若AB =2, CD =6,则AE =_____. 11.如图, AB =CD , AB ∥CD . BC =12cm ,同时有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 /s , Q 的速度是0.2cm /s .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 ≌△QDC .DA C .Q P.BA E FB DC 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 ⊥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 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ABCDA 1B 1C 1D 1D B A C EF A E B F D CAEF C DB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 B .5对 C .6对 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 则DE 的长等于()A .DCB . BC C . ABD .AE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 于点N ,∠E =∠F =90°,∠B =∠C , AE=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 =CD .⑴求证:BE ⊥AC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 =AD ,AB =AE , ∠BAE +∠BCEABE D CF第6题图2 1AB CE N M3 21ADEBC FADECOA E O BFCD 第1题图B第2题图第3题图AB C DEAEBDC=90°, ∠BAC =∠EAD .求证:∠CED =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 +EF =DE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下册)测试1 从分数到分式学习要求掌握分式的概念;能求出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为1的条件.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______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______;该分式的分式. 2.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的形式:(1)5÷xy 为______. (2)(3x +2y )÷(x -3y )为______.3.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______小时. 4.n 公顷麦田共收小麦m 吨;平均每公顷的产量可用式子表示成______吨.5.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在逆流中航行s 千米所需要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______小时.6.当x =______时;分式13-x x没有意义. 7.当x =______时;分式112--x x 的值为0.8.分式yx;当字母x 、y 满足______时;值为1;当字母x ;y 满足______时值为-1.二、选择题 9.使得分式1+a a有意义的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1 C .a ≠-1D .a +1>010.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当32=/x 时;分式231-+x x 有意义 B .当a ≠b 时;分式22ba ab-有意义 C .当21-=x 时;分式x x 412+值为0D .当x ≠y 时;分式x y y x --22有意义 11.使分式5+x x值为0的x 值是( ) A .0 B .5C .-5D .x ≠-512.当x <0时;xx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不确定 13.x 为任何实数时;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A .x x 12+B .112--x x C .11+-x xD .112+-x x 三、解答题14.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π1;)1(;2;3;3;13;222x x x x y x y x y x x y x y x 15.x 取什么值时;2)3)(2(---x x x 的值为0?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6.当x =______时;分式632-x x无意义. 17.使分式2)3(2+x x有意义的条件为______.18.分式2)1(522+++x x 有意义的条件为______. 19.当______时;分式44||--x x 的值为零.20.若分式x--76的值为正数;则x 满足______.二、选择题21.若x 、y 互为倒数;则用x 表示y 的正确结果是( )A .x =-yB .y x 1=C .xy 1=D .xy 1±=22.若分式ba ba 235+-有意义;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A .3a ≠2bB .b a 51=/C .a b 32-=/ D .b a 32-=/23.式子222--+x x x 的值为0;那么x 的值是( )A .2B .-2C .±2D .不存在24.若分式6922---a a a 的值为0;则a 的值为( )A .3B .-3C .±3D .a ≠-225.若分式1212+-b b的值是负数;则b 满足( )A .b <0B .b ≥1C .b <1D .b >1三、解答题 26.如果分式323||2-+-y y y 的值为0;求y 的值.27.当x 为何值时;分式121+x 的值为正数?28.当x 为何整数时;分式124+x 的值为正整数?拓展、探究、思考29.已知分式,by ay +-当y =-3时无意义;当y =2时分式的值为0;求当y =-7时分式的值.测试2 分式的基本性质学习要求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约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MB M A B A ⨯⨯=其中A 是整式;B 是整式;且B ≠0;M 是______. 2.把分式xy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则分式的值______.3.⋅-=--)(121xx x 4..y x xy x 22353)(= 5.22)(1y x y x -=+. 6.⋅-=--24)(21y y x 二、选择题7.把分式bab a 392+-约分得( )A .33++b a B .33+-b a C .ba 3- D .ba 3+ 8.如果把分式yx y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10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10倍 B .缩小10倍 C .是原来的32D .不变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a m b m a =++B .0=++b a ba C .1111--=-+c b ac ab D .y x y x y x +=--122 三、解答题 10.约分:(1)ac ab 1510-(2)yx yx 322.36.1-(3)112--m m(4)yx x xy y -+-2442211.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不含负号.(1);53a - (2);y x 532- (3);52a b-- (4)⋅---xy 1511综合、运用、诊断12.化简分式:(1)=--3)(x y yx _____;(2)=+--22699xx x _____. 13.填空:)()1(=++-nm n m =-----ba n m m n 212)2(;)(⋅-ba221 14.填入适当的代数式;使等式成立.(1)⋅+=--+ba b a b ab a )(22222(2).a b ba b a-=-+)(11 二、选择题 15.把分式yx x-2中的x 、 y 都扩大m 倍(m ≠0);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m 倍 B .缩小m 倍C .不变D .不能确定16.下面四个等式:;22;22;22yx y x y x y x y x y x +-=+---=----=+-③②①⋅-+=--22yx y x ④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D .3个17.化简22222b ab a b a ++-的正确结果是( )A .b a b a -+B .ba b a +-C .ab21 D .ab21- 18.化简分式2222639ab b a b a -后得( )A .222223ab b a b a - B .263ab a ab - C .ba ab23- D .bb a ab2332- 三、解答题 19.约分:(1)322)(27)(12b a a b a --(2)62322--++x x x x(3)22164mm m --(4)2442-+-x x x20.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分母中次数最高的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1)y x x --22 (2)aa b --2(3)x x x x +---2211(4)2213m m m ---拓展、探究、思考21.(1)阅读下面解题过程:已知,5212=+x x 求142+x x 的值. 解:),0(5212=/=+x x x,5211=+∴xx 即⋅=+251x x⋅=-=-+=+=+∴1742)25(12)1(1111222242x x x x x x (2)请借鉴(1)中的方法解答下面的题目:已知,2132=+-x x x求1242++x x x 的值.测试3 分式的乘法、除法学习要求1.学会类比方法、总结出分式乘法、除法法则. 2.会进行分式的乘法、除法运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29(283x yy x ______. 2.=+-÷-x y x x xy x 33322______. 3.=+÷+)(1b a ba ______.4.=--++⋅+ab a b a .b ab a b ab 2222222______. 5.已知x =2008;y =2009;则4422))((y x y x y x -++的值为______.二、选择题 6.)(22m n nm a-⋅-的值为( ) A .nm a+2 B .nm a+ C .nm a+-D .nm a--7.计算cdaxcd ab 4322-÷等于( ) A .x b 322B .232x bC .x b 322-D .222283dc x b a -8.当x >1时;化简xx --1|1|得( ) A .1B .-1C .±1D .0三、计算下列各题9.xy x y 212852⋅10.nm mnm mn m n m --÷--24222211.11.11)1(122+-÷--x x x x 12.2222294255)23(xa xb a b a a x --⋅++四、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回答后面问题13.计算:⋅⨯÷⨯÷⨯÷dd c c b b a 1112解:dd c c b b a 1112⨯÷⨯÷⨯÷ =a 2÷1÷1÷1① =a 2. ②请判断上述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在①、②中;错在何处;并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4.cc b a 1⨯÷_____. 15.x y xy 3232÷-_____.16.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要a 天完成;乙单独打字需b 天完成;两人共同打需_____天完成. 二、选择题 17.计算xx x x x x +-÷---2231)2)(3(的结果是( ) A .22--x xx B .xx x 212--C .xx x --22D .122--x x x18.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 .m ÷n ·n =mB .m n n m =÷1.C .111=÷⋅÷mm m m D .1123=÷÷m mm三、计算下列各题19.44)16(.2-+÷-a a a20.2222)1()1(a a a a .a a a -+--21.a b b ab a b ab a b a a 22222224.2+÷+-- 22.xx x x x x --+÷+--32.)3(446222拓展、探究、思考23.小明在做一道化简求值题:,.2)(2222xyx xy y xy x x xy -+-÷-他不小心把条件x 的值抄丢了;只抄了y =-5;你说他能算出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吗?为什么?测试4 分式的乘法、除法、乘方学习要求掌握乘方的意义;能根据乘方的法则;先乘方;再乘除进行分式运算.课堂学习检测1.分式乘方就是________________.2.=323)2(bca ____________. 3.=-522)23(z y x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分式32)32(b a 的计算结果是( ) A .3632b a B .3596b a C .3598b a D .36278b a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yx y x =33 B .326m m m =C .b a ba b a +=++22D .b a a b b a -=--23)()(6.22222nm m n m n ⋅÷-的结果是( )A .2n m -B .32n m -C .4mn-D .-n7.计算⨯-32)2(b a2)2(a b )2(ab -⨯的结果是( )A .68ba-B .638b a -C .5216b aD .5216ba -三、计算题8.32)32(c b a9.22)52(a y x --10.223)2(8y x y ÷11.232)4()2(ba ba -÷-四、解答题12.先化简;再求值:(1),144421422xx x x x ++÷--其中⋅-=41x(2),a b .b b a a b a b a a 222224)()(+÷--其中,21=a b =-1.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3.=⋅-⋅-76252)1()()(aba b b a ______.14.=-÷-32223)3()3(ac b c ab ______. 二、选择题1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63223)23(yx y x =B .22224)2(b a a b a a +=+C .22222)(y x y x y x y x +-=+- D .333)()()(n m n m nm n m -+=-+ 16.na b 22)(-(n 为正整数)的值是( )A .n n a b 222+B .n n ab 24C .n n a b 212+-D .n nab 24-17.下列分式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 .nm m n n m =3454.B .bc ad d c b a =.C .22224)2(b a a ba a -=-D .33343)43(y x yx =三、计算下列各题18.2222)2()()(ab abb a -÷⋅-19.23212313.-+-n nn n ba a c b20.22321).()(ba ab a ab b a -÷---四、化简求值21.若m 等于它的倒数;求32222)2.()22(444m m m m m m m --+÷-++的值.拓展、探究、思考22.已知.0)255(|13|2=-+-+b a b a 求2232332).6().()3(a bb a ab b a -÷--的值.测试5 分式的加减学习要求1.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 2.会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分式2292,32ac bc b a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2.分式3241,34,21x x x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 3.分式)2(,)2(++m b nm a m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4.分式)(,)(x y b yy x a x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 5.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法则是______.6.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______;变为______的分式;再加减. 二、选择题7.已知=++=/xx x x 31211,0( ) A .x 21 B .x 61 C .x65 D .x611 8.x y y a y x a x +--+++3333等于( ) A .y x y x +-33 B .x -y C .x 2-xy +y 2 D .x 2+y 29.cab c a b +-的计算结果是( )A .abca cb 222+-B .abcb a ac c b 222--C .abc b a ac c b 222+-D .abcac b +- 10.313---a a 等于( )A .aa a --+1622B .1242-++-a a a C .1442-++-a a a D .a a -111.21111x x x x n n n +-+-+等于( ) A .11+n xB .11-n xC .21x D .1三、解答题12.通分:(1)abb a a b 41,3,22 (2))2(2,)2(-+x b x a y(3)aa a a -+21,)1(2(4)aba b a b a --+2222,1,1四、计算下列各题13.x x x x x -+--+22422214.xx x x x x x x +---+--+++3522363422215.412234272--+--x x x 16.xyy xxy x y -+-22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7.计算a a -+-329122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18.=-+abb a 6543322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9.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2(42121-+=--+x x x x B .))((211222222222x y y x x x y y x ---=---C .y x xy y x x 231223622-=- D .33329152+-=----x x x x 20.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ad a d c d c a d c a d c 2-=---=+-- B .1522525=+++a aaC .1-=---xy yy x xD .11)1(1)1(22-=---x x x x 三、计算下列各题21.b a a a b b b a b a ---+-+22 22.zx y zy z x y z x z y x y ------+++-223.941522333222-++-++a a a a 24.43214121111x x x x x x +-++-+--25.先化简,1)121(22xx x x x x x ÷+---+再选择一个恰当的x 值代入并求值.拓展、探究、思考26.已知,10345252---=++-x x x x B x A 试求实数A 、B 的值.27.阅读并计算:例:计算:⋅+++++++)3)(2(1)2)(1(1)1(1x x x x x x原式31212111111+-+++-+++-=x x x x x x⋅+=+-=)3(3311x x x x仿照上例计算:⋅+++++++)6)(4(2)4)(2(2)2(2x x x x x x测试6 分式的混合运算学习要求1.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律. 2.能正确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化简=-2222639ab b a b a ______.2.化简2426a a ab -=______. 3.计算)1()1111(2-⨯+--m m m 的结果是______.4.)1(y x y y x +-÷的结果是______.二、选择题5.2222y x y x y x y x -+÷+-的结果是( ) A .222)(y x y x ++ B .222)(y x y x -+ C .222)(y x y x +-D .222)(yx y x ++6.222)(ba b b b a -⨯-的结果是( )A .b 1B .2b ab b a +- C .b a b a +- D .)(1b a b +7.ba ba b a b a b a b a -+⨯-+÷-+22)()(的结果是( ) A .ba ba +- B .ba ba -+ C .2)(ba b a -+ D .1三、计算题8.x x x -+-111 9.291232m m -+-10.242-++x x11.121)11(22+-+-÷--a a a a a a12.)()(nm mnm n m mn m +-÷-+13.)131()11(22a a a a --÷++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4.=-+-+-b a ba b a b a ______. 15.=++-+-32329122m m m ______. 二、选择题 16.(1-m )÷(1-m 2)×(m +1)的结果是( )A .2)1(1m +B .2)1(1m - C .-1 D .1 17.下列各分式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24435232510.25bc b a c c b a =①abc b a a c b 32332=⋅②1131).3(1122+=--÷+x x x x ③1111.2=+÷--xyx x x xy ④ A .①③ B .②④C .①②D .③④18.abb a b a 2223231⨯--等于( ) A .aba - B .b a b - C .a b a 323- D .bab 232- 19.实数a 、b 满足ab =1;设,11,1111bba a Nb a M +++=+++=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A .M >NB .M =NC .M <ND .不确定 三、解答下列各题20.y y y y y y y y 4)44122(22-÷+--+-+ 21.)1214()11(22-----+÷+x x x x x x四、化简求值22.,)]3(232[x y x y x x y x y x x -÷--++-其中5x +3y =0.拓展、探究、思考23.甲、乙两名采购员去同一家饲料公司购买两次饲料;两次购买时饲料的价格各不相同.两位采购员的购货方式也各不相同;甲每次购买1000千克;乙每次只购买800元的饲料;设两次购买的饲料单价分别为m 元/千克和n 元/千克(m ;n 为正整数;且m ≠n );那么甲、乙两名采购员两次购得饲料的平均价格分别是多少?谁的购买方法更合算?测试7 整数指数幂学习要求1.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2.掌握科学记数法.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3-2=______;=--3)51(______.2.(-0.02)0=______;=0)20051(______. 3.(a 2)-3=______(a ≠0);=-2)3(______;=--1)23(______.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cm =______m ;2.7mL =______L . 5.一种细菌的半径为0.0004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m . 6.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0-5=______;2.5×10-3=______.7.(3a 2b -2)3=______;(-a -2b )-2=______.8.纳米是表示微小距离的单位;1米=109纳米;已知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为35000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______m . 二、选择题9.计算3)71(--的结果是( )A .3431-B .211- C .-343 D .-2110.下列各数;属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A .20.7×10-2B .0.35×10-1C .2004×10-3D .3.14×10-5 11.近似数0.33万表示为( )A .3.3×10-2B .3.3000×103C .3.3×103D .0.33×104 1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 )①;9)31(2=-②2-2=-4;③a 0=1;④(-1)-1=1;⑤(-3)2=36.A .2个B .3个C .4个D .1个 三、解答题1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16 (2)-0.0000312 (3)1000.5 (4)0.00003万14.计算:(1)98÷98 (2)10-3 (3)2010)51(-⨯15.地球的质量为6×1013亿吨;太阳的质量为1.98×1019亿吨;则地球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多少倍(用负指数幂表示)?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6.=-+-01)π()21(______;-1+(3.14)0+2-1=______.17.=-+---|3|)12()21(01______.18.计算(a -3)2(ab 2)-2并把结果化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形式为______.19.“神威一号”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00000000次;其运算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次/秒.20.近似数-1.25×10-3有效数字的个数有______位. 二、选择题21.2009200908)125.0()13(⨯+-的结果是( ) A .3 B .23- C .2 D .022.将201)3(,)2(,)61(---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 .21)3()61()2(-<<-- B .201)3()2()61(-<-<-C .12)61()2()3(-<-<-D .12)61()3()2(-<-<-三、解答题23.计算下列各式;并把结果化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1)(a 2b -3)-2(a -2b 3)2 (2)(x -5y -2z -3)2(3)(5m -2n 3)-3(-mn -2)-224.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1)8.5×10-3 (2)2.25×10-8 (3)9.03×10-5测试8 分式方程的解法学习要求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检验根的意义;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 1.分式方程1712112-=-++x x x 若要化为整式方程;在方程两边同乘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 2.方程111=+x 的解是______. 3.方程625--=-x x x x 的解是______. 4.x =2是否为方程32121---=-x x x 的解?答:______.5.若分式方程127723=-+-xax x 的解是x =0;则a =______.二、选择题6.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A .11=+x xB .4132=+x xC .52433=+x xD .6516-=x x 7.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
第十六早分式测试1从分数到分式学习要求掌握分式的概念,能求出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为1的条件.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A、B表示两个整式,A* B就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________ ,该分式的分式.2. 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的形式:(1) 5* xy 为 ______ . (2) (3x+ 2y)*( x—3y)为__________ .3 .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 ____________ 小时.4. n公顷麦田共收小麦m吨,平均每公顷的产量可用式子表示成 __________ 吨.5. 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速度是要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 ______ 小时.x6. 当x= --------- 时,分式没有意义.3x 1x2 17. 当x= --------- 时,分式的值为0.x 1x&分式一,当字母X、y满足 __________ 时,值为y二、选择题a9. 使得分式有意义的a的取值范围是(A .当2 x 1x -时,分式有意义33x 2B .当abb时,分式 2 2a b有意义C.当x 1 2x—时,分式2x2 4x1值为0D .当 2 2 X M y时,分式y ?有意义11.使分式xx 5-值为0的x值是 ( )A. 0B. 512.当x v 0 时,|x|的值为(x)A. 1B.—11;当字母x, y满足________ 时值为一1.)C . a M—1D . a+ 1 >C. —5 D . x M—5C. ±1D.不确定b千米/时,轮船在逆流中航行s千米所需13. x为任何实数时,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a 1A . a 丰 0 B. a 丰 110.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11B . X >1C •—x1x 1三、解答题14•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2 2x y 3 x y 3 x y x(x 1) x 1 xy'x 31'3‘xy' 2 ' x n2|y| 3的值为0,求y 的值. y 2 2y 326 . 如果分式 15. x 取什么值时, (X 2)(x 3)的值为 0?x 2、填空题 综合、运用、诊断16.当 x= 时,分式為无意义.2 x17.使分式2有意义的条件为 (x 3)22x 52~18.分式(x 1)有意义的条件为219.时,分式I A L J 4的值为零. x 420. 21. 若分式一6-7 x选择题若x 、y 互为倒数,则用 x 表示y 的正确结果是(- _ 1 的值为正数,则x 满足 22. A . x =— y若分式———有意义,则3a 2bb 满足的关系是(A . 3a ^ 2b x 1 x 2 123 .0,那么 x 的值是(D .不存在24 . 若分式2 a a 2-的值为0,则a 的值为( 6D . a — 225 . 12b 2 A . b v 0解答题若分式-的值是负数,贝U b 满足( C . b v 1D . b > 127.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正数?2x 1428•当x为何整数时,分式——的值为正整数?2x 1拓展、探究、思考29.已知分式,当y=—3时无意义,当y= 2时分式的值为0,求当y= —7时分式的值. y b测试2分式的基本性质学习要求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约分.课堂学习检测B B,其中A是整式,MB是整式,且B M 0, M是.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x3倍,则分式的值.x1 1 x4()5xy2 x2()3x3x2y1()6 . 1 y x()x y 2 2 .x y 2 4 y2填空题1.2.3.5.二、选择题7.把分式ab9—约分得()3b&如果把分式10倍,那么分式的值(A .扩大10倍B .缩小10倍C .是原来的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mc ab 1C. —ac 1 三、解答题 10. 约分:(1) 10ab15ac综合、运用、诊断、填空题1a二、选择题(3) m 2 1 (4)2 2y 4xy 4x2x y11.不改变分式的值, 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不含负号.(1)二5a(3)』5a(4)11y 15x15.把分式 中的X 、:yy 都扩大m 倍(m ^ 0),则分式的值(D .不变a bb 1c 1 12.化简分式:(1) x (yy \3 x) x 2 9-2x13. 填空:(1) m n14. 填入适当的代数式,使等式成立.)旦旦;(2严1m n 2b(1) a 2 ab 2b 2(2)16 . 17 .18 . 19 .A .扩大m倍F面四个等式:④2A. 0个2化简代齐A.」a bb2B.缩小m倍①亍宁②_y2其中正确的有(的正确结果是(C •不变x y2ab.不能确定x y x y23个12ab9 2b 2化简分式30冶A3a2b2.a2b 2ab2解答题约分:后得(3aba 6ab23aba 2b3ab23a2b 2b(1)2 212a (b a)3~27(a b)2 小(2)务3XX(4)x2 4x 4x 220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分母中次数最高的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1)x2(2)(3)1 x x21 x2 x(4)3m m21 m2拓展、探究、思考2x 2 x21 .(1)阅读下面解题过程:已知2,求r 的值.x 1 5 x 15 2 1 1 4(x 丄)2 2 石x 2(2)请借鉴(1)中的方法解答下面的题目:2已知丁丄2,求4 X 2 的值.x 3x 1x x 1测试3分式的乘法、除法 学习要求1 •学会类比方法、总结出分式乘法、除法法则.课堂学习检测x 2 xy 3x 3y 2-x 3x2 2 2ab b a b~2 2 . ~2~a 2ab b a ab5. 已知 x = 2008 , y = 2009,则 (x 2 2 y)(x y ) x y的值为6. 2 a / 2 (n m )的值为() m nA . 2aB .am nm n ab 23ax 一7.计算 2cd 等于(4 cd)2b 23b 2 xA .B .2&当x > 1时,化简■^凶得 ( )1 xA . 1B . -1、选择题 C .a m nD .a m nC .2b 2 D .3a 2b 2x 3x8c 2 d 2C . ± 1D . 0解:x2-(x 0), 5x 2 11 2 1即x -1 5 x x —x2x1x 4 12 1xx一、填空题1.(9y3) 2.2y2x 313.b (a b).4a2 •会进行分式的乘法、除法运算.三、计算下列各题 9. 5y28x 221xy 2 2 2m 4n m 2mn 10. —m mn m n11.x 2 1(x 1)21 __ 1x 1 x 1 x(3a 2) 25a 2 b 25a b 4x 29a 2x 2 12. 四、阅读下列解题过程,1 b - bb 1c b 13.计算:a 解:a 2 然后回答后面问题 1 =a 2十1十1十1① =a 2 . ② 请判断上述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在①、 的解题过程. ②中,错在何处,并给出正确、填空题 综合、运用、诊断 15. 3xy咯14. ac b 16.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要 a 天完成,乙单独打字需完成. 二、选择题 17. 计算 ° 3)(x 2) b 天完成,两人共同打需x 21 2A x x A . x 218.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x 3~~2 x 的结果是( A . m + n • C 1 C . — m m 三、计算下列各题 2. a19. (a 2 16)-a 4x 1 2x 2x)20.a)2a(1 a 2) (1 2D .x 2x2a a a 2拓展、探究、思考23.小明在做一道化简求值题:2 22x2xy y x y(xy x 2) x y・2 ,他不小心把条件x 的值抄 xyx 丢了,只抄了 y =— 5,你说他能算出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吗?为什么?测试4分式的乘法、除法、乘方学习要求掌握乘方的意义,能根据乘方的法则,先乘方,再乘除进行分式运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分式乘方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 .x 3 A .亍(a b)3(b a)2a 4 a 2b 2 a 22ab b 2a 2 ab b 2._a_2x 6 4 4x x 2(x二、选择题 3.(嘉)54.5.2a 2 3 分式(2b )3的计算结果是( A .贺 3b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6a 5 9b 3 )6. 2n m 2 2m牙的结果是n 7. m~~2n2m n 3计算(空)3 (b 2)8a(与a’ 2b\( )的结果是a8a 3B . 厂b 616a 2 b 516a 2b 2b""2fX y 、2xC . ()2x yx y二、计算题 (竽)32x yy 3 2210. 8x (2y 2)22a 34a 211. ( —)3 ( )2bb四、解答题12 .先化简,再求值:2 24x 1 4x 4x 1 卄出 1(1),其中x2 4xx4(2)a 4a 2b 22a(a b)b_ 其中 .J丿、Iab 2运用、诊断一、填空题 213.宀)5 b(£)6' a' 3 2、214. ( 3ab c ) 二、选择题 F 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3x 6 15. A .(等)3 宀2a b4a 2 a 2 b 2 16. 2n (n 为正整数)的值是(17.22n4nAb —B k-A . a2n. a 2n下列分式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b 2n1 a 2n b 4n a 2n(m n)3(m n)4 m 4 n mA. n5.m3n2C. ( 2aa-)2b4aa2 b2三、计算下列各题18. ( a)2 (与a2(2ab)2ba c adb dbeD. (-3x)34y3x34y319 .2na a2n 1■ b3n 220 .a b 2a 3(—-)2.e—)3ab b a1a2b2四、化简求值2 2…“亠‘—t m 4m 4 m 2m 2 m 3亦居21.若m等于它的倒数,求2( ).()的值.m2 4 m 2 2拓展、探究、思考322•已知|3a b 1| (5a 5b)20.求(』)2.(-^)3 ( -6b)2的值.2 b a3b2a2.测试5分式的加减学习要求1•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2•会进行冋分母分式的加减法.3•会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课堂学习检测填空题1分式竽,単的最简公分母是 ____________3b2c 9ac22 •分式丄—,土,呂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2x2 3x 4x33.分式ma(mn2),b(m 2)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4.分式——X------ , ---- y——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a(x y) b(y x)5.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法则是_______________ ,变为 ______ 的分式,再加减.已知1117 x0,-( )x2x3xA . 1B .丄2x6x 3333&x a a y等于()x y y x33A . x yB . x—yx y9 .b c a的计算结果是( ) a b c「2 2 2A . b c aabc6.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选择题C . A6x 11 6xC. x2—xy+ y2D. x2+ y2b2c ac2 a2babc2 2 2,b c ac a b B.abcD b c aabc10.)a2 2a 61 a『4a 2 C . a2 4a 4D .旦a 1 a 1 1 a11 .1等于(xx2三、解答题12 .通分:(1)b a ____, 2 ,2a 3b 4ab(2)y 2a(x 2)'b(x 2)一、 填空题 1217. 计算-一a 2 92 3 18. 2 3a 24b二、 选择题19.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1 A . x 22 23x 12xy 3x 药 2yx 15 2 3D .丁x 9 3 x x 320.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3) a 12(a 1) a 2a (4)1 12 a b a 2 b 2 ' a 2 ab四、计算下列各题 13. x 2 2x 4 x 22,2小一 x 4 x x 6 14.x 3 x 32x 2 2x 53 x15. 7 2x 412x 2 416.y~2x xy x~2y xy综合、运用、诊断c dA .aC .亠x y三、计算下列各题2dB. J 2a 5 x 4 12a 51 2D .(x 1)2(1 x)2—的结果是3 a丄6ab1x 2 (x 2)(x 2)1B.丁 x2x 21/产 X 2(x 2 y 2)(y 2 x 2)C . 6x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 帮邦教育2x z23. 2 2a 33 3 2a2a 15 24a 924.25.先化简 2x1 x 24x 3 1 x 4x1——)丄 再选择一个恰当的 x 值代入并求值.x 22x 1 x‘ 拓展、探究、思考 26.已知一A B 25x 4一,试求实数 A 、B 的值. x 5 x 2 x 3x 10 27.阅读并计算: 例:计算: 1x(x 1) 1 1 (x 1)( x 2) (x 2)(x3)原式1」 111 匚xx1x1x2x2x3 1 1 3 x x 3 x(x 3) 仿照上例计算:2 2 2 x(x 2) (x 2)(x4) (x 4)( x 6)测试6分式的混合运算学习要求1 •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律. 2•能正确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22.3. 计算(_2—) (m 2 1)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m 1 m 14.X(1丄)的结果是 _________y x y二、选择题2 25. 1养的结果是()x y x 2 y 2a b ab b 2二、计算题12 9 m 211 . (a 丄)1 a a2 2a 1综合、运用、诊断一、 填空题 一 abab “ 12 2 214._____ .15. 厂a b a b m 93 m m 3二、 选择题16. (1 — m )-( 1 — m 2)x( m + 1)的结果是( )1化简2 29a b 3a 2b 6ab 22•化简6ab2a 4a 2 7. (汁a b )2(a◎的结果是(a b) C . (^^)2D . 1a b12. (m 』n)(mm nmjn13. (说 1) (1耳) 6. (a(x y)2b^22 2x y (x y)2—2的结果是(a b(x y)2 x 2 y 2(x y)2 x 2 y 21 b(a b)10. x 2A. (^mp17 .下列各分式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 . M > N 解答下列各题四、化简求值拓展、探究、思考23 .甲、乙两名采购员去同一家饲料公司购买两次饲料, 两次购买时饲料的价格各不相同.两 位采购员的购货方式也各不相同, 甲每次购买1000千克,乙每次只购买800元的饲料,设两次购买的饲料单价分别为m 元/千克和n 元/千克(m , n 为正整数,且n ),那么甲、乙两名采购员两次购得饲料的平均价格分别是多少?谁的购买方法更合算?测试7整数指数幕学习要求1 .掌握零指数幕和负整数指数幕的意义. 2. 掌握科学记数法.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3, 2 5 ① 5a b 10c ① _2^.a 3b 4 25e 4.2 3②啤abe 318. 1 1 2 X 1 ①③ 3a 3a 2b 2b a b (x 3).- x 1 X 21 3 B .②④ — x④ xy.r x 1 C .①②19.实数a 、b 满足 xyD .③④色等于 2a ab = 1,设,NC 3a 2b3a D 2b 3a2b,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b20.y4y 4)21 .1 (1 )xx 4 x 2 x 2K x 21)(1).D .不确定22 . [-2(- yx3x x y 3xx y y)] ,其中 5x + 3y =0 ._2/ 1\ 31 . 3 = _______, (—).512. (— 0.02) 0= _______ , ( ------- )0 .20053. ______________ ( a 2) —3 = ______________ (a 丰 0), (V3) 2 ____ , U-3 <2) 1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_____________ 1cm = m , 2.7mL = L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细菌的半径为 0.0004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6.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___________ 10 5 = , 2.5X 10 3= .7. __________________ ( 3a 2b —2) 3 = _______ , (— a —2b ) — 2= .&纳米是表示微小距离的单位, 1米=109纳米,已知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为35000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 _________ m.二、选择题1 39 .计算(7 3的结果是(15 .地球的质量为 6X 1013亿吨,太阳的质量为1.98 X 1019亿吨,则地球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多少倍(用负指数幕表示)?综合、运用、诊断、填空题11 A .B .343 2110 .下列各数,属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A . 20.7 X 10— 2B . 0.35 X 10—111 .近似数0.33万表示为()A . 3.3X 10—2B . 3.3000 X 1031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1 C . — 343 —212 9;②2—2=— 4;③ a 0= 1;④(一 )C . 2004X 10—3C . 3.3 X 1033.14X 10—50.33X 1043) 2= 36.A . 2个 、解答1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 0.00016 (2)— 0.0000312 (3) 1000.5 (4) 0.00003 万14 .计算:(1) 98- 98 (2) 10—3(3) (1)0 102116. (㊁)3______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3.14) 0+ 2「1= •117. (2)1( 2 1)0| 3| ------------------- .18•计算(a-3) 4(ab2) -2并把结果化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幕形式为______________ .19. “神威一号”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00000000次,其运算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 次/秒.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似数—1.25 X 10_3有效数字的个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二、选择题21. C.3 1)0(0.125)200982009的结果是( )A. ,3B. .. 3 2C. 2 D . 022 .将(〔)1( 2)0,( 3)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60〔12 〔102A . ( 2)0(6)1( 3)2B . (-) 1( 2)0( 3)220〔1 02〔1C . ( 3)2( 2)0(6)1D . ( 2)0( 3)2(6)1三、解答题23 .计算下列各式,并把结果化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幕的形式:(1) (a2b—3) —2(a-2b3) 2( 2) (x—5y—2z—3) 2(3) (5m—2n3) —3(—mn—2) —224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 8.5X 10—3(2) 2.25X 10—8(3) 9.03X 10—5测试8分式方程的解法学习要求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检验根的意义,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 2 71. 分式方程2若要化为整式方程,在方程两边同乘的最简公分母是1 x x 1 x 132. --------------- 方程____________ 1的解是6 13. 4. 5.1 x =2是否为方程— x 若分式方程虫匚 2x 7 —3的解?答: x2 —1的解是 7 2x x = 0,贝U a= 6 .下列关于 x 的方程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1A .- x 1B . xC . △ 3x 2D3 4 57 . 下列关于 x 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x 3 x 5A . 4B . 3 5(x C . 1)21 Dx 1& 将分式方程 2y 5 14 3y化为整式方程时, 22y4 2y 6 A . (2y — 6) (4 — 2y ) C . 4 ( y — 2) ( y — 3) 一、选择题 )3xx 169. x 3的解是( 4 A . x =— 4 10 .方程- x A . 0 11.分式方程 x(x 2)的解是(A . 0 、解分式方程 7x 12 . 2 x 2 14 . 1-4 15 6方程两边应同乘( 2 (y — 3) 2 (y — 3)(y —2)).x = 3 D . x = 1D •无解15 .综合、运用、诊断D .无解填空题 当x = __ 时,分式-与丄的值互为相反数.x 6 xF 列每小题中的两个方程的解是否相同?(1)匚2 与 x + 2= 3 ()x 2x 2(2) x 24 与 x + 2= =4 ( )x 2 x 2(3) x 2 1 3 1 与 x + 2 = 3()x 1x 1当m =时, 方程 2 13的解为 1.m x已知分式方程x 2 a 有增根,则 a 的值为 x 4 x4选择题若分式方程煮汽5的解为x 5,则a 等于()A . 5B . 5C .5D . —566已知a 1 ^,b11 ,用a 表示c 的代数式为(bc1 B . a1c1 aD .a 1A . c一 C . cc1 b1 caa若关于 x 的方程m 1x0有增根,则m 的值是 ()x 1 x 1A . 3B . 2C . 1D . — 1将公式 1 11(1R R 1, R 2均不为零,且 R M R 2) 变形丿 成求 R 1的式子,正确的是R R| R 2( )A. R 1髒B . RRR 2 R 2 R小RRRR 2RR 2C . RiR 2D . Ri R R 2解分式方程x 24x2x4xx 2125 1x 21x 1x 2 4 x 2 x 216. 17.18.19. _ 、 20.21. 22.23.三、24. 26.‘ 2小x 1 x 2x X 2 (x 2)(x 3) x 327. 58x x 2162x 1 x 43x 1 4 x拓展、探究、思考28.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m J 2的解为正数,求 m 的取值范围.x 129. (1)如下表,方程1、方程2、方程3……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方程.猜想方程 1(2)若方程2 」 1(a b)的解是x i = 6, X 2= 10,猜想a 、b 的值,该方程是不是 x x b(1)中所给出的一列方程中的一个?如果是,是第几个?(3) 请写出这列方程中的第 n 个方程和它的解.测试9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学习要求会列出分式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问题.课堂学习检测、选择题1•某班学生军训打靶,有 m 人各中靶a 环,n 人各中靶b 环,那么所有中靶学生的平均环 数是( )am bn m n1 /a b 、 1C . — ( )D . — (am bn)2 m n22. 某农场挖一条480米的渠道,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挖 20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 若设原计划每天挖x 米,那么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x 20A .480連 448020厂 480 480 , C . 4x 20 x、列方程解应用题 3.—辆汽车先以一定速度行驶 120千米,后因临时有任务,每小时加 5千米,又行驶135千米,结果行驶这两段路程所用时间相等,求汽车先后行驶的速度.4. 一个车间加工720个零件,预计每天做 48个,就能如期完成,现在要提前 5天完成,每 天应该做多少个?甲、乙两同学学习电脑打字,甲打一篇3000字的文章与乙打一篇 2400字的文章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2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字多少个?6.某煤矿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采 330吨煤,已知现在采 33000吨煤所需的时间和原计划采23100吨煤的时间相同.问现在平均每天采煤多少吨?综合、运用、诊断一、 填空题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仓库贮存水果a 吨,原计划每天供应市场 m 吨,若每天多供应2吨,则要少供应 _________________天.&某人上山,下山的路程都是 S ,上山速度V 1,下山速度V 2,则这个人上山和下山的平均 速度是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1,得-;若分子、分母同时减2,则得1,这个分数是 _______________ .2 3二、 列方程解应用题 10.某市决定修建一条从市中心到飞机场的轻轨铁路,为了使工程能提前 3个月完成,需要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 12%,问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用多少月?11. 某一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工程队的投标书,每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 1.5万元,乙工程队工程款 1.1万元.目前有三种施工方案: 方案一: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方案二: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比规定日期多5天;480 x 45.方案三:若甲、乙两队合作4天,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 哪一种方案既能如期完工又最节省工程款?第十九章四边形测试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学习要求1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能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并体会如何利用所学的三角形的知 识解决四边形的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 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它用符号“□”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__________ 。
三角形全等之类比探究(讲义)
➢ 知识点睛
1. 类比探究是一类共性条件与特殊条件相结合,由特殊情形到一般情形(或由
简单情形到复杂情形)逐步深入,解决思想方法一脉相承的综合性题目,常以几何综合题为主.
2. 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1)根据题干条件,结合_______________先解决第一问; (2)用解决_______的方法类比解决下一问,整体框架照搬. 整体框架照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常见几何特征及做法:
见中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讲精练
1. 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AD ⊥
MN 于D ,BE ⊥MN 于E .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 ≌△CEB ;②DE =AD +BE .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 (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请直接写出DE ,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 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B =∠BCD =90°,
点E 是边BC 的中点,∠AEF =90°,EF 交正方形外角∠DCG 的 平分线CF 于点F .
(1)求证:AE =EF (提示:在AB 上截取BH =BE ,连接HE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2)如图2,如果把“点E 是边BC 的中点”改为“点E 是边BC 上(除B ,C 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 =EF ”仍然成立吗?说明理由.
(3)如图3,点E 是BC 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 =EF ”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图1
B
N
E C
D
M A
图2
A
C
D E M N
B G
A B C D
F
E 图1
图3
A
B
C
D E M
N
3.
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 (1)如图1,已知∠MAN =120°,AC 平分∠MAN ,∠ABC =
∠ADC =90°,则能得到如下两个结论: ①DC =BC ;②AD +AB =AC .请你证明结论②.
(2)如图2,把(1)中的条件“∠ABC =∠ADC =90°”改为“∠ABC +∠ADC =180°”,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
图1
E
D
A
M 图2
B M
C
E
A D
图3
E F
D
C B A G
E F
D
B
A
G
图3
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如果D 在AM 的反向延长线上,把(1)中的条件“∠ABC =∠ADC =90°”改为“∠ABC =∠ADC ”,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回答;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
结论.
例1:已知,在△ABC 中,∠BAC =90°,AB =AC ,点D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点D 不与点B ,C 重合).以AD 为边作正方形ADEF ,AD =AF ,∠DAF =90°,连接CF .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求证:CF +CD =BC ;
(2)如图2,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 ,BC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3)如图3,当点D 在线段BC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 ,F 分别在直线BC 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求CF ,BC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图2
图1
A
B
C
D
E
F
F
E
D C
B
A
➢ 巩固练习
1. 已知AB ⊥BD ,ED ⊥BD ,AC ⊥CE ,BC =DE ,如图1.
(1)求证:AC =CE .
(2)若将△ECD 沿CB 方向平移至如图2的位置(C 1,C 2不重合),其余条件不变,结论AC 1=C 2E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若将△ECD 沿CB 方向平移至如图3的位置(B ,C 2重合),其余条件不变,结论AC 1=C 2E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A B C
D
M
N
图3
图1
N
M
D C
B A A
B C
D
M
N
图2
图2
图1
A B
C D
E
E
D
B A
A
C 2C 1
图3
A
B C
D
E
F
2. (1)【问题发现】小明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为BC 的中点,且满足∠ADE =60°,DE 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E 所在直线于点E ,试探究AD 与DE 的数量关系.小明发现,过点D 作DF ∥AC ,交AB 于点F ,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请直接写出AD 与DE 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
(2)【类比探究】如图2,当点D 是线段BC 上(除B ,C 外)任意一点时(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A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拓展应用】如图3,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A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1
F
E
D C
B
A 图2
E
D
C
B
A
图3
E
D
C B
A
3. 如图1所示,在△A B C 和△A D E 中,A B =A C ,A D =A E ,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连接AM ,AN ,MN . (1)求证:①BE =CD ;②△AMN 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1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形.(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1
A
B
C
D
E M
N N M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