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图画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17 邮票上的图画》说课稿 (5)一. 教材分析《邮票上的图画》这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邮票上的图画,了解邮票的特点和设计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邮票创作。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但邮票这一特殊题材对他们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逐渐熟悉和了解邮票的特点。
此外,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邮票的基本特点和设计原理,学会制作邮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邮票的特点和设计原理,学会制作邮票。
2.难点:邮票创意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邮票实物、绘画工具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组精美的邮票,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讲解邮票的基本特点和设计原理,让学生了解邮票的价值和意义。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邮票设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邮票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图案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1.邮票的特点2.邮票的设计原理3.邮票的制作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邮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邮票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7 邮票上的图画》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邮票上的图画》是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邮票上的图画,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如邮票的组成部分、邮票的设计原则等,同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邮票样品,以及邮票设计的基本步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邮票这一特殊题材的了解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学生可能对邮票的设计和创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如邮票的组成部分、邮票的设计原则等。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邮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邮票设计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展示邮票样品,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实践教学法:通过设计邮票的创作实践,让学生掌握邮票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邮票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邮票样品、邮票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素材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设计素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邮票样品,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组成部分,如图案、文字、边饰等,并简要介绍邮票的设计原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邮票设计的基本步骤,如构思、草图、修改、上色等,并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开始设计自己的邮票。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巩固讲解。
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17 邮票上的图画》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邮票上的图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邮票上的图画,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邮票的起源和发展、邮票的设计原则、邮票的分类和特点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邮票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增加他们对邮票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
2.邮票的分类和特点。
3.学生对手工制作的掌握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邮票的基本构成、设计原则和分类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邮票的制作过程。
3.练习法:学生动手制作邮票,提高创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邮票的设计理念和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邮票样品和邮票设计的相关图片。
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邮票样品和邮票设计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美丽图画,激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邮票的基本构成(包括邮票的封面、图案、文字等)和设计原则(如对称、平衡、对比等),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制作过程和设计理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设计原则,动手制作邮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邮票的设计理念和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邮票在文化传承和邮政事业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更深层次意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邮票的基本构成、设计原则和分类特点。
邮票上的图画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的:(1)通过学习邮票设计,学习邮票基本知识,了解、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情趣。
(2)使学生初步了解邮票的票面结构及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2.情感目的:通过设计邮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初步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和追求创意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本课以《奥运从北京到伦敦》纪念邮票、《中国民居》普通邮票、《文房四宝》特种邮票等邮票切入,引导学生在欣赏邮票作为精美艺术品的同时,也认识到邮票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的共同使用的票证,它的设计包含票面画面图样、面值、发行国家、文字标记、齿孔等内容。
邮票集美术知识、语文知识和社会学科知识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诸多学科知识综合与设计中,能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邮票上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有儿童画、国画、剪纸、摄影、装饰画等,内容更是广泛,有人物、动物、风景、静物等。
教学时,教师除了把握邮票的设计元素,对票面美术作品的形式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选择。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枚邮票,体验设计应用学习活动,以及“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图案、文字、色彩上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设计制作一枚符合功能要求的邮票。
教学难点:邮票票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过程:1.引入:师:同学们,我手上有一封信件,当我准备拿去寄的时候邮递员把我拦住了,他说:我信件上缺少了一样东西。
大家帮我看看我的邮件上缺少了什么?生:[邮票师:哦,原来我忘记贴邮票了!那蔡老师有个疑问,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在哪个国家诞生的呢?他的名字叫什么呢?大家都不知道?那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看小视频。
2.介绍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师:好,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于哪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什么?请你来回答生:[诞生于英国,黑便士邮票]师:非常棒,请坐。
(ppt展示黑便士邮票、红便士邮票)发明它的人是罗兰希尔,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头侧面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知道邮票的构成元素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邮票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邮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热爱集邮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内容1. 邮票的基本知识:邮票的定义、分类、构成元素及其意义。
2. 邮票设计的基本技巧:构图、色彩、字体等。
3. 邮票制作的方法:材料选择、设计步骤、制作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邮票的基本知识,邮票设计的基本技巧,邮票制作的方法。
难点:邮票设计的创意,邮票制作的细节处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邮票样品、邮票设计相关书籍、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邮票样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邮票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说出邮票的构成元素及其意义。
二、教学邮票设计的基本技巧(15分钟)1.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邮票设计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字体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邮票设计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邮票制作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邮票制作的方法,如材料选择、设计步骤、制作技巧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邮票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创作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邮票。
2. 学生将完成的邮票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板书设计邮票的基本知识构成元素:图案、文字、边饰等意义:传递信息、欣赏价值邮票设计的基本技巧构图:均衡、对比、变化色彩:和谐、对比、明暗字体:规范、美观、醒目邮票制作的方法材料选择:纸张、颜料等设计步骤:构图、绘画、剪贴制作技巧:细节处理、防水处理等作业设计1. 课后让学生设计一枚属于自己的邮票,下节课进行展示。
2. 让学生收集不同主题的邮票,了解邮票背后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邮票设计创意的引导。
补充说明:邮票设计创意的引导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富有特色邮票作品的关键。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邮票上的图画|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概念、种类和用途。
2.通过观察邮票上的图画,理解不同的图像表现手法和实践技巧。
3.利用苏少版的《邮票上的图画》作为创作对象,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邮票上的图画,了解不同的图像表现手法和实践技巧。
2.利用苏少版的《邮票上的图画》作为创作对象,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邮票上的图画,理解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技巧;2.如何从所观察的邮票图画中,启发学生的绘画创作思路。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举例讲解邮票的概念、种类和用途;2.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上的图画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展示邮票上的图画(10分钟)1.发放苏少版的《邮票上的图画》;2.让学生自主观察、感受、理解邮票上的图画,并且找出其中有趣、有意义的细节。
3、讲解不同的图像表现手法和实践技巧(20分钟)1.提供丰富的图像表现手法和实践技巧的案例,例如线的表现、色彩的运用、构图的设计等;2.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实践技巧的实际意义和用处。
4、学生绘画实践(40分钟)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邮票上的图画,创造出个人化的作品;2.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实践技巧,丰富个人的绘画语言。
5、展示作品与评价(15分钟)1.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肯定其创意和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1.检查学生对邮票概念和邮票图画的掌握情况;2.通过学生绘画实践,观察学生的参与度。
2. 能力评价1.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2.通过展示作品与评价,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和优势。
五、教学资源与材料•苏少版的《邮票上的图画》;•绘画材料(彩笔、纸张、水彩笔、粘贴胶等)。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本次教学活动使用了苏少版的《邮票上的图画》作为创作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认识不同的图像表现手法和实践技巧,并且尝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图名为秃鹫图画为兀鹫
李厚禄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2024()2
【摘要】1987年发行T114《猛禽》邮票,其第3图,从发行前的新邮通告到历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图名有过二次变化。
邮票上写的是“秃鹫”,新邮通告和1989年版目录与邮票一致。
从1991年版目录开始,改为“元鹫(原新邮通告票名为‘秃鹫')从1996年版目录开始。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李厚禄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
【相关文献】
1.《工程图学学报》更名为《图学学报》启事
2.纪念《工程图学学报》出版100期暨更名为《图学学报》座谈会在京召开
3.浅析利用CASS 9.1将无属性地形图重画为标准入库地形图的方法
4.《朝元仙仗图》与《八十七神仙卷》为早期全真教神系图考——兼谈二图的断代及民间宗教画为文人画归化现象
5.《朝元仙仗图》与《八十七神仙卷》——兼谈二图的断代及民间宗教画为文人画归化现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17 邮票上的图画》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邮票上的图画》是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以邮票为载体,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欣赏各种精美的邮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邮票的基本知识介绍,又有欣赏和创作邮票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邮票的同时,提高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邮票这一题材相对较为陌生,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邮票的兴趣。
同时,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精美的邮票,提高审美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追求美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精美的邮票;2.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邮票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示范讲解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美的邮票,引导学生关注邮票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2.基本知识讲解:介绍邮票的基本知识,如邮票的起源、分类、设计等,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历史和文化内涵;3.欣赏与分析:展示不同主题和风格的邮票,引导学生从图案、颜色、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4.创作实践:分组进行邮票创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5.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观念;6.总结与拓展: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17 邮票上的图画》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邮票上的图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邮票上的图画,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不同风格的邮票样品,以及邮票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邮票的艺术价值,并能够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邮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邮票这一特殊题材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邮票制作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掌握邮票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邮票的艺术价值,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邮票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难点:如何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邮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邮票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邮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邮票样品,准备邮票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带上一幅自己的画作,用于参考和修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邮票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邮票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邮票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颜色搭配、线条运用等。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自己的邮票设计作品,让学生对邮票制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7 邮票上的图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邮票上的图画》是四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认识邮票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学会在邮票上进行绘画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邮票的历史、种类和设计原则,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他们对于邮票的认识还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提高邮票创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模仿,为邮票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认识邮票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学会在邮票上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邮票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邮票的基本知识,邮票创作的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邮票上进行创意绘画,表现出邮票的视觉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邮票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邮票艺术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实例教学法:分析优秀邮票作品,讲解邮票创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邮票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类邮票实物和图片,制作PPT,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提前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邮票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激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邮票的基本知识,包括邮票的组成部分、种类和设计原则。
同时,分析优秀邮票作品,让学生了解邮票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邮票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邮票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讲解。
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17 邮票上的图画》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邮票上的图画》这一课是桂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材以邮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邮票上的图画入手,探索邮票的历史、种类、设计方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认识。
但邮票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邮票的知识,激发他们对邮票设计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包括邮票的种类、历史等。
2.培养学生对邮票设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邮票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邮票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2.采用示范法,教师展示邮票设计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采用分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邮票设计的创意和构思。
4.采用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邮票,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邮票设计的兴趣。
2.讲解:讲解邮票的种类、历史等基本知识,介绍邮票的设计方法,如构图、色彩、图案等。
3.示范:教师展示邮票设计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设计自己的邮票。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邮票设计的创意和构思,教师巡回指导。
5.创作: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创作自己的邮票作品。
6.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
7.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邮票设计的重要性和创意。
放眼世界 Shanghai Philately■海外网讯邮票上的欧洲古代邮蹄:地图墻◎戴定国图1 (1.15发行)今年欧罗巴邮票 的主题是“古代邮路”,很容易引起集邮爱好者 的关注,因为可以从这些邮票上,形象地了解 欧洲古代邮路的历史, 研究欧洲邮史。
“海外 网讯”按票图将它们大致分为地图篇、驿马篇 和水路篇。
下文所述, 都是今年发行的欧罗巴邮票。
俄歹斯一枚32.5毫米x65毫米的竖长形邮票,率先拉开今年欧罗巴邮票的帷幕(图邮路之一。
邮递员要征服人迹罕至的山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1887年11月24 H,北部 群岛的邮递员贾库普•埃里亚森踏上邮路。
那 天天气不错,但山上覆盖着冰雪。
贾库普失足摔下350米的悬崖,遗体在第二天被发现。
他 的路线用黄色线段标记。
红色线段和邮票右侧 图画讲述了另一段惊险故事。
邮递员雅各布•维塔利斯和雅克•伊•克鲁格洛维亚从北端向南行进,意外遭遇暴风雪袭击。
他们只好在夜晚 通过反复建造和拆除石头掩体来取暖,直到黎明在雪堆里挖出自己,用绳索互相拖曳,越过 陡峭的山峰,最终到达地图中部的阿尼峡湾。
20克朗票表现水上邮路,两段红色航线的交汇点在邮票中部的韦斯曼纳。
韦斯曼纳海峡异常强大的水流让人生畏,尤其当风和洋流方1,图下标注数字为发行日期,下同)。
票图上方俄文为“古代邮政线路”,红色线段标记了古老的霍尔莫哥里邮路,它从南向北连接起莫斯科一雅罗斯拉夫尔一沃洛格达一阿尔汉格尔 斯克,同时展示了这4座交通枢纽城市的地标向相反的时候,更是难于横穿。
邮递员奥拉维尔•奥尔森在19世纪末开通了这条水上邮路。
1920年10月1日,邮船穿越海峡时遭遇恶劣天气而倾翻,4名船员全都丧生。
事故发生后便禁止在该海峡用敞篷船运送邮件。
奥拉维尔的儿建筑和一辆沿途奔跑的邮政马车。
这条邮路早子萨姆和约翰有一艘渔船,承担起了跨海峡运在15世纪末就广为人知。
17世纪中叶,沙皇送邮件的责任。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首次提出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建立邮政服务。
四年级美术上册《邮票上的图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感受美,了解邮
票的价值意义。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了解邮票。
教学重点: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绘画纸、卡纸、彩色水笔等画具。
教学过程: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游戏,老师要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当邮递员,帮老师寄出两封信(一封有邮票一封没有)。
(生纷纷举手)
师:选好一位同学来当快递员将两封信寄到地址处,同学们,这两封信能全部寄到目的地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举手回答:因为有一封没有邮票所以不能寄出。
师:为什么寄信一定要用邮票呢?
生:因为邮票有面值,贴到信封上就相当这封信已经付了快递费了。
师:同学们真棒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
2. 揭示主题课件展示课题邮票上的图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邮票的历史和作用。
然后我们自己设计一张美丽的邮票。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
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那个国家寄来的。
为什么?
生1:因为信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上写有中国邮政。
生3: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因为邮票好看。
生2:因为邮票可以收藏。
生3:。
师:对,因为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得精美,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邮票上的图画”,(课件展示)
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生1:邮票有齿孔,还有面值。
生2;邮票上有时间
生3:邮票上有漂亮的图画,有的邮票的底色与主体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跳跃的视觉效果。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边上有整齐的齿孔。
(顺便板书邮票的组成部分方便同学们牢记)
师:邮票有很多的图案和主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邮票图片(学生看到精美的邮票展现在眼前发出一阵阵惊叹。
)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生1:邮票的主题丰富,有科学、动物、植物、军事。
有的是剪纸,还有的是。
生2:邮票的内容保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
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你们想不想设计一张邮票?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
生1:我准备画一副动物的。
生2:我准保画一张植物的。
生3:我想画一张水果的。
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展示)
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文字精心设计,邮票的各个组成部分要安排合理。
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
发现基本要素安排有遗漏的及时提醒。
展示评价: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那一张?为什么?
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什么设计它?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教师总结、拓展:
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丰富,色彩很鲜艳。
今天设计的是长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其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课后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