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岩石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地球科学概论地球上的岩石千变万化,它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以及类型(一)、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
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和挥发成分)。
岩浆内部的压力很大,不断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至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喷出地表;或者当岩浆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①构造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等;②冷凝特征: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2、岩浆岩的分类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类: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
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浅成岩: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
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深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
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其中,深成岩和浅成岩又统称侵入岩。
(二)、变质岩地壳中的原岩(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改变了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甚至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三大岩石类型的基本概念
三大岩石类型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火成岩是由熔岩或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岩石。
火成岩按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岩浆出露地表凝却而形成的火山岩又叫喷出岩;另一类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在地表以下缓慢凝却而形成的侵入岩。
二、沉积岩也称水成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由颗粒物质和胶结物质组成,按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凝灰质砂岩、砾岩、粘土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磷质岩等。
三、变质岩指的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变质作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变质岩分为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和交代变质岩。
岩石圈有哪三大类岩石?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地质物质,根据其形成和组成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岩石:
1.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化石、矿物质等在地表或水下
积聚形成的岩石。
它们经历了侵蚀、运输和沉积作用,常见于河床、湖泊、海洋等沉积环境中。
沉积岩包括砂岩、页岩、泥岩、炭岩等。
2.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岩浆或岩浆的结晶产物在地下或地表
冷却固化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冷却的速度和成分决定了火成岩的结晶程度和矿物组成。
火成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3.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化学变化等作用下,原
有的岩石发生了矿物组成和结构调整形成的岩石。
变质过程可以使岩石发生重结晶、矿物重排和形态变化。
变质岩包括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这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常常存在相互转换和相互作用。
例如,沉积岩可以在后期变成变质岩,变质岩也可以经历熔融变为火成岩。
因此,岩石学中的分类和归类是根据岩石的起源、组成和特征而确定的。
儿童科普:了解地球的岩石构造
地球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星球,它的表面覆盖着各种各样的岩石。
这些岩石构成了地球的外壳,也就是地壳。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岩石构造吧!
地球的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它们是由熔融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
当岩浆从地球内部上升到地表时,由于温度降低,岩浆逐渐凝固形成岩石。
火成岩有很多种,比如花岗岩和玄武岩。
2. 沉积岩:它们是由沉积物堆积、压缩而成的。
这些沉积物可以是沙子、泥土、贝壳或其他生物的残骸。
经过长时间的压缩,这些沉积物变成了坚硬的岩石。
沉积岩有很多种,比如砂岩和石灰岩。
3. 变质岩:它们是由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或化学作用下发生改变而形成的。
变质岩可以是火成岩或沉积岩经过变化而来的。
变质岩有很多种,比如片麻岩和大理岩。
这三大类岩石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形成,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也各不相同。
通过研究岩石,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和结构。
高中地理三大岩类知识点
地理三大岩类是指岩石学中的三大类岩石,分别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壳中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的不同冷却速度和成分,火成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深成岩如花岗岩、辉绿岩等,常见于地壳深部;浅成岩如安山岩、玄武岩等,常见于地壳浅部。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破碎物质在水、风、冰等力量作用下搬运沉积形成的岩石。
主要包括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岩。
碎屑岩如砂岩、页岩等是由碎石、砂土等物质沉积而成;化学岩如石盐、石灰岩等是由溶解的矿物质重新沉积而成;生物岩如煤、石膏等是由生物遗体沉积而成。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和高压下形成的岩石,常见于地壳深部。
变质岩主要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岩等。
变质岩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和热液活动,使原有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和结构上的变化而形成新的岩石。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岩石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物质组成部分之一,其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三大类岩石为火山岩、沉积岩和岩浆岩。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外貌特征、颜色、质地、结晶程度、矿物组成等方面,以便准确鉴定其种类。
以下分别介绍如何进行这三类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一、火山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产生的岩石,分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多种类型。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玄武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1. 外貌特征:玄武岩色泽深浅不一,大多呈黑灰色或暗绿色。
质地致密坚硬,有时呈毛细结构,切割面有光泽。
2. 结晶程度:玄武岩为深成岩,具有颗粒状的结晶,但结晶程度一般较低。
3. 矿物组成: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黑云母、辉长岩、磁铁矿等矿物组成,这些矿物一般肉眼可见。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安山岩时,也可从上述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安山岩形成于中酸性岩浆,与玄武岩相比,其颜色较浅,通常为灰色或棕灰色。
其质地也比玄武岩稍微细腻,有时呈流纹状结构。
安山岩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有镁铁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
1. 外貌特征:流纹岩表面常有米粒状或半球形凸起,由于形状类似牛乳突起而得名。
颜色一般呈浅灰色或黄灰色,质地坚硬。
2. 结晶程度:流纹岩的晶体一般很小,肉眼很难看到。
其基质由细小的熔岩组成,直径约为0.1毫米至3毫米,成团状的熔岩通常有多种颜色和形态。
沉积岩是由地层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类型有砂岩、泥岩、灰岩等。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颜色、粒度、质地、厚度以及沉积环境等方面。
1. 砂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由石英砂颗粒累积而成,颜色和质地均较不均匀。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a. 粒度大小:砂岩的砂粒大小差异较大,范围从0.063毫米到2毫米不等。
b. 粒度成分:由于砂岩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因此其质地较细,切割面常有光泽。
地球上都有哪些岩⽯,是如何分类的?感谢邀请!
地球上的岩⽯按照成因分类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类。
1、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固结⽽成的岩⽯。
包括砂岩、砂岩、泥岩、页岩、⽯灰岩、⽩云岩。
2、变质岩
经变质作⽤(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形成的岩⽯,就是变质岩。
包括板岩、千枚岩、⽚岩、⽚⿇岩、长英质粒岩、⽯英岩、斜长⾓闪岩、⿇粒岩
等。
3、岩浆岩
岩浆岩⼜名⽕成岩,是地壳岩浆冷凝形成的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叫做喷出岩,岩浆沿着地壳裂隙侵⼊没有喷出地表,叫做侵⼊岩。
主要包括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武岩等。
三⼤岩⽯之间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简单回答,期待更多优质答案!。
一、变质岩1、白云钾长片麻岩2、板岩3、变成砾岩4、变余层状构造5、肠状混合岩6、带状构造7、红色大理岩8、角岩(菊花石)9、蓝色大理岩10、蓝闪石片岩11、榴辉岩12、糜棱岩13、片麻状构造14、千枚状构造15、青金石大理岩16、人造大理岩17、十字石石榴石云母片岩18、石榴石片岩19、石墨红柱石角岩20、天河石伟晶岩21、斜长角闪岩22、条带状混合岩二、沉积岩1、安山岩角砾岩2、白云质石英砂岩3、碧玉岩4、鲕状灰岩5、冰碛砾石6、波痕7、虫孔8、板状交错层理9、粗粒长石石英砂岩10、单成分砾岩11、叠层石12、鲕粒灰岩13、对称浪成波痕14、豆状铝质岩15、豆粒灰岩16、洞穴角砾岩17、缝合线18、复成分砾岩19、钙质砾岩20、硅化豆粒叠层石灰岩21、硅藻页岩22、硅质石英砂岩23、海百合灰岩24、海绿石石英砂岩25、含残余颗粒细晶白云岩26、含硅质微晶生物碎屑灰岩27、含海绿石灰岩28、含石膏假晶的微晶白云岩29、含铜长石石英砂岩30、核形石灰岩31、沸石胶结长石石英砂岩32、粉砂岩(黄土)33、粉砂岩球形风化34、红灰色溶塌角砾岩35、红色薄层细粉砂岩36、花岗岩风化的高岭土37、黄色灰质泥质砂岩38、黄铁矿岩屑砂岩39、黄土中结核40、灰绿色砂质页岩41、灰岩角砾岩42、礁灰岩43、角砾化层纹状微晶白云岩44、角砾状灰岩45、介壳灰岩46、晶屑玻屑细砂岩47、白云质石英砂岩48、竹叶状灰岩1 12/201049、具石盐假晶粉砂岩50、浪成交错层理51、砾屑灰岩52、砾质粗砂岩53、磷块岩54、菱镁岩55、铝土矿56、煤层中的高岭石粘土57、蒙脱石粘土58、锰质岩(菱锰矿)59、内碎屑灰岩60、内碎屑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61、泥晶砂屑生物碎屑灰岩62、泥裂63、泥岩(含植物化石)64、具虫孔的粗粉砂岩65、泥质长石砂岩66、泥质石英砂岩67、泥质岩68、凝灰质砂岩69、砂质灰岩70、砂质砾岩71、珊瑚礁灰岩72、深灰色微晶灰岩73、深灰色粘土页岩74、生物碎屑灰岩75、石灰岩76、石灰岩砾岩77、石英砂岩78、水泥灰岩79、水平层理80、水平层理及冲刷面81、水云母白云母细粉砂岩82、铁质长石砂岩83、铁质砂岩84、细砾岩85、细晶白云岩86、竹叶状灰岩87、紫色泥岩88、紫色泥质页岩(贺兰石)89、铁质石英砂岩90、纹层状泥质粉砂岩91、细粒岩屑砂岩92、铁质岩93、碳质页岩94、长石砂岩95、长石石英砂岩96、硬砂岩97、硬砂质粗粉砂岩98、硬砂质岩屑砂岩99、硬质粘土100、原生色101、云质石英砂岩102、藻豆灰岩103、粘土104、云质胶结岩屑砂岩105、油页岩106、页岩107、中型弯曲流水波痕三、岩浆岩1、粗安岩2、纯橄榄岩3、层状玄武岩4、层凝灰岩5、玻屑凝灰岩6、斑状霞辉岩7、斑状金伯利岩8、斑状花岗岩及暗色包体9、斑状花岗岩10、草绿色霞石正长岩11、斑状花岗岩及暗色包体12、斑状花岗岩13、闪长玢岩14、熔岩角砾岩15、熔结凝灰岩16、熔岩17、气孔状玄武岩18、凝灰岩19、霓霞正长岩20、霓霞钠辉岩(暗霓霞岩)21、松脂岩22、文象伟晶岩23、斜长玢岩24、斜闪煌斑岩25、伊丁玄武岩26、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27、萤石黄玉花岗岩28、杏仁状玄武岩29、珍珠岩30、异剥辉石岩31、花岗岩32、环斑花岗岩33、辉长岩34、辉石安山岩35、角闪安山岩36、凝灰岩2 12/201037、荆棘状玄武岩38、流纹岩39、熔结凝灰岩40、绳状玄武岩41、闪长岩42、霓霞正长岩43、安山玢岩44、正长岩45、正长斑岩46、白岗岩47、中细粒花岗岩48、致密状玄武岩49、白榴石霞石正长岩50、斑状花岗岩51、白云母正长岩52、云霞正长岩53、正长石化闪长岩54、黝方石响岩55、粗面安山岩56、粗粒花岗岩57、二长斑岩58、二长辉绿岩59、二辉橄榄岩60、方解石碳酸岩61、粗粒橄榄辉长岩62、粗面岩63、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64、粗粒霞石正长岩65、灰绿色次安山岩66、黑云母正长岩67、霏细岩68、黑云母霞石正长岩69、含石榴子石闪长玢岩70、橄榄辉长苏长岩71、更长环斑花岗岩72、花岗岩73、杏仁安山岩74、斜辉辉橄岩75、斜闪煌斑岩76、玄武岩球形风化77、粗面岩78、浮岩79、二辉橄榄岩80、白榴石响岩81、星叶石正长岩82、粗安质火山角砾岩83、花岗斑岩84、斜长岩85、石英闪长岩86、石英闪长岩87、石英角闪二长岩88、辉绿岩89、辉绿玢岩90、辉石闪长岩91、辉石橄榄岩92、辉石角闪石岩93、辉石玢岩94、辉石安山岩95、辉石粗安岩96、斜长玢岩97、斜长橄榄岩98、细粒辉长岩99、霞石正长岩100、响岩质碱玄岩101、透辉石岩102、伟晶岩103、细粒白云母花岗岩104、细粒霓霞正长岩105、石英正长岩106、石英粗面岩107、闪叶石正长岩108、蛇纹石化橄榄岩109、蚀变黑云母碳酸岩110、碳酸岩化金云母透辉石金伯利岩111、火山弹112、火山熔岩113、火山碎屑岩114、假白榴石响岩115、火成白云岩116、假白榴石响岩质碱玄岩117、碱性玄武岩118、碱性辉绿岩119、尖晶石二辉橄榄岩120、碱性正长岩121、角闪正长岩122、角闪安山岩123、角闪粗安岩124、角闪辉长岩125、金伯利岩126、金伯利岩岩球127、金伯利角砾岩128、绿泥石化辉长岩129、绿泥石化角闪二长岩130、角闪石岩131、晶洞构造132、晶屑凝灰岩133、流纹角砾岩134、巨晶纯橄榄岩135、碱玄岩136、霓辉石正长岩137、霓石钠铁闪石正长岩138、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139、钠黝帘石化霞石正长岩3 12/2010一、变质岩1、白云钾长片麻岩岩石名称:白云钾长片麻岩英文名称:Muscovite-K-feldspar gneiss颜色:浅灰白构造:片麻状构造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白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北京密云采集人:周汉文采集时间:1990.9.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无号第 1 页,共 296 页 12.20102、板岩岩石名称:板岩英文名称:Slate颜色:灰构造:板状构造结构:隐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石英,绢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或接触变质岩)产地:河北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63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121-0-3第 2 页,共 296 页 12.20103、变成砾岩岩石名称:变成砾岩英文名称:Metamorphogenic conglomerate颜色: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石英质角砾,石英质基质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西澳洲杰克丘陵采集者:游振东采集时间:1988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241-2-4第 3 页,共 296 页 12.20104、变余层状构造名称:变余层状构造英文名:Palimpsest strata所属岩石:角闪石大理岩特点:暗色矿物角闪石和浅色矿物方解石分别呈层状集中成因:两种成分不同的互层状沉积岩(如石灰岩和泥质岩)经较强变质重结晶形成产地:河北建屏采集者:北京地院采集时间:1957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121-0-1第 4 页,共 296 页 12.20105、肠状混合岩岩石名称:肠状混合岩英文名称:Ptygmatic migmatite颜色:深灰构造:香肠状构造结构:基体柱-粒状、脉体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北京西山采集人:周汉文采集时间:1988.10.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C126第 5 页,共 296 页 12.20106、带状构造名称:带状构造英文名:Banded structure所属岩石:角闪斜长片麻岩特点:暗色矿物角闪石分布疏密相间而成带成因:变质原岩成分不均匀,造成变质矿物分布也不均匀产地:四川攀枝花采集者:朱忠一采集时间:1985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1211-5-1第 6 页,共 296 页 12.20107、红色大理岩岩石名称:红色大理岩英文名称:Red marble颜色:浅橙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存放地点:教学8、角岩(菊花石)岩石名称:角岩(菊花石)英文名称:hornfels颜色:深黑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变斑晶呈菊花瓣状放射状排列),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基质青金石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产地:湖北恩施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采集时间:199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无号岩石名称:蓝色大理岩英文名称:Blue marble颜色:淡蓝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224-0-10岩石名称:蓝闪石片岩英文名称:Glaucophane schist颜色:浅灰构造:片状构造结构:细粒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蓝闪石、白云母、绿泥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湖北黄陂岩石名称:榴辉岩英文名称:Eclogite颜色:暗褐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石榴字石、绿辉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湖北英山采集人:张泽明采集时间:1996.10.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551岩石名称:糜棱岩英文名称:Mylonite颜色:灰红构造:眼球、纹理状构造结构:糜棱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产地:湖北黄陂采集人:钟增球采集时间:1996.8.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无号名称:片麻状构造英文名:Gneissic structure所属岩石:角闪钾长片麻岩特点:柱状暗色矿物在粒状浅色矿物的背景中呈断断续续的定向排列成因:中酸性火山岩或长石砂岩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变质重结晶形成产地:北京周口店采集者:北京地院采集时间:1957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122-5-名称:千枚状构造英文名:Phyllitic structure所属岩石:绿泥绢云千枚岩特点:岩石表面有强丝绢光泽,断面呈微片理状成因:重结晶形成的绿泥石、绢云母等微小片状矿物在高压下定向排列产地:山西五台采集者:刘如民采集时间:1978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212-0-215、青金石大理岩岩石名称:青金石大理岩英文名称:Lazurite marble颜色:深蓝(青金石)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青晶石、方解石所属岩类:变质岩\气液变质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存放地点:教学16、人造大理岩岩石名称:人造大理岩英文名称:Artificial marble颜色:浅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天然碎石,树脂填料所属岩类:人造建材\人造石料产地:广东采集者:翎达石材公司采集时间:200117、十字石石榴石云母片岩岩石名称:十字石石榴石云母片岩英文名称:Staurolite-garnet mica-schist颜色:淡褐灰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云母、石榴石、十字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山西繁峙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86.9.18、石榴石片岩岩石名称:石榴石片岩英文名称:Garnet schist颜色:深灰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石榴子石,基质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或接触变质岩)产地:大别山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采集时间:200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无号19、石墨红柱石角岩岩石名称:石墨红柱石角岩英文名称:Graphite-andalusite hornfels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石墨、红柱石(菊花石)、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产地:北京西山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20、天河石伟晶岩岩石名称:天河石伟晶岩英文名称:Amazonite pegmatite颜色:翡翠绿(天河石)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伟晶结构主要成分:天河石(一种富铷、铯的微斜长石)所属岩类:变质岩\混合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21、斜长角闪岩岩石名称:斜长角闪岩英文名称:Amphibolite颜色:黑灰构造:条带状构造结构:细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斜长石、角闪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河南登封采集人:钟增球采集时间:1985.9.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52822、条带状混合岩岩石名称:条带状混合岩英文名称:Striped migmatite颜色:浅褐黄构造:条带状构造结构:中晶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石英、黑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混合岩产地:河北行塘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二、沉积岩1、安山岩角砾岩岩石名称:安山岩角砾岩英文名称:Andesite breccia颜色:暗褐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角砾为绿泥石化安山岩,胶结物为泥质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黄石采集人:雷建喜2、白云质石英砂岩岩石名称:白云质石英砂岩英文名称:Dolomitic quartzose sandstone颜色:灰白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砂结构主要成分:碎屑石英,胶结物白云石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蒲圻采集人:余素玉采集时间:1983.9.存放地点:教学3、碧玉岩岩石名称:碧玉岩英文名称:Jasper颜色:灰,风化面浅黄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隐晶结构主要成分:玉髓、自生石英所属岩类:沉积岩\硅质岩4、鲕状灰岩岩石名称:鲕状灰岩英文名称:Oolitic limestone颜色:暗紫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渗滤粉砂鲕粒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鲕粒,方解石质渗滤粉砂,方解石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采集人:采集时间:5、冰碛砾石名称:冰碛砾石英文名:Till cobble所属岩石: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特点:砾石表面有冰川擦痕(丁字痕)成因:封冻在冰川底表面或侧表面的砾石随冰川移动被刻划而形成擦痕,冰川溶化后砾石即被游离出来产地:云南澈江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1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243-0-1名称:波痕英文名:Ripple mark所属岩石:粉砂岩特点:岩层表面呈规则的脊状起伏成因:流水或波浪对松散沉积物表层的持续作用或改造产物产地:河北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121-2-3Y3523as-2名称:虫孔英文名:Worm boring所属岩石:泥灰岩特点:垂直岩层表面的直或弯曲的管状物,粗细均匀,表面光滑,内部充填物与周围沉积物相同成因:蠕虫类因觅食或居住需要,在松软沉积物内部钻孔而留下的遗迹产地:南京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151-1-18、板状交错层理岩石名称:板状交错层理英文名:Tabular cross-bedding所属岩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特点:纹层倾斜成交错层,层系上下边界为两平行平面,层系呈等厚板状成因:较高速水流对松散沉积物表层的持续作用产物,纹层倾斜方向指示水流方向产地:山东淄博采集者:徐世球采集时间:1999存放地点:博物馆9、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岩石名称:粗粒长石石英砂岩英文名称:Coarse feldspathic quartzarenite颜色:淡灰,泛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砂粒,石英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平顶山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1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311-0-110、单成分砾岩岩石名称:单成分砾岩英文名称:Oligomictic conglomerate颜色:浅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细砾结构主要成分:粉细砂岩砾石,钙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北京周口店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1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21-0-111、叠层石岩石名称:叠层石英文名称:Stromatolite颜色:灰构造:叠层构造结构:粘结-结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河北庞家堡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165-0-3Y3526as-212、鲕粒灰岩岩石名称:鲕粒灰岩英文名称:Oolitic limestone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鲕粒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鲕粒,方解石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宜昌采集人:邬金华采集时间:1992.7.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33413、对称浪成波痕名称:对称浪成波痕英文名:Symmetric wave-generated ripples所属岩石:细砂岩特点:岩层面上呈一系列脊状突起,纵断面上突起两边互相对称成因:水下松散沉积物顶面受波浪扰动、改造而成产地:河南驻马店采集人:徐世球采集时间:1985.5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121-1-114、豆状铝质岩岩石名称:豆状铝质岩英文名称:pisolitic pelite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豆状结构主要成分:氧化铝质豆粒,氧化铝微晶、石英粉砂、粘土等填隙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铝质岩产地:福州湾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1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633-0-515、豆粒灰岩岩石名称:豆粒灰岩英文名称:Pisolitic limestone颜色:浅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豆粒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质豆粒和鲕粒、方解石微晶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蒲圻采集人:余素玉采集时间:1983.9.16、洞穴角砾岩岩石名称:洞穴角砾岩英文名称:Cave breccia颜色:灰构造:块状、多孔状构造结构:角砾结构主要成分:石灰岩、燧石岩砾石,钙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北京周口店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11存放地点:博物馆17、缝合线名称:缝合线英文名:Stylolite所属岩石:石灰岩特点:在岩层断面上有波状起伏的细缝,缝内多充填难溶杂质(如粘土、铁质)成因:已固结岩石在高压下内部局部溶解而成产地:河北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164-0-118、复成分砾岩岩石名称:复成分砾岩英文名称:Polymictic conglomerate颜色:浅黄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砾结构主要成分:霏细岩、硅质岩、粉砂岩砾石,泥质胶结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湖北武汉采集人:邬金华采集时间:1985.6.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203岩石名称:复成分砾岩英文名称:Polymictic conglomerate颜色:暗灰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砾结构主要成分:燧石岩、火山岩等砾石,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北京西山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1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22-0-119、钙质砾岩岩石名称:钙质砾岩英文名称:calcareous conglomerate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细砾结构主要成分:隐晶质岩石砾石,钙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宣化水泉第四沟采集人:黄思骥采集时间:1965.7.20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213-0-120、硅化豆粒叠层石灰岩岩石名称:硅化豆粒叠层石灰岩英文名称:Silicified pisolitic-stromatolitic limestone颜色:浅灰褐构造:叠层-豆粒韵律构造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主要成分:交代硅质叠层暗带、豆粒及粒间填隙物,方解石质叠层亮带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硅质岩产地:河北蓟县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存放地点:博物馆21、硅藻页岩岩石名称:硅藻页岩英文名称:Diatomaceous shale颜色:淡灰构造:页理状构造结构:泥状结构(显微镜下生物结构)主要成分:硅藻壳体,粘土所属岩类:沉积岩\硅质岩产地:山东山旺采集人:余素玉采集时间:1985.7.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无号22、硅质石英砂岩岩石名称:硅质石英砂岩英文名称:Siliceous quartzarenite颜色: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细砂结构主要成分:石英砂粒,硅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1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2311-0-423、海百合灰岩岩石名称:海百合灰岩英文名称:Encrinite颜色:暗灰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生物碎屑结构主要成分:海百合茎,微晶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鹤峰采集人:邬金华采集时间:1990.8.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H-03。
按岩石形成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地幔中呈流动状态的炽热岩浆向地表上升冷凝结晶形成岩浆岩。
其中花岗岩类的岩石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在地壳中慢慢冷却,有足够的时间在冷却之前形成晶体,称为侵入岩。
还有一类情况是岩浆快速上升,直到喷出地表,接触到大气或海水时冷却形成岩石,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黑曜岩。
花岗岩是一种侵入岩,矿物颗粒往往较粗,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有三种:带红、黄、灰色调的浅色长石、无色或灰色的石英、白色或黑色的云母。
花岗岩的色彩多样,有灰白色、肉红色等,美观大方。
它质地坚实,抗蚀力强。
玄武岩是常见的喷出岩。
玄武岩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容易大量溢出地表,形成面积很大的玄武岩覆盖层。
这种岩石的组成颗粒细小致密,主要成分为橄榄石、辉石。
在地面上经常可看到玄武岩的柱状节理,这是玄武岩冷却时体积收缩产生的一种裂开。
这种裂开常常呈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玄武岩石柱高可达数米至十多米。
(2)沉积岩根据沉积物类型把沉积岩分成三类:碎屑岩、有机岩和化学岩。
碎屑岩是岩石碎屑挤压在一起形成的沉积岩,大多数沉积岩都有岩石碎屑组成。
碎屑岩可根据组成岩石碎屑的大小或颗粒进行分类。
页岩是一种常见的碎屑岩,由微小的黏土颗粒组成。
页岩的形成要求沉积的黏土颗粒必须在非常薄而且平整的地方一层一层沉积。
黏土颗粒无需胶结就能紧紧粘在一起,颗粒间的空隙非常小,水都不能渗透。
页岩摸起来很平滑容易辟成薄片。
砂岩中的沙来自海滩、洋底、河床和沙丘。
砂岩是小的砂粒挤压和胶结形成的一种碎屑岩,大多数砂粒的主要成分是石英。
因为胶结过程不能填满砂粒间的全部空隙,因此砂岩中有许多小洞,容易吸收水分。
圆砾岩和角砾岩,有些沉积岩由大小不同的岩石碎屑组成。
小的碎屑如细沙和小鹅卵石,大的如大漂砾。
如果碎屑物有磨圆的边缘,它们形成的碎屑岩称为圆砾岩;由有棱角的大碎屑组成的岩石称为角砾岩。
有机岩,植物和动物残骸沉积物积得很厚时就形成有机岩。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岩石有三大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具体类型和它们的形成过程的具体总结,全都在这里!不懂得同学看这里,懂得同学复习一下!一、沉积岩(1) 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 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 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 毫米到0.05 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2)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3) 沉积岩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二、火成岩(1) 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C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形态。
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份,火成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 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1) 显晶质结构凭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矿物颗粒者称显晶质。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大小又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2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微粒结构颗粒直径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三大类岩石
A.火成岩
(1)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形态。
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份,火成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1)显晶质结构凭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矿物颗粒者称显晶质。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大小又分为:
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
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2mm;
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
微粒结构颗粒直径<0.2mm;
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2)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很细,不能用肉眼或放大镜看出者称隐晶质。
具隐晶质结构的岩石外貌呈致密状,肉眼观察有时不易与玻璃质相区别,但具隐晶质结构的岩石没有玻璃光泽及贝壳状断口,脆性程度低,常具有瓷状断口。
(3)岩浆岩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结构:
1、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这种结构常见于侵入岩中。
2、不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矿物颗粒大小不等,这种结构多见于侵入岩体的边部或浅成侵入体中。
3、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
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其间没有中等大小颗粒。
4、似斑状结构与斑状结构相似,只是基质为显晶质。
(4)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关系。
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类型有:
1、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排列无一定次序、无一定方向。
是岩浆岩最常见的一种构造。
2、斑杂构造岩石的不同部位在结构上、矿物成分上较大差异,如局部暗色矿物多,局部浅色矿物多。
3、带状构造岩石中不同结构或不同成分的条带相互交替,彼此近平行的一种构造。
4、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是喷出岩中常见的构造。
当岩浆喷溢到地面时,所含挥发份散逸出来,岩浆迅速冷凝而使孔洞保留在岩石中,形成气孔构造。
气孔的拉长方向一般指示岩浆流动方向。
当气孔被岩浆后期矿物所充填时,其充填物宛如杏仁,称为杏仁构造。
杏仁构造在玄武岩中最常见。
5、流纹构造是酸性喷出岩(尤其是流纹岩)中常见构造。
它是由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是在熔浆流动过程中形成的。
6、珍珠构造主要见于酸性火山玻璃中,有玻璃质冷却收缩所形成。
其特征是形成一系列圆弧形裂开,并往往有一定色彩。
7、枕状构造这是海底溢出的基性熔岩中常见的构造,状似枕头,大小不等,相互堆积,每一枕状体上凸下平,外部玻璃质壳,向内逐渐为显晶质。
(5)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分类
1、超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在地表分布很少,仅占岩浆岩总面积的0.4%。
超基性岩体的规模也不大,常形成外观象透镜状、扁豆状的岩体,它们好像一串大小不同的珠子一样沿着一定方向延伸,断断续续排列,有时可以追索上千公里。
超基性岩颜色比较深,大部分都是黑灰色、墨绿色,比重也很大,一般都在3.0以上,因此很坚硬,常具致密块状构造。
它的化学成分特征是酸度最低,SiO2含量小于45%;碱度也很低,一般情况下K2O+Na2O不足1%;但铁、镁含量高,通常FeO+Fe2O3在8-16%之间,MgO 含量范围较宽,在12-46%之间。
超基性岩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基性岩类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其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虽然玄武岩构成的火山和台地在陆地上比较多见,但是和海洋底部玄武岩的分布情况相比,就逊色得多,因为海洋底部几乎全部由玄武岩形成。
辉长岩的成分和玄武岩很相近,但是结构上差别较大。
辉长岩因为在地下深处,斜长石和辉石同时结晶,因此,矿物颗粒形态发育比较完整,大小也差不多。
玄武岩一般由斑晶矿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斑晶主要是斜长石、辉石、橄榄石,基质就是岩浆喷发时没有来得及结晶的玻璃质或者是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
的隐晶质。
3、中性岩类中性岩类岩石颜色较浅,多呈浅灰色,比重比基性岩要小。
化学成分特征是SiO2为53-65%,铁、镁、钙比基性岩低,Al2O3 16-17%,比基性岩略高,而Na2O+K2O可达5%,比基性岩明显增多。
就像这个岩类的名称一样,它是在基性岩和酸性岩中间的过渡类型。
侵入岩是闪长岩,相应的喷出岩是安山岩。
闪长岩既可以向基性岩辉长岩过渡,也可以向酸性岩花岗岩过渡。
同样,喷出岩之间也关系密切,安山岩和玄武岩、流纹岩也常常共生在一起。
4、酸性岩类酸性岩类中以人们熟悉的花岗岩类出露最多,是在大陆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类深成岩,常形成巨大的岩体。
喷出岩是流纹岩和英安岩。
这类岩石的SiO2含量最高,一般超过66%,K2O+Na2O平均在6-8%之间,铁、钙含量不高。
B.沉积岩
(1)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
质,经过一系列作用(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2)沉积岩的特征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3)沉积岩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C. 变质岩
(1)什么是变质岩?简单地说就是地下岩石经历高温或高压之后,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形成的新岩石就叫变质岩。
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大理岩,就是由石灰岩转变而来的一种典型的变质岩。
(2)变质岩是怎么样形成的?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见到积雪在自身重压作用下,它的底层会转化成冰的现象。
松软的雪和坚固的冰在成分上是一样的,但结构却是不同的。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雪转化成冰的过程是相似的。
具体说来就是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因受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其原岩组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发生转化即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变质岩,这种转变基本是在固态下完成的,这种变化我们就称之为变质作用。
变质岩就是由变质作用所形成。
(3)常见的变质岩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约27.4%,略逊于火成岩,但变质岩的家族非常庞大,其种类远多于火成岩和沉积岩。
按照外表特征可以简单地分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粒状岩石等5大类,每一大类中都有为数众多的岩石类型,如粒状岩中有石英岩、大理岩、麻粒岩、角闪岩等。
(4)变质岩能告诉我们什么?地球形成最初是没有生物记录的,科学家必须通过变质岩的研究,以了解地球早期的历史。
绝大多数变质岩形成在地壳深部,我们在地表本来是见不到的,是由于后来的构造运动,才使变质岩露出地表。
因此,变质岩可以告诉人类各种地下深处的信息,由此,科学家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岩石和结构的状况,以及地壳热历史、变质原岩的面貌等等许多科学信息,这是目前人类用任何手段都无法直接达到的深度。
如果说上述研究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地球知识的渴求,那么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意义,就是研究变质岩,可以告诉我们到哪里去找寻相关的矿产资源。
(5)大理岩和石灰岩的区别大理岩是变质岩,一般为白色,因含杂质可呈灰色、绿色、黄色等。
粒状变晶结构或变余结构。
块状构造。
由碳酸岩变质而成。
石灰岩为沉积岩,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
一般为灰色或白色,如含杂质较多可呈深色。
有致密状、结晶粒状、生物碎屑等结构。
性脆,遇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