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某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某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某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某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某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XX市体育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以《全民健身条例》正式颁布为契机,全市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学校体育稳步发展,体育彩票销售取得新突破,各项体育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为XX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十三五”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XX市体育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市体育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思路,结合市情,调整布局,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就:

(一)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形式多样、亲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XX市区范围共扩建了非经营性街道文体中心5 个,小区安装户外路径健身器材28套,129个行政村和社区修建了篮球场,安装了户外乒乓球台。全市各学校及单位室外的文化、体育设施已基本对群众免费开放。其次,市区经营性体育场所得到蓬勃发展,填补了某些非经营性健身项目的空缺,依托民间资本建成了洞庭健身房、君仕堡健身馆和步步高跆拳道馆、博乐跆拳道馆、城南实验学校羽毛球馆等体育场馆,为广大市民群众的快乐、绿色健身创造了条件。

(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十二五”期间,XX市体育局依托“奥运年”、“全民健身日”启动、建国65周年庆典等重大时间节点,因地因时制宜,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村镇体育、校园体育,采取上下互动、大小结合的形式,广泛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且方便群众参与、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活动实现社会化、生活化。

相继了举办了XX市第三届、第四届大众运动会、XX市青少年跆拳道比赛、男子篮球俱乐部联赛、乒乓球俱乐部联赛、第一届、第二届“体彩杯”钓鱼比赛、首个“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组队参加了益阳市组

织的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大众运动会,在长跑、集体跳绳、拔河、射击、钓鱼、乒乓球、象棋、围棋等项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8年,我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市)。青少年体育工作以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重点,坚持“两课,两操,一活动”。农村体育工作既突出经常性、普遍性、多样性,又体现趣味性和科学性;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得到健康、有序发展;老年人体育工作主要依托老年人体育协会开展,通过多年的努力,老年人体育队伍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三)体育业余训练逐步加强,竞技水平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在体育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专业训练场地缺乏的情况下,XX市体育局出台相关奖励政策重点扶持跆拳道、乒乓球、射击、田径、摔跤等优势体育项目;加强教体结合打造北部体育特色学校;派员参加了省十一届、十二届运动会,益阳市大众运动会等综合性赛事,多次组队参加省、市单项运动会,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8年,参加湖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一金一银二铜”。其中在男子青年组100米短跑项目中,一中学生柳胜以10秒67的成绩打破全省青少年纪录,夺得冠军。18年,参加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获得金牌17枚,实现了我市竞技体育在省运会历史上新的突破。在第二届亚洲残运会中,XX籍运动员晏亚平获得射击比赛金牌。

(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产业坚持“以人为本、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呈现良好态势。据统计,我市经营性体育场所达10家,注册资金达400多万元,体育从业人员100多人,其中专业人员10多人。经营涉及健美、台球、跆拳道、瑜伽、武术等多个项目。18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超过1400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体育基础设施不足,组织机构尚不健全。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与现有的场馆设施建设不足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农村、社区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尚不健全,为群众健身提供科学指导还不够。

(二)体育产业规模偏小。体育竞赛、表演等市场发展缓慢,休闲体育、体育旅游的新路子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开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待继续提高。

(三)体育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公共体育场馆极少。目前,全市还没有大型的高标准体育场馆,农村体育设施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市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及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热情得到激发,体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尚有空间,田径、游泳等影响大的基础大项与发达地区、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集体球类项目大部分水平不高;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这些对“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为统领,认真总结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着力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1、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推动群众体育更加普及的开展,切实提高全市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充分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不断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推进群众体育活动社会化、生活化、多样化、科学化、制度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到18年,全市要力争形成二个在全省范围有较大影响、深受群众欢迎的大型群众性“品牌”活动(赛事),平均每年的活动和赛事要在15次以上,吸引参与的人数要达到5万人次,群众体质明显提高,体育人口稳步增加,占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体育人口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社会人员每周锻炼三次,每次20分钟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人数占总人口的80%左右。

——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立体育总会,使其与体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来协调各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增强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和各体育社团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到18年,全市人均体育活动场地达到3平方米以上,社会指导站(点)发展到200个以上。全市体育社团总数达到50个以上,并辐射到镇和重点村(社区),形成网络。

——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到18年,十三五期间,要完成XX市文体中心建设。各镇要建成全民健身中心(一个灯光篮球场和40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广场),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镇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镇、行政村进一步完善不少于12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长效的全民健身工程(点)使用与维护管理体系,在资金、人员、制度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保障,缓解全民健身工程(点)维护管理矛盾。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鼓励结合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健身舞、气排球等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休闲运动项目。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实行工间操、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日常健身活动,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鼓励营利性公园每天定时免费对社会开放。

——加强群众体育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到18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力争达到30人/万人,确保全市各镇每个社区范围内有5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技术传授型指导员人数显著增加,传授能力明显增强。

——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努力创造条件,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尤其组织开展好足球进校园、武术进

校园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鼓励社会兴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继续走体教结合之路,重新制定我市竞技体育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我市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和竞技水平,力争在省运会等省级重要赛事中取得较好成绩。一是调整项目布局,重点开展田径、摔跤、柔道、武术、游泳、射击、乒乓球、足球、举重等项目的培训,力争在省十三届运动会中获得奖牌数达到20枚。二是努力做好后备人才输送工作,建立好后备人才基地。加强体教结合,加大投入,巩固体教联合办训成果。按照“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体育网点,形成自身优势项目,大力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校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使校办运动队、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基地融为一体并真正办出效益。三是扩大办赛规模,改革办赛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举办各种改革办赛模式、规模,各种形式、各类体育项目的体育比赛。

3、逐步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促使居民人均体育消费逐年增加,体育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一是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开展社区体育服务,培养农村体育健身市场。开展新兴的户外运动等项目的经营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二是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鼓励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大力开展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赛事筹划推广、人才流动、组织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健康有序发展体育彩票销售。保证体育彩票年销售量的稳定。加强对体育彩票销售工作的管理,完善运作机制,促进我市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网络和销售队伍的健康发展。四是逐步推动体育场馆服务业,探索公共体育设施运营管理的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逐步实现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五是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建设项目

新征地30亩,建设XX市全民健身中心;新征地220亩,建设XX市文体广中心;

四、对策和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