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7.83 KB
- 文档页数:2
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1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是生态与环境的主要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由于锦州市的主要河流(大凌河、小凌河)已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使锦州市成为主要靠地下水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城市。
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锦州市建有大型地下水水源地二十余个,主要为工业和城镇用水服务。
大小凌河扇地上还分布有农业灌溉井650眼井。
随着对地下水的持续开采,受大、小凌河及污水灌溉的影响,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虽未影响使用,但地下水水质已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对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律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地下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超采、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今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避免地下水质进一步恶化,保持水源地的供水功能,使得保护好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具有重要意义。
2锦州市地下水饮用水资源基本情况2.1锦州市地下水类型及分布锦州地区西北部为不同时代、不同岩性构成的低山丘陵,东南部由第四纪不同成因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区,地下水就赋存在上述松散沉积物和各种岩石的孔隙、裂隙、溶隙中。
依地下水赋存介质的空间特点,全区地下水可分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碎硝岩类孔隙裂隙水。
2.2锦州市城区饮用水源地的分布及开采锦州市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的水源包括绥丰、博字、大凌河、何家信子、女儿河、南山、鲁屯、百股、新庄子、铁合金、石油六厂、开发区十二个水源地。
水源取水井群均分布在大、小凌河扇地上。
大、小凌河扇地位于凌海市南部,东有大凌河,西有小凌河,南临渤海辽东湾,总面积909平方千米,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同时在整个大、小凌河扇地内还有金城造纸厂、辽化、电厂和葫芦岛等水源工程,包括农业用水在内,年平均开采水量为3.35亿立方米/年。
锦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均为地下水水源地,水源工程运行情况良好。
《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
这些水系不仅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也对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水资源,对辽宁省主要水系进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显得尤为重要。
辽宁省主要水系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
这些水系纵横交错,覆盖了辽宁省的大部分地区。
辽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河,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它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四省区,在辽宁省盘锦市注入渤海。
辽河干流全长 1345 千米,流域面积219 万平方千米。
由于流经地区众多,辽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因此,对辽河进行科学合理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对于保障流域内的用水安全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浑河是辽河的支流,发源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等市,在三岔河与太子河汇流后称大辽河。
浑河全长 415 千米,流域面积 115 万平方千米。
浑河流经辽宁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太子河是辽河的支流之一,发源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红石砬子山,流经本溪、辽阳等市,在三岔河与浑河汇流后注入大辽河。
太子河全长 413 千米,流域面积 139 万平方千米。
太子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辽宁省建昌县要路沟乡吴坤杖子村水泉沟,流经朝阳、锦州等市,在盘锦市与双台子河汇流后注入渤海。
大凌河全长 397 千米,流域面积 235 万平方千米。
大凌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对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小凌河是锦州地区的主要河流,发源于辽宁省建昌县东北境楼子山,流经锦州市,在锦州市凌海市娘娘宫镇注入渤海。
辽宁水质监测情况汇报
近年来,辽宁省水质监测工作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
通
过对辽宁省各地水质情况的监测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质
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下面就是我们对
辽宁省水质监测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们对辽宁省各地的饮用水源进行了全面的监测。
经过
检测,发现部分地区的饮用水存在着轻微的污染问题,主要是受到
了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我们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改
善建议,并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些地区的水质情况。
其次,我们对辽宁省的河流、湖泊和水库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
果显示,部分水域的水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是受到了工
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
我们已经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
治理方案,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我们还对辽宁省的海域水质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辽宁省海域的水质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着轻微的污染问题,
主要是受到了工业排放和船舶污染的影响。
我们已经加强了海洋监
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总的来说,辽宁省的水质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监测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努力改善辽宁省的水质状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希望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水质监测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共同努力,为辽宁省的水质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好家园的水资源,共同营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锦州市大凌河流域水质评价及保护对策分析李伟晶【摘要】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海岸带东起大凌河河口,西至青浦河,境内流域被大量开发,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水质质量日益下降.本文以锦州市大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水质进行采样、测试、分析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大凌河流域上下游重金属元素无超标现象,符合Ⅰ类水标准,但中游地区水污染比较严重,属劣Ⅴ类水质,针对此现象应建立保护机制,制定保护对策,为大凌河流域水质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6【总页数】2页(P203-204)【关键词】锦州市;大凌河流域;水质检测;评价【作者】李伟晶【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水文局,辽宁锦州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十二五”发展时期,锦州市被列入辽宁省沿海第二大城市行列。
该市也是我国环渤海经济区最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随着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锦州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部分河流流域水质大面积污染,水中浮游物与重金属污染物、有毒物质等导致河流水质不断下降。
大凌河作为锦州市最大的河流之一,其近年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为了全面了解该流域目前水质总体情况,本研究采用试验分析法,着重对锦州市大凌河流域水质进行检测、评价[1]。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该流域位于辽宁西部地区,全长398 km。
流域内大小支系纵横交错,主脉贯穿辽西,东南汇入渤海。
气候属于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和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450~580 mm,主要集中在6-8月份,该时段降雨量所占全年降雨量比例为80%左右。
大凌河流域全年平均气温为5.4-8.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750 h,年平均蒸发量和平均湿度分别为2 100m和38%~82%。
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仅为28%,土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2]。
此外,该流域洪峰流量和年平均流量分别为1.48×104 m3,输沙量为9.03×106 t。
锦州城区水资源供需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水资源论文-水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的命脉。
锦州市城区供水源主要为地下水,随着锦州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供需问题突显,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地下水超采致使水源地海水入侵日趋严重,极大地威胁着锦州市城区的供水安全。
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治理,通过对水资源科学规划、优化配置,提高城市用水安全,保证锦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和幸福指数。
1 锦州市城区供水水源现状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行政面积10 030 km2.境内较大河流有绕阳河、大凌河、小凌河。
按流域水资源分区主要属于辽西沿海区。
根据全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锦州市人均水资源量454 m3,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56%,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锦州市城市规划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层赋水条件差别较大,区域内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入渗、农田尾水入渗和大凌河、小凌河、女儿河地表径流入渗。
受制于锦州城区近郊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补给的限制,锦州城区近郊水源根本不能满足锦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因此上世纪60 年代末建设了凌海市大小凌河扇地绥丰水源。
之后,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又陆续建设了博字、大凌河水源。
锦州市城区市政供水水源共8 处,分别为绥丰、博字、大凌河、南山、女儿河(铁合金暂借用)、河夹信子、鲁屯、百股水源,设计供水能力36. 6 万m3/ d,现状供水量约30 万m3/ d.较大工业自备水源 4 处,分别为锦州石化公司新庄子水源、华润电力大业水源(已置换为市政水源)、铁合金王胡台水源(已报废)、锦州石化公司小凌河水源,设计供水能力23. 5 万m3/ d,现状供水量10.5 万m3/ d.城区日供水总量约40 万m3.锦州市市政和工业的主要水源都集中在凌海市的大小凌河扇地,受扇地范围局限和白石水库建成蓄水及外埠供水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该区域多年来地下水资源入不敷出,供水水质逐年下降,供水水量逐年衰减,以至于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大小凌河扇地地下水资源已再无潜力可挖。
辽宁锦州环保生态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可是近些年,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关注。
但现在地球上面临着严重污染问题,我国的环保工作做得也很好,我们在环保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
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环境问题。
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都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到我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且目前还没有彻底解决好。
为此,在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等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来应对这一问题。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等。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任务或长期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主要有: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3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
法律法规所包含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因素以及要求都有明确而具体地规定。
在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上规定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要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给予了相应规定;在规范生态系统功能上做出了详细而具体地要求;在履行法律责任及保证义务方面也明确表示对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或者损害其它环境保护主体利益行为依法予以制裁且处罚结果必须执行到位等内容。
二、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环保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垃圾污染等。
因此,我国政府在环保工作中做了许多工作,可是环境保护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锦州市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分析作者:鲍士海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12期摘要:通过对锦州市所辖的三个县(市)基本农田土壤资料调查及监测分析、评价,找出了污染因子,掌握了锦州市基本农田的土壤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锦州市;基本农田;环境质量;调查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184021概况根据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关于印发“2012年辽宁省环境监测方案”的通知》的要求,锦州市确定基本农田的专项监测的地点为凌海市建业乡、黑山县刘马村和北镇观音阁街道河洼村。
(1)凌海市建业乡。
建业乡辖区总面积163km2,多为平原。
辖区内盐碱地占40%,耕作面积10万亩,其中稻田5万亩,大田3.8万亩,菜地1.2万亩。
农田灌溉地下水50%,地表水50%。
周围无明显工业污染源。
(2)黑山县刘马村。
刘马村土壤类型为半沙,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微碱性反应。
灌溉方式:滴灌、喷灌等。
地下水资源丰富,埋置深度40~50m,水质好无污染。
农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高粱。
玉米种植面积占该村土地种植面积95%以上。
亩产量平均600~750kg,亩施肥50kg。
(3)北镇观音阁街道河洼村。
大田作物有玉米、大豆,地下水位30m左右,村东有“玉泉湖”小水库,供附近居民灌溉,周围无重点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分布在居民区,主要污染物污染渠道为生活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源类型为地下水,化肥使用尿素、复合肥,有机肥施用量50kg/亩。
2采样方法3样品预处理及测定方法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测试方法见表1。
4评价方法5监测结果及评价在全市的15个点位中,污染等级属于清洁(Ⅰ)的是8个点位,占总点位的53%。
污染等级属于尚清洁(Ⅱ)的是2个点位,占总点位的13%。
污染等级属于轻度污染(Ⅲ)的是5个点位,占总点位的33%。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凌海市的超标金属为镉,黑山县和北镇市的超标金属为镉和汞。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处理规划周红蝶(锦州市锦凌水库环境管理处辽宁锦州121000)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表水环境的质量是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内容。
因此,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处理规划进行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处理规划广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必不可少 的物质之一。
但人类的许多活动给地球造成了严重的 污染和破坏,使得水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的问题。
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对地表水环境质量予以高度的重视。
本 文将就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地表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处理规划的原则进行分析 和探讨。
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现阶段,我国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主要有常规 监测、自动监测和紧急监测等三大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1.1常规监测方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常规监测主要是按国家颁发 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具体规定进行,也可以 在经过实验后,确定条件符合的前提下,引用国外的先 进方式进行监测。
1丄2自动监测方法自动监测是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或国际认可的各种 仪器分析技术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的一种方 法,是较为先进的一种监测手段。
1.1.3紧急监测方法紧急监测方法是对一些突然出现问题的水环境进 行质量监测的一种方式,在实施该方法时,必须按照相 关标准规范进行。
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注意事项在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质量监测的过程中,有以下 几个事项需要注意。
1.2.1提前去除水样品中的杂质由于监测水样品的过程中,样品中往往含有杂 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测结果 的客观性。
因此,我们需提前去除水样品中的杂质,并且,应当根据不同的杂质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 去除方式,以保证去除的效果,从而提高监测结果的 准确性。
1.2.2对所用的仪器进行严格的校对和监测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时,需要借助到各种仪器,仪器的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了监测的效率和结果。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调查目的地表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调查和评价当前地表水环境的现状,为改善水质和保护水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涉及了多个地区的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域。
重点关注城市化进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工业和农业排放对水质的影响。
3. 调查方法3.1 采样点的确定在各个地区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包括城市区域、农村地区和工业区域,以全面了解地表水环境的状况。
3.2 采样及分析对每个采样点的水样进行采集,并进行化学和生物学分析,以评价水质的各项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等。
3.3 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4. 现状评价4.1 水质等级根据调查数据,将地表水体的水质分为优良、良好、一般、较差和差五个等级,评价出不同水域的水质状况。
4.2 污染源分析通过分析各个采样点的数据,找出不同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和排放物质,探讨其对水质的影响。
4.3 生态影响分析水质差异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不同水域的生态系统状况。
5. 展望与建议综合调查数据和现状评价结果,提出以下改善地表水环境的建议: -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减少城市和工业区的排污量; - 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于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 - 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6. 结论本文通过对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揭示了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异及其主要污染源,为完善水体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地表水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努力,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锦州市太和区杨兴温屯棚菜区地表取水水量分析论证摘要: 锦州市太和区杨兴—温屯棚菜区2010年原取水水源浅层地下水因工业排污受到污染,可供选择水源仅有地表水,为解决棚菜区取水水源,采用类比法、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经分析计算女儿河地表水水量可以满足棚菜区保证率P=90%取水要求。
关键词: 地表取水类比法流量历时曲线法论证1基本概况锦州市太和区杨兴—温屯棚菜区灌溉用水取水地点为锦州市太和区女儿乡女儿河村南女儿河河道地表天然径流作为棚菜灌溉生产用水。
取水规模按照建设项目设计保证率P=90%,日取水量5800m3。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分类分级指标,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小于5%,项目地表取水量规模较小0.068 m3/s(5800 m3/d)、小于3 m3/s,依据区域现有实测资料按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确定本项目的论证工作等级为三级。
根据本期工程取水规模、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取水水源地水文站网、现状工程和供水情况,确定该项目的论证范围为本期工程女儿河村女儿河取水口以上至乌金塘水库坝址断面以下流域范围。
论证区域属小凌河流域女儿河中下游地区,女儿河河长134km,流域面积1490km2。
其中在河口上游48km处建有乌金塘大型水库一座,控制面积940km2,水库总库容31700万m3,最大泄洪能力5120 m3/s;乌金塘水库以上直线距离约30 km处设有边沿子水文站1处,控制面积469 km2。
依据《辽宁省水资源》,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70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24.6万m3。
经调查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开发利用较小,区域内黄土坎乡有引水工程一处,从女儿河引水、现状年可供水能力55万m3用于农业灌溉。
2水量论证本期项目取水要求,按保证率P=90%地表水取水量5800 m3/d取水方案进行水资源论证。
资料依据《辽宁省水资源》、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锦州分局实测资料及调查资料。
锦州市城区再生水利用途径的分析【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锦州市目前用水情况,锦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及水量,再生水的水质情况,以及再生水回用的种类、方法、规划及实施方案,再生水的水质分析,再生水回用的效益分析等。
【关键词】污水回用再生水1 前言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曾被国务院命名为“锦州新兴工业城”。
现城区建成面积70.1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8万人。
由于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人均淡水资源的拥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值的四分之一。
现城市供水绝大部分依靠城市下游20千米处的大小凌河冲积扇地所赋存的地下水。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在增加,经济需发展,城市的用水量也在增加。
城市的设计需水量为19750万立方米/年,只及需求量的88.71%。
及便如此,大小凌河冲积扇由于年均超采量达2950万立方米/年,已经造成120平方千米的地下漏斗,海水入浸达到800米以上。
每到干旱季节日缺水量高达10万立方米。
影响到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为此急需寻找新的水源,而城市污水处理厂所排出的污水经再生处理后,便是其中之一。
下面为该市再生水的利用进行剖析。
2 再生水吸纳能力的分析城市再生水由于其水质的因素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可作为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农林牧用水、环境用水。
如果处理深度足够,亦可作为补充水源水。
本文就锦州市城市和周边可能利用的途径作一一剖析。
2.1 再生水用于锦州市工业用水锦州市现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建材、食品、酿造、轻工、纺织、印染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按照经济发展规划今后工业用水量将达到日耗水量17.52万立方米,全年耗水6395万立方米。
由于供水紧缺,现已有多个企业内部着手利用厂内污水处理后返回再利用。
更有的企业开始着手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目前使用量已近每日2万余立方米。
再生水用作工业冷却水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按耗水量的一半计,即有每日8.76万立方米的消耗量。
地表水和底泥现状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了解地表水和底泥的现状,本报告对地表水及底泥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地表水现状调查
1. 水质状况:通过采集地表水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地表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包括悬浮物、氨氮、总磷等。
2. 水生生物:由于水质污染,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3. 水文情况:部分河流、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干涸现象。
三、底泥现状调查
1. 污染物含量:底泥中积累了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如镉、铅、汞、砷等。
2. 生态影响:底泥中的污染物对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3. 风险评估:部分区域底泥中的污染物已达到危险水平,对人类和动物产生严重威胁。
四、建议措施
1. 加强污染源管控:对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污水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并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2. 持续监测:加强地表水和底泥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水质和污染物变化情况。
3. 开展生态修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方法,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对水体保护的重视程度。
五、结论
当前地表水和底泥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善地表水和底泥的现状。
区域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发布时间:2021-04-06T04:46:27.21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田宪好[导读] 本文根据辽宁某地级市做为实例,对区域水资源调查与评价进行研究。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锦州 121000摘要:我国分别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本世纪初,相继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的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我国水资源情势发生新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水资源,科学评价近年来水资源情势变化、全面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状况、强化水资源科学管控是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迫切需要,本文根据辽宁某地级市做为实例,对区域水资源调查与评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计算开发利用一、前言我国分别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本世纪初,相继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的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相关成果在科学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实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我国水资源情势发生新的变化,水资源演变规律呈现新的特点,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水资源,科学评价近年来水资源情势变化、全面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状况、强化水资源科学管控是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迫切需要,本文根据辽宁某地级市做为实例,对区域水资源调查与评价进行研究。
二、水文地质条件概况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本区地下水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广泛分布于区内第四纪积物的孔隙之中。
根据井径换算后的涌水量,结合不同地带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松散岩浅层潜水或承压水富水性做如下分区:水量极丰富区(单井涌水量5000~10000m3/d),水量丰富区(单井涌水量3000~5000m3/d),水量较丰富区(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水量中等区(单井涌水量100~1000m3/d),水量贫乏区(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