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梯止痛原则的演化和发展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6
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法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法癌症的三阶梯止痛法,是一种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同而分别使用不同等级止痛药物为治疗原则的止痛方法。
作为一种最常用且极为有效的止痛方法,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大力推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类慢性疼痛。
癌痛等级的评估: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前提是要学会癌痛等级的评估。
要把患者的癌痛分为轻、中、重三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0~10级疼痛评价量表。
医生向患者提问请他回答:“若0为无痛,10为你能想象的最痛,那么你现在的疼痛是几级?疼痛最重时为几级?最轻时为几级?”1~4级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癌痛治疗的五个给药原则:一、口服给药。
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对大多数疼痛患者都适用。
二、按时给药。
注意:是“按时”给药,而不是疼痛时才给药。
三、按三阶梯原则给药。
按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给予不同阶梯的药物。
四、用药个体化。
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以无痛为目的,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不足。
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类药物的副作用,观察评定药物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癌痛的三阶梯给药,具体是: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
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注)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
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图文简介及研究进展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最常见的症状,癌症初诊时,约25%患者伴有疼痛症状,抗癌治疗期约35%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疼痛发生率上升至75%。
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生活、活动能力、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治疗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合理的止痛治疗,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的基础是:用药方法的“阶梯”概念,并同时遵循5项基本原则:一、口服用药首选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
口服用药,无创、方便、安全、经济。
随着止痛药新剂型研究进展,及患者不同病情对给药途径的不同需求,除口服途径给药外,选择其它无创性给药途径日趋广泛应用,如透皮贴剂止痛治疗。
若患者有吞咽困难,严重呕吐或胃肠梗阻时,可选用透皮贴剂、直肠栓剂等。
必要时使用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
二、按阶梯用药是指止痛药物的选取用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
即轻度疼痛首选三阶梯的第一阶梯:非阿片止痛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为中度疼痛,则选用非阿片类药物加上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若仍不能控制疼痛或疼痛加剧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成瘾性。
三、按时用药是指止痛剂应有规律的按规定间隔给药。
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次剂量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之前给予,这样可以保持疼痛连续缓解。
有些患者因突发剧痛,可按需给药。
四、个体化给药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故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理想缓解疼痛及无明显不反应的剂量为止。
五、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扫应,提高止痛治疗效果。
疼痛三阶梯基本原则和方法1. 引言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缓解疼痛,医学界提出了“疼痛三阶梯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一方法通过逐步增加药物的强度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2. 疼痛三阶梯基本原则2.1 多学科合作在进行疼痛管理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主要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
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和评估。
2.2 个体化治疗每个人对于疼痛有不同的感受和忍受能力,因此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包括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类型、疼痛程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3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通过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常用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3. 疼痛三阶梯基本方法3.1 第一阶梯:非处方药第一阶梯主要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轻度到中度的急性或慢性疼痛。
常用的非处方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醋氨酚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反应和神经传导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介质,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3.2 第二阶梯:弱镇痛药如果第一阶梯的药物无法有效缓解疼痛,或者疼痛程度加重,就需要使用第二阶梯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第二阶梯药物包括可待因、曲马多等弱镇痛药。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传导,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
3.3 第三阶梯:强镇痛药如果第二阶梯的药物无法控制疼痛,或者出现副作用较大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第三阶梯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第三阶梯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等强镇痛药。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抑制神经传导和感受器活性,从而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