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JZ-7型制动机各阀检修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414.15 KB
- 文档页数:32
内燃机车JZ-7型制动机各阀检修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机车制动钳工的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机车制动钳工对JZ-7型制动机各阀的检修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
2.1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
2.2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铁运[2000]7号);
2.3 《内燃、电力机车检修工作要求及检查办法》(机检[1996]13号);
2.4 《机车操作规程》(铁运[2000]16号)。
2.5《机车行车安全管理规程》(铁运[2008]238号)。
3 作业目的
3.1 对JZ-7型制动机各阀进行检修,以保证制动系统各部在运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3.2 明确各检修部件及工序的作业步骤,以实现作业过程有效可控。
4 作业程序(流程图)
5 作业内容与要求
见附件
6 重点控制事项
6.1 对JZ-7型制动机各阀类的检修质量负责;
6.2 严格执行劳动安全有关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3 及时、准确填写机车制动机各阀类检修记录;
6.4 有权拒绝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配件、备品装车使用;
7 记录及表格
各阀类检修记录; 工作前准备 检修和试验 填写检修
记录 挂好合格证包装进库 分解和清洗
附件
广州机务段 东风4型内燃机车JZ-7型制动机各阀检修作业指导书 Q/GT113-QD-ZH2.2103-2011
工序 作 业 内 容 质 量 要 求 及 标 准 检 测
手 段 质 量
记 录 质 量 控 制
安 全
措 施 自检 互 检 他检(验)
工
作
者 组
长 工
长 质
检
员 验
收
员
一、
准
备
工
作 1、按规定着装整理工作场地 着装整齐,场地清洁
△
1、严禁带风作业;
2、各阀类轻拿轻放;
3、配件严禁落地和乱摆放 2、准备好所需的工量具 工量具状态良好,量具要有有效期 △
3、检查试验设备状态 试验设备外观,外观整洁,性能良好 △
二、
检
修
和
试
验
过
程 1、自阀检修和试验
自
阀
检
修
记
录
卡
片
1-1解体
1-1-1将自阀固定在检修架上,取出手把,拆下凸轮盒装置。 △
1-1-2拆下调整阀盖螺母,取出调整阀盖、弹簧托、弹簧、膜板装置、调整柱塞阀。 △
1-1-3拆下前盖螺母,取下前盖弹簧。 △
1-1-4取出重联柱塞阀、缓解柱塞阀。 △
1-1-5用挡圈钳取出放风阀装置。 △
1-1-6用挡圈钳取出调整柱塞圈,用紫铜棒冲出柱塞套、重联柱塞套、缓解柱塞磁。 △
工序 作 业 内 容 质 量 要 求 及 标 准 检 测
手 段 质 量
记 录 质 量 控 制
安 全
措 施 自检 互 检 他检(验)
工
作
者 组
长 工
长 质
检
员 验
收
员
二、
检
修
和
试
验
过
程 1-2清洗 1、用750kPa~900kPa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外部灰尘吹干净。
2、被清洗试件在分解试验台上先分解以后,将阀体和柱塞、铜套分别摆放在不同的铁丝网框,然后再将其放到清洗机的初始位。
3、按下 “清洗加热”按钮,待温度加热到70℃时,加热指示灯暗。根据清洗溶液的说明来配制超声波清洗液。
4、将控制钮扳至“手动”位,待机器手移至清洗位时将清洗筐放到清洗箱中,根据被清洗试件的油垢情况,清洗的时间在30-60分钟。
5、清洗完毕后“排碱水”待清洗箱中碱水回至水箱后关“排碱水”,然后扳“漂洗启”“超声波启”漂洗一段时间后关“漂洗启”“超声波启”,扳“排清水”待清洗箱中清水排完后关“排清水”。
6、开清洗箱盖机器手将清洗筐移至烘干箱中,关烘干箱盖,开“烘干启”烘干一段时间后关“烘干启”开烘干箱盖,机器手将清洗筐放在专门吹扫的工作台上。
7、然后用750kPa~900kPa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各零部件吹干净。将清洗试件至传送线上。 目视检查无油垢,手试无浮泥油污。 自
阀
检
修
记
录
卡
片 △
二、
检
修
和
试
验
过
程 1-3检修自阀 1-3-1自阀体检修
(1)各通孔应畅通、无砂粒等异物。阀体有裂纹、砂眼等缺陷要更换。
(2)检查各杠支承销与销孔径的配合间隙0.011~0.15mm。超限时更换支承销。
(3)滚轮与园销配合间隙为0.011~0.15mm。
(4)杠杆和浓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断裂变形的杠杆要更换 目测、测量 △
工序 作 业 内 容 质 量 要 求 及 标 准 检 测
手 段 质 量
记 录 质 量 控 制
安 全
措 施 自检 互 检 他检(验)
工
作
者 组
长 工
长 质
检
员 验
收
员
二、
检
修
和
试
验
过
程 1-3检修自阀 1-3-2调整柱塞装置检修
(1)将调整柱塞组成先用800KFa以上压力空气进行初步泄漏试验。供气阀不泄漏或产生间断细小气泡允许继续使用。否则应将其进行分解,将供气阀与阀座用擦铜油对研至密贴为止。弯曲变形的供气阀要贝换。
(2)弹簧应作用良好,裂纹及弯曲时要更换。
(3)更换所有“O”型橡胶圈。
(4)检查排气阀状态。弯曲变形的排气阀要更换,阀口按触面有伤痕时,可用擦铜油对研消除。不销消除的伤痕更换排气阀或阀座。
(5测量调整柱塞与套孔内径的配合间隙应符合0.02~0.15mm。
(6)将调整柱塞组成的供气阀足顶住膜板装置的排气阀,用力慢慢压缩。这时排气阀先关闭,供气阀后打开。否则供气阀与排气阀应分解检查其弹簧。
(7)膜板破损、起泡、老化,龟裂及剥离等要更换。膜要定期更换。
(8)调整弹簧无裂断,自由高度505.25.1mm,压缩6.8mm时的毂荷为1280~1380牛顿。
(9)调整螺母应无松动。 测量 自
阀
检
修
记
录
卡
片 △ △ △
工序 作 业 内 容 质 量 要 求 及 标 准 检 测
手 段 质 量
记 录 质 量 控 制
安 全
措 施 自检 互 检 他检(验)
工
作
者 组
长 工
长 质
检
员 验
收
员
二、
检
修
和
试
验
过
程 1-3检修自阀 1-3-3放风阀装置检修
(1)变形,裂损的放风阀套要更换。
(2)损伤、变形的阀座要更换。阀口有压伤、腐蚀痕迹耍研磨消除。
(3)放风阀杆触头松动时更换触头。阀杆弯曲要更换。
(4)更换所有“O”型橡胶圈。 手感
自
阀
检
修
记
录
卡
片 △
1-3-4、重联、缓解柱塞装置检修
(1)柱塞套通孔应畅通,内圆柱塞按触面有拉伤不能摘除时更换。
(2)弯曲变形的柱塞更换。触头松动时更换。
(3)更换所有“O”型橡胶圈。
(4)测量柱塞阀与套孔的配合间隙,其值应为0.016~0.15mm。超艇时更换柱塞阀套或柱塞。
(5)检查弹簧状态,更换不良弹簧。
(6检查前盖状态,有破损,裂纹的要更换。 测量、手感 △
1-3-5、手把凸轮装置检修。
(1)用游标卡尺测量手把心轴孔与心轴间隙应为0.02~0.5mm。超限时可补焊定位测面,然后锉修平正。
(2)将凸轮盒上螺钉拆下,取出上盖、凸轮轴及凸轮。
(3)测量凸轮方孔与轴的配合间隙应为0.005~0.20mm。超限时更换凸轮或轴。
(4)凸轮轴方头与手把方孔的配合间隙应为0.08~0.20mm。超限时更换手把。
(5)凸轮轴与凸轮盒轴套孔配合间隙应为0.005~0.20mm。超限时更换轴套。
(6)凸轮工作面磨耗量不大于0.08mm。超限时更换凸轮。 测量 △
工序 作 业 内 容 质 量 要 求 及 标 准 检 测
手 段 质 量
记 录 质 量 控 制
安 全
措 施 自检 互 检 他检(验)
工
作
者 组
长 工
长 质
检
员 验
收
员
二、
检
修
和
试
验
过
程 1-3检修自阀 1-3-6转换阀检修
(1)从凸轮盒上拆下转换阀螺钉,取出按钮、弹簧及偏心杆。
(2)用挡圈钳取出转换阀下整挡圈,柱塞及套。
(3)检查柱塞状态,弯曲变形的柱塞更换,
(4)检查柱塞套状态。通孔应畅,内圆工作面有深度拉伤不能消除时要更换柱塞套。
(5)柱塞与套孔的径向间隙应为0.016~0.12mm超限时更换柱塞或套。
(6)测量偏心杆与套配合间隙应为0.025~0.80mm,过限时更换偏心杆或柱塞,偏心杆与柱塞杆凹槽的配合间隙为0.015~0.20mm。
(7)更换所有“O”型圈及橡胶件。 测量
自
阀
检
修
记
录
卡
片 △
1-4组装自阀 (1)按分解的反顺序进行辑装。
(2)各运动付,各“O”型橡胶周加适量的凡士林。
(3)各挡圈要落槽。 目测 △
1-5自阀试验
1-5-1试验前准备 装好自阀,其他阀用工艺盖板卡紧,打开自单阀按钮。 △
检查手柄搬动情况是否灵活 △
1.小闸至全制动位,调节其调整阀,使作用表压力为300kPa。 手柄搬动灵活无卡死现象
手感 △
2.大闸至运转位,调节其调整阀,使均衡表压力为500k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