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 格式:pdf
- 大小:231.32 KB
- 文档页数:1
“矿泉水瓶”巧做物理实验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取材身边,操作简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欲望.1 做“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器材带盖子的白色透明矿泉水瓶,内部盛一点水.做法尽可能挤压矿泉水瓶,然后迅速松开瓶盖.现象会听到“嘭”的一声响,同时看到瓶内产生了“白雾”.解释“嘭”的响声是瓶内的压缩空气膨胀推动瓶塞时振动发出的声音,“白雾”是瓶内空气对外做功后,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成的小水滴.为增大可见度,瓶内可以盛一点水.注意不要把瓶口朝向有人的方向,也不要把瓶口朝向有日光灯的方向,否则迅速飞起的瓶盖会伤着人或撞坏灯管.2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做法用力吸空的矿泉水瓶,瓶子会变扁.解释吸气时,瓶内气体变稀薄,瓶内气体对瓶子向外的压强变小,而瓶外空气对瓶子向里的压强不变,导致瓶子受到向里的气体压力差,瓶子变扁.3 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器材两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满沙子.做法分别让装满水和装满沙子的矿泉瓶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去撞击水平面上放置的文具盒.(它们滚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一样,因为滚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相对于它们的自身的重力很小,二者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相等.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两者的速度相等,可以站在较高的楼上,让两个瓶子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将看到两者同时落到地面上.)现象装沙子的矿泉瓶将文具盒撞击的距离远,装水的矿泉瓶将文具盒撞击的距离近.解释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做法用力挤压空的矿泉水瓶,瓶的形状会改变.解释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5 摩擦起电实验做法把干燥的矿泉水瓶与头发摩擦后,矿泉水瓶可以吸起较大的纸屑.解释干燥的瓶子和头发摩擦后带上了电荷,带静电的塑料瓶子能吸引轻小物体.[HJ1.96mm]6 证明光的直线传播用点燃的蚊香和1个去掉底的大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制成烟雾室,再用学生激光笔发出激光照射,可看到一条笔直的光路.7 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做法1 将瓶子中间部分剪掉,将乒乓球放入带底部的一端,在瓶口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乓乓球会在瓶内升起来,甚至跳到瓶外.做法2 去掉瓶盖,将瓶子带口的一端朝下,在瓶内放入乒乓球,对着瓶口向上吹气,无论用多大力气吹,乒乓球都不会被吹出去.解释1 在瓶口上方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时,球上方空气流速变快,空气对球向下的压强变小;而球下方的空气对球向上的压强几乎不变,所起空气对乒乓球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即升力),当升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时,球会上升甚至被吹到瓶外.解释2 对着瓶口向上吹气时,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变快,空气对球向上的压强变小,而球上方的空气流速较慢,空气对球向下的压强较大,即空气对乒乓球有一个向下的压强差,对着瓶口吹的力气越大,空气对乒乓球向下的压强差就越大.8 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做法将瓶子的底部剪掉,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内,然后向瓶内加水,乒乓球不会浮起来.若用手堵住瓶口,则乒乓球会浮起来.解释向瓶内加水时,水从乒乓球的下方经瓶口流出,由于球下方的水很少,球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很小,小于球上方的水对球向下的压力,水对乒乓球的压力差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会浮起来.用手堵住瓶口时,乒乓球下方有水了,下方的水对球产生向上的压力大于上方的水对球向下的压力,水对球的压力差方向向上,水对球向上的压力差就是水对球的浮力,由于浮力大于球自身的重力,所以乒乓球在水中会向上浮.9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做法把瓶子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瓶子上浮;在瓶内装入较多的沙子,浸没水中,松手后瓶子下沉.解释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瓶子上浮;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瓶子下沉.。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妙用一、矿泉水瓶在声学实验中的妙用:1、声音的产生:用两个矿泉水瓶互相敲击,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在震动,说明了声音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利用两个去盖的矿泉水瓶和一根细线可制成简易电话,用简易电话对话效果更好,说明固体传声效果好。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将8个相同的矿泉水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在瓶口依次吹气,发出的音调不同。
说明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
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4、声音传递能量:将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开,靠瓶口一侧的剪开处用橡皮膜蒙上,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敲击橡皮膜,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蜡焰颤动甚至熄灭。
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二、矿泉水瓶在光学实验中的妙用:1、光的直线传播:将矿泉水瓶上半部去掉,点燃蚊香,吹灭,将烟收集入矿泉水瓶中,用激光灯照射,可以清晰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和折射:将矿泉水瓶上半部去掉,在瓶中装一些水,然后点燃蚊香,吹灭,将烟收集入矿泉水瓶中,用激光灯照射,可以清晰观察到光在烟雾与水的交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光的色散:在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水后,将矿泉水瓶横放透过阳光,可看见白光分解成七色光。
4、放大镜实验: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手拿住时,透过瓶子看手指变粗了。
5 光的折射成像: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在瓶后放一支钢笔,看到钢笔错位了。
三、矿泉水瓶在热学实验中的妙用:1、物态变化:将矿泉水瓶装满水放入冰箱中,水结成冰——凝固;矿泉水瓶装一部分水,敞开瓶口,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水变少了——汽化(蒸发);将冷冻后的矿泉水瓶拿出冰箱,发现瓶壁上有水珠——液化;观察冷冻室内矿泉水瓶,发现瓶壁上有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凝华。
2、比热容:在两个矿泉水瓶中分别装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在同一个地方的太阳底下照射,发现煤油的温度上升更快一些,说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3、物体内能的改变: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上热水和冷水,将二者靠在一起过一会热水温度降低冷水温度升高,说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用毛巾用力摩擦装冷水的一瓶,过一会冷水温度有所升高,说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矿泉水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陈金利
利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取材方便,既利废为宝,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将矿泉水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略举如下:
1、演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在矿泉水瓶中装入半瓶水,盖紧瓶盖,分别将矿泉水瓶正放或
倒放在一块海棉上。
观察两次海棉凹陷的况,从而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2、演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在空矿泉水瓶侧壁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分别钻三个小孔,往瓶内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三个小孔中流出来,其中最下面一个孔流出的水喷得最远,而最上面一个孔流出的水喷得最近,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用手捏压空矿泉水瓶,可以发现瓶子发生形变,在相同条件下,施加力大一些,瓶子的形变程度变大,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同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4、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将一只空矿泉水瓶旋紧瓶盖,让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用不同的力分别将其按下水中,发现当矿泉水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所受的浮力也增大,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5、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用手将矿泉水瓶内的空气挤出一部分,将瓶口压在自己的皮上,松开手,矿泉水瓶就被“吸”在皮肤上了,这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演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饮料瓶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妙用饮料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物品之一,但我们是否想过它们可以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起到怎样的妙用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在中学物理实验中使用饮料瓶的实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实验1:水压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利用饮料瓶来演示水压原理。
材料所需:饮料瓶、水和一些小石子。
操作步骤如下:1.将饮料瓶倒置。
2.将水倒入瓶内,直到水面高度接近于瓶口。
3.将小石子放入瓶内,大约放入1/4瓶容量。
4.轻轻抚摸瓶侧,观察水的高度变化。
当我们轻轻抚摸瓶壁时,会发现水的高度会明显上升,这是因为手的压力使得水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水向瓶口处流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压力和流动的关系,同时也使得物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实验2:浮力实验利用饮料瓶进行浮力实验,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一个饮料瓶、一些小石子和水。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实验:1.将饮料瓶直立放置。
2.将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大约放入1/4瓶容量。
3.倒入适量水至瓶口处。
4.轻轻放入一张小纸片,观察它的状态。
我们会发现,小纸片不会立即沉到瓶底,而是在瓶中漂浮。
这是因为小纸片受到的浮力与其重量相等,使得它处于平衡状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小石子和水的量来改变浮力的大小,更好地理解浮力和体积的关系。
实验3:气压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利用一些饮料瓶来演示气压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多个饮料瓶、可爱的小气球、水和吸管。
操作步骤如下:1.将一个饮料瓶与水充满。
2.用手掌捂住瓶口,将瓶翻过来,用吸管将空气吹入。
3.用小气球将瓶口封住,注意不要将气球填满。
4.用吸管将另一个瓶子中的水吸出,再放在桌上。
当我们轻轻将气球上仰时,我们会发现瓶中的水出现了流动,这是因为气压的变化导致瓶内的水流动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压和流动的关系,同时也提高我们对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总之,饮料瓶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塑料瓶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妙用广水市长岭镇平林中学李浩塑料瓶是生活中瓶装水的器皿,随处可见,随手可得。
若在物理试验教学中加以巧妙的运用,其效果丝毫不逊于实验室装配的仪器。
(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
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
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用转换法,将不明显的、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转换成明显的、容易观察的物理现象。
材料:塑料瓶,水方法:将塑料瓶装上半瓶水,静放在桌面上,然后敲桌子,听到声音的同时会发现瓶中平静的水面剧烈的波动,由此可知,声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
(2)、增大响度响度除了跟振幅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就越小。
如果能想办法减少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的响度更大些。
材料:塑料瓶、剪刀方法:将塑料瓶底部剪掉,成喇叭状,然后放在嘴边喊话,这样响度就会变大了。
(3)、声波传递能量材料:塑料瓶、剪刀、双面胶、气球、蜡烛、火柴方法:用剪刀将塑料瓶底部剪掉,并将气球剪成两个圆形橡皮膜,用双面胶把橡皮膜蒙在剪好的塑料瓶上。
点燃蜡烛,将瓶口对着烛焰,轻敲橡皮膜,烛焰会随之晃动。
(4)、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个现象如果在夜晚或者暗室里很容易用实验来证明。
但是白天在教室里证明这个现象就要费些周折。
材料:塑料瓶、蚊香、火柴、激光灯方法:先将蚊香点燃,然后用塑料瓶收集一些烟,拧紧瓶口,平放。
再用激光灯从瓶底水平射出光线,就可以在瓶中清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了。
(5)、水凸透镜材料:塑料瓶,水方法:找一个圆柱形的塑料瓶,里面装满水,拧紧瓶盖。
将手指水平的放在瓶的另一侧,透过瓶可以看到手指变粗变大了。
(6)、质量是物质的属性材料:塑料瓶、剪刀、天平(砝码)方法:用天平测量一个空塑料瓶的质量m1,然后将其剪碎后再用天平测量碎片的质量m2,比较这个塑料瓶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m1与m2。
空塑料瓶可做哪些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而有有效的理应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更能拉近物理了学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有培养科学创新素养,是学生乐学。
现在整理搜集了塑料瓶所能做的实验如下一、声学实验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塑料瓶中装一些小石粒,轻敲瓶壁看到米粒在跳动同时听到声音,说明发生体在振动。
我们听到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2、探究声音的音调1)在几只相同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轻敲,发出音调高低不同声音,此时液体和瓶振动发声。
(2)上述器材中,用嘴对着瓶口吹气,也会发出音调不同声音,此时空气振动发声。
(在上两个实验中水量的差别应大一些。
3、声传递能量点燃蜡烛,将塑料瓶口对准火焰轻敲瓶底,可以看到火焰晃动,如果重敲,(声音响度大)火焰会熄灭。
二、光学实验1、光沿直线传播1)将塑料瓶内充入烟雾(最好是黄香)把激光笔射向瓶中,便可清晰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将塑料瓶内装入混浊水(香皂水、用牛奶、奶粉制成或洒粉笔灰),把激光笔射向瓶中,便可清晰地观察到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1)将一小块平面镜放入塑料瓶中(可将瓶身用剪刀剪开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入),然后收集烟雾(最好密封)用激光笔射向瓶中的平面镜,会的看到光的反射现象。
2)上述器材也可用于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
3、光的折射现象1)将塑料瓶先装入混浊水,再充入烟雾(密封,为使效果明显将瓶放倒观察且最好是瓶壁薄,如矿泉水瓶一些厚饮料瓶效果稍差),然后手激光笔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清晰的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入水中折射光线改变方向(同时也可观察到反射光线),即观察到折射现象。
2)上述器材也可用于折射定律的探究实验3、凸透镜1)塑料瓶中装水制成凸透镜,放到阳光下,可用光屏承接到一条亮线,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汇聚作用。
2)塑料瓶中装水制成凸透,透过瓶看书本上的字会放大,此时凸透镜做位放大镜使用。
初中课外实验: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初中课外实验: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一、演示“凸透镜”的相关实验①取一矿泉水瓶,可以在瓶中装满水,对着太阳光,可以在地面上得到“细细”的亮条,说明凸透镜可以汇聚太阳光(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
②取一矿泉水瓶,可以在瓶中装满水,然后隔着瓶子观察物体(注意瓶子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中),可以看到放大了的物体的虚像,演示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二、演示“失重现象”取一矿泉水瓶,给瓶内装半瓶水,在瓶底用铁钉钻一小圆孔,我们可看到水从孔中喷出,若这时让塑料瓶自由下落,可看到水不再向外喷出,这就验证了水的失重现象。
三、演示“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取一矿泉水瓶,在靠近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
接着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这个实验表明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四、制作“水火箭”器材:矿泉水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
水火箭构造。
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
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五、演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取一矿泉水瓶,若在矿泉水瓶体的不同方向上,用小铁钉钻很多小孔,然后向瓶内装满水,盖上瓶盖,两手用力挤压瓶体,可看到水从不同的小孔中向各个方向喷出,这可以证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六、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矿泉水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原因是“乒乓球只有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因而乒乓球不上浮;接着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其原因是此时“乒乓球上、下表面均受到水的压力,且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
物理教学中巧用塑料瓶一、直接利用塑料瓶可以完成的实验1.声学:在塑料瓶中放一些小纸屑,敲击塑料瓶,可观察到小纸屑的跳动,而不敲击时小纸屑不跳动。
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这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2.光学:透过盛水塑料瓶,看书本上的字,会字变大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将适量奶粉放入盛水塑料瓶,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
将手电筒卧于桌面,将纸盒放在手电筒前,位置以水平方向上刚好看不到手电筒的光束为宜,将圆形塑料瓶盛满水,横放着紧挨纸盒且稍高于纸盒,可见到手电筒的光束,这可以说明日出的原理。
圆形的塑料瓶盛满水还可以当凸透镜。
3.电学:摩擦起电和塑料不导电都可以用塑料瓶来完成。
4.力学:捏瓶子、扔瓶子、接瓶子等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将塑料瓶盛水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动纸而瓶子不动可以说明惯性。
用线系着塑料瓶是一个重垂线。
手竖握瓶子而不掉是有静摩擦力,将塑料瓶横放在水平桌面上,拖动和滚动时力不同是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拖动空瓶比满瓶水的力小是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将空塑料瓶逐渐浸入水中可以体会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有关以及与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相同的塑料瓶装满水和装满酒精时质量不相同是因为密度不同。
将空瓶子和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绵上,再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情况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将塑料瓶捏变形,再用瓶盖盖紧,瓶子不恢复原状;塑料瓶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然后瓶口朝下,硬纸片能托住水;将少量热水灌入塑料瓶再摇晃几下,迅速拧紧瓶盖,用冷水冲瓶子,塑料瓶被压瘪;将气球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这时气球不容易被吹大。
这些实验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将塑料瓶装入适量的沙子,拧紧盖,放入水中,瓶可竖直下沉;调节装沙量的多少,可使瓶在水中竖直地漂浮或悬浮,从而可以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妙用三、实验仪器及用品弹簧测力计;矿泉水瓶、细线、海绵、乒乓球、胶带、水、蚊香、激光手电筒、沙子。
四、实验方法步骤说明1.力学实验。
(1)固体压强实验:用瓶子装不同的水改变压力分别倒放在细沙上和装满水分别正立、倒立改变受力面积放到细沙上观察陷进去的深浅不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液体压强实验:用图钉在瓶身沿竖直方向每隔2-3厘米依此扎三个洞,然后装满水,观察水从这三个洞中流出的情况,比较三个洞中流出水射程的远近让同学们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3)大气压强实验:用图钉在瓶身(靠近瓶底或在瓶底)扎一个洞(开始不让同学们知道),然后装满纯净水,盖紧盖子,水不会流出,然后我假装口渴,旋开盖子喝水,此时同学发现瓶子漏水了(我假装不知)。
我赶忙盖上盖子,瓶子又不漏了。
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兴趣来了,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存在。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把瓶子的颈部剪下,做成一漏斗,一手把乒乓球放入“漏斗”中的顶部,另一只手捉住瓶口,用嘴使劲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拿乒乓球的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掉下去,引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这个小实验可以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做一下,亲身体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浮力产生的原因:把瓶底剪去,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按到颈部不放手,然后往瓶中装水约2/3深,再放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浮起来。
如果用盖子往上旋进去,发现乒乓球会浮起来,再引导启发同学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6)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学习重力势能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先用一个空瓶子放到一个同学的手的上空(不能太高),放手后瓶子掉到这个同学手上,其次把瓶子装适量的水重复前面的动作,再次把瓶子举高一点放下,让这个同学说说前后三次的手的感觉,领会到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2.声学实验。
(1)两个瓶子,一根细线,制成土电话。
(固体可以传声)(2)装不同高的水,用嘴沿瓶口向里吹,感受音调的高低。
矿泉水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一演示力的作用效果演示方法: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
说明: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二演示液体压强演示方法: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中间位置开始,竖直向下每隔2cm扎一个直径约2mm的小孔,连续扎三个.装满水后,可以观察到水从三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面孔流出的水喷得比上面的急。
说明:这表明液体向容器的侧壁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三演示摩擦力的大小演示方法: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说明:该实验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四演示大气压的存在演示方法: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说明:该实验说明大气存在压强五演示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演示方法:向瓶中装满水,此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将瓶子靠近书本,可以看到字体变大。
说明:该实验说明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
六演示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演示方法:横拿起矿泉水瓶,两手掌用力挤压水瓶,挨着瓶口的手掌相比挨着瓶底的手掌感觉明显些。
说明: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
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七演示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现象在矿泉水瓶中充满香烟(或是卫生香)的烟雾,拧紧瓶盖,用激光笔从瓶底照向瓶口,能清晰地显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将瓶底放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从侧面照向瓶底的平面镜照射时,会清晰地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反射现象的表象。
若一半是盛有未澄清的石灰水,一半是烟雾时,从侧面向石灰水面照射时,会清晰地观察到光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纸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1所示,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
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这表明大气有压强。
初中物理实验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初中物理实验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称“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物理课程的性质。
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
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
新教材把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变学为思、变学为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和归纳物理规律。
新教材中的“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和“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中的“小制作、小实验”等内容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这些活动内容大部分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完成。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不能把低成本实验仅仅看作解决设备不足问题的权宜之计。
我们生活中能用来做物理实验的1.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
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2.压缩气体体积,气体液化演示拧开瓶盖,滴入几点乙醚,拧紧瓶盖后,稍待一会,蒸发,乙醚液体不见了。
当用手挤压瓶体时,乙醚液体重新出现在瓶壁上。
这表明压缩气体体积,气体被液化。
3.碘的升华与凝华演示拧开瓶盖,用匙加入少些固态碘,拧紧瓶盖后,竖起将含有碘的瓶底,放入烧杯中的沸水里,就会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从瓶底上升,到瓶子的上部后重新凝华成闪闪发光的碘晶体。
物理实验中“矿泉水瓶”的妙用摘要:近几年来,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部分的一线教师都会利用自己身边的一些常用物品,进行实验,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
更可以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己和同事上课时,利用最常见的物品----矿泉水瓶进行的实验,整理、归纳出可以做的有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写实验。
这些实验方便、简单,有些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希望可以激发广大创新灵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矿泉水瓶实验观察结论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求知欲较强,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也充满了疑问,对知识的认知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然而生活经验的缺乏,又使他们无法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无法体现物理从生活里来的理念。
如果物理实验中能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或场景来进行,势必能够有效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
矿泉水瓶作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又能有哪些“妙用”呢?一:演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空的矿泉水瓶近似圆柱体,用手捏,瓶子变瘪,证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把空矿泉水瓶竖立在桌面上,用手轻推瓶子的上部,瓶子会倒下;用手轻推瓶子的底部,瓶子会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当然,也可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
二、模拟凸透镜1、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取一张白纸铺在有阳光的地面上,空矿泉水瓶平放在白纸上,观察现象。
瓶中装满水拧紧瓶盖,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会发现空瓶时没有现象,而瓶中装满水时,在白纸上会出现一条很亮的光线,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凸透镜成像找一个侧壁光滑的矿泉水瓶并装满水。
立在水平桌子上,在瓶子的另一侧距离瓶子较近的地方竖立箭头一样的图案,,箭头朝上,隔着瓶子观察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把箭头横放,慢慢远离矿泉水瓶,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当铅笔距离瓶子较近时,透过瓶子可以看到箭头正立放大的像;当箭头距离瓶子较远时,则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举隅甘肃会宁县柴门中学杨志弘郑永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学习、研究物理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便宜的器材(或废物)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一物多用”的典型事例,能够逐步养成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生活中能用来做物理实验的材料很多,本文介绍巧用矿泉水瓶做的物理实验.1、质量、密度的演示用天平测出一个矿泉水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测量,比较前后质量,说明质量不随形状而改变;将矿泉水瓶装满水,拧紧瓶盖后放入冰箱冷冻室,水凝固成冰,观察到矿泉水瓶的体积膨胀,说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用矿泉水瓶装满水,但装不下同质量的煤油,说明煤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力的作用效果的演示用力捏矿泉水瓶或是对矿泉水瓶施加力的作用,可以改变其形状和运动状态,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演示方法1:拧开矿泉水瓶的瓶盖后,用打火机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团,用镊子放入矿泉水瓶中,随即旋紧瓶口,火熄灭片刻后,矿泉水瓶就发生明显的变形,同时有喀喀声音的出现。
这是棉花团在瓶内燃烧,消耗氧气,封口冷却后,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把瓶压变形了。
方法2:矿泉水瓶中盛满水,用一硬纸片(或塑料片)挡住瓶口后,用手支撑着倒立过来,松手后,所挡的硬纸片掉不下来。
再缓慢地使矿泉水瓶在竖直面转动360度,硬纸片也掉不下来,从而形象生动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方法3:矿泉水瓶中盛满水,拧紧瓶盖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用锥子在周围扎一些小孔(直径小于3mm),水并未流出,这是瓶内水产生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当用手拧开瓶盖时,瓶内的水与大气压产生的压强之和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因此水就从所扎的小孔向外喷射出来,形成美丽的水帘。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中的妙用一、矿泉水瓶在声学实验中的妙用:1、声音的产生:用两个矿泉水瓶互相敲击,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在震动,说明了声音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利用两个去盖的矿泉水瓶和一根细线可制成简易电话,用简易电话对话效果更好,说明固体传声效果好。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将8个相同的矿泉水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在瓶口依次吹气,发出的音调不同。
说明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
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4、声音传递能量:将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开,靠瓶口一侧的剪开处用橡皮膜蒙上,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敲击橡皮膜,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蜡焰颤动甚至熄灭。
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二、矿泉水瓶在光学实验中的妙用:1、光的直线传播:将矿泉水瓶上半部去掉,点燃蚊香,吹灭,将烟收集入矿泉水瓶中,用激光灯照射,可以清晰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和折射:将矿泉水瓶上半部去掉,在瓶中装一些水,然后点燃蚊香,吹灭,将烟收集入矿泉水瓶中,用激光灯照射,可以清晰观察到光在烟雾与水的交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光的色散:在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水后,将矿泉水瓶横放透过阳光,可看见白光分解成七色光。
4、放大镜实验: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手拿住时,透过瓶子看手指变粗了。
5、光的折射成像: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在瓶后放一支钢笔,看到钢笔错位了。
三、矿泉水瓶在热学实验中的妙用:1、物态变化:将矿泉水瓶装满水放入冰箱中,水结成冰——凝固;矿泉水瓶装一部分水,敞开瓶口,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水变少了——汽化(蒸发);将冷冻后的矿泉水瓶拿出冰箱,发现瓶壁上有水珠——液化;观察冷冻室内矿泉水瓶,发现瓶壁上有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凝华。
2、比热容:在两个矿泉水瓶中分别装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在同一个地方的太阳底下照射,发现煤油的温度上升更快一些,说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3、物体内能的改变: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上热水和冷水,将二者靠在一起过一会热水温度降低冷水温度升高,说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用毛巾用力摩擦装冷水的一瓶,过一会冷水温度有所升高,说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HONGGUO NONGC&CUN JIAO YU废旧矿泉水瓶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的活用张小园下面来谈谈矿泉水瓶在物理学 声、光、热、力、电等实验教学中的几个 应用实例。
一、 声学实验⑴用嘴在矿泉水瓶□吹气,可以 听到瓶内发出声响,这个实验说明空 气振动能够发声。
(2)将矿泉水瓶内装 入不同深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发 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这个实验可以探 究音调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
(3)用棉 线将两个矿泉水瓶相连做成一个”土 电话”,这个实验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⑷将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开,选取带瓶 □的一端,然后用纸和透明胶将端口 处封好,形成一个“鼓面”。
轻拍纸面, 可以看到蜡烛烛焰在跳动,用力拍 纸面可将烛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声 音可以传递能量。
二、 光学实验1. 光的直线传播:先将矿泉水瓶, 一一吹 ,将来 入到矿泉水瓶中,最后用激光灯照射,可以观察 到光在空气中线传的。
2. 光的反射和折射:(1)将矿泉水瓶,在瓶中装一水,后,吹 ,将来 入矿泉水瓶中,最后用激光灯照射,在烟雾 水的 面 , 可以到 发 的 2 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在瓶子面一,看到钢笔错位了。
3. 的色散:在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水后,将矿泉水瓶,透过阳光,可以看成等4. 实验:在矿泉水瓶里装水,用 瓶子 ,瓶子发手指变粗了。
三、 热学实验1. 物 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放入冰箱中,水结成了冰——凝固;矿泉水瓶装一水,敞开瓶□,过一间 到水发将 的矿泉水瓶 出 ,发 瓶有水内矿泉水瓶, 发 瓶 有的粉末状物质华。
2.比热容:在两个矿泉水瓶中分别装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在同一 个地方的太阳底下 ,发煤油的温度上升更快一些,说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3.物体内能的改变: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热水和冷水,将二者靠 在一起,过一会儿,发现热水温度降低 而冷水温度升高,说明热传递可以改 变物体内能;用毛巾用力摩擦装冷水 的矿泉水瓶,过一会儿发现冷水温度升高,说明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发表时间:2019-11-11T14:27:54.5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3期作者:吴厚新[导读] 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简单仪器,展示初中物理中有关力学、热学、光学中的实验。
山东省东平县新湖镇中学271507
一、创新实验名称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二、创新实验目的
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简单仪器,展示初中物理中有关力学、热学、光学中的实验。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弹簧测力计;矿泉水瓶、细线、海绵、乒乓球、胶带、水、蚊香、激光手电筒、沙子。
四、实验方法步骤说明
1.力学实验。
(1)固体压强实验:用瓶子装不同的水改变压力分别倒放在细沙上和装满水分别正立、倒立改变受力面积放到细沙上观察陷进去的深浅不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液体压强实验:用图钉在瓶身沿竖直方向每隔2-3厘米依此扎三个洞,然后装满水,观察水从这三个洞中流出的情况,比较三个洞中流出水射程的远近让同学们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3)大气压强实验:用图钉在瓶身(靠近瓶底或在瓶底)扎一个洞(开始不让同学们知道),然后装满纯净水,盖紧盖子,水不会流出,然后我假装口渴,旋开盖子喝水,此时同学发现瓶子漏水了(我假装不知)。
我赶忙盖上盖子,瓶子又不漏了。
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兴趣来了,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存在。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把瓶子的颈部剪下,做成一漏斗,一手把乒乓球放入“漏斗”中的顶部,另一只手捉住瓶口,用嘴使劲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拿乒乓球的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掉下去,引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这个小实验可以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做一下,亲身体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浮力产生的原因:把瓶底剪去,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按到颈部不放手,然后往瓶中装水约2/3深,再放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浮起来。
如果用盖子往上旋进去,发现乒乓球会浮起来,再引导启发同学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6)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学习重力势能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先用一个空瓶子放到一个同学的手的上空(不能太高),放手后瓶子掉到这个同学手上,其次把瓶子装适量的水重复前面的动作,再次把瓶子举高一点放下,让这个同学说说前后三次的手的感觉,领会到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2.声学实验。
(1)两个瓶子,一根细线,制成土电话。
(固体可以传声)(2)装不同高的水,用嘴沿瓶口向里吹,感受音调的高低。
3.热学实验。
(1)把装满水的瓶子放进冰箱的冷冻室,过2-3小时,待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会把瓶子撑得变形,感受冰的密度比水小及物体热膨的威力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2)探究雾和霜形成条件的不同:把两个一样的瓶子分别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和冷冻室10-15分钟后取出,放到桌子上,会看到从冷藏室中拿出的瓶子上出现小水珠,而从冷冻室拿出的瓶子上出现了霜。
让同学们知道露水和霜是因为当时的环境温度高低不同造成的,露和雾形成在约0℃以上,霜形成要在0℃以下。
同时过5-10分钟,霜开始升华,再过10-15分钟,霜开始熔化变成水。
4.光学实验。
(1)身边的凸透镜:装满水,把手指贴在瓶身上,透过瓶从另一侧观察手指,可以看到放大的指纹,水和瓶组成凸透镜,让同学们知道不能随便丢矿泉水瓶,因为这样做除污染环境外,装有水的矿泉水瓶是一个凸透镜,会把太阳光汇聚到一点,从而点燃枯草树叶引起火灾。
(2)装半瓶水(用“娃哈哈”纯净水瓶效果更好),向瓶内吹适量的烟雾,并用盖子盖紧。
然后用激光斜照射既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还可看到光的反射现象。
(做得好的话,通过该实验,使同学们亲眼看到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现象的同时存在,并可研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规律)
5.课外小制作。
(1)制作“‘水’火箭”:先把一个软木塞钻一个孔,把自行车轮胎上用来打气的那个部件连带气门芯一起套进软木塞,然后,往瓶中装少量水,再用组装好的软木塞塞紧瓶口(如漏气,可用“强力胶”封闭),就制好了“‘水’火箭”。
演示时,用铁架台使瓶口朝下架好,再用打气筒往里打气,直到塞子被冲开,“‘水’火箭”向上冲,可看到有水向下喷出,气温低、效果好的话,也可明显看到塞子冲开时,瓶口有“白雾”。
如不装水,瓶内也会有小水珠。
不仅让同学们复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和“温度降低,水蒸汽液化”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训练动手制作的能力。
(2)制作简单“气压计”:用瓶子装水,装满瓶身为止,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插入一根吸管,周围用“强力胶”封好,再把吸管插入瓶内水中并把盖子盖紧瓶口,然后往瓶中吹气,使吸管中的水上升到超过瓶盖2-3厘米即可,就制成了“气压计”。
每天观察吸管中的水的高度变化就可以比较气压的变化。
五、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
1.创新点:(1)就地取材;(2)操作简便;(3)效果直观;(4)安全有趣。
2.意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除了可以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还可以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来实验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开展创新实验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