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PRS 优化思路总结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3
GPRS无线网络日常维护与优化分析第一篇:GPRS无线网络日常维护与优化分析GPRS无线网络日常维护与优化分析山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郭宝中国移动GPRS网络以其独有的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GSM用户开始尝试使用无线数据业务。
但是由于GPRS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的劣势,需要每一位负责GPRS维护、优化工程师辛勤工作,将GPRS网络维护好,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积极为我国的3G做准备,培养宽带无线数据业务市场。
本文主要介绍GPRS无线网络日常维护与优化的工作内容,并通过DT/CQT测试进一步优化GPRS网络。
一、中国移动GPRS网络独有的特点分析中国移动GPRS网络以原有GSM网络为承载网,在有GSM信号的地方就可以使用移动数据业务,如WAP、彩信、百宝箱、登陆Internet等等。
GPRS网络以其独有的特点逐渐收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u GPRS网络覆盖良好,在高层建筑物内、地下室、电梯内、偏远乡村等都实现覆盖,可以真正实现无处不在、实时上网。
u 全球范围内GSM用户占比例最大,庞大的用户群促使GPRS用户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沟通,类比短信业务,彩信业务也渐渐被用户接收,其强大的图像、声音功能深受用户的喜爱,同时在广大的用户群中可以方便地互相发送、收取。
u 随时随地登陆Internet收取邮件,由于GPRS自身技术限制,在接收较大容量的或非常多的垃圾邮件时,会等待较长时间。
u 中国移动GPRS网络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地区、80多个运营商实现漫游,方便国外GSM用户到中国后继续使用便捷的Blackberry 业务;同样也可以保障中国移动的用户出国后能继续使用原有的通信设备登陆Internet,而不是必须更换通信终端。
GPRS无线网络初期的用户量小、业务少、网络规模小等特点,已经转换为用户群庞大、业务种类繁多、网络规模超大等特征。
GPRS无线网络的维护、优化任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E)GPRS 日常维护与优化分析目录一、前言 (1)二、(E)GPRS无线优化的基本流程 (2)2.1信息收集 (3)2.2网络评估 (3)2.3网络优化 (4)2.4优化审核 (4)三、(E)GPRS话统分析 (4)3.1.1资源利用率分析 (5)3.1.2接续性能分析 (6)3.1.3掉话性能分析 (7)3.1.4传输性能分析 (8)四、测试分析流程 (9)五、网络资源配置分析优化 (11)4.1 PDCH信道数目配置规划 (11)4.2Abis口空闲时隙配置规划 (12)4.3Pcu的GDPUP单板资源配置规划 (13)4.4Gb接口带宽资源配置优化 (15)六.参数优化与分析 (15)系统中重要消息参数 (15)七、案例 (17)1. 灵宝红土坡1 (17)2. 电子城2小区拥塞导致PCU拥塞率较高 (18)一、前言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
GPRS网络引入了分组交换和分组传输的概念,为GSM用户提供了数据通讯应用,如E-mail、internet、QQ、飞信等。
它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和覆盖质量,使得数据业务、体现了始终在线、传输速率高、资费合理等特点。
三门峡EGPRS优化工作,在当前日流量突破230G,各班组协作配合前提下,共同保障了数据业务的正常运作。
随着分组业务的不断发展,三门峡绝大多数用户对GPRS/EGPRS网络质量的期望值也逐步升高。
08年5月初期,由于用户数量较少,分组业务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相对“新奇”的体验,用户对EGPRS网络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能够使用”层面,对于EGPRS的网规网优来说,要求也相应较低,网规网优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放在如何能最大限度节约运营商的成本,当然是在保证EGPRS业务能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但是,进过近半年市场部对EGPRS业务不断推广、资费下调、客户终端设备的不断变更,使EGPRS已经变成一种比较普遍的事物,用户的新奇感已经消失,他们对网络性能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得到更优质的分组业务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快的下载速度和更短的传输时延,这就给网规网优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PRS优化工作专题总结一、概述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在现有GSM网上叠加的无线分组业务,采用基于数据包的分组交换技术。
开通GPRS业务后,多个用户可以共享同一信道,只有有信息需要发送时才占用信道,提高信道的利用率,提供更多的业务。
GPRS技术是GSM向3G系统演进的重要一环,它的引入将可以大大延长投资巨大的GSM系统的生存周期,同时为3G的建设积累经验,为3G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几次GPRS/EDGE网络性能优化,对于GPRS/EDGE网络优化略有理解。
总结起来,主要可以归为资源性和参数等问题。
网优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对资源、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
主要的GPRS/EDGE优化工作思路:1、首先检查Um/A-Bis/Pb/Gb各个接口的资源配置合理性,以及PCU配置参数的数据规范性。
2、数据业务的话统性能分析,针对业务较忙、LLC流量、TBF异常释放较多等状况的小区进行针对性问题分析,结合现场CQT测试、数据回放来进一步定位和分析问题。
3、给出优化调整建议,在经过优化调整后进行CQT测试对比,验证优化效果。
4、根据优化效果进一步进行优化方案的调整实施。
在这个依次不断优化检测的循环过程中,现场如遇到不能定位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确认网络参数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将网络拓扑结构、PCU配置参数、告警记录、操作日志、话统结果原始文件、Um口、Pb口、Gb口等信令跟踪文件(信令文件是研发人员后续分析定位问题的依据)等材料提供给技术支持专家帮助分析解决。
二、资源配置分析GPRS网络结构图如下:目前华为设备支持GPRS业务中主要涉及4个接口及资源:Um(PDCH信道资源),Abis(基站空闲时隙),Pb(PCIC资源)、Gb(BC时隙)。
1、Gb接口资源配置:GB口需要考虑用户数据流量。
根据GB接口E1线配置的时隙数计算GB接口的链路能够支持的最大流量。
如果GB口的用户数据峰值流量超过当前链路支持最大流量的80%,则建议进行扩容,否则在部分忙时可能由于GB接口流量限制影响用户数据吞吐率。
LTE网络优化思路及总结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LTE网络已经成为主流的无线通信网络。
然而,网络性能的不断追求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要求我们进行LTE网络的优化。
本文将从网络优化思路和总结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LTE网络的优化目标,包括:提高网络容量,提高网络覆盖,降低网络延迟,优化网络速率和提高信道质量。
在实施LTE 网络优化时,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一、网络规划优化网络规划是网络优化的基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网络的基站、频段、天线等资源分布,避免网络拥塞和覆盖不足的问题。
在网络规划的过程中,要确保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基站参数优化基站参数优化是LTE网络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调整LTE网络中的基站参数,如功率控制参数、天线倾斜角度、小区间隔等,可以达到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邻区关系和小区间干扰等参数来优化信号质量,提高网络速率和降低网络延迟。
三、运动台优化运动台是LTE网络中一个重要的优化对象。
通过控制运动台的速度、发送功率和接收敏感度等参数,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干扰,减少功率消耗,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
此外,对于高速移动用户,还可以采用基站切换、载波聚合等技术来提高网络速率和降低延迟。
四、信道质量优化信道质量是决定网络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优化信道质量,可以提高网络速率和降低网络延迟。
优化信道质量的方法包括信道估计、信道编码、信道调制、信道编码率选择等。
通过采用更高效的信道编码算法和调制方式,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同时通过合理选择编码率可以降低网络延迟。
最后,对于LTE网络优化的总结如下:一、网络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网络规划、基站参数调整、运动台控制和信道质量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二、在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确保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保证网络的速率和信道质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通过合理调整基站参数、控制运动台、优化信道质量等手段,可以提高LTE网络的性能,提升用户的体验。
(E)GPRS 优化思路总结报告李青春 iqingchun@目录一、概述 (2)二、无线优化的思路 (2)三、(E)GPRS网络资源容量分析优化 (5)3.1、(E)GPRS网络拓扑结构 (6)3.2、GB口分析优化 (6)3.3、ABIS口分析优化 (7)3.4、载频信道分析优化 (8)四、(E)GPRS网络无线环境分析优化 (11)4.1、小区C/I干扰优化 (11)4.2、小区频繁重选优化 (11)五、(E)GPRS网络规划数据分析优化 (13)5.1、PCU数据的规划优化 (13)六、(E)GPRS网络参数分析优化 (14)6.1、系统消息中重要参数的配置 (14)6.2、编码方式转换参数 (15)七、经典案例分析 (17)7.1、E1传输故障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17)7.2、新大楼FTP下载速度慢 (19)7.3、黄花部队PTP BVC故障告警导致无法上网 (21)7.4、义马汽车站PDTCH信道故障造成用户无法上网 (23)7.5、灵宝高柏GPRS上网速率慢问题处理报告 (24)7.6、参数配置不合理造成部分用户上网困难 (27)7.7、福利彩票站无法正常使用GPRS (29)7.8、服务小区信道拥塞造成无法上网 (32)一、概述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
GPRS网络引入了分组交换和分组传输的概念,为GSM用户提供了数据通讯应用,如E-mail、internet、QQ、飞信等。
它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和覆盖质量,使得数据业务、体现了始终在线、传输速率高、资费合理等特点。
在分组交换的通信方式中,数据被分成一定长度的包(分组),每个包的前面有一个分组头(其中的地址标志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处)。
数据传送之前并不需要预先分配信道,建立连接。
而是在每一个数据包到达时,根据数据包头中的信息(如目的地址),临时寻找一个可用的信道资源将该数据报发送出去。
在这种传送方式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同信道之间没有固定的占用关系,信道资源可以看作是由所有的用户共享使用。
由于数据业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出一种突发性的业务特点,对信道带宽的需求变化较大,因此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将能够更好地利用信道资源。
例如一个进行WWW浏览的用户,大部分时间处于浏览状态,而真正用于数据传送的时间只占很小比例。
这种情况下若采用固定占用信道的方式,将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在GPRS系统中采用的就是分组通信技术,用户在数据通信过程并不固定占用无线信道,因此对信道资源能够更合理地应用。
在GSM移动通信的发展路标中,GPRS是移动业务和分组业务相结合的第一步,也是采用GSM技术体制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而EDGE的出现为GPRS系统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各运营商心中的期待,它是GPRS 的增强性技术,在保持原有网络资源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对软件进行升级,便实现速率高出GPRS 3倍的速率,与GPRS相比,EDGE引入了新的调制方式8psk、新的RLC/MAC DATA BLOCKS、新的信道编码方式和LA链路运算,但从实质上来说EDGE只是在速率上有很大的提高,在优化方面的思路与GPRS完全一致。
二、无线优化的思路数据网络主要的优化的方向就是对资源的优化、对无线环境的优化和对参数的优化,其中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对提升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无线环境的优化可以加快MS接入网络的时间,良好的无线环境又保证了数据稳畅的传输,在参数优化方面与GSM参数优化不同的是,参数优化不是数据网络优化的核心,而是在资源优化和环境优化之后的一种补充和加强。
主要的GPRS/EDGE优化工作思路:(1)、首先检查Um/A-Bis/(Pb)/Gb各接口的资源配置情况,及PCU配置参数的数据规范性。
(2)、数据业务的话统性能分析,针对业务较忙、LLC流量、TBF异常释放较多等状况的小区进行针对性问题分析,结合现场CQT测试、数据回放来进一步定位和分析问题。
(3)、给出优化调整建议,在经过优化调整后进行CQT测试对比,验证优化效果。
(4)、根据优化效果进一步进行优化方案的调整实施。
以下三幅图简要地把优化流程和思路描绘了一下图1 EDGE优化的整体思路图2 EDGE优化KPI分析思路图3 EDGE优化问题分析处理思路三、(E)GPRS网络资源容量分析优化对资源的优化的前提就是熟悉(E)GPRS的网络结构,通过对各个节点和传输的理解来加深数据流通道的认知。
在数据流传输的每个部位由于资源的不充裕、传输质量不佳等原因都会造成一种瓶颈效应,使得数据网络优化工作陷入困境。
3.1、(E)GPRS网络拓扑结构图4 (E)GPRS 网络拓扑简易图从网络拓扑图可以看出MS——BTS——BSC——PCU——SGSN——GGSN——其他网关,在这个数据流的路径上,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体出现问题,比如接入网络时间长,下载速率低等,因此,上节所说的“路”的优化概念正是由此而来。
而本文所重点阐述的是无线侧数据网优(实际截至到SGSN),那么在这段路上的资源链路和设备包括MS(客户端问题)、BTS(基站硬件问题)、BSC(参数设置问题)、PCU(参数设置和规划问题)、UM口(无线环境问题)、ABIS口(空闲时隙和传输质量问题)、PB口(目前三门峡内置PCU无PB 口)、GB口(资源问题),以上所有问题均是各个部分常见的问题,在优化和问题处理中应着重对待。
3.2、GB口分析优化GB口优化就是主要是扩传输带宽,传输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极少,扩带宽具体的方案有扩BC时隙、扩E1传输(FR传输模式)、扩LICENSE三种。
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对GB口进行扩容呢?从GB口的传输流量来计算,当流量达到或超过预警门限时,建议对其扩容,所谓的预警门限是这样得到的,如果GB口的流量很大,接近了GB口所能提供的带宽,那么在忙时很容易造成丢包,错包的现象,也影响了吞吐率,对数据业务来说很不稳定,为了保证数据业务的正常,规定当达到某个门限时就要考虑扩容,目前门限为70%或80%.(注:有的文章说GB利用率,有的说GB负荷,其实两者相同)GB口负荷=NS_PDU峰值传输字节×8/(1024*10*64*BC时隙数), 10s即峰值字节的统计周期(V9R008BSC6000)。
为了进一步说明GB口的负荷的算法,首先要说明几个指标参数,NS_PDU峰值传输字节数、BC时隙数,NSVC链路。
NS_PDU峰值传输字节数是NS性能测量-NSVC传输性能测量中NS_PDU峰值发送、接收传输字节数。
一般来说,下载是现在主要的娱乐方式,故公式中的传输字节往往指接收传输字节。
BC时隙数指的是针对每一个承载信道标识的E1线上所有使用的时隙数,这是因为GB口负荷是针对每一条NSVC的,而NSVC又对应了一个承载信道标识,故公式中的BC时隙数是NSVC对应下的承载信道标识上所使用的BC时隙,NCVS链路是PCU与SGSN联系的逻辑通道,在不同厂家的算法中分配该通道的结果不同,所以NSVC负荷上的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需要平衡,在PCU规划优化中将会讲到。
如何对GB口进行扩容?根据GB口负荷的公式,假设某条NSVC达到预警门限70%,计划对其扩容则保持GB口负荷在50%以下,那么所需扩容的BC时隙数= NS_PDU峰值传输字节×8/(1024*10*64* 50%)-原来该NSVC上BC时隙数,如果BC时隙数不够则需要扩E1传输,一条传输只能使用31个BC时隙。
3.3、ABIS口分析优化要提高用户的速率,离不开高编码,比如CS3、CS4、M5-M9,而高编码之所以速率快时因为ABIS口的空闲时隙给它提供了足够的带宽。
在信道伊始,BSC给每个信道都分配了16K 的带宽,PD信道也是如此,若使用M9的高编码,必须为该信道额外绑定3个空闲的时隙,即64K。
每个信道的速率快慢要取决于该信道有多少个空闲时隙。
(假设无线环境和传输较好)。
需要扩ABIS时隙的条件?需要扩传输的小区,往往测试中表现为无线环境较好:CV BEP 8PSK大于7,MEAN BEP 8PSK大于28,而编码方式一直较低,经常M2,在实时监控时PD信道申请的带宽很低,64K带宽信道很少,在话统上观察,极少会有M9的编码数据块,高编码比例低,重传不高。
另外小区载频扩容后也要考虑是否增加E1传输以保证数据业务的高编码。
那么ABIS扩容是否有算法支持呢?关于它的算法往往是理论结合经验去实现,其中以下几个概念说明一下,就会对该算法有感性认识。
理论需要空闲时隙数:指的是所有PDTCH信道在使用M9编码方式是所需要的时隙数,一个信道若使用M9、M8 则必须再分配3个空闲的时隙,故理论需要空闲时隙数=PD信道总数*3,对于V9R8 内置PCU,动态信道由参数小区最大PD信道门限参数决定,比如三门峡目前该值为30,即30%,那么理论需要空闲时隙数=所有业务信道总数(TCH/F+PD)*0.3*3。
实际现有的空闲时隙数:该值等于E1数*256-RLS链路时隙-OML链路时隙-业务信道时隙(包括PD信道)-同步时隙-监控时隙,若OML复用为2:1,RSL复用也为2:1,业务信道的经验值为载频数乘以7.2,4个同步时隙,10个监控时隙,那么实际现有的空闲时隙数可以简化等于E1数*256-9.2*载频总数-16。
配置的空闲时隙数:指的是根据业务需要对基站配置的时隙数。
小区数据流量:小区的上下行(E)GPRS流量,该指标主要考虑时隙配置的个数。
总的配置原则:空闲时隙的准则是最大不超过理论空闲时隙数,流量越大越接近理论空闲时隙数,当语音也数据业务都拥塞时,则要考虑扩载频后的理论时隙数。
当理论需要空闲时隙数-实际现有的空闲时隙数〉50以上,鉴于小区的流量变化情况,可以酌情考虑下阶段的E1扩容,每扩容一条E1,即多120多条空闲时隙。
3.4、载频信道分析优化载频分析优化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当存在双拥塞时,对其载频扩容,二是分析载频质量尽量使数据业务信道分布在质量好的载频上。
双拥塞主要是指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都拥塞,若信道故障导致的PD不能使用而表现出来的拥塞不能称之为数据拥塞,应该进一步排除故障。
如何判定数据拥塞?有两种途径可以做到,通过忙时对信道的实时监控,观察信道占用情况,也可以通过指标分析来得到,两者结合更好。
能反映出拥塞的指标有无信道资源建立失败次数,该指标在信道数目增多后仍不能缓解则要通过扩容解决,回收有负载的动态PD信道数,这是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信道抢占的结果,因为目前我们设定语音业务的优先级高,故当语音拥塞时会抢占动态PD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