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海南省预防医学考试题库
- 格式:pdf
- 大小:69.11 KB
- 文档页数:1
1、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B )A.LD100B.LD50C.LD0D.LD2、铅中毒时最主要的是抑制( B )A.δ-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B.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C.粪卟啉原氧化酶D.粪卟啉原脱羧酶3、考核预防接种效果包括(A )A.免疫学效果评价和统计分析B.细菌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C.流行病学评价和统计学分析D.流行病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4、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A )A.急性作用B.慢性作用C.远期作用D.非特异作用5、估计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常用指标是( C )A.发病率B.死亡率C.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D.标化比6、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量称为( C )A.营养素供给量B.营养素平均需要量C.营养素需要量D.营养素适宜摄入量7、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 A )A.急性作用B.慢性作用C.远期作用D.非特异作用8、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量称为( C )A.营养素供给量B.营养素平均需要量C.营养素需要量D.营养素适宜摄入量9、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A)A.二巯丙磺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青霉胺10、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 B )A.±2.58sB.±1.96sC.±2.58D.±1.9611、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B )A.LD100B.LD50C.LD0D.LD12、毒蕈食物中毒属于( C )A.细菌性食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D.真菌性食物中毒。
预防医学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6题,每题1分,共106分)1.缺铁可导致:A、脚气病B、佝偻病C、贫血D、癞皮病正确答案:C2.应用一种筛选乳腺癌的试验,检查经活检证实患有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和未患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检查结果患乳腺癌组中有900名得出阳性结果,未患乳腺癌组中有100名阳性。
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是A、10%B、12%C、25%D、30%E、90%正确答案:E3.环境污染的概念()A、污染物质使环境的构成功能或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B、污染物质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C、污染物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活条件D、污染物危害了人体健康E、以上都包括正确答案:E4.慢性汞中毒的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是A、易兴奋、震颤、口腔炎B、口腔炎、发热、皮疹C、贫血、易兴奋、贫血D、口腔炎、腹痛、肾功能障碍E、周围神经炎、腹痛、贫血正确答案:A5.在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本次考试不考):A、ν=n-2B、ν=n1+n2-1C、ν=n-1D、ν=n1+n2-2正确答案:C6.下列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是()A、鸡肝B、猪肉C、玉米D、山药E、牛奶正确答案:A7.健康信息收集、健康危险度评估旨在A、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来帮助群体降低本身的健康风险B、提供有普遍性的群体化健康信息来调动群体消灭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C、提供有普遍性的群体化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消灭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D、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E、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信息来调动群体消灭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正确答案:D8.职业危害因素包括A、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因素B、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心理性危害因素C、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源性变应原D、不良气象条件、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毒物和粉尘等E、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生理心理性危害因素正确答案:E9.研究某种疾病在一个单位内传播能力A、感染率B、续发率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正确答案:B10.假阳性率的大小A、与实际有病者有关B、与实际无病者有关C、与实际有病者无关D、与实际无病者无关E、与实际有病者无病者均无关正确答案:B11.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暴露期和频度)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D、机体的反应特性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12.均值99%的置信区间常用于()A、某指标的可能取值范围B、估计健康人群99%观察值所在范围C、99%样本均值在该范围内的估计D、总体均值有99%的可能在该范围内估计正确答案:D13.下列不属于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的是()A、疾病复诊B、教学、科研C、转诊D、会诊E、健康体检正确答案:E14.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因到果的研究为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现状研究D、筛检E、生态学研究正确答案:B15.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A、5月7日B、4月7日C、5月31日D、4月31日正确答案:C16.某大学,同宿舍的同学聚餐,就餐1小时后,就餐者陆续出现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等症状,引起中毒最可能的原因是A、砷化物B、钡盐C、真菌毒素D、甲醇E、亚硝酸盐正确答案:E17.室内空气污染的甲醛主要来自A、烹调油烟B、燃料燃烧C、装饰材料D、建筑材料E、吸烟正确答案:C18.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A、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影响因素均相同B、研究对象的测量指标无误差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D、研究对象之间无个体差异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19.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范围的是A、重大传染病疫情B、重大食物中毒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重大职业中毒E、重大非传染性疾病正确答案:E20.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A、易感者B、受感染的动物C、病原携带者D、患者E、隐性携带者正确答案:A21.保护易感人群的最重要措施为()A、药物预防B、人工被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D、人工主动免疫E、个人防护正确答案:D22.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物质是()A、O₃B、CO₂C、N₂D、NO₃E、SO₂正确答案:B23.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A、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B、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C、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D、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E、用了胰岛素就不需要口服降糖药了正确答案:A24.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B、国家、地区和城乡分布C、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分布D、职业、家庭和环境分布E、年龄、性别和种族分布正确答案:A2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__种食物:A、20B、15C、10D、12正确答案:D26.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A、慢性硒中毒B、慢性砷中毒C、慢性汞中毒D、慢性铅中毒E、慢性镉中毒正确答案:C27.下列不属于职业卫生服务原则的是A、治疗优先原则B、保护和预防原则C、适应原则D、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原则E、健康促进原则正确答案:A28.糖尿病教育的目标A、糖尿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达到行为改变B、使患者掌握控制疾病的知识和技巧C、使他们改变其对待疾病消极或错误的态度D、尽量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E、以上全对正确答案:E29.SOAP格式中S是指()A、就诊者的主观资料B、就诊者的客观资料C、健康问题的评估D、健康问题的处置计划E、健康问题的治疗正确答案:A30.熏烤食品时所使用的熏烟中常含有A、黄曲霉毒素B、N-亚硝基化合物C、重金属D、苯并(a)芘正确答案:D31.预防医学的特点不包括A、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B、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C、着重于个体治疗D、着重于疾病预防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正确答案:C32.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紫外线消毒B、臭氧消毒C、碘消毒D、煮沸消毒E、氯化消毒正确答案:E33.糖尿病筛查中高危人群不包括()A、肥胖(BMI≥28)B、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C、有糖调节受损史D、年龄在45岁以下E、有分娩巨大胎儿史正确答案:D34.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B、验证病因假设C、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D、了解疾病的分布E、早期发现患者正确答案:B35.以下哪一项属于非物质环境A、河流B、风俗C、办公室D、花园E、大气正确答案:B36.属于人际水平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是A、创新扩散理论B、社会认知理论C、社区组织理论D、“知-信-行”理论E、健康信念模式正确答案:B37.一般将危害健康的行为分为4类,即()A、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过多接触有害环境行为B、不良生活方式、预警行为、致病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C、不良疾病行为、违法乱纪行为、预警行为、致病行为模式D、高危险行为、致病行为模式、预警行为、日常危害健康行为E、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反社会法律与道德的行为正确答案:E38.讳疾忌医属于()A、不良生活行为B、A型行为模式C、致病行为模式D、不良疾病行为E、促进健康的行为正确答案:D39.婚前医学检查服务的内容是指()A、进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B、进行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的教育C、对严重遗传疾病、指定传染病和有关精神病的检查D、对有关婚配问题提供医学意见E、对有关生育保健问题提供医学意见正确答案:C40.统计量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C、是根据中总体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正确答案:E41.疾病类型不同,三级预防策略亦有所不同。
预防医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5题,每题1分,共95分)1.某市欲开展青少年吸烟率的调查,该调查属于( )A、非典型调查B、典型病例调查C、现况调查D、个案调查E、病例对照调查正确答案:C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0、1、6”, “0”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多少小时内A、72 小时B、12 小时C、24 小时D、8 小时E、48 小时正确答案:C4.在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A、ν=n1+n2-2B、ν=n-1C、ν=n-2D、ν=n1+n2-1正确答案:B5.“滥用药物”属于健康危险因素中的:A、生物遗传危险因素B、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C、环境危险因素D、行为危险因素正确答案:D6.某医院抽样调查得 100 名健康人血清胆固醇数值(mmol/L),资料呈正态分布。
经计算平均数为 4.8000,标准差为 0.7920, 则标准误为A、0.0792B、0.792C、7.92D、0.0079E、0.048正确答案:A7.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B、民族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E、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正确答案:A8.某地区在 1 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A、患病率B、死亡率C、罹患率D、二代发病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A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具有季节性B、具有流行性C、具有地区性D、具有周期性E、具有传染性正确答案:E10.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的差异,现需制订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抽样方法最好采取A、机械抽样22B、分层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E、系统抽样正确答案:B11.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发生源时,该污染物( )A、室内浓度往往是低于室外浓度B、室内浓度往往是与室外浓度相等C、室内浓度往往是高于室外浓度D、室内浓度往往与室外浓度无关E、室内浓度往往与室外其他污染物浓度有关正确答案:C12.属于人际水平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是A、社会认知理论B、“知-信-行”理论C、健康信念模式D、社区组织理论E、创新扩散理论正确答案:A13.某病的发病率在一定地域国家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称为A、散发B、流行C、静止D、爆发23正确答案:A1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理是( )A、毛细血管扩张B、生成高铁血红蛋白C、疏基酶失活D、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剂E、溶血作用正确答案:B15.环境卫生工作的任务( )A、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B、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的应用C、加强农村卫生工作D、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E、A+B+C+D正确答案:E16.小概率事件是指(P 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A、P≤0.05B、P≤0.5C、P≤0.10D、P≤0.20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17.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探讨病因的线索B、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C、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D、筛查早期患者E、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正确答案:E18.健康咨询的“5A”模式不包括A、评估行为、健康状态、知识、技能、决心B、提供有关健康危害的信息、行为改变的益处C、医生为服务对象制定一个改善行为目标D、帮助服务对象分析行为改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E、安排随访正确答案:C19.筛检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C、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D、验证病因E、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正确答案:B20.男,46 岁,从事粮食烘干工作 25 年, 近期出现视物模糊,确诊为白内障。
预防医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健康管理的首要步骤是A、收集健康信息B、疾病风险预测C、健康改善计划的制订D、健康改善计划的实施E、疾病危险性评价正确答案:A2、原生环境是指()。
A、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C、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D、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E、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正确答案:C3、下列关于氟中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氟骨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B、氟斑牙多见于乳牙C、发病与性别无关D、氟骨症多发病于10岁以后E、患氟斑牙不一定伴氟骨症正确答案:B4、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这一指标为A、相对比B、不是相对数C、构成比D、动态数列E、率正确答案:A5、美国人1954年实施了旨在评价索尔克(Salk)疫苗预防小儿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质炎效果的临床试验,最终肯定了索尔克疫苗的效果。
问此结论是针对()而言A、180万儿童B、每个儿童C、所有使用索尔克疫苗的儿童D、所有儿童E、180万儿童中随机化的1/4正确答案:C6、定量资料,配对t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为()A、μ=μ0B、μ1=μ2C、μ1≠μ2D、μd≠0E、μd=0正确答案:E7、队列研究的性质是:A、现况研究B、干预性研究C、回顾性研究D、前瞻性研究E、描述性研究正确答案:D8、现况调查结果常用的指标为A、死亡率B、罹患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患病率正确答案:E9、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1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C、拒绝H0时所犯的错误D、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E、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正确答案:E10、下列哪组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风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和麻风病D、艾滋病、肺炭疸、麻风病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正确答案:E11、以下属于主动免疫的是A、注射疫苗B、注射抗体C、注射细胞因子D、服用乙胺嘧啶预防拒疾E、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制剂正确答案:A12、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A、>+1价B、>一3价C、>一2价D、>一l价E、<一1价正确答案:D13、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超全面的修改《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1.预防医学的对象(D)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E)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A.传染病B.急性病C.常见病D.慢性病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A.物质环境因素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四、选择题1.D2.C3.E4.C5.A6.A7.A8.A9.C10.C11.ABCD12.ABCE13.ACE14.BCDE15 .ABCDE16.ABCE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迟发性反应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B)A.100微米以下B.10微米以下C.5微米以下D.1微米以下E.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C)A.扩散B.沉降C.转移D.氧化E.植物吸收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B)A.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B)A.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A)A.房屋地基B吸烟C.人的呼出气D.燃料燃烧E家用电器10.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B)A.慢性砷中毒B.慢性汞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慢性镉中毒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C)A.改善水质B.除去有害物质C.改善水质混浊度D.杀灭病原菌E.调节水的PH值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A)A.﹥-1者B.﹥0者C.≥-1者D.=-1者E.=0者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C)A.地甲病B.克订病C.痛痛病D.亚克订病E.新生儿先天甲低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A)A.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甲状腺功能低下E.甲状腺肿大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16.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E)A.氟缺发B.碘缺乏C锌缺乏D.砷缺乏E.氟摄入过高17.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E)A.镉B.砷C.颗粒物D.挥发性亚硝酸胺E.BaP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B)A.消毒-沉淀-过滤B.沉淀-消毒-过滤C.过滤-沉淀-消毒D.沉淀-消毒-过滤E.过滤-消毒-沉淀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B)A.CO2B.SO2C.COD.PAHE.光化学烟雾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E)A.治理工业三废B.预防农药污染C.预防生活污染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E.以上都是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B)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尘土飞扬E.意外事故排除三、选择题1.C2.A3.A4.D5.C6.C7.B8.B9.A10.B11.C12.A13.C14.A15.E16.E17.E18.B19B20.E21.B22.A第三部分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A)A.二氧化硅B.锰烟C.木尘D.二氧化硫E.锌烟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C)A.元素铬B.三价铬C.六价铬D.七价铬E.五价铬3.SO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D)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E.慢性呼吸道疾病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D)种。
预防医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单选题,1 分)感染了传染病病原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者称A、受感染的动物B、暂时病原携带者C、传染病患者D、病原携带者E、慢性病原携带者正确答案:D2、(单选题,1 分)医学上所指的职业病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作用引起的疾病B、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C、与职业有关的疾病D、工人接触毒物引起的中毒E、工厂、矿山中最常见的疾病正确答案:B3、(单选题,1 分)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A、传染期B、病原携带期C、潜伏期D、临床症状期E、恢复期正确答案:C4、(单选题,1 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是异养型微生物B、可起着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C、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D、是肉食动物E、是草食动物正确答案:B5、(单选题,1 分)汞和甲基汞进入机体后,其靶器官是A、肾B、肝C、骨髓D、心E、脑正确答案:E6、(单选题,1 分)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需要实施人为干预措施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现况调查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E、纵向研究正确答案:D7、(单选题,1 分)筛检试验是A、对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诊断B、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C、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D、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个体的一种措施E、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正确答案:D8、(单选题,1 分)队列研究所具有的特点是:A、结论的可靠性不如病例对照研究B、一个研究可涉及多个危险因素C、按是否患某病而分组D、可直接计算出相对危险度(RR)E、容易产生回忆偏倚正确答案:D9、(单选题,1 分)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A、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D、用该市男孩的平均身高来评价E、不能作评价教师批阅正确答案:A10、(单选题,1 分)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1.预防医学的对象(E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 C)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学科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3.生态健康模式是(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四、选择题1.D2.C3.E4.C5.A6.A7. A8.A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14.BCDE15.ABCDE 16.ABCE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迟发性反应 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 B )??A.100微米以下B. 10微米以下C. 5微米以下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A.扩散B.沉降C.转移D.氧化E.植物吸收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B )A.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B )A.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A )A.房屋地基 B吸烟 C.人的呼出气 D.燃料燃烧E家用电器10.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 )A.慢性砷中毒B.慢性汞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 E.慢性镉中毒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C)A.改善水质B.除去有害物质C.改善水质混浊度D.杀灭病原菌E. 调节水的PH值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A )A.﹥-1者B.﹥0者C.≥-1者D.=-1者E.=0者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 C )A.地甲病B.克订病C.痛痛病D.亚克订病E.新生儿先天甲低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 )A.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甲状腺功能低下 E.甲状腺肿大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E )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 E.以上都是16.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E )A.氟缺发B.碘缺乏 C锌缺乏 D.砷缺乏 E.氟摄入过高17.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E)A.镉B.砷C.颗粒物D.挥发性亚硝酸胺E.BaP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 B )A.消毒-沉淀-过滤B. 沉淀-消毒-过滤C. 过滤-沉淀-消毒 D. 沉淀-消毒-过滤 E. 过滤-消毒-沉淀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B )A.CO2B.SO2C.COD.PAHE.光化学烟雾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E)A.治理工业三废B.预防农药污染C.预防生活污染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E.以上都是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B )A.5.00B.5.60C.6.00D.6.56E.7.002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A )A.工业企业 B.生活炉灶 C.交通运输D.地面尘土飞扬 E.意外事故排除三、选择题1.C2.A3.A4.D5.C6.C7.B8.B9.A10.B 11.C 12.A 13.C 14.A 15.E 16.E 17.E18.B 19B 20.E 21.B 22.A第三部分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 A)A.二氧化硅 B.锰烟 C.木尘 D.二氧化硫E.锌烟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C )A.元素铬 B.三价铬 C.六价铬 D.七价铬E.五价铬3.SO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D)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 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 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E.慢性呼吸道疾病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 )种。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6题,每题1分,共106分)1.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呼吸性粉尘是指A、分散度较小的粉尘B、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C、直径小于15μm的粉尘D、分散度较大的粉尘E、能随呼吸进入人体并沉积于呼吸道的粉尘正确答案:B2.若成年男性以血红蛋白低于120g/L.为贫血,调查某地成年男性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19人患贫血,981人未患贫血,则此资料为 )A、计数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C、计量资料D、还不能确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E、可看作计数资料,也可看作计量资料正确答案:A3.人的粪便污染土壤后传染给人引起的疾病是( )A、肉毒梭菌中毒B、钩端螺旋体病C、炭疽病D、破伤风E、伤寒正确答案:E4.在π=6.0%的总体中,随机抽取250例样本,得样本率p=6.3%,产生样本率与总体率不同的原因是(本次考试不考)A、抽样误差B、构成比不同C、测量误差D、混杂因素E、样本量过大正确答案:A5.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为多少的颗粒物( )B、≤100µmC、≤0.1µmD、≤10µmE、≤2.5µm正确答案:D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烹调油不超过A、35g~40gB、25g~30gC、10g~20gD、30g~35gE、20g~30g正确答案:B7.数据分布类型无法确定时,描述集中位置宜选用A、算数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众数E、和正确答案:B8.患者王某,男,55岁,主诉头痛.头晕1月余;平时菜肴味咸,且饮酒史20年,近10年来每天2餐饮白酒,每次2两;父亲65岁死于脑卒中。
体格检查:身高170cm,体重76kg,腰围103cm;血压182/110mmHg,心率96次/分;眼底动脉节段性变窄,反光增强。
根据患者王某的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初步诊断主要结果是( )A、脑卒中B、高血压C、肥胖病D、向心性肥胖E、眼部疾病正确答案:B9.我国居民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A、粮谷类B、大豆D、蔬菜类E、肉类正确答案:A10.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膳食中脂肪的供热比为:A、55%~65%B、12%~14%C、20%~30%D、10%~12%正确答案:C1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主动向院内感染科报告,但报告的要点不包括( )A、暴露发生的过程B、暴露源患者的情况和个人身体状况C、暴露的严重程度D、暴露的日期及时间E、个人参加医保情况正确答案:E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3.下列________不是医学监护的内容。
1、我国推荐每日膳食成年女子铁的供给量是( D )
A.10mg
B.13mg
C.15mg
D.18mg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的药物是( A )
A.阿托品
B.氯磷定
C.解磷定
D.双复磷
3、慢性苯中毒造血系统损害的早期表现为( B )
A.血小板减少
B.白细胞数减少
C.全血细胞减少
D.出血倾向
4、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 B )
A.消灭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5、苯所致的职业肿瘤为( C )
A.肝癌
B.肺癌
C.白血病
D.间皮瘤
6、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是( D)
A.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B.提供必需脂肪酸
C.不能提供热能
D.为机体提供膳食纤维
7、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A)
A.二巯丙磺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阿托品
D.青霉胺
8、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量称为( C )
A.营养素供给量
B.营养素平均需要量
C.营养素需要量
D.营养素适宜摄入量
9、膳食纤维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C )
A.保肝解毒
B.提供热能
C.防止结肠癌
D.节省蛋白质消耗
10、严重中毒时出现"电击型"死亡的毒物是( C)
A.HF
B.Cl2
C.HCN
D.CO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