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及产业税负变动的CGE模型分析_以上海经济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679.90 KB
- 文档页数:13
基于cge模型的经济政策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国政府也在不断研发各种新型经济政策,以应对新兴挑战。
在此背景下,国家经济政策分析工具变得尤为重要。
而作为国际上最受欢迎的政策分析工具,基于经济结构变动(CGE)模型的经济政策分析便成为政府决策分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GE模型是一种基于经济理论的经济模型,它主要用来模拟各种经济政策的影响,并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经济政策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因此成为现代政府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
CGE模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它的模型结构简单,易于拟合实际经济情况,而且可以显示出政策改变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如政策对GDP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等,并可以作出中长期的预测。
CGE模型的应用正在日益广泛,它可以帮助政府实施经济政策,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用于比较不同政策的经济效果,以及评估经济政策的长期影响。
首先,CGE模型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建立一个更清晰的经济政策模型,以帮助政府拟定政策和提出经济发展计划。
其次,CGE模型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预估政策措施对经济中各部门,包括劳动力、投资、消费和贸易等的影响,以便更快地改善经济状况。
同时,此模型还可以模拟各种政策之间的内外部冲突,帮助政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和实施经济政策。
最后,CGE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在于能够模拟跨国贸易的影响,比如可以模拟关税、货币汇率变化等决策对贸易行为的影响,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
此外,政府还可以利用CGE模型来预测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以及当前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以帮助政府抓住良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CGE模型在政府政策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模拟实际经济情况,而且还能够比较不同经济政策的经济效果,预测政策改变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模拟跨国贸易的影响,它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基于CGE模型的经济政策分析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制定高效、高质量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吴卫红;姜松;李畅【期刊名称】《上海金融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2【摘要】本研究以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三者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2006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的税收收入、GDP和所计算得出的小口径宏观税负的数据,以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亚瑟.拉弗(Arthur Laffer)提出的著名的"拉弗曲线"(Laffer-curve)为指导,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测算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和实现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并分析了中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近期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支持。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 among economic growth, tax rev- enues, and macro tax burden. With the data of tax revenues of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6 and third quarter of 2011, the GDP of the same periods and their calculated result of small-caliber macro tax burden, directed by "Laffer Curve ", we establish an econometric model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macro tax burden which indicates maxim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macro tax burden which indicates the maximal tax revenues of govern- ment. Then 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tax income and economic growth, which offers a support to Chinese recent years active fiscal reform and the recent intro- duction of structural tax reduction.【总页数】15页(P82-96)【作者】吴卫红;姜松;李畅【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42【相关文献】1.中国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吴卫红;姜松;李畅2.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吴卫红;谢家智3.超额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基于1979~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宋健4.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吴卫红;王琬琼5.经济增长、运行效率与通货膨胀容忍度——基于我国1978年以来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吴海民;王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税制税收超额负担定量研究:基于CGE模型框架的分析一、文献回顾税收影响经济行为,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从而产生超额负担。
国外关于税收超额负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Adam Smith(1776)认为,政府征税导致的私人成本要高于税收收入;Dupuit(1844)最早给出了计算税收超额负担的方法,即“如果已知税收带来的消费变化,那么就会发现效用损失的上限等于消费变化量与税率乘积的1/2。
”;Harberger(1964)运用二阶近似法推导了超额负担的计算公式;Rosen(1978)直接根据估计的普通需求函数计算税收的超额负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CGE)模型,用于经济学的定量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税收超额负担的研究,例如,Shoven(1976)最早运用CGE模型测量了企业所得税所造成的税收超额负担;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税制改革,许多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方法对税制改革方案效应进行了分析,CGE模型是其中之一,例如,Ballardetal(1982)运用CGE模型对美国税收的福利成本进行了全面分析,Jorgenson和Yun (1991)运用一个动态跨期优化的CGE模型,对美国1985年税制改革前后的超额负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等等。
国内学者对税收超额负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陈波(1999)对我国税收超额负担进行了定量研究;郝春红(2001)定性地分析了我国增值税、营业税等主要税种税收超额负担;汪昊(2007)利用税收平滑模型,分析了我国1995—2006年税收超额负担变化态势;楚文海(2009)采用哈维·罗森推导出的商品税税收超额负担计算公式,测算了我国部分工业行业商品税超额负担;汪浩(2009)采用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讨论最优流转税的特点及其带来的“超额负担”,等等。
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与分解
郭江;高中泽
【期刊名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本文认为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征管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决定税收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同时经济结构决定税收收入结构;税收制度制定得合理与否影响着税收负担水平,经济政策对税收负担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税收征管水平不同,税收流失程度不同,税收征管效率影响着税负水平.但各因素对税收增长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本文选择因素分析法对税收增长的各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分解,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实践,揭示我国税收增长的各因素影响程度.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郭江;高中泽
【作者单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大连116023;中共赤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内蒙古赤峰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0.42
【相关文献】
1.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董志勇;邓丽
2.宏观税负增长的来源与变化分解-以新疆为例 [J], 方军;郭晖;余国新;谢煊
3.我国宏观税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郑银
4.中国宏观税负区域差异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刘书明;郭姣
5.中国税制结构和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J], 李永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宏观税负下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
张旭伟
【期刊名称】《上海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0()9
【摘要】我国宏观税负下降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其原因之一 ,本文从两方面来说明和考察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运用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拉弗曲线从理论上解释 ;借助统计数据和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结论是 :我国宏观税负
下降的合理性在于经济增长,提高宏观税负的主张很可能付出经济增长减速的代价。
【总页数】4页(P55-58)
【关键词】税负;经济增长;理论;实证分析;政策;中国
【作者】张旭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2
【相关文献】
1.小口径宏观税负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原云霄;王宝海;
2.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J], 马千惠;宫敏丽;夏良康
3.宏观税负率和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关系——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 [J], 陆前进;李志强
4.减税降费背景下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马晓玲
5.宏观税负下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 [J], 张旭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曹韩[1] 鲍宗客[2]
作者机构: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云南潞西678400 [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0
出版物刊名: 商业时代
页码: 65-6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8期
主题词: 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减税
摘要:本文在巴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同时计算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18%,这高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税负需要适当降低,但减税空间并不大。
文章进一步对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行为税的减税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各税种对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效应是不同的。
最后,针对加强减税效应、扩大民生支出和发挥增税效应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八年第十一卷第五期︵总第六十一期︶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宏观税负的影响——基于我国1994—2015年的VAR实证检验张瑞晶(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重庆400067)摘要:通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税收增长、产业结构和宏观税负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描述,采用1994~2015年宏观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宏观税负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率与宏观税负呈负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宏观税负呈正相关。
因此,坚持推进三大产业之间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
关键词:宏观税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VAR模型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18)05-0082-05DOI:10.3969/j.issn.1674-5078.2018.05.023收稿日期:2018-05-15作者简介:张瑞晶(1994-),女,重庆人,在读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
一、引言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以税收收入为主,“分税制”改革以来,二者均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随之不断提高的是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国税负高低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合理的税负结构对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至关重要。
因此,分析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对宏观税负的影响,适当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完善我国现行税收政策,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
目前,关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如:Easterly等[1]通过对控制变量的分析,运用1970~1988年125个国家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分脆弱;赵志耘等[2]通过1994~2007年宏观数据建立VAR模型,认为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我国国债负担、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摘要:文章应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思路,通过使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1981—2010年间的国债负担、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债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且长期国债负担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冲击;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短期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在1994年税负改革后对经济增长影响较显著,但是我国宏观税负在长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
文章最后根据以上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负担;宏观税负;VAR模型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hina's Debt Burden, Macro Tax Burden and Economic GrowthZhang Limin(Hez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Shandong, Heze 274015)Abstract:This paper applies neo-classical economic growth ideas to study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bt burden and the macro tax burden and economic growth from 1981 till 2010 of China by using the VAR model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ebt burden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al, and debt burden is Granger reason for economic growth,and the debt burde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The macro tax burden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two-way causal relationship. The macro tax burden impact the economic growth heavily in the short-term, but in the long term there have littl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Basing on the result, the article gave the due suggestions. Keyword:Debt Burden; Macro Tax Burden; VAR Model引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同比增长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