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
- 格式:ppt
- 大小:5.85 MB
- 文档页数:16
幼儿园中班优秀游戏教案《小青蛙找家》教案名称:小青蛙找家班级: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提升幼儿的空间概念和方向感。
教学材料:1. 多个小青蛙图案。
2. 纸板或地板上绘制的河流图案。
3. 小房子(小纸盒或砖块)。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观察真实的青蛙图画,引导幼儿讨论青蛙的特点和习性。
然后,通过简单的问题和游戏氛围,调动幼儿们的积极性。
2. 游戏规则说明(5分钟):将多个小青蛙图案分布在教室中,每个小青蛙图案上都有一个方向箭头,箭头指向小房子。
在一定的时间内,幼儿需要找到并将小青蛙图案放置在与箭头指向小房子的河流图案上。
3. 游戏过程(15分钟):a. 老师引导幼儿围绕教室,寻找并收集小青蛙图案。
b. 幼儿们依照箭头指示的方向,放置小青蛙图案在河流图案上。
c. 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时间限制,让幼儿们尽快完成任务,增加游戏的竞争性和乐趣。
d. 观察和引导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幼儿们相互帮助。
4. 游戏总结(5分钟):a. 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b. 引导幼儿总结学到的知识,比如空间概念和方向感。
通过和幼儿们的交流,加深幼儿的理解。
c. 老师总结游戏过程中幼儿们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可以对游戏的难度进行调整,例如增加青蛙图案的数量,引入更多的方向箭头进行指示。
2. 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玩耍,例如让他们设计自己的河流图案和方向指示。
教学反思:小青蛙找家这个游戏,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的空间概念和方向感。
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交流,可以了解他们对于空间概念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此外,游戏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也是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机会。
幼儿园《小青蛙找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家》,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青蛙找家》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边、喜欢吃蚊子等。
3. 环境保护意识,如保护水源、减少农药使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2. 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青蛙找家》。
2. 小青蛙手偶道具。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青蛙手偶,引起幼儿兴趣,询问幼儿对小青蛙的了解。
2. 故事讲解: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小青蛙找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边、喜欢吃蚊子等。
4. 环境保护教育:教师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水源、减少农药使用等。
5. 创作环节: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小青蛙家庭环境,如水边、草地等。
6. 展示与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情节,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保护环境和关爱小青蛙。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2. 评价幼儿在讨论环节中对小青蛙生活习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掌握。
3.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评估他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4. 评估幼儿在展示与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课后对环境保护和小青蛙关爱意识的传承。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小青蛙和它们的栖息环境。
小青蛙找家说课稿《小青蛙找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 拍。
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迷路后着急的神态和找到家后欢快的心情。
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小朋友学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歌曲中懂得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
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音乐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节奏感和音准也有待提高。
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节奏,如“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并能够根据歌曲的旋律进行简单的创编。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2、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具等直观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幼儿园《小青蛙找家》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通过参与故事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1.4 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他们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小青蛙图片、小草图片、荷叶图片、小鱼图片、河流图片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相关场景。
2.3 材料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外貌特征,引发幼儿对小青蛙的兴趣。
3.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青蛙在故事中的经历和情感变化。
3.3 分组讨论:幼儿分组讨论小青蛙为什么会找不到家,以及他们认为小青蛙应该如何找到家。
3.4 创意制作: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青蛙找家的场景。
3.5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场景,并分享讨论的结果。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环境布置:将幼儿制作的场景布置在活动室内,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氛围。
4.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3 观察记录:幼儿用画笔记录下观察到的自然环境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5.3 幼儿作品评价:教师评价幼儿制作的场景和观察记录,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故事情节回顾: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小青蛙找家》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描述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6.2 认识生态系统:教师向幼儿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小青蛙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8篇教师在实施教案时,要灵活应变,随时调整以适应课堂的变化,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小青蛙找家》,体会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
2、学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做个环保的好少年。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
2、能积极的与人配合,参与表演。
教具准备:钢琴、磁带、背景图、小青蛙头饰、其它小动物图片教学内容:1、有节奏的学小动物的叫声。
2、欣赏有污染的池塘图片,学会爱护环境。
3、演唱、表演《小青蛙找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小蜻蜓》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3、复习《小蜻蜓》二、节奏训练1、模仿小动物有节奏的叫声(小猫、小狗、小鸭、小青蛙)2、按节奏X X | XX X ||来念3、每组学一种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走路三、导入新课教师讲故事:今天,在森林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
它们玩的很高兴,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高兴的往家走,可是,在静静的夜里却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小动物都在找这声音来自哪里?原来,是小青蛙在哭,它只对小动物们说我回不去家了!师问:小朋友们想想:小青蛙为什么回不去家了?1、看图片回答(小青蛙生活子阿水塘里,可是水塘里的水都被人们的脏水、废物给侵占了,所以小青蛙回不去家了。
)2、动手帮帮忙(让小朋友们到前面治理水塘的脏物)3、漂亮的水塘挂图(小朋友们打扫的又快又干净,小青蛙很高兴找回了家,大家学一学小青蛙愉快的叫声)(呱)四、学唱歌曲1、游戏中互相配合:老师把它编做一首歌曲,但是需要小朋友们用青蛙的叫声来配合老师a、我用手一指你们,你们就说一声呱b、我说几个跳字,你们就叫几声呱试一试:(师)跳――跳跳――跳跳跳(生)呱――呱呱――呱呱呱2、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完成歌曲。
《小青蛙找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2课《小青蛙找家》。
本课主要讲述了小青蛙在寻找家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们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生字词的认识和运用,以及对课文道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青蛙找家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4. 故事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小青蛙在找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老师和同学们是如何帮助它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道理进行解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小青蛙找家板书内容:1. 生字词:青蛙、大树、小河、学校、老师、同学2. 道理:关爱他人、珍惜友情七、作业设计(1)小青蛙为什么找不到家?(2)是谁帮助小青蛙找到了家?(3)从小青蛙找家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2. 答案:(1)小青蛙找不到家是因为它不认识回家的路。
(2)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小青蛙找到了家。
(3)从小青蛙找家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了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青蛙找家的故事,让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珍惜友情。
小青蛙找家教案《小青蛙找家》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为了加深您对于小青蛙找家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4篇《小青蛙找家》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情绪,体验与伙伴一同进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并能合作表演。
3、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随音乐做出蛙跳动作。
活动准备:1、录音机、歌曲磁带。
2、在地上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做小青蛙的“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胸卡若干。
3、小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夏天到了,很多小动物都出来做游戏了,小朋友们看看来了谁?(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2、教师范唱,幼儿理解并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用歌曲里面的语言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幼儿学唱歌曲。
3、幼儿创编蛙跳动作,并随音乐有节奏的练习蛙跳动作。
(1)鼓励幼儿自由创编。
教师:小青蛙在水里会游泳,在地面上会怎么样呢?哪个小朋友能来学一学小青蛙是怎么跳?(2)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蛙跳动作。
4、教师榜样游戏“小青蛙找家”,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学会游戏。
(1)教师出示道具,并简单介绍。
(青蛙家的形状、胸卡及作用)(2)教师随音乐边唱边榜样游戏。
(3)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青蛙。
边唱歌边找“家”,当唱到较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胸卡形状跳到相同形状“家”里。
如果个别幼儿没有找到“家”,大家一起说“小青蛙快回家”,直到所有小青蛙都找到“家”。
(4)师幼一起慢速唱歌一起玩游戏。
(5)幼儿随音乐磁带玩游戏。
讨论:怎么样才能快速找到小青蛙的“家”?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观察小青蛙,了解有关小青蛙的知识。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出了铺垫。
中班音乐《小青蛙找家》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章节为《动物音乐会》。
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歌曲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学会歌曲《小青蛙找家》,并能用动作表现小青蛙的特征。
2.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小青蛙找家》,并能用动作表现小青蛙的特征。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小青蛙手偶学具:幼儿音乐教材、小青蛙贴纸、沙锤、铃鼓等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青蛙妈妈,手偶展示小青蛙,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特征,如“绿衣裳、大眼睛、八字脚”等。
2. 歌曲学唱:教师钢琴伴奏,教授歌曲《小青蛙找家》,引导幼儿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动作编排:教师示范小青蛙的动作,如“跳跳、走走、蹲蹲”,引导幼儿模仿,并在歌曲中实践。
4. 集体合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节奏伴奏,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5. 歌曲表演:每组轮流表演歌曲《小青蛙找家》,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6. 互动环节: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手持小青蛙手偶,共同演唱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青蛙特征、歌曲节奏、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小青蛙找家》的内容和动作。
2. 答案:歌曲讲述了小青蛙找家的过程,通过动作表现出小青蛙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关动物的歌曲,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
同时,可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动物,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一年级《小青蛙找家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小青蛙找家教的经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故事,提高朗读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小青蛙找家教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小青蛙找家教》讲述了一只一年级的小青蛙,为了找到合适的家教,历经艰辛的过程。
最终,小青蛙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位善良、有耐心的家教,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旅。
2.2 生字词:一年级、小青蛙、家教、艰辛、学习、朋友、善良、耐心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小青蛙找家教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采用互动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使用生字词卡片,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小青蛙找家教的兴趣。
5.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小青蛙找家教》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5.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含义。
5.4 讨论与思考: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青蛙找家教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互动,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