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7、我是班级值日生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78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
•能够正确行使班级值日生的职责;
•学会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履行责任;
•培养班级团结协作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学生对值日生的理解和期望;
•提供情境引导,帮助学生体验值日生工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组织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班级事务的主动参与和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
•课文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黑板、白板笔;
•学具:学生课本、作业本;
•其他准备: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安排表、奖励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安排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并与学生进
行互动讨论: -。
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道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2. 学会认真负责地完成班级值日工作;3. 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不耽误自己的学习和生活;4. 了解如何维护班级的卫生和秩序。
教学重点:1. 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2.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值日生。
教学难点:1. 如何维护班级的卫生和秩序;2. 如何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班级值日工作。
教学准备:1. 课件、板书;2. 班级值日表、清洁工具、垃圾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班级值日表,让学生看一下表上的名字都是谁,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值日生是什么吗?”二、讲解(20分钟)1. 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1)安排值日工作,保持班级清洁,指导同学们注意个人卫生;(2)协助老师维护班级纪律,保持课堂安静有序;(3)负责放学后的班级安全,检查门窗是否关闭、电器是否关掉等;(4)及时向老师反映班级里的问题和同学的困惑。
2.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值日生(1)班级值日表应该按时按点完成安排,责任心和纪律性和最重要的两个品质。
(2)友善待人,善于解决同学们生活中的小问题。
(3)学会管理时间,做好值日工作的同时不耽误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练习(25分钟)1. 让学生根据班级值日表的安排模拟值日生完成班级清扫、卫生整理、书本整理、公共区域清理等工作。
2. 让学生在对应的场景下模拟挑选清洁工具使用,并模拟垃圾分类管理。
四、总结(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内容。
2. 强调大家都应该能够胜任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
五、作业(5分钟)1. 检查班级卫生,并向老师和同学反馈值日情况;2. 思考自己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的值日生。
7《我是班级值日生》教案篇一板块三:总结1.今天我们商量出了不少好方法来解决做值日生时会遇到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小秘诀吧!提醒同学养习惯合理分配更有效实事求是显公正班级服务讲方法齐心协力作贡献2.有了这些小秘诀,以后值日中出现再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啦!(把苦脸换成笑脸)3. 结课:我们是集体中的一员,值日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尽的责任。
愿每个同学在值日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时巧妙地解决,做一个快乐的值日生!(板贴:我是班级值日生)【板块设计意图:用板贴儿歌的方式总结回顾整堂课的内容。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我是班级值日生》是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单元中的第三课。
这一单元需要落实《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9条“喜欢集体生活,保护班级荣誉”的目标。
在第1课形成的“爱班级"第2课进行的“定规那么,守规那么”的基础上,本课从观念到责任,引导小学生通过值日生这一班级角色,落实对集体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现象的普遍化,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多是中心,较少有家长自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责任感意识的,因而学生的责任感相对来说较为冷淡,集体责任感对他们来说更是比拟抽象的。
从做好自己的事,到承当公共责任,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做好自己的事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能感受到行动给自身带来的结果或者好处。
而承当公共责任,那么是一种义务性质的,它不易被人感受至广'好处”,有时反而给个人带来“麻烦”。
教学.引导学生愿做班级值日生,做好班级值日生,掌握做好值日的技能。
1.在学着承当班级责任的过程中深化其责任感,养成“担当”意识,具有“担当”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其集体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树立正确的值日观,明确值日职责。
2.帮助学生从方法、生活的细微处突破认识上的盲点。
提升承当集体责任的技能和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意识和大家共同承当的观念。
我是班级值日生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明确值日职责,学习解决值日困惑的方法、技能,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2.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情景演绎等不同方法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从而体会值日的内容与正确做法。
3. 使乐于做好值日工作,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明确值日职责,学习解决值日困惑的方法、技能,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难点:学习解决值日困惑的方法、技能,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歌曲导入】播放歌曲《今天我值日》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歌?有人听过吗?生:《今天我值日》师:很棒啊,我们班的同学能够听出来。
师:那值日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怎样才能当好值日生呢?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方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活动一:今天我值日师:今天都是哪位同学是值日生呀?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值日的?学生发言。
师:今天的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学生评价,有肯定、有不足。
思考:作为值日生,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好值日工作呢?我们四人一小组,从以下几方面选择一个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把要求写下来。
(1)怎样擦黑板?(2)怎样摆桌椅?(3)怎样扫地?(4)怎样撮垃圾,倒垃圾?(5)怎样拖地?(6)怎样清理公共区域?小组按要求完成后,让每个小组学生在讲台前演示。
演示完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认真做值日、当好值日生呢?生一:教室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每天在这里学习。
教室的环境与我们都有关系。
生二:使教室更加整洁。
生三:….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啊,认真做值日不仅可以使教室更加整洁,同时还可以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所以每个人都要为班级做事,为大家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演绎活动,有助于学生做好值日工作,激发他们的集体责任感。
活动二:这种情况怎么办?师:当好值日生是快乐的,也是辛苦的,在值日的过程中他们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这时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出示课本第27页难题图。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班级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掌握班级卫生和秩序整洁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班级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自觉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树立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班级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讲解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如清理桌椅、扫地、擦黑板、整理文具等。
•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值日生的重要性,及时清理卫生不仅能让班级环境更优美,还能促进同学们身体健康。
2. 班级卫生和秩序整洁的基本要求•分析学校和班级的卫生和秩序要求,如垃圾分类、保持教室整洁等。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定,爱护班级设施,积极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3. 培养班级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班级值日生任务,锻炼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告诉学生班级卫生不仅需要班级值日生的努力,也需要全体同学共同维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课堂布置来一次班级环境观察活动,问学生教室里有什么地方需要打扫、整理等工作。
开展小组讨论,各小组列出一份需要清理的工作清单,同时确定班级值日生的分工。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工作清单逐个进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补充和完善,确定整体工作分工。
2. 正文环节•进入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提供班级值日生的详细任务说明和要求,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完成任务。
•学生分组完成班级卫生工作,同时遵守卫生和秩序整洁的基本要求,完成清理任务后反馈,并互相评价。
3. 拓展环节•分析学生小组合作情况,汇总班级同学合作的优势和局限性,引导学生反思并提出合作改进方案。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展示班级清理工作的成果和提出改进意见,借此促进大家更好地合作和贡献。
4. 总结环节•老师总结整个活动,强调班级卫生需要全体同学共同维护,班级值日生的任务虽然有一定的分工,但任何同学都有义务保证班级卫生和秩序。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是班级值日生》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班级值日生的工作,体验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材通过值日生的工作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班级管理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班级的环境和秩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具体的值日工作内容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体验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级值日生的工作内容,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班级值日生的工作内容,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活动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室环境布置,设置值日生工作区域。
2.准备值日生工作道具,如扫把、拖把等。
3.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明确值日生的工作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班级环境脏乱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班级环境,引出值日生的重要性。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值日生的工作内容,让学生了解值日生需要做哪些工作,如扫地、拖地、擦黑板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内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不当之处。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总结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交流如何做好值日工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值日生工作,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维护班级环境,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值日生,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权利。
•掌握如何认真做好班级值日生的工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享个人经验,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图片、小纸条、中队旗。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三、教学步骤和内容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用图片展示学生正在做各种值日生工作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人在做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学校或班级需要值日生。
3.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的图片,猜测这一课的主题是什么。
4.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班级值日生吗?你有做过班级值日生吗?”第二步:呈现并讨论(15分钟)1.教师介绍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请学生打开课本,全班齐读课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你在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3.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权利,并写在黑板上。
第三步:小组合作(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和一位班级值日生。
2.组长负责带领小组讨论,班级值日生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
3.小组讨论的问题:–作为班级值日生,你需要做哪些工作?–如何做好班级值日生的工作?–遇到问题时,你会怎么处理?–做好班级值日生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1.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班级值日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2.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做班级值日生的体验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教师总结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权利,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发扬班级值日生的精神。
我是班级值日生-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增强学生责任感。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掌握班级管理技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2.班级管理技巧3.品格教育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的充分理解。
2.学生对于班级管理技巧的掌握。
3.学生对于品格教育的深入认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举例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班级值日生该做的事情,宣传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传授班级管理技巧和品格教育内容。
2.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和协作,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1.教师让学生召开小会,每个学生进行分组,共同讨论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并进行签名作为承诺。
2.教师通过讨论、举例让学生对班级值日生职责和义务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有充分的认识。
2. 班级管理技巧1.教师通过游戏、谈话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班级管理技巧并尝试应用。
2.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班级大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们的班级管理水平。
3. 品格教育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品德风采展,展现班级文化。
六、教学评估1.通过班内评选、评价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互评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在评价和反思中提高自己。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班级管理和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品格修养。
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述要简明易懂,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互动、合作和交流,帮助学生提高班级管理技巧和品格修养。
最后,本课程应该通过不断的评价和反思,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一课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值日生的日常工作,引导学生理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但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深刻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作为值日生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通过团队合作来共同维护班级的秩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知道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知道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团队互动中,体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值日生工作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班级管理的相关案例和讨论题。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表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张值日生工作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值日生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是班级值日生》。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班级管理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值日生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好班级管理,以及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模拟值日生的日常工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操练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值日生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班级管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课件出示书27页图片,小组讨论如果遇到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处理?2,说一说:你在值日时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3.出示28页“羊羊值日”讨论,你喜欢这样的值日生吗,羊羊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呢?
二、讨论制作、明理分工
1,小朋友们每天也做值日,那么该如何来安排分工值日生?
2,分组讨论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并将其画出来。
3,展现交流
4,小结:我们做值日要合理分工,认真负责,这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三,分享体验值日生的快乐:值日做好了,你心里怎么想?
小结:做好值日真光荣,要当好值日生。
第二课时
活动一:夸夸我们班的值日生
1.生读课文,结合29页内容说说值日生做的好吗
2.同学畅所欲言夸夸我们班的的值日生
(明确值日生给我们带来了干净整洁的教室,值日生的劳动很辛苦)
活动二:讨论,班级整洁靠的谁
1.值日生辛苦了
2.班级卫生靠大家
3.我是小法官。
图片展示不文明行为让学生结合图片说说这样做对吗,你该怎么做?
总结:值日生每天把班级打扫得非常整洁,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值日生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班级卫生,不做影响班级卫生的事,同事也要做班级卫生监督员,大家一起把班级卫生保持好
板书设计
我是班级值日生
我是今天值日生值日生应该做什么
二次备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走下讲台,在各组之间穿梭,解惑释疑。
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观察小组中的那些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怀和指导。
在展示成果时,根据话题的难易度,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
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这种清感激发就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