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煤炭地下气事业-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
- 格式:ppt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17
作业05中国的能源安全一、选择题2023年3月26日,我国第一座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从广东珠海启航,将安装于海南文昌附近海上油田海域。
“海油观澜号”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图),所发电力通过海缆接入油田电网用于油气生产。
完成下面小题。
1.“海油观澜号”风机设计时需着重考虑应对()A.极端大风天气B.海底高压环境C.海水腐蚀性强D.海水运动多变2.风电平台应用于海上油气生产,有利于()A.降低风力发电成本B.提高油气利用效率C.减少化石能源投入D.减少生产电力需求【答案】1.A2.C【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海油观澜号”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风机处在浮式基础之上,受海上极端大风天气影响,易被大风吹断,造成损毁等,A正确;风机处在浮式基础之上,不受海底高压、海水腐蚀、海水运动的影响,BCD错误。
故选A。
2.风电平台应用于海上油气生产,能够将所发电力通过海缆接入油田电网用于油气生产,能够减少化石能源投入,C正确;风力发电成本并未降低,且需要考虑极端大风天气,A错误;建设风电平台,并不会提高油气利用效率、减少生产电力需求,BD错误。
故选C。
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氢气燃烧效率高,燃烧后形成水。
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目前,氢能主要有三种类型(下表)。
2020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依托天然气站场,动工建设集天然气制氢和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等功能于一体的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制氢方式特点灰氢煤炭、天然气制氢产量高,成本低,排放温室气体蓝氢焦炉气等工业副产物制氢成本低,建设地点受制于原料供应绿氢电解水制氢环保,耗电量大,成本高3.佛山市制氢的优越条件是当地()①天然气蕴藏丰富②太阳能丰富③水资源丰富④焦炉气产量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氢能的使用使佛山市()A.能源价格上升B.大气污染加重C.海水盐度减小D.光伏弃电减少【答案】3.D4.D【解析】3.由材料可知,佛山市主要制造灰氢和绿氢,原料分别是天然气和水,当地水资源丰富,天然气需要从外地输入,①错误,③正确;该地制造绿氢用的电能是光伏电,当地纬度低,太阳能丰富,②正确,蓝氢制造需要焦炉气,材料没有表明当地焦炉气产量大,④错误,D正确,ABD错误。
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组委会(扩大)会
议在北京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煤炭工程》
【年(卷),期】2010(0)9
【摘要】2010年8月11日,“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组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市王府井希尔顿酒店召开。
会议由同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同志主持,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同志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柏然同志对此次论坛暨展览会的筹备方案做了说明,
【总页数】1页(P22-22)
【关键词】国际交流合作;展览会;组委会;北京市;论坛;煤炭;中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组委会(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J], 本刊通讯员
2.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组委会(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J],
3.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紧张筹备 [J], 李元
4.2010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和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筹备座谈
会在京召开 [J], 朱拴成;张扬
5.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在北京开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浅层地能成焦点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住宅》
【年(卷),期】2016(0)4
【摘要】4月20日在京召开的“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对绿色建筑及北京的雾霾治理再提新策。
传统的供暖方式耗能严重且污染环境,因此,利用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技术使传统燃烧供热行业升级换代将是大势所趋。
【总页数】1页(P96-96)
【关键词】高峰论坛;新能源;地能;国际;中国;焦点;浅层;绿色建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整合与创新”引导中国新能源复苏——2013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博览会在京隆重召开 [J], 陈桂龙;
2.创新,推动中国新能源十年增长——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J], 包婧文
3.新能源引领新经济——第四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新能源博览会在京召开 [J], 鹏飞;李雷
4.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J], ;
5.新能源:供给侧改革新动能——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J], 姚咏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调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的代表,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中国亦在积极推动煤炭资源使用的调整与转型。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及其面临的调整挑战。
一、煤炭资源的地位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传统能源之一,多年以来一直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中国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煤炭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其次,煤炭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也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调整与转型的挑战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需求,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由于煤炭行业的庞大规模和利益关系的复杂,调整煤炭资源的挑战十分艰巨。
大量的煤炭企业和从业人员可能受到调整的冲击,这涉及到就业问题以及社会稳定的考虑。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与使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调整与转型的尝试为了促进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通过减少煤炭产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减少煤炭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
此外,政府还组织推动煤炭资源转型和利用的科学研究,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清洁化程度。
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优化中国能源结构。
四、深化煤炭资源调整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深化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煤炭资源监管的力度,加强煤炭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提升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优化煤炭利用结构。
在第十五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的发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2012年5月23日)第十五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以“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就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能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分别为31.8亿吨和34.8亿吨标准煤,是改革开放初期的5倍以上。
同时,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传统的能源发展方式难以支撑我国现代化进程,能源领域如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借此机会,我就能源行业节能减排与提高能效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重大举措谈一些看法一、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取得的主要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行业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节能环保水平总体上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 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 1.04下降到0.59,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二)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绩突出“十一五”期间,通过“上大压小”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国累计淘汰小火电机组7683万千瓦。
“十一五”末,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全部火电装机比重达到70%以上;全国脱硫机组容量达到5.7亿千瓦,占煤电装机比重由2005年的17%增加到86%;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减少50%,燃煤电厂平均除尘效率从98.5%提高到99%以上;火电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供电标准煤耗从每千瓦时370克下降到333克,累计节约标煤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6亿吨、二氧化硫314万吨。
中国煤炭未来的趋势
中国煤炭未来的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的努力将逐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将逐步取代煤炭。
2. 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投入:为了减少煤炭的污染排放,中国将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高效燃烧、脱硫、脱硝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以减少煤炭燃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将进一步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资源、加强监管,优化煤炭产业布局,提高产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积极开展煤炭去产能工作:中国将继续推进煤炭去产能工作,减少过剩产能,调整煤炭行业结构。
通过限制新增产能、关闭落后煤矿,减少煤炭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保持煤炭市场供需平衡。
5.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在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中国将继续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
例如,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总体来说,中国煤炭未来的趋势是逐步减少依赖煤炭,加大清洁煤技术的应用,推动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工作,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4.03.18•【文号】国能发规划〔2024〕22号•【施行日期】2024.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能发规划〔2024〕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派出机构,中核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投、华润集团、中煤集团、中广核: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4年能源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我局研究制定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开展工作,并将落实情况于2024年12月底前函告我局(发展规划司)。
国家能源局2024年3月18日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能源工作十分重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深化能源改革创新,着力提高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中国矿业大学资深教授余力谈煤地下气化技术目前,我国属于少"气"缺"油"和富煤国家的理念,越来越被国人所接受,能源安全问题也被国人所越来越清醒的认识。
可以说能源供应已进入了一个不安全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国仍不断进口,而且越涨越买,造成250亿美元的年年外流,对原油的依赖度年年增大。
需知,当今世界上的原油再能用40~50年即告枯竭的预言日益被世人所认可。
相比之下,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2004年6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为1886亿吨,已探明的储量人均145吨,按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计算,可保证开采上百年,保有储量至少达1万亿吨。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依靠来源安全可靠、价格成熟的能源供应,就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前景而言,可再生能源是无法把人们带到一个可持续的未来的。
为此,中国矿业大学余力教授专家建议,加快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业内人士知道,煤液化技术在国内外已日趋成熟,煤直接液化技术已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煤间接制油工艺在我国也研究成功。
煤制油过程中的气制油技术虽然可降低成本,但是有限,关键是如何降低煤制气的成本。
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煤气化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应用前,余力教授建议:采用同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生产煤制油原料气,他说,这不仅减少了初期设备投资及技术风险,而且将显著降低原料合成气生产工艺的成本及成品油成本,由此可形成中国特色的煤制油技术路线,从而使我国不但在能源战略储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且也可缓解未来全球能源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压力。
可预见的50年以后的全球能源危机到来时,煤制油将成为那时能源的战略措施之一。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作为廉价的煤制气技术将受到重视,因为煤转化为气是核心,而关键是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