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试验设备校准方法-监理检测网
- 格式:docx
- 大小:363.23 KB
- 文档页数:96
中铁三局集团工程检测中心中南铁路一分部工程实验室质量手册第一章总则一、为保证中南铁路工程施工质量, 认真贯彻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的, 保证质量体系在施工全过程中的有效运营,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合用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南铁路一分部工程项目部管段所有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三、编制依据1.引用标准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23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233.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23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23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23]160号2.引用文献1)、《中铁三局集团施工技术管理办法》2)、《中铁三局集团工程实验管理办法》3)、《中铁三局集团质量手册》4)、中铁三局集团工程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第二章质量方针与质量目的质量方针科学严谨管理创优良服务诚信求实检测保顾客满意质量目的岗前培训率达100%, 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上岗检测人员持证率达100%;检查、实验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计量标志管理准确率达100%;检查、实验仪器设备周期检/校率达100%;检查、实验计划完毕率达100%;检测资料填写合格率达100%。
第三章组织机构一、为保证中南铁路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 加强施工全过程各工序检测实验力度, 成立“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南铁路一分部工程项目部实验室”。
二、工程实验中心受指挥部总工程师领导, 接受局工程实验室业务指导。
三、组织机构框图第四章实验工作质量控制一、质量保证体系图存档二、质量保证体系1 建立质量体系总规定。
2 中南铁路一分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 技术负责人、各实验人员。
3 一分部实验室检测项目: 共计100余种。
三、质量控制措施1 一分部实验室检测的依据是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以及国际标准。
在特殊情况下, 可由监理、建设使用单位提出实验检测规定, 若现行标准中缺少结果判别方法或不明确时, 监理或建设使用单位应提供明确的结果判断方案。
测量、检验设备配置、方法与计划一、测量、检验设备配置为了满足对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和顺利进行,在施工初期,按照施工计划,我企业将本工程所需的测量及检测设备一次性配置齐全,并委托具有国家法定的计量技术检定机构对设备进行及时检验,检验合格后,将检验结果及器材合格证书等相关检验材料上交工程项目监理部备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确保施工及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设备具体配置情况,详见附件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二、测量、检验设备方法一)测量方法进场后根据业主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的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完成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并在施测前5d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报送业主审批,在施工中,我们将尽力保护好全部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施工中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施工测量放线的任务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布置尺寸放到地面上,即根据工程的图示坐标和标高用测量仪器确定在实地的平面位置和所处高程。
1、测量放样的准备(1)放样工作开始之前,应详细查阅工程设计图纸,收集施工区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需要,根据精度指标,选择放样方法。
(2)对于设计图纸中有关数据和几何尺寸,应认真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放样的依据。
(3)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和文件(包括修改通知)进行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未经批准的草图放样。
(4)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所有数据草图都应经两人独立校核。
(5)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轴线点、测站点等测量成果,以及工程部位的设计图纸中的各种坐标、桩号、方位、尺寸等几何数据编制成放样数据手册,供放样人员使用。
(6)现场放样所取得的测量数据应记录在规定的放样手簿中。
2、放样方法的选择(1)平面位置放样方法的选择根据放样点位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选择直接由等级平面控制点放样。
2022年公路检测工程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最新)1、[判断题]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当工作范围较大时可以按规定转包。
()【答案】错【解析】检测机构依据合同承担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业务,不得转包、违规分包。
注意“不得转包”,但可以“按规定分包”。
2、[判断题]只有国家标准才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之分。
()【答案】对【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3、[单选题]对于签发的涉及结构安全的产品或试验检测项目不合格报告,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应在()报送试验检测委托方,抄送项目质量监督机构。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3个工作日内D.2个工作日内【答案】D【解析】工地试验室应实行不合格品报告制度,并建立不合格试验检测项目台账。
注意报送时间和报送、抄送单位。
4、[单选题]相关系数的临界值可以依据()在表中查出。
A.置信区间和测量组数nB.显著性水平β和测量组数nC.置信区间和测量组数n-2D.显著性水平β和测量组数n-2【答案】D【解析】相关系数的临界值可以依据显著性水平β和测量组数n-2在表中查出。
5、[多选题]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由()和()构成。
A.国际单位制单位B.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制单位C.确定保留的与SI单位并用的单位D.工程单位制【答案】AB【解析】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由国际单位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组成。
6、[多选题]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A.旁站B.巡视C.录像D.平行检验【答案】ABD【解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7、[判断题]校准过程中产生了修正因子,检验检测机构需确保备份得到正确更新。
试验仪器自校方法一、编制目的:为规范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自检自校方法,保证试验仪器设备在自检或自校后满足使用要求,从而保证试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按照国家对试验室计量认证的要求,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制本方法。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除必须外委计量检定以外的试验仪器设备,由试验室自行检验和校验。
三、自校方法1、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2、砂浆试模校验方法3、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4、罐砂筒校验方法5、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6、石子压碎值仪校验方法7、砂子压碎值仪校验方法8、石子针状规准仪校验方法9、石子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10、雷氏夹校验方法11、手动钢筋标距仪检验方法12、混凝土取芯钻机检验方法13、标准击实仪检验方法14、混凝土标养室检验方法15、动力触探仪校验方法四、自校记录1、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2、砂浆试模校验记录3、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4、罐砂筒校验记录5、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记录6、石子压碎值仪校验记录7、砂子压碎值仪校验记录8、石子针状规准仪校验记录9、石子片状规准仪校验记录10、雷氏夹校验方法11、手动钢筋标距仪检验记录12、混凝土取芯钻机检验记录13、标准击实仪检验方法14、混凝土标养室检验记录15、动力触探仪校验记录1、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一、总则: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二、技术要求:1、外观:是否有铭牌、合格证、产品说明书2、立方体/棱住体试模尺寸:1)、内边长误差不大于1/150;2)、角度误差小于1°;3)、内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试模内边长的0.05%3、圆模尺寸:1)、内径误差不大于1/150;2)、高度误差不大于静高的1/150;3)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4、组装效果:振30S不漏浆三、检验用标准器具:游标卡尺、直角尺、塞尺、万能角度尺四、检验方法:1、尺寸通过游标卡尺测量。
2、刀口直尺、塞尺测定内表面平整度。
3、万能角度尺测定相邻面垂直角度。
2、砂浆试模校验方法一、总则: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砂浆试模的校验二、技术要求:1、外观:是否有铭牌、合格证、产品说明书2、试模尺寸:1)、内边长70±0.2mm;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超过0.5°;3)、内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试模内边长的0.05%3、组装效果:振30S不漏浆三、检验用标准器具:游标卡尺、刀口直尺、塞尺、角度尺四、检验方法:1、内部尺寸通过游标卡尺测量,在每个方向上选两点,取平均值,准确至0.1毫米。
试验设备自校方法汇编1. 概述试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试验设备的准确性,在日常使用中需要进行定期的自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试验设备自校方法,包括温度计、天平、pH计和测量仪器的自校方法。
2. 温度计自校方法温度计是常用的试验设备,常用于测量温度。
为了保证温度计的准确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校:•使用标准温度计进行对比校准。
将试验温度计与已经校准好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放置于相同的温度环境中,比较两者的读数。
如果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差异修正试验温度计的读数。
•使用冰点和沸点进行校准。
将试验温度计放置于冰点混合物中,记录温度计读数,然后将其放置于沸水中,再次记录温度计读数。
根据冰点和沸点的标准温度值,比较试验温度计的读数,进行修正。
3. 天平自校方法天平是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试验设备。
为了保证天平的准确性,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校:•使用标准物体进行对比校准。
将已知质量的标准物体放置于天平上,记录天平示数。
比较天平示数与标准物体质量的差异,进行修正。
•定期进行零点校准。
将天平臂放置于平衡位置,记录示数。
如果示数与零值不同,根据差异进行修正。
4. pH计自校方法pH计是用于测量溶液酸碱性的试验设备。
为了保证pH计的准确性,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校:•使用标准缓冲液进行校准。
将pH计的电极放置于标准缓冲液中,根据标准缓冲液的已知pH值,比较读数并进行修正。
•定期进行零点校准。
将pH计的电极放置于纯水中,记录读数。
如果读数不为7,根据与7的差异进行修正。
5. 测量仪器自校方法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试验中,包括测量长度、压力、电流等参数的仪器。
为了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校:•使用已知标准进行对比校准。
将测量仪器与已知标准进行对比,根据差异做出修正。
•根据测量仪器的规格进行校准。
测量仪器通常有规定的校准方法和周期,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校准。
6. 结论试验设备的自校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目录一总则 ............................................................................................................................... - 1 -二中心试验室组织机构 ................................................................................................... - 1 -2.1 概况 ........................................................................................................................... - 1 -2.2 业务培训计划 ........................................................................................................... - 2 -2.3项目试验室组织机构图 ............................................................................................ - 3 -2.4检测工作流程图 ........................................................................................................ - 4 -2.5 质量保证体系图 ....................................................................................................... - 5 -三、试验工作管理 ............................................................................................................... - 6 -3.1 工程试验采用标准: ................................................................................................. - 6 -3.2 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用表: ..................................................................................... - 6 -3.3 试验原始记录、报告的规范、整理及归档: ......................................................... - 6 -3.4 试验程序: ................................................................................................................. - 6 -3.5 资料管理制度: ....................................................................................................... - 7 -四职责范围 ......................................................................................................................... - 8 -4.1 中心试验室的职能 ................................................................................................... - 8 -4.2 试验室主任职责 ....................................................................................................... - 9 -4.3 授权签字人岗位职责 ............................................................................................... - 9 -4.4 技术负责人职责 ..................................................................................................... - 10 -4.5 质量负责人职责 ..................................................................................................... - 11 -4.6 试验工程师岗位职责 ............................................................................................. - 11 -4.7 资料管理员职责 ..................................................................................................... - 12 -4.8 试验员职责 ............................................................................................................. - 12 -4.9 信息化管理员岗位职责 ......................................................................................... - 13 -4.10 仪器设备管理员职责 ........................................................................................... - 14 -4.11 其他试验人员职责 ............................................................................................... - 14 -六试验检测工作制度 ....................................................................................................... - 15 -6.1 样品的检验、复验制度: ..................................................................................... - 15 -6.2 原始数据记录 ......................................................................................................... - 16 -6.3 试验数字修约规定 ................................................................................................. - 16 -6.4 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保证制度 ................................................................................. - 16 -6.5 测试数据校验制度与校验方法 ............................................................................. - 17 -6.6 检验报告的填报、审批及发放制度 ..................................................................... - 18 -6.7 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保密制度 ......................................................................... - 18 -6.8 检测结果异议处理制度 ......................................................................................... - 19 -6.9 报表制度 ................................................................................................................. - 19 -七仪器设备管理 ............................................................................................................... - 20 -7.1 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制度 ......................................................................................... - 20 -7.2 计量仪器设备周期检定管理制度 ......................................................................... - 20 -7.3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 - 20 -7.4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 ............................................................................. - 21 -7.5 仪器设备的标志管理办法 ..................................................................................... - 22 -八试验室管理 ................................................................................................................... - 23 -8.1 试验室管理制度 ..................................................................................................... - 24 -8.2 环境卫生制度 ......................................................................................................... - 24 -8.3 测试中断处理办法 ................................................................................................. - 25 -8.4 化学试剂及低质易耗品管理制度 ......................................................................... - 25 -8.5 保密制度 ................................................................................................................. - 26 -九不合格品管理措施 ....................................................................................................... - 26 -十施工现场原材料及质量控制措施 ............................................................................... - 27 -10.1 胶凝材料 ............................................................................................................... - 27 -10.2 细集料 ................................................................................................................... - 28 -10.3 粗集料 ................................................................................................................... - 29 -10.4 水 ........................................................................................................................... - 30 -10.5 外加剂 ................................................................................................................... - 30 -十一拌合站管理措施 ....................................................................................................... - 33 -11.1 拌合站质量管理措施 ........................................................................................... - 33 -11.2 拌合站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 - 33 -11.3 搅拌过程质量控制 ............................................................................................... - 34 -11.4 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 - 35 -十二配合比审核、发放管理措施 ................................................................................... - 36 -十三中心试验室考核办法 ............................................................................................... - 36 -十四关于本管理办法的说明 ........................................................................................... - 38 -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一总则1.1 为加强项目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工地试验室管理水平,有效指导施工生产活动,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工程试验仪器自校规程目录1.引言2.适用范围3.自校的目的4.自校的频率5.自校的内容6.自校的步骤7.报告和记录8.修订记录引言工程试验仪器在工程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试验仪器进行自校。
本规程旨在规范工程试验仪器的自校工作,以提高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工程试验仪器的自校工作,涵盖的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拉力试验机、压力实验设备、温湿度测试仪等。
自校的目的工程试验仪器的自校是为了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定期的自校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仪器的异常情况,保证试验过程的准确性。
自校的频率1.所有工程试验仪器应每月进行一次自校;2.对于精密仪器或长时间未使用的仪器,建议每周进行一次简单的自校。
自校的内容工程试验仪器的自校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仪器的外观检查,确保仪器表面无损伤;2.仪器开关、显示屏、键盘等部件的功能检查;3.仪器的零点校准和量程校准;4.仪器的传感器校准;5.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测试。
自校的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伤,若有损伤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开机检查:启动仪器,检查仪器开关、显示屏、键盘是否正常。
3.校准检查:进行零点校准和量程校准,确保仪器读数准确。
4.传感器校准:校准仪器传感器,以确保传感器读数准确。
5.稳定性测试:对仪器进行稳定性和重复性测试,检验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报告和记录1.每次自校完成后,应填写自校记录表,记录自校时间、自校人员、自校内容、自校结果等信息。
2.若自校结果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或调整,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修订记录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2022年1月1日初稿完成张三2022年3月15日完善自校步骤李四2022年6月30日调整自校频率王五以上是工程试验仪器自校规程的几个要点,通过规范的自校工作,可以提高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0-07-28北京市公联公司《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见证试验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1号)、《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京建质[2009]289号)以及北京市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DB11/T386-2006)的有关规定,结合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联公司)承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特制定北京市公联公司《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见证试验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一、基本要求1、公联公司准入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见证试验机构(以下简称:见证试验机构)应具有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计量认证证书、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见证取样证书)。
同时具有交通部颁发的综合乙级以上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的见证试验机构可优先选用(基本要求详见附件1《见证试验机构基本情况统计表》)。
2、见证试验机构必须保证见证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不得与承接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见证试验检测工作。
隶属关系的界定:承接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是见证试验机构直属的上一级单位;利害关系的界定:承接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是见证试验机构的股东或实际出资人。
3、公联公司委托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见证试验机构应将见证检测试验结果通过互联网向公联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测试验数据实时(24小时之内)远程传输。
4、人员(1)见证试验机构的人员配置应与其所承接的试验检测工作范围和业务量相适应。
(2)见证试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人员不得少于10人,其中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检测试验工作3年以上。
见证试验机构应提供近三个月的人员社会保险缴费证明(财务部门缴费凭证)。
(3)从事检测试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熟悉相关规定与技术要求,具有北京市建委颁发的检测试验人员岗位资格证书人员不得低于90%。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质量管理体系1.1质量目标我项目部确定的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优良。
竣工验收质量评分在93分以上,不得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1.2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适合项目管理特点的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以控制和保证施工产品为目标,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全体人员的参与下,建立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附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从而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思想保证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
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把工程质量作为工程考核的主要内容,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
2)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分工负责,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促进的有机整体。
建立和健全各级质量管理QC小组。
由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或施工班组生产人员分别组成各种QC小组,以施工质量为目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攻关活动。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主要是技术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细则、创优规划、QC小组活动条例。
以技术责任制、质量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为核心,重在落实。
确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主动接受质监站的监督、业主监察及监理工程师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
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配备完善的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全面使用计算机进行进度、质量、试验检测、计量与支付等工程管理工作,形成一个高效、灵敏的信息传递及反馈系统,确定各种质量信息传递的程序,及时掌握外部和内部的质量动态,以便有关人员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
3)工作保证体系工作保证体系主要内容是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仪器设备⾃检⾃校⽅法⽬录1、路⾯弯沉测定仪校验⽅法CGJ 92-012、路⾯摩擦系数测定仪校验⽅法CGJ 92-023、回弹仪仪器校验⽅法CGJ 92-044、荷载试验千⽄顶检校⽅法CGJ 92-085、⽔泥胶砂搅拌机检验⽅法CGJ 92-106、⽔泥净浆搅拌机检验⽅法CGJ 92-117、⽔泥标准筛检验⽅法CGJ 92-128、⽔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验⽅法CGJ 92-139、沥青针⼊度仪校验⽅法CGJ 92-1410、沥青延度仪校验⽅法CGJ 92-1511、沥青软化点仪测定校验⽅法CGJ 92-1612、钢筋标距仪校验⽅法13、灌砂筒⾦属标定罐的校验⽅法14、环⼑校验⽅法15、集料压碎值试模仪校验⽅法16、沥青混合料⽤试模校验⽅法17、轻、重型触探仪校验⽅法18、容量筒校验⽅法19、砼维勃稠度仪校验⽅法20、⼟的CBR试验⽤试模校验⽅法21、⽆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法22、⽯料磨光机校验⽅法23、⽔泥混凝⼟⽤试模校验⽅法24、⼿动击实仪校验⽅法25、砂压碎值试验仪校验⽅法26、砂浆⽤试模校验⽅法27、灌砂法测定密度前的⾃校⽅法1、路⾯弯沉测定仪校验⽅法CGJ 92-01路⾯弯沉仪⽤以测量在汽车荷载作⽤下,路基、柔性路⾯的弯沉,汽车后轴轮隙中⼼处的最⼤总弯矩和最⼤回弹弯沉。
⼆.技术要求1、弯沉测量范围:0-10mm2、测量精度:±0.01mm3、主要零部件材料要求:(1)铝探测梁和测头采⽤铸铝,符合ZL401,GB1173-74《铸铝合⾦的机械性能》。
(2)中轴套采⽤45号钢GB699-65《优质碳素结构钢》。
4、装配要求:前后杠杆连接平整、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整个长度范围内,不平整度各⽅⾯均应⼩于2mm。
5、外观要求:仪器颜⾊为银灰⾊,以利反光,避免温度影响,涂漆表⾯应平整,⾊泽均匀,漆层不得有漏涂,起皱,划伤和脱落,百分表架应电镀,电镀件镀层不得有斑痕,⽓泡露底和划伤现象。
监理检测网公司自校试验设备校准方法文件编号:号:制: 核: 准:2008年8月19日发布2008年9月1日实施监理检测网公司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页共65页公司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对现桥梁公司工地试验室常用设备进行三大类划分:A 类、B类、C类。
A类为国家法定计量部门强行检定设备,如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等。
B类为需对同种设备中的其中一个送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检定,余下的同种设备工地试验室可按已送检的设备对其自校,如温度计,工地试验可拿其中一根温度计送检,剩下的温度计可根据已送检的那根进行自校。
C类为国家法定计量部门不能够进行检定,但为了使检测试验满足精度要求,工地试验需对其进行自校,如轻(重)型触探仪、混凝土试模等。
现根据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等,并按照桥梁公司多年的使用经验,特制定以下自校试验设备校准方法。
公司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2页共65页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周期表公司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3页共65页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周期表2监理检测网公司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4页共65页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周期表3监理检测网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5页共65页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周期表4监理检测网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6页监理检测网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7页共65页监视和测量装置自校周期表2监理检测网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8页共65页一、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校方法1. 自校项目及校准方法1.1负压筛校验:筛盖与筛上口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以保证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可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喷气嘴上口平面与筛网之间距离为2〜8(mm)。
"' 口. i j . i j . ' ■监理检测网IVWWWt •匚DI,1.2水泥试验筛的标定1.2.1将标准样装入干燥洁净的密闭广口瓶内,盖上盖子摇监理检测网动2min ,消除结块。
静置2min 后,用一根干燥洁净的搅棒 搅匀样品。
每个试验筛的标定应称取两个标准样品连续进 行,中间不得插做其它样品试验;122两个样品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值,但当两个样品筛余结果相差大于0.3%,应称第三个样品进行试验, 近的两个结果进行平均作为最终结果;1.2.3试验筛修正系数C 按以下公式计算C = Fn/F tF n ――标准样品的筛余标准值(%并取接修正系数C 在0.8〜1.2范围内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C可作为结果修正系数;当C 值超出0.8〜1.2范围时,试验 筛应予淘汰。
2. 水泥负压筛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3. 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4. 自校记录表格(附后):共65页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校记录I监理检测网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 第10校准编号监理检测网-<_F 匚QI,页共65页二、水泥沸煮箱自校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的和使用中的沸煮箱的校准。
1. 技术要求1.1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1.2仪器外表完好,无锈蚀、无漏水现象;1.3程序控制器控制时间为:加热至沸腾时间30± 5min;维持沸腾时间180± 5min;1.4仪器应有接地线,沸煮箱、程控器不得漏电。
2. 校准方法2.1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查看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有无锈蚀、漏水现象;2.2沸煮箱、程控器有无漏电现象:采用电笔测试;2.3程控器控制时间:采用温度计测温,记时表记时,准确测出加热至沸腾时间和维持沸腾时间。
3. 沸煮箱应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4. 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5. 自校记录表格(附后):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1页共65页水泥沸煮箱自校记录校准编号监理检测网 IVWWWt •匚 DI,页共65页三、水泥抗压夹具自校方法40mm 的校准。
1. 技术要求1.1应有牢固的铭牌,其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 制造厂、出厂编号和日期;1. 2上、下压板表面平整光洁,球座应能自由转动; 1. 3传压柱进行导向运动时垂直滑动而不发生明显摩擦和晃动,外力撤消后,传压柱能自动返回原位;1.4上、下压板长度:40mrct 0.1mm宽度:> 40mm 厚度:> 10mm1.5上、下压板自由距离〉45mm 1.6定位销高度不高于下压板表面 5mm 间距41〜55mm2. 校准方法2.1用目测和手感检查技术要求1〜3条;2.2用游标卡尺、钢直尺测量上、下压板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一般测二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2本方法适用于新购的或使用中的水泥抗压夹具( 40mm<监理检测网IVWWWt •匚DI, 3. 水泥抗压夹具应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监理检测网 IVWWWt •匚 DI,I ;4. 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5. 自校记录表格(附后):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 页共65页水泥抗压夹具自校记录第13do 监理检测网校准编号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4监理检测网-<_F 匚QI,页共65页四、雷氏夹自校方法1. 技术要求1.1雷氏夹应由铜质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1.2环模直径30mm高30mm模厚0.5mm,切口1.0mm;1.3 指针长150 土1mm 间距10mm 针直径2.0 土0.2mrr;1.4校准时两指针针尖距离增加范围为17.5mm±2.5mm,且能恢复到原来状态。
2. 校准方法2.1检查外观:雷氏夹应由铜质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2.2用游标卡尺测量环模尺寸及指针的直径;2.3用钢直尺测量针指长度和环模的高度;2.4将雷氏夹一根指针的根部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绳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测量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否恢复到挂砝码前的状态。
3. 雷氏夹应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4. 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5. 自校记录表格(附后):监理检测网IVWWWt •匚DI,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5 页共65页雷氏夹自校记录监理检测网校准编号监理检测网-<_F 匚QI,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6 页共65页五、雷氏膨胀测定仪自校方法1. 技术要求1.1模子底座半径20 o+2mm1.2模子座至膨胀值标尺179 o_2mm悬丝至弹性标尺149 o一 2mm1.3标尺最小刻度0.5mm刻度线清晰,无变形;1.4立柱与底座垂直,悬臂与立柱垂直。
2. 校准方法2.1外观检查;2.2用直角尺测量立柱与底座是否垂直,悬臂与立柱是否垂直;2.3用弧度板测量模子底座半径;2.4用游标卡尺测量模子座至膨胀值标尺距离,悬丝与弹性标尺距离;3. 雷氏膨胀仪应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4. 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5. 自校记录表格(附后):监理检测网IVWWWt •匚DI,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7 页共65页雷氏膨胀测定仪自校记录监理检测网J IVWWWSI,校准编号监理检测网IVWWWt •匚DI,页共65页六、水泥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方法通过采用测定仪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最佳用水量后,再采用本测定仪测定当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时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从而确定水泥固化特性。
1.技术要求1.1 S标尺测量范围:0-70mm 分度值:1mm1.1.1 P尺(代用法采用):测量范围:21.0%-33.4% ;分度值:0.25%。
1.1.2 P 尺与S 尺应满足公式:P=33.4%- (0.185%/mn)X 1.1.3示值允许误差为:土1mm1.2试杆长:(50 ± 1)mm 直径:G » ( 10± 0.05 ) mm1.3初凝针长:(50 ± 1)mm 直径:G » ( 1.13 ± 0.05 ) mm1.4终凝针长:(30 ± 1)mm 直径:G» ( 5.5 ± 0.05 ) mm环形件端面与环形件端面间距离:(0.5 ± 0.1 )mm1.5试模(含附件)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8监理检测网1一1¥WWW 匚QI,高:(40 土0.2 ) mm顶部内径:©( 65± 0.5 ) mm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19页共65页底部内径:©( 75±0.5 ) mm附件:80mrt K 80mm的平板玻璃,厚度不小于2.5mn。
1.6滑动杆+试杆(或试针)质量:(300 ± 1) g o1.7滑动杆偏摆要求偏摆所形成的最大直径为:使用中不大于 2.0mm,新制造不大于1.0mn o1.8测定仪应有清晰的铭牌和合格证书。
铭牌应标明测定仪的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生产日期。
1.9测定仪的外表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和锈蚀现象;试杆和试针的端部应为无明显磨损和创伤;滑动杆能自动落下,移动时灵活平稳,无明显阻滞和晃动现象。
2. 校准方法2.1通用技术要求采用感官(目测,手感)方法进行检查。
2.2首先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标尺的S尺的测量范围,测量时均以刻度线的下边为准,测三次,以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采用同样的方法测量监理检测网P尺的标准值。
并以以下公式验证:IVWWWt •匚DI,监理检测网P=33.4%-(0.185%/mm)x S即在标尺的PR SR的对应关系。
然后按测定仪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其处于测量净浆标准稠度状态,将36mm量块放置在被测位置上,使试杆的端面与量块接触,这时将滑动杆的标线定位在40mn<付近处,拧紧螺丝。
在is-5s后,取出量块,拧松螺丝,使试杆轻轻落下,与自校试验设备校准办法第20页共65页基面接触,读出S尺上的数值。
按此程序做三次,三次读数中偏离36mn最大的值与36mn之差的绝对值即为滑动杆位移的最大示值误差。
2.3将试杆从测定仪上卸下,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重「!J □复测三次,取平均值为标准值。
采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试杆的直径,测量位置在顶端附近,每旋转60°测一次,共测三次,三次测量值的最大差值应不大于0.1mm在符合该要求的前提下,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标准值。
当三次测量值的最大差值不小于0.1mm时判该试杆为不合格。
2.4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初凝试针的长度,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采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初凝试针端部附近的直径,每旋转约60°测一次,共三次,三次测量值的最大差值不大于0.02mm在符合该要求的前提下,邓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标准值。
当三次测量值的最大差值不小于0.02mm时判该试针为不合监理检测网2.5采用深度尺测量试模的深度,测量前将试模平放在玻璃平板上,使其平板良好接触,无空隙。
若发现明显空隙,试模即判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