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封堵砼施工技术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5
xxx水库工程导流洞封堵专项施工方案xxx水库工程项目部2021年12月23日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导流洞布置在右岸,隧洞呈城门洞型,洞径为3.00m(宽)×4.00m(高),洞轴线呈直线型平面布置,进口底板高程为1221.00m,出口底板高程为1218.00m,高差3.00m,洞长220.00m,坡降约1.4%,对桩号导0+010.20~0+017.20m进行封堵,初步计划封堵时间为2021年1月20日。
二、施工场地布置利用现有库区施工的环湖路作为施工便道直接到达导流洞进口,以备设备开至现场吊装。
封堵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从导流动出口输送至堵头段,混凝土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
三、施工方法1、导流动进口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叠梁闸(0.30×0.40×7.00m)共15根下闸,采用ZL30装载机配合PC220挖机起吊放入闸门槽。
2、叠闸梁制作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现场预制。
3、导流动进口处设置临时围堰挡水,叠梁吊装完毕后,确认无渗水,至出口至洞内情况进行探明,并采取相对措施,清除堵头段清除树木及堆积物等,保证堵头段的施工质量。
4、叠闸梁安装完毕后,及时对上游面进行彩条布覆盖,覆盖面积15×30×2层=450m2并进行有效的固定,挖机和装载机配合同时对彩条布覆盖部位进行粘土回填。
根据目前流水计算导流洞水深0.30m,计算得出流速为0.9m3/s,导流洞自下闸起水位上涨至1226.00m,库容总量为4.91万m3,见燕尾水库库容曲线成果表;共需要2.0天时间,故导流洞内封堵工期十分紧迫,且洞口上游粘土回填,叠梁闸吊装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人员设备迅速撤离导流洞进口。
燕尾水库库容曲线成果表5、完成粘土回填后,待洞内流水排干,通知监理、业主、设计方对隧洞内进行实地勘察,并进行隧洞围堰量测,确保隧洞内无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施工。
6、洞内封堵:0+010.2~0+017.2m段采用C20砼封堵,浇筑砼前对洞壁进行凿毛处理,砼拌合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HBT80型泵送入仓,并在砼末端分层砌筑砼预制砖,预制砖厚度1m,分两次砌筑第一次2m,第二次1.5m最后砌筑1.0m,顶部预埋Φ75注浆管,底部预埋透气管,砼浇筑完毕后进行回填灌浆。
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施工总布置 (2)3.1 施工道路布置 (2)3.2 施工风水电布置 (2)3.3 施工通讯 (3)4、施工方法 (3)4.1 施工支洞封堵体长度计算 (3)4.2 施工程序 (4)4.3 基岩面清理 (4)4.4 混凝土施工 (4)4.5 回填灌浆 (5)5、施工工艺 (5)5.1 混凝土施工工艺 (5)5.2 回填灌浆施工工艺 (8)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及材料消耗计划 (10)6.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10)6.2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 (10)7、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1)7.1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1)7.2 回填灌浆质量控制措施 (13)8、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4)8.1 脚手架施工 (15)8.2 施工交通 (15)8.3 施工用电 (15)9、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6)9.1 文明施工 (16)9.2 环境保护 (16)10、施工进度计划 (17)导流隧洞1#、2#施工支洞封堵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导流洞1#、2#施工支洞均为城门洞型,底宽7m,1#施工支洞洞高由 6.85m变化至14.17m,2#施工支洞洞高由6.85m变化至14.81m。
导流洞1#施工支洞全长106.39m,进洞点高程EL621.277,与主洞0+99.68桩号相交,洞身段进行中下层开挖时,支洞随主洞降坡,从1#支0+65桩号开始以15.7%的坡度降坡,与主洞交接处支洞洞底高程为EL613.296。
导流洞2#施工支洞全长109.6m,进洞点高程EL620.022,与主洞0+665桩号相交,降坡开挖从2#支0+59桩号开始,坡度15.7%,坡底高程EL612.127。
导流隧洞1#、2#施工支洞封堵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有:1#、2#支洞内基岩面清理、混凝土浇筑及回填灌浆等,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1。
表1-1 导流隧洞1#、2#施工支洞封堵主要工程量汇总表2、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导流洞施工支洞布置图》(ND62-KM3304-0943-C2-参-61-01);2、普西桥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招、投标文件;3、《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19);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5、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导流孔封堵施工方案
一.在上游旧小坝上设一道闸门封水,控制小坝下游水量,闸门前面设土工布一道用以防渗。
二.在距离大坝上游50m处设一道3m高土石围堰,进行二次截流封水。
{具体操作如下:19日前先将土石围堰(预留龙口)成
型,待20日上游小坝下闸后进行龙口围堵。
保证下游导流洞干
地施工。
}
三.在导流孔右侧挖龙头坑,安装两台六寸离心泵,排除围堰渗水。
四.导流洞口设两道木闸门,闸门之间现浇砼进行封堵。
两道闸门之间必须凿毛冲洗干净,确保封堵一次成功。
五.在封堵砼时预设一根3m长带阀门的过水管,在封堵完成后,冲砂洞过水前,确保下游搅拌站施工用水。
六.在浇砼以前导流孔口上游第一块闸门前浇筑一层水玻璃沙浆,待浇完封堵砼后,在砼表面浇筑一层水玻璃沙浆,以确保封堵
砼不被水侵泡。
七.现浇砼采用三轮车直接入仓,标号为C25。
八.施工现场需要提前修筑供浇筑砼用的施工道路。
九.在冲砂洞下游出口处设50cm土石袋围坝一道,人工开挖导流渠,将从冲沙洞过流水汇入原下游河道,确保冲沙闸过水后,
水不影响大坝下游材料堆放场地,确保施工正常运行。
施工人员分工:
一.上游闫浩负责:用工8人,负责小坝闸门及时安全下闸封水。
二.土石围堰龙口封堵爱红负责,配挖掘机封堵用工8人。
三.排水张念文负责用工4人。
四.封导流洞梁俊生负责,用工8人。
五.施工用车:五辆三轮车拉运砼,农用车一辆拉运闸门及负责上游突发事件。
六.塔吊负责离心泵拆除。
导流洞封堵混凝土接触面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导流洞封堵混凝土接触面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一、前言导流洞封堵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旨在解决洞口周围岩体的稳定性和水密性问题。
导流洞封堵混凝土接触面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导流洞封堵混凝土接触面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施工工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力物力;2. 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能够提供优异的密封性能,确保洞口周围岩体的稳定和水密性;3. 混凝土与铜止水板之间的粘接力强,能够有效防止渗水和漏水的发生;4. 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导流洞封堵工程。
三、适应范围导流洞封堵混凝土接触面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适用于矿山水力工程、水库建设、隧道工程等地下工程项目中的导流洞封堵工作。
不仅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工程,而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
四、工艺原理导流洞封堵混凝土接触面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混凝土与铜止水板之间的粘接作用,形成一个坚固耐用的水密层。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确保施工工法能够适应具体的工程要求。
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选择合适的胶粘剂、掌握粘接时间和粘接压力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五、施工工艺导流洞封堵混凝土接触面铜止水粘接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固化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洞口及周围岩体、测量定位、铜板切割和粗糙化处理等;2. 混凝土准备和浇筑:准备和调配混凝土,通过浇筑使其灌注到洞口周围岩体中;3. 铜止水板粘接:将铜止水板粘接到混凝土表面,确保两者之间形成坚固的连接;4. 辅助施工:如填充密封胶、抹平混凝土表面等;5. 固化:让混凝土与铜止水板充分固化,并进行保护措施。
目录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 (1)1、导流洞封堵施工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控制节点要求 (1)1.3 主要工程量 (1)1.4 与引水发电系统标的施工协调 (2)2、主要编制依据 (2)3、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2)4、施工布置 (3)4.1 施工用风 (3)4.2 施工用水 (3)4.3 施工用电 (4)4.4 施工通道布置 (4)5、施工期经常性排水布置 (4)6、堵头混凝土施工 (5)6.1 施工程序 (5)6.2 混凝土设计指标 (5)6.3 混凝土施工 (5)7、施工支洞开挖与支护施工 (9)7.1 施工支洞开挖施工 (9)7.2 施工支洞支护 (11)8、导流洞进口防渗帷幕灌浆 (13)8.1 灌浆帷幕设计 (13)8.2 施工规划 (13)9、固结灌浆 (13)9.1 施工方法 (13)9.2 施工工艺流程 (13)9.3 灌浆施工 (13)9.4 质量检查和验收 (14)10、回填灌浆 (14)10.1 施工工艺流程 (14)10.2 灌浆施工 (14)10.3 质量检查 (16)11、接缝(接触)灌浆 (16)11.1 灌区布置 (16)11.2 灌浆施工 (16)11.3 质量检查和验收 (17)11.4 冷却水管、检查孔回填 (17)12、施工资源配置 (17)12.1 主要设备配置 (17)12.2 劳动力配置 (18)13、导流洞施工进度计划 (19)14、导流洞封堵质量保证措施 (19)15、导流洞封堵安全保证措施 (20)16、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21)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案1、导流洞封堵施工概述1.1 工程概况导流隧洞布置3条,从左至岸依次为1~3号导流隧洞,断面均为17.50m×22.00m(宽×高)城门洞型,其中1号导流隧洞封堵堵头布置在桩号导1号0+918.00m~导1号0+993.00m范围,2号导流隧洞封堵堵头布置在桩号导2号0+791.00m~导2号0+866.00m范围,3号导流隧洞封堵堵头布置在桩号导3号0+664.00m~导3号0+739.00m范围;导流隧洞堵头直接在洞身衬砌混凝土上修建,堵头长度均为75.0m。
导流洞封堵方案导流隧洞封堵水库下闸蓄水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导流洞封堵的施工又是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关键。
导流洞混凝土封堵成败的关键主要是封堵方案的制定、堵头的设计、临时封堵的组织与协调、堵头混凝施工质量的控制。
1 封堵施工1.1 封堵时段及封堵流量XX水电站枢纽工程导流洞封堵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规定“封堵时段宜选在汛后枯水期初”,根据招标水文资料显示,XX水电站10月下旬已进入枯水期,鉴于XX电站枢纽的特殊情况,为了提前达到蓄水条件业主要求我施工单位在6月中旬(预计时间)封堵,并承诺开据XX水务防汛部门的证书(证明我单位在施工中因洪水造成的损失由业主承担),在枯水季节平均流量大约为3~5m3/s;因XX电站枢纽工程的气候条件特殊,在洪水期遇上游下大雨,流量可能达到300~500 m3/s,具有雨水来势猛、洪峰流量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前应特别关注天气,尽量逼开雨水天气。
1.2 施工布置1.2.1 临时道路布置施工临时道路计划修建一条从拌和楼到导流洞出口洞顶到下游围堰,再穿过老钢筋厂从导流洞出口处进入导流洞里面,路宽6.0 m,长约610m,以满足泵车运输砼进入导流洞及混凝土浇筑的其他的一些材料进洞。
1.2.2水、电系统布设(1) 施工用水在施工过程中导流洞有渗水穿过,可以设集水井取水,或是在出口处架设一台抽水泵抽取施工用水。
(2) 施工供电导流洞封堵工程主要施工设备为一台混凝土泵(70kW)、混凝土振捣设备及照明用电,用电负荷不大,故直接就近利用1#变压器的电源接至工作面即可。
1.3 施工安排导流洞封堵在2009年6月中旬进行,到2009年7月上旬导流隧洞封堵完工,采用通仓法浇筑,分上下两层,第一次立4块摸板浇筑3.66m,第二次浇筑剩余的2.76m.工作面的各工序间适时穿插施工。
以上时间为初步,因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排除天气影响,封堵时间约需要20天。
1.4闭气施工方法在XX按要求下闸门后,要对闸门进行闭气处理,处理方法为在闸门前先做一个小围堰,使闸门与围堰之间形成干地,然后用黄土(粘土)把闸门包裹起来,并用挖机(或用人工击实)击实黄土。
导流洞封堵方法导流洞的封堵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在堵头段集水排干后,对原导流洞衬砌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处理。
先底板后边顶拱,底板直接进行人工凿毛,边顶拱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人工进行凿毛,凿毛深度厘米。
2.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对分段、分层、止水、锚杆、钢筋、模板、灌浆廊道进行准确放线,确定位置,并采用红油漆标示于原衬砌混凝土面上。
3. 导流洞封堵分成三段进行浇筑,上游段为堵头段灌浆廊道以上部分,长10米,下游段为堵头段平直部分,中间段根据长度定为一段。
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基础约束层浇筑厚度为米,灌浆廊道两侧浇筑层厚度为3米,其余部位不超过2米。
4. 锚杆施工:堵头段锚杆布置型式为梅花形全断面布设;先搭设满堂脚手架,测量放点。
采用手风钻钻孔,边墙锚杆采用注浆机注浆,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水=1∶∶。
5. 冷却水管安装:在层间施工缝处安装冷却水管。
6. 临时堵头施工:上游面叠梁门后堆叠1m 的水土麻袋墙,高度约4~5m,排水钢管间隙塞满赛实麻袋,麻袋与洞壁之间缝隙采用棉絮、黄泥和彩条布封堵。
麻袋墙后为排架立管,麻袋上下游侧用竹踏板封闭。
临时堵头第一浇筑段后面,再堆叠下游土麻袋墙,高度需比上游略低,便于钢管内的水受水头差作用流向下游,高度约3~4m。
下游麻袋的上下游面利用排架管支撑、用竹踏板封闭,麻袋与洞壁之间缝隙采用棉絮、黄泥和彩条布封堵,同时在下游土麻袋墙后面的导流管管间缝隙抛投三级配碎石。
7. 水下混凝土浇筑:将临时堵头区域的管间渗水封堵成接近静水的状态时,改用水泵将水抽排,边抽水边进行堵头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输送采用泵送办法,泵送设备布置在导流洞出口处,接管长约600m,泵送一级配砼。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水电站导流洞封堵施工技术措施通常,为了满足水库的蓄水需求,水电站通常需要设置导流洞,在完成导流工作后,进行下闸的封堵,以确保电站蓄水发电的正常、稳定运行。
而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导流洞封堵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点较多,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就需要对水电站的导流洞封堵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适合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科学利用该项施工技术,让水电站得到安全、高效的运行。
标签:水电站;导流洞封堵;施工技术1、前言导流洞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导流洞封堵施工中,多采用断流封堵形式,导致施工难度较大,不仅加大了工程量,而且使施工成本大大增加,并延長了施工周期,不利于水电站的高效运行。
而在当前,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导流洞封堵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革新。
2、导流洞开挖常见问题分析(1)地质构造复杂。
在水电站的导流洞封堵施工中,常常会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而增加施工难度,并增加了施工安全隐患。
尤其是在导流洞的开挖过程中,由于整体导流洞较薄,若是洞口的厚度不足,且所处施工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就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破碎岩石结构较多,导流洞风化严重,且岩体因多次构造应力叠加而出现了不稳定结构时,更是会增加施工难度,并容易出现塌方、滑坡等现象,对整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威胁。
(2)地下水丰富。
由于大部分导流洞出口均位于水面下方,致使导流洞的开挖安全、开挖质量容易受到水体的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
而若是基岩裂隙水发达,更是会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困难。
而在施工中,若是采用普通开挖爆破技术,便无法满足导流隧洞质量要求,必须要使用新型且安全的爆破方法,方便施工的正常进行。
(3)施工条件恶劣。
在水电站的导流洞封堵施工中,很容易由于气候条件,而对施工的正常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冬季施工,更是容易增加施工成本,并给施工带来较大压力。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若是水库所处地点的地质条件较长,很容易在爆破影响下,发生塌滑事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
一种水利工程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法说实话水利工程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好多办法,走了不少弯路呢。
我就先讲讲第一步吧,前期准备得做好。
这就像咱做饭得先把食材准备好一样。
你得详细勘察导流洞的各种情况,什么洞体结构啦,周边的岩石性质啥的。
我刚开始就没注意这么多,上来就想直接封堵,结果对导流洞的结构了解不清楚,封堵方案根本行不通。
然后就是材料的选择。
这可不能马虎。
我的经验就是要选强度合适的混凝土,还有用来加固的钢筋之类的材料。
有点像咱盖房子,选砖头和钢筋得讲究质量,要不然房子不结实。
有一次我图便宜选了质量不太好的材料,结果在封堵过程中出现了好多小问题,比如混凝土凝固之后有裂缝,这时候就不得不返工重新弄,可麻烦了。
说到封堵的实际操作,那水的处理是个大问题。
如果洞里有水在流,你直接封堵肯定不行。
我就想了个办法,有点像大禹治水那种,堵不如疏。
我先通过一些临时的排水设施把水排出去一部分,尽量减少水流对封堵施工的影响。
但是这排水设施得注意设置的位置和排水能力,我刚开始设置的排水效率太低,水还是会影响施工,这就需要不断调整排水设施的大小和位置,直到能基本上控制住水流对施工的干扰。
在往导流洞里灌混凝土的时候,速度也要控制好。
不能太快,太快了可能振捣不实,就像咱往容器里装东西,一股脑全倒进去,里面肯定有空隙。
也不能太慢,太慢了混凝土可能就开始凝固了,后面的施工就没法进行。
还有封堵完成之后的加固措施,这个我一开始也没重视。
就像我们做完一件东西之后,应该要检查加固一下。
我就花很少的精力在加固上,结果封堵部分没那么稳固,后来我听取别人的意见,加上了额外的加固措施,像是在周围打入更多的锚杆之类的,这才让封堵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但老实说,这加固部分怎么做到既不耗费太多资源又特别有效的方法,我还在继续探索,有时候也不太确定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够呢。
我现在觉得做水利工程导流洞封堵施工真的不容易啊,每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的,既要参考前人的经验,也要自己不断尝试,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希望我说的这些能给做这件事的朋友一些启发吧。
导流洞3#施工支洞进口封堵砼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导流洞3#施工支洞宽7.5m,高6.8m,纵向坡比为9.25%;城门洞形,直线段高4.8m,圆弧段高2.0m。
封堵段桩号为K0+008.0~K0+016.5,其中K0+008.0~K0+009.5为全断面封堵,K0+009.5~K0+012.0封堵至▽305.3m,K0+012.0~K0+016.5封堵至▽303.3m,封堵砼标号为C15砼,在距离端面0.25m处设置一道BW-Ⅱ遇水膨胀止水条。
堵头形状如图1所示。
2、施工布置
2、施工布置
2.1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拌合站布置在▽370m施工变电站对面的平地上,拌和机为强制式搅拌机。
2.2施工用水电布置
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合用水,计划在变电站内侧的山沟上的某个位置砌筑一个20m3的蓄水池,在拌和站旁砌筑一个70m3的蓄水池,两水池间用PVC管引水。
施工用电主要为夜间施工照明用电、混凝土拌和与振捣用电、钢筋制作与安装用电;混凝土拌和用电从拌和站旁的▽370m施工变电站接引,夜间施工照明及钢筋制作与安装用电从位于其下游侧的变压器处接引。
施工用电在导流洞出口变压器低压侧搭接,最大用电负荷90kW;
2.3施工道路布置
在3#支洞口外铺设临时道路连通310公路和2号公路,以此作为施工道路。
3、施工技术措施
为保证封堵体位于完整围岩段,减少水下施工,封堵体拟设置在K0+005m~K0+013.5m段。
将原封堵墙打开2m宽缺口,作为施工通道。
在K0+015m~K0+021.8m 段设置编织带装土围堰,围堰顶宽0.8m,两边坡度1:1,围堰高3m左右。
封堵混凝土施工分三仓浇筑,第一仓浇至▽304 m,第二仓浇至306 m,第三仓浇至洞顶。
模板采用P3015型钢模现场组装。
砼浇筑用泵车直接接输送管输送,人工平仓,软轴振捣器振捣。
为了保证泵送砼顺利施工,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拟采用C20砼(二级配)。
3.1模板
根据结构物的特点和工程量,模板采用P3015型钢模现场组装。
模板支撑采用在洞底及侧墙基岩面设置锚杆或在下层混凝土预埋锚环,用Φ12mm 钢筋拉条固定。
靠洞内侧模板不拆除。
模板拼装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做到立模准确、支撑稳定牢固,以确保砼的体型尺寸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预埋灌浆管
预埋灌浆管采用Φ25mm钢管。
回填灌浆管路系统均由灌浆管、出浆管、和排气管组成,排气管安装在洞顶最高点。
灌浆管路引至封堵端外,并编号。
3.3缝面处理
3.3.1基础面处理
基础面用人工撬除松动岩块,并将松碴搬运至仓外堆积,用清水将岩面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并进行基础验收。
3.3.2施工缝处理
对施工缝部位用人工凿毛,凿毛标准:无乳皮、粗骨料及中砂微露,并将其清除和清洗干净。
在浇筑下一仓砼前,在先设置BW-Ⅱ止水条,止水条的位置设在距离迎水面25cm处。
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用泵车直接接导管输送至仓面,人工平仓。
仓面作业时搭设工作跳板,人工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顶部浇筑先将堵头靠里侧浇满,盖住顶部止浆条,然后从两侧后退,最后浇筑中顶部。
3.4.1工艺流程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见下图。
3.4.2混凝土浇筑
3.4.2.1仓位验收
混凝土开仓以上各工序完成以后,首先由作业队技术人员对仓面进行初步检查,如发现由不附和设计、施工规范等要求的,必需进行重新调整,然后会同质管部人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并把相关资料如实填写,最后请监理工程师验仓,合格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4.2.2混凝土拌制
采用0.5m3混凝土搅拌机拌制,所有拌制的砼必须按预先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3.4.2.3混凝土入仓和平仓
混凝土拌制后通过溜槽至混凝土输送泵,通过输送管直接入仓。
砼入仓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5m,且不可直接冲击模板,并采取避免砼分离的措施。
砼应均衡上升,高差不得超过50cm,并按一定方向、次序分层平仓,层厚50cm,应随浇随平仓,不得
堆积。
若产生骨料堆积时,应用人工将其产到砂浆较多的部位,避免由此产生蜂窝麻面。
砼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不合格的砼严禁入仓。
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应作工作缝处理。
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砼,重塑的标准是插入式振捣器振捣30s,周围10cm内砼还能泛浆。
浇筑过程中应专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现场技术人员,并及时处理。
3.4.2.4混凝土振捣
砼采用软轴振捣器振捣,振捣器宜垂直插入,如略有倾斜时,其倾斜方向应一致,避免漏振。
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通常以20~30s为宜,避免欠振、过振。
两次插入砼的水平距离以40cm为宜,插入位置呈梅花型布置,并插入下层砼5cm左右,以加强上下层砼的结合,振动棒距模板距离20cm,且不得触动钢筋、埋件和模板,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应辅以人工振捣。
每铺筑40cm高时应振捣一次。
3.4.2.5养护
在砼浇筑完成后,14~18h开始人工洒水养护,以保持砼表面经常湿润,避免裂缝的产生,养护时间为14天。
3.4.2.6拆模
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即可拆模。
3.4.2.7缺陷处理
拆模后,发现砼缺陷,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按“砼缺陷处理作业指导书”和“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处理。
3.5止水带安装
止水带的中间位置与基岩面平齐并用速凝砂浆进行固定。
顶拱部位弧度相对较大,安装在此处的止水带若一次弯折成型,止水带内侧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为减小止水带内侧的弯曲变形,安装时在顶拱1/3部位(左右侧均是)对止水进行断开搭接,搭接长度为20cm,接头挫毛吹净后用万能胶粘接。
4、资源配置
4.1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情况如下表。
4.2设备配置
主要设备配置如下表。
4.3主要材料
5、进度计划
2008年5月16日~200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