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7.11 KB
- 文档页数:15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八》共有“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五个版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三个版块。
(一)教学设计反思通过这节课上课情况来看,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凑,很好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识字加油站”“ 我的发现”,和“ 字词句运用” 三块版块。
在教学时,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发现探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通过老师提示,学生能发现字音读时注意平翘舌区分。
在读准字音后,运用积累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放小鸟又是对字音和字形的巩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在“我的发现”,我鼓励孩子上一活动学习很好,带领他们走进动物运动会,然后,逐个出示运动会代表队,让学生生读出参赛队员的名字,让他们给代表队起名字,尽量让学生自已去探索发现,在总结规律时,我再适当地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帮助,主要让学生自已能发现总结,然后再进行拓展运用。
学习效果良好。
在“字词句运用” 中,我出示图片描绘小女孩的表情,让孩子们猜猜她此时的心情。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积极主动,有兴趣,也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存在问题反思人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不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交流的时间较少。
有些忽视了个别的学生。
但他并无兴趣,只是低头做自己的事。
另外,说好普通话也是我下一步的必须课。
(四)改进措施反思经过这次课堂教学的反思,我深深地懂得让孩子们在快乐与朴实中学语文。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教适合孩子们发展的语文课。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所学字词进行书写和积累;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教学准备
•课本《语文园地八》
•音响设备
•课堂布置
•学生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跟读。
2.教师导读,解释生字生词。
3.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课文赏析
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
2.教师就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引导。
第四步:语文练习
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
第五步: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和练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在课堂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确保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
课后作业设计方面可以更加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故事情节梗概。
2.默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的词语接龙、趣味识字、写字练习等。
具体章节为《小壁虎借尾巴》第一、二自然段及语文园地八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通过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使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园地八的练习。
难点:词语接龙,趣味识字的运用,写字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壁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壁虎的特点,进而引入课文。
2. 学习课文(15分钟)①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②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讲解生字词。
③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 语文园地八(10分钟)① 词语接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② 趣味识字:学生通过观察、联想,识记生字。
③ 写字练习:学生按照田字格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并评价。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壁虎借尾巴》2. 生字词:爬、捉、借、摇、摆、赶、丢、借3. 语文园地八:词语接龙、趣味识字、写字练习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3. 课后阅读《小壁虎借尾巴》全文,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学生对动物尾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生字词。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收集其他动物的尾巴特点,进行分享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认识生字:XX、XX、XX,并能正确书写。
3.能正确朗读课文,表达情感。
### 能力目标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 情感目标5.感受课文中的友情、助人为乐的主题,培养学生爱助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XX、XX、XX。
2.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
3.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2.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八》一册。
2.课文幻灯片或故事图片。
3.黑板、彩色粉笔。
4.教学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以复习的形式引入新课。
2. 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呈现“XX、XX、XX”,让学生认读并正确书写。
•教师可以通过拼音提示、示范书写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3. 听课文•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指导学生听课文,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每组展示讨论成果,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6.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文朗读•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表达能力。
8.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XX、XX、XX,每个生字写三遍。
2.描述一下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字数不少于50字。
3.朗读课文,每天朗读三遍,可复述课文内容。
七、板书设计•生字:XX、XX、XX•主题:友情、助人为乐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课文理解、朗读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如下:1. 诗歌:《春晓》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学会生字词:晓、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故事:《小壁虎借尾巴》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动物尾巴的用途。
学会生字词:壁、虎、借、甩、摇、答、许、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2. 通过故事阅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了解动物的兴趣。
3.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过程:学生观看图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 诗歌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3)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过程:学生跟读、自读,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书写。
3. 故事教学(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尾巴的用途。
(2)学生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3)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过程:教师讲述、学生阅读,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书写。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生字词进行组词练习。
(2)让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过程: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春晓》生字词:晓、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 故事《小壁虎借尾巴》生字词:壁、虎、借、甩、摇、答、许、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
(2)仿照诗歌《春晓》的句式,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6篇)《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篇1语文园地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
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
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如何开发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动,实现教学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实现教学时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
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的。
苏老师执教《语文园地八》这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语文园地教学的一个启示,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
苏老师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发现中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
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
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
如“我的发现”,“读读背背”,“读读记记”等训练,都应该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字、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如上述片断一“读读背背”的教学“快点动脑想一想,看看词语中有什么奥妙?”这一环节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将词语进行归类,如: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是表示人物外貌描写的词语;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是表示心情的词语;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是描写天气的词语,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等,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时的生字词、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抽象难点。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八》的教材。
2.教学课件。
3.学生课堂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和重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课文《语文园地八》(25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老师讲解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故事情节。
3. 课文分析与讨论(1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情感。
2.学生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开讨论,交流观点。
4. 课后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习题答案,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课文:《语文园地八》•目标: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重点:生字词和句子。
•难点:课文中的抽象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得到了提高。
但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和交流,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
下一节课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八》,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关于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家庭角色,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诗歌,感知文字的美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准确识记平仄句,并能与周围伙伴完成相互默追念/默估算任务。
2.让学生了解节日仪式与各种日常质料的小文字,初步体会文字中的节奏与书面风格。
三、教学难点1.以学生擅长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所学到的新知识。
2.想办法让学生进一步解读生动的文字意境和文字思惟。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书籍、诗歌,音乐录音2.学生准备:课本、笔、座位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复习(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答交流。
2.通过一段生动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新课的主题。
第二部分:学习新课(20分钟)1.听读课文,教师讲解生词释义、上下文联系。
2.教师板书平仄句,让学生感知和认读。
3.学生跟读、配合动作表演。
第三部分: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及日常活动经历。
2.教师引导学生对家庭成员情感表达进行交流。
第四部分:诗歌朗诵与讨论(15分钟)1.学生分组,朗诵一首诗歌,组内同学给出表演意见和建议。
2.教师带领学生形成对诗歌情感的共鸣,展示文学之美。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让学生进行简单总结。
2.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课后作业1.撰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的短文,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谢之情。
2.默写诗歌中学过的句子,加强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但在诗歌朗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表达不够自信的情况,需要引导和鼓励他们更多的参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关键字词,提高语文课文的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课文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2 学习活动2.2.1 文字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解释生字生词。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2.2.2 课文赏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用词和表达方式。
•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表演、画画等方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2.3 拓展应用•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赋诗或写故事。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更加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添砖加瓦!。
部编本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教学反思部编本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
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
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词: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学习“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决定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
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
(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
(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
(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学习“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第三支队伍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
(课件出示:难过。
)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
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部编本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八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
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
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词: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学习“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决定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
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
(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
(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
(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学习“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第三支队伍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
(课件出示:难过。
)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
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部编本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学习“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
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
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词: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学习“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决定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
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