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45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第一节湿疹第二节接触性皮炎第三节化妆品皮炎第四节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第五节颜面再发性皮炎第六节尊麻疹第七节药疹第一节湿疹【概述】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临床上有多形性皮损,渗出倾向,瘙痒显著,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临床表现】L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
2.皮损呈多形性,按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期。
(1)急性湿疹:起病急,发展快,皮损广泛而对称,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为主,受热、摩擦和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
(2)亚急性湿疹:一般由急性期转化而来,皮损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伴轻度糜烂和渗出,皮损境界相对局限。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皮损为暗红色斑块,明显苔薛样变,境界清楚,上有抓痕及血痂,常反复发生数月以上。
3.自觉剧烈瘙痒。
4.特殊部位有特殊类型湿疹,如手部湿疹多数起病缓慢,浸润肥厚性斑块,角化明显,表面粗糙、皴裂,甲可变形;面部湿疹多为对称性红斑、丘疹、水疱,受热、日晒等刺激后症状尤为明显。
【诊断要点】L慢性迁延的发病史,一般有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经过。
5.好发于头、面、双耳、手足、前臂及小腿等暴露部位,常对称分布。
6.皮损根据其不同临床期而呈现多形性表现。
7.自觉剧烈瘙痒。
8.有关因素如慢性感染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精神紧张、受热、进食刺激性食物可使症状加重。
【治疗方案及原则】L一般治疗(1)去除可疑病因。
(2)避免局部刺激如搔抓、热水及肥皂烫洗、用力摩擦等。
(3)禁食刺激性或易致敏食物,如酒、鱼、虾、牛肉、咖啡、浓茶及辛辣食物等。
2.全身治疗(1)抗组胺类制剂: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如氯苯那敏、赛庚咤、特非拉丁、阿斯咪哇、西替利嗪、氯雷他咤等选1〜2种配合使用。
(2)钙剂:10%葡萄糖酸钙液IOmI或10%硫代硫酸钠液IOmI静滴,每日1次。
皮肤科皮肤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舒适受损舒适受损与皮肤瘙痒有关。
1.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应积极协助其寻找变应原,消除致敏因素。
2.室内温湿度适宜,夏季不宜长时间开空调,冬季室内干燥时,应使用加湿器。
3.洗澡不宜过勤,夏季每日1次,其余季节每周1~2次,浴后涂抹护肤乳或护肤油,及时修剪指甲。
避免使用肥皂、热水洗澡,忌用手搔抓及摩擦,婴幼儿可戴并指手套,避免穿粗、硬、厚及化纤衣裤,避免烈日曝晒,避免接触化学性物质。
4.可通过看电视、聊天、看书、看报、讲趣闻等分散注意力。
5.瘙痒剧烈时,嘱患者可通过轻轻拍打、按压、按摩以代替搔抓,缓解皮肤瘙痒,切勿将表皮抓破,强调保持局部表皮完整、清洁、干燥的重要性。
局部剧痒、皮温高易致失眠,冷湿敷可降低局部皮肤温度,起到镇静功效。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组胺或镇静药物缓解瘙痒并观察疗效。
7.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腥、辣、酒、鱼虾等易过敏与刺激性食物。
二、疼痛疼痛为皮肤炎症、皮肤完整性受损、神经受到侵袭所致。
1.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根据不同程度的疼痛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提供舒适、整洁、安静、通风、温湿度及采光适宜的环境。
3.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清楚、准确地解释,并将护理操作安排在镇痛药物显效时限内,促使患者身心舒适,有利于减轻疼痛。
4.缓解或解除疼痛的方法(1)物理止痛:应用理疗、按摩及推拿的方法以缓解疼痛。
(2)针灸止痛:根据疼痛的部位,针刺相应的穴位,达到止痛的作用。
(3)药物止痛: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最好在疼痛发生前给药,给药20~30分钟后须评估并记录使用镇痛药的效果及副作用,当疼痛缓解时应及时停药,防止药物的副作用、耐药性及成瘾性。
5.减轻心理压力,不良的情绪可加重疼痛的程度,而疼痛的加剧反过来又会影响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的特点、病程及预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6.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指导患者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意境或一处风景中;运用音乐疗法或有节律按摩、深呼吸,都能起到松弛和减轻疼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