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理__第一章第一节1-1__船舶的发展与分类汇总
- 格式:pptx
- 大小:15.98 MB
- 文档页数:74
第一章船舶适航性控制第一节船舶的发展与分类1 ______是属于按上层建筑型式分类的船舶。
DA.远洋船,沿海船B.中机型船,尾机型船C.潜水船,气垫船D.三岛型船2 以下哪项不是当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色______。
AA.高效率化B.自动化C.大型化D.专业化3 以下对于船舶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______。
BA.螺旋桨推动器是当前船用推动器发展的主要型式B.散货船是最早的专业化船舶C.船舶发展的突出特色是专业化、大型化、自动化D.最大船型的惊人发展,是战后油船发展的最大特色4 20世纪50年月后,钢船建筑的发展,均采纳______。
BA.铆接法B.焊接法C.锻造法D.锻造法5 当前海船上最宽泛使用的主动力装置是______。
BA.汽轮机B.柴油机C.燃气轮机D.汽油机6现代柴油灵活力装置的发展,在低油耗方面已非追赶的主要目标,代之以______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AA.低排放B.系列化C.大型化D.配套化7.______ 是属于按推动动力分类的船舶。
DA.螺旋桨船B.平旋推动器船C.喷水推动船D.电力推动船8.船舶按航区分类有 ______。
DA.远洋船,沿海船B.军用船,民用船C.极区船,内河船D.A和C9.______ 是属于按航行状态分类的船舶。
BA.风帆B.水翼船C.渡船D.载驳船10.按各种运输船舶的用途分类不属于特种货船的是 ______。
B A.冷藏船B.煤船C.运木船D.汽车运输船11.当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色是 ______。
CA.核动力化、自动化、大型化B.迅速化、自动化、大型化C.专业化、自动化、大型化D.小型化、专业化、自动化12.______ 是属于按用途分类的船舶。
BA.远洋船,沿海船B.军用船,民用船C.人力船,柴油机船D.排水型船13.尾机型船的优点是 ______。
DA.装卸效率高B.构造连续C.轴系短D.以上所有是14.______ 是属于按造船资料分类的船舶。
船舶管理(课程目
录)
第一章:船舶适航性控制
第一节:船舶的发展与分类
第二节:船舶的强度和结构
第三节:船舶适航性基本知识
第四节:船舶破损进水对适航性的影响 第五节:船舶适航控制
第二章:船舶防污染
第一节:船舶污染海洋的方式和途径 第二节:船舶防污染的有关公约和法规 第三节: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第四节:船舶防污染文书
第三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
第一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第二节:海上交通安全法
第三节:船舶检验
第四节:实施ISM规则与SMS审核概述
第五节:ISPS规则与船舶保安审核与监督
第六节:船旗国管理(FSC)
第七节:港口国监督(PSC)
第四章:船舶安全应急处理
第一节:船舶搁浅和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第二节:船舶在恶劣海况下轮机部安全管理事项
第三节: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第四节:轮机部防台措施
第五节:弃船时轮机部应急安全措施 第六节:轮机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第七节:船舶应变部署与应急反应
第八节: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第九节:使用船内通信系统
第五章:修船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船舶修理的种类和要求
第二节:修船准备及组织工作
第三节:轮机坞修工程
第六章:船舶人员管理
第一节: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78/95)
第二节:劳动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船员管理法律、法规
第四节:我国轮机部船员职责和行为准则。
船舶管理船舶管理第⼀章:船舶管理绪论1.安全科学的四要素:⼈、机、环境和控制。
2.安全⼯作的四阶段:预测、预防。
检测和应急。
3.船舶的构成:由船体、操纵、导航、通信、动⼒、货物运输和安全等系统构成。
4.船舶营运系统:包括船公司、船舶、货物、船员。
航道和港⼝。
第⼀节:1.船舶安全管理的⽬标:保护海上⼈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使”航⾏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2.船舶安全管理的主要⽅法:包括法制、⾏政、安全系统⼯程、全⾯质量管理、管理标准化、安全⾏为科学、安全教育、安全⽂化建设和安全经济学等。
3.事故树分析法:该⽅法⽤事故树清楚地显⽰发⽣事故的逻辑演绎过程,然后进⾏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的主要原因并计算出事故发⽣的概率。
第⼆章:船舶原理概述第⼀节:1.现代船舶发展的特点:专业化、⼤型化、⾃动化。
2.上层建筑:船楼和甲板室。
(船楼宽度与甲板宽度⼀样或其侧壁板距弦边的距离⼩于4%的船宽称为船楼)3.上层建筑中的各层甲板:a.罗经甲板,⼜称顶甲板。
b.驾驶甲板,该层甲板的舱室处于船舶的最⾼位置。
c.艇甲板,设置救⽣艇或⼯作艇的甲板。
(应急发电机室、蓄电池室和空调室布置在该层)d. 起居甲板。
E。
上层建筑内的上甲板。
F.游歩甲板。
4.主船体的主要部位:艏尖舱、货舱、深舱(除双层底舱以外的)、机舱、艉尖舱。
5.澳⼤利亚式斜梯:是为了保障⼯⼈装卸的安全⽽设置在散货船货舱的斜梯。
6.隔离空舱:专门⽤来隔开相邻的两个舱室,以避免不同性质的液体相互渗透,以及防⽌油⽓渗⼊其他舱室⽽引起⽕灾。
第⼆节:船舶的⼏何形状、特征和主要量度1.船体型表⾯:指不包括船舶附体在内的船体外形的设计表⾯。
a.⾦属船体:型表⾯是船壳外板和上甲板内表⾯。
b.⽊质、⽔泥、玻璃钢船体:指船壳外板和上甲板外表⾯。
2.垂线间长:是艏垂线和艉垂线之间的⽔平距离。
⼀般⽤来代表船长。
3.基线、直⾓坐标:a.基线:中站⾯或中线⾯与基平⾯的交线。
b.直⾓坐标:将中线⾯、中站⾯和基平⾯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O。
船舶管理制度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船舶的安全运行、保护船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船舶管理单位对其所管理的船舶进行管理操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文档化。
第三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设立并完善船舶管理体系,明确船舶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对船舶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程序和文件,对船舶的建造、维护、操作和报废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五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员培训制度,保障船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确保船舶安全运行。
第六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船舶维护和修理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船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能够应对突发事故和灾害,保障船舶及其乘员安全。
第八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环保管理制度,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保护海洋环境,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章船舶管理体系第九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依法设立并完善船舶管理体系,明确船舶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
第十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程序和文件,对船舶的建造、维护、操作和报废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十一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船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建造和运行的管理制度,规范船舶的建造和运行活动。
第十三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船舶及其乘员的安全。
第十四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维护和修理的管理制度,保证船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五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培训制度,确保船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保障船舶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环保管理制度,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保护海洋环境。
第三章船舶管理制度第十七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并不断完善船舶管理制度,规范船舶管理活动。
第十八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加强对船舶的日常检查和监督,确保船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一章船舶适航性控制第一节船舶的发展与分类一、船舶发展概况船舶作为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和造船技术取得的几次重大进步,船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下面几个不同阶段。
首先是在造船材料方面的发展。
船舶经历了木船时代、铁船时代和钢船时代。
19世纪以前,船舶几乎都是木材建造的。
19世纪50年代开始进人铁船全盛时期,时间较短,仅二三十年时间。
19世纪80年代开始,绝大部分船舶均采用钢材建造。
其次是在造船技术的发展方面。
20世纪40年代以前都采用铆接结构,以后部分船舶采用焊接结构,50年代以后基本上都采用焊接结构。
20世纪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最早模块造船的思想,取代了传统的造船方法。
传统的造船方式是指船舶从一开始建造就在船坞中直至整艘船下水、二直在露天进行。
后来造船业发展了模块造船的新技术。
模块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具有独立功能并可以被安装到其他船上的单元。
模块造船的最初阶段实际上是分段造船。
把船舶分成了很多段,同时在车间或其他场所制造,最后在船坞组装,当然在分段时也可能把同一个货舱再分成上下两段。
传统造船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整个建造过程都在船坞中进行,这样的结果就是造船周期过长。
特别是在造船和修船很兴旺的时候就会造成船坞紧张、影响效益。
另外一直在露天作业,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对吸引一流人才的加盟有一定的影响云而采用模块建造的方法后,可以对不同的模块在不同的区间同时建造,在船坞仅仅是组合而已公其具体的优点是船舶设计可以和安装并行,船舶设备可以并行制造和安装,对船壳律造的扰动较少,较少的船台时间,在船体内的安装更快且更舒适,有利于减少在分承包方面的花费,采用标准模块后可以减少组装时间,并减少造价。
最后是在推进装置方面的发展。
最早使用的推进工具是木制的桨、槽,或竹制的篙。
远在公元前4 000年就出现了帆船,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为帆船的鼎盛时期,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被蒸汽机船所取代。
第1页第一章船舶适航性控制第1节船舶的发展、分类一、船舶发展概况发展历程:材料:木船(19世纪前)、铁船、钢船;工艺:铆接(1940前)、焊接(1950后);动力:人力船、帆船、动力船→柴油机;推进器:明轮、螺旋桨(1836)。
现代船舶的发展特点:专业化、大型化、自动化。
二、船舶分类1.按用途分:军用船、民用船。
民用船:运输船(商船)、渔业船、工程作业船、特殊用途船2.按航区分:远洋船舶(无限航区)、近洋船舶(距岸≤200nmile 海域)、沿海船舶(距岸≤20nmile 海域)、内河船舶、极区船舶。
3.按主动力分:蒸汽动力船舶(蒸汽机船、汽轮机船)、燃气动力船舶(内燃机船、燃气轮机船)、电力推进船、核动力船舶。
4.按推进器分:螺旋桨船、明轮船、平旋推进船、喷水推进船、喷气推进船。
5.按机舱位置分:6.按造船材料分:钢船、木船、铝合金船、水泥船、玻璃钢船。
7.按航行状态分:排水型船、潜水型船、腾空型船。
8.按上层建筑结构形式分:平甲板型船、首楼型船、首楼+尾楼型船、首楼+桥楼、三岛型船。
客船、客货船、渡船普通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运输船粮船、煤船、矿石船兼用船(矿石/油船、矿石/散货/油船)特种货船(运货船、冷藏船、汽车运输船)油船、液化气体船、液体化学品船三、三、专用运输船的特点专用运输船的特点1.客船、客货船(Passenger Ship ):《SOLAS 》规定,载客超过12人的船舶。
(中机型;双机双桨)飞剪型船首,首部外飘,设多层甲板;水下线型瘦削,方形系数小,中机型;各层甲板布置旅客住舱、生活娱乐设施;舒适性高,设减摇鳍;水密横舱壁间距小,抗沉性高;防火要求高防火舱壁采用不燃材料(750℃);《SOLAS 》要求,配备足够的救生设施;稳性,旅客集中于一舷不致出现过度倾斜;重心高,干舷高,受风面积大,为保证稳性,底部固定压载(生铁块);航速高,一般双机双桨。
2.普通货船(General Cargo Ship ):俗称杂货船:包装、袋装、箱装、成捆杂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