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4.1 指令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95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指令系统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中央处理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总线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外存与I/O设备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4章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概述寻址方式指令系统20XX年3月15日10时45分概述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某种操作的命令。
微指令,机器指令,宏指令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
它是机器硬件设计的依据,也是软件设计的基础。
它决定了一台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性能和基本功能。
是硬件和软件间的界面。
系列计算机:有共同的指令集,相同的基本体系结构。
CISC和*****X年3月15日10时45分2一个完善的指令系统应满足:1.完备性:指令丰富,功能齐全,使用方便。
1.完备性:指令丰富,功能齐全,使用方便。
完备性 2.有效性程序占空间小,执行速度快。
有效性: 2.有效性:程序占空间小,执行速度快。
3.规整性对称性,匀齐性,规整性:3.规整性:对称性,匀齐性,指令格式和数据格式的一致性。
据格式的一致性。
4.兼容性兼容性:4.兼容性:向上兼容”----系列机中低档机上运行“向上兼容”----系列机中低档机上运行的软件可以在高档机上运行。
的软件可以在高档机上运行。
20XX年3月15日10时45分计算机语言与硬件结构的关系高级语言的语句和用法与具体机器的指令系统无关;低级语言分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他们和具体机低级语言分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器的指令系统密切相关。
器的指令系统密切相关。
汇编语言与硬件的关系密切,编写的程序紧凑、汇编语言与硬件的关系密切,编写的程序紧凑、占内存小、速度快,占内存小、速度快,特别适合与编写经常与硬件打交道的系统软件;打交道的系统软件;而高级语言不涉及机器的硬件结构,通用性强、编写程序容易,件结构,通用性强、编写程序容易,特别适合与编写与硬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应用软件。
编写与硬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应用软件。
20XX年3月15日10时45分4概述机器指令的要素C C C C 操作码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下一条指令的引用指令字(简称指令)即表示一条指令的机器字。
指令字(简称指令)即表示一条指令的机器字。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组成及其内部运行原理。
本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硬件组成、指令系统结构、处理器设计与实现、存储器层次结构、I/O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与组成部件,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2. 掌握指令系统设计与硬件描述语言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理解处理器的主要功能与运行原理,能够进行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4. 理解计算机存储器层次结构、高速缓存、虚拟存储器等相关概念与技术;5. 了解计算机的I/O系统、总线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课程大纲与内容安排1. 第一章:引言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1.3 计算机性能指标与评价方法2.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组成2.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2.2 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与功能 2.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与分类2.4 输入输出设备与接口控制器2.5 总线与主板3. 第三章:指令系统结构3.1 指令的格式与编码方式3.2 寻址方式与寻址模式3.3 指令的执行过程与流水线技术4. 第四章:处理器设计与实现4.1 单周期与多周期处理器设计4.2 流水线处理器设计与优化4.3 异常处理与中断机制5. 第五章:存储器层次结构5.1 存储器的分类与特性5.2 高速缓存的工作原理与替换策略5.3 虚拟存储器的概念与实现6. 第六章:I/O系统6.1 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6.2 I/O接口与设备控制器6.3 DMA技术与中断处理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本课程以理论授课、实践操作、课堂讨论等形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作业、实验报告以及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概述1. 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它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文档旨在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核心知识点,为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硬件提供指导。
2. 计算机系统概述2.1 计算机的定义与分类2.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3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 数据的表示与处理3.1 数制与编码3.2 浮点数与定点数表示3.3 逻辑运算与逻辑电路3.4 算术运算的硬件实现4. 指令系统4.1 指令格式与指令类型4.2 指令的编码与解码4.3 控制单元的功能与设计4.4 指令流水线5. 存储系统5.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3 只读存储器(ROM)5.4 缓存存储器(Cache)5.5 虚拟存储器6. 中央处理器(CPU)6.1 CPU的结构与功能6.2 时钟与同步6.3 寄存器与寄存器组6.4 算术逻辑单元(ALU)6.5 指令执行过程7. 输入/输出系统7.1 I/O接口的作用与分类7.2 轮询与中断7.3 直接内存访问(DMA)7.4 I/O设备的控制8. 总线与互连网络8.1 总线的概念与分类8.2 总线协议与通信8.3 互连网络的设计与优化9. 并行组织与高性能计算9.1 并行处理的基本概念9.2 多处理器系统9.3 向量处理器与流水线处理器9.4 高性能计算架构10.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关键知识点,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的概述,每个部分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才能完全理解。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点和概念可能会被引入,因此持续学习是必要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1.指令、指令系统、虚拟存储器、Cache的地址映像、微命令、微指令、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断系统、中断隐指令、光盘、指令周期、机器周期、节拍的定义指令:指令是指计算机执行某些操作的命令。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
虚拟存储器:将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的地址空间统一编址,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共同管理下,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单一的存储器。
cache的地址映像:在cache中,地址映像是指把主存地址空间映像到cache地址空间,也就是把存放在主存中的程序按照某种规则装入cache中,地址映像有3种方法全相联映像,直接映像,组相联映像微命令:在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中,将控制部件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叫做微命令。
微指令:指控制存储器中的一个单元的内容,即控制字,是若干个微命令的集合。
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外部设备称为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接受计算机输出信息的外部设备称为输出设备。
中断系统:是计算机实现中断功能的软、硬件总称。
中断隐指令:CPU响应中断后,经过某些操作,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这些操作是由硬件直接实现的。
光盘:用光学方式读写信息的圆盘称为光盘。
指令周期:CPU每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都要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通常叫做一个指令周期。
机器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个基本操作。
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节拍:在一个机器周期内,要完成若干个微操作。
这些微操作有的时候可以同时执行,有的需要按先后次序串行执行。
因而应把一个机器周期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对应一个电位信号,称为节拍电位信号。
2.冯·诺依曼等人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教材P2,共3点)。
1)计算机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基本不见组成;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3)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这就是存储器程序的基本含义。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由于题目要求按照题目的格式进行回复,因此将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的格式进行回复。
第一章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之一。
它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并通过解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了解到计算机组成原理对于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它们的功能。
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解析和执行指令,寄存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2.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它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光盘等)。
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正在执行的指令和数据,而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2.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它们使我们能够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并通过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
第三章计算机的指令和指令系统第三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指令和指令系统。
指令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操作单位,它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指令系统定义了计算机所支持的指令的集合和它们的格式。
3.1 指令和指令格式指令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操作单位,它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指令格式定义了指令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常见的指令格式有累加器型、立即寻址型、间接寻址型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mposition课程编码: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64理论学时:52 实验学时:12学分:4适用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先修课程:数字逻辑开课院(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成基础》是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内部工作机制,包括计算机各大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技术,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技术,深刻理解程序在计算机硬件上被执行的过程,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为今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及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授。
2、讲授比较复杂的过程,如指令周期的步骤,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也可以结合实验,讲解数据通路。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尽量完成课后所有习题,帮助消化理解教学内容。
对于典型的习题,应该在习题课上详细讲解。
选讲一些综合性的考研试题,帮助学生开拓思路。
4、注重实验的教学效果,实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做出结果,一定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且能初步进行一些设计。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一)讲授内容:1.1 计算机的分类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3 计算机的硬件1.4 计算机的软件1.5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二)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概念,软件的分类;(2)理解计算机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的构成),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3)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三)重点及难点:重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层次结构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一)讲授内容:2.1 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2.2 定点加法、减法运算2.3 定点乘法运算2.4 定点除法运算2.5 定点运算器的组成2.6 浮点运算方法和浮点运算器(二)基本要求:(1)掌握各种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