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本 课文言知识。 2. 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3. 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了 解本文论证严密和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4. 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深度, 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作者简介
《阿房宫赋》和《六国论》都是对历史进行反思的文 章,请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在写法上的 不同?
1、《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体文章。赋是介于诗和散 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赋这种形式,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 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 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所以它的文学色彩更浓 些,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
后事之师”。
解题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
1.论: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 说理。
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 者提供治国借鉴。
2.《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史论。
六国灭亡,灭不亡是因为武武器器不锋锋利利。 弊端 连词,表因果关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
判断句,用“非”
(割地)贿赂
亏损 表示否定判断
全都,一概
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
道理,原因 不定代词 彼此相继灭亡。 吗 ,有人 互,由此及彼
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对策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