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2020考试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3
生态文明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绿色发展C. 社会稳定D. 技术进步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A. 尊重自然B. 顺应自然C. 征服自然D. 保护自然答案:C3.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 政治稳定答案:C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三生”指的是?A. 生产、生活、生态B. 生态、生存、生活C. 生产、生存、生态D. 生存、生活、生态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A. 生态保护B. 资源节约C. 污染治理D. 军事扩张答案:D二、多选题6.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哪些方面的协调发展?A. 经济B. 社会C. 政治D. 文化E. 生态答案:ABCDE7.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A. 推广绿色能源B.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C. 加强环境立法D.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E. 增加工业排放答案:ABCD8. 生态文明建设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生态工程?A. 水土保持B. 森林覆盖C. 荒漠化治理D. 城市绿化E. 污染物排放答案:ABCD三、判断题9.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互排斥的。
(对/错)答案:错10.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倡适度消费。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发展”的概念。
答案: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它涵盖了清洁能源的使用、低碳技术的推广、循环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五、论述题13.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在线学习课程1.关于绿色产业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量B.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改善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废物排放量D.提高农业及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我的答案:C×答错2.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10.0分)A.以自动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自动化促进化B.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国际化C.以机械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机械化D.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我的答案:D√答对3.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10.0分)A.生物质能C.风能、水能D.化石能源我的答案:D√答对4.在人类的文明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最为尖锐的时代是()。
(10.0分)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生态文明时代我的答案:C√答对1.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有()。
(10.0分))A.尊重与善待自然B.关心自己并关心人类C.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D.保护环境、限制发展我的答案:ABC√答对2.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10.0分))A.能源总量B.资源消耗D.生态效益我的答案:BCD√答对1.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均能耗远低于农村人均能耗。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2.开发和利用非常规气是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页岩气已经开始大规模商业生产。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3.“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由中国提出的,它体现了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4.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3.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答对2.()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
(3.0分)A.2014年8月B.2015年6月C.2015年10月D.2018年6月我的答案:B ×答错3.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
(3.0分)A.40,6B.46,8C.48,6D.50,10我的答案:B √答对4.发展生态工业依据的原理是()。
(3.0分)A.水土肥种、密保管工B.工态学C.现代科学技术D.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我的答案:B √答对5.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0分)A.十九大B.十八大C.十七大D.十六大我的答案:A √答对6.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3.0分)A.城市B.农村城镇D.区域我的答案:A √答对7.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
(3.0分)A.100B.200C.300D.500我的答案:C ×答错8.发展生态产业集群的实质是()。
(3.0分)A.共生理论在产业链接与区域合作中的应用B.加快生态工业设的步伐C.提升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D.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的答案:A √答对9.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1.(易)为建成广西特色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坚持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全面建立()。
(单选题2分)o A.“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o B.限制纳污制度o C.“四项制度”o D.取水许可制度? 2.(易)目前入侵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的外来物种主要是互花米草和()。
(单选题2分)o A.无瓣海桑o B.豚草o C.水葫芦o D.飞机草? 3.(易)漓江流域的桂林市城区、灵川、临桂、阳朔、荔浦、平乐等县,自然条件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展战略是()。
(单选题2分)o A.大力发展杉木等人工用材林o B.适度发展桉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林o C.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漓江沿岸生态森林的建设力度,保护和发展多功能森林o D.发展马尾松人工用材林? 4.(易)南岭山地、桂西南石灰岩地区、南海区域是我国( )优先区域之一。
(单选题2分)o A.旅游开发o B.基础设施建设o C.生物多样性保护o D.农业开发? 5.(易)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旅游观,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
(单选题2分)o A.质量效益型o B.规模增长型o C.协同联盟型o D.市场推进型? 6.(易)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单选题2分)o A.生态公正o B.生态安全o C.新能源革命o D.经济发展?7.(易)优化壮大汽车、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建立以()为中心的汽车—机械产业集群。
(单选题2分)o A.南宁市o B.柳州市o C.桂林市o D.梧州市?8.(易)(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正式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 )生效。
(单选题2分)o A.1980年,1992年o B.1981年,1993年o C.1982年,1994年o D.1983年,1995年?9.(易)2013年,广西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从2009年的66845吨激增至( )。
(单选题2分)o A.505830吨o B.607846吨o C.707920吨o D.807846吨?10.(易)根据《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3年),南宁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期为()。
生态文明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发展B. 社会和谐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 文化繁荣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A. 资源节约B. 环境友好C. 经济发展D. 生态安全答案:C3.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效率性原则D. 封闭性原则答案:D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是什么?A.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B. 绿色发展C. 循环经济D. 低碳生活答案:A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B. 生态、政治、文化、社会C. 经济、生态、文化、社会D. 经济、生态、政治、社会答案:C6.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项不是绿色发展的内涵?A. 绿色生产B. 绿色消费C. 绿色金融D. 灰色经济答案:D7.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律依据是什么?A. 《环境保护法》B. 《森林法》C. 《水污染防治法》D. 《大气污染防治法》答案:A8.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原则?A. 科学划定B. 依法划定C. 严格保护D. 灵活调整答案:D9.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是什么?A. 绿色发展战略B. 蓝色发展战略C. 黄色发展战略D. 白色发展战略答案:A10.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A. 财政转移支付B. 生态产品交易C. 直接补贴D. 间接征税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生态经济B. 生态政治C. 生态文化D. 生态社会答案:ACD2.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些是环境友好型产业?A. 清洁能源B. 绿色建筑C. 循环经济D. 重污染工业答案:ABC3.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些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A.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 减少资源浪费C. 增加资源消耗D. 优化资源配置答案:ABD4.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些是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A. 气候变化B. 生物多样性丧失C. 环境污染D. 资源枯竭答案:ABCD5.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些是绿色生活方式的体现?A. 节约用水用电B. 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C. 增加私家车使用D. 垃圾分类回收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1.对于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煤烟型污染与光化学污染共存和相互耦合B.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中细粒子和臭氧浓度升高C.大气环境的氧化性和酸性降低D.雾霾覆盖面增大,出现时间延长我的答案:C√答对2.下列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中,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是()。
(10.0分)A.城市规模要控制,不应一味扩大、膨胀B.反对耗费资源、金钱,没有实用价值的所谓形象工程、标志工程C.城市交通应以私人汽车为主,增加机动车道数量D.各类建筑的布局要合理,减少对市内交通的需求我的答案:C√答对3.以下对我国CO2排放现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10.0分)A.CO2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B.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要求中国承担减排责任C.每年CO2排放量的增值已经是世界总增值的70%左右D.人均CO2排放量已经低于世界人均值我的答案:D√答对4.在人类的文明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最为尖锐的时代是()。
(10.0分)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生态文明时代我的答案:C√答对1.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生态学的新理念的有()。
(10.0分))A.产业共生B.生命周期管理C.城市矿山D.机器大生产我的答案:ABC√答对2.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10.0分))A.能源总量B.资源消耗C.环境损害D.生态效益我的答案:BCD√答对1.我国大跃进时代的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目前,钢铁工业中已经实现了可燃气体、废水、废渣的循环利用。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3.“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由中国提出的,它体现了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4.核能是绿色能源,但必须十分关注安全问题,包括核废料安全处置及生产事故的严密预防等。
生态文明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 文化繁荣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A. 节约资源B. 保护环境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D3.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
A.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答案:D4.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A. 尊重自然B. 顺应自然C. 保护自然D. 征服自然答案:D5.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
A. 对立关系B. 依赖关系C. 竞争关系D. 和谐关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生态经济B. 生态政治C. 生态文化D. 生态社会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C.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D. 忽视环境问题,只追求经济增长答案:ABC8.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包括()。
A. 政府B. 企业C. 公众D. 非政府组织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理念?()A. 绿色发展B. 循环经济C. 低碳生活D. 污染治理答案:ABCD10.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包括()。
A. 气候变化B. 生物多样性保护C. 跨国污染治理D. 资源开发合作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
()答案:错误12. 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目标。
()答案:错误13.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然环境。
()答案:正确14. 生态文明建设不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答案:错误15. 生态文明建设只关注城市环境,不涉及农村地区。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5%B.1.5%~1.8%C.1.8%~2%D.2%~3%我的答案:D√答对2.()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答对3.()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我的答案:B×答错4.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
(1.0分)A.100B.200C.300D.500我的答案:B√答对5.()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我的答案:B√答对6.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1.0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我的答案:C√答对7.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8.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我的答案:C√答对9.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我的答案:B√答对10.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分)A.开放B.绿色C.美丽D.共享我的答案:C√答对11.2017年11月,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上,()和“落实行动”成为会议的两大关键词,许多国家认为消费者能促进企业行为进而实现低碳转型,引导企业走向更绿色的未来。
2020年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1.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分)A.生态科技B.能源类型C.市场D.资本我的答案:C√答对2.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大类别。
(1.0分)A.5B.6C.7D.8我的答案:B√答对3.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5%B.1.5%~1.8%C.1.8%~2%D.2%~3%我的答案:D√答对4.()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1.0分)A.1986B.1987C.1988D.1989我的答案:B√答对5.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答对6.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1.0分)A.永续发展B.生态公正C.共生和谐D.持续文明我的答案:C×答错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我的答案:D√答对8.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我的答案:A√答对9.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1.0分)A.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成效卓著D.成就卓著我的答案:A√答对10.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容不包括()。
1.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5%B.1.5%~1.8%C.1.8%~2%D.2%~3%我的答案:D√答对2.()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答对3.()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我的答案:B×答错4.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
(1.0分)A.100B.200C.300D.500我的答案:B√答对5.()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我的答案:B√答对6.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1.0分)A.节水排污B.节能减排C.环境友好D.人口协调我的答案:C√答对7.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8.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我的答案:C√答对9.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我的答案:B√答对10.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分)A.开放B.绿色C.美丽D.共享我的答案:C√答对11.2017年11月,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上,()和“落实行动”成为会议的两大关键词,许多国家认为消费者能促进企业行为进而实现低碳转型,引导企业走向更绿色的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进展》考试答案1(单选题).(4分)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B )OA.风能、水能B.化石能源C.太阳能D.生物质能2(单选题).(4分)对于我们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中细粒子和臭氧浓度上升B.大气环境的氧化性和酸性降低C.煤烟型污染与光化学污染共存和相互耦合D.雾霾掩盖面增大,消失时间延长3(单选题).(4分)我们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A)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B.以自动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自动化促进化C.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国际化D.以机械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机械化4(单选题).(4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特地讨论环境问题的会议是(A ) o A.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B.联合国可持续进展大会C.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进展高峰会议5(单选题).(4分)依据生态文明的思想,经济建设应当以(C )为前提和基础。
A.经济进展效率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C.资源环境承载力D.转变自然、制造自然6(单选题).(4分)在人类的文明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最为尖锐的时代是(C )o A.生态文明时代B.原始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农业文明时代7(单选题).(4分)以下对我们我国C02排放现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 C02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B.每年C02排放量的增值已经是世界总增值的70%左右C.许多进展中我国都要求中国担当减排责任D.人均CO2排放量已经低于世界人均值8(单选题).(4分)全球第一座生态工业园区位于(D) °A.英国的曼彻斯特B.西班牙的巴塞罗那C.德国的慕尼黑D.丹麦的卡伦堡9(单选题).(4分)下列城市规划与进展模式中,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是(B )。
A.反对耗费资源、金钱,没有有用价值的所谓形象工程、标志工程B.城市交通应以私人汽车为主,增加机动车道数量C.各类建筑的布局要合理,削减对市内交通的需求D.城市规模要掌握,不应一味扩大、膨胀10(单选题).(4分)关于绿色产业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考试答案01-20单选题(每题2分)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B、可持续C、又快又好D、协调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
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C )轨道。
A、民主化B、规范化C、法制化D、有序化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B )。
A、能量梯次使用B、以上都是C、物质闭路循D、以上都不是4、(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C、循环发展D、生态发展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B、生态文化C、生态和谐D、生态精神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B、价值论视角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D、文化形态的视角7、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B、二C、三D、五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B )A、艰巨性B、人文性C、长期性D、复杂性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 )A、两者都不是B、两者都是C、经济结构D、能源结构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A )A是错的A、生物修复B、植物修复C、物理与化学修复D、以上都是11、(A )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B、生态文明C、生态和谐D、生态文化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A、生产方式层次B、物质层次C、生活方式层次D、以上都不是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生态文明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经济增长优先B. 环境保护优先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 资源开发优先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A. 改善生态环境B. 促进绿色发展C. 提高资源利用率D. 增加污染物排放答案:D3. 生态文明建设中,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推广绿色能源B.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C. 增加森林砍伐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二、多选题4.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E. 生态建设答案:A, C, D, E5. 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A. 推广节水技术B. 减少塑料使用C. 增加煤炭开采D. 建立自然保护区E. 推进绿色交通答案:A, B, D, E三、判断题6.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
答案:错误7.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答案:正确8.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9.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关系到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0. 描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理念。
答案: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1.()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一个法制、公平、正义、诚信、有序的社会,可以把环境保护的理论和要求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带动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升。
A 科技创新B 法制建设×C 社会进步D 经济发展模式2。
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环境权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A 专项行动B 春雷行动C 清零行动D 护卫蓝天行动3.()等部门规章的颁布,保障了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A 《环境保护法》B 《刑法》C 《民法》D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4。
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信息公开制度,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关系的重要保障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引导重污染企业公开环境信息B 鼓励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C 健全公众环境听证制度D 保障公众参与权与监督权5.今后一个时期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 加快江河湖海水环境治理B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C 实施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D 加强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6。
国水和大气环境污染还十分突出,全国大江大河仍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水体水质。
A III类B IV类C V类D劣V类7。
为了继续深化减排工作,国家加大了“三河三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力度.下列不属于“三河”的是()A 黄河B 淮河C 海河D 辽河8。
为了继续深化减排工作,国家加大了“三河三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力度。
下列不属于“三湖"的是()A 太湖B 巢湖C 滇池D 潘阳湖9。
实现2020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任务。
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C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制度D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10.为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区域联防新机制,应继续完善()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重点区域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A 京津冀B 长三角×C 珠三角D 川渝?11。
1.在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
(3.0分)A.敬畏自然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D.顺应自然2.()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3.0分)A.可持续发展B.阶段性发展C.绿色发展D.永续发展3.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3.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4.()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
(3.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5.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3.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6.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3.0分)A.10%B.23%C.32%D.35%7.()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3.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8.()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3.0分)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9.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
(3.0分)A.节约能源资源B.开展新能源革命C.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D.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10.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3.0分)A.1%~1.5%B.1.5%~1.8%C.1.8%~2%D.2%~3%1.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自测题答案单选题(共5题,每题4分)1 .钢铁工业的三个循环中不正确的是?A.煤炭的循环利用B.水的循环利用C.废渣的循环利用D.可燃气体的循环利用参考答案:A2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哪一个国际会议上同意实施的?A.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B.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参考答案:C3 .以下关于持久性有机物描述错误的是?A.使雄性激素增多B.具有毒性C.能在环境中持久的存在D.能通过大气输送至很长距离之外参考答案:A4 .生态城市的实质是?A.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B.文化-经济-社会复合系统C.自然-绿色-社会复合系统D.自然-经济-资源复合系统参考答案:A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哪一年通过在世界各国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A.2016B.2013C.2010D.1999参考答案:B多选题(共5题,每题 10分)1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A.减量化B.再循环C.环保化D.资源化参考答案:ABD2 . 2030年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包括哪几个方面:A.经济发展B.文化繁荣C.社会进步D.环境保护参考答案:ACD3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展现出的领导力体现在:A.中国承诺,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将达到峰值B.中国宣布,将于2017年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C.中国宣布, 将启动“绿色电力调度计划”D.中国决定,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1亿美元气候融资参考答案:ABCD4 .绿色大学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包括:A.绿色教育B.绿色科技C.绿色校园D.绿色实验参考答案:ABC5 .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包括:A.尊重与善待自然B.创新与可持续发展C.关心自己并关心人类D.着眼当前并考虑未来参考答案:ACD判断题(共5题,每题 6分)1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对错参考答案:对2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公平的发展理念。
2020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参考答案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
(1.0分)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特殊性原则我的答案:D√答对2.通过金融契约将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是()。
(1.0分)A.绿色信贷B.绿色债券C.绿色发展基金D.碳金融我的答案:B√答对3.21世纪初的前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1.0分)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我的答案:D√答对4.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
(1.0分)A.发展低碳经济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D.发展共享经济我的答案:A√答对5.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0分)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我的答案:D√答对6.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
(1.0分)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我的答案:A√答对7.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1.0分)A.城市B.农村C.城镇D.区域我的答案:A√答对8.()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1.0分)A.可持续发展B.阶段性发展C.绿色发展D.永续发展我的答案:C√答对9.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10.()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A√答对11.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专门研究环境问题的会议是()。
(10.0分)
A.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B.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
C.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
我的答案:B√答对
2.对于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
A.煤烟型污染与光化学污染共存和相互耦合
B.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中细粒子和臭氧浓度升高
C.大气环境的氧化性和酸性降低
D.雾霾覆盖面增大,出现时间延长
我的答案:C√答对
3.全球第一座生态工业园区位于()。
(10.0分)
A.丹麦的卡伦堡
B.德国的慕尼黑
C.英国的曼彻斯特
D.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我的答案:A√答对
4.关于绿色产业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
A.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量
B.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改善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废物排放量
D.提高农业及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我的答案:D√答对
1.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10.0分))
A.能源总量
B.资源消耗
C.环境损害
D.生态效益
我的答案:BCD√答对
2.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生态学的新理念的有()。
(10.0分))
A.产业共生
B.生命周期管理
C.城市矿山
D.机器大生产
我的答案:ABC√答对
1.核能是绿色能源,但必须十分关注安全问题,包括核废料安全处置及生产事故的严密预防等。
(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3.目前,钢铁工业中已经实现了可燃气体、废水、废渣的循环利用。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由中国提出的,它体现了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
(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