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3.08 KB
- 文档页数:3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狡黠(xiá)B. 颓废(tuí)C. 喧闹(xuān)D. 脂粉(zh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茁壮B. 喧哗C. 暴燥D. 风采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喜欢在公园里散步,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迷人:令人陶醉)B. 他用狡黠的眼神看着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
(狡黠:形容人诡计多端)C.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曲折:形容事物复杂多变)D. 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比喻成绩优异)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和哥哥去公园散步,他很高兴。
B. 老师让我们回家复习功课,我们要认真完成。
C. 这部电影的情节很感人,让我流下了眼泪。
D. 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我们都很健康。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B.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C.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D.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比喻)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拟人)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比喻)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拟人)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贮藏(zhù)铁锹(qiāo)熏陶(táo)B.恪守(kè)感慨(kǎi)酝酿(niàng)C.贮蓄(zhù)稍纵即逝(shāo)神采奕奕(yì)D.跻身(jī)咄咄逼人(duō)悲天悯人(mǐn)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straight 拍案而起震聋发聩B.幅员狼藉走头无路C.追溯狰狞不知所错D.颁发狼藉消声匿迹答案:A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直击人心,让全场听众振聋发聩,获益匪浅。
B.他拍案而起,扔下手机,拂袖而去。
C.他追溯了自己的过去,感慨万分,决定重新开始。
D.他的演讲内容丰富,引经据典,令人敬佩。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古典名著,使我受益匪浅。
B.为了避免交通堵塞,我们应该选择绿色出行。
C.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D.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喜欢在早晨跑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B.《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C.这个问题很难,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D.他高兴地说:“我成功了!”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答案:√2.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
()答案:√3.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答案:√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答案:√5.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风云。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____集,其中包括《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目。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拘泥(nì)B. 蒸馏(liú)C. 酝酿(niàng)D. 倔强(ji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翩翩起舞B. 人才辈出C. 豪言壮语D. 味同嚼蜡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B.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C.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D. “你明天去吗?”他问道。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 崇高B. 伟大C. 贫穷D. 富裕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树叶在风中跳舞。
B. 树叶在风中跳舞。
C. 树叶在风中跳舞。
D. 树叶在风中跳舞。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B.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C.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D. 他努力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B.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C.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D.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开八中2021届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命题教师:昝文平一、语文知识积累。
〔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以下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烂漫〔làn〕酝酿〔niàng〕B、衬托〔hōng〕抖擞〔sǒu〕C、澄清〔chéng〕拆散〔chāi〕D、棱镜〔líng〕娇媚〔mèi〕应和〔yìnghè〕创伤〔chuāng〕贮蓄〔zhù〕憎恨〔zèng〕混为一谈〔hùn〕花团锦簇(cù)煞有介事〔shà〕众目睽睽〔kuí〕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根底,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平安,防止不发生事故。
4、以下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假设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以下句子与原文相附的是〔〕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快乐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动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闲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C、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伟大的父亲。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维(xiān)拥挤(jǐ)矫健(jiǎo)颤栗(lì)B. 炽热(chì)咀嚼(jué)恬静(tián)骨髓(suǐ)C. 脚踝(huái)稚嫩(zhì)沉湎(miǎn)狡黠(xiá)D. 聚拢(lǒng)嘹亮(liáo)憧憬(chōng)翩跹(xiā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隽永恬谧风雨飘摇呼天抢地B. 铺垫琢磨脍炙人口一劳永逸C. 偶尔留连忍俊不禁丢三落四D. 领略瞩目世外桃园倾盆大雨3.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形容雨势极大,好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B. 风雨飘摇:形容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C. 留连:形容留恋不舍,舍不得离去。
D. 憧憬:向往,理想。
二、填空题4. 《木兰诗》中,“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品质。
5. 《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的意思是()。
6. 《济南的冬天》中,“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秀气”的意思是()。
7. 《植树的牧羊人》中,“1920年,他在普罗旺斯高原买下了一片荒地,一住就是30多年,直到1945年去世”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8. 《太空一日》中,“过了两三天,我听不到那奇怪的声音了,失重的感觉也慢慢习惯了”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9. 《河中石兽》中,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了“石兽为何没于沙中,久不能出”的问题,这叫()。
10. 《老王》中,作者写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表现了老王()。
三、阅读题(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一只狼径直向前走,另一只狗坐在路边露出牙齿,发出挑衅的咆哮。
②“你太自不量力了,你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你真的想打架吗?”狼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一)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90分钟2.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朗读《春》,让我们感受到山的lǎng润和小鸟嘹亮的歌声;朗读《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zhù蓄绿色的水藻和橙清的河水;朗读《雨的四季》,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骄媚;朗读《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北海菊花的淡雅、高洁……(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嘹亮()淡雅()(3)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lǎng润() zhù蓄()(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应运而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B.秋天的杏林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只要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D.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4.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2分)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太阳,驱散黑暗,留下光明。
5.古诗文默写。
(10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论语>》十二章》(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两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35分)1.(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秋不像夏那样热烈而又粗犷.。
蓝天和水一样澄.清,天上是淡淡的白云,水中有微微的波皱。
云xiāo 间吹过温暖的气息,送来了zhàn 放的菊花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
享受着这美好的秋天,愉悦的心情( )。
。
(1)(2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犷. ②澄. 清 (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云xiāo ②zhàn 放(3)(3分)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A .油然而生 B .喜出望外 C .咄咄逼人 D .美不胜收 (4)(4分)请你写几句话为语段结尾。
要求:①用上“热闹”和“静谧”这组反义词,②与语段开头照应。
2.(8分)自然带给人遐思。
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他的发现。
无论是朝暮,还是四季,都别具特色——(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朱自清《春》);(2)江上早春又别有一番昼夜冬春更替的气象“ , ”。
(王湾《次北固山下》);(3)山水有情,似乎陪伴诗人旅行“ ,影入平羌江水流”。
自然风景予人以高邈情怀——(4)曹操山水于胸,“日月之行, ”以浪漫的笔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5)心有山水的颜回“ , ,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6)孔子望着流水,咏叹“逝者如斯夫, ”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3.(13分)班级正在开展“走进《朝花夕拾》”读书汇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活动前:(1)(4分)班级准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蓝本,把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部分内容编排成一个课本剧,请你完善编排流程。
第一步:认真研读《阿长与〈山海经〉》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演员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2)(2分)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强调了倾听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
(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答案:B、烘托(hōng)抖擞(sǒu)创伤(chuāng)花团锦簇(c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答案: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答案: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XXX,原名XXX,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5、下列句子与原文相附的是()答案:A、鸟儿将XXX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动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答案: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①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④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A、妈妈说:“你这个孩子,怎么总是**懒懒散散**的,一点也不上进。
”B、这首诗用了很多**生僻**的字,让人看了感到很高深。
C、她的演唱**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D、他的表现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大家都认为他是最优秀的。
改写:A、妈妈说:“你这个孩子,为什么总是这么懒散,一点也不上进。
”B、这首诗用了很多不常见的字,让人看了感到很高深。
C、她的演唱方式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D、他的表现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大家都认为他是最优秀的。
待XXX与友期待齐游,XXX先至,友未至,XXX怅然自失,遂归。
友至后,XXX来过,乃往访之,XXX曰:“吾已归矣。
”XXX:“何以?”XXX曰:“待子者,子不至,吾以为XXX不欲来也。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山B.水C.木D.火2.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温故知新B.不耻下问C.见义勇为D.三人行必有我师3.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4. 下列哪个故事是出自《西游记》?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猪八戒背媳妇C.沙僧取经D.唐僧骑马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人D.心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
()4.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4.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出自《静夜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 请简要介绍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5.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来阐述你对学习的态度。
2. 请用唐代诗歌中的诗句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感受。
3. 请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来解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来描述一次你自己的经历。
5. 请用李白的诗句来描绘一次美丽的景色。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诗文。
(共10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 (4)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 ,不亦君子乎? (《论语》)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 。
(8)《〈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8分)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 y ùn ni àn ɡ着早春的生机, A ,zh ù x ù着金秋的硕果,昭示着寒冬的希望。
B 通过一次次亲身体验的刻骨铭心,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
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勇敢地接受风雨的洗礼。
不再接受父母是荫.蔽,不再把“自由”与“放纵”混.为一谈。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①y ùn ni àn ɡ ②zh ù x ù ③荫.蔽 ④混.为一谈 (2)请在A 处根据上下文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2分) (3)文中画线句B 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论语》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B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喧嚣(xiāo)B. 拥戴(dài)C. 摩挲(mā)D. 颠簸(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恣意B. 炽热C. 颠簸D. 纤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B.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C.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D.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4. 下列词语中,与“骄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骄纵B. 骄傲C. 骄傲D. 骄傲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
B.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C. 我们学校的学生多。
D.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6. 下列词语中,表示“形容人”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B. 落落大方C. 倾国倾城D. 风华正茂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儿轻轻地吹过。
B. 风儿轻轻地吹。
C. 风轻轻地吹过。
D. 风轻轻地吹。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唱歌。
B.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C.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D.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朝霞”的“霞”字笔画数是__________。
2. “朝霞”的部首是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翘首(qiáo shǒu)B. 稚嫩(zhì nèn)C. 悠然(yōu yán)D. 悲怆(bēi chu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瑰丽B. 倾轧C. 沉浸D. 哀愁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计划。
C. 他虽然努力学习,但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
D.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5.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C.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D.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B.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C.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D.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语重复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8. 下列句子中,没有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9. 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A. 朱自清B. 老舍C. 鲁迅D. 巴金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碧绿B. 鸟语C. 花香D. 温暖4. 《背影》中描述的父亲是什么职业?A. 教师B. 医生C. 商人D. 工人5.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形容人很多”的?A. 人山人海B. 一丝不苟C. 五颜六色D. 自由自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
()3. 《匆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时间的流逝。
()4. 《论语》是孔子所著。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以规矩,______方圆。
”2. “______,草色入帘青。
”3. “读万卷书,行______里路。
”4. “一日不见,如隔______秋。
”5. “______山鸟语,时鸣春涧中。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春》这篇文章的主题。
2. 请简要介绍《背影》这篇文章的情节。
3. 请简要介绍《匆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4. 请简要介绍《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
5. 请简要介绍《论语》这本书的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春》这篇文章的内容,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色。
2. 请根据《背影》这篇文章的内容,描述一下父亲的形象。
3. 请根据《匆匆》这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时间流逝的看法。
4. 请根据《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内容,描述一下济南冬天的天气。
5. 请根据《论语》这本书的内容,谈谈你对孔子的理解。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春》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2. 分析《背影》这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拥挤(yōng jǐ)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沉着(chén zhù)拥挤(yōng jǐ)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沉着(chén zhù)拥挤(yōng jǐ)纷至踏来(fēn zhì tà lái)D. 沉默(mò)拥挤(yōng jǐ)纷至踏来(fēn zhì tà lá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B. 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òng dì)风驰电挚(fēng chí diàn zhì)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B.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篮球打得很好。
D. 我对他的成绩表示怀疑,认为他一定是作弊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们的友谊像金子一样珍贵。
(珍贵:宝贵,贵重)B. 雨后的田野,空气特别清新。
(清新:新颖,新鲜)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丰富:种类多,数量大)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天籁之音。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6分)(本题8分)走入初中,同学们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学期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主要是“重阳赏菊花”和“参观国家博物馆”。
1. 10月4日重阳节后,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参观菊花展,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请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①走进主展区北海阐福寺,人们霎时会被眼前的各色菊花深深吸引。
那丛丛簇簇的菊花随风摇摆,像亭亭玉(丽、立)的少女翩翩起舞,无比(娇、骄)媚。
阐福寺院内共设(制、置)14间展棚,集中展示了一千余盆利用短日照技术调控花期的各种菊花。
②前院及周边还散布着悬崖菊、多头菊、并蒂.菊等。
特别是并蒂菊,五六朵菊花并列生长在一条茎.上。
③它们的朝向不同,花朵紧紧贴在一起,像姊妹永不分离一样,令人瞪目结舌。
悬崖菊、塔菊、球菊、多头菊也相映成趣;有的全部盛开,争奇斗艳,毫不吝啬地展现它们的魅力;有的好似在和游人捉迷藏,在花叶的荫蔽下匿.笑,憨态可掬;④还有的含苞(待、侍)放,好像在贮.蓄力量,想早些看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1)(2分)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蒂(dì) 茎(jīng ) 匿(nì)笑 贮(zhù)蓄 B .并蒂(tì) 茎(jìng ) 匿(nì)笑 贮(chǔ)蓄 C .并蒂(tì) 茎(jìng ) 匿(ní)笑 贮(zhù)蓄 D .并蒂(dì) 茎(jīng ) 匿(ní)笑 贮(chǔ)蓄 (2)(2分)检查文段,结合内容和词语意思,文中加粗词语选择错误的一项是( )A .因为形容花姿态美好挺拔,所以“亭亭玉立”正确。
B .因为表现花朵娇艳、美丽、多姿,所以“娇媚”正确。
C .因为寺院内设立、提供展棚,所以“设制”正确。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杜甫B. 王勃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B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高兴C. 讲解D. 读书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快速、迅速B. 勤奋、努力C. 欢乐、愉快D. 研究、探讨答案:DA. 破釜沉舟B. 亡羊补牢C. 背水一战D. 指鹿为马答案:A5.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B.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C. 春风又绿江南岸D. 碧云天,黄叶地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
(√)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长篇小说。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李白的诗句。
(×)5.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是诸葛亮与周瑜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青青子衿,_______。
”(悠悠我心)2. “海内存知己,_______。
”(天涯若比邻)3. “床前明月光,_______。
”(疑是地上霜)4. 《咏鹅》的作者是_______。
(骆宾王)5. “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
”(人至察则无徒)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卖油翁》的故事情节。
答案:《卖油翁》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通过卖油翁的自若表现,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 请写出《静夜思》的全文。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请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说做事要一气呵成,如果中断再继续,就会越来越没有动力,最终。
4.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的形象。
精品文档. 土地坳镇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统考试题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第I卷(每小题3分,共30分)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 嗥.鸣(háo)迭.起(dié)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B .彷.徨(páng) 花圃.(pǔ)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C .凹凼.(dàng)涎.水(dián)徘徊.(huái)烟雾缭绕.(rào)D .校.注(xiào)弄.堂(nóng) 倔.强(jué)潜.移默化(qi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人声鼎沸万丈狂澜芳草萋萋锋芒必露B、慷慨淋漓锲而不舍历尽心血刮目相待C、妇儒皆知鞠躬尽瘁寻欢作乐一反既往D、迥乎不同亦复如是杂乱无章家喻户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B.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D.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三个学校的老师利用周末时间下乡进行精准扶贫工作。
D、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关村企业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踏步迈进。
B、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C、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与艺术家“心有灵犀一点通。
”D、对联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严肃的,也有谐趣的,既有喜庆的,也有悲怨的。
6、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3分)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 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写于普法战争时期,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
C.《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D.《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8、9、10题。
(9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B.若孰若.孤以.钱覆其口若.毒之乎C. 过及鲁肃过.寻阳 D.见见.往事耳是非功过.自有后人定风吹风吹草低见.牛羊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拜蒙母”“结友”,侧面烘托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C.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D.本文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语言描写言简义丰。
第II卷(共120分)一、(24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分)译文:(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分)译文: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2),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寒光照铁也。
(《木兰诗》)(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光未然《黄河颂》)13、古诗鉴赏(6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3分).14、综合性学习。
(6分)学校团委开展了“雷锋在我心,助人我先行”的主题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围绕主题,请你设计两个活动方式。
(2分) (2)活动二:请你为雷锋写一段颁奖词。
(4分) 二、(36分)(一)阅读杨振宁的《邓稼先》节选,完成15—18题(18分)①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
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②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④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⑤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
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⑥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⑦“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
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⑧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⑩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⑾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5、请概括出选文叙述邓稼先的两件事。
(4分) 16、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4分)17、怎样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5分)18、钱三强选聘邓稼先,葛罗夫斯选聘奥本海默,其实这样的“伯乐”还很多,请再举出一个事例。
(5分) (二)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完成19—22题(18分)①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
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
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
他一瞪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②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
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③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
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
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④“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⑤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⑥“我可还得在这儿住,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⑦“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⑧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
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