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企业文化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41
HONDA 哲学(1998/5/16)●基本观念尊重个性三个喜悦●HONDA公司宗旨我们放眼全球,竭尽全力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让全世界的用户满意。
●运营方针●经常保持梦想和朝气●尊重理论、创意和时间●热爱工作,注重信息和感情的交流●共同创造和谐、有条不紊的工作流程●勿忘不断的研究和努力序文HONDA公司今年迎来创立50周年。
1948年由本田宗一郎创建的小小的HONDA厉尽50年的沧桑岁月,已发展壮大成为世界著名的企业。
HONDA成长的原动力之一来自本田宗一郎和藤泽武夫这两位创始人的领导。
这两位创始人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企业哲学。
我们事业活动的基础经常存在于这企业哲学。
它成为HONDA集团的所有企业和在企业里工作的人们的行动和判断准绳。
全世界的HONDA的伙伴必须理解、尊重、共享和实践HONDA企业哲学。
在这50年间经常保持锐意进取的旺盛斗志,向世界各地提供产生于自由豁达的企业风土的产品和服务。
其结果,赢得了广大用户和生意伙伴的大力支持。
人们所赋予HONDA 的作用和责任逐年提高。
HONDA之所以赢得了今天这种局面,是由于在HONDA的所有人们从各自的立场和作用出发实践HONDA企业哲学的结果。
作为深受世界欢迎、深受社会期待与信赖的企业,我们期望永远保持已经取得的业绩。
为此我们在世界各地要以HONDA 企业哲学为准绳判断事物,付诸行动,不断积累成绩。
在迎来公司创立50周年之际,我们在1992年修订的HONDA哲学的基础上,把今后的经营环境充分考虑进去,重新向世界各地发送HONDA哲学。
『HONDA』哲学不单单是「词句」。
我们每个人作为主人翁充分理解HONDA哲学,并通过实践使社会接受它,在这一点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我们相信,反复理解,反复实践HONDA 哲学,是能够向社会提供新的价值的源泉,并且必定会创造出新的企业文化。
1998年3月16日取缔役社长川本信彦基本观念、公司宗旨、运营方针的位置设定●基本观念HONDA的企业哲学的核心是1956念制定的「公司宗旨」。
本田的企业文化
1. 信念与理念:本田的企业文化注重信念和理念的积淀,公司始终坚持以“为人类创造价值”为使命,以“不断创新,超越自我”为核心理念,引领着本田的未来发展。
2. 自主创新:本田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引领产业发展的潮流,致力于探路与研发更加安全和可靠的车辆和零部件,在技术上不断实现创新。
3. 客户至上:本田的企业文化注重客户至上,公司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本田建立了可持续的客户关系,并始终努力满足客户需求,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最终标准。
4. 团队合作:本田的文化倡导团队合作,公司重视员工间的相互配合、沟通和协作,提倡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 社会责任:本田的企业文化注重社会责任,公司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使命和责任,在环保方面积极实践,致力于推动社会的环保意识,并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广汽本田企业文化基本理念-回复广汽本田(Guangqi Honda)作为广汽集团(GAC Group)和本田汽车(Honda)联合组建的合资企业,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基本理念。
这些理念既是广汽本田员工行为准则的核心,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广汽本田的企业文化基本理念。
一、回顾历史背景广汽本田成立于1998年,是广汽集团和本田汽车共同合资成立的企业。
在初期的发展阶段,企业的重心主要放在技术转移和生产线建设上。
然而,广汽本田始终意识到,只有创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广汽本田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广汽本田的企业文化基于以下几个核心理念:人本、追求卓越、持续创新、诚信合作、关注社会责任。
首先,以“人本”为理念,广汽本田注重关怀每一位员工的发展和尊重个人价值。
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员工的发展,因此广汽本田通过提供培训机会、搭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提供多元化的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励员工自我实现和追求卓越。
其次,广汽本田引领员工追求卓越。
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和拓展个人潜力的价值。
广汽本田积极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卓越的执行力,通过持续的目标设定和业绩考核,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不断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绩效。
第三,持续创新是广汽本田的核心价值观。
广汽本田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并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
因此,广汽本田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确保这些创新思维能够转化为真正的商业价值。
其次,广汽本田坚持诚信合作。
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鼓励员工坦诚交流和积极互助,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广汽本田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展现个人才华,并认可和奖励他们的贡献。
最后,广汽本田积极关注社会责任。
企业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仅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也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
本田汽车公司企业文化
本田汽车公司
Honda of America
本田汽车股份
企业原那么
我们要具备国际观,尽心尽力提供效率最高但价格合理的产品,以满足全世界顾客的需要。
管理政策始终保持着上进和年轻的心。
重视扎实的理论根底,开展新的想法,并充分利用时间。
乐在工作,并持续提升工作环境的良好气氛。
不断提高工作流程的顺畅度。
重视研究与努力的价值。
本田汽车美国制造厂经营重点本田汽车美国制造厂的经营重点为:一、平安至上。
二、品质第一。
三、重视生产力。
经营原那么高品质的工作表现。
学习、思考、分析、评估及改进。
可靠的产品。
交货准时、品质精良、水准一致。
更良好的沟通。
仔细聆听、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年度标语:“了解客户的需求,超越客户的要求”。
世界知名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大全世界知名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概览企业文化对于HR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陌生的词,而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却始终还是一个新词,并不被所有的企业所重视。
而其中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很少由企业有一个标准的定位,这让我们的HR在日常的招聘培训和各项标准制定之中,都有很多的不便。
这里,我在别的地方看到有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整理了一下,拿来分享,不管能不能借鉴,最少可以学习一下,也拓展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哈。
波音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永为先驱,尽善尽美。
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领导才能、主人翁精神。
百事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开诚布公、多元化、包容性。
戴尔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戴尔通过重视事实与数据,建立对结果自我负责的信念来凝聚所有戴尔人。
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安全、健康和环保、商业道德、尊重他人和人人平等。
飞利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客户至上、言出必行、人尽其才、团结协作。
福特汽车的核心价值观:客户满意至上,生产大多数人买得起的汽车。
丰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上下一致,制成服务;开发创造,产业报国;追求质朴,超越时代;鱼情友爱,亲如一家。
本田汽车的核心价值观: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
惠普的七大核心价值观:我们热忱对待客户;我们信任和尊重个人;我们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我们注重速度和灵活性;我们专注有意义的创新;我们靠团队精神达到共同目标;我们在经营活动中坚持城市与正直。
惠而浦的核心价值观:以自豪、热诚及卓越表现进入世界每个角落,每个家庭。
IBM的核心价值观:诚心负责、创新为要、成就客户。
爱立信的核心价值观:专业进取、尊爱至诚、锲而不舍;虽然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已有30多年历史,但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被吹捧得神一样的知名公司,我们很少能够在身边的世俗世界中发现文化强企的鲜活案例。
事实上,柯达的核心价值观:尊重个人、正直不阿、相互信任、信誉至上、精益求精、力求上进、论绩嘉奖。
肯德基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顾客满意、沟通合作、奖惩分明、提供机会。
广汽本田企业文化引言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本田)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是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
在国内轿车项目中,广汽本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道路。
广州本田成立以来,不但在生产经营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也是硕果累累。
广州本田企业文化的精髓是本田哲学,广州本田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在本田哲学的基础上而展开。
一、广本文化作为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立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其经营宗旨就是实现广州本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获得最大利润。
企业文化内容以日本本田为基础,融合中方的特点而成。
日本文化属于高度关系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家和佛教思想构成其文化底蕴。
其基本价值观是强调以人文本,以德为先;重视群体合作,倡导个人的责任感,强调整体与集体,重视组织氛围。
广州本田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属于自己的文化,其基本理念为尊重个性,三种喜悦。
所谓尊重个性,就是互相尊重各自独立的个性,以平等的关系互相信赖,发挥各自拥有的力量,并以此共同分享喜悦。
三种喜悦包括购买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和创造的喜悦,它所表达的信念是希望根据“尊重个性”同所有和本田的企业活动发生关系的人们建立一种能够共同分享喜悦的相互信赖关系。
购买的喜悦是指按照让顾客满意的各个环节来实现业务,获得顾客的满意,通过商品,与顾客结下信赖关系;销售的喜悦是指提供优质、高性能的产品,顾客的满意给我们带来“销售的喜悦”;创造的喜悦是指能够满足顾客和交易伙伴及专卖店,透过他们的满意,我们亦会感到劳动的喜悦。
广州本田的宗旨:我们以国际企业为目标,通过向顾客提供世界最高水平的商品,贡献社会。
运营方针是:向高目标挑战;重视理论、创意和时间;重视合作和信息交流;努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发挥专业才能,根据三现主义(现场、现实、现物)开展工作。
其运营方针具体表现为:“向高目标挑战”是指公司和员工都要树立高目标,不畏困难,勇于行动的挑战精神;“重视理论、创意和时间”是指时刻思索具有理论背景的新构思,经常反思日常工作的做法,理解其理论背景,敢于改革现状,所谓尊重时间就是简单、集中、速度;“重视合作和信息交流”含义是,团队精神是工作的基础,重视双向沟通(讨论、反映、信息的共同所有),创造出能使每个员工感到劳动喜悦的工作环境;“努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含义是顾客第一主义,满足甚至超过顾客的期待,获得下一道工序的认可(下一道工序是顾客),对于改善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发挥专业才能,根据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开展工作”是指用人所长,主动地工作,不满足现状,力争上游,亲临现场,把握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广州本田的安全文化建设广州本田是如何成为《广东省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广州本田成立于1998年7月1日,目前有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两个厂区,合计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总数6600多人。
广州本田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雅阁系列轿车、奥德赛多功能系列轿车、飞度系列轿车和思迪系列轿车共四大系列18种车型,全部产品达到了欧洲Ⅳ排放标准。
广州本田的成功,除了产品、价格、服务本身的优势,以及政府、股东、用户、社会各界的支持,还在于公司一直以来坚持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的原则,建立起广州本田特有的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广州本田的安全文化,是广州本田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广州本田不断发展的动力。
广州本田成立九年多来未发生过一般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公司轿车生产产量逐年增长,工伤(轻伤)事故逐年下降,例如,广州本田去年发生工伤(轻伤)事故为4宗,今年至今仅为2宗,与去年同比下降了50% 。
众所周知,企业的产量、效益和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相对做得好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来支持,广州本田的安全文化又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它是广州本田的安全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广州本田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规范。
广州本田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公司的交通、防火、生产安全委员会(简称:交防安委会),公司的各项安全活动均由交防安委会负责策划,并由安委办具体推进,全员参与,工会协助及监督实施完成。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物质的、意识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三个层次:安全观念层、安全制度层、安全物质层。
“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是广州本田安全生产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三现主义”(即现场、现物、现实)是广州本田开展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的基本方针。
“三现主义”将安全观念层、安全制度层、安全物质层三个层次通过公司的安全文化溶合在一起。
现场——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广汽本田企业文化基本理念
广汽本田的企业文化基本理念是“追求卓越、以人为本、诚信
负责、创新激情”。
这个理念体现了广汽本田在企业经营和员
工发展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追求卓越:广汽本田致力于追求卓越的企业绩效和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汽车产品和使用体验。
以人为本:广汽本田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重视员工的发展和福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倡导员工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诚信负责:广汽本田秉承诚信和责任的原则,对消费者、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负责,以公正和透明的方式开展业务,履行社会责任。
创新激情:广汽本田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创造力,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这些基本理念促使广汽本田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不断创新、提升,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品牌分析报告——以本田为例本田(Honda)是一家享誉全球的日本跨国公司,以其创新的汽车、摩托车以及动力产品而闻名。
自1948年成立以来,本田以其卓越的技术、质量以及对环境的承诺,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一、品牌历史与发展1.创业初期: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在1948年创立了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最初以生产和销售小型摩托车起家。
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本田很快在日本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2.多元化发展:进入60年代,本田开始进军汽车制造业,推出了第一款车型——本田T360小型卡车和S500运动轿车。
这两款车型的推出标志着本田正式进入四轮车市场,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
3.国际化步伐:70年代,本田加速了其国际化的步伐,先后在美国、欧洲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本田的Civic和Accord车型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本田的标志性产品。
4.技术创新里程碑:本田在80年代推出了VTEC发动机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成为本田技术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5.环保与安全:进入90年代,本田开始重点关注汽车的环保和安全性能。
推出了低排放的汽车,并加强了车辆安全技术的研发,如Honda SENSING安全套件的前身技术。
二、品牌核心价值1.创新精神:本田以其创新精神著称,这不仅体现在对新技术的不断追求,也体现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上。
本田的创新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还包括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和市场策略等多个方面。
例如,本田在混合动力技术(i-MMD)和燃料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展示了其在环保和能效领域的创新能力。
2.质量至上:本田对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是其品牌价值的基石。
从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到精细的生产工艺,本田确保每一个零部件和整车都能达到高标准。
这种对质量的坚持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为本田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3.环保责任:本田认识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并将其作为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LOGO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Honda)成立于1948年。
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注册资金为860亿日元,目前全球雇员总数达18万人以上。
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
目前,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
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公司名称: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外文名称:H onda总部地点:日本东京成立时间:1948年9月经营范围:汽车、摩托车公司性质: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公司口号:让孩子的天空更蔚蓝员工数:18万(2011年)主要产品:摩托车、汽车、通用产品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目录企业介绍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企业与中国企业介绍Honda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产品包括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等,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厂家,汽车的产量和规模也排名世界十大厂家之列。
2010年度的全球销售业绩为摩托车1795.2万辆、汽车355.5万辆、通用产品543万台。
2010财年(2010年4月1日-2011年3月31日)的销售额为8兆9368亿日元,比上一财年有所下降,但在严峻的经营环境中,依然实现了5340亿日元的纯利润。
Honda的基本理念是"尊重人"和"三个喜悦"(购买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创造的喜悦),并以"让全世界的顾客满意"为宗旨在全球开展事业,不断地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先进技术,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给顾客。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Honda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减少大气污染、降低CO2排放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等作为首要课题,采取了包括提高产品环保性能、降低能耗、建设"绿色工厂"等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地球环境负荷做出积极贡献。
在汽车领域,Honda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是目前最现实的环保解决方案,积极推进混合动力产品的普及。
本田公司资产管理规划书Just us团队目录中央财经大学目录序 (4)一、公司简介 (5)(一)公司概况 (6)1、基本信息 (6)2、企业文化 (6)2、管理模式 (7)(二)产品组合 (8)1、汽车 (8)2、摩托车 (9)3、通用产品 (10)(三)发展目标 (10)二、竞争分析 (10).外部环境分析 (10)(一)各主要汽车市场分析 (10)(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5)(三)本田的竞争态势矩阵分析 (21)(四)本田汽车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21).内部环境分析 (22)(五)SWOT分析 (23)四、公司目前资金状况分析 (26)(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26)1、资产结构分析 (26)2、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分析 (29)3、偿债能力分析 (31)(二)现金流量表分析 (32)1、支付能力分析 (33)2、盈利能力分析 (33)3、创造现金的能力 (34)4、未来发展规模的潜力分析 (35)(三)利润表分析 (35)三、公司发展战略 (37)四、公司资金规划方案 (39)(一)固定资产 (39)(二)生产经营资产管理 (40)1、各地市场现状分析 (40)2、资金规划 (42)(三)投资管理 (43)1、投资现状分析 (43)2、投资目标 (44)3、投资方案 (44)(一)负债管理 (48)(二)摊销无形资产 (50)五、资产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 (50)(一)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50)(二)资产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 (51)1、产业风险 (51)2、经营风险 (51)4、退休金费用支付风险 (52)5、本田对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依赖性强 (52)6、机密信息的揭露对本田产生负面影响 (53)7、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53)(三)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目标 (53)六、总述 (53)附1:队员介绍 (54)附件2:调查问卷 (55)附件3:参考资料 (57)序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