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计算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51.06 KB
- 文档页数:6
双向板设计与计算双向板是指在接触面上都有点对称排列一定间距的钢筋,并成网状结构的预制板。
双向板设计与计算是指根据双向板的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和力学计算的过程。
以下将从双向板的设计和计算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双向板的设计:(1)确定双向板的使用要求:首先需要确定双向板的设计使用要求,包括承载能力、刚度要求、使用环境要求等。
(2)确定双向板的尺寸和形状:根据双向板的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双向板的尺寸和形状,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3)确定双向板的钢筋布置:根据双向板的使用要求和受力情况,确定双向板的钢筋布置方式,包括钢筋的直径、间距、排列形式等。
(4)设计双向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双向板的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双向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从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5)设计双向板的钢筋:根据双向板的使用要求和受力情况,设计双向板的钢筋数量和直径,并进行受力计算。
2.双向板的计算:(1)受力分析:根据双向板的使用要求和受力情况,对双向板进行受力分析,包括活载荷、自重荷载、温度荷载等。
(2)按规范计算: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对双向板进行弯曲计算、截面变形计算、刚度计算等。
(3)验算:对双向板进行验算,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
(4)结构分析:对双向板进行结构分析,探讨双向板的破坏机理,确定结构的敏感部位和安全系数。
(5)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材料,以保证双向板的性能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双向板的设计与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需要根据双向板的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判断。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确的计算,可以确保双向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双向板计算步骤双向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两片薄木板或薄钢板之间夹有一层胶合材料组成的。
双向板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地板、墙壁和屋顶等。
在进行双向板的计算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双向板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这包括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设计规范,确定双向板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2.确定双向板的边界条件。
双向板在使用中会受到一定的边界条件的约束,例如支座、固定点和荷载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和设计规范,确定双向板的边界条件。
3.计算双向板的荷载。
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设计规范,确定在双向板上的荷载情况。
这包括静荷载、动荷载和温度荷载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荷载,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4.进行双向板的弯曲计算。
双向板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会发生弯曲变形,需要计算板的弯曲应力和变形情况。
在进行弯曲计算时,考虑到双向板的材料性质、截面形状和边界条件等因素。
5.进行双向板的剪切计算。
双向板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还会发生剪切变形,需要计算板的剪切应力和变形情况。
在进行剪切计算时,考虑到双向板的材料性质、截面形状和边界条件等因素。
6.进行双向板的轴向计算。
双向板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还会发生轴向拉力或压力,需要计算板的轴向应力和变形情况。
在进行轴向计算时,考虑到双向板的材料性质、截面形状和边界条件等因素。
7.进行双向板的稳定性计算。
双向板在受到较大荷载作用时,可能会发生稳定性失效。
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设计规范,进行双向板的稳定性计算,以确定板的稳定性。
8.进行双向板的传力计算。
双向板在使用中的荷载会通过板的结构传递到支座或其他受力构件上,需要进行传力计算,以确定板的传力情况。
9.进行双向板的疲劳计算。
双向板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出现疲劳断裂。
需要进行双向板的疲劳计算,以确定板的安全使用寿命。
10.进行双向板的验算。
根据计算结果,对双向板的尺寸和材料进行验算,以保证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双向板计算时,需要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建筑准则,按照合理的假设和计算方法进行。
双向板挠度计算excel
双向板挠度是指受力作用下,板的弯曲程度,是评价板刚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下面给出一个用Excel计算双向板挠度的方法。
1. 计算板的弹性模量E: E = (f*L^3)/(4*a*b^3*d),其中f为负荷,L为支距,a、b为板的宽与长,d为板的厚度。
2. 计算板悬挂后的挠度:δ = (5*f*L^4)/(384*E*a*b^3),其中δ为挠度。
3. 将得到的挠度值代入修正系数K的公式计算出修正后的挠度值:δ1 = δ/(1-K*δ),其中K的值可查阅相关资料或手册。
4. 双向板的挠度即为上述计算出的修正后的挠度值。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双向板的挠度了。
在使用Excel进行计算时,可以利用公式编辑器自动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效率。
(一)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1.单跨双向板的弯矩计算为便于应用,单跨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已编制成弯矩系数表,供设计者查用。
在教材的附表中,列出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六种不同支承情况的双向板弯矩系数表。
板的弯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 = 弯矩系数×(g+p)l x2{M=αmp(g+p)l x2 αmp为单向连续板(αmb为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
}式中M 为跨中或支座单位板宽内的弯矩(kN·m/m);g、p为板上恒载及活载设计值(kN/m2);l x为板的计算跨度(m)。
2.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弯矩计算(1)跨中弯矩双向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图多跨连续双向板也需要考虑活载的最不利位置。
当求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载,并在其前后左右每隔一区格布置活载,形成如上图(a)所示棋盘格式布置。
图(b)为A-A剖面中第2、第4区格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
为了能利用单跨双向板的弯矩系数表,可将图(b)的活载分解为图(c)的对称荷载情况和图(d)的反对称荷载情况,将图(c)与(d)叠加即为与图(b)等效的活载分布。
在对称荷载作用下,板在中间支座处的转角很小,可近似地认为转角为零,中间支座均可视为固定支座。
因此,所有中间区格均可按四边固定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如边支座为简支,则边区格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角区格按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板在中间支座处转角方向一致,大小相等接近于简支板的转角,所有中间支座均可视为简支支座。
因此,每个区格均可按四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将上述两种荷载作用下求得的弯矩叠加,即为在棋盘式活载不利位置下板的跨中最大弯矩。
(2)支座弯矩支座弯矩的活载不利位置,应在该支座两侧区格内布置活载,然后再隔跨布置,考虑到隔跨活载的影响很小,可假定板上所有区格均满布荷载(g+p)时得出的支座弯矩,即为支座的最大弯矩。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法简介(⼀)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法1.单跨双向板的弯矩计算为便于应⽤,单跨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已编制成弯矩系数表,供设计者查⽤。
在教材的附表中,列出了均布荷载作⽤下,六种不同⽀承情况的双向板弯矩系数表。
板的弯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弯矩系数×(g+p)l x2{ M=αm p(g+p)l x2αm p为单向连续板(αm b为连续梁)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弯矩系数。
}式中M为跨中或⽀座单位板宽内的弯矩(k N·m/m);g、p为板上恒载及活载设计值(k N/m2);l x为板的计算跨度(m)。
2.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弯矩计算(1)跨中弯矩双向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图多跨连续双向板也需要考虑活载的最不利位置。
当求某跨跨中最⼤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载,并在其前后左右每隔⼀区格布置活载,形成如上图(a)所⽰棋盘格式布置。
图(b)为A-A剖⾯中第2、第4区格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
为了能利⽤单跨双向板的弯矩系数表,可将图(b)的活载分解为图(c)的对称荷载情况和图(d)的反对称荷载情况,将图(c)与(d)叠加即为与图(b)等效的活载分布。
在对称荷载作⽤下,板在中间⽀座处的转⾓很⼩,可近似地认为转⾓为零,中间⽀座均可视为固定⽀座。
因此,所有中间区格均可按四边固定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如边⽀座为简⽀,则边区格按三边固定、⼀边简⽀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区格按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在反对称荷载作⽤下,板在中间⽀座处转⾓⽅向⼀致,⼤⼩相等接近于简⽀板的转⾓,所有中间⽀座均可视为简⽀⽀座。
因此,每个区格均可按四边简⽀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将上述两种荷载作⽤下求得的弯矩叠加,即为在棋盘式活载不利位置下板的跨中最⼤弯矩。
(2)⽀座弯矩⽀座弯矩的活载不利位置,应在该⽀座两侧区格内布置活载,然后再隔跨布置,考虑到隔跨活载的影响很⼩,可假定板上所有区格均满布荷载(g+p)时得出的⽀座弯矩,即为⽀座的最⼤弯矩。
(一)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1.单跨双向板的弯矩计算为便于应用,单跨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已编制成弯矩系数表,供设计者查用。
在教材的附表中,列出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六种不同支承情况的双向板弯矩系数表。
板的弯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 = 弯矩系数×(g+p)l x2式中M 为跨中或支座单位板宽内的弯矩(kN·m/m);g、p为板上恒载及活载设计值(kN/m2);l x为板的跨度(m)。
显示更多隐藏2.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弯矩计算(1)跨中弯矩双向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图多跨连续双向板也需要考虑活载的最不利位置。
当求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载,并在其前后左右每隔一区格布置活载,形成如上图(a)所示棋盘格式布置。
图(b)为A-A剖面中第2、第4区格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
为了能利用单跨双向板的弯矩系数表,可将图(b)的活载分解为图(c)的对称荷载情况和图(d)的反对称荷载情况,将图(c)与(d)叠加即为与图(b)等效的活载分布。
在对称荷载作用下,板在中间支座处的转角很小,可近似地认为转角为零,中间支座均可视为固定支座。
因此,所有中间区格均可按四边固定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如边支座为简支,则边区格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角区格按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板在中间支座处转角方向一致,大小相等接近于简支板的转角,所有中间支座均可视为简支支座。
因此,每个区格均可按四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将上述两种荷载作用下求得的弯矩叠加,即为在棋盘式活载不利位置下板的跨中最大弯矩。
(2)支座弯矩支座弯矩的活载不利位置,应在该支座两侧区格内布置活载,然后再隔跨布置,考虑到隔跨活载的影响很小,可假定板上所有区格均满布荷载(g+p)时得出的支座弯矩,即为支座的最大弯矩。
这样,所有中间支座均可视为固定支座,边支座则按实际情况考虑,因此可直接由单跨双向板的弯矩系数表查得弯矩系数,计算支座弯距。
双向板配筋计算双向板是指钢筋混凝土板的两个方向都需要配筋的一种板,也就是需要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同时进行配筋。
在建筑工程中,双向板的使用非常普遍,因为它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分布载荷。
但是,双向板的设计和计算也比较复杂,需要进行严密的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双向板配筋计算的相关知识。
一、双向板的结构特点双向板是一种承载能力强、刚度高、变形小的板,它的结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双向板的厚度相对较小,一般在100mm以下,但是它的面积比较大,通常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结构中。
2. 双向板需要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配筋,以保证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
3. 双向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钢筋主要分布在两个方向上,以增强板的承载能力。
二、双向板的配筋计算双向板的配筋计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板的几何尺寸和荷载首先需要确定板的几何尺寸和荷载,包括板的长度、宽度、厚度和所承受的荷载。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双向板的承载能力和配筋量。
2. 确定板的截面特性根据板的几何尺寸和荷载,可以计算出板的截面特性,包括面积、惯性矩、受拉区高度和压力区高度等。
这些参数将用于后续的配筋计算。
3. 计算受拉区和压力区的面积根据板的截面特性,可以计算出受拉区和压力区的面积,以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
4. 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根据受拉区和压力区的面积,可以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
一般来说,双向板的钢筋需要按照正交方向布置,以保证其在两个方向上的承载能力。
5. 检查钢筋的受力状态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后,需要进行钢筋的受力状态检查,以保证钢筋的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钢筋的受拉和受压状态、钢筋的弯曲和剪切状态等。
6. 进行验算和调整最后需要进行验算和调整,以保证双向板的承载能力和配筋量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三、双向板配筋计算注意事项在进行双向板配筋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估算。
双向板的弹性计算法双向板的弹性计算法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前已述及。
双向板常用于工业建筑楼盖、公共建筑门厅部分以及横隔墙较多的民用房屋。
当民用房屋横隔墙间距较小时(如住宅),可将板直接支承于四周的砖墙上,以减少楼盖的结构高度。
1.双向板的计算双向板的内力计算有弹性计算法和塑性计算法两种,本书仅介绍双向板内力的弹性计算法。
弹性计算法是以弹性薄板理论为依据而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内力分析比较复杂,为简化计算,通常是直接应用根据弹性薄板理论编制的弯矩系数表(附表)进行计算。
(1)单跨双向板的计算单跨双向板按其四边支承情况的不同,在楼盖中常会遇到如下六种情况:四边简支(图1a);一边固定三边简支(图1b);两对边固定、两对边简支(图1c);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图1d);三边固定、一边简支(图7.1.38e);四边固定(图7.1.38f)。
(a)(b)(c)(d)(e)(f)图1 双向板的六种四边支承情况根据不同支承情况,可从附表中查出弯矩系数,即可求得弯矩:M=表中系数×ql2(1)式中M ——跨中或支座单位板宽内的弯矩;q ——均布荷载(kN /m2)l ——板的较小跨度(m)。
附表中给出了图1所示六种边界条件的单跨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系数、支座弯矩系数以及泊松比μ =0时的跨中弯矩系数。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泊松比μ=1/6,故对跨中弯矩应按下式计算:M x(μ )=M X +μM y(2)M y (μ)=M y+μM X (3)式中M X、M y——按附表查得的板跨中弯矩系数计算得到的跨中弯矩值。
【例1】某砖混结构卫生间的现浇板l1×l2=3600mm×6000mm,四周与圈梁整体现浇,现浇板厚h=90mm,墙体厚240 mm,板承受恒载设计值g=3.6KN/m,活载设计值q=2.8KN/m,采用C20砼,受力钢筋HPB235。
试确定该现浇板受力钢筋用量。
【解】长边与短边之比l2/l1=6000/3600=1.67<2,按双向板计算。
双向板的计算方法
△板厚:一般取板块短跨尺寸的1/40
△板的尺寸:四边简支情况下可以做到11m×11m;四边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做到12m×12m,在正常的民用荷载作用下,不会出现问题
△板的配筋:采用塑性计算方法,查表计算,注意混凝土的泊松比ν=0.2
△异形双向板等效为规则双向板的算法:
①对于L形的双向板,可以补齐缺失的板块,然后按一个完整的大双向板计算;构造上要在这个L形板的阴角处另外增加5根45°斜向支座的上铁。
②对于很不规则的其他异形双向板,条件允许时设一个明
次梁,将异形板分割成两个小的规则板块计算,梁高取跨度的1/15;条件不允许时,可设置暗梁,梁高同大板厚,同时必须大于160mm,梁宽一般大于等于1000mm.暗梁主筋直径不宜大于16mm.。
双向板计算步骤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LB-1矩形板计算一、构件编号: LB-1二、示意图三、依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四、计算信息1.几何参数计算跨度: Lx = 3000 mm; Ly = 4600 mm板厚: h = 120 mm2.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 C25 fc=mm2 ft=mm2 ftk=mm2Ec=×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105 N/mm2最小配筋率: ρ=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保护层厚度: c = 20mm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准永久值系数: ψq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m2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m24.计算方法:弹性板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固定/简支/简支/简支6.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泊松比:μ =五、计算参数:1.计算板的跨度: Lo = 3000 mm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20-40=80 mm六、配筋计算(lx/ly=3000/4600=< 所以按双向板计算):向底板钢筋1) 确定X向板底弯矩Mx =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32=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x/(α1*fc*b*ho*ho)= *×106/**1000*80*80)=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80*360= 173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173/(1000*120) = %ρ<ρmin = %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向底板钢筋1) 确定Y向板底弯矩My =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32=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y/(α1*fc*b*ho*ho)= *×106/**1000*80*80)=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80*360= 107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107/(1000*120) = %ρ<ρmin = %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向上边支座钢筋1) 确定上边支座弯矩M o y =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32= kN*m2) 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 o y/(α1*fc*b*ho*ho)= *×106/**1000*80*80)=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80*360= 289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289/(1000*120) = %ρ≥ρmin = % 满足最小配筋要求采取方案8@160, 实配面积314 mm2七、跨中挠度计算:M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1.计算荷载效应Mk = Mgk + Mqk= +**+*32 = kN*mMq = Mgk+ψq*Mqk= +**+**32 = kN*m2.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1) 计算按荷载荷载效应的两种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 ×106/*80*251) = N/mm= ×106/*80*251) = N/mm2)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积: Ate = *b*h = *1000*120= 60000mm 2= 251/60000 = %3)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所以取ψk == =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所以取ψq =4) 计算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 αEαE = Es/Ec = ×105/×104 =5) 计算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 γf矩形截面,γf=06) 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ρ = As/(b*ho)= 251/(1000*80) = %7) 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Bsk = Es*As*ho 2= ×105*251*802/[*++6**%/(1+*]= ×102 kN*m 2Bsq = Es*As*ho 2= ×105*251*802/[*++6**%/(1+*]= ×102 kN*m 23.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1) 确定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θ2) 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 B= *+*×102= ×102 kN*m 2= ×102/= ×102 kN*m 2B = min(Bk,Bq)= min,=4.计算受弯构件挠度f max = f*(q gk +q qk )*Lo 4/B= *+*34/×102=5.验算挠度挠度限值fo=Lo/200=3000/200=fmax=≤fo=,满足规范要求!八、裂缝宽度验算:1.跨中X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x = 表中系数(qgk+ψqqk)*Lo2= +**+**32= kN*m2) 光面钢筋,所以取值vi=3) 因为C > 65,所以取C = 65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106/*80*251)=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251/60000 =因为ρte= < ,所以让ρte=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deq = (∑ni*di2)/(∑ni*vi*di)=5*8*8/(5**8)=11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105**20+*11/= ≤ , 满足规范要求2.跨中Y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y = 表中系数(qgk+ψqqk)*Lo2= +**+**32= kN*m2) 光面钢筋,所以取值vi=3) 因为C > 65,所以取C = 65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106/*80*251)=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251/60000 =因为ρte= < ,所以让ρte=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deq = (∑ni*di2)/(∑ni*vi*di)=5*8*8/(5**8)=11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105**20+*11/= ≤ , 满足规范要求3.支座上方向裂缝1) 计算荷载效应M o y = 表中系数((qgk+ψqqk)*Lo2)= *+**32= kN*m2) 光面钢筋,所以取值vi=3) 因为C > 65,所以取C = 65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106/*80*314)=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314/60000 =因为ρte= < ,所以让ρte=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160=6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deq = (∑ni*di2)/(∑ni*vi*di)=6*8*8/(6**8)=11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105**20+*11/= ≤ , 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