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
- 格式:docx
- 大小:11.43 KB
- 文档页数:2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中国湖北省,是一座重要的金铜矿床。
这个矿床具有以下特征及控矿因素。
鸡笼山铜金矿床富含金、银、铜等金属矿物。
矿石主要由硫化铜、黄铜矿、石英、碳酸盐等组成。
黄铜矿是主要的金矿石,含有丰富的黄金和银。
铜矿石含有较高的铜含量。
这些金属矿物的存在使得鸡笼山矿床成为一个重要的金铜矿床。
鸡笼山矿床形成于构造变动较大的地区。
该区域在古生代晚期经历了剪切、折叠、侵蚀和隆起等构造过程,形成了多个断裂带和逆冲带。
这些构造变动的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断裂带和逆冲带的存在使得地下岩石发生了断裂和滑动,从而形成了金铜矿床的富集区域。
矿床的地质条件也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鸡笼山矿床位于一处古老的地质构造带,地质背景复杂多样。
矿床主要分布在花岗岩和变质岩层中,这些岩石具有较大的断裂和蚀变作用。
地下水的走向和透水性也对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湖北地区地下水的走向呈东西向,利于矿石的赋存和富集。
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对其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鸡笼山矿床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属于大规模的富铜-银-金矿化根系。
该区域具有较长的矿化历史,多次矿化作用造成了铜、金等金属矿物的积累和富集。
区域内化石的存在也对矿床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具有金铜等金属矿物的富集,形成于构造变动较大的地区,受地质条件和区域地质背景等多个因素的控制。
这些特征和控矿因素使得鸡笼山矿床成为一个重要的金铜矿床。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南部,是一处大型矿床。
该矿床的特征和控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岩浆作用
鸡笼山铜金矿床是由火山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其岩浆成因导致了矿床内部矿物的成分和特性。
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矿床中的铜矿物和黄金矿物被分别分布在石英脉和脉状蚀变带中。
同时,由于岩浆的成因,矿床中也存在着较高的硫化物含量。
二、构造控制
矿床中的金铜矿物主要分布在断裂和蚀变带中。
这些断裂和蚀变带是由于地质构造的运动而形成的。
在断层和蚀变带出现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中,矿床中的铜和黄金矿物被活跃离子浆液溶解带到金铜矿矿体部分或周边的石英脉中。
因此,断层和蚀变带是鸡笼山铜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构造控制因素。
三、后期活动
后期地质作用同样会对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产生影响。
在鸡笼山铜金矿床中,后期岩浆活动和水热作用也参与了矿床的形成和演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石英脉和蚀变带发生了扩张,矿物重新沉淀,这就导致了矿床内的铜和黄金矿物重新分布和赋存。
四、地质环境
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华南岩浆岩蚀变带中,这里岩浆活动十分活跃,不断释放着高温高压的气体、热液和矿物元素。
这些因素促使了铜和黄金矿物在矿床中的形成。
同时,这里的地层运动和构造活动也成就了矿床的特殊环境。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摘要】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构造控矿因素、地质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研究分析,揭示了该矿床的形成机制和控矿因素。
研究表明,该矿床受到构造活动和地质条件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矿床特征。
通过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矿床的特点,为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望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不断完善对其成因和控矿因素的认识,推动其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关键词】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构造控矿因素、地质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总结归纳、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鹤峰县,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矿床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该矿床一直备受矿产地质学家和矿产经济学家关注。
研究此矿床的背景主要包括对矿床的成因、构造控矿因素以及地质特征等方面的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可以为类似矿床的勘查开发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也可以进一步完善铜金矿床成矿理论。
对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作为中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其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研究对于改进矿床勘查预测技术、深化对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及成因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形成机制和勘查找矿方向,为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揭示其成矿规律,为今后类似矿床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经验和指导,进一步推动地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地质背景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鸡笼山地区,该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构造地质带。
地质背景主要包括区域构造背景、岩石地层背景和地质构造背景三个方面。
湖北省鸡笼山金铜矿床煌斑岩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王敏芳;张富成;魏克涛;刘坤;张旭波【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8(039)006【摘要】湖北省鸡笼山金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成矿带西部的九瑞矿集区的丰山矿田中.本文对产于鸡笼山岩体北部的煌斑岩脉进行采样,共计5件样品.在对煌斑岩脉样品进行详细镜下岩相学观察后,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并对其中主要造岩矿物角闪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表明,鸡笼山煌斑岩为钙碱性煌斑岩,从角闪石基质到斑晶,由早到晚,角闪石由富Mg、Ti端元向富Fe、Al方向演化;计算得知,鸡笼山煌斑岩中角闪石基质温压条件均明显低于角闪石斑晶,煌斑岩形成时的岩浆体系,从早期到晚期,氧逸度逐渐降低;鸡笼山煌斑岩中角闪石的钛含量明显高于有关报道的煌斑岩中角闪石中的钛含量;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体制,认为煌斑岩的形成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引发软流圈地幔上升,继而在上升减压过程中发生了部分熔融作用,从而形成煌斑岩.【总页数】15页(P721-735)【作者】王敏芳;张富成;魏克涛;刘坤;张旭波【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 湖北大冶 435100;华电华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37;P578.955;P595【相关文献】1.湖北鸡笼山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贾宝剑;李胜荣;杨庆雨;许永中;杨成栋;庞阿娟;严育通2.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过渡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阮诗昆3.滇中楚雄盆地六苴铜矿床煌斑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吴鹏;谭茂;韩润生;江小均;王蝶;杨航4.鄂东南鸡笼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J], 余兴江;聂振邦;李文涛;孙达;姜明宇5.鸡笼山金铜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J], 伍超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具有一定的特征和控矿因素。
本文将对该铜金矿床的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研究背景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西部的鄂西南地区,地处中国华中板块与扬子板块交界处,是中国南华西北缘地区的一个重要矿产资源。
该矿床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经过长期的勘探和开发,已确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达到数百万吨,对于中国的金属矿产资源供给起着重要作用。
二、地质特征1. 地质构造特征鸡笼山铜金矿床所在的地质构造单位主要为长江铜矿带的一部分,该地区地表呈东北-西南向走向的褶皱构造,存在着丰富的断裂构造。
铜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和褶皱中,形成了较为规模化的矿体。
2. 矿体特征该矿床主要矿体类型有石英脉状、节理矿体和蚀变矿体等,其中石英脉状矿体较为发育,含矿石量较大,为该矿床的主要产状。
矿体中还伴生有一定的铁矿石、铜矿石和金矿石等,形成了丰富的多金属矿产。
三、矿床成因鸡笼山铜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地壳深部岩浆侵入过程中,地质构造变形活跃,不断引起热液活动,并在地表形成了较为规模化的矿体。
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还与构造断裂带的活动、矿床物质输送和沉淀过程密切相关。
四、矿床控矿因素1. 地质构造因素研究表明,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在地表褶皱和断裂构造活跃的地区,矿床形成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地质构造成为了控制该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岩浆活动因素岩浆活动对热液活动的引发和矿床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岩浆侵入活跃的地区,地下热液活动也较为频繁,岩浆活动也成为了该矿床形成的重要控矿因素之一。
3. 热液活动因素研究表明,热液活动引发的矿床形成在其成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热液所携带的金属元素在地表形成了多金属矿体,并沉积成矿石,热液活动是控制该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总结鸡笼山铜金矿床作为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具有一定的地质特征和成矿特征。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湖北鸡冠咀铜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探讨余 庆,关 苗,张超宇,郑瑞瑞,余兴江(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湖北 大冶 435100)摘 要:文中在对湖北鸡冠咀铜金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建立找矿模式,并探讨和研究该矿找矿前景,对区内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鸡冠咀铜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7-0072-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of Jiguanzui copper gold deposit in Hubei Province YU Qing, GUAN Miao, ZHANG Chao-yu, ZHENG Rui-rui, YU Xing-jiang(The First Geological Brigade of Hubei Geological Bureau,Daye 435100,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Jiguanzui copper gold deposit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tallogenic law of the deposit, establishes the prospecting model, and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the deposit, which has a certain ind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in the area.Keywords: Jiguanzui copper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otential鸡冠咀铜金矿是湖北大冶市发现的一重要的金属矿床,该矿分布在大冶市西部4km处,主要处在铜绿山岩株体西南缘接触带上,该矿为高-中温气液型铜金矿床,和区内岩浆作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麻城市鸡笼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矿床之一。
该矿床具有丰富的金、铜资源,被认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
其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备受矿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对于深入探讨该矿床的形成机制、资源评价和矿床成矿地质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将针对鸡笼山铜金矿床的特征以及控矿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一、地质特征鸡笼山铜金矿床地处麻城市西北部,属南京岗岩带的北部,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岩性组合。
地质构造主要是以南北向的断裂带和褶皱带为主,形成了一系列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在地质岩性上主要为变质岩、火山岩和沉积岩,其中以变质岩为主,包括片岩、页岩、石英岩等。
火山岩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等,而沉积岩则包括砾岩、粉砂岩等。
该矿床的矿产类型主要为铜、金矿床,铜矿主要为辉铜矿、黄铜矿以及硫铬铁矿等,而金矿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磁铁矿等。
这些矿石主要以矿化蚀变的形式存在,矿体呈脉状、层状或者斑状分布。
在矿区的矿床构造和成矿构成上,主要有构造矿床和岩浆热液矿床两种类型。
构造矿床主要形成于断裂、褶皱等构造断裂带,而岩浆热液矿床则为火山岩与流纹岩接触带的深部构造构成。
二、控矿因素1. 地质构造控制地质构造是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形成和成矿的重要控矿因素之一。
在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中,南北向的断裂带和褶皱带对矿床的形成和成矿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障碍和构造通透带,为地下热液、气体和矿物质的运移和堆积提供了空间条件,构造构成了该地区丰富的铜金矿床。
2. 岩性控制岩性是鸡笼山铜金矿床形成和成矿的重要控矿因素之一。
在该地区的岩性组合中,变质岩、火山岩和沉积岩的岩性对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岩性对于热液的传递和分解有着不同的性质,从而影响了矿床成矿的规模和条件。
在这种地质背景下,热液能够对不同的岩性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这也成为铜金矿床在该地区分布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黄石鸡笼山斑岩型铜金矿化规律及潜力探讨发布时间:2021-12-02T01:30:54.35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0月19期作者:吴昊邓金龙杨怡李超[导读] 为了探究斑岩型铜金矿化规律,笔者以湖北黄石鸡笼山地区为例,分析其区域性质,以翻转背斜地带褶皱构吴昊邓金龙杨怡李超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443100摘要:为了探究斑岩型铜金矿化规律,笔者以湖北黄石鸡笼山地区为例,分析其区域性质,以翻转背斜地带褶皱构造为切入点,探讨其矿石、矿床、矿带特征,发现;该地区南部、北部、中部地区的矿体组成数量不同,分布长度、面积不同,硅化与铜金矿化呈现正比例关系,接触带蚀变程度会受到“变期次”差异影响。
在成矿鉴定时应该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对地区成矿侵入体、断裂图层进行判断,使用MRAS软件预测最小单元,测算最终资源总量。
关键字:铜金矿化规律;斑岩型铜金;潜力;区域性质;特点鸡笼山斑岩型铜金资源丰富,是湖北大型铜金矿集区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矿带,区域构造受到复式倒转向斜+地质岩体的双重影响,具有多层次、网络化特点,南北临近江南地区和大别山造山带,矿化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以斑岩型金铜为辅,在地质变化中逐渐产生新的构造格局。
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寻找并发现斑岩型铜金矿化规律可以为以后的找矿提供科学思路,分析其成矿作用可以为探矿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一、区域性质鸡笼山铜金矿床中,矿区地层比较简单,以三叠系大冶组为主,但是并没有完全出露,具体地层分布如表1所示:表1:鸡笼山铜金矿床出露分布出露类型矿系岩石类型两侧出露泥盆系砾砂岩志留系粉砂岩;石英砂岩;石炭系白云质灰岩;灰岩;二叠系含燧石;灰岩;中部出露三叠系大冶组灰岩;白云岩;鸡笼山金铜矿床地处斜接复合部位,属于鸡笼山翻转背斜地带,矿区褶皱构造较为发育,东起女儿街,背斜轴翻转方向为上方→东、北部发展,背斜南端逐渐消失,长约3.5公里,对成岩成矿起到主要作用,铜矿构造较为明显,倾角北翼45°- 50°,在柯家塘倒转背斜构造中,轴向近东西偏北,北部向西倾伏,在曹家山一带回归到正常。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刘俊壮;宋保昌
【期刊名称】《黄金》
【年(卷),期】2017(038)009
【摘要】鸡笼山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鄂东南地区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内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目前虽仍在开采,但已属于危机矿山,取得找矿突破迫在眉睫.结合前人获得的土壤化探异常,在湖北鸡笼山地区开展了1:1000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获得的325个有效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主成矿元素Au、Cu的异常区和实际地质剖面中的岩体与大冶组碳酸盐岩围岩的接触带具有较好的套合关系,与矿床整体的成矿空间分布规律相一致.Cu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为289.0×10-6,远高于地壳丰度,暗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铜金属成矿潜力.岩体北侧接触带是铜多金属的重要找矿有利地段,沿鸡笼山岩体北西侧,有找金的潜力.
【总页数】7页(P22-28)
【作者】刘俊壮;宋保昌
【作者单位】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中国黄金集团资源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1;P632+.1
【相关文献】
1.云南省德钦县红坡牛场铜金矿区果腊复式岩体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与找矿意义 [J], 王小虎; 杨爱平; 李文辉; 杨淑胜; 范柱国; 谢志鹏; 卓伟峰
2.镇沅县大地山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J], 陈希;王莹;李维忠;洪瑞岐
3.阿拉比也阿德尔西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 [J], 李礼;孟繁星;苏佳虎
4.黑龙江省漠河县775高地岩金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J], 董峰
5.湖南省江家冲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吕星球;马道明;刘守林;魏金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是中国的一处重要矿产资源,拥有丰富的铜金储量。
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因素对矿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的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质特征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宜昌市夷陵区,属于大别山地区的中段。
整个矿床呈东北西南向走向,是典型的斜坡矿床。
地层岩性主要为矿化角度较大的板岩、片岩和粘板岩,矿床的矿石主要富含辉铜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等。
矿床主要呈现为隐伏在片岩中的矿体,且矿体规模较大、产状较为复杂。
在地质构造方面,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主要受到了中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其构造破碎带与褶皱构造较为发育。
在矿床周围,常可见断裂带、褶皱带以及节理带的存在,这些构造组合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矿床类型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属于燕山期斜坡型矿床。
该类型的矿床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矿化岩体产生了断裂、褶皱和节理等构造裂隙,降低了局部岩体的抗拉强度,进而逐渐形成了矿体。
燕山期斜坡型矿床主要产于典型的中成矿山期,矿床的矿体规模大,含矿量丰富,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
三、控矿因素1. 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是影响矿床成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区域内,构造破碎带、褶皱构造对矿床的形成与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构造活动的影响下,岩层发生了变形、位移等过程,有利于形成矿体。
2. 岩石类型因素湖北鸡笼山地区的岩石类型以板岩、片岩和粘板岩为主,这些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矿床的成因和产状具有重要影响。
相对于其他岩石类型,这些岩石更容易发生矿化作用,形成矿体。
3. 热液活动因素热液活动是形成矿床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鸡笼山地区在燕山期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这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在热液的作用下,有利于地下金属矿物的运移和富集,促使矿床的形成。
4. 地表水作用因素地表水的作用对矿床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湖北鸡笼山地区,降水量充足,且河流较为发达。
鄂东南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金、银、碲、铋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成矿条件的制约韩颖霄;谢桂青【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16(035)004【摘要】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典型的矽卡岩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碳酸盐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内.根据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将成矿过程划分为进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为金和铜的主要成矿阶段.鸡笼山金铜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的矿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EPMA)表明,金、银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碲银矿、硫银铋矿等形式产出,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铜矿和黄铁矿;同时发现鸡笼山金铜矿床中发育大量碲铋矿物(如辉碲铋矿、针硫铋铅矿等).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鸡笼山金铜矿床中金银元素在高温热液中主要以氯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随着温度降低和流体进一步的演化,金银元素转变为以硫络合物、碲铋化物熔体等形式运移.在石英-硫化物阶段,由于硫化作用与流体的沸腾作用,流体中硫逸度降低,碲逸度升高;当流体处于黄铁矿-磁黄铁矿氧逸度范围、酸碱性呈中性-弱碱性、碲逸度(logfTe2)为-10.7~-8.4、硫逸度(logfs2)为-11.4~-10.6时,金、银、铜元素近于同时沉淀,碲、铋和砷元素对金和银元素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了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总页数】22页(P655-676)【作者】韩颖霄;谢桂青【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P618.69;P618.83【相关文献】1.金场矿区矽卡岩型含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预测 [J], 焦鹏;高兴艳;刘章存2.鄂东南矿集区鸡冠嘴矽卡岩型金铜矿床含矿岩体中辉石和角闪石成分变化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和成矿的指示意义 [J], 段登飞;蒋少涌3.鄂东南鸡笼山矽卡岩型金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约束 [J], 王建;谢桂青;姚磊;朱乔乔;李伟4.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以沂南县金场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为例[J], 国兴伟5.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城门山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碲元素赋存状态及沉淀机制初步研究 [J], 国显正;周涛发;汪方跃;叶少贞;冯道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湖北鸡笼山铜金矿是一种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其成矿岩石主要为花岗斑状岩和花岗岩,成矿流体为酸性、氧化性和硫化性流体。
该矿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矿体类型多样化。
鸡笼山铜金矿的矿体包括石英脉矿体、蚀变岩矿体、半岩浆岩矿体、脉状矿体、层状矿体等,形态、规模和含矿量差异较大。
2. 矿体富集性明显。
该矿床中金铜元素的平均含量很高,矿体富集性明显。
同时,矿体中含有较高的铅、锌、银、锡、钼、钨等元素。
3. 矿床形成与构造有明显关系。
鸡笼山铜金矿床与断裂带有关,矿体分布在断裂带的两侧,表明矿床的形成与断裂活动有关。
4. 地质条件优越。
鸡笼山地处湖北省西部,区域地质背景复杂,但由于在新生代构造运动中经历了一系列构造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丰富的矿化条件,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控制鸡笼山铜金矿床成因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下列一些因素:1. 地质构造因素。
区域地质背景复杂,经历了一系列构造运动,断裂、蚀变、岩浆侵入等因素对矿床的形成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岩性条件。
矿区主要为花岗质岩石,其结构疏松、孔隙度较大、透水性好,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也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金属源。
3. 热液流体。
矿床成因是热液流体作用于岩石的结果,成矿过程中,这方面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流体的温度、pH值、氧化还原条件以及其他提供金属离子的化学成分都对矿床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4. 地球化学因素。
成矿流体中金、铜等有价金属元素的来源极为复杂,包括大地构造过程中的物质破坏和转化、地球内部岩浆岩石的深层源区等多方面的因素。
总之,鸡笼山铜金矿床具有多样的矿体类型和显著的富集性、矿床形成与构造密切相关、地质条件优越等特征,其成因则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
对其成因的探讨有助于洞察热液型铜金矿床的成因机制及找矿方向。
矿床地质湖北鸡笼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王建1,谢桂青2,朱乔乔2,李伟1(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鄂东南地区地处扬子地块北缘的下扬子凹陷带内,北与大别造山带相接(毛景文等,2009),是长江中下游Cu-Fe-Au-Mo矿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铁矿床如铁山,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如铜绿山,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如丰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如鸡笼山、鸡冠咀等。
鸡笼山金矿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富池镇南部的港下村,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金矿床,保有金资源量42.8吨,伴生铜资源量28万吨。
矿区面积:1.3 km2,目前虽仍在开采,但已属于危机矿山,取得找矿突破迫在眉睫。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该矿床工作的认识、加之自己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和大量室内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矿床地质、矽卡岩矿物特征、退化蚀变阶段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深入探讨鸡笼山金矿的矿床成因,并提出了重点找矿标志。
1 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与成矿有关的围岩主要是三叠系大冶群的灰岩和白云质灰岩。
矿体的空间分布、产状和形态主要受EW向构造和NWW向构造控制。
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灰色中细粒花岗闪长斑岩。
主要矿体均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
鸡笼山金矿床的铜金矿体形态复杂,主要为不规则脉状、鞍状和透镜状等复合形态。
矿体产状受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带控制,走向NW,倾向SE,倾角30~40º,但局部矿段受地层制约,倾角变化大。
矿石的矿物成分较复杂,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雌黄、雄黄等;非金属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金云母、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石英、方解石等。
矿物结构主要为中细粒结构、自形-半自形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填隙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是湖北省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一定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
本文将从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成因类型以及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特征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夷陵老君山断裂带上,属于中段燕山期构造带。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次构造运动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变质岩和变质沉积岩,包括片岩、砂页岩、石英岩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矿化元素和金属矿物。
二、矿床类型鸡笼山铜金矿床属于热液型金铜矿床。
热液型金铜矿床是在地壳中由高温高压的流体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矿床类型,通常富集有金、铜等贵金属和稀有金属。
热液型金铜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是地球深部流体运移、沉淀和局部富集的结果。
三、成因类型鸡笼山铜金矿床属于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类型。
该成因类型主要受地壳构造活动和热液流体组成的影响,通过构造带的活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矿床,受岩浆热液流体的作用富集了矿物资源。
四、控矿因素1. 地质构造鸡笼山铜金矿床受到地质构造的控制,如断裂带、褶皱带等是热液成矿的重要通道和场所,带动了热液的上升和富集,形成了矿床。
2.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岩浆热液对地壳中的金属元素进行了交代富集,形成了矿床富集的条件。
3. 热液作用热液流体的成分和运移是热液成矿的重要因素,热液流体中的多种元素和成分富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矿床。
4. 地质构造环境矿床的形成与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构造活动较强的区域更容易形成矿床,地质构造环境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部的鸡笼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矿产集
中区之一。
该矿床具有一定的特征及控矿因素,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矿床特征:
1. 地质构造特征:鸡笼山铜金矿床地处华中大陆造山带的西部边缘,地处三峡文斧
断裂带及其的次生走滑断裂系的交汇区。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受东西向的断裂裂谷控制,同时还受千米级的褶皱带控制。
受构造影响,形成了长矿带、短矿丘、矿脉、矿包
等。
2. 矿床类型:该矿床属于燕山期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铜矿主要以黄铜矿和辉铜矿为主,金矿以自然金及黄铁矿为主。
矿体产状以节理状、透镜状、包裹状、条痕状和交错状
为主。
3. 矿化蚀变特征:铜矿矿体呈片理状,主要以黄铜矿和辉铜矿为主,常与碳质片岩
显著接触。
金矿常随破碎带发育,以自然金与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辉铜矿、方铜矿、磁铁
矿等。
4. 罗易特征:铜金矿床石英蚀变灶以与矿化有关的石英蚀变带和燕山期花岗岩体的
交溶尖晶石蚀变为主,石英灶常伴随铁矿化和碳质片岩接触带发育。
金矿床以石英蚀变带
为发育的较普遍。
5. 成矿时代及形成条件: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大规模花岗岩体侵入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侵入体和相邻碳质片岩的分异交代作用。
成矿时代为燕山系标准期晚期,形成的成矿岩浆则主要源于地幔。
二、控矿因素:
1. 地质构造因素:鸡笼山铜金矿床主要受断裂和褶皱的控制。
断裂构造决定了矿床
产状和空间展布,控制了矿体的形成。
褶皱构造则提供了有利于矿体产状的条件,同时也
为铜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2. 岩石成因因素:鸡笼山铜金矿床与花岗斑岩体和相邻的碳质片岩带有密切的关系。
花岗斑岩体是铜金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地,而碳质片岩则是成矿物质的主要储集地。
岩石
成因因素在控制鸡笼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3. 矿化质料因素: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富集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体的破碎带
附近,这些破碎带为矿化流体提供了通道,也为矿化物质的富集提供了条件。
碳质片岩的
存在也为矿化物质的富集提供了储集地。
4. 环境条件因素:鸡笼山铜金矿床的成矿环境主要受燕山期大规模花岗斑岩体侵入的影响。
而花岗斑岩体的侵入则与地幔活动及板块运动有关。
环境条件因素是控制鸡笼山铜金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特征及控矿因素。
通过对其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矿床的勘查和开发工作,为相关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