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素材文档共2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24
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系统概述 (3)二总体设计 (3)2.1 设计思路 (3)2.2 建设目标 (3)2.3 建设内容 (4)三智慧城市云计算平台设计 (4)3.1 计算资源池 (5)3.1.1 计算资源池架构 (5)3.1.2 计算资源池部署 (5)3.1.3 服务器虚拟机的优势 (6)3.2 存储资源池 (7)3.2.1 存储资源池架构 (7)3.2.2 存储量估算 (7)3.3 网络资源池 (8)3.3.1 网络资源池架构 (8)四城市大数据中心模块化机房建设 (10)4.1 系统概述 (10)4.2 设计依据 (10)4.3 模块化系统 (11)4.3.1 微模块配供电系统 (11)4.3.2 微模块列间空调系统 (11)4.3.3 微模块机柜冷通道系统 (12)4.4 模块化机房综合运维管理系统 (14)4.4.1 系统组成 (14)4.4.2 系统功能描述 (16)4.5 防雷接地系统 (17)4.5.1 防雷设计 (17)4.5.2 接地系统设计 (18)一系统概述作为智慧城市的信息枢纽,服务共享与数据交换平台可同时支持纵向和横向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是整合智慧城市系统的基础设施。
在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服务共享与数据交换平台负责实现智慧城市统一平台与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电子政务、智慧医疗等应用平台的对接。
它将已按照平台标准处理后的多方数据集中至中心平台,再以统一标准对外提供数据服务,使数据按一定业务规则成为可复用的信息资源服务。
同时,以服务总线(ESB)及消息组件(Messaging)支持接入(接出)多通道的消息,使城市内的各类消息可以在总线上流转,实现跨行业、跨机构的信息共享,帮助中心平台对城市数据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与监管,及时感知城市运行状态并做出智能化响应。
纵向层级方面,可通过构建市、区县、街镇三级服务共享与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的多级共享,实时、自动地上传数据、下达标准,为各级行政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强化智慧城市的作用范围和联动效果,提升各类行业应用的工作效能。
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和理念,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
这里,不妨以提出“智慧地球”的IBM公司的定义来分析。
在此基础上,IBM认为的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感知、分析、整合,并智能地响应在其管辖范围内市民关于环境、安全、城市服务、民生及当地产业的活动和需求,从而创造一个更好的城市来生活、工作、休息及娱乐;(2008年11月智慧地球)◆全面物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作支持。
总结一下,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是:环绕着如何建立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覆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并对城市管理和服务、工商业活动、居民生活等各层次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2.国内的智慧城市的动态上海市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分三个阶段: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城市网络和城市联盟。
针对这个网络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物联网可以帮助政府、企业、个人更好地做出决策。
而物联网信息的城市,物联网是传感网、通信网和应用系统相结合的产物,连接“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网凭借其可移动性、信号无处不在等功能,使得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只要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就能高速上网,每个人都将5.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智慧城市由云计算中心、传输网络和感应识别末梢组成,昭示着智慧城市背后的核心技术包括智能识别、移动计算、云计算和信息融合。
(络的相互结合,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泛、便捷的展示和应用。
移动计算是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
它使计算机或其他信息智能终端设备在无线环境下实现数据传输及资源共享。
它的作用是将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提供给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客户。
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智慧城市数据中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愿景 (4)二、需求分析 (5)2.1 城市数据需求 (6)2.2 业务需求 (8)2.3 技术需求 (9)三、架构设计 (10)3.1 总体架构 (11)3.2 数据层 (12)3.3 服务层 (13)3.4 应用层 (15)四、技术选型 (16)4.1 数据存储与管理 (17)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8)4.3 数据可视化与报表 (20)4.4 安全与隐私保护 (21)五、实施计划 (22)5.1 项目阶段划分 (23)5.2 时间节点与里程碑 (25)5.3 资源保障 (26)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27)6.1 技术风险 (29)6.2 运营风险 (30)6.3 法律法规风险 (32)七、总结与展望 (33)7.1 实施效果评估 (34)7.2 未来发展方向 (35)7.3 需求与挑战 (36)一、内容概述智慧城市数据中台建设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高效、智能、开放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以支撑城市各项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该方案通过整合城市各类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处理、高效存储和灵活应用。
数据中台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将为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创新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推动城市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数据整合与治理:构建数据资源目录,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规范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
数据存储与计算: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高效、稳定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
数据服务与应用:基于数据中台,开发各类数据应用服务,支持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创新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信息安全与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数据的隐私、安全和保密性。
平台建设与运维:构建数据中台基础设施,优化系统架构,加强平台运维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沧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代码:版本管理目录第一章综述 (7)1.1阅读前的注意事项 (7)1.2术语定义 (7)1.2.1J2EE体系架构 (7)1.2.2SOA服务架构 (7)1.2.3ETL (7)1.2.4ESB (7)1.2.5RBAC模型 (7)1.2.6ACL机制 (8)1.2.7HDFS (8)1.3参考资料及条例规定 (8)1.4附加说明 (8)第二章项目概要 (9)2.1项目背景及目标 (9)2.1.1建设背景 (9)2.1.2建设目标 (9)2.2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角色 (10)第三章信息库需求 (12)3.1空间地理库 (12)3.1.1数据需求 (12)3.1.2功能需求 (17)3.2人口综合信息库 (18)3.2.1功能需求 (18)3.2.2数据需求 (18)3.3法人综合信息库 (19)3.3.2数据需求 (19)3.4宏观经济库 (19)3.4.1功能需求 (19)3.4.2接口需求 (20)3.5视频联网及视频专题库 (22)3.5.1功能需求 (22)3.5.2接口需求 (23)3.6城市部件专题库 (24)3.6.1功能需求 (24)3.7房屋专题库 (26)3.7.1功能需求 (26)3.8信用专题库对接 (27)3.8.1功能需求 (27)3.8.2接口需求 (29)3.9电子证照库对接 (29)3.9.1功能需求 (29)3.9.2接口需求 (31)第四章应用系统需求 (32)4.1信息资源目录系统 (32)4.1.1目录注册 (32)4.1.2目录导航 (33)4.1.3维护管理 (34)4.2沧州政务信息共享门户 (36)4.2.1数据订阅 (36)4.2.2订阅审核 (36)4.2.3数据获取 (37)4.3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39)4.3.2关系型数据库交换 (40)4.3.3文件交换 (41)4.3.4接口类型数据交换 (41)4.3.5数据上报功能 (41)4.3.6业务系统接口重构 (43)4.3.7交换监控 (43)4.3.8信息资源订阅交换支持 (45)4.4数据开放平台 (45)4.4.1开放数据 (45)4.4.2云接口 (46)4.4.3云服务 (47)4.4.4开放需求 (48)4.4.5用户中心 (49)4.5数据管理平台 (50)4.5.1前置机管理功能 (50)4.5.2数据系统管理 (52)4.5.3元数据管理 (54)4.5.4数据关系地图 (56)4.5.5数据处理 (57)4.5.6租户管理 (58)4.5.7用户管理 (59)4.5.8部门管理 (61)4.5.9角色管理 (62)4.5.10服务器管理 (63)4.5.11应用服务管理 (64)4.5.12运行环境监控 (65)4.6数据应用平台 (66)4.6.2资源管理 (75)4.6.3资源图谱 (76)4.6.4目录活化系统 (77)4.6.5运营管理 (79)4.6.6运维管理 (81)4.6.7通用服务 (82)4.7数据可视化系统 (84)4.7.1功能需求名称 (84)4.8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 (87)4.8.1经济运行监测预警 (87)4.8.2大数据管税 (100)4.8.3精准招商 (107)4.8.4精准扶贫 (114)4.8.5多规合一 (120)4.8.6低保核查 (122)4.8.7小升初 (126)4.8.8对接电子车标库 (128)第五章系统非功能需求 (132)5.1基础软硬件平台需求 (132)5.2标准体系建设需求 (132)5.2.1数据标准 (132)5.2.2应用开发标准 (132)5.2.3应用支撑标准 (133)5.2.4安全标准 (133)5.2.5管理标准 (133)5.2.6服务体系标准 (133)5.3关键技术需求 (133)5.5其他需求 (134)第六章签字确认 (136)第一章综述1.1 阅读前的注意事项本文件涉及具体的业务知识和少量的技术知识,需要掌握相应的业务和技术知识才能正确完全地理解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