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参观学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7
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博物馆的学习与思考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博物馆的学习与思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广泛参与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参观博物馆,既能增加知识储备,也能深化对文化艺术的理解。
在这次实践中,我有幸参观了一家当地著名的博物馆,不仅开拓了眼界,还收获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首先,参观博物馆为我提供了与历史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
在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我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例如,通过观看展览中展示的古代文物,我了解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历史文物不仅仅是静态的展品,更是一段段有血有肉的历史故事,它们通过展览和标牌文字和我进行了一次次亲密的对话,激起了我对文化的好奇心和研究的兴趣。
其次,博物馆参观也让我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在博物馆中欣赏到了一幅幅优美的绘画、一尊尊精美的雕塑,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的魅力。
例如,在绘画展区,我欣赏到了一幅著名画家所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独特感悟,通过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沉浸感和情感共鸣。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映射,让我更加热爱艺术,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艺术领域的动力。
此外,博物馆的参观还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些展览不仅展示了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还通过图文、模型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发展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参观这些展览,我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的存在和解决之道。
例如,在一次展览中,我看到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展览,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引起了我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我开始思考自己能够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希望以个人的微小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参观博物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还培养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关注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社会实践报告博物馆(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博物馆(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实践报告博物馆(范文五篇)》。
第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终于考完试了,妈妈带我去博物馆参观。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两个特大号的坛子,妈妈告诉我那个叫“鼎”。
左边的是“铁人魂”,右边的是“大庆赋”每个鼎能有一层楼高,它们代表着大庆精神。
鼎真高呀,看来大庆精神真的很伟大!楼上,是大庆地貌,有湿地、草原和森林。
第一个地方是草原,他的代表动物是狼。
第二个地方是森林,它的代表动物是东北虎。
最后我们来到了湿地。
大庆不仅有中国最有名最大的湿地,大庆的龙凤湿地还是世界最有名最大的,它的代表动物是丹顶鹤。
我还和丹顶鹤合影了呢。
来到恐龙区,我害怕极了,但看看恐龙前面有意思的蝴蝶,我勉强往前走,一进来才发现没有想象的可怕。
终于过去了“大块头区”,来到蝴蝶区。
这里的蝴蝶标本太多了,我都看不过来,更好玩的是激光仿真蝴蝶:在一个玻璃罩里,居然有两三只蝴蝶在里面翩翩起舞,还不会逃跑,好奇得我把脸贴在玻璃上看。
我发现下面有两个电视一样的东西,里面有几只蝴蝶和上面的一模一样,太高科技了,太神奇了!我猜里面的蝴蝶是激光做的,就叫它们激光仿真蝴蝶。
最后来到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猛犸象化石面前。
它们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好的象化石。
还原的猛犸象的头很象罗汉鱼的头。
我奇怪化石上有象牙,地上也有象牙,难道一只象长四只象牙?原来真象牙太重了,化石托不动,只好安了个假牙。
这次的“游记”真有意思。
当大庆人真自豪呀!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十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顾村公园博物馆参观,我高兴极了。
下了车,我们进了博物馆。
一位年轻的阿姨走了过来,给我们介绍了各个地区的习俗风范。
首先我们来到了宝山馆,看见了一个个小球在管子里起伏荡漾,根据音乐组成音条。
接着,阿姨带我们来到了一张桌子前,同学们触摸着屏幕敲锣打鼓,高兴极了。
【最新】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五篇1.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近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对博物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参观的是我们城市的历史博物馆,这是一个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展馆分为多个区域,分别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和图片。
我首先参观了古代文明展区,这里展示了一些古代文明的遗物,比如陶器、青铜器等。
通过观看这些文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之后,我还参观了现代科技展区,这里展示了一些现代科技的成果。
比如,我看到了一些最新的电子产品和机器人。
这些展品让我对科技的发展进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互动性的展览。
比如,我参与了一个模拟挖掘的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挖掘文物的过程,我更加理解了考古学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通过这次参观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
博物馆是一个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感受到文明的延续和进步。
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参观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为我们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
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参观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我们所参观的博物馆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多样。
我首先参观了恐龙陈列区,这里展示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
通过观察这些巨大的恐龙骨骼,我不仅对恐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之后,我还参观了人类演化陈列区,这里展示了人类从古代智人到现代人的演化历程。
通过观看这些模型和图片,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和智慧的发展。
这让我对人类的起源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观博物馆报告(汇总5篇)1.参观博物馆报告第1篇今天我校组织各班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
东北烈士纪念馆建于1931,1948年10月10日开馆,1933年9月,伪哈尔滨警察厅占用了这座大楼,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
抗日英雄赵一曼同志,曾在这里受过酷刑。
东北烈士纪念馆有3层楼,里面有藏品7000多件,历史的资料5000多份。
经过3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后,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栋西欧古典主义建筑的大楼,这就是——东北烈士纪念馆,它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
走进大楼便可看见,竖立在楼梯中间的烈士雕像,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荣誉!我们随着讲解叔叔的脚步,听着讲解叔叔的详细讲解。
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的刑房,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刑具,墙上还挂着各种各样的刑法,有木刑、土刑、水刑、火刑还有电刑,这些刑法很残酷,足以致人于死地,但是有一位英雄却忍受了所有刑法,可是她也也没有透露一点点机密,我想同学们都已经猜出来了,她就是——赵一曼英雄。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人称李姐,生于四川宜宾,出生期1905年,逝世日期1936年8月2日。
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日军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中国的机密,但是无论日军用尽了所有刑法,也没有从赵一曼口中得知任何机密消息。
于是日军决定把赵一曼送回珠河县“公众处死”,赵一曼得知自己要死了,于是向军官要了纸笔,写下了一篇感人的催泪信,这封信是写给赵一曼的儿子,宁儿的,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们看了以后,都有些感动,一个军人母亲,为了守卫大家的家园,不顾一切危险,保卫守护自己的家园,连自己幼小的孩子都不管,这真是不顾一切!新中国成立以后,哈尔滨人民为了纪念她,把现在我们所处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门前的那条街,取名叫做一曼街,就是为了纪念女烈士,赵一曼。
参观博物馆的总结6篇参观博物馆的总结 (1) 正午过后,阳光灿烂,大家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参观博物馆的路。
一进入博物馆,现代气息极浓,这里有许多高科技产品,完全与古代扯不上干系。
可刚一进入第一展馆的入口,一个入眼帘的八个大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把我们直接扯回了远古时代,风格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
博物馆共有八个展馆,分别是原始社会时期,夏商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等。
让我为之惊叹的是被称为“逐鹿与争鸣”的东周时期展馆里的“莲鹤方壶”。
进入第四展馆,我随着人群来到了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围的人称“镇院之宝”的“莲鹤方壶”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当时还在疑惑不解:是什么东西这么有吸引力?随之,便情不自禁的失声惊叹起来,多么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啊!它是一个大概高一米,宽二十厘米的瓶状物体,造型巧异精妙。
壶身上有很多图形,但杂而不乱,神龙怪虎,形态各异。
在这些龙,虎……的衬托下,壶顶,那只被二十片带有镂空花纹的莲花瓣托起的鹤,就成了这个壶的主角了。
它被铜匠铸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只要有人大叫一声,就会拍拍翅膀,惊恐而飞。
我在那里左转转,右转转,在哪里足足端详了十分钟,我为当时古人那样的巧夺天工而惊叹。
那样奇妙的造型,那样精致的铸造,就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也不敢保证能做出来。
要与这些文物告别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馆,心中,又多了一次震撼。
参观博物馆的总结 (2) 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有月余,开馆以来接待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数十批次,普通观众累计参观人数也已达万人以上。
作为一座县域的博物馆有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易的,而我作为一名入馆不久的新成员也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
几个月来,在馆领导的带领和帮助下,我有幸和同事们参与了博物馆的筹备、布展、开馆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环节。
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不断加深认识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博物馆报告(实用5篇)1.博物馆报告第1篇桐乡市作为一个文化县市,以它的古老悠久的文化闻名。
理所当然的,博物馆的建设与开放是桐乡市文化建设的必经阶段。
桐乡市目前开放了多个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收藏了不少的藏品,让人们能清晰的看到感受到桐乡的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展示桐乡独有的江南文化魅力。
桐乡市博物馆桐乡人文历史悠久。
谭家湾遗址、新地里遗址、普安桥遗址、姚家山遗址等数处古文化遗址见证了桐乡市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这些地方生活并创造的灿烂辉煌的史前文明。
桐乡市博物馆根据桐乡市的文化发展,将发现挖掘的各类藏品向大众展示。
《桐乡史迹陈列》展出各类文物,总计400多件,通过古老的罗家角遗址出土文物,精美的良渚玉器、质朴的商周硬纹陶和原始瓷,到明清瓷器,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桐乡从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历史面貌。
20__年7月18号,桐乡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新馆建筑面积9518平方米,展陈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有《凤栖梧桐——桐乡历史文化陈列》、《琢玉良渚——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翰墨撷英——馆藏古代书画精品展》三大主题展。
馆藏崇福寺水陆道场画桐乡市博物馆现藏有水陆道场画157件,为原崇德县崇福寺旧藏。
所谓水陆道场画,顾名思义,是宗教画的一种。
水陆道场是说法、供佛、施僧、拜忏、为人追福而举行的宗教集会。
在进行水陆道场时,寺院大多会挂一幅有关佛教的画于水陆道场中,这就是水陆道场画。
水陆道场最先起源于印度,而在我国真正得到引进发展是梁武帝时期。
水陆道场画作为宗教盛会的必挂绘画,它的绘画内容必然与佛教有关。
在水陆道场画中,最常见的便是菩萨、诸天、鬼怪等佛教事物。
伴随着水陆道场的长盛不衰,水陆道场画也逐渐演变成了宗教画派中的重要一派。
根据圆仁在唐代“竹林寺斋礼佛式”中记载,道场中悬挂了七十二位佛、菩萨的画像可知,水陆画的起源不晚于唐代。
宋代以后,人们在原来的画幅上有所增加,而在明清则基本成型了,固定于一百二十幅以上。
一、前言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宽视野,我于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展览等方面的知识,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内容1. 参观学习在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多个展厅,包括历史展厅、艺术展厅、民俗展厅等。
通过参观,我对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独特的民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学习到了博物馆的陈列、布展、讲解等方面的知识。
2. 参与讲解在实践过程中,我有幸担任了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
在讲解员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讲解,如何与观众进行互动。
在讲解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调整讲解内容。
3. 参与策划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博物馆举办的“小小讲解员”活动。
通过策划和组织这个活动,我了解了活动的筹备、实施、总结等环节,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4. 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还参与了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展厅巡查、设备维护、资料整理等。
这些工作让我了解了博物馆的后台运作,对博物馆的整体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实践收获1. 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在参观学习、讲解、策划活动、参与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经历让我在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组织策划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 深入了解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更是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博物馆承担着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
3. 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参观博物馆,我对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独特的民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4. 培养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我时刻以服务观众为己任,尽自己所能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大学生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8篇篇1一、实践背景及目的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引导同学们深入博物馆,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践时间与地点本次实践活动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进行,地点选在本市历史文化博物馆。
三、实践内容1. 博物馆介绍与学习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各个展厅,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提问,对文物与历史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文物研究与讨论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对部分特色文物进行了近距离观察与研究。
通过文物鉴定、资料搜集与整理,了解了文物的价值及保护修复方法。
此外,我们还围绕博物馆藏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展开小组讨论,深化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
3. 宣传活动策划为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我们策划并执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包括制作宣传海报、组织小型讲座、开展互动游戏等,吸引了许多市民参与。
四、实践收获与体会1. 增强了历史文化认知通过本次实践,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对本地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文物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增强了大家的文化自信。
2. 提升了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团队活动中,大家相互协作、沟通,增进了友谊,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策划并执行宣传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践时间较短,未能充分深入挖掘博物馆的藏品与文化内涵。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7篇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1本周末我们大骨四班全班人员冒着小雨组织了本学期第一次的实践活动,到青少年实践基地江西省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学习。
江西省博物馆遇20__年筹建历经八年,终于在20__年正式开馆。
博物馆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进入馆中印入眼帘的是,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它是由3根仿商代青铜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国宝级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铜和伏鸟双尾虎以及火炬4个部分组成,寓意灿烂文明,源远流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让我想起了我党先辈在反动派围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并为之斗争,这难道不是在他们心中燃烧着那解救广大人民的星星之火吗?他们坚信者这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形成燎原之势。
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先辈坚信着,燃烧着,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右边的为自然馆,馆内成列这近百件动植物化石和矿石,如铁杉,甲龙,铁,铜等。
望着这些石头,向远看,我看到了远古时的江西一片生机勃勃,各种植物动物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仔细听,我好像听到了各种矿脉在我的脚下自由的呼吸,呼喊、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右边的是历史馆,这里的文化更具有价值,看着那只“黑釉虎斑纹盏”不得不惊叹江西先民的技巧。
那一件件精致的雕塑,一幅幅精美的壁画,那乐器,那铁器,铜器无不向我们们讲述着他们的历史,他们伟大的功勋,它要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历史,记住伴随我们进步的文化。
我们的祖先是伟大是他们让我们的脚步变的如此的矫捷。
中间的是革命馆,这里的气氛也变的更加的凝重,因为这里的展品是血的教训,让人铭记于心的历史。
这里正是抗战,土地革命时期的缩影。
那一个个橱窗里向我们述说着它们的历程,它们的所见所闻。
那一幅幅感人的抗战画卷,一具具逼真而让人热血的战士模型,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表明为保卫国土而战,他们不辱他们的使命,用一切向祖国和人民证明着他们的赤胆忠心。
走出博物馆,吹来的`是来自抚河的凉风和美景。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博物馆作为传播文化、教育民众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工作流程、展览内容和陈列设计,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近日前往某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二、实习内容1. 参观博物馆实习期间,我首先参观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民俗文化等。
通过参观,我对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还参观了临时展览,如“某历史名人纪念馆”、“某古代书画展”等,这些展览使我感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参观学习陈列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工作。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陈列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技巧,如色彩搭配、空间布局、展品摆放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根据展览主题和展品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陈列方案。
3. 参观学习保管工作在实习期间,我还参观了博物馆的保管部。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文物保管的基本流程,包括入库、上架、保养、修复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对文物进行科学鉴定、分类、编目等工作。
4. 参观学习宣教工作为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博物馆开展了丰富的宣教活动。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部分宣教活动,如讲座、亲子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认识到宣教工作在传播文化、教育民众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实习体会与收获1.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博物馆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展览主题和展品特点进行陈列设计,掌握了文物保管的基本流程和技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项工作任务,如展览布置、宣教活动等。
通过这些合作,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了对文化的热爱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博物馆调查报告
周六我们去了上海参观了四个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博物馆的设计有了一些具体的认识。
回来后我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我将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规划展览馆和外滩美术馆四个馆按照若干个环节分类一次做解析,做成参观报告,为接下来的设计做学习参考。
一、外观,造型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正中央,与对面的人民政府处于
同一中轴线上,突出其地位。
外形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
圆地方”的理念,一个巨大的圆环套在上方,下面是四四
方方的巨大盒子。
四个角上的环象征着中国的“鼎”。
整
个建筑用红色石材作为表面,厚重有力,气氛显得十分庄
严。
整个博物馆造型立意生动,识别性强,但是个人觉得形体有点流于表面化,形式感太强。
厚重的造型显得略有些压抑。
上海规划展览馆
上海规划展览馆位于人民政府东侧约100处。
造型大
胆奇特,主体为正方体,屋顶为四个伞状的结构支撑。
有特色的是四个外部的透明的安全消防楼梯,用垂直
元素平衡了原先水平感很重的立面,楼梯的折线也营
造出一种节奏感。
一层的部分架空使得建筑的外立面
节奏变化生动,打破了正方体的呆板。
上海美术馆/外滩美术馆
这两个美术馆虽然位于不同的区域,但是都是老式的明国建筑。
很有上海地域特色。
上海美术馆高高的
钟楼,横向三段式的简洁表达,隐约中透出一种欧式古典建筑
的气息,与其古老的历史和赋予艺术气息的馆藏相符。
外滩美
术馆则是现代手法与古典元素并用,长条的落地窗和装饰元素
显得其既现代又古典。
二、入口
上海博物馆的入口是南
北贯通的双向入口,南侧
出入口,北侧侧入口,左右设有无障碍通道。
入口出直接面对安
检门,过了安检门就能进入内部,十分方便。
只是有一处觉得不妥,由于南北贯通,中间的中庭也没有任何遮挡,一般情况下应该有一屏风相隔,这也是中国建筑的常用处理手法。
上海规划展览馆
上海规划展览馆的入口朝南侧开设,入口巨大的遮雨顶棚产生强烈的
空间感。
但是主入口却不对外开放,我们从东面的次入口进入展馆。
与博物馆一样,入口就是安检,这样能够很好节约空间,也不会漏检。
上海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与其他馆不同的是,它的正门居然不在建筑的正面而在侧
面,出口却设置在正面,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进入正门就是一个巨大的门
厅,很简洁。
外滩美术馆
外滩美术馆正立面比较窄,入口也显得比较局促,这和他的位置有关(夹在街区的建筑中间)。
进入后先有个很小的门厅,后面是售票处,然后在回到门厅上楼,流线有些迂回。
不过鉴于他狭长的特点,如
此布局也不再为过吧。
三、大厅/共享空间
上海博物馆
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共享中庭。
中庭位于博物馆正中央,人流的引导和浏览路线也围绕着这个上下贯通的中庭展开。
其一侧有交叉型走廊,另一侧也是交叉的自动扶梯,尺度非常的大,感觉很大气。
顶部开圆形天窗。
因为博物馆立面几乎没有任何开窗(可能是基于造型整体的考虑),这个大天窗几乎看可以说就是博物馆内部自然采光的全部了,所以这样一个中庭显得尤为重要。
咨询台等设施也在中庭布置,很容易识别。
厕所布置在两侧。
上海规划展览馆
由于有一个一层通往二层之间的夹层,展览馆的共享空间比较有限,一个巨
大的“上海之星”模型放置在中央,从夹层也可以看见。
纪念品专卖和咨询台
围绕着这个空间布置。
上海美术馆
进门后就是大厅,有一块很大的隔墙,可以做画展的主题墙,左右
分流,左侧是展区,右侧是纪念品,厕所和一些其他设施。
楼梯就
在入口右侧。
外滩美术馆
进门就是大厅,很小,左侧是电梯,右侧是楼梯。
过了大厅是售票处和纪念品专卖,内部倒是比较大。
四,交通流线、功能布局
上海博物馆。
一层以共享空间和辅助设施为主,展区分布在后部的左右两侧,而南侧主入口两侧则是餐厅和纪念品销售。
二、三层流线围绕中庭布置。
二楼有茶室。
三楼和四楼全部都是展区,各自分成四个部分。
流线比较清晰,展览路线很自由,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展区参观,也可以一个一个看过来。
上海城市规划馆
一层是一个上海之星的模型,可以对展览内容略见一斑。
夹层中又很多小展览,开始介绍上海的城市发展和规划情况。
二楼是相关的临时展区,放的是和上海有关的地区的规划情况。
三楼是最核心的部分,一个巨大的上海市城市模型,在中央布置,四周是一些介绍,还有一个三维动画厅。
四楼是各种互动展览,电子展区。
整个馆的感觉就是展览新式多样,有传统有创新,很新颖,即使不是规划专业的人也能看的懂。
上海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的布局和流线很简单,一层是一个展区,辅助功能比如纪念品,
厕所,设备间基本都在这一层。
二层是单纯的大展区,入口右侧有一个很
大的楼梯间,宽度足有3米,与美术馆的大气的气质相符。
三层前面是展
区,后面通到办公区。
这里的布置有些不合理,办公区的人需要穿越展区,
流线交叉,而且不利于消防安全。
外滩美术馆。
美术馆的流线由它富有特色的楼梯间展开。
由于该馆狭长,展厅都是一层一个,所以流线非常的简
单,展览的内容很有限但是很精致,有种小资的感觉。
可能这也是展馆故意给
人营造的一种氛围。
顶层是茶室,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和一杯咖啡,坐在顶层,
回忆下面每一层的展示内容,回味无穷。
五,展区的布局,展品的陈列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展馆布置分类很清楚,一楼是大件的文物,青铜器和
雕塑馆,放在一楼方便搬动。
二楼是瓷器和陶器,三楼是古代书画
展,四楼是古代生活用品器具展。
内部的展览流线也是多种多样。
青铜器展是双线的流线组织,由展墙相隔,大致为s形路线,一些重要展品单独放置在中央,成组成套的展品放在展墙里。
雕塑馆则用片墙隔开,展览路线自由不固定。
上海城市规划馆
这里的特色是展览路线自由,展示方式多样化,有单纯的展板,有各种大小的模型。
有小型的放映厅,有抽拉试的盒子,里面是图片,仿造一种古老的感觉。
三层以上有很多互动的展览,电子展板,触控式的,还有一个可以看到大模型的平台,提供各种视角。
这些新颖的展示方式很值得学习借鉴。
上海美术馆、
主要展出画展,所以这里有大面积的白墙,有串联式,有并联式,还有隔墙。
不同类型的画展示在不同楼层,每层的净高也不一样。
这也和画幅大小有关系。
外滩美术馆
每一层就是一个展厅,放置一个或两三
个展品。
共有4个展厅。
虽然面积小但是展示内容做得非常精致,看的东西少但是想的东西多,到了顶楼还可以坐下来一边品茶一边看录像,回味刚才的参观,很有意境。
这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有时候艺术就是这样,慢慢细品你就会产生共鸣。
外滩美术馆就是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把人的参观节奏放慢,在这些个小空间里让你自己去品,自己去感受,你一定会爱上艺术。
总结
这四个博物馆和展览馆风格迥异,开放的对象和目的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表达出了自己想表达的内涵。
上海博物馆的大气,雄浑带给人穿越历史的震撼;规划展览馆的多样式的展示让人对上海的科技发展,规划和人民的智慧感到赞叹;美术馆的欧式风格和其正统艺术画展的高贵典雅的气质吸引着很多热爱艺术的人;外滩美术馆的精致小巧,让人们发现,小中见大有时候才是真理。
我们在进行博物馆的设计的时候也应当考虑针对人群和我们想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细致的表达。
此外,我们同学所大为提倡的线性展览布局在这些展馆中却没有很明显的体现,大多是较为随意的或是有组织的布局。
尽管他们的布局也不复杂,但是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思路。
仔细想想,还有很多细节方面也值得一说,这里就不细说了。
总之,这次参观确实非常有教育意义,我希望接下来我能将其运用到我的设计上,使我的设计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