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胚胎工程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胚胎工程技术,着重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的技术方法。
体外受精在胚胎工程技术中应用得较多,是胚胎工程技术的基础。
胚胎工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科技联系密切,比如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中,在体外完成早期胚胎培养,然后移植到生物体内。
这是基因工程与胚胎工程的结合,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成熟的过程中,利用了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体现了胚胎工程与细胞工程的结合。
关于“试管婴儿”,存在着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因此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个专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2)认同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
(3)掌握胚胎早期培养的目的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以“试管牛”为例,让学生以胚胎学家的身份去思考、去探究,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利用已学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知识,合理的推理和设计体外受精与胚胎培养的流程,从而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与差异,体会科学探索的艰巨性,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
(2)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难点:(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3)胚胎的早期培养的目的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我的一户邻居夫妻感情很好,一切让人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
美中不足的是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家里少了一点孩子带来的乐趣。
经检查,是因为妻子输卵管不通,医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建议——试管婴儿。
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基本成熟,成功率很高,解决了很多类似这样夫妻的问题。
专题3 胚胎工程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课标解读』1、知识方面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简述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培养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
3、能力方面能够使用通俗语言介绍体外受精何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网络构建』试管动物技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条件下成熟和,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方法一:用处理,使其超数排卵,从中冲取精子(针对卵母细胞的实验动物,家畜猪、羊等)方法三:借助、内窥镜、等工具直接从母畜中吸取(针对大家畜或大型动物,如牛)体外受精卵母细胞的培养:在体外人工培养成熟精子的采集:方法有、手握法和电刺激法等精子的:方法有培养法(通过获能培养液)、法(通过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受精:获能的精子+培养成熟的卵子完成受精胚胎早期培养条件:受精卵在发育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成分: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答案:体外受精采集促性腺激素输卵管超声波探测仪腹腔镜活体卵巢假阴道法获能化学诱导血清『重难点归纳』一、卵母细胞采集的方法和操作的要领是什么?方法一:对实验动物小鼠、兔和小家畜猪、羊等卵母细胞采集时,可先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在适当的时间从输卵管冲取卵子,并使其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方法二:从刚屠宰的雌性动物体内摘取卵巢,再从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
方法三: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叫活体采卵。
需借助超声波探测仪、内窥镜或腹腔镜,直接从活的动物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后两种方法适用于大家畜和大动物。
注意: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二、如何选择用于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在选择卵母细胞时,无论用哪种方法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外围一般都应该有数层卵丘细胞所包围,形成一个叫卵丘复合体的结构(COC)。
这种结构对于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成熟是十分重要的。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三“胚胎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而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技术是胚胎工程的基础和核心,它为胚胎移植等后续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胚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认识到生物技术在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在必修模块中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但是,胚胎工程的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生动的实例和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高中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2)简述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培养的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对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胚胎工程在畜牧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