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特大桥贝雷梁钢栈桥设计与施工_刘麟乾
- 格式:pdf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
秦淮河特大桥跨秦淮河栈桥施工方案(初步)1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依据⑴《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⑵《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交通部交通战备办公室)⑶南京至杭州铁路新建工程秦淮河特大桥初步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1.2编制说明本方案是针对秦淮河特大桥跨秦淮河段(70#~73#墩)栈桥贝雷梁支架施工的专项方案。
2工程概况2.1桥梁设计概况宁杭铁路秦淮河特大桥中心里程DK6+715,起迄里程DK1+780.18~DK11+649.81,桥梁全长9869.63m。
桥梁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圆端形变截面桥墩,上部采用简支T梁和现浇连续梁。
桥梁在DK4+066.89~DK4+237.19(70#~73#)处跨越秦淮河,设计采用(48+80+48)m一联连续梁跨越,其中73#位于河堤上,70#、72#墩位于河道边,71#墩位于河道中。
2.2秦淮河概况秦淮河为Ⅵ级航道,通航净空4.5m,净宽22m,设计水位+9.76m(H1%),通航水位+7.60m,施工水位+5.32m。
一般水深4.0~6.0m,汛期水深约6.5m,枯水期水深约3.5m。
线路与河道夹角88°,与桥位平行处河面宽180m。
根据进场后的施工调查,桥位下游的砂场码头正在运营,大型运砂船皆停靠左右,且交通量较大。
根据需要此位臵应保持正常通航。
3 跨越秦淮河大临施工方案秦淮河特大桥主桥70#、71#、72#墩位于主河槽内,考虑到施工期间秦淮河要经历汛期,不能过多侵占河道,因此水中墩基础施工采用钢管桩平台方案,在70#~73#墩之间修筑长114m的施工栈桥,在71#、72#墩中间预备航道。
3.1钢栈桥设计考虑到施工便道从线路右侧进场,为不干扰上部结构施工,钢栈桥和便道均沿桥位右侧设臵,考虑到梁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汽车输送泵支腿需要,栈桥桥面设计宽8m。
栈桥采用钢管桩基础,考虑到靠岸边车辆上桥对桩基冲击较大,第一跨为6m,第二跨为12m,往后标准跨径12m,个别处为9m。
定淮淮河大桥深水基础钢板桩围堰设计和施工牛曙东【摘要】定淮淮河特大桥北岸引桥主墩承台处于淮河主河道中,根据地质条件和工期要求,采用插打钢板柱围堰代替双壁钢围堰进行临时支护.实施结果表明:钢板桩围堰施工成本低、周期短、占用水面较小、施工风险易于控制,避免了双壁钢围堰在吊装、下沉和焊接过程中各种施工难题,对深水基础围堰施工具有借鉴意义.【期刊名称】《安徽建筑》【年(卷),期】2016(023)003【总页数】3页(P160-161,164)【关键词】钢板桩;围堰;设计;施工【作者】牛曙东【作者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3.16+2定淮淮河大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斜拉桥,跨径为246m+125m,主跨为分离式钢箱梁,副跨为分离式混凝土预应力箱梁,基础采用圆形承台和群桩基础;引桥变截面连续PC现浇箱梁,下部RC实体花瓶墩;北引桥17#、18#桥墩基础采用4φ 1.5m的钻孔灌注桩,6.45m×6.45m矩形桥台。
承台位于淮河主河道中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双壁钢围堰或钢板桩围堰,围堰埋深范围内主要为粘土和粉土,可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以有效节约工期和成本。
淮河6~8月份为丰水期,11月~翌年2月为枯水期。
汛期淮河水位升幅较大,常淹没两岸的低洼地区。
淮河设计防洪水位为+16.50m,最低通航水位是+10.82m,最高通航水位是+19.16m,枯水期水位一般在+12.5m左右;河床顶面标高分别为17#墩:+9.082m;18#墩:+7.062m,施工常水位按+13.0m,最高水位按+14.0m考虑。
根据工程地质报告显示,本基坑围堰埋深范围内地质情况为:①层为软土,高程在7.0m~ 4.0m,主要是淤泥质粉土和粉质粘土,呈现深灰色,流塑状态;②层为细沙,高程在4.0m~-7.9m,部分位置还夹有少量粉土和粘土灰色,呈稍密,松散状态。
17#、18#墩承台底标高分别为+5.856m、+4.161m,为满足施工需求,钢板桩顶标高按施工最高水位+14.0m控制,此水位到两承台设计底标高分别为+8.144m、+9.839m,加上50cm片石垫层和1.5mC30水下混凝土封底,水深最大处为11.839m。
总体计划安排与施工方案●工期根据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为22个月,计划2002年10月28日开工,2004年8月28日竣工。
我单位经认真研究决定,施工工期为20个月,提前工期2个月,于2004年6月28日完成本大桥的全部工程。
●施工准备2002年10月28日至2002年12月12日完成主要工作容为:贯通复测、控制测量网络布设、墩台位放样、技术文件交底、施工场地布置、砼搅拌站安装、供电供水设施、钢板围堰焊接拼装场地、生产生活等设施建设。
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施工协调工作,完成施工队伍与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调遣,准备开工。
●11、12号主墩与主跨连续刚构段总体施工安排水上施工平台:2002年11月23日至2003年1月13日,完成打桩和平台铺设。
钻孔桩钢护筒:11#墩钻孔桩钢护筒顶部标高为18.0m,2002年11月13日~2002年12月10日加工焊制,2002年12月11日~2002年1月21日完成15个钢护筒定位与打入工作,护筒底为粘土层,钢护筒钢板壁厚采用8mm,φ2.3m,护筒长13.0m。
每个护筒重5.86t,共计15×5.86=87.9t。
11#墩钻孔灌注桩:2003年1月21日至2003年2月28日用38天时间完成,拟安排 5台钻机同时施钻,每台钻机完成3根钻孔桩的施工任务,平均12.5天完成1根钻孔桩施工。
机型为 GPF-2000,嵌岩2.5m采用φ2.0m牙轮钻具钻进。
砼灌注用φ300mm导管,搅拌站供应砼,JPC6砼输送车运输,HB60D砼输送泵输送,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利用钻机门架或浮吊。
每根钻孔灌注施工完毕,即拆除钢护筒。
钻孔灌注桩全部结束后,拆除工作平台,准备钢围堰浮运下沉。
12#墩钻孔桩先进行钢围堰下沉,随即进行钢护筒安装、施工钻孔桩。
因此,拟安排在2003年3月1日开始施工,同时安排5台钻机继续施工,计划在一个月完成钻孔桩施工,即在2003年3月1日开始埋设钢护筒,3月7日前将全部钢护筒埋设完毕。
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主桥水中基础施工技术王国琴【摘要】结合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主桥基础施工,介绍了在复杂地质及水文条件下,钻机选型、钻孔工艺及双壁钢套箱围堰的拼装、下沉、封底混凝土施工技术,供同类基础施工参考。
%Combined with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Huaihe Extra Large Bridge of Beijing-shanghai Railway,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s type selection of drilling machine,boring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ssembly and sinking and base sealing concrete under complicated ge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situations are introduced for the reference of similar foundation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复杂地质;水中基础;钢围堰【作者】王国琴【作者单位】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3.1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主跨跨越淮河,设计采用一联(48+5×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该桥的4个主墩均位于淮河主河道中。
桥位处地质情况复杂,粉砂层厚达20 m,下伏弱风化花岗岩,其轴心抗压强度高达110 MPa;淮河流域水位变化大,常水位与洪水位之间高差达10 m。
施工中采取了大功率回转钻机配置不同类型的钻头,顺利完成了硬岩地质钻孔桩施工,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作为挡水结构,完成了深埋式承台施工。
综合考虑各项不利因素,初选KP3 000型气举反循环钻机进行主墩钻孔桩施工,砂层及粉砂层中采用双腰带笼式刮刀合金钻头钻进,入岩后采用球齿合金滚刀钻头钻进。
仁家湾大桥临时栈桥施工稳定性验算一、设计说明栈桥全长约201m,为贝雷梁钢栈桥。
桥面宽度为6m;栈桥设在主桥下游,其内侧至桥梁边缘线距离为2m,共67孔,跨度采用3 m,上部采用3榀6片贝雷纵梁(非加强单层双排),2榀贝雷纵梁按中心距2.7m布置,横向每3m间距采用24号槽钢加工支撑架连成整体;桥面分配横梁采用20a型工字钢,间距为0.3m;桥面系采用10mm钢板满铺,基础采用υ600×10mm钢管桩,每排墩采用3根钢管桩;墩顶横梁采用20a型工字钢。
为加强基础的整体性,每排桥墩的钢管均采用24号槽钢连接成整体。
不考虑地方通航,水面至非通航孔的贝雷底部高度为2.5米,栈桥设计荷载采用汽-20及车队;汽车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活载计算时采用荷载冲击系数1.15及偏载系数1.2。
钢管桩按摩擦桩设计。
根据现场调查及图纸资料,锦江水深约为10m。
由于桥位处土质情况复杂,土层摩擦力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为便于钢管桩稳定性计算,土层的极限摩擦力经验值均按τ=11.63kn/m2取值,埋深取3~5m。
二、贝雷纵梁验算(一)荷载布置1、上部结构恒载(1)10mm厚钢板面层:6m×0.01m×7.88×103kg/m3=4.8kn/m(2)20a型工字钢分配横梁:27.929×6×10/1000/0.3=5.6kn/m(3)“321”军用贝雷梁(不加强):270kg/片×6片/3m=5.4kn/m(4)20a型工字钢下横梁:6×27.9×10/1000=1.80 kn/根2、活载(1)汽-20级(2)人群:不计考虑栈桥实际情况,同方向车辆间距大于15m,即一跨内同方向半幅桥内最多只布置一辆重车。
(二)栈桥上部结构内力计算栈桥桥面总宽6m ,计算跨径取3m 。
栈桥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υ600×10mm 钢管桩、20a 型工字钢下横梁、“321”军用贝雷梁、20a 型工字钢分配横梁(间距0.3m )、10mm 的钢板桥面。
淮南淮上淮河公路大桥工程(Ⅰ标段) 主桥桩基施工方案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淮南淮上淮河公路大桥项目部二〇一四年五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一)主桥桩基工程概况 (2)(二)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4)三、施工重点难点及总体施工方法 (8)四、施工准备 (8)(一)工期计划 (8)(二)临时供电 (9)(三)人员配备 (9)(四)原材料计划 (9)(五)机械设备配备 (9)(六)栈桥和水上施工平台 (10)五、施工工艺 (16)(一)钢护筒施工 (16)(二)钻孔施工 (21)(三)钢筋笼施工 (34)(四)桩基混凝土施工 (44)(五)成桩检测 (47)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48)(一)质量保证体系 (48)(二)质量保证措施 (52)(三)重点施工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52)七、施工环保措施 (54)(一)组织机构 (54)(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55)(三)水污染防治措施 (55)(四)岸上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 (56)(五)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56)(六)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56)(七)生态环境保护 (57)八、安全施工 (57)一、编制依据1、《淮南市淮上淮河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淮南市淮上淮河大桥施工图变更设计文件》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8、其他相关技术规范;9、相关地质水文资料。
二、工程概况(一)主桥桩基工程概况淮南市淮上淮河大桥全长3.122公里,工程起讫点K7+979--- K11+101,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淮上淮河大桥主桥施工,南岸引桥和北岸引桥施工。
淮上淮河大桥主桥采用跨径布置为(98+180+98)m的部分斜拉。
贝雷梁式钢栈桥的施工应用技术探究1. 工程概况1.1概况孔李淮河大桥在跨越淮河主航道过程中桥梁结构为三跨钢箱梁下承式连续系杆拱桥,跨径布置为110+180+110m,下部结构主墩采用圆柱式实体墩,主墩墩身直径6.0m。
主墩下接承台,每一承台横桥向长度为13.6m,顺桥向宽度为18.6m,承台厚度为4.0m。
在跨越淮河航道过程中,水中设置两个主墩,墩号分别为129#、130#墩。
根据淮河的水文、地质特点,为方便水中墩施工及材料运输,拟在淮河南岸至130#主墩及淮河北岸至129#主墩之间修建钢栈桥形成纵向临时便道。
1.2水文、地质等条件水文:根据工程河段所处淮南市境内,工程河段内有淮南水位站,近年测的较大洪水实测最高水位24.27m,最大流量为12700m3/s,桥位处水深3-10m。
地质:桥梁建设区地形较为平坦,桥位地质地表为粉质粘土,层厚14m,第二层为细砂,层厚5m,第三层为中砂,层厚30m,第四层为全风化粉质泥岩,层厚25m。
2. 鋼栈桥的设计及依据考虑钢栈桥施工期间的主要承受的最大荷载为80吨履带吊自重加最大起重物及10方混凝土罐车重量,最大荷载为80吨;动荷载系数取1.2,故栈桥检算荷载采用100吨。
3. 钢栈桥位置、构造及形式3.1钢栈桥位置根据桥位跨域淮河的线路方向,以及后续桥梁主体施工情况,确定钢栈桥与桥位轴线平行,栈桥搭设在桥位下游距线路中心31.5m。
栈桥桥面标高根据淮河十年一遇洪水确定栈桥桥面标高为22.5,比常水位高5m。
为保障主航道的通航要求,栈桥分为南北岸两侧,中间预留137m通航孔。
南北侧栈桥长分别为141m、93m。
栈桥起始位置与岸上施工便道相接并尽量靠近桥墩承台,以方便施工运输。
3.2钢栈桥构造钢栈桥基础:钢栈桥基础采用管桩,基础分为普通墩基础和制动墩基础。
普通墩基础采用单排3根∅800*8mm钢管桩,管桩之间中心间距为3.15m;每4跨设一个制动墩,制动墩基础采用2排6根∅630*6mm钢管桩,管桩之间中心间距:横向为4m,纵向为6m。
淮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1.1编制范围1.2编制依据1.2.1 新建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淮河特大桥部分初步设计文件。
1.2.2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标准图、定型图、安全规则等。
1.2.3现场调查资料。
1.2.4我单位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机械设备、施工队伍和技术水平等综合施工能力。
1.3编制原则坚持“突出难点,兼顾一般,点线结合,均衡生产”的原则,根据本标段的特点,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计划工期符合总工期安排的原则编制施工计划,以此为前提配备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
严格遵照有关质量、工期、安全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以先进可行的工艺技术,确保安全和工程施工质量。
坚持永临结合,既满足施工需要,又兼顾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交通生产及生活带来的影响,临时工程、临时设施的布置尽量利用既有公路和现有的乡间道路。
重视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工作,坚持文明施工,编制相应的施工措施,减少对淮河两岸各湾泾、湖泊、水塘等水系和农田、村庄的破坏和影响。
2 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简介京沪高速铁路淮河特大桥位于蚌埠市区东侧,穿越淮河干流的方邱湖行洪区,该桥中心里程DK830+876.60,桥全长11356.78m。
桥跨组合为:18×32m箱梁+3×24m箱梁+34×32m箱梁+2×24m箱梁+6×32m箱梁+(40+56+40)m连续结合梁+113×32m箱梁+6×40m箱梁+(48+5×80+48)m连续梁+4×40m箱梁+2×32m箱梁+2×40m箱梁+90×32m箱梁+1×24m 箱梁+1×32m箱梁+(40+56+40)m连续结合梁+3×32m箱梁+2×24m箱梁+3×32m箱梁+(32+40+32)m连续结合梁+2×24m箱梁+14×32m箱梁+2×24m箱梁+12×32m箱梁。
秋浦河特大桥贝雷梁栈桥结构设计卢红涛【摘要】为满足宁安铁路跨越秋浦河特大桥施工需要,结合地质条件、曲线桥梁的实际情况,采用以折代曲的栈桥形式,设计了带有悬臂结构的四联连续贝雷梁栈桥.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栈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并且考虑了公路一级车道荷载和施工用履带吊两种荷载,并与栈桥自重作为相应的荷载组合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栈桥结构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通过工程应用,该栈桥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了检验.【期刊名称】《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年(卷),期】2019(017)002【总页数】4页(P45-47,60)【关键词】秋浦河特大桥;栈桥结构;贝雷梁;有限元分析【作者】卢红涛【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181 工程概况宁安铁路线路全长255.522 km,途经江苏、安徽两省六市,是长江三角洲城际客运铁路网的延伸。
宁安铁路六标段需要跨越秋浦河,设计采用高架桥,大桥起讫里程为:DK227+974.80~DK241+280.15,桥全长13 305.35 m。
主桥跨越秋浦河主航道,采用(60+100+6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直腹式截面,中支点处梁高7.00 m,端支点及跨中处梁高4.50 m;箱梁底宽6.0 m,桥面宽12.20 m,截面中心顶板厚0.48 m;腹板厚分别为0.45 m、0.60 m、0.90 m;底板厚由跨中的0.46 m变至中支点梁根部的1.0 m;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间支点处设置横隔板,梁体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
该梁位于曲线半径5 500 m的圆曲线上,按设计要求曲梁曲做,梁体沿线路左线中心线设置,梁体轮廓、预应力孔道等均以线路左线中心为基准线并按照其曲率进行调整。
主梁墩顶梁段采用托架施工,其余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对称施工直至合龙。
主桥圆端形桥墩(54#~57#墩)均位于河道内,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