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无障碍设计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追求建筑的高度和美观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群体——残障人士和老年人。
他们同样有权利享受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因此,无障碍设计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显得尤为重要。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使所有人都能够平等、自由地使用各种设施和空间。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而言,这意味着从入口到内部的各个空间,都需要充分考虑到行动不便者的需求。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高层住宅建筑的入口设计。
一个合适的无障碍入口应该具备平缓的坡道,而不是陡峭的台阶。
这样可以方便轮椅使用者和推婴儿车的居民顺利进入。
同时,入口处的门应该足够宽敞,能够让轮椅轻松通过,并且最好配备自动感应装置,方便居民开门。
此外,入口处还应设置清晰的标识和引导系统,帮助视障人士找到正确的方向。
电梯是高层住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无障碍设计的重点之一。
电梯的尺寸应足够容纳轮椅和担架,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救援需求。
电梯内部应设置扶手、盲文按钮和语音提示系统,方便视障和听障人士使用。
另外,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停靠时间也需要合理调整,避免给行动不便者带来不适。
在走廊和通道的设计上,要保证足够的宽度,以便轮椅能够自由转弯和通行。
地面应平整、防滑,避免出现高差和障碍物。
同时,为了方便视障人士,走廊可以设置引导盲道。
对于居住单元内部,无障碍设计同样不能忽视。
房门的宽度应符合轮椅通行的标准,卫生间和厨房的布局要方便轮椅进出和操作。
卫生间内应设置无障碍马桶、洗手盆和淋浴设施,并且配备必要的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
厨房的操作台面高度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在公共区域,如楼梯间、休息平台和花园等,也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
楼梯应设置双侧扶手,踏步高度和宽度应均匀一致。
休息平台要足够宽敞,以便轮椅停留和人员休息。
花园中的小径应平坦无障碍,设置适合轮椅使用者的休息座椅和观赏区域。
除了硬件设施的设计,无障碍设计还应包括软件方面的考虑。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1. 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无障碍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居住需求,还能提高住宅建筑的居住舒适度和品质。
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要点。
2. 无障碍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安全性是无障碍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设计时应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防火、防盗、防滑、防摔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便利性和逃生安全性。
2.2 实用性无障碍设计应充分考虑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使用中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例如,门把手、开关、插座等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各类人群使用。
2.3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无障碍设计应注重经济性。
设计方案应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2.4 美观性无障碍设计应注重建筑物的美观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材质、造型等手法,提高建筑物的艺术品质。
3. 无障碍设计要点3.1 入口和门厅入口和门厅是住宅建筑的门面,无障碍设计应确保入口宽敞、平坦,方便轮椅和婴儿车进入。
门厅应设置足够的高度和宽度,以便于各类人群使用。
电梯是无障碍设计的核心部分。
高层住宅建筑应设置专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计的电梯,电梯内部应宽敞、平整,方便轮椅进出。
电梯按钮应采用易于识别和操作的字体和颜色,电梯内应设置紧急呼救按钮。
3.3 走廊和通道走廊和通道的设计应保证足够宽度和高度,方便各类人群通行。
无障碍设计要求走廊两侧设置扶手,以便于老年人和残疾人支撑。
地面应采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避免高低起伏。
3.4 卫生间卫生间是无障碍设计的重点部位。
应设置专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计的无障碍卫生间,内部应宽敞,方便轮椅进出。
应设置扶手、紧急呼救按钮等设施,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3.5 厨房和餐厅厨房和餐厅的设计应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厨房应设置无障碍操作台、低位开关等,餐厅应设置易于抓握的餐具。
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要点探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实践,越来越多的关注聚焦到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及儿童等具有特殊需求群体,以及实现社会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实现这一理念,设计既可以实现家庭生活的舒适性,也可以采取一些适用于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及儿童等具有特殊需求群体的特殊设计措施。
无障碍设计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公平的一种手段,其原则就是根据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及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尽可能有效地让他们可以在家庭空间中行走、交流及休憩,以及实现家庭生活的最佳条件。
在住宅建筑中应用无障碍原则的主要方面包括视觉、听觉、移动、重物搬运及便利性等5个方面。
一、视觉:实施无障碍设计时,应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及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视觉特征及需求,如:1)增大室内照度、减小阴影;2)采用对比度较大的深浅色,使室内显得清晰、容易辨别;3)减少室内反光,降低眩光;4)通过室内色彩及布局,营造良好的视象环境;5)控制室内物品数量,避免室内有过多的物品,以免使室内太过拥挤的情况。
二、听觉:无障碍设计应用于室内声学设计,包括:1)通过弹性材料以及非弹性材料的对比,调节室内噪音,减少声学反射;2)增加隔音材料,减少室内传播噪音;3)保证空调、照明、自然风等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均匀地消除噪声;4)营造出满足不同用户的乐趣及体验感。
三、移动:运用无障碍设计应当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及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移动能力,有效的安排、摆放室内设施,使特殊群体可以在家中自由、愉快的地移动,提供便捷的移动空间;如:1)在室内空间中设置充足的通过区,使空间空间流畅;2)保持室内行走道宽度,以保证特殊群体的正常移动;3)减少家庭杂物,避免影响阻碍正常移动;4)充分利用可调整的设施,如桌椅等,以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
四、重物搬运:家庭无障碍设计要点也应当考虑重物搬运情况,提供现实的实用性及无障碍的功能;如:1)在室内合理设计行走道,便于搬运物品;2)利用可调节的扶手吊架,以及拉杆式扶手,便于老年人、残疾人及用手杖的儿童搬运物品;3)室内采光与通风条件良好;4)室内布置合理,减少重物搬运负担;5)室内采用抗磨损材料,减少日常维护费用。
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计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社会关怀的日益增长,特殊群体的需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尊重。
作为一个社会的一部分,住宅小区也应该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无障碍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探讨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计,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住宅小区的出入口设计应具备无障碍特点。
一般来说,无障碍出入口主要包括坡道、扶手、无障碍通道等。
坡道的设置能够方便轮椅用户、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小区,扶手的设置则能提供额外的支撑,确保他们的安全。
同时,无障碍通道的设置能够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为便捷的通行通道。
此外,出入口设计还应遵守相关规定,如门的宽度应满足轮椅用户的需求。
其次,住宅小区的建筑物设计应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
在建筑物设计中,应该提供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
无障碍电梯的设置能够方便行动不便的人进出楼层,无障碍通道的设置能够为他们提供便捷的通行路径,无障碍洗手间的设置能够满足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
此外,建筑物还应具备无障碍标识和警示标示,提供信息提示和导向功能。
再次,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应该符合特殊群体的需求。
例如,小区内的公园和健身设施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供轮椅用户和行动不便的人使用。
公共厕所的设计应该符合无障碍标准,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此外,公共区域的座椅和桌子应该考虑到不同身高和体形的人群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座椅和桌子,以提供更为舒适的使用体验。
最后,住宅小区的管理和服务也应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
物业管理服务应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及时响应特殊群体的需求和反馈。
特殊群体的居民应享有相同的权益和待遇,物业管理人员应提供专业的服务和热情的态度,保障他们的权益。
此外,小区内的活动和社交场所也应该为特殊群体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设施,满足他们的交流和社交需求。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计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出入口设计、建筑物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改善,可以为特殊群体提供一个无障碍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融入感。
论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1. 引言1.1 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无障碍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方便、安全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士。
在当前的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些住宅楼梯设计过陡、无坡道或电梯,给行动不便的人士带来很大困扰;有些住宅卫生间空间狭小、没有扶手或者没有足够的转弯空间,使得残疾人无法自如使用;甚至有些住宅门槛高、门宽窄,造成轮椅无法进出等问题。
解决当前住宅建筑存在的无障碍设计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施无障碍设计并解决其实施难点,是当务之急。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无障碍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加宜居、舒适的居住环境。
2. 正文2.1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无障碍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为了确保生活在这些建筑中的所有人都能够方便、安全地进出和居住。
无障碍设计能够使残疾人士更加独立自主地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合理的设计,残疾人士可以更方便地进入房屋、使用设施和设备,减少他们的生活障碍和依赖感。
无障碍设计也符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不论是身体健全的人还是有特殊需求的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无障碍设计也能够满足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的需求,让他们在家中享受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关怀,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共融性,让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生活的权利和乐趣。
在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当前住宅建筑存在的无障碍设计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重视。
住宅入口无障碍设计要求与实际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便利性和包容性越来越重视,住宅入口的无障碍设计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无障碍设计旨在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孕妇以及儿童等在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平等、便捷和安全的出入条件,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
一、住宅入口无障碍设计的要求(一)通行的便利性住宅入口的通道应足够宽敞,以方便轮椅、婴儿车等通行。
一般来说,净宽不应小于 12 米。
地面应平整、防滑,避免高低差和陡坡。
如果存在坡度,坡度不应大于 1:12,以确保轮椅使用者能够轻松通过。
(二)台阶与坡道若有台阶,应同时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坡道。
坡道的表面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两侧应安装扶手。
扶手的高度宜在 085 米至 09 米之间,方便使用者抓握。
(三)门的设计住宅入口的门应易于开启和关闭。
手动门的开启力不应过大,最好采用平开门或推拉门,并配备便于操作的把手。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08 米,以保证轮椅能够顺利通过。
(四)照明与标识充足的照明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在不同时间段居民都能看清入口及周边环境。
同时,应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无障碍通道的指示标识等,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快速找到正确的路径。
(五)安全防护入口处应避免设置障碍物,如突出的管道、电线杆等。
如果有高差较大的地方,应设置防护栏杆,以防止意外坠落。
二、实际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老旧小区改造该小区建设年代较早,住宅入口存在诸多无障碍设计方面的问题。
改造前,入口通道狭窄且不平整,有多处台阶且未设置坡道,门的开启方式不便,照明也不足。
改造时,首先拓宽了通道,将地面进行平整和防滑处理。
在台阶旁增设了符合标准的坡道,并安装了牢固的扶手。
对门进行了更换,采用了轻便的推拉门,并优化了把手设计。
同时,增加了照明灯具,确保入口区域明亮。
经过改造,小区居民,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出入更加方便和安全。
(二)案例二:新建高档住宅小区这个小区在规划和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无障碍设计。
论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无障碍设计是指建筑环境中为了方便身体有障碍者、老年人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身体需求的人群而设计开放的公共空间。
在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问题尤为重要,因为住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人们需要在这个场所中获得便利和舒适的生活体验。
本文将从住宅建筑的无障碍设计问题入手,探讨一系列相关问题。
首先,对于住宅建筑的空间设计,无障碍设计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方便身体有障碍的人安全进出房间、独立使用房间以及方便交流和互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我们需要确保门的开口度、门的开闭方式以及门的材质等方面都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
对于身体有障碍者而言,门的宽度应该达到1.2米,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2厘米,并且门的开闭方式应该是可以用手轻松推开的,最好配备自动感应开关以及声音报警器,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报警求助。
此外,房间内的门把手也应该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即可以轻松握住不致于因为力度不够而摔倒或者给身体带来其他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对于住宅建筑的楼梯设计,在无障碍设计中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我们要保证楼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确保可以方便身体有障碍者使用。
在无障碍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斜坡代替楼梯,增加抓手、扶手等设施,这些都有助于身体有障碍者更方便的进出楼梯,降低了摔倒的风险。
对于楼梯的抓手、扶手的设计也应该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应该在距离地面1.2米高度设置扶手,扶手宽度应当不小于45厘米,而握把部分形状应当方便柔软,避免因为使用不良或者材料不合适等原因造成身体伤害。
此外,在无障碍设计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对于住宅建筑室内的电梯设计。
因为电梯在公共住宅中是最基本的设施,对于身体有障碍者和老人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出行方式。
在电梯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增加安全性和易用性。
例如在电梯内部设置紧急按键或者紧急电话,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可以及时报警求助;在电梯的按键中,也可以采取红色按钮来标识紧急情况,目的是帮助乘客快速找到并按下紧急按钮,尤其适用于视力受到影响人士。
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计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计是指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其他行动不便人群的特殊需求,提供便利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对于包容性的不断提升,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建设信息化、智慧化小区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深入探讨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和相关建议,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原则与指导1. 平等原则:无障碍设计最核心的原则是平等。
所有人应当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无论其身体状况如何。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住宅小区时,应确保无障碍设施普遍可及,不仅限于少数人士。
2. 可达性原则:提高住宅小区的可达性是无障碍设计的关键。
必须保证行动不便人士在小区内的出行、进出和服务等方面没有障碍。
例如,设置坡道、楼梯扶手、电梯等设施,以便行动不便人士能够轻松移动。
3. 安全性原则:无障碍设计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所有设施和设备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能有效地保护住户的安全。
例如,安装坡道和楼梯的扶手必须牢固可靠,以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4. 信息化原则: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方向。
住宅小区应利用智能化技术,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例如,通过手机APP可以预约电梯、导航到达目的地等。
二、建议与措施1. 通行设施: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便利的通行设施是保障无障碍的基础。
首先,宽敞明亮的人行道可以确保行动不便人士的安全和舒适。
此外,需要设置无障碍斜坡、扶手和坡道等设施,以供行动不便人士使用。
电梯的设置和维护也是必要的。
2. 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是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
例如,中央花园和公园内的路径应平坦且易于行走。
儿童游乐设施、休闲座椅、健身设施也需要考虑到行动不便人士的使用需求。
3. 停车场:停车场是住宅小区常见的设施之一,也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
首先,应设置专门的残障人士停车位,并保持其通畅。
此外,需要确保停车场的通道和车位宽敞,以方便行动不便人士上下车。
住宅小区道路无障碍设计探析以长春市的住宅小区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区作为人们居住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和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道路无障碍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度。
本文将以长春市的住宅小区为例,探析住宅小区道路无障碍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现状分析住宅小区道路无障碍设计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路面材料选择不当:在一些住宅小区中,道路铺设材料的选择不合理,如过于光滑的瓷砖或大理石,容易导致行走时滑倒或摔倒的风险。
2. 行人通行空间狭窄:部分住宅小区的人行道宽度不够,无法满足行人通行的需求,特别是携带婴儿车、购物车等较大物品的居民,会面临困难。
3. 缺乏无障碍设施:目前仍有不少住宅小区缺乏无障碍设施,如无坡道、无扶手的楼梯、无触碰开关等,给行动不便的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
二、问题分析住宅小区道路无障碍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 缺乏综合规划:在一些住宅小区的设计中,缺乏对道路无障碍设计的综合规划,导致无障碍设施的布局不合理,效果不明显。
2. 设施设置不科学:存在部分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施设置不科学的情况,如扶手高度不符合要求、斜坡设计不合理等,使得这些设施的使用效果不佳。
3. 管理维护不到位:一些住宅小区在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设施损坏、脏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设施的使用效果。
三、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住宅小区道路无障碍设计存在的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度,以下是一些建议:1. 综合规划: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需求,进行综合规划,合理布局无障碍设施,确保其覆盖全小区,提高可用性和便利度。
2. 设施科学设置:在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设置上,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扶手高度、斜坡坡度等符合要求,同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盲道、轮椅坡道、触碰开关等设施,提高使用效果。
3. 加强管理维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及时修缮损坏的设施,确保设施的完好和清洁,提高居民的使用体验。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初探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了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如果合理地、科学地进行无障碍设计,以方便伤残人士或行动不方便的出行。
关键词:建筑;无障碍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on how to reasonably, scientifically do the barrier free design in the modern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to facilitate the disabled or inconvenient action to travel.key words: construction; barrier-free design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现代社会要求和谐发展,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上,更加需要注意弱小群体的住宅需求,为行动不方便的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因此本文主要对现代建筑中,通过结合残疾人实际的使用需求,提出了几点自己对无障碍设计的思考,仅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
1 住宅内部的无障碍设计1.1 住宅内部的流线形设计无障碍居住单元必须至少有一条通道从单元的主要入口无须通过楼梯到达至少下列房间或空间:厨房,餐室,卧室,卫生间,起居室和贮藏室。
在有孩子的家庭住宅里,父母的卧室和小孩的卧室都必须可及。
如果只有一个卫生间,便必须是全套的卫生间。
最好居住单元内的所有空间伤残人都能到达,但是在尽量使更多的居住单元可及的要求下,可能有上述以外的空间不能可及。
就流通而言,可及性(已适用和可适用单元)的意思是走廊和门口都有足够供轮椅使用人回旋的余地,并在去可及空间的行经途中没有台阶。
门前面可能需要较大空间,但是居住单元的总面积还是能保持在一般最小限度之内。
在已适用单元里,为了便利起见可以扩大最小净宽以避免轮椅损坏墙壁和墙角。
住宅无障碍设计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之中进行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了广大建筑师关注的焦点,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促进其实践和理论等方向的发展。
本文针对建筑之中无障碍的设计手段,从对建筑内部的改造和高新技术的应用等两个方面出发,最终提出加强我国建筑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了我国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住宅;无障碍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体改,由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对生活和日常工作的需求,对住宅的空间使用提出了很高的需求,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在住宅之中进行无障碍设计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1、住宅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无障碍设计的原则首先是由美国的建筑学家提出的,无障碍设计的意义就在于无论是否残疾,无论残疾的状态和程度,每一个使用者都能够均等的使用住宅,在对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过程之中应该遵循安全性和适用性等原则。
住宅无障碍设计的安全性原则指的是,在住宅之中应该避免危险状况的存在和危险事物的存在,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限制,残疾人具有无法对危险性及时感知的情况,即使感受到了危险,也很难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自身的安全,很容易因为错误的判断使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害。
因此,在生活之中要针对老弱病残群体的特点,对生活用品进行划分,区别出对他们来说的危险物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实处,认真思考老弱病残群体的所思、所想,避免弱势群体因为某种程度和某种形式上的不公平而面临的危险,使他们能够平等的对建筑物进行使用。
在对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过程之中,应该采用适用性的原则,使弱势群体可以方便的使用,将无障碍化的建筑落实到实处。
与身体健康的人相比较,弱势群体之中经常存在着身体机能上的一些缺陷,因为在对住宅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应该充分的将弱势群体的触觉、听觉和视觉上的是特殊感受作为出发点,在设计的过程中着重于设计无障碍的设施,使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能够方便的被他们使用,将生活的无障碍落实到实处。
2、住宅的无障碍设计
根据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之后,使用高新技术对住宅的内部构造进行改进,不断探索有助于我国住宅无障碍设计发展的新方式。
住宅的无障碍设计应该加强对建筑宏观的掌控之外,还应该通过对细部构造方面的考虑,针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无障碍设计,由于住宅无障碍设计中的细部构造有广泛的影响因素,因此,主要对消防疏散系统、电梯、
市内交通和出入口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住宅的出入口之中应该设置能够满足轮椅通行的通道,在坡道、台阶的设置之中应该加强防滑系统的设置,同时在坡道的上方设置雨棚,方便使用轮椅的住户进行停留。
在设计室内交通系统的过程之中,应该尽量减少室内的转折,明确各个区域之间的分工,使室内的线条简洁清晰,具有完善的清晰的标识。
室内垂直的交通系统应该尽量减少高度的差异,可以设置相应的垂直提升的设备方便弱势群体进行使用。
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之中,应该针对残疾人的特征,使用能够适合残疾人需求的交通系统。
在对住宅的楼梯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应该针对最基本的设计元素,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之中,增加楼梯缓步台的宽度,在楼梯的转折处和起步的地方设置块材,起到止步的作用,在进行装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色差较大的材料,这些细部的设计能够对残疾人的健康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能够帮助残疾人在住宅之中独立、自主的生活。
在设计消防疏散通道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疏散速度十分缓慢的特点,对疏散的距离和消防的规格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在疏散通道之中袋状走廊的出现,尤其是对使用轮椅的弱势群体来说,楼梯是在进行疏散过程中的很大阻碍,因此在每个楼层都应该设置相应的房间,有助于火灾发生时能够排出烟气,有助于消防人员从住宅的外部进行营救,房间设置可以选择面积较大的阳台或者外窗,有助于消防云梯的搭建。
在对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过程之中,可以使用高新技术,为弱势群体的生活提供便利,依靠高新技术手段,解决以往在住宅出困扰弱势群体的障碍。
可以通过红外线和电磁感应的装置,减少弱势群体在沟通和交流等方面产生的障碍,这些感应装置应该设置在出口和入口之间,使用麦克风对声音进行传输,将声音扩大之后,再传输到闭合的电路之中,在其控制的范围之内,有听力缺陷的弱势群体可以通过自身的助听器接收到相应的声音信号。
还可以使用盲文设计的触摸屏,对建筑物内部的情况进行语音提示,让盲人可以快速的对住宅之中的情况进行了解,配合语音提示系统,对盲人所处的位置和途中经过的路径进行提醒。
同时,装置电子门禁的系统,可以减少弱势群体在开门和关门中遇到的障碍,还可以保证防火门能够根据危险的情况,进行自动化的控制。
3、住宅无障碍设计的思考
我国住宅无障碍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加强相关的理论建设,不断对住宅无障碍建设的体系进行完善。
在学术研究之中没有关于无障碍设计的明确概念,在对住宅进行建造和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不能只将健康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作为落脚点。
对无障碍的设计题进行不断的完善,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认识不全面,考虑不详细,没有贯彻到位等缺陷,会使无障碍设计没有系统化的发展,很多住宅之中的无障碍设计都能有将弱势群体的利益落实到实处,仅仅将残疾人在卫生间的蹲位和残疾人人行道的建设作为无障碍建设的全部,没有从无障碍建设的广义出发,使残疾人能够平等的参与到住宅的使用之中。
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实现建筑美观和经济的同时,切实考虑到小城市之中的弱势群体。
4、结语
总之,对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应该将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作为出发点,对环境和人之间的矛盾进行协调,针对不同住宅的特征,制定出相应的无障碍设计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住宅无障碍设计不断向多层面、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张。
在设计室内交通系统的过程之中,应该尽量减少室内的转折,明确各个区域之间的分工,使室内的线条简洁清晰,具有完善的清晰的标识。
对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过程之中,可以使用高新技术,为弱势群体的生活提供便利,依靠高新技术手段,解决以往在住宅出困扰弱势群体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姜富华,杜孝忠.老年人住宅的无障碍设计[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
82--84
[2]童建栋.浅析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J]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山版社,2006:18,20,43
[3]浙江省水电开发管理中心.无障碍建筑设计研究[J] .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网,2004.12
[4]程夏营,朱效章.住宅无障碍设计浅析[J]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7(1):3
[5]陈启卷.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监测与控制[J]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6]戴卫国.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规范管理[J] .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5(i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