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5章、第6章习题及大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81.07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章其他动物产品(一)本章的编排结构(1)本章是第1.3章动物的副产品, 特点是不能供人食用(0504的肠、胃、膀胱及动物血除外), 能食用的归2.3.4章。
(2)本章11个品目, 所列产品基本都是未加工或仅经过简单加工, 如洗涤、梳理、酸处理、脱胶、制成粉末和废品、废料, 绝对没有加工成成品, 否则就要归入其他章了, 比如0506到0508的产品的深加工品归到9601, 它们排列的顺序如下:0501人发02猪毛(含猪科动物)04肠、胃、膀胱05羽毛、羽绒06~08动物的角、骨、壳等10可入药动物产品0511其他未列名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注: 可食用的未列名归0410)(二)本章商品的归类要点提示:(1)未按发根、梢整理的人发或废人发归入0501, 深加工的人发归6703, 人发的制品归6704。
(2)猪科动物毛发较硬, 多制刷, 一般制刷原材料归0502, 但是若这些原材料为成束成簇的话, 则归到9603.9090, 制成刷子也归到9603中。
羊毛(绵羊, 羔羊)等可用作纺织材料的动物毛一般归入51章, 但短而发硬的山羊毛、黄鼠狼尾毛仍归入本章0502。
马毛包括马科动物和牛科动物的鬃毛和尾毛, 这些毛也是比较硬的, 可以用来制刷, 也可用来纺织, 马毛本身归到0511.9940, 但是马毛纱线, 马毛制的机织物, 则归到51章。
(3)注意★0504中的动物肠衣, 是纯天然的肠衣, 一般用来灌香肠, 此外还有人造肠衣, 是塑料做的, 归到3917.1000, 而羊的肠衣很多时候是用来制作肠线的, 要是制成的肠线经过消毒, 医疗用归到3006.1000, 而未消毒的肠衣, 则归到4206中。
★0504中还要注意肠衣≠肠, 肠衣是肠外面的一层薄膜, 用来灌香肠的, 而肠很多时候是食用的, 像猪大肠等, 肠归0504.0090 ★动物的胃, 像鸡胗、牛百叶, 羊肚, 猪肚等都是可以供人食用的, 它们虽是动物的食用杂碎, 但一定要归0504中。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二、选择题1.在日本,企业文化被称为( C )A. 商业文化B. 公司文化C. 社风D. 会社文化2.企业文化理论是(C )美国学者在受到日本经济增长经验的启示,总结、比较日、美企业管理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60 年代B.70 年代C.80 年代D.90 年代3. 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中提出了著名的“7S'管理模式,其中(ACD )为硬性要素。
A. 战略B. 技能C. 制度D. 结构4.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将企业文化分成(C )种类型。
A. 二种B. 三种C. 四种D. 五种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稳定的管理方式是在(A)企业实现的。
A. 日本B. 美国C.英国D. 中国6. 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C )。
A. 经营管理B. 科学管理C. 文化管理D. 生产管理三、判断题(V )1 •企业文化理论促使企业经营者将管理方式从“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上来。
(x )2 .企业文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两种方法的派别,其中,以爱德加•沙因教授为代表的派别主要以定量化研究为主,以罗伯特・奎恩教授为代表的派别主要以定性化研究为主。
(x )3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没有太大的影响。
(x )4.在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之前,我国企业已经形成系统而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
(x )5.美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个人主义,强调实现自我价值。
(x )6.任何一国的企业管理并非要与本国文化特色相结合。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选择题1.在企业文化的结构中,A )最重要,它决定和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其它层次。
A. 企业精神文化B.企业制度文化C. 企业行为文化D.企业物质文化2.企业行为中主要包括((ABD )的行为。
A. 企业家的行为B.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C. 企业股东行为D.企业员工的行为3.企业文化的(B )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像一种“润滑剂”,能够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以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地调节员工的心态和行动。
第四章 碱金属原子1. 已知Li 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0A 6707=λ,辅线系系限波长A 3519=∞λ.求Li 原子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解:主线系最长波长是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至基态的光谱线的波长E h hc νλ∆==第一激发电势1eU E =∆34811976.626210310V 1.850V 1.602210 6.70710E hc U e e λ---∆⨯⨯⨯====⨯⨯⨯辅线系系限波长是原子从无穷处向第一激发态跃迁产生的 辅线系~~*2n R n νν∞=-,~~*n n νν∞→∞=192 5.648910J hc eU λ-∞==⨯2 3.526V U =电离电势:U =U 1+U 2=5.376V2. Na 原子的基态3S .已知其共振线波长为58930A ,漫线系第一条的波长为81930A ,基线系第一条的波长为184590A ,主线系的系限波长为24130A 。
试求3S 、3P 、3D 、4F 各谱项的项值. 解:主线系波数~p 22s p ,3,4,(3)()n R Rn n ν=-=-∆-∆~~p 2s ,(3)n Rn νν∞→∞==-∆系限波长:p λ∞=24130A =72.41310m -⨯~1613S 71m 4.144210m 2.41310T ν--∞-===⨯⨯共振线为主线系第一条线, 是原子从3P 到3S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共振线波长:λp1=58930A =75.89310m -⨯~61p13S 3P 71 1.696910m 5.89310mT T ν--=-==⨯⨯1616S 3P 3m 104473.2m 106969.1--⨯=⨯-=T T漫线系(第一辅线系)波数~d 22p d ,3,4,(3)()n R Rn n ν=-=-∆-∆漫线系第一条线是原子从3D 到3P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漫线系第一条光谱线的波长7d18.19310m λ-=⨯167D 3P 31~d m 102206.1m10193.81--⨯=⨯=-=T T ν1616P 3D 3m 102267.1m 102206.1--⨯=⨯-=T T基线系(柏格曼线系)波数,5,4,)()3(2f 2d ~f =∆--∆-=n n RR n ν 基线系第一条线是原子从4F 到3D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 基线系第一条光谱线的波长6f1 1.845910m λ-=⨯156F 4D 31fm 104174.5m108459.1--⨯=⨯=-=T T ν 1515D 3F 4m 108496.6m 104174.5--⨯=⨯-=T T3. K 原子共振线波长为7665Å,主线系系限波长为2858Å. 已知K 原子的基态为4S. 试求4S 、4P 谱项的量子数修正项∆S 、∆P 值各为多少?K 原子的主线系波数,5,4,)()4(2P 2S ~p=∆--∆-=n n RR n ν 2S ~~p )4(,∆-==∞→∞Rn n νν 1617~m 104990.3m 10858.211---∞∞⨯=⨯==p λν 16~S 4m 104990.3-∞⨯==νT而 2S S 4)4(∆-=RT 所以 S4S 4T R =∆- 17m 100973731.1-∞⨯=≈R R 7709.14S =∆-2291.2S =∆K 原子共振线为主线系第一条线, 是原子从4P 到4S 跃迁产生的光谱线1p A 7665=λ167P 4S 41pm 103046.1m10665.7--⨯=⨯=-=T T ν 1616S 4P 4m 101944.2m 103046.1--⨯=⨯-=T T而 2P P 4)4(∆-=RT 所以 P4P 4T R =∆- 17m 100973731.1-∞⨯=≈R R7638.14P4P =-=∆T R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1. He 原子的两个电子处在2p3d 电子组态.问可能组成哪几种原子态?用原子态的符号表示之.已知电子间是LS 耦合.解:p 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量子数分别为,11=l 211=s . d 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量子数分别为,21=l 212=s . 因为是LS 耦合,所以.,,1,212121l l l l l l L -⋯-++=.1,2,3=L.0,1.2121=-+=S s s s s S 或而 .,,1,S L S L S L J -⋯-++=.1,0,1===J S L 原子态为11P . .0,1,2,1,1===J S L 原子态为30,1,2P ..2,0,2===J S L 原子态为12D ..1,2,3,1,2===J S L 原子态为31,2,3D ..3,0,3===J S L 原子态为13F . .2,3,4,1,3===J S L 原子态为32,3,4F .2. 已知He 原子的两个电子被分别激发到2p 和3d 轨道,其所构成的原子态为3D ,问这两电子的轨道角动量p l 1与p l 2之间的夹角,自旋角动量p s 1与p s 2之间的夹角分别为多少?(1). 解:已知原子态为3D ,电子组态为2p3d, 所以2,1,1,221====l l S L因此'1212221211212221222211113733212/)(cos cos 26)1(6)1(22)1(οθθθπ==---=-+==+==+==+=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p p p p P p p p p P L L P l l p hl l p 所以'0'0471061373180=-=οθL(2).1212122s s S s s p p P =======因为所以而'2212221222212221228109312/)(cos cos 2οθθθ=-=---=-+=s s s s S s s s s S p p p p P p p p p P 所以'0'0327028109180=-=οθS4. 试以两个价电子l 1=2和l 2=3为例说明,不论是LS 耦合还是jj 耦合都给出同样数目的可能状态. (1) LS 耦合.3,221==l l.,,1,212121l l l l l l L -⋯-++=.1,23,4,5=L .2121==s s .0,1=S.,,1,S L S L S L J -⋯-++=当S =0时,J =L , L 的5个取值对应5个单重态, 即1=L 时,1=J ,原子态为11P .2=L 时,2=J ,原子态为12D .3=L 时,3=J ,原子态为13F . 4=L 时,4=J ,原子态为14G .5=L 时,5=J ,原子态为15H .当S =1时,.1,,1-+=L L L J代入一个L 值便有一个三重态.5个L 值共有5乘3等于15个原子态,分别是:1=L 时,0,1,2=J 原子态为30,1,2P2=L 时,1,2,3=J 原子态为31,2,3D3=L 时,2,3,4=J 原子态为32,3,4F 4=L 时,3,4,5=J 原子态为33,4,5G5=L 时,4,5,6=J 原子态为34,5,6H因此,LS 耦合时共有20个可能状态. (2) jj 耦合.,...,.2527;2325;21212121j j j j j j J j j s l j s l j -++===-=+=或或或 将每个j 1、j 2 合成J 得:.1,2,3,42523.2,3,4,52723.0,1,2,3,4,52525.1,2,3,4,5,6272521212121============J j j J j j J j j J j j ,合成和,合成和,合成和,合成和4,3,2,15,4,3,25,4,3,2,1,06,5,4,3,2,1)25,23()27,23()25,25()27,25(共20个可能状态所以,无论是LS耦合还是jj耦合,都会给出20种可能状态.6.已知He原子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2p轨道,另一个电子还在1s轨道,试做出能级跃迁图来说明可能出现哪些光谱线跃迁.解:在1s2p组态的能级和1s1s基态之间存在中间激发态,电子组态为1s2s.利用LS耦合规则求出各电子组态的原子态如下:1s1s:1S01s2s:1S0、3S11s2p:1P1、3P0,1,2根据选择定则,这些原子态之间可以发生5条光谱线跃迁。
/i4-16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题4-11所示电路中流过20k Ω电阻的电流及a 点电压。
a U 解将电阻断开,间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题解4-16所示。
20k Ω,a bk Ω60//3020120120(30120100)V 60V6030a OCR k k k U ==Ω+=×−+=+ 将电阻接到等效电源上,得20k Ω3360mA 1.5mA2020(2010 1.510100)V 70V ab a i U −==+=×××−=− 4-21 在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压时,由于电压表要从被测电路分取电流,对被测电路有影响,故测得的数值不是实际的电压值。
如果用两个不同内险的电压表进行测量,则从两次测得的数据及电压表的内阻就可知道被测电压的实际值。
设对某电路用内阻为的电压表测量,测得的电压为45V ;若用内阻为510Ω5510×Ω的电压表测量,测得电压为30V 。
问实际的电压应为多少? 解将被测电路作为一含源二端网络,其开路电压,等效电阻OC U O R ,则有5OC 555o o OC OC 454OCo OC 4o 10451045104510(18090)V 90V 30510151051030510u R R u u u R u R ⎧×=⎪⎧+=−×⎪⎪⇒⇒=⎨⎨=×−×⎪⎪⎩××=⎪+×⎩−=4-28 求图题4-20所示电路的诺顿等效电路。
已知:12315,5,10,R R R =Ω=Ω=Ω。
10V,1A S S u i ==解对图题4-20所示电路,画出求短路电流和等效内阻的电路,如下图所示SC i对左图,因ab 间短路,故0,0i i α==,10A 0.5A 155SC i ==+ 对右图,由外加电源法,106ab R α=Ω− 4-30 电路如图题4-22所示。
第四章筹资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C5、C6、D7、C8、D9、B 10、A 11、B 12、D 13、A 14、A 15、C 16、D 17、D 18、C 19、C 20、B 21、B 22、C 23、D 24、C 25、A 26、C 27、B 28、C 29、C 30、A 31、A 32、A 33、B 34、D 35、C 36、C 37、B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E3、AE4、BC5、ACD6、ABCD7、ABCD8、ACD9、BCE 10、ABC 11、AB 12、ABC 13、ABC 14、ABCD 15、ABCD 16、ACE 17、ABC 18、CDE 19、BDE 20、AC 21、AB 22、AC 23、ABC 24、ABCE 25、AC 26、BCD 27、ABE 28、CDE 29、ACDE 30、ABCDE 31、ABC 32、BD 33、ACE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四、计算题1、方案一:债券成本=6%,股票成本=8.4%,综合资本成本=7.2%方案二:长期借款成本=6%,优先股成本=18%,综合资本成本=8.4%应采用方案一。
2、(1)200万元(2)100万元(3)DOL=2 DFL=1.28 DTL=2.563、DFL=1.25 DOL=2 息税前利润增长率=2×10%=20%今年息税前利润=500×10%×(1+20%)=60万元4、(1)10%(2)12%(3)16%5、无差别点EBIT=132万元,增资后EBIT=200万元大于132万元,故采用B方案。
6、债券成本=547%,优先股成本=1031%,普通股成本=155%综合资本成本=1129%大于资产收益率10%,故该筹资方案不可行。
《汽车机械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金属材料的性能1.什么是金属的力学性能?根据载荷形式的不同,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指标?答: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性和抵抗破坏的能力称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分为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2.什么是弹性变形?什么是塑性变形?答:随着载荷的存在而产生、随着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载荷卸掉后形变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3.什么是强度?什么是塑性?衡量这两种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各用什么符号表示?答: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根据载荷的不同,可分为抗拉强度b ,抗压强度bc、抗弯强度bb、抗剪强度b和抗扭强度t等几种。
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用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表示。
4.什么是硬度?HBS、HBW、HRA、HRB、HRC各代表什么方法测出的硬度?答:材料抵抗另一硬物压入其内的能力叫硬度,即受压时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HBS布氏硬度(当用淬火钢球压头时)、HBW布氏硬度(当用硬质合金球时);HRA、HRB、HRC都是洛氏硬度,只是压头以及总载荷不同:压头分别是金刚石圆锥、1/16”钢球、金刚石圆;总载荷分别为60kgf、100kgf、150kgf。
5.下列硬度的写法是否正确?HBS150、HRC140、HRC70、HRB10、HRA79、474HBWHBS150错,改为150HBSHRC140错,HRC硬度范围为20~67HRB10错,HRB硬度范围为25~100HRA79错,改为79HRA474HBW对6.下列各种工件一般应采用何种硬度试验方法来测定其硬度值?(1)锉刀;(2)黄铜轴套;(3)硬质合金刀片;(4)渗碳合金钢;(5)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
答:(1)锉刀:用HRC试验测定;(2)黄铜轴套:用HRB试验测定;(3)硬质合金刀片:用HRA试验测定;(4)渗碳合金钢;用HRA试验测定;(5)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用HB试验测定;7.什么是冲击韧性?用什么符号表示?答: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第5章 受弯构件14. 一简支梁,梁跨为7m,焊接组合工字形对称截面150mm 450mm 18mm 12mm ×××(图5-57),梁上作用有均布恒载(标准值,未含梁自重)17.1kN/m ,均布活荷载6.8kN/m ,距梁端2.5m 处,尚有集中恒荷载标准值60kN ,支承长度200mm ,荷载作用面距离钢梁顶面为120mm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215N/mm ,抗剪强度设计值为2125N/mm ,荷载分项系数对恒载取1.2,对活载取1.4。
试验算钢梁截面是否满足强度要求(不考虑疲劳)。
解:截面积2A=1501824141210368mm ××+×=334150450138414323046144mm 1212××=−=x I3x W 1440000mm 2==xI h梁自重 32-67850kg/m 10368mm 10=81.4kg/m=0.814kN/m ××简支梁承受的均布恒载荷载标准值k (0.814+17.1)kN/m=17.9kN/m q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y 1.217.9+1.4 6.8=31kN/m q =××集中荷载设计值y 1.26072kN p =×=(1)验算该简支梁的抗弯强度按y xx nx y ny+γW γW M M f ≤计算,取y 0M =。
集中恒荷载作用处有2x 317 4.512.572 2.531 2.5290.1kN m 272M ×=×+××−××=⋅ 跨中处2x 317 4.513.572 3.531 3.5721279.9kN m 272M ×=×+××−××−×=⋅受压翼缘的宽厚比:w 1b-t b 15012= 3.8t 2t 36−==取x 1.05γ=截面模量6y 22xx nx y ny 290.110+192.3N/mm 215N/mm 1.051440000γγ×==<=×M M f W W (满足) (2)验算抗剪强度 支座处剪力最大且317 4.572108.546.3154.8kN 27V ×=+×=+= 320715018(2079)20712840294mm 2S =××++××=322v w 154.810840294=33.5N/mm 125N/mm 32304614412VS f It τ××==<=×(满足) (3)局部承压强度集中力沿腹板平面作用于梁上翼缘,该荷载作用处未加加劲肋,应验算该处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
1、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四个量子数中,________是原子轨道能级的主要参数,________是描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不同形状的参数。
2、络合物[Co(NH 3)6]Cl 2 中心离子是________, 配位数是_____,配体的配位原子是_____。
3、H 2O 分子采用的杂化类型是 。
4.、分子间力有 , , , 。
5、BF 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6、配合物K 3[Fe(CN)5(CO)]中配离子的电荷数为 ,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配位原子为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
7、 BF 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B
是 。
8、第35号元素溴核外电子构型为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10
4s 2
4p 5
为____4s 2
4p 5
_____,元素位于___四___周期,___ⅦA___族。
9.主量子数n=3时,角量子数l 可取 0,1,2 ;磁量子数m 可取 0,±1,±3 。
10、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与绝缘体的主要差别在于其禁带 较窄 ,导体能带结构的特征是存在 未满 带。
应用最广的单质半导体是 Si, 和 Ge ,化合物半导体是 GaAs 。
11、(本题四分)已知BeCl 2、BF 3、SiCl 4三种分子的电偶极矩都等于零,试填下表:
1、 下列量子数组合中,原子轨道符号为2p 的是( )
A. n =3,l =0,m =0
B. n =4,l =2,m =0
C. n =5,l =1,m =1
D. n =2,l =1,m =1
2、化合物[Co(NH 3)4Cl 2]Br 的名称是: ( )
A.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Ⅱ)
B.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C.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Ⅱ)
D.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3、下列含氢的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 D. )
A. H cl
B. CH4
C. H2S
D. HF
4、氧原子具有顺磁性可归因于.......................................。
( C. )
A.沸点极低; B. 与铁易化合; C. 有三电子 键; D. 键级为2。
5、CCl4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 D )
A.氢键B.取向力C.诱导力D.色散力
6、某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其副量子数等于2的轨道内电子数为半充满,则该元素为( D )。
A: Cu;B: K;C: Br;D: Cr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分子构型中以sp3杂化轨道成键的是正四面体型;
B.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在于禁带宽度不同;
C.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D.聚集状态相同的物质构成的系统不一定是单相系统;
8、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可以肯定的是:()
A. 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不超过8
B. 周期数等于基态原子的能级最高轨道的主量子数
C. 族数等于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数
D. 一个原子中,没有两个电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量子数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
2、配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杂化轨道的类型和数目。
()
3、配合物的磁性大小与物质内部成单电子数有关。
()
4、主量子数n=3时,有3s、3p、3d、3f等四种原子轨道。
()
5、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
()
6、 C和H形成CH4时,是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3个2p轨道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成键的。
( )
7、波函数描述核外电子在固定轨道中的运动状态。
( )
8、在CCl4、CHCl3、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取sp3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正四面体构型。
( )
9、P原子轨道呈“8”字形,说明核外电子运行轨迹是“8”字形。
( )
10、主量子数n=3时,有3s、3p、3d、3f等四种原子轨道。
()
11、P区元素最后填充的是p电子。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核外电子排布需遵循的的三条原则。
(5分)
2、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大致有什么递变规律?怎么解释?(5分)
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原子半径明显递减,同周期副族原子半径也同向减少,但减少缓慢。
(3分)这是因为,按照斯莱特规则,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每增加一个核电荷数,原子外层的有效核电荷数增加0.65,而副族元素只增加0.15,所以副族元素原子半径收缩较主族元素慢。
(2分)
3、已知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d104s1,试写出其电子构型、原子序数,判断它为第几周期,第几族?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哪一区?
解:其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原子序数:29号元素第四周期ⅠB族 ds区
4. 简述电解法精炼铜的基本原理。
(5分)
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变成Cu2+,(2分)以纯铜为阴极,
为电解液。
(1分)
Cu2+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变成Cu,(2分)以CuSO
4
5.已知某铜锌原电池的电动势为1.06V,并已知其中[Cu2+]=0.02 mol·L-1,请问该原电池中[Zn2+]为多少?已知(Zn2+/ Zn) = -0.76V,(Cu 2+/ Cu) = 0.34V。
(8分)
4.(8分)已知E(Ag+/Ag) = +0.7991V, 在含有Ag+/Ag电对体系中, 加入NaCl溶液, 使溶液中c(Cl-) = 1.00 mol L-1, 计算E(Ag+/Ag)。
(2(2分)
(2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