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测试1
- 格式:doc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11
名词解释原位测试
嘿,你知道原位测试吗?原位测试啊,就好比是给大地做一次全面
深入的“体检”!比如说,我们去医院体检,要抽血、做各种检查来了
解身体状况,原位测试也是这样对土地进行各种“检测”呢。
想象一下,工程师们就像是一群超级医生,他们用各种特别的工具
和方法来给土地“号脉”。
像静力触探,就像是用一根神奇的手指轻轻
触摸土地,感受它的“脉搏”,从而了解土地的性质和强度。
还有动力
触探,那可就像是给土地来一场小小的“地震”,通过观察土地的反应
来判断它的情况。
原位测试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哦!它超级重要的呢!如果没有它,我
们盖的房子可能就像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随时会摇摇晃晃。
比如说,要是没做好原位测试,在不合适的土地上建了高楼,那后果可不堪设
想啊!
我曾经见过一个建筑项目,就是因为前期的原位测试没做好,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好多问题。
工程师们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
处想办法解决。
这就好比你准备去参加一场重要比赛,结果到了赛场
才发现自己连规则都没搞清楚,那不是抓瞎了嘛!
原位测试真的是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啊!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了解土地秘密的大门。
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真正知
道土地适不适合我们的工程,才能保证我们的建筑稳稳地矗立在大地上。
所以啊,可千万不能小瞧了原位测试呀!
我的观点就是,原位测试太重要啦!一定要重视起来,把它做好做精,这样我们的建筑工程才能更安全、更可靠。
原位测试方法标准
原位测试方法标准是指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在岩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的天然状态,不改变其基本特性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以得到所需的地质参数和岩土特性参数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了解地质结构和评估工程地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原位测试方法有多种,包括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
例如,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和粉土等软土地区的测试,而动力触探试验则适用于碎石土和基岩地区的测试。
在进行原位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首先,测试点应选择在代表性强的位置,避免在结构复杂或存在异常的地段进行测试。
其次,测试前应对测试工具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测试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避免人为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原位测试方法标准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基础结构,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原位测试方法。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测试方案。
总之,原位测试方法标准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岩土特性参数和地质参数,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原位测试标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原位测试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3. 通过实验验证原位测试标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原位测试标定是指对原位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使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准确测量所测量的物理量。
本实验采用的原位测试设备为X射线衍射仪(XRD),其原理是基于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X射线衍射强度和衍射峰的位置来分析物质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原位测试设备:X射线衍射仪(XRD)2. 样品:标准晶体样品(如石英、氧化铝等)3. 辅助设备:计算机、数据采集卡、样品台、X射线管等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标准晶体样品研磨成粉末,过筛后装入样品杯中。
2. 设备调试:开启X射线衍射仪,调整X射线管电压、电流、样品台位置等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标准样品测试:将标准晶体样品放入样品杯中,调整样品台位置,使样品处于最佳测量位置。
启动X射线衍射仪,采集标准样品的衍射图谱。
4.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衍射图谱导入计算机,利用XRD分析软件对衍射峰进行拟合,得到衍射峰的位置、强度等信息。
5. 标定计算:根据标准样品的已知物相组成和衍射峰位置,计算原位测试设备的标定参数。
6. 实验验证:对未知样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标定参数进行对比,验证原位测试标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样品测试结果:通过XRD分析软件对标准样品的衍射图谱进行拟合,得到衍射峰的位置、强度等信息,与标准样品的已知物相组成进行对比,验证了原位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标定计算结果:根据标准样品的已知物相组成和衍射峰位置,计算得到原位测试设备的标定参数。
3. 实验验证结果:对未知样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标定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原位测试标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完成了原位测试标定实验,验证了原位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通过标定计算得到的标定参数,可以用于未知样品的测试,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位测试技术汇总2022.08.03原位测试是指在地层或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和天然含水率保持不变、原生结构不受或少受扰动的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岩、土体各种工程特性、参数的试验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主要有: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等。
岩土工程勘察时,应根据技术要求和地层条件选用合适的原位测试方法。
因旁压试验及扁铲侧胀试验对地层条件适用性要求相对较高,设备仪器相对复杂,致使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不讨论这两种方法。
1 常用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1.1 载荷试验载荷试验分平板载荷和螺旋板载荷两种,平板载荷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体,螺旋板载荷适用于深层地基土及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度不应小于5m。
但载荷试验通常历时较长、成本较高,致使其使用频率受到一定影响。
1.2 圆锥动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轻型适用于一般粘性土,重型及超重型适用于中砂以上的砂类土及碎石土。
轻型主要用于验槽和地基处理检测,重型在勘察及地基处理检测中大量使用,超重型应用较少,可用于密实的碎石土。
1.3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粉土、砂类土、花岗岩类的风化壳和残积土。
标准贯入试验与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配合使用,可进行各类土质及风化岩的原位测试,且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经验丰富,使之在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最为普遍。
1.4 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含少量碎石的土层。
手摇式轻型多用于较大设备难以进入的狭小场地的浅层测试。
全液压传动型除狭小场地外,使用普遍。
1.5 十字板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测定饱和软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灵敏度等参数,测试深度不宜大于30m。
由于其贯入设备与静力触探通用,且都用于软土地区,因此二者通常联合使用,并与钻探取样成果结合,大大提高勘察效率,降低勘察成本,丰富成果参数。
原位测试的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原位测试的方法:
1. 标准贯入试验呀,就好像用一个大锤子去试探土层的坚硬程度!比如说在修房子之前,工程师们就会用这个方法去了解地面是不是够结实。
2. 静力触探那可是个精细活儿,就如同轻轻地去触摸土层的脾气一样!像是在勘察地质情况时,这个方法可好用啦。
3. 十字板剪切试验呀,这就好比在和泥土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呢!想想看,在研究软土地基的时候,不就靠它来看看泥土的强度嘛。
4. 旁压试验,真的像给土层做一次特殊的“体检”呀!比如说要建一座大桥,那就得用它来好好检测一下。
5. 波速测试,哎呀呀,就如同给大地测测脉搏跳动的速度!在判断地震安全性的时候,不就需要它嘛。
6. 静力载荷试验,这不就是给地面施加压力,看看它能撑住多大的劲儿嘛,就像考验一个大力士一样!比如要建个大仓库,那可不得先这么试试。
7. 扁铲侧胀试验,嘿,这就像是用一个特殊的铲子去探索土层的秘密呢!在一些特殊的地质勘察项目中,它可立功啦。
8. 水压致裂法,哇塞,这简直就是给地层来一次特别的“挑战”呀!比如在研究深层地质构造时,这个方法可太重要啦。
我觉得原位测试的这些方法真的都超级厉害,各有各的用处,能为各种工程和地质研究提供非常关键的数据和信息呢!。
原位测试知识点总结一、原位测试的定义原位测试是指在检测对象所在的现场进行的测试,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和系统,以及其他需要在现场进行测试的领域。
原位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
二、原位测试的重要性原位测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发现设备和系统存在的问题,防止故障造成的损失,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通过原位测试,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
三、原位测试的知识点1. 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在进行原位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来检测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况。
不同的设备和系统需要不同的测试仪器,例如温度、压力、振动、电流等参数的测试仪器。
同时,还需要掌握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校准、安装、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 测试方法和技巧原位测试需要掌握一些测试方法和技巧,以便准确地检测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
例如,振动测试时需要考虑测点的选择、测试仪器的设置、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的技巧。
另外,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原位测试过程中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获取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况。
这需要掌握一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例如数据的归档、对比、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4. 故障诊断和解决在进行原位测试时可能会发现设备和系统存在一些故障,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解决。
这需要掌握一些故障诊断的方法,例如故障的表现、可能的原因、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知识。
5. 维护和保养原位测试也包括了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需要定期对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四、原位测试的应用领域原位测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例如机械制造、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
在这些领域,原位测试帮助企业提前发现设备和系统存在的问题,防止故障造成的损失,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材料中原位测试定义原位测试是指在实验室中对样品进行测试时,将样品放置在其原始环境中进行测试的方法。
这种测试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准确地模拟样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从而得到更真实可靠的测试结果。
原位测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材料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
在材料科学中,原位测试可以用来研究材料在不同温度、压力、湿度等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通过在原位条件下进行测试,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学中,原位测试可以用来研究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稳定性。
通过在地下进行原位测试,可以获取到更真实的地下岩石的力学参数和岩石结构信息,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在环境科学中,原位测试可以用来研究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的分布和转化规律。
通过在环境中进行原位测试,可以直接观测到物质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并且可以避免样品在采样、运输等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原位测试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不同的测试对象和测试要求需要不同的设备和方法来进行测试。
其次,需要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品的保护和处理,以防止样品的污染或损坏。
在进行原位测试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数据的采集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且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的分析需要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模型,以便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原位测试是一种能够更真实地模拟样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性能表现的方法。
它在材料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原位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法,并且要注意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原位测试,可以获得更真实可靠的测试结果,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1 载荷试验(一)、目的确定地基土的临塑荷载、极限荷载,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提供依据;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压强度;确定地基土的基床反力系数;估算地基土的固结系数。
(二)、试验设备1、反力装置地锚法:以若干个地锚作为反力装置;堆载法:以铁块、砼块放置在承载台上作为反力;锚桩法:把加压架固定在基桩上作为反力。
2、加压装置油泵、千斤顶、力传感器等。
3、记录装置百分表、位移传感器等。
记录仪表。
4、承载板(圆形或方形)地基土0.25--0.5m2;基桩直径一致;复合地基与单桩加固的地基土面积相同。
(三)、试验方法1、试坑的大小不小于承压板直径的3倍。
2、加荷等级不少于8级,最大加荷不小于设计荷载的2倍(试验桩)。
第一级荷载可加等级荷载的2倍。
3、试验方法快速法:2h加一级荷载,共加8级;稳定法;<0.1mm/h后开始加下级荷载。
4、相等稳定标准和终止试验的条件地基土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相对稳定标准:连续二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侧向挤出;2)沉降急剧增大,P--S曲线出现陡降段;3)24h内,沉降随时间近等速或加速发展;4)s/b≥0.06。
复合地基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相对稳定标准:在1小时内的沉降量小于0.1mm。
1)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累计沉降量大于b(or d)的6%;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时,总加载量已为设计要求的2倍以上。
基桩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相对稳定标准:在1小时内的沉降量小于0.1mm。
1)某级荷载作用下,其沉降为上级的5倍;2)某级荷载作用下,其沉降为上级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3)已达到锚桩的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四)、载荷试验曲线1、p~s曲线;2、lgt~s曲线;3、lgp~lgs曲线;4、△s~△p曲线等等。
(五)、基本原理p0p u压力(p)Ⅰ:p-s呈直线,Ⅱ:p-s变为曲线,Ⅲ:p-s变为陡降段,(六)、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假设一刚性板作用在均质各向同性的弹性半无限体的表面,由弹性理论可得:E0=I0I I K(1-μ2)d (1)式中 E0-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I0-当承压板位于半无限体表面时的影响系数;对于圆形板:I0=0.785(π/4);对于方形办I0=0.886。
I I-当承压板在半无限体表面以下深度为z时的修正系数;当z<d,I I=1-0.27z/d;当z>d,I I =0.5+0.23d/z;K-p-s曲线直线段斜率;对于缓变形曲线,一般对前4-5点进行直线拟合后取值;μ-土的泊松比,卵石、碎石取0.27;砂、粉土为0.3;粉质粘土为0. 35;粘土为0.42;在不排水条件下的饱和粘性土可取0.5;d-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
对于平板载荷试验来说,规范规定:试坑的直径应大于3倍的承压板的直径。
(七)、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取p0作为地基土的承载力。
对缓变形曲线按s/d取值。
(八)、关于承载力特征值和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承载力特征值(f ak):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阶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
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f a):根据基础的实际大小和埋深,对承载力标准值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后得到的承载力,称之为承载力设计值。
f a=f ak+ηbγ(b-3)+ ηdγm(d-0.5) (2)式中ηb、ηd-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类查表取用;(九)、适用条件较好地模拟建筑地基的工作条件,对于确定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是可靠的;缺陷:受荷面积较小,加荷后的影响深度为(1.5~2)d(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加荷时间较短,不能提供建筑物的长期沉降资料。
例题1-1、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尺寸为()A 1.0m2B 0.6m2C 0.25或0.5m2D 视土体的强度大小而变化(C)例题1-2、深部土体承载力测试应选用()A 平板载荷试验B 螺旋板载荷试验C 两者均可D 无法进行载荷试验2静力触探试验适合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及含少碎石的土层。
可测定比贯入阻力、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
(一)、工作原理:(三)、资料整理:原始数据:深度修正、零漂修正;绘制比贯入阻力与深度Ps-h曲线;锥头阻力与深度曲线;侧壁摩阻力与深度曲线;侧壁摩阻力与锥尖阻力之比与深度曲线;孔隙水压力与深度曲线;超孔隙水压力与深度曲线。
划分土层界限:超前与滞后问题;剔除个别异常值及超前滞后值后,用算术平均值得单孔各土层Ps值;用各孔土层厚度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场区各土层的Ps值,也可采用在一定保证率下,计算其平均值。
《岩土规范》10.1.2条:根据原位测试成果,利用地区性经验关系估算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对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评价时,应检验其可靠性,并与室内试验和已有工程反算参数进行对比。
用Ps值计算场区的液化势:除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判别方法和标贯法外,也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给出的按Ps值计算的方法。
其它指标的计算(如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土的渗透系数与固结系数等)参考有关规范和手册。
3 圆锥动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二)影响因素分析1 杆长校正杆长校正实际上是对杆长、上覆土自重压力、侧摩阻力的综合修正。
对于碎石土,《地基规范》在条文说明第4.1.6条中给出了一个修正系数表。
2 杆壁摩擦力的影响3 地下水的影响4 上覆压力的影响(三)、成果整理1 绘制动力触探动贯入阻力与深度曲线《岩土规范》条文说明10.4.1。
2 划分土层界限超前与滞后的问题:上硬下软,超前约为0.5~0.7m,滞后约为0.2m;上软下硬超前约为0.1~0.2m,滞后约为0.3~0.5m。
3分层后计算每个土层的动贯入阻力q d(四)、应用《岩土规范》10.4.3条:根据动力触探指标和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评定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状指标(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土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检验地基加固与改良的效果等。
应有试验成果时是否修正或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实际上以上评价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二部分。
标准贯入试验(SPT)标准贯入试验属于动力触探试验中的一种试验方法。
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
(一)、影响因素:钻孔孔底的应力状态捶击能量(二)、标准贯入试验的杆长修正问题:确定砂土的液化性时,采用未修正的标贯击数,而确定承载力时,采用了修正后的击数(《地基规范》条文说明4.1.8条);在下表中采用了未经修正的实测值。
(三)、影响因素上覆压力的修正:地下水的修正:(四)、资料整理与应用绘制N-h关系曲线(直方图)。
应用标贯试验判断评价土的液化性时,《抗震规范》要求不进行杆长修正,但确定土层的粘粒含量时,宜采用标贯器中的扰动土样。
《岩土规范》第10.5.5条:根据标准贯入击数提供定量设计参数时,应有地区经验,否则只能提供定性的参数,供初步评定用6 旁压试验旁压试验适用于测定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软质岩石和风化岩的承载力、旁压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等。
临塑荷载法: f ak=p f - p o或f ak=p f极限压力法:f k=1/K (p L-p o) K:安全系数3 旁压模量根据弹性理论,旁压模量为:E m=2(1+μ)(V c+V m)△p/△V式中Vm-旁压曲线直线段头尾中间的平均扩张体积;△p/△V-旁压曲线直线段斜率7 波速试验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体的波速,确定与波速有关的岩土参数,检验岩土加固与改良的效果。
可采用跨孔法、单孔法或面波法。
(一)、试验方法跨孔法波速测试的孔距在土层中宜为4m,在岩层中宜为8~15m。
近地表的测点宜布置在0.4倍孔距的深度处,其余测点深度间距宜为1~2m。
当孔深大于15m时,应进行钻孔倾斜度及倾斜方位的量测,量测深度间距宜为lm。
单孔法波速测试,试验孔应垂直,在距孔口1.0~3.Om处,放置一长度为2~3m的混凝土板或木板,上压约500kg重物,用锤沿板纵轴从两个相反方向水平敲击板端,产生水平剪切波,将检波器固定在孔内不同深度处接收剪切波。
测试应自下而上进行,在一个试验深度上,应重复试验多次,保证试验质量。
面波法波速测试,测定不同激振频率下瑞利波的波长。
可得地表以下一个波长深度范围内土的平均波速(瑞利波或剪切波)。
面波法适用于地质条件简单、波速高的土层下伏波速低的土层的场地,测试深度不大。
当激振频率大于20-30Hz,测试深度小于3-5m。
(二)、波速试验成果分析1 在波形记录上识别压缩波和第一个剪切波的初至时间。
2 根据压缩波和剪切波的传播时间和距离,确定压缩波与剪切波的波速。
3 确定地层小应变的剪切模量、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动刚度。
Vs=(G/ρ)1/2 Vp=[(λ+2G)/ ρ]1/2 V R=[(0.87+1.12μ)/(1+μ)]VsG=[E/2(1+μ)] λ=μE/[(1+μ)(1-2μ)]式中 Vs、Vp、V R-分别为剪切波速、压缩波速和瑞利波速;G-土的剪切模量;μ-土的泊松比;E-土的弹性模量;λ-土的阻尼比;ρ-土的密度8 岩石应力测试岩石应力测试适用于均质岩体,可采用孔壁、孔底和表面应力测试。
用钻孔岩心法测求三向、双向应力;用掏槽法测求岩体表面单向应力。
(一)、表面应力测试1、应力解除法1 试验的适用条件试验适用于坚硬完整和半坚硬完整的岩体,测量岩体表面的应力状态;2 试验的布置测点应布置在不受开挖爆破破坏的岩面。
常用的主要设备有:静态电阻应变仪、应变片(应变花>、惠斯登电桥、防护罩、钻机及辅助设备、粘结剂及屏蔽线等。
3 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4 试验成果的分析1) 计算各级解除深度下的应变值εi=εn-εo式中εi-某一级解除深度的应变值(με);εn-某一级解除深度应变仪读数(με);εo-应变花初读数(με)。
2) 绘制应变花各应变片的应变值(εi)与相对解除深度(h/D)的关系曲线。
2、应力恢复法1 试验的适用条件同(表面)应力解除法。
2 试验的布置测点布置及应变量测仪及应变片同(表面)应力解除法。
应力恢复设备包括液压枕、油泵及压力表等。
液压枕与应变片的布置见下图。
3 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4.试验成果的分析参照应力解除法计算式计算岩体表面应力。
(二)、孔壁应力测试1、试验的适用条件试验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完整或较完整的细粒岩体,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量岩体内某点的三向应力大小和方向。
2、试验的布置3、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1) 用υ130mm钻头钻至预定深度,取出岩芯,磨平孔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