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物理
- 格式:doc
- 大小:887.50 KB
- 文档页数:7
黄冈市2011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数 学 试 题(理)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1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I 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共50分)第Ⅱ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J 1.集合122{|},{|log ,},A x y x B y y x x R ====∈则A I B 等于( )A .RB .ΦC .[0,+)∞)D .(0,+)∞2.设复数z 满足z (l-2i )=4+2i (i 为虚数单位),则|z|为( )A .1B .2C .32D .853.下列四种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①A={0,1)的子集有3个;②“若am 2 <bm 2,则a<b ”的逆命题为真;③“命题p ∨ q 为真”是“命题p ∧q 为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④命题“x ∀∈R ,均有232x x --≥0”的否定是:“x ∃∈R ,使得x 2—3x-2≤0”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设2()lg()1f x a x=+-是奇函数,则使()0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0) B .(0,1) C .(一∞,0) D .(一∞,0)U (1,+∞)5.用0,1,2,3,4排成无重复字的五位数,要求偶数字相邻,奇数字也相邻,则这样的五位数的个数是 ( ) A .36 B .32 C .24 D .20 6.函数()sin()f x A x ωϕ=+(其中A>0,||2πϕ<)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g (x )=sin2x 的图像,则只要将f (x )的图像( )A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2π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7.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8400,0x y x y x y -+≥⎧⎪--≤⎨⎪≥≥⎩,若目标函数(0,0)z abx y a b =+>>的最大值为8,则a+b 的最小值为( )A .2B .4C .6D .88.设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的和为S n ,已知147999,279a a a S ++==,若对任意,n N +∈都有S n ≤S k 成立,则k 的值为( ) A .22B .21C .20D .199.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焦点F (一c ,0)(c>o ),作圆:2224a x y +=的切线,切点为E ,延长FE 交双曲线右支于点P ,若1()2OE OF OP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10B 1010 D 210.已知函数2342001()12342001x x x x f x x =+-+-++L ,则函数f (x )在其定义域内的零点个数是( )A .0B .lC .2D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横线上. 11.(在(1)(2)中任选作一题,如两题都做,按第(1)题记分)(1) 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定点A (2,π),动点B在直线sin()4πρθ+=2上运动,则线段AB 的最短长 度为 .(2)(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在半径为2的⊙O 中, ∠AOB=90°,D 为OB 的中点,AD 的延长线交⊙O 于点E ,则线段DE 的长为 。
课题《 鱼我所欲也》检测题主备人备 注栏课型复习课备课时间序号6学习目标掌握课文的词语解释,准确的翻译课文。
反复诵读,体会“舍生而取义”的思想。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交流 一.解释句中加点或划线的词语。
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5、贤者能勿丧耳6、一箪食, 7、一豆羹 8、蹴尔而与之, 9、乞人不屑也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1、万钟于我何加焉 12、妻妾之奉 1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4、向为身死而不受 15、是亦不可以已乎 16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6.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9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10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课后记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黄冈市2011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和答题卡三个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只交答题卡,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300分。
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B.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C.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D.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2.用右图概念模型描述来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其中I代表整个大圆,II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A.I组成细胞的元素、Ⅱ大量元素、Ⅲ微量元素、Ⅳ主要元素B.I可遗传变异、Ⅱ突变、Ⅲ基因重组、Ⅳ染色体变异C.I细胞内液、Ⅱ细胞质基质、Ⅲ细胞液、Ⅳ线粒体基质D.I细胞周期、Ⅱ分裂期、Ⅲ分裂间期、Ⅳ分裂中期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结果与分析正确的是()A.向稀释的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溶液呈现砖红色B.活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C.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时发现,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4.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及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aB的两种配子B.萨顿在研究蝗虫精原细胞的C→F过程时发现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图2表明一个基因转录出的mRNA可翻译出多个不同种类的肽链D.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可发生在D→A和D→F的各个时期5.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A.小黑麦是普通小麦与黑麦共同进化的产物B.小黑麦的产生没有改变生物基因库的数量和基因频率C.小黑麦是新物种,其单倍体不可育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6.右图表示人体在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段血液pH减小,主要由H2PO—4 /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调节pHB.AB段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BC段血液pH增大,主要由H2CO3/HCO—3构成的缓冲体系调节pHD.AB段血液中增加的乳酸主要是在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7.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几种()A.8 B.6 C.5 D.98.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1= -414k/mol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C.D.①和②产物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9.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A.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将HC1通入NaAlO2溶液中C.加热溶有SO2的品红溶液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①0.2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②25℃、101 Pa下,16g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③0.1 mol FeCl3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 A④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 A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④11.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2-4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丙、丁不可能...是()A.MgCl2 B.H2SO4 C.NH4HCO3 D.Mg(HCO3)2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13.常温下,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反应后HA溶液一定没有剩余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一定相等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 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高度大于或等于45R时,才能停在碗上,那么蚂蚁和碗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v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16.甲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近地卫星,乙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乙运行高度为h,甲、乙的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gR()g h RB.甲、乙的向心加速度均为零C.甲、乙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甲、乙的运动周期均为T17.如图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一铁块从它的正上方自由下落,从铁块开始接触弹簧到铁块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A.弹簧的弹力对铁块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铁块的合外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铁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D.铁块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18.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图示是他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伽利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B.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C.伽利略设想,图中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C.伽利略认为,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9.物体在x轴上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x表示物体的位移,C、D图中曲线为抛物线)()20.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一带正电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桌面上的A点开始运动,到C点时,突然受到一个外加的水平恒力F作用而继续运动到B点,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v表示粒子在C点的速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B.恒力F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C.恒力F的方向可能与v的方向相反D.在A、B两点小球的速率不可能相等21.如图所示,有理想边界的直角三角形区域abc内部存在着两个方向相反且均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e是斜边ac的中点,be是两个匀强磁场的理想分界线,现以b点为原点O,沿直角边bc作x轴,让在纸面内与abc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线框ABC的BC边处在x轴上,t=0时导线框C点恰好位于原点O的位置.让ABC沿x轴正方向以恒定的速度v穿过磁场,现规定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在下列四个i -x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感应电流随线框位移变化关系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题,共174分)22.(6分)如图甲所示,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成功实现了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这是我国载人太空飞行的又一个里程碑.设想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已经建立了载人空间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在这种环境中测量小球质量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光电传感器B能够接受光源A发出的细激光束,若B被挡光就将一个电信号传给与之连接的电脑,将弹簧测力计右端用细线水平连接在空间站壁上,左端栓在另一穿过了光滑水平小圆管的细线MON上,N处系有被测小球,让被测小球在竖直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1)实验时,从电脑中读出小球自第1次至第n次通过最高点的总时间t和测力计示数F,除此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湖北省黄冈市高级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A.M将减速下滑B.M仍匀速下滑C.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参考答案:B【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在传送带突然转动前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解决问题.【解答】解:传送带突然转动前物块匀速下滑,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传送带突然转动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由于上面的传送带斜向上运动,而物块斜向下运动,所以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然斜向上,所以物块仍匀速下滑.故选B.2. (多选)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 4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小参考答案:解:A、由图可知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故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B、4s时两物体的图象相交,说明两物体速度相同,故B正确;C、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4s内B的移大于A的位移,故C错误;D、A的斜率小于B的斜率,说明A的加速度比B要小,故D正确.故选:BD.3. (单选)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和F2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1突然减小到F1-△F,则该质点以后()A.一定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等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参考答案:B质点原来是静止的,在F1、F2的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此时质点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之后,物体就有了速度,而此时将F1突然减小为F1-△F,F1减小了,它们的合力也就变了,原来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质点做的是直线运动,把F1改变之后,合力的大小变了,合力的方向也变了,就不再和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了,所以此后质点将做曲线运动,由于F1、F2都是恒力,改变之后它们的合力还是恒力,质点的加速度就是定值,所以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增量一定相等,故质点是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正确故选B。
湖北省黄冈市上学期高三物理期末考试卷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07年 2 月 6 日下午 2:00~3:3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卷面共 12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在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3.第Ⅰ卷各题答案填到第Ⅱ卷的答案栏内,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此题包含10 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所有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如下图,物体A、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 a、F b分别作用于物体A、B 上,使 A、B 一同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一直保持相对静止,且 F b=2F a。
以 f A表示A遇到的摩擦 F a A力大小,以 f B表示 B 遇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F bB A.f=0, f = F B .f =0 f =2 Fa aA B A BC.A= a,f B =F aD .A= af B=2F af F f F2.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块等大的平行金属板M、N水公正对搁置。
两板间有一带电微粒以速度υ0 沿直线运动,当微粒运动到P 点时,将 M 板快速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后,则今后微粒的可能运动状况是MυA.沿轨迹①运动0①B.沿轨迹②运动P②C.沿轨迹③运动④③ND.沿轨迹④运动3.2006 年 8 月 24 日,国际天文学会结合会第 26 届大会经过表决,确立了行星确实切标准,同时决定将冥王星降格为矮行星,并视其为海王星外天体的一个星族的标记。
其重要的原由是从上世纪 90 年月开始到现在 10 多年的时间里,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小天体,构成一个“柯伊伯”环带,冥王星不过此中最早被发现的,并且还不是里面最大的。
以下相关冥王星和“柯依伯”环带的说法,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冥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短B.冥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长C.“柯依伯”环带中小天体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与离太阳距离成反比D.“柯依伯”环带中小天体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与离太阳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4. 金属圆环的圆心为,金属棒、ob 与金属环接触优秀且可绕o在环上转动,整个装置处o oa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下图。
黄冈市2011年3月高三年级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2 . (8分)(1)BD (4分) (2)0.393(4分) 23. (10分) (1) (5分)如图(2)电压表1V 的读数1U ,电压表2V 的读数2U (2分) (3)121U U R U -(3分)24 .解:(16分)设物体质量为m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物体自A 点运动至速度为零的时间为1t ,往返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的总时间是t ,物体自A 点运动至速度为零的位移为s ,则012vs t =① (3分)01()4vs t t =-② (3分)由动量定理有:100t mv mg μ-=-③(3分)1012())(0t m F mg t v μ--=- ④(4分) 由题知56F mg=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得:029t gv =(3分) (其它方法比照评分标准给分)25.(18分)解:(1)初始时B 静止,设此时A 、B 间的距离为1r ,则有:221kq mg qE r += ①(3分)解①得: 10.3m r = (1分) (2) 设C 从B 的正上方自由下落到它与B 碰前速度为1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0112mgx mv =②(1分) C 与B 碰撞并立即与B 一起向下运动,设碰后速度为2v ,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122mv mv = ③(1分) 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设C 、B 刚好分离时A 、B 间的距离为2r ,此时对B 有222kq qE r = ④(3分)设C 与B 从碰后到刚好分离过程中A 对B 的库仑力做的功为W,则由动能定理有:22121212()()022W mg r r qE r r mv ----=- ⑤(2分)解①②③④⑤得 21.6210J W -=⨯ (1分)(2)若C 从B 的正上方距离为02x 处自由下落到与B 碰前速度为3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03122mgx mv =⑥(1分) C 与B 碰撞并立即与B 一起向下运动,设碰后速度为4v ,则有:342mv mv = ⑦(1分)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刚好分离时C 与B 的速度为5v ,A 、B 间的距离仍为2r ,从碰后到刚好分离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2212154112()()2222W mg r r qE r r mv mv ----=- ⑧(2分) C 与B 分离后作竖直上抛运动,设C 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分离处的距离为h ,则:252v h g= ⑨(1分) 解⑥⑦⑧⑨得0.525m h = (1分)26. (20分)解析:(1)小球在第一象限过a 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0v q B vm R= 解得: 0mvB qR=①(2分) 代入数据得:6.00=B T (2分)由左手定则知0B 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下。
湖北省黄冈市2011年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 理 试 题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1年3月10日上午9:00~11:3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B .为了使牛顿环的直径大些,应该选用表面不太弯曲的凸透镜C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所谓光子就是牛顿所说的微粒D .做薄膜干涉实验时,观察到的b 现象是光源发出的光与薄膜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15. 某些人造地球卫星的变轨过程可简化为:开始时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半径较小的轨道B 上以速度1v 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卫星所携带的发动机喷气,极短时间内喷气结束,使卫星的速度变为2v ,卫星又进入轨道转移阶段,向距离地面更高的位置运动,到达预定位置以后,地面控制中心遥控使卫星定位,卫星又绕地球在半径更大的轨道A 上以速度3v 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设在轨道A 、B 上卫星只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则1v 、2v 、3v 的大小关系为 A. 123v v v << B. 132v v v << C. 321v v v << D. 312v v v <<16.如图所示,绝热气缸用质量为m 的绝热活塞密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地滑动。
现在给气缸内的电热丝通电缓慢加热气体,使活塞缓慢上升。
假设大气压强不变,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则在对气体缓慢加热的过程中 A .气体的内能、压强均逐渐增大B .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逐渐增大,气体压强不变C .气体对外所做的功等于电流流过电热丝所做的功D .气体对外所做的功等于活塞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17.一列周期为T 的简谐波在介质中沿x 轴传播,图甲为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O 、M 之间。
黄冈市2011-2012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物试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高度大于或等于R 54时,才能停在碗上。
那么蚂蚁和碗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A .35mg 06g B .45mg.25mg D .34mg 15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v 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 驶向对岸N 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是:( )16 甲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近地卫星,乙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周期为T ,乙运行高度为,甲、乙的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甲、乙的向心加速度均为零 甲、乙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 .甲、乙的运动周期均为T17如图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一铁块从它的正上方自由下落,从铁块开始接触弹簧到铁块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A.弹簧的弹力对铁块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铁块的合外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铁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D.铁块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18意大利著名物家伽利略开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的基础图示是他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B.它是伽利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伽利略设想,图中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D.伽利略认为,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9 物体在轴上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表示物体的位移,、D图中曲线为抛物线)场,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
湖北省黄冈中学11-1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2.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aE 和b E ,电势分别为aϕ和b ϕ,则( ) A .a b E E >,a b ϕϕ>B . a b E E >,a b ϕϕ<C .a b E E <,a b ϕϕ>D . a bE E <,a b ϕϕ<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将挡板和一条形磁铁连接起来,此时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为N 1,现在磁铁左上方位置固定一导体棒,当导体棒中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后,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为N 2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长度将变长B .弹簧长度将变短C .N 1>N 2D .N 1<N 24.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 .线速度v =B .角速度ω=C .运行周期2T =D .向心加速度2Gma R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
则物块( ) A .将减速下滑 B .将加速下滑 C .继续匀速下滑 D .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6.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a 、b 、c 、d 四个带电质点,各以水平向左、水平向右、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则有( ) A .c 、d 带异种电荷B .a 、b 带同种电荷且电势能均不变0 5 1525 甲C .d 的电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 .c 的电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7.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 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 4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则( ) A .电压表读数减小 B .电流表读数减小 C .质点P 将向上运动 D .R 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8.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在竖直平面内,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圆周所在平面向里,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小球带正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B .小球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C .小球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D .小球带负电,沿逆时针方向运动9.如图所示,绝缘轻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 和B ,轻杆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动量测试题一. 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2×4分=48分)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18kg 的垒球,以25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m/s ,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N②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N③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26J ④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J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 、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 =2m A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 ·m/s ,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 ·m/s ,则A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B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C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3.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开始自由下滑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 处4.如图,斜面体C 质量为M 足够长,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板A 上表面光滑,木板A 获得初速度v 0后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当木板A 匀速下滑时将一质量也为m 的滑块B 轻轻放在木板A 表面上,当滑块B 在木板A 上滑动时,下列不正确的是A . 滑块B 的动量为0.5mv 0时,木板A 和滑块B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 . 滑块B 的动量为0.5mv 0时,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2m )gC . 滑块B 的动量为1.5mv 0时,木板A 的动量为0.5mv 0D . 滑块B 的动量为1.5mv 0时水平面施予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左5.如图(1)所示,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一起运动的速度为v 0,现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 ,F 随时间t 的变化的图线如图(2),取向右为正,若A 、B 在运动过程中始终相对静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 时刻,A 、B 的速度最小B.0~2t 时间内,力F 对A 、B 做负功C.t ~2t 时间内,A 所受的摩擦力的冲量方向向右D.t 时刻,A 、B 之间无相对滑动趋势6.在空中某一位置,以大小为v 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 的物块,经时间t ,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其速度大小仍为v 0,但方向与初速度相反,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力对物体做功为零B.风力对物体做负功C.物体机械能减少21mg 2t 2 D.风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2mv 0 7.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m 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 0滑上木板的左端,恰能滑至木板的右端且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铅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若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即m 1=m 2=m )的两段1、2后,将它们紧挨着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以相同的初速度v 0由木板1的左端开始运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铅块滑到木板2的右端前就与之保持相对静止B .小铅块滑到木板2的右端后与之保持相对静止C .甲、乙两图所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等D .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8.按照我国整个月球探测活动的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将开展第二步“落月”工程,预计在2013年以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 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R g v 0=B .飞船在A 点处点火时,动能减小C .飞船从A 到B 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 .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02g R T π= 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 、B 两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按图中所示方向匀速运动.A 、B 间夹有少量炸药,对A 、B 在炸药爆炸过程及随后的运动过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炸药爆炸后瞬间,A 、B 两物块速度方向一定相同B .炸药爆炸后瞬间,A 、B 两物块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 .炸药爆炸过程中,A 、B 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D .A 、B 在炸药爆炸后至A 、B 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动量守恒10.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是m 1和m 2的两木块A 、B 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A 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v =3 m/s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两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示信息可知A.t 1时刻弹簧最短,t 3时刻弹簧最长B.从t 1时刻到t 2时刻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到原长C.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m 1:m 2=1:2D.在t 2时刻两木块动能之比为E K1:E K2=1:411.如图所示,半径为R ,质量为M ,内表面光滑的半球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紧靠着墙壁,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从半球形物体的顶端的a 点无初速释放,图中b 点为半球的最低点,c 点为半球另一侧与a 同高的顶点,关于物块M 和m 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m 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m 与M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黄冈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高度大于或等于R 54时,才能停在碗上。
那么蚂蚁和碗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A .35mg 0.6mg B .45mgC .25mgD .34mg15.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v 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 驶向对岸N 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是:( )16. 甲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近地卫星,乙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周期为T ,乙运行高度为h ,甲、乙的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甲、乙的向心加速度均为零 C. 甲、乙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 .甲、乙的运动周期均为T17.如图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一铁块从它的正上方自由下落,从铁块开始接触弹簧到铁块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 A .弹簧的弹力对铁块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 .铁块的合外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 .铁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D .铁块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18.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图示是他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B .它是伽利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C .伽利略设想,图中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D .伽利略认为,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9. 物体在x 轴上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 表示物体的速度,x 表示物体的位移,C 、D 图中曲线为抛物线)20.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存在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
一带正电、初速度不为零的小球从桌面上的A点开始运动,到C点时,突然受到一个外加的水平恒力F作用而继续运动到B点,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v表示粒子在C点的速度。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 B. 恒力F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C. 恒力F的方向可能与v方向相反D. 在A、B两点小球的速率不可能相等21.如图所示,有理想边界的直角三角形区域abc内部存在着两个方向相反的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e是斜边ac上的中点,be是两个匀强磁场的理想分界线.现以b点为原点O,沿直角边bc作x轴,让在纸面内与abc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线框ABC的BC边处在x轴上,t=0时导线框C点恰好位于原点O的位置.让ABC沿x轴正方向以恒定的速度v穿过磁场,现规定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在下列四个i-x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感应电流随线框位移变化关系的是( )22. (6分)如图甲所示,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成功实现了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这是我国载人太空飞行的又一个里程碑.设想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已经建立了载人空间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在这种环境中测量小球质量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光电传感器B能够接受光源A发出的细激光束,若B被挡光就将一个电信号给与连接的电脑.将弹簧测力计右端用细线水平连接在空间站壁上,左端栓在另一穿过了光滑水平小圆管的细线MON上,N 处系有被测小球,让被测小球在竖直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1)实验时,从电脑中读出小球自第1次至第n次通过最高点的总时间t和测力计示数F,除此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被测小球质量的表达式为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中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3. (9分)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仅有一个电压表(内阻很大)、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若利用图象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则应作 图象; A.R U U -B.U R -C.R U R -D.U R-1(2)根据(1),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适当的图象;(3)由(2)中作出的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 V ,内阻r = Ω(14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 =2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 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210m/s g =g .求:(1)力F 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10s 末物体离a 点的距离.25.(15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 、abcd 的边长均为l 、电阻均为R ,质量分别为2m 和m ,它们分别系在一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在两导线框之间有一宽度为2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竖直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开始时ABCD 的下边与匀强磁场的上边界重合,abcd 的上边到匀强磁场的下边界的距离为l . 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当ABCD刚全部进入磁场时,系统开始做匀速运动.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1)系统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2)两线框从开始运动至等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总焦耳热. (3)线框abcd 通过磁场的时间.26.(18分)如图所示,虚线MO 与水平线PQ 相交于O ,二者夹角θ=30°,在MO 左侧存在电场强度为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MO 右侧某个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O 点处在磁场的边界上.现有一群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在纸面内以速度v (0Ev B≤≤)垂直于MO 从O 点射入磁场,所有粒子通过直线MO 时,速度方向均平行于PQ向左.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求:(1)速度最大的粒子自O 点射入磁场至返回水平线POQ 所用的时间. (2)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黄冈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2. (1)小球圆周运动半径r (2分),(2)2224(1)FT n rπ- (4分) 23.⑴A(3分) ⑵见右图(2分)(3) 1.46V~1.48V (2分) , 0.90Ω~1.00Ω (2分) 24. (14分)解:(1)设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1,则由v t -图得a 1=2 m/s 2 ①(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F mg ma μ+= ②(2分) 设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2,则由v t -图得 a 2=1m/s 2③(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 mg ma μ-= ④(2分) 解①②③④得:3N F =(1分) μ=0.05(2分)(2)设10s 末物体离a 点的距离为d , d 应为v t -图与横轴所围的面积 则:1148m 66m 2m 22d =⨯⨯-⨯⨯=-,负号表示物体在a 点以左(6分) 注:未说负号意义不扣分.25. (15分)解: (1) 如图所示,设两线框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此时轻绳上的张力为T ,则对ABCD 有: 2T mg = ① (1分)对abcd 有:T mg BIl =+②(2分)EI R=③(1分) E Blv = ④(1分)则22mgRv B l = ⑤(1分)(2)设两线框从开始运动至等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耳热为Q ,当左、右两线框分别向上、向下运动2l 的距离时,两线框等高,对这一过程,由能量守恒有: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14232mgl mgl mv Q =++ ⑥ (3分) 解⑤⑥得44223232lB R g m mgl Q -= (2分) (3) 线框abcd 通过磁场时以速度v 匀速运动,设线框abcd 通过磁场的时间为t 则vlt 3=⑦ (2分) 解⑤⑦得:mgRl B t 323= (2分)26.(18分)解:(1)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周期为T ,粒子在t 1则 2mv qBv R=即匀强磁场中运动时间为mvR qB=①(1分) 2mT qBπ=②(1分) 113t T = ③(1分)设粒子自N 点水平飞出磁场,出磁场后应做匀速运动至OM ,设匀速运动的距离为s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 由几何关系知: S =R cot θ ④(1分) 2st v=⑤(1分) 过MO 后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3t ,则:233122qE R t m= ⑥(2分) 又由题知:Ev B=⑦(1分) 则速度最大的粒子自O 进入磁场至重回水平线POQ 所用的时间123t t t t =++⑧(1分)解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得:)3mt qBπ=(1分)(2)由题知速度大小不同的粒子均要水平通过OM ,则其飞出磁场的位置均应在ON 的连线上,故磁场范围的最小面积S ∆是速度最大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与ON 所围成的面积。
扇形'OO N 的面积213S R π=⑨(3分) 'OO N ∆的面积为:2002'cos30sin 30S R R ==⑩(2分) 又'S S S ∆=- ○11 (1分)联立①⑦⑨⑩○11得:2224m E S q B ∆=或2224(3m E q Bπ (2分)命题人 麻 城 一 中 刘立初 麻 城 一 中 刘子良审题人 黄冈市教科院 王胜华浠 水 一 中 刘明汉 黄 州 区一中 马仁清 浠 水 一 中 冯爰国团 风 一中 熊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