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P法在风电塔筒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14.63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SLP法的厂区平面布局设计作者:兰爽刘忠华孟照璇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34期摘要:针对H公司新增生产线、优化厂区平面布局等要求,采用系统布置设计方法对该公司的总平面布局进行规划研究。
首先,根据产品生产流程及产量要求,测算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量,分析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关系;然后,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分析作业单位间的非物流关系;最终,确定作业单位间的综合相互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作业单位之间的接近程度。
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位置相关图,形成布局方案。
优化后的平面布局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物料搬运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Abstract: Contraposed to the both requests of the new add up product line of H Corporation and optimize factory plane distribution,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method had been used in layout research of total plane layout of H Co. First of all, i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output, the logistics quantity among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 had been measured, the logistics relationship among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d been analyzed; after that,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of company, the non-logistics relationship among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d been analyzed. Finally, the colligat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d been determined, so the proximity among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s has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position correlation pictures could be protracted to form the layout projects. The plane layout projects which been optimized can reduce time of convey materiel,improve efficiency of task and depress cost of production of corporations.关键词:系统布置设计;平面布局;作业单位;物流量Key words: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plane layout;operation department;logistics quantity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4-0239-030 引言为将工厂布局方法定量化,并降低生产成本,美国学者Richard Mother提出了一种系统设施布局规划方法(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简称SLP)。
基于SLP方法的钢铁物流园区平面布置规划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钢铁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合理的平面布置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系统布局规划(SystematicLayout Planning,简称SLP)方法,探讨了钢铁物流园区平面布置规划的关键要素和策略,旨在提供一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布局方法。
一、引言钢铁物流园区的平面布置规划是在充分考虑园区内各种设施、设备、交通流线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园区内各个功能区的位置和布局。
通过科学的布置规划,能够提高钢铁物流园区运营的效率和生产力,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SLP方法概述SLP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最佳布局的方法,它将系统布局规划划分为几个步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 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收集并分析园区的相关数据,包括园区的技术配置、设施情况、材料流动、园区布局要求等。
2. 空间分析:通过对园区内设施和设备的空间需求的分析,确定每个功能区的面积和位置,并建立相应的空间模型。
3. 空间优化:在保证各个功能区之间的交互便利性的前提下,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实现各个功能区的最佳空间布局。
4. 空间评估:对得到的布局结果进行评估,考虑到对物流效率、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等指标的影响,确定最终的布局方案。
三、钢铁物流园区平面布置规划要素与策略1. 功能区划分:根据钢铁物流园区的特点和需求,将园区划分为原材料储存区、生产加工区、成品仓储区、运输与配送区、辅助设施等功能区。
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可以实现相关环节的有效衔接和信息流畅的传递。
2. 设施设备布局:根据物流流程和生产工艺,将设施设备布置在各个功能区内,并保持其之间的合理距离和关联性。
通过将相关设施设备靠近或联系在一起,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工作效率。
3. 交通流线设计:根据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交互关系,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
通过缩短物料和信息的传递路径,减少交通堵塞和拥堵,提高整体物流的流畅度。
图1 大型风洞运行时模型物流图
权物流与非物流关系,数值等级化物流与非物流关系,形成作业单元综合相关关系。
各作业单位之间既有物流联系,也有非物流联系,因此,在SLP中要将作业单位间的物流相互关系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进行合并,得出综合相互关系表,然后在各功能区域综合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布置。
综合后,根据物流相互关系和非物流分析所得的相互关系重要程度,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的加权值为1:1,并按照A=4、E=3、I=2、O=1、U=0、X=-1计算得出,综合相互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大型回流式风洞厂房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区域代号12345678910111213 1 4457-140033-1-1
24 00000000-1-10
340 04-1-1-1-1-1-1-10
4500 718007-1-10
57047 1000402-1
6-10-111 -1-1-1-100-1
740-180-1 000010
800-100-10 00040
900-100-100 0040
1030-174-1000 010
113-1-1-1000000 30
12-1-1-1-12014413 2
13-1000-1-1000002 综合接近程度27212624-5112213313-1排序17823105774649
2.5 位置及面积相关图
根据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确定作业单元相对位。
基于SLP及AHP的车间设施布置方案设计一、引言为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员工的生产安全,合理布置车间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SLP方法,设计一套可行的车间设施布置方案。
二、SLP方法SLP方法,即经验层级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经验法则与启发式规则的流程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分析来优化车间设施的布局,从而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车间的生产流程信息,包括原料的进货、加工、装配、包装和出货等环节。
然后,将每个环节转换为工作站,并确定每个工作站所需的设施和标准工作面积。
最后,通过对工作站的排列和布局,形成一个符合流程要求的完整车间布置方案。
三、AHP方法AHP方法,即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通过建立决策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比较和权重计算,得出最终的综合决策。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车间设施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经济效益、生产效率和人类因素。
其中,经济效益是主要目标,生产效率和人类因素是辅助目标。
通过AHP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每个目标的权重,并对车间设施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决策。
四、车间设施布置方案设计在收集了车间生产流程信息后,我们可以将车间的流程分为五个主要环节:原料进料、车间加工、装配、包装和出货。
通过转换成工作站,确定出每个工作站所需的设施和标准工作面积。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工作站分为四大类:进料和出料、加工和加热、装配和测试、包装和分配。
(一)进料和出料进料和出料工作站位于车间的两端。
在这个环节,需要一个货车卸料平台、一条传送带和一个装载区。
Β;(二)加工和加热加工和加热工作站是生产车间的核心,它包括了所有的加工设备。
在这个环节,需要一台切割机、一台钻床、一台铣床、一个万能板材切割机、一台绞盘、两台冲床、一个喷涂室和一个烤箱。
(三)装配和测试装配和测试工作站是将加工好的零件组装成成品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需要一台挤压机、一台钻床、一台铣床、四个装配桌、一个U型装配线、一组测试设备和一个产品检测室。
该方法提出了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表示法,使布置设计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
在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把产品P 、产量Q 、生产路线R 、辅助服务部门S 及生产时间安排T 作为给定的基本要素(原始资料),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1)产品P产品P 是指待布置工厂将生产的商品、原材料或者加工的零件和成品等。
这些资料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提供,包括项目、品种类型、材料、产品特征等。
产品这一要素影响着生产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生产设备的类型、物料搬运方式等方面。
2)产量Q产量指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也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方案决定,可以用件数、重量、体积等来表示。
产量Q 这一要素影响着生产系统的规模、设备的数量、运输量、建筑物面积大小等方面。
3)生产路线R为了完成产品的加工,必须制定加工工艺流程,形成生产路线,可以用工艺过程表(卡)、工艺过程图、设备表等表示。
它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联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方面。
4)辅助服务部门S在实施系统布置工作以前,必须就生产系统的组成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可以大体上分为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生活服务部门及仓储部门等。
我们可以把除生产车间以外的所有作业单位统称为辅助服务部门S ,包括工具、维修、动力、收货、发运、铁路专用路线、办公室、食堂等,由这些作业单位构成生产系统的生产支持系统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加强了生产能力。
有时,辅助服务部门的占地总面积接近甚至大于生产车间所占面积,所以布置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布置设计方法布置方案定性约束条件P Q R S T在SLP中,S也常用来表示工厂作业单位部门划分情况。
5)时间T时间要素是指在什么时候、用多少时间生产出产品,包括各工序的操作时间、更换批量的次数。
在工艺过程设计中,根据时间因素,确定生产所需各类设备的数量、占地面积的大小和操作人员数量,来平衡各工序的生产时间。
SLP 法在某汽车厂总体布局设计中的应用刘洋;祁文军;孙文磊【期刊名称】《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通过对汽车厂现状的调查分析,获得其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特点,应用SLP 法对其总体布局进行设计。
首先分析其厂区物流系统,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和非物流强度关系,从而确定各作业单位的综合相互关系,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和面积相关图。
然后通过进一步地修正和调整,得到3个可行的布置方案,采用分层加权因素法确定了厂区的最佳总平面布置方案。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uto plant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SLP)is applied in the facility layout of Dongfeng automobile pla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flow interrelation of the plant,the operation unit location correlation diagram and operation unit area correlation diagram are mapped out.Through further amendment and adjustment,three feasible layout plans are got.The best layout plan of the plant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weighted factor method.【总页数】5页(P144-148)【作者】刘洋;祁文军;孙文磊【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3【相关文献】1.SLP法在管桩生产基地平面布置设计中的应用 [J], 杨艇;朱本飞2.SLP法在钢材配送中心总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罗勇;程国全3.SLP法在新车间布局设计中的应用 [J], 王勇4.SLP法在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介绍 [J], 程国全5.钢材配送中心总体规划设计中SLP法应用研究 [J], 刘运莲;李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