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解读教学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921.00 KB
- 文档页数:26
网络安全及等级保护(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六册第四章“网络安全及等级保护”。
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等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个人和学校的网络安全。
具体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的风险、等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个人信息保护、学校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等级保护的基本原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和学校的网络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等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
难点:网络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学校网络安全管理的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安全案例PPT、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网络安全事件,如网络病毒、个人信息泄露等,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的风险、等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网络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4. 小组讨论:5. 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学校网络安全管理方案。
六、板书设计网络安全及等级保护1. 网络安全定义2. 网络安全风险3. 等级保护原则4. 个人信息保护5. 学校网络安全管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个人网络安全保护计划。
答案:包括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密码、不随意不明、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网络安全风险,并说明如何防范。
答案:病毒感染、黑客攻击、信息泄露。
防范方法: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不打开不明邮件附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网络安全及等级保护的基本知识。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解读《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的修订版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和定级要素二.定级方法三.工作流程•定级是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定级结果应当成为系统安全保护的总体安全需求之一•定级过程是找到系统最大风险的过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第七条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解决了:信息系统根据什么定级?定什么级?•从信息系统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公共利益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系统被破坏后造成危害的严重性角度对信息系统确定的等级-重要性定级•没有解决:定级的方法、流程•《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前者的修订版)——主要关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开展的流程及定级的方法•概念解释•安全保护等级•等级保护对象•客体•安全保护等级等级的确定是不依赖于安全保护措施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即该系统在存在之初便由其自身所实现的使命的重要程度决定了它的安全保护等级,而非由“后天”的安全保护措施决定。
•等级保护对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作用对象,主要包括基础网络设施、信息系统(如工业控制系统、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使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其他系统)以及数字资源等。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解读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社交娱乐到关键的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网络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网络空间的稳定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呢?简单来说,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网络(含信息系统、数据等)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网络中使用的安全产品按等级进行管理,对网络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为什么要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呢?首先,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
黑客攻击、网络病毒、数据泄露等事件层出不穷,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可以提前识别和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降低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其次,法律法规的要求。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等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
再者,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能够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因网络安全问题导致业务中断或数据丢失。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分为五个等级。
第一级是自主保护级,适用于一般的网络用户,其安全保护主要依靠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安全措施。
第二级是指导保护级,适用于一定规模的组织,需要在自主保护的基础上,接受一定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级是监督保护级,适用于涉及重要信息系统的组织,需要接受较为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级是强制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要求。
第五级是专控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核心领域的极其重要的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最为严格。
在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流程。
首先是定级,根据网络系统的重要程度、业务特点等因素,确定其所属的安全等级。
然后是备案,将定级结果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接着是建设整改,按照等级保护的要求,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建设和整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4.10.27•【文号】教技厅函[2014]74号•【施行日期】2014.10.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教技厅函[2014]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教育行业信息安全工作,指导和规范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现将《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联系人:教育部科技司潘润恺电话:66096457 邮箱:***********.cn附:《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10月27日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1 总则本指南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教育行业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具体实际,对教育行业信息系统进行分类,提出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思路,给出建议等级,明确工作流程。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的非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
信息系统的定级工作应在信息系统设计阶段完成,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实施。
2 定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147号令)《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 25058-2010)《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3 信息系统的类型划分信息系统的类型划分是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的前提和基础。
2020「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最新解读,这些重点必须注意!新版《GBT 22240-202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正式发布,新的国标将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腾讯安全平台部天幕团队联合腾讯安全专家咨询中心、云鼎实验室、安全管理部标准团队,针对新版定级指南的一些变化划重点解读,供广大企业参考。
01定级原理及流程1、安全保护等级如何划分?本部分变化较小,依旧是五个等级,从一级到五级由低到高。
现在对于定级系统的称呼统一改为等级保护对象(旧标准中称为信息系统),这也与等保2.0其他系列标准保持一致。
2、等保定级要素都有哪些?要素可以说基本没有变化,依旧沿用之前的定义。
•等级保护对象要素的两个方面:1)受侵害的客体;2)对客体的侵害程度。
•等级保护对象受侵害客体的三个方面: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社会秩序、公共利益;3)国家安全。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归结为以下三种:1)造成一般损害;2)造成严重损害;3)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定级要素与安全保护等级的关系之前行业内关于等保2.0基本要求的解读中,曾经提过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和合法权益受到特别严重损害会定为第三级,但是从新版《指南》的官方结论,依旧按照旧版定为第二级,这里明确说明一下。
3、定级流程是怎样的?第二级及以上等级保护对象定级流程新增专家评审环节,不再自主定级,需要聘请专家认定等级保护对象的级别。
02确定定级对象1、哪些企业和机构需要定级备案?定级对象的范围相比旧标准变化较多,本次《指南》包含了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通信网络设施以及数据资源,我们来具体看下。
通用定级对象基本特征明确,共计三点:•具有确定的主要安全责任体;•承载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包含相互关联的多个资源。
从这几个特征来看,基本互联网上的系统差不多都要定级备案。
《指南》给出了有关安全责任主体的解释: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法人,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