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核心制度PPT

  • 格式:ppt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2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项核心制度的学习

医院规章制度不但建立和维持了医院的正常的工作 秩序,也是保障医疗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科学管理,防 范医疗差错,维护工作人员切实利益的基本条件。
一、首诊负责制度
• 一、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的病人,特别是急、 • • • • • •
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二、首诊医师除按要求对病史、体格检查、化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外,还应对 诊断已明确的病人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人边对症治疗, 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会诊后即转相关科室治疗。 三、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 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抢救。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应就 地抢救,不得搬运或转科。 四、对已接诊的病人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 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急诊病人转诊、特别是危重病人首诊医师应亲自或指定 护士护送,做好输液、输氧等基本抢救措施和交接手续。 五、若确属他科情况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直到会诊科室签署接受意见后方可 转科。 六、凡不认真执行本制度而造成医疗差错、纠纷或事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七、首诊医师应对病人的去向或转归进行登记备查。

七、会诊制度
• (一)凡遇到需会诊的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 (二)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常规会诊应邀 • •
医师要在48小时内完成,病情危重病人会诊24小时内完成。会诊 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 (三)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必须10分钟内赶到现场。 (四)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 务人员参加。 (五)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质控科同意,并确定会诊 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质控科派 人参加。 (六)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 经医务质控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由申 请科主任主持。 (七)科内、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做好会诊前的准 备和会诊记录,详细介绍病史。参加会诊医师要详细检查病人,发 扬技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


五、交接班制度
• (一)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假日,须设有值班医师,二 •
线班医生。 (二)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 况的处理;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填写病历,给予必 要的医疗处置。 (三)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经治医师或上级 医师处理。 (四)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 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视诊。如有事离开时,必须 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五)每日晨,值班医师将病员情况重点向主治医师或 主任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 处理的工作。

• •
八、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 (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门诊就诊2次以上)未明确诊 • • •
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二)会诊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 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 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 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 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 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五)医技科室发现结果明显异常,报告有疑问,要组织讨论,必 要时复验,并由主任医(技)师或科主任审核签发。 (六)危重病人要在24小时内完成科室内讨论;病情不能控制的要 求提请医务质控科组织全院会诊,医务质控科组织在24小时内完成 院级讨论。

• •
十、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 (二)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 • • • • • • •
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 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 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 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 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8、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 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9、任何级别医师所作的外科手术类别,均不可超出医院的外科手 术执业范围。
三、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 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分 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科室应根据本制度的内容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分级护 理项目内容,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并落实到位。
三、分级护理制度
• 特级护理 :适用对象为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
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大 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 • 一级护理:适用对象为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 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 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 二级护理:适用对象为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 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仍 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或处于 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三级护理:适用对象为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 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四、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一)科主任行政查房、(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 • •
院医师、护士长、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 (二)科主任每周进行大查房,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 师查房每日一次。 (三)上级医师首次查房应于患者入院48小时完成,病危病人入院 2小时内查看,病重病人入院12小时内查看,急、危抢救病例随到 随看。手术病人,术者必须于术前一天和术后24内查房。日常查房 要求:病危患者每天、病重患者至少2天内、病情稳定病人3天内必 须有查房记录。对诊断不清、治疗不顺利、疑难危重病员,必须有 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看病员。 (四)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 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经治的住院医师要简要报告病 历,目前的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 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查房后应将上 级医师的分析和指示记录在病历上。
十、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 • • •
分级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中华人民共 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 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 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 分为四级: (1)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 大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 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 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 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十一、手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 一、二级及以上手术病例,科室必须组织术前讨论,并详细记录。 • 二、术前讨论目的是明确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或禁忌症)、手术方案, • • • • • •
术前评估准备情况,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以及对策,保障手术 安全。 三、术前讨论必须在手术前完成,住院医师在讨论前应做好术前小结,讨 论后及时完成记录。 四、二级手术由科主任或高年资主治医师组织所分管的医生进行讨论,三 级手术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组织讨论,护士长需参加,必要时医务质控 科、护理部派人参加。 五、四级手术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组织讨论,护士长需参加, 必要时医务质控科、护理部派人参加。并报医务质控科备案。 六、重大手术、疑难手术、毁损性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除常规执行术前讨 论制度外,还须由科主任上报医务质控科或业务副院长,组织院内、外会 诊讨论。 七、急诊手术必须经二线值班医师或上级医师检查共同协商后,确定手术 方案,做好术前谈话,并履行签字手续。 八、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填写好《术前讨论记录单》,并及时纳入 病案。 注:术前须有授权委托书及手术风险评估单
二、查对制度
•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操作前,应查对病
• • •
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诊断部位等。 严格三查八对制度: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 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服用药的药名、 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有效期。 手术室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 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医学影像科: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 位、目的等。
• •
• 一、落实首诊负责制。急、危重症病人来诊,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救治,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遇有突发性重大交通事故、工伤或有生 命危险的其他危重病人,无论是否属于本科情况,首诊后应立即实施抢 救,并请有关科室紧急会诊。 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 并主持。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 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特殊病人或需跨 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质控科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 科室共同进行抢救。 三、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有抢救 医嘱就要有抢救记录,记录应按照要求书写。涉及到法律纠纷的,及时 报告医务质控科。遇病人无家属或单位人员陪同,亦无其他可靠经济担 保人时,应在抢救同时向医务质控科及院行政总值班报告。 四、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要无条件服从抢救主 持者的医嘱。其他人员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抢救主持人认定 后实施。 五、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抢救主持者的医 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抢救者 主持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核对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二、查对制度
• 药房: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医师签 • •
名。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 是否相符; 查对是否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 输血科: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 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发血时,要与取血 人重新核对;输血前须经两人查对。 检验科:采集标本时,检验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 检验目的及标本质量。
九、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 • •
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 细交待。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以备再用。 七、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向病人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 属或单位的配合。 八、需跨科抢救的危重病人,原则上由医务质控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 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者。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生应运用本科 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 九、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 勤工作。 十、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 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总务后勤科室应保证 水、电、气等供应。 十一、各科每日须留有一至两张床位,以备急、重症病人入院治疗、抢 救时使用。 十二、抢救记录:由主诊医师详细记录抢救过程,用药情况及病情转归, 由主持抢救的上级医师签名。

• •
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 一、危急值的定义 • 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 • •
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 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否则有可 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 二、具体报告处理流程 检测→审核→复检→电话报告相关临床科室→临床科室与医 技科室分别记录报告时间、报告人及报告内容→临床护士立 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 时间、汇报医师姓名→对结果认真分析→对病人立即进行处 理/对不符合临床,重采标本、重新检查→将复测结果/复查结 果再报告临床→再对结果认真分析→对病人立即进行处理, 报告上级医师→病志记录→复查 三、各检查科室及临床医师应掌握临床危急值项目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