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香蕉产业市场分析及展望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16
2024年香蕉(包括芭蕉)市场调查报告1. 背景香蕉是一种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水果,深受大众喜爱。
香蕉市场在近年来持续增长,成为水果市场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香蕉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消费者需求、生产情况和市场竞争态势,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2. 消费者需求2.1 香蕉消费趋势香蕉消费量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香蕉作为天然、低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水果,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此外,香蕉也是一种方便携带和食用的水果,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因此,香蕉在零售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2 消费者偏好和购买渠道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香蕉的偏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观:消费者更喜欢果皮鲜黄、果形完整的香蕉。
•品质:消费者重视香蕉的新鲜度和口感,希望能购买到具有良好品质的香蕉。
•价格:价格是消费者购买香蕉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产地:部分消费者对香蕉的产地有一定的关注,在选择时更青睐当地产地的香蕉。
消费者购买香蕉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行:•超市和便利店•农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3. 生产情况3.1 全球香蕉生产概况全球香蕉生产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中美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国家。
目前,厄瓜多尔、菲律宾、印度、中国和巴西是全球香蕉的主要生产国。
3.2 中国香蕉生产情况近年来,中国香蕉产量不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香蕉生产国。
中国香蕉主要产地集中在广东、云南、海南等地。
随着技术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推广,中国香蕉产业正不断壮大。
4. 市场竞争态势4.1 主要品牌竞争香蕉市场存在多个主要品牌竞争,其中包括国际品牌和本地品牌。
国际品牌以进口香蕉为主,如厄瓜多尔香蕉、菲律宾香蕉等。
本地品牌则以当地生产的香蕉为卖点,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需求。
4.2 市场份额分布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香蕉市场份额主要被少数大型企业垄断,这些企业拥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和完善的营销渠道,具有竞争优势。
2024年香蕉(包括芭蕉)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香蕉是一种广泛种植的水果,全球范围内都有市场需求。
本报告旨在对香蕉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香蕉(包括芭蕉)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香蕉产量和消费量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主要香蕉生产国包括印度、中国、菲律宾、厄瓜多尔等,这些国家占据了全球香蕉产量的大部分份额。
此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等也是重要的香蕉消费市场。
3. 市场趋势3.1 健康食品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食品市场正在迅速崛起,而香蕉作为天然、营养丰富的水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香蕉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以满足其对高纤维、低卡路里食物的需求。
3.2 有机食品市场增长有机食品市场发展迅猛,香蕉作为常见的水果之一,在有机食品市场也有巨大的机会。
有机香蕉受到消费者的偏爱,因为它们不含农药和化学添加剂,更符合健康和环保的价值观。
3.3 供应链优化与市场扩展香蕉供应链一直面临着挑战,如果实保鲜和运输等问题。
然而,随着供应链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香蕉供应链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新兴市场对香蕉需求的增长也为香蕉产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4. 竞争市场香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量、品质、价格和品牌形象等。
厄瓜多尔是全球最大的香蕉出口国,其出口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相当份额。
此外,其他主要产香蕉国如印度、中国等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5. 可能面临的挑战尽管香蕉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香蕉生产地区的气候和天气变化可能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其次,香蕉价格的波动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外,其他水果的竞争也可能对香蕉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
6. 结论综上所述,香蕉(包括芭蕉)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竞争压力。
在健康食品和有机食品市场的推动下,香蕉市场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市场扩展,香蕉产业仍有机会进一步发展。
香蕉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香蕉是一种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称为“水果之王”。
香蕉行业是以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为主的产业链,涉及农业、食品加工和销售等多个领域。
二、分类特点通常根据颜色的不同分为绿皮香蕉、黄皮香蕉、红皮香蕉等多种品种。
香蕉具有易贮藏、易运输、高产量、易消费等特点。
三、产业链香蕉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从种植到最终销售的多个环节,主要包括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四、发展历程香蕉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开始种植香蕉。
中国香蕉进口量在20世纪80年代曾飙升到50万吨以上,之后进口量逐渐减少,但是市场需求一直较大,且国内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种植业现代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产业,包括香蕉等热带水果品种的种植。
2、《农村产业革命实施方案》:鼓励农民在中低海拔地区适宜种植香蕉、柑橘、桃、杏等经济作物,加大产销衔接等支持力度。
六、经济环境目前香蕉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求量稳步增长。
从经济角度来看,香蕉种植业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收益来源。
七、社会环境香蕉行业生产劳动力属于中低收入人群,种植香蕉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降低了贫困率。
八、技术环境香蕉种植并不复杂,但是对于种植技术的掌握和优化已经成为企业强大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九、发展驱动因素1、需求不断增长;2、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3、技术的推广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十、行业现状香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产量的增长速度并不高,生产技术滞后和耕地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
十一、行业痛点1、产业链条不完善;2、由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无法高效地开展生产,影响产量;3、常规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1、完善产业链条,加强现代化管理;2、创新生产方式,增强生产力;3、加强农村面貌的改善,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背景。
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杨连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1生产情况及分析中国有3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南方的大宗水果,也是华南四大名果之一。
主要种植区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四川、贵州也有少量栽培。
2004年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约为28.5万公顷,产量达629万吨,产值为94亿元.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
在我国热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香蕉产区。
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2004年广东省香蕉种植面积为12.6万公顷。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4.2%,产量为3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产值达37.5亿元,占全国的39.996。
香蕉是广东的五大名果之一,全省共有21个市(县)种植香(大)蕉,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包括茂名和湛江),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的55%,产量的57%,周年有蕉果供应;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中山、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珠海),占全省香蕉面积的29%,产量的32%,生产的蕉果以秋冬上市为主;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梅州、潮州、揭阳)也有少量种植.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植蕉面积的13%,产量的5%。
目前,广东香蕉的主栽品种为巴西蕉、威廉斯等。
茂名高州也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如矮脚顿地雷和高脚顿地雷等,由于广东植蕉区香蕉枯萎病较为严重,科研人员正加强抗病新品种的选育。
广西是中国第二大香蕉主产区,2004年广西植蕉面积为7.3万公顷,产量为127万吨、产值近19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5.7%、20%和19%。
目前广西香蕉种植区分布在南宁、百色、钦州等47个县市,其中主婺分布在北海市和南宁市,以合浦、灵山、浦北和玉林4个县市的产量最高。
香蕉种植由过去的农户零星种植逐渐向规模化和基地化方向发展。
主栽品种从原来的那龙矮蕉和广西浦北矮把香蕉逐渐被威廉斯8818:B6、巴西蕉、台农8号等优良品种取代。
香蕉的调研报告
香蕉的调研报告
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以其香气浓郁、口感甜美而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香蕉的主要产地、营养成分、市场需求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香蕉主要产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南美洲、东南亚等。
在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有利于香蕉的生长和生产。
同时,这些产地的农民也积累了丰富种植经验,使得香蕉能够得到大规模种植和供应。
其次,香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钾和膳食纤维等。
维生素C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钾则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膳食纤维则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因此,香蕉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健康的水果。
再次,香蕉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由于其可口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香蕉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无论是作为水果还是作为原料,香蕉在市场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香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香蕉片、香蕉泥等多种产品。
这些香蕉制品在零食市场和食品加工行业中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最后,香蕉的发展前景看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香蕉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丰富的水果,恰好符合了这一需求。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香蕉的贸易也越来越发达,其跨国流通和销售的
机会也在不断增多。
总的来说,香蕉是一种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香蕉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因此,香蕉的种植和销售是一个具有潜力的产业,值得投资者们关注和重视。
2024年香蕉(包括芭蕉)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香蕉是全球第四大水果,以其高能量、高营养价值和丰富口感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香蕉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香蕉的产量、消费趋势、价格变动以及竞争态势。
2. 香蕉产量香蕉的主要产区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厄瓜多尔、菲律宾、印度和中国是全球香蕉产量最大的国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香蕉产量达到184百万吨,较上一年增长了2%。
而亚洲地区的香蕉产量增长尤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香蕉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香蕉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香蕉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香蕉的便携性和易保存性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消费者可以将香蕉作为便捷的零食带在身边,或将其用于烹饪和制作果汁等。
4. 价格变动香蕉的价格因供需关系和季节性因素而有所波动。
一般而言,香蕉在丰产季节价格相对较低,而在供应紧张或进口受限的情况下,价格则会上涨。
近年来,国际香蕉市场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供应短缺和价格波动。
例如,厄瓜多尔龙尾病疫情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全球香蕉供应链造成了较大影响,导致香蕉价格上涨。
此外,全球贸易局势的不稳定也对香蕉价格带来了不确定性。
5. 竞争态势香蕉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包括其他水果、零食以及快餐食品等。
尽管如此,香蕉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优势,仍然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
此外,全球香蕉市场的竞争程度因地区而异。
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的消费者更加关注品质和品牌,对高品质香蕉的需求较高。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消费者更加关注香蕉的价格和供应稳定性。
6. 结论香蕉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增长势头,得益于其高营养价值、健康形象和便携性等优势。
消费者对香蕉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香蕉产业的发展。
然而,香蕉市场面临来自气候变化、竞争品种和贸易局势等因素的挑战。
为了保持竞争力,香蕉产业需要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同时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广西香蕉产业发展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作者:向赛男王少群迟志广李宝深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05期摘要:利用SWOT法,对广西香蕉产业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互联网扩宽销售渠道;增强组织化管理程度,进行统一市场调控;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抗病品种种植等广西香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香蕉产业广西发展现状 SWOT中图分类号:S668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Using SWOT metho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banana industry in Guangxi, and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uch as widening marketing channels,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to control the market, improving technical level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and planting disease-resistant variety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anana industry in Guangxi.Key words: Banana industry; Guangxi; development status; SWOT“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2020年是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强化创新引领,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我国香蕉发展现状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中云南、广西、海南等地区是主要的产区。
近年来,我国香蕉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香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香蕉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香蕉,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我国香蕉种植面积已接近150万亩,香蕉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其次,我国香蕉产业呈现集约化发展趋势。
大型的香蕉农户和合作社不断增加,规模化经营成为主流。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加强品种改良和管理水平提升,香蕉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
然而,我国香蕉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由于国内外香蕉市场竞争激烈,国内香蕉农民面临着来自进口香蕉的竞争压力。
同时,国内香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其次是农业生产环境困境。
由于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香蕉种植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病害防控方面,亟需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此外,香蕉价格波动和产销不平衡也是制约香蕉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益不稳定,导致香蕉种植的风险较高。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科学技术支撑,提高香蕉病虫害防控和品质改良的水平。
其次,加强市场调控,提高国内香蕉品牌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民培训和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最后,加强香蕉产业的合作与合作社建设,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和抵御风险能力。
总之,我国香蕉产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挑战。
通过科技创新、市场调控和农民培训等多方面的努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香蕉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近年来,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香蕉已成为江城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产业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江城县香蕉产业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改善和促进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1. 优势明显,产业规模逐渐壮大江城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香蕉的生长,自然条件优越,香蕉品质也比较优良。
近年来,江城县加强了香蕉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引进了一系列优良品种,为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江城县政府也大力扶持香蕉产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香蕉产业规模逐渐壮大。
目前,江城县香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多亩,年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2. 产业链逐渐完善,生产效益逐年提高在江城县种植香蕉的同时,相关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包括香蕉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其中香蕉销售成为了香蕉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江城县香蕉销售渠道较为多样化,包括集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
同时,江城县各大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香蕉品牌,并在市场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都为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香蕉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加剧然而,随着香蕉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近几年的香蕉市场中,价格波动较大,种植者的利润水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香蕉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生产者的收益逐渐减少。
这也使得香蕉种植者对香蕉种植行业的前景越来越担忧。
4. 经济效益仍有提升空间,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总的来说,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虽然香蕉生产收益逐年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香蕉产业结构也需要进一步调整,注重开发高附加值的香蕉副产品,提升产业效益。
1.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品牌建设对于提高香蕉的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各香蕉生产企业可以结合本地的民俗文化、地域特色、资源禀赋等,提出独具特色的品牌理念,并将其与香蕉本身相融合,从而打造出独特的香蕉品牌形象。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摘要香蕉产业是中国部分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它的健康发展对于这部分地区的经济以及这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中国香蕉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相关的指标对国内各区域的香蕉产业竞争力以及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以上现状分析和竞争力分析给出中国香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香蕉产业;国内区域竞争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现状;分析;建议中国幅员辽阔,包含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6个气候,为中国的植物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
中国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有3 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
近20年来,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南亚热带地区的最大宗水果,其产量仅次于苹果、柑橘、梨,名列水果第4位[1]。
香蕉的种植因此也成为了热带地区蕉农的重要收入来源,其发展直接关系到这些蕉农的生产和生活,从而也关系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对香蕉产业的竞争力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都只分析了国内某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或者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曹斯丽、王璐等分别对海南和广西的香蕉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易干军等、刘海清等、陈新建等、陈国雄和邵瑞清等都选取了相关指标对中国的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依笔者陋见,目前将国内各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与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结合的研究不多。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把国内各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与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香蕉产业的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为中国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1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由于香蕉生长具有需要高温多湿、忌霜雪等特殊要求,中国的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部分区域,其中主要种植地区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另外四川、贵州和重庆等地也有少量种植。
2010年,中国香蕉产量达到了956.1万t,同比增长8.23%。
香蕉产业种植调研报告香蕉产业种植调研报告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水果,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 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也是世界上四大水果之一,在国际鲜果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之一。
在我区,市香蕉栽培面积仅次于钦州,居第二位,是较大的香蕉生产基地,产量位居前列。
市发展香蕉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多年来经过政府产业化政策的扶持和蕉农的不懈努力,我市香蕉生产水平在全区及至全国名列前茅。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掌握我市香蕉生产销售及价格的情况,客观地反映我市香蕉生产的水平,准确地定位香蕉生产在我市水果业中的地位,我们深入市农业局、坛洛镇政府、坛洛镇圩中村委及及种植专业户马彰元户进行了调查。
一、市香蕉种植及价格概况市香蕉种植历史悠久,各县均有种植,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江南区、隆安县、武鸣县等县(区),是香蕉三大主产区之一。
20xx年市香蕉面积30.81万亩,占全市水果栽培总面积的20.7%;产量32.43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43.9%;产值6.09亿元,占水果总产值的37.2%。
可见,香蕉在水果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全市超过三分之一的水果收入依赖于香蕉。
目前,市香蕉生产集约化的程度越来越大,企业化经营发展迅猛,出现了许多大面积连片规模种植的香蕉生产基地,占全市香蕉面积约40%。
市20xx 年至20xx年香蕉种植情况如下表:近几年来,市香蕉在年年丰收的情况下,价格却一再走高,为蕉农带来了可喜收入。
在前两年国内别的香蕉产地减产及不利谣言传播的情况下,市香蕉价格依然保持坚挺。
香蕉价格曲线图②图表来源:市价格监测中心二、市香蕉产业组织类型及特点(一)散户型一些蕉农并未加入任何规范的农民合作组织,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种植运作,在生产与技术之间多与同村(乡)之间的沟通、协作、互相帮助为主。
通过同村(乡)之间的联系,相互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帮助,或者联合起来共同购买生产资料,这样可以与生产资料销售商进行谈判,以便买到货真价实的生产资料。
漳州香蕉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共同构成了农业再生产的有机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不畅都会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区域性、季节性与需求的均衡性、常年性之间的矛盾,农产品流通不畅日益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市场逐步放开,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多渠道的流通格局逐渐形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产品供给由“全而短缺”的初期阶段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流通还存在着环节多、时间长、费用高、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农民在总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增收问题却陷入了困境。
因此,从农产品流通的视角研究农民增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1年6月29日,中华工商时报报出海南香蕉出现严重滞销,收购价格快速下滑,从2月份地头最高价每公斤7.6元跌至目前的每公斤0.25—0.6元,远低于生产成本价,可就算这样,海南香蕉烂在地里,也少有人问津。
收购商收一次赔一次,农户卖一斤赔七毛。
2011年7月17日,新浪浙江财经报道,虽然海南香蕉出现严重滞销,但是在杭州的市场上销售的香蕉的零售价较往年没有明显变化,仍是三块左右一斤,未出现价格大幅下跌。
据水果销售商说,香蕉的长途贩运成本较高,价格降不下来。
这两件事情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从生产领域的2毛5到消费领域的3块5,经过中间的流通环节后,香蕉的价格竟然翻了 1.4倍。
同样,农民从栽种、上肥料、打农药到采摘,清洗、包装投入那么多钱,最后降到几毛钱出售都没有市场。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发现在购买水果时却并没有遇到如此低廉的价格。
香蕉生产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香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香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以下是我对我国香蕉生产情况的汇报:首先,从香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来看,我国香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持续增加。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香蕉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XXX万亩,产量达到了XXX万吨,位居世界前列。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得香蕉的生长发育得以充分保障。
其次,从香蕉的品质和品种改良来看,我国香蕉品质不断提升,品种也在不断改良。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了多个适应不同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香蕉品种,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同时,我国香蕉的品质得到了有效控制,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得到了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香蕉的需求。
再次,从香蕉的产业链和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我国香蕉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香蕉的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得到了有效管理和规范,保障了香蕉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香蕉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销售渠道,也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份额,出口量稳步增加,为我国香蕉产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最后,从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展望来看,我国香蕉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和企业在香蕉产业的投入和支持不断增加,科研机构和农业专家也在不断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推广,为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我国香蕉产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加大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香蕉的品质和产量,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香蕉产业的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香蕉生产情况良好,产业链完善,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推动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海南省的香蕉生产优势。
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市场的供求情况,海南省香蕉的生产优势是明显的。
其次,海南省资源丰富,有优质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香蕉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有利的市场条件、劳动力及技术条件也增强了该省的竞争优势。
最后,研究表明,海南省香蕉生产优势显著,其中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劳动力等方面同时存在,且具有持续性优势,使海南省成为中国香蕉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关键词:海南省香蕉生产优势气候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劳动力正文:随着全球香蕉市场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香蕉生产国,其中海南省成为国内香蕉生产基地之一。
海南省拥有充足的土壤资源和优质的气候条件,为香蕉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海南省还地处入口经济位置上,有利的市场条件、劳动力及技术条件也增强了该省的竞争优势。
首先,海南省的香蕉生产优势是明显的,其中资源禀赋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海南省除了拥有丰富的高质量土壤资源外,还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即温暖潮湿、光照充足、大气压较低等,这些有利条件为海南省香蕉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海南省与东南亚、欧洲等地的距离较近,有利的地理位置使该省的香蕉能够快速出口到国外,打开国际市场,为海南省的香蕉生产提供了优势。
其次,海南省的劳动力及技术条件也是海南省的优势之一。
海南省有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为香蕉进出口提供了便利,同时,海南省有丰富的劳动力,且价格低廉,能够大大降低香蕉生产成本,并使香蕉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此外,海南省也有专业的蔬果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帮助香蕉生产提高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海南省香蕉生产优势显著。
其中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劳动力等方面同时存在,且具有持续性优势,使海南省成为中国香蕉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海南省香蕉产业的投入力度,以推动海南省香蕉产业发展,保持其在全国香蕉生产中的地位。
中国香蕉行业种植分布、供需情况及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一、行业发展现状1、种植情况香蕉(学名:MusananaLour.)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香蕉种类有齐尾、仙人蕉、威廉斯、大种高把、高脚顿地雷、矮脚顿地雷、广东香蕉1号、广东香蕉2号等等。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国家之一,世界上主栽的香蕉品种大多由中国传去。
香蕉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国家有130个,以中美洲产量最多,其次是亚洲。
中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被公认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2021-2027年中国香蕉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显示:在中国,香蕉仅有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和福建5个主产区,受生长环境影响,其扩种可能性极小,五大主产区的香蕉种植面积为406千顷,中国五大主产区中广东面积约128千公顷,年产量约4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6%;云南香蕉种植面积面积约93千公顷,年产量约2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广西香蕉种植面积约90千公顷,年产量约24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1%;海南香蕉种植面积约65千公顷,年产量约13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福建香蕉种植面积约30千公顷,年产量约9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
2、产量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也水果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水果生产品类丰富,在全球水果市场也占有重要地位。
2011-2020年中国水果产量呈平稳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水果产量28692.4万吨,同比增长4.71%。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贸易量最大的水果。
中国是世界产蕉大国,香蕉总产量已居世界第2位,香蕉产业已成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1-2020年中国香蕉产量占水果产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5%之间,2020年中国水果产量28692.4万吨,香蕉产量1151.3万吨,香蕉产量及占水果产量的4.01%。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摘要香蕉产业是中国部分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它的健康发展对于这部分地区的经济以及这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中国香蕉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相关的指标对国内各区域的香蕉产业竞争力以及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以上现状分析和竞争力分析给出中国香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香蕉产业;国内区域竞争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现状;分析;建议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328-03中国幅员辽阔,包含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6个气候,为中国的植物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
中国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有3 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
近20年来,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南亚热带地区的最大宗水果,其产量仅次于苹果、柑橘、梨,名列水果第4位[1]。
香蕉的种植因此也成为了热带地区蕉农的重要收入来源,其发展直接关系到这些蕉农的生产和生活,从而也关系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对香蕉产业的竞争力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都只分析了国内某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或者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曹斯丽、王璐等分别对海南和广西的香蕉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易干军等、刘海清等、陈新建等、陈国雄和邵瑞清等都选取了相关指标对中国的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依笔者陋见,目前将国内各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与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结合的研究不多。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把国内各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与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香蕉产业的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为中国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1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由于香蕉生长具有需要高温多湿、忌霜雪等特殊要求,中国的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部分区域,其中主要种植地区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另外四川、贵州和重庆等地也有少量种植。
2018年我国香蕉产业市场分析及展望报告目录一、2016年香蕉产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3)(一)2016年香蕉产业发展情况 (3)1.面积和产量 (3)2.贸易情况 (3)3.产业发展新动向 (7)(二)2016年香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8)1.自然灾害尤其是寒潮、台风给香蕉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8)2.产地价格波动较大 (8)3.香蕉产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9)二、2017年香蕉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1)(一)生产趋势预测 (11)(二)市场预测 (12)1.行情预测 (12)2.电商销售量逐渐增多 (12)(三)消费趋势预测 (13)三、我国香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3)(一)大力培育香蕉产业新型经营主体 (13)(二)加大创新力度。
降低香蕉生产成本 (14)(三)创新枯萎病防控模式 (16)(四)加大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16)表录表 1 2015-2016年全国香蕉生产基本情况 (3)表 2 2015年我国香蕉出口国、地区及出口量(海关数据) (4)表 3 2015年我国香蕉进口国及进口量(海关数据) (4)表 4 我国2014—2016年从部分东盟国家通过边贸进口香蕉量 (7)一、2016年香蕉产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一)2016年香蕉产业发展情况1.面积和产量受“霸王级”寒潮、台风等影响,2016年较2015年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和年产量分别为570万亩、490万亩和893万吨,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3.4%、8.4%、26.3%。
香蕉总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受1月极端寒潮影响,一方面单产下降幅度较大,2016年较2015年单产降幅约为18.4%;另一方面有部分香蕉到2017年1—3月才能收获。
表 1 2015-2016年全国香蕉生产基本情况注:①台湾地区的数据没有包括在全国的统计数据里;②数据来源于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固定观察点及产业经济岗位调研整理所得。
2.贸易情况(1)出口贸易据UN comtrade(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我国香蕉出口从2006年的2.3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0.76万吨;贸易值从722.8万美元上升到732.9万美元。
(2)进口贸易据UN comtrade显示,我国香蕉进口从2006年的38.8万吨上升到2015年107.4万吨;进口额从1.16亿美元上升到7.73亿美元。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进口香蕉88.7万吨,同比减少17.4%;进口金额5.85亿美元,同比减少24.5%。
(3)进出口对象2015年我国香蕉主要出口我国香港、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我国香蕉进口国有菲律宾、厄瓜多尔、缅甸、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从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来分析,2015年我国进口的香蕉64%来自菲律宾、26.4%来自厄瓜多尔。
表 2 2015年我国香蕉出口国、地区及出口量(海关数据)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表3 2015年我国香蕉进口国及进口量(海关数据)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4)我国香蕉进口格局正在发生变化①菲律宾出口到我国的香蕉逐年减少我国传统进口蕉主要以菲律宾蕉为主,近年来,这种贸易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尽管短期内还难以转变这种局面,但进口渠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菲律宾对华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我国成为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菲香蕉贸易额也在高速增长,联合国统计司数据显示,2001-2011年我国从菲律宾进口的香蕉平均约占进口总量的80%,菲律宾成为我国第一大香蕉进口来源国,而我国也成为菲律宾第二大香蕉市场。
但由于菲律宾近年来不断遭受自然灾害如台风和香蕉巴拿马病的袭击,产量降低,价格提升,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菲律宾对我国的香蕉出口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2005-2008年我国从菲律宾进口的香蕉量占进口总量的份额均在85%以上,甚至在2007年高达91%,而2009年跌至71.67%,2014年跌至68.69%,2015年为64%。
②厄瓜多尔出口到我国的香蕉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1997年以前,厄瓜多尔一直是我国进口香蕉的第一供应国。
1998年以后,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量逐渐超过厄瓜多尔及其他拉美国家,拉美香蕉对我国的供应量及所占份额一度跌至较低的水平。
2005-2011年厄瓜多尔对我国香蕉供应量所占份额一直在1%左右徘徊。
2011年以后,厄瓜多尔对我国的供应量开始明显上升,份额也明显增加,2012年份额为7.63%,2013年为5.40%,2014年为20.60%,2015年为26.4%,增长势头迅猛,未来继续呈增加的趋势。
2011年厄瓜多尔出口到我国的香蕉为8865吨,2015年为28.3万吨,平均增速为137.7%。
③东南亚出口到我国的香蕉持续增加虽然近几年菲律宾出口到我国的香蕉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逐年减少,但随着东南亚其他新兴香蕉种植国家的面积和产量的增长,尤其是我国香蕉产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走出去”这部分香蕉绝大部分销往我国(目前我国香蕉产业“走出去”的国家主要有老挝、缅甸、越南和柬埔寨等)。
自2009年以后,中国政府与缅甸、老挝达成罂粟替代种植合作意向,鼓励中国企业到缅甸和老挝投资,其中香蕉是比较重要的替代作物之一。
这些香蕉基本运回国内销售,主要通过边贸进口,近3年从老挝、缅甸、越南等国进口的数量约占海关进口和边贸进口总和的64%,从这些国家通过边贸进口的香蕉没有统计到国家海关总署数据里。
④墨西哥香蕉有望很快进入我国市场墨西哥香蕉总种植面积约为7万公顷,香蕉年产量约100万吨,约有20%~30%用于出口,剩余70%用于内销。
目前,欧洲是墨西哥香蕉出口的主要市场。
2016年,墨西哥与我国方面积极达成准人协议,允许墨西哥香蕉出口我国。
随着墨西哥香蕉准入协议的签订,我国又会增加一个香蕉进口国。
表 4 我国2014—2016年从部分东盟国家通过边贸进口香蕉量注:数据来源于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固定观察点及产业经济岗位调研整理所得。
3.产业发展新动向(1)分级分类不规范较突出香蕉分级分类不规范,好蕉差蕉混装现象严重,影响到香蕉的品质与外观,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导致在市场上只能以中低端香蕉销售,卖不出好的价钱。
(2)香蕉贮运技术取得新突破香蕉龙头企业广西金穗集团研发的香蕉长期贮运技术攻关取得历史突破,从一般最长不到25天左右的保鲜期实现80天的保鲜纪录。
该项技术推广后,将会稳定蕉农和香蕉批发商的收益,这将对香蕉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3)香蕉深加工发展情况广西铂洋香蕉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香蕉浆及3000吨香蕉粉项目于2016年4月正式投产。
项目投产后,每年的鲜香蕉需求量可达28万吨,日香蕉处理量可达500吨,预计可实现年工业产值13亿元。
由于缺乏深加工,鲜蕉价格波动较大,蕉农利益得不到保证,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香蕉深加工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拉长香蕉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有利于提高蕉农收入。
(二)2016年香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自然灾害尤其是寒潮、台风给香蕉产业造成重大损失受“霸王级”寒潮、台风等影响,2016年较2015年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3.4%、8.4%、26.3%。
90%的挂果待采收香蕉受冻,品质严重受损。
2.产地价格波动较大2016年年初的超强霜冻影响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产区,海南北部产区也受到影响,香蕉供应量相对减少。
受此影响,2016年1—9月香蕉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
“十一”过后,随着广西香蕉大量上市及运输“双限政策”影响,香蕉价格开始大跌。
10—12月,广西香蕉集中上市,云南香蕉也陆续上市,这两大产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香蕉产区,收获面积占我国总收获面积69.4%,且集中上市,因此地头平均收购价是全年里最低的,好蕉2~2.5元/公斤,一般蕉跌破2元/公斤。
3.香蕉产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香蕉种植企业和大户近些年为了摆脱国内土地资源、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制约,响应中央号召大胆“走出去”,目前主要“走出去”到老挝、缅甸、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以期在中国和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突围。
但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1)生产要素及产品进出关问题目前,“走出去”到国外发展香蕉所需的种苗、工具、肥料和农药等都要从我国进口,生产的香蕉几乎全部运回国内销售,而由于多方面因素,进出关手续较多、效率低、费用高。
据某公司测算,到老挝种植的香蕉运回我国销售每株报关费用高达14元。
同时还要增加基础设施、远距离运输等多种成本。
到老挝、缅甸、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种植香蕉,种苗、农资基本从国内带过去,如果管理不规范,这些区域也可能很快感染上枯萎病,舅2016年老挝勐醒枯萎病发病率已达80%。
(2)用工问题国外不好找蕉工,语言沟通困难,并且当地人不熟悉香蕉生产知识,虽然工价相对较低(如老挝40~50元/天),但当地工人的效率一般只是国内工人生产效率的1/3。
(3)东道国政局不稳问题如缅甸的边境地区为地方武装所管辖,没有严格的法律保障,也谈不上政策的连续性,投资者的利益经常受到随意侵害。
2010年,我国蕉农在缅甸种植了约20万亩香蕉,由于缅甸政府和地方武装的矛盾,造成香蕉成熟之后无法运回国内,损失超过10亿元。
2016年,持续的缅北战争给在缅甸投资香蕉的中国种植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4)老挝政府禁止新增扩种香蕉种植面积老挝政府认为,由于香蕉种植大量使用化肥,对北部省份环境造成影响,于2016年l1月已颁布命令禁止新增大面积香蕉种植,同时要求各省严格执行。
(5)老挝种蕉陷入农资困境①农资免税指标迟迟未下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省与邻国政府和地方组织在境外罂粟种植地区开展了替代种植项目,用有益经济替代有害经济。
为帮助替代种植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在当时化肥出口政策收紧的情况下,我国对替代种植项目下的中国化肥出口却一路绿灯。
2007年10月一20l1年12月,财政部相关政策规定,对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下出口的化肥,在一定数量范同内免征出口关税。
2011年政策到期后,财税部门继续加大对替代种植产业的支持力度,将“替代种植项目下的出口化肥免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12月31日。
然而进入2016年以来,我国对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日下化肥出口有关税收政策迟迟未下发,这让老挝种蕉人陷入农资困境。
如果不依托这个免税指标,老挝种蕉人从国内购进复合肥关税可高达800元/吨,成本增加约500元/吨左右。
②老挝农资政策收紧进入2016年以来,老挝政府开始对农资进口进行严格控制。
首先是过关费用大幅提高,如复合肥料,2015年我国和老挝过关费总共200元/吨;2016年开始,老挝关税达到1580元/吨,我国和老挝加起来达800元/吨。